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分析分析

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分析分析

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分析分析
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分析分析

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分析

JGSLJZ

【知识归纳】

太阳辐射强度是指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强弱。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散射作用,大大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但尚有诸多因素影响太阳辐射的强弱,使到达不同地区的太阳辐射的多少不同。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因素。

1.纬度位置

纬度低则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多;反之,则少。这是太阳辐射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的主要原因。

2.天气状况

晴朗的天气,由于云层少且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阴雨的天气,由于云层厚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弱。如赤道地区被赤道低压带控制,多对流雨,而副热带地区被副高控制,多晴朗天气,所以赤道地区的太阳辐射要弱于副热带地区。

3.海拔高低

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如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主要就是这个原因。如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主要就是这个原因。

4.日照长短

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短,获得太阳辐射弱。如我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温差不大,是因为纬度越高的地区,白昼时间长,弥补了因太阳高度角低损失的能量。

【典例精析】

1.读“太阳辐射光谱示意图”,下列因素中与A区(大气上界太阳辐射与地球表面太阳辐射差值)多少无关的是()

A.云层的厚薄B.大气污染程度C.大气密度D.气温

【解析】云层的厚薄、大气污染程度以及大气密度都会影响大气透明度进而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多少。

【答案】D

2.辐射差额是指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能量收支的差值。读“不同纬度辐射差额的变化示意图”,若只考虑纬度因素,则a、b、c三地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

A.abc B.bca C.cba D.bac

【解析】由于太阳辐射从低纬向两极递减,因此纬度越高辐射差额为正值的数值越小,时间越短。

【答案】C

下图是某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等值线(单位:百万焦耳/平方米?年)图。据此回答3 一4题。

3.①、②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的最大差值R 可能是()

A.2900

C.3900

4.导致①、②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副热带高压B.纬度位置C.地形地势D.西南季风

【解析】3.由图可知,两地太阳辐射总量:6000<①<6500,3000<②<3500,交叉相减得出,①②两地太阳辐射总量的最大差值R<3500,只有答案B 符合。

4.由图中经纬度可知,①地位于横断山区,②地位于四川盆地,因此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答案C 正确。

【答案】3.B 4.C

下图为太阳辐射量随纬度分布示意图。可能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受大气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受大气和云的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完成5~6题。

5.云量最多的地区是()

A.赤道B.北纬20°

C.北纬40°D.北纬60°

6.影响可能总辐射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气云量B.大气厚度

C.太阳高度D.通过的大气路径

【解析】5.赤道地区可能总辐射量与有效辐射量的差值最大,即被云减弱的最多,由此可判断该地云量最多。

6.可能总辐射量随纬度增高而递减,和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呈正相关。

【答案】5.A6.C

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下图示意1961~ 2007年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7—8题。

7.如仅考虑光合有效辐射,我国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地区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D.青藏高原

8.乙地PAR值高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 B.植被少 C.地势高D.云雨少

【解析】7.根据PAR强度等值线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可知,我国青藏高原上的PAR强度值最大,四川盆地最小。如仅考虑光合有效辐射,当然青藏高原是我国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地区。

A.夏季大气逆辐射强B.年平均气温比较高

C.正午太阳高度角大D.天气晴朗且海拔高

2..读下图,影响岛上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位置B.纬度与地形 C.纬度与洋流D.地形与洋流下图是世界部分区域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

3.导致图中A、C两地年太阳辐射总量产生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经度差异B.洋流C.大气环流D.下垫面

4.图中各地中获得年太阳辐射最多的地区,其太阳辐射最强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高、云层薄B.纬度很低,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C.深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晴天多D.海洋热容量大,吸热多

读“北半球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图”,分析回答5~6题。

5.图中表示北半球夏半年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6.③曲线高低纬度间太阳辐射相差小的原因是()

A.高低纬度的太阳高度相差很小

B.高低纬度间的白昼相等

C.高纬度地区白昼长,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

D.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比低纬度大

下图是沿300N作的太阳年总辐射量曲线图,读图回答7~

8题.

7.①地区太阳年总辐射量自东向西逐渐增大,原因是()A.自东向西地势逐渐增高

B.自西向东降水逐渐减少

C.自东向西大气保温作用逐渐增强

D.自西向东大气削弱作用逐渐增强

8.有关②地区太阳年总辐射等值线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向北方凸出 B.向南方凸出

C.与经线平行 D.与纬线平行

右图为“M、N两地太阳辐射的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M地最可能位于()

A.赤道B.回归线C.极圈D.极点

10.5一7月间,N地获得的太阳辐射较M地多,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太阳高度角B.昼夜长短C.天气状况D.地面状况

11.下图是北半球海平面6月和12月太阳月总辐射量随纬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6月北半球海平面太阳辐射量最高的海域是;10°N与60°N相比,6月太阳辐射总量较高的是。

(2)描述12月北半球海平面太阳总辐射量随纬度的变化特征。简析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

12.读我国沿30°N年太阳总辐射量图,完成下列要求。

(1)C地为___________(地形区),它比B地年太阳总辐射量高的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地为_____________(地形区),它比同纬度各地年太阳辐射总量都低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

(3)D、F均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其农业地域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两地经济作物最主要的不同是___________________。

(4)F地区农业生产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_____________,相应的防御措施主要是________

13.天文辐射指的是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图甲、乙中的曲线表示不同纬度的天文辐射(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的年变化和北半球不同纬度地面太阳辐射的年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⑴甲、乙两图中分别表示北极点上太阳辐射季节变化的曲线分别是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

⑵曲线①和A表示的是同纬度地区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同一时间曲线①的值总是______(大于、等于、小于)曲线A,试解释其原因。

⑶有数据表明12月22日南极点的天文辐射日总量比6月22日北极点天文辐射日总量多5.23×104W/m2,请用你学过的地理知识予以解释。

⑷图示不同纬度的太阳辐射及其年变化情况会关系或影响到哪些自然地理现象,试列举之。

14.日照时数是指每天从日出到日落之间太阳直接照射到地面上的实际日照时数,以小时为单位。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年日照时数等值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成都和昆明的日照时数分别约

为、。

(2)昆明日照时数比贵阳的日照时数,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我国西北地区的日照时数比东南地区,简要分析其发展瓜果等特色农业的有利条件。

15.读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比较表和一年内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1月份太阳辐射量最大的纬度是________;90°N上,太阳辐射量最大的月份是________。

(2)全球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规律是从___ ____向___ _ ___递减。

(3)赤道上太阳辐射的时间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南北半球相应纬度上太阳辐射随月份变化的规律大致___ _____(相同、相反)。

(5)分析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差异及其原因。

【参考答案】

1—5.DBCAC 6—10.CDAAB

11.(1)副热带海区60°N

(2)特征:太阳辐射总量随纬度的升高而递减;70°N以北地区太阳辐射总量趋于0。原因:北半球此时为冬季,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升高而递减;纬度越高,昼越短,日照的时间越短;70°N以北地区处于极夜期。

12.(1)横断山区①C比B地地势高,大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

②C地比B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少

(2)四川盆地阴天多,雾天多,大气削弱的太阳辐射多

(3)水稻种植业F地多棉区,D地多甘蔗

(4)水旱灾害修建水利工程

13.⑴ 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极点为极夜,太阳辐射为0。

⑵大于

原因:太阳辐射受大气反射、散射和吸收的作用到达地面后被削弱。而大气上界不存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故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多于同纬度的到达地面的辐射。

⑶ 12月22日的日地距离比6月22日的日地距离近,太阳辐射要强。

⑷与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有关的地理现象:①因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而产生的气候类型的纬度差异;②因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而产生的自然景观(植被类型)的纬度差异;③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是地理环境地域差异的根本原因;④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是产生大气环流和水循环的重要原因……

与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有关的地理现象:①气温年较差一般具有由低纬向高纬增大的趋势;②地球上的风带和气压带的季节移动;③东亚和南亚季风现象的产生;④温带地区明显的四季交替……

14.(1)1200小时 2400小时

(2)长昆明与贵阳的纬度位置大体相当,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冬季贵阳受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多阴雨天气,而昆明多晴天,所以昆明的日照时数比贵阳长

(3)长西北地区日照时间长,植物光合作用强,且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植物糖分的积累

15. (1)90°S6月(或7月)

(2)低纬高纬

(3)从3月和9月向其他月份递减

(4)相反

(5)热带雨林的生物量大,亚寒带针叶林的生物量小。低纬度地区太阳辐射量大,所以热带雨林植物生长旺盛,生物量大;中、高纬度地区太阳辐射量小,植物生长缓慢,生物量相对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