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固体废物属性鉴别现状、问题和对策分析

固体废物属性鉴别现状、问题和对策分析

固体废物属性鉴别现状、问题和对策分析
固体废物属性鉴别现状、问题和对策分析

进口货物的固体废物属性鉴别程序

附件 进口货物的固体废物属性鉴别程序 1总则 1.1目的 为规范进口货物的固体废物属性鉴别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制定本程序。 1.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进口物质、物品的固体废物属性鉴别,及相关部门对鉴别机构的管理。 1.3固体废物属性鉴别工作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 (3)《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办法》; (4)《进口废物管理目录》; (5)《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34330); (6)《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 (7)《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1.4术语和定义 (1)固体废物属性鉴别 是指判断进口物质、物品是否属于固体废物以及判断其所属固

体废物类别的活动。 (2)鉴别机构 是指接受海关、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等的委托,从事固体废物属性鉴别的机构。 (3)委托方 是指向鉴别机构提出鉴别申请的机构或单位。 (4)委托鉴别 是指由委托方向鉴别机构申请进行固体废物属性鉴别的行为。 (5)复检鉴别 是指对已经出具鉴别结论的同一批进口货物再次进行固体废物属性鉴别的活动。 (6)样品 是指从整批进口货物中抽取,并能完整、真实地展示和反映货物属性特征的少量实物。 2固体废物属性鉴别工作程序 固体废物属性鉴别工作程序主要包括鉴别委托和受理、鉴别、复检、分歧或异议处理等。 2.1鉴别委托与受理 (1)委托鉴别时,委托方应向鉴别机构提交以下材料: ①委托鉴别申请函(需说明鉴别原因); ②鉴别货物产生来源信息; ③申请复检鉴别时应提交自我申明以及已进行的检验或鉴别材料; ④鉴别机构要求的其他必要信息。 (2)鉴别机构同意受理委托,应告知委托方所需鉴别工作费用

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及利用现状

环境保护概论 课程论文 题目: 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及利用现状 院系名称:土木建筑学院专业班级:土木1204 学生姓名:曹然学号: 201214010420 2013 年12 月16 日

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及利用现状 摘要:通过研究目前各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及利用的现状,分析不同种类废弃物处理及利用的方法,探寻高效的变废为宝的途径。随着科技的进步,城市化进程不断扩大,工矿企业的日益增多,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固体废弃物的数量逐年递增。据有关资料显示,1997年城市垃圾年产生量约为1.4亿t,年增长率为6%-7%,历年堆存量高达50多亿t,而无害化处理率不到10%。大量垃圾运到城效裸露堆放,全国近2/3的城市陷入城市垃圾的包围之中。同时,工业有害固体废物的处理,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固体废弃物处理方法比较资源化 City solid reject processing and use present situation Abstract:Through the research at present various cities solid reject processing and the use 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 different type reject processing and the use method, inquired about highly effective recycles waste way. Keyword:MSW manipulate method comparison resource 前言:我国工业固体废物每年产生量约8.0亿t,排入量约7.0亿t,历年累积堆放达65.0亿t左右,其中危险废物约占5%。目前工业固体废物约占5%。而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只有45%,其余大都堆存在城市工业区和河滩荒地上,风吹雨淋成为严重的污染源,并使污染事件不断发生,造成严重后果。可见,固体废弃物的处理问题日趋严重,如何处理固体废弃物已经成为目前当务之急。下面就探讨几种固体废弃物处理方式。 1. 固体生活废弃物 在废弃物中,居民生活垃圾占很大比例,据有关报道,中国城镇居民每年人均产生垃圾约450kg,全国城市垃圾的年产生量为1.8~2亿t,并以平均年增长率 8.8%的速度增加。 1.1填埋法 是选择合理的堆放场地,经过防水渗漏、复土等措施而进行垃圾处理的一种方式,这种方法是北京的传统方法也是世界上较为广泛的方法。其优点是投资少、

危险废物鉴别-土壤、底质、沉积物和固体废物鉴定

危险废物鉴别 土壤、底质、沉积物和固体废物鉴定 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卿工---189--3394--6343 土壤、底质、沉积物和固体废物土壤采样 土壤样品的采集《土壤元素的近代分析方 法》中国环境监测总站(1992)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 土壤、底质、沉积物和固体废物固体废物采样制样 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 HJ/T20-1998 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T298-2007 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翻转法 GB/T5086.1-1997 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硫酸硝酸法 HJ/T299-2007 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醋酸缓冲溶液 法HJ/T300-2007 土壤、底质、沉积物和固体废物固体废物采样制样 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水平振荡法 HJ557-2009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 GB5085.3-2007附录S~W pH值(腐蚀性) 固体废物腐蚀性测定玻璃电极法 GB/T15555.12-1995

土壤检测第2部分:土壤pH的测定NY/T1121.2-2006 土壤中pH值的测定 NY/T1377-2007 六价铬固体废物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GB/T15555.4-1995 铜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附录D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附录A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附录C

土壤、底质、沉积物和固体废物铜 等离子发射光谱法美国国家环保局方法 EPA6010C-2007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铝等24种金属 元素美国国家环保局方法EPA 7000B-2007 锌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 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附 录D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危险废 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 GB5085.3-2007附录A 土壤、底质、沉积物和固体废物锌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危险废物鉴别标 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附录C

固体废弃物处理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2015-2020年中国固体废弃物处理行业现状研究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报告编号:15A8159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doczj.com/doc/db17085621.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2015-2020年中国固体废弃物处理行业现状研究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报告编号:15A8159←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648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咨询电话:4006-128-668、、66182099传真: Email: 网上阅读: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固体废弃物是指人类在生产、消费、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国外的定义则更加广泛,动物活动产生的废弃物也属于此类),通俗地说,就是“垃圾”。主要包括固体颗粒、垃圾、炉渣、污泥、废弃的制品、破损器皿、残次品、动物尸体、变质食品、人畜粪便等。有些国家把废酸、废碱、废油、废有机溶剂等高浓度的液体也归为固体废弃物。 2004-2013年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厂)数量 环保行业范围 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固体废弃物处理行业现状研究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认为:当今世界经济正在发生重大变革调整,发展绿色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和全球的共识。节能环保产业作为绿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之一的产业。2010年9月8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将“节能环保产业”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予以支持。2011年3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将“节能环保产业”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之首大力支持。“十二五”期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将会迎来快速发展。 《2015-2020年中国固体废弃物处理行业现状研究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在多年固体废弃物处理行业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固体废弃物处理行业市场的发展现状,通过资深研究团队对固体废弃物处理市场各类资讯进行整理分析,并依托国家权威

固废学习心得与体会

固废学习心得与体会 摘要:《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是环境工程专业必修的一门课程,它为学生今后敌事固废处理与处置工程技术及研究打下基础,课程内容很多、涉及面广的特点,因此与一般理论课在教学上有较大的区别。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了许多课本上所没有的知识,因地制宜地介绍了许多固废处理的方法,并对一些处理措施提出看法,受益匪浅。 关键词:固体废物;环境工程;处理方法 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2] 包括从废水,废气分离出来的固体颗粒。凡人类活动过程产生的,且对所有者已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被废弃的固态或半固态物质,通称为固体废物。各类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俗称废渣;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则称为垃圾。 一、固体废物的分类 固体废物的分类方法有多种,按其组成可分为有机机废物和无机废物;按其形态可分为固态废物.半固态废物和液态(气态)废物.按其污染特性可分为危险废物和一般废物等;按其来源可分为矿业的、工业的、城市生活的、农业的和放射性的。而按照固体废物产生的原因,则可以分为城市生活垃级、工业固体物和危阶废物以及医疗废物。 二、固体废物的危害 在未采固体废物是环境的污染源,除了直接污染外,还经常以水、大气和土壤为媒介污染环境。首先是浪费资源,还有水污染,同时还影响市容环境卫生。 三、固体废物的处置方式及相应原理 固体废物处置是指最终处置或安全处置,是固体废物污染控制的末端环节,是解决固体废物的归宿问题。一些固体废物经过处理和利用,总还会有部分残渣存在,而且很难再加以利用,这些残渣可能又富集了大量有毒有害成分;还有些固体废物,目前尚无法利用,它们都将长期地保留在环境中,是一种潜在的污染源。为了控制其对环境的污染,必须进行最终处置,使之最大限度地与生物圈隔离。

关于发布固体废物鉴别导则(试行)的公告

关于发布固体废物鉴别导则(试行)的公告 发文单位:环保总局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质监总局文号:环保总局、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质监总局公告2006年第11号 发布日期:2006-3-9 执行日期:2006-4-1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加强固体废物的环境管理,现发布《固体废物鉴别导则》(试行)。本鉴别导则自2006年4月1日起施行。 特此公告。 环保总局 发展改革委 商务部 海关总署 质检总局 二○○六年三月九日 固体废物鉴别导则(试行) 本导则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所定义的固体废物和非固体废物的鉴别,但不适用于确

定其海关商品编码。固体废物与非固体废物的鉴别首先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的定义进行判断;其次可根据本导则所列的固体废物范围进行判断;根据上述定义和固体废物范围仍难以鉴别的,可根据本导则第三部分进行判断。 对物质、物品或材料是否属于固体废物或非固体废物的判别结果存在争议的,由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召开专家会议进行鉴别和裁定。在进口环节,进口者对海关将其所进口的货物纳入固体废物管理范围不服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一、固体废物的定义 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 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二、固体废物的范围 列于二(一)中的物质或物品,如果没有包括在二(二)中,是固体废物。任何物质或物品如果包括在二(二)中,则不是固体废物。

国内外固体废物处理技术的现状及趋势

国内外固体废物处理技术的现状及趋势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猛增,日益增长的固体废弃物给环境带来很大危害。已成为影响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固体废物的定义 我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中将固体废物定义为:生产、生活和其它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气态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可见,固体废物的概念具有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提倡资源的社会再循环,目的是充分利用资源,增加社会与经济效益,减少废物处置的数量,以利社会发展。 二、固体废物的种类 固体废物的种类很多,如按其性质可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按其形态可分为固体的(块状、粒状、粉状)和泥状的;按其来源可分为矿业的、工业的、城市生活的、农业的和放射性的。 此外,固体废物还可分为有毒和无毒的两大类。有毒有害固体废物是指具有毒性、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放射性和传染性的固体、半固体废物。

三、固体废弃物的处理 固体废弃物处理通常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物化及生化方法把固体废物转化为适于运输、贮存、利用或处置的过程。固体废弃物处理的目标是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目前采用的主要方法包括压实、破碎、分选、固化、焚烧、生物处理等。 (1)压实技术压实是一种通过对废物实行减容化,降低运输成本、延长填埋场寿命的预处理技术。压实是一种普遍采用的固体废弃物预处理方法。如汽车、易拉罐、塑料瓶等通常首先采用压实处理。适于压实减少体积处理的固体废弃物还有垃圾、松散废物、纸带、纸箱及某些纤维制品等。对于那些可能使压实设备损坏的废弃物不宜采用压实处理,某些可能引起操作问题的废弃物,如焦油、污泥或液体物料,一般也不宜作压实处理。 (2)破碎技术为了使进入焚烧炉、填埋场、堆肥系统等废弃物的外形尺寸减小,预先必须对固体废弃物进行破碎处理。经过破碎处理的废物,由于消除了大的空隙,不仅使尺寸大小均匀,而且质地也均匀,在填埋过程中更容易压实。固体废弃物的破碎方法很多,主要有冲击破碎、剪切破碎、挤压破碎、摩擦破碎等,此外还有专用的低温破碎和湿式破碎等。 (3)分选技术固体废物分选是实现固体废物资源化、减量化的重要手段,通过分选将有用的充分选出来加以利用,将有害的充分分离出来;另一种是将不同粒度级别的废弃物加以分离。分选定基本原理是利用物料的某些性质方面的差异,将其分选开。例如利用废弃物中

固体废物鉴别导则

附件: 固体废物鉴别导则 (试行) 本导则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所定义的固体废物和非固体废物的鉴别,但不适用于确定其海关商品编码。固体废物与非固体废物的鉴别首先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的定义进行判断;其次可根据本导则所列的固体废物范围进行判断;根据上述定义和固体废物范围仍难以鉴别的,可根据本导则第三部分进行判断。 对物质、物品或材料是否属于固体废物或非固体废物的判别结果存在争议的,由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召开专家会议进行鉴别和裁定。在进口环节,进口者对海关将其所进口的货物纳入固体废物管理范围不服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一、固体废物的定义 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二、固体废物的范围 列于二(一)中的物质或物品,如果没有包括在二(二)中, — 3 —

是固体废物。任何物质或物品如果包括在二(二)中,则不是固体废物。 (一)固体废物包含(但不限于)下列物质、物品或材料: (1)从家庭收集的垃圾 (2)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质、报废产品 (3)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质 (4)办公产生的废弃物质 (5)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生活垃圾处理厂产生的残渣 (6)其他污染控制设施产生的垃圾、残余渣、污泥 (7)城市河道疏浚污泥 (8)不符合标准或规范的产品,继续用作原用途的除外 (9)假冒伪劣产品 (10)所有者或其代表声明是废物的物质或物品 (11)被污染的材料(如被多氯联苯PCBs污染的油) (12)被法律禁止使用的任何材料、物质或物品 (13)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声明是固体废物的物质或物品 (二)固体废物不包括下列物质或物品: (1)放射性废物 (2)不经过贮存而在现场直接返回到原生产过程或返回到其产生的过程的物质或物品 (3)任何用于其原始用途的物质和物品 (4)实验室用样品 — 4 —

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和处置

固体废物处理的总原则应先考虑减量化、资源化,减少资源消耗和加速资源循环,后考虑加速物质循环,而对最后可能要残留的物质,进行最终无害化处理。 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方式: 1、自然堆存 缺点:对环境污染极大,现在已被许多国家禁止,我国部分城市还在使用。 适用:不溶或极难溶,不飞散,不腐烂变质,不产生毒害,不散发臭气的粒状和块状废物,如废石、炉渣、尾矿、部分建筑垃圾等,还是可以使用的。 2、土地填埋 适用于各种废物、如生活垃圾、粉尘、废渣、污泥、一般固化块等。 优点是技术比较成熟、操作管理简单,处置量大,投资和运行费用低,还可以结合城市地形、地貌开发利用填埋物。 缺点是垃圾减容效果差,需占用大量土地;因产生的渗沥水易造成水体和环境污染,产生的沼气易爆炸或燃烧,所以选址受到地理和水文地质条件限制。 3、堆肥 适用:可以处理生活垃圾、粪便、污水污泥、农林废物、食品加工废物等。堆肥化的优点是投资较低,无害化程度较高,产品可以用作肥料。 缺点:是占地较大,卫生条件差,运行费用较高,在堆肥前需要分选掉不能分解的物质(如石块、金属、玻璃、塑料等)。 4、焚烧 适用: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污泥、危险固体废物 优点是:能迅速而大幅度地减少容积,体积可减少85%一95%,质量减少70%一80%;可以有效地消除有害病菌和有害物质;所产生的能量可以供热、发电;另外焚烧法占地面积小,选址灵活。 缺点: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高,管理操作要求高;所产生的废气处理不当,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对固体废物热值有要求。 5、热解 有点:污染小,并能充分回收资源,适用:城市生活垃圾、污泥、工业废物、人畜粪便等。缺点:处理量小,投资运行费用高,工程应用尚处在起步阶段。 6、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利用 工业固体废物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应该作为二次资源综合利用。 7、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 常用的方式有减少体积(如沉淀、干燥、分离),有害成分固化(将其包溶在密实的性其质中,使之稳定),化学处地(利用化学反败,改变其化学性质),焚烧去毒,生物处理等。 常用的处置手段有安全土地填埋、焚化、投海、地下或深井处置。 8、固体废物最终处置 固体废物最终处置的目的就是通过种种手段,使之与生物圈隔离,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通常用的方工有海洋倾倒、海洋焚烧、深井灌注、土地填埋、工程库贮存等。 其他的处理处置方法有用垃圾饲养蚯蚓,以垃圾作燃料等。

固体废物鉴别方法标准

固体废物鉴别方法标准 三、固体废物鉴别方法标准 标准名称标准编号发布时间实施时间固体废物二噁英类的测定同位素稀 释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 HJ 77.3-2008 2008-12-312009-4-1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硫酸硝 酸法 HJ/T 299-2007 2007-4-132007-5-1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醋酸缓 冲溶液法 HJ/T 300-2007 2007-4-132007-5-1 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翻转法GB 5086.1-1997 1997-12-221998-7-1 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水平振荡法GB 5086.2-1997 1997-12-221998-7-1 固体废物总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5555.1-1995 1995-3-281996-1-1 固体废物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5555.2-1995 1995-3-281996-1-1 固体废物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GB/T 15555.3-1995 1995-3-281996-1-1 固体废物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GB/T 15555.4-1995 1995-3-281996-1-1 固体废物总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GB/T 15555.5-1995 1995-3-281996-1-1 固体废物总铬的测定直接吸入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5555.6-1995 1995-3-281996-1-1 固体废物六价铬的测定硫酸亚铁铵滴定法GB/T 15555.7-1995 1995-3-281996-1-1 固体废物总铬的测定硫酸亚铁铵滴定法GB/T 15555.8-1995 1995-3-281996-1-1 固体废物镍的测定直接吸入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5555.9-1995 1995-3-281996-1-1 固体废物镍的测定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GB/T 15555.10-1995 1995-3-281996-1-1 固体废物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性电极法GB/T 15555.11-1995 1995-3-281996-1-1 固体废物腐蚀性测定玻璃电极法GB/T 15555.12-1995 1995-3-281996-1-1 具体内容请查询https://www.doczj.com/doc/db17085621.html,/tech/hjbz/bzwb/gthw/gtfwwrkzbz/200412/t20041229_63465.htm

固废处理行业现状发展分析

广州创亚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固废处理行业现状发展分析

固体废弃物是指人类在生产、消费、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态或半固态的废弃物质(部分国家将高浓度溶液也归类为固废)。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通常是指物理、化学、生物、物化及生化方法把固体废物转化为适于运输、贮存、利用或处置的过程,固体废弃物处理的目标是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由于固体废物种类繁多,组成成份相当复杂,导致其物理性状千变万化,有分析认为固体废物是“三废”中最难处置的一种。 根据《固废年报》中的分类方式,可将固体废弃物大致分为: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医疗废 物 工业危 险废物 城市生 活垃圾

(一)固废产量现状 我国固体废弃物产量规模极大,当前仍然没有完整覆盖全国的统计数据,具有很强的“冰山效应”。 固体废弃物的分类

我国整体固废产量整体呈现逐年降低的 固废减产完全受一般工业固废影响(万吨)趋势。2017年我国固废总产量约为15.53 亿吨,较2013年已降低近40%。发布值的年 均降幅达到了近12%。 固体废弃物的产量变化需要分为两部分 来看: 其一是一般工业固废的迅速减产,年化 产量增速约为-13.89%; 其二是其他种类固废产量的加速上涨, 年化产量增速分别为:工业危险废物约为 8.10%,医疗废物约为9.29%,生活垃圾约 为5.75%。

由于历年统计的城市数量差异较大,我城市平均值:危废产量增速高达30% 们将产量取城市平均值以剔除样本大小差异 导致的误差。剔除结果显示各类固废增速均 有较大上扬,但整体趋势不变。 即:一般工业固废仍呈负增长趋势,但 减速趋势有所放缓(年化产量增速约为- 8.20%);另外三大类仍呈高速增长态势,不 过其增速水平远高于统计值水平(工业危废 年化增速从8.10%修正为15.25%、医疗垃圾 增速从9.29%修正为16.52%,生活垃圾增速 从5.75%修正为12.74%)。

危险废物鉴定-工业污染物危险特性鉴别

危险废物鉴定-工业污染物危险特性鉴别 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 谢工---136-6236—5104 1危险废物属性初筛 1.1**********、鉴别物、危险废物属性初筛 对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8年本),**********、有限公司鉴别物、固体废物不属于其中任何一类危险废物,但企业生产过程原辅材料涉及到多种危险化学品,可能致使鉴别物、具有危险特性。 根据《关于规范危险废物鉴别管理程序的通知》(浙环发【2013】3号),被鉴别物虽未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8年本),但可能具有危险特性的,需进行危险特性鉴别。 根据浙环发【2013】3号文要求,本鉴别方案在对企业固体废物属性进行判定的基础上,对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8年本)对企业危险废物属性进行初筛,不属于危险废物,但可能具有危险特性,所以确定鉴别物、拟进行危险废物鉴别。 1.2现有鉴别物、处理情况 在本鉴别方案编制过程中,经查阅《**********、有限公司年********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环评将鉴别物定性危险废物,要求按浙环发〔2013〕3号文件对其进行鉴别,在鉴别结果出来前参照危险固废要求进行管理及处理。 根据********环保局出具的批文内容,企业目前是将鉴别物、在鉴定前按危废管理要求进行妥善处置。 2 鉴别标准、规范文件 (1)《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境保护局、国家发改委第1 号,2008 年8 月1 日施行;(2)《固体废物鉴别导则(试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6 年第11 号,2006年4 月1 号; (3)《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范围》(HJ/T298-2007) (4)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5085.7-2007) (5)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毒性物质含量鉴别(GB5085.6-2007)

危险废物鉴定

危险废物鉴别 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 卿工----189--3394--6343 1.定义 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和感染性等一种或一种以上危险特性,以及不排除具有以上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2.危险废物鉴别 危险废物的鉴别是指对未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但可能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进行危险特性检测鉴别的工作。 危险废物鉴别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固体废物鉴别导则》判断待鉴别的物品、物质是否属于固体废物,不属于固体废物的,则不属于危险废物。 2经判断属于固体废物的,则依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判断。凡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属于危险废物,不需要进行危险特性鉴别(感染性废物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鉴别);未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应按照第3条的规定进行危险特性鉴别。 3依据GB5085.1~GB5085.6鉴别标准进行鉴别,凡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等一种或一种以上危险特性的,属于危险废物。 4对未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无法鉴别,但可能对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造成有害影响的固体废物,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认定。 以上资料由中科检测提供,中科检测多年来为环保部门指定第三方危险废物鉴别机构,出具的检测和鉴别报告得到全国各地环保主管部门的认可,为社会各单位(企业、环保局、公安局、环保公益组织、环境研究院所等)提供专业的危险废物鉴别服务。 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下设危险废物检测与鉴定中心,开展固体废物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结课论文

创绿色城市,建美丽家园 绿色城市意味着污染全部控制、资源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绿色城市需要合理的规划布局、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良好的环境质量。欧盟环境经济项目顾问刘阿英博士强调,在尽可能少的能源消耗、尽可能低的排放污染物的同时,绿色城市的建设需要市民们增强环保意识,保护生活环境。拥有绿色城市,就是拥有健康生活。绿色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森林是人们理想的家园。发展城市森林提升到城市品牌战略层面来考量,以世界眼光和科学理念规划建设城市的绿色未来。建设富有竞争力的绿色城市,让一个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美丽家园将以更加绚丽的姿态展现在市民面前,就要融入“绿色、健康、安全”的理念,就必须着力提升城市绿色竞争力。自然生态良好是城市最好的“名片”。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并为我们提供了美丽的环境。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响城市垃圾成分水平的主要因素有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居民的生活习俗和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气候)和不同的季节变化等。一般来说,居民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将直接影响到生活垃圾中成分的变化,另外季节的变化,垃圾成分也将相应发生很大变化。影响垃圾产量的因素主要有统计因素,人口因素,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目前发达国家的垃圾产量随时间的变化均有一定的规律,在一定的阶段以前,垃圾总产量即人均产量逐年上升。当前,我国生活垃圾年产量已超过1.4亿吨,在近十年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能喝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年增长率达到8%左右。照如此速度下去,后果将很难想象。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并为我们提供了如此美丽的环境。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活垃圾的产量正在逐步增加,我们的这个家园正在被城市生活垃圾所包围。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使更多的人,更多的组织认识到城市垃圾问题的危害所在,对城市生活垃圾有一个新的认识。城市垃圾产量不断增加,成份日趋复杂,其危害也越来越严重,垃圾作为世界性公害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为缓解城市垃圾污染,世界各国都致力于垃圾的综合治理和利用的研究工作。 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有填埋、堆肥、焚烧等多种方式。“十五”期间,我国生活垃圾处理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2005年生活垃圾填埋场为366座,垃圾填埋处理量6857.1万吨/年,与2000年相比填埋处理能力增加16%。2005年垃圾焚烧及发电厂为67座,垃圾焚烧处理量791万吨/年,与2000年相比焚烧处理能力增长了10倍,但焚烧处理垃圾的比例仅占9.9%。发达国家处理城市固态垃圾的主要趋势是采取焚烧法,从资源再生利用的角度看,这是一种较佳的选择。垃圾焚烧后,体积和重量分别为原来的5%和15%,灰渣还可用于制砖或铺路;垃圾经过焚烧消除了有毒物质和病原体,降解绝大部分有机氯化合物,在焚烧过程中通过烟气净化装置处理可防止空气污染环境;此外,垃圾在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经回收装置处理后,可用于供热和发电。我国绝大多数城市的垃圾采取卫生填埋和填埋的方式,少数城市也采用筛下物堆肥,筛上物填埋的方式,这些垃圾处理方式解决了城市垃圾短期内的处置问题,但同时也造成了大量土地的报废,城市地下水受到垃圾渗滤液的污染,长此下去垃圾将无地可埋。为解决这种情况,垃圾处理宜采取大型化垃圾焚烧电站和大型卫生填埋场相结合的策略,并逐渐由现在的卫生填埋为主过渡到垃圾焚烧发电为主,保留适当规模的卫生填埋场。 近年来,我国也涌现出了许多种垃圾焚烧炉,垃圾焚烧处理也被广泛认可,但真正能做到垃圾处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比较少。垃圾焚烧带来的新的污染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一些土法焚烧方式和一些无污染控制手段的焚烧炉,带来的问题比较多,其尾气排放和灰渣处置难以达到国家标准,这并不是我国垃圾焚烧的发展方向。对现有垃圾处理技术去粗取精,将多种垃圾处理技术进行组合是我国垃圾处理技术发展的方向。

固废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固废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噪声固废环评监测【摘要】固废处理技术在国内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我国经济发展导致的固体废弃物太多,还是无法通过现有的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完全的控制,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推出,越来越多的资金和政策开始倾向于环保产业,尤其是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技术研究一直都是环保技术研究的重点,环保产业的技术研究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到化学、生物、计算机、工程等诸多领域,因此研究的难度较大,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深入研究固体处理技术现状及趋势以及趋势,有助于更清晰的把握环保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固废处理技术,现状,发展趋势,技术路线,技术分类引言: 我国经济飞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污染问题,环境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都是当前我国面临最严重的污染问题,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推出,越来越多的资金和政策开始倾向于环保产业,尤其是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技术研究一直都是环保技术研究的重点,固体废弃物的投资规模近些年的增长速度一直在15%左右,但是固体废弃物的处理问题还是在持续恶化,必须进一步加大固废处理技术的研究投资,才能够尽快的遏制固废处理问题的蔓延,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因此对固废处理技术进行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势在必行。 1 固废处理技术现状 业界知名机构EBJ曾将环保行业发展分为4个阶段:市场初步

发展阶段、环保基础设施发展阶段、加强监管阶段以及成熟稳定期。中国现在处于第二阶段,即环保基础设施发展阶段。目前中国环保业的主要驱动因素有重工业化、城市化和高污染引发的环保需求。固体废物处理行业是环保产业的主要子行业之一,是指提供一系列产品和服务来测量、防止、限制和减弱因固体废物引起的各种问题的行业。 固体废物可以分为工业固废、生活垃圾及危险废物,而后者的数量比重很小。2001年至2009年间,工业固废的产生量从约9亿吨激增到约21亿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2%。由于生活垃圾的产生量比较难统计,在统计局给出的数据中一般用垃圾清运量指标来代替。生活垃圾的实际产生量约为清运量的两倍,且清运比逐年上升趋势。2001-2008年,城市垃圾产量复合增长率为5%,而垃圾清运量的增速仅为2.03%,整体来看,垃圾清运的速度不及垃圾产生的速度,垃圾围城现象出现,垃圾处理问题开始引起民众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截止2007年,我国未经处理的城市生活垃圾累计堆存量已达70多亿吨,侵占土地面积超过5亿多平方米,全国660个城市中有约200个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中。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发展研究中心。 近年来,我国的生活垃圾清运量基本维持在1.5亿吨左右。生活垃圾的主要处理方式有卫生填埋、堆肥、焚烧等方式。2007年全国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共460个,其中卫生填埋有366个,堆肥17个,垃圾焚烧66个。03年到07年间,填埋厂的数量呈下降趋势,从575个减少到366个;堆肥厂的数量从70个减少到17个;而焚烧厂则从47个增加到66个。垃圾焚烧将会逐渐成为生活垃圾处理的主流方式。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及发展浅析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及发展浅析 一、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发展概况 城市垃圾主要是指城市居民的生活垃圾、商业垃圾、市政维护和治理中产生的垃圾,而不包括工厂所排出的工业固体废物。随着全球工业的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垃圾数量剧增。全世界垃圾年均增长速度为8.42%,而中国垃圾增长率达到10% 以上。全世界每年产生4.9 亿吨垃圾,仅中国每年就产生近1.5 亿吨城市垃圾。我国工业废渣每年产生量约6.2亿t,历年累积已达60亿t,目前,综合利用率只有40%;城市垃圾年产量约1亿t,历年堆存量已达50多亿吨,并正以每年8%~10%的速度递增。固体废物的增加不仅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据估算,我国由固体废物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达90多亿元。 2000年、2001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分别为1.18、1.35亿吨/年,城市历年的垃圾堆存量高达66亿吨,侵占35亿多平方米的土地,已有2/3的大中城市被垃圾包围,有1/4的城市不得不把解决垃圾危机的途径延伸到乡村。尤其是城市垃圾的二次污染,导致城乡结合带区域生态环境恶化。全国城市垃圾处理的总体水平还很落后,管理体制不顺、经费不足、垃圾处理的科技水平和基础设施落后,远不能适应城市建设、管理和环境保护需要。形成一个“垃圾产生量增加-环境污染加重-治理费用上升-财政资金不足”的恶性循环。 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问题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我国垃圾处理行业起步较晚,但通过近年来的发展,中国垃圾处理产业初具规模,垃圾处理市场容量有了显著增加,市场渗透率迅速提高,进入环卫行业的企业数量也在迅猛增加。解决垃圾问题的目标是将垃圾减容、减量、资源化、能源化及无害化处理。目前主要有填埋、堆肥及焚烧处理三种方法。现在中国的垃圾处理市场已经从导入期进入到成长期,并正向成熟期迈进。 二、垃圾产生量及其成分 随着人们饮食习惯和燃料结构的变化,近年来垃圾组成成分有了新的变化。有机物有所增加,无机物比重下降。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由于该城市居民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包装用品的行为习惯。 我国生活垃圾的组成不但与国外有很大差别,而且不同城市的生活垃圾成分也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我国生活垃圾的特点是:1、数量大:随着生产的迅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商品消费量的增加,生活垃圾的排放量也随之增加。2、品种多:城市生活垃圾主要是厨房垃圾、废塑料、废纸张、茶叶、碎玻璃、金属制品等等。3、变化大:科技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使垃圾种类更加多样化,尤其是电子垃圾日渐成为困扰全球的大问题。因此,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热值低,污染大,数量大,无论是填埋、焚烧还是堆肥,在处理我国生活垃圾的实践中都存在很多问题。 三、城市垃圾处理现状分析 目前,国内的生活垃圾现行的处理方法基本采用的是填埋的方式。针对国内城市垃圾处理现状,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以下2 个方面:1、城市垃圾“三化”程

我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现状及处理

我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现状及处理 摘要:本文对我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就固体废弃物的危害作出了阐述,并针对我国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式作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固体废弃物;污染现状;处理方式 固体废弃物就是一般所说的垃圾,是人类新陈代谢排泄物和消费品消费后的废弃物品。目前城市居民的生活垃圾、商业垃圾、市政维护和管理中产生的垃圾,以及工业生产排出的固体废弃物,数量急剧增加,成分日益复杂。我国大部分地区现阶段存在的固体废物收集和利用方式仍然是以简单填埋为主,导致了固体填埋量持续迅猛增加,资源化效率极低,严重损害生态环境,并引发一系列社会和环境问题[1-2]。固体污染成为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回收分类和循环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1 我国固体废弃物现状 1.1垃圾产生量持续增长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相应资源消耗量不断增加,我国固体废物产生量长期居高不下,并以每年近10%的速度迅速增长,在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物方面,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由2004 年1.55×108t 增长到了2012年的1.71×108t;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增加更为显著,从 2004 年的1.20×109t增加到了2012年的3.29×109t[3]。2013年我国建筑垃圾产生量约为1×109t,其中建筑施工和建筑拆除分别为2.6×108t和7.4×108t 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总量约 5×107t,其中用来生产再生骨料等建材制品约为 3×107t,其他用途约为 2×107t远远小于建筑垃圾的产生量。随着人民生活消费方式的改变,非传统的固体废物产生量也迅猛增长(如电子垃圾),其已成为我国现阶段固体废

危险废物检测与鉴定

危险废物鉴定检测 一、危险废物的定义及分类 ?【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却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废物的判定主要是看拥有方是否可利用,有用成分占比多少等来判别,即在一方是废物但到了另一方时则不一定就是废物,有可能转化为可再生资源。 ?【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和感染性等一种或一种以上危险特性,以及不排除具有以上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分类】危险废物的通常特性主要指毒害性(含急性毒性、浸出毒性、生物蓄积性、刺激或过敏性等)、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浸出毒性和传染疾病性等。因此,根据这些特性,世界各国都制定了各自的鉴别标准和危险废物名录。我国《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将危险废物共分47类,同时制定《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并规定“凡《名录》所列废物类别高于鉴别标准的属危险废物,列入国家危险废物管理范围;低于鉴别标准的,不列入国家危险废物管理。 ?【危险废物主要来源】危险废物的来源主要有石油化学工业、化学工业、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冶金工业。各行业中危险废物的有害特性不尽相同,且成分也很复杂,适用于每种危险废物的处置方法不尽相同,如不分类,处置起来很不方便。另外,危险等级也不相同,如不分类会造成危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办法》我国于1981年1月颁布实施了第一批《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其主要来源是工业企业和医院,包括各种有机溶剂,高浓度化工母液,热处理电镀废渣液,废电池,含多氯联苯,二恶英的卤代化合物,化工废渣,农

《固体废物鉴别导则(试行)》和《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的异同

环保部于2006年发布《固体废物鉴别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2017年发布第44号公告《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 34330-2017)(以下简称通则)。 一、在有导则作为鉴定依据的基础上,为什么环保部会制定通则呢? 2006年颁布的《固体废物鉴别导则(试行)》是固体废物鉴别不可或缺的依据,但随着鉴别工作的开展,所接触固体废物种类逐渐增多,现行导则应用逐渐显现出部分规则过于笼统,甚至含混不清等不足,出现各个鉴别机构对鉴别原则不同理解的问题,导致不同鉴别机构对同一物质得出不同结论。 目前我国固体废物鉴别体系上,还没有建立完整的技术体系,如缺乏系列鉴别标准,缺少细致完善的固体废物分级分类管理名录,缺少固体废物豁免管理技术规范,缺少固体废物转化为材料的判断依据等。从完善固体废物鉴别管理体系和满足监督管理实际需求上,非常有必要制定固体废物鉴别标准。 二、导则和通则又有哪些方面的雷同和差异呢? 小编细读导则和通则后发现,通则中的鉴别标准属于条款似逐条列举,而导则中所列的鉴别标准是涵盖似糅合在一起,过于笼统,且有好多模糊概念。不过小编在细读过程中也发现导则和通则中在广义方面的雷同和差别。 ★《固体废物鉴别导则(试行)》和《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的相同点 1、本质和目的相同 《固体废物鉴别导则(试行)》和《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的本质都是为了在国家鉴别机构对物质是否属于固体废物提供理论支撑依据,以达到固体废物和非固体废物的明确区分。 2、固体废物的定义相同 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固体废物鉴别导则(试行)》和《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的不同点 1、对物质的鉴别范围不同 导则中固体废物鉴别主要集中在物质应用过程 通则中固体废物鉴别是遵循“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管理,即从原材料到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从产品使用到废弃的过程,以及从固体废物再到加工成原材料及产品的整个闭合过程。相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