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研课题
- 格式:docx
- 大小:20.74 KB
- 文档页数:6
第11期2019年11月现代教育科学ModernEducationScienceNo 11Nov 2019[收稿日期]2019-09-20[作者简介]王岚(1985-)ꎬ女ꎬ吉林舒兰人ꎬ硕士ꎬ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助理研究员ꎻ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ꎮ黄帅(1985-)ꎬ女ꎬ吉林公主岭人ꎬ硕士ꎬ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ꎻ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ꎮ吉林省专门学校建设和专门教育工作情况研究王㊀岚1ꎬ黄㊀帅2(1吉林省教育科学院ꎬ吉林长春130000ꎻ2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ꎬ吉林长春130000)㊀㊀[摘㊀要]2019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专门学校建设和专门教育工作的意见»(厅字[2019]20号)ꎬ意见明确指出了专门学校建设的总体要求㊁设置情况以及管理方面相关问题ꎮ意见的颁布为制订符合我省实际的专门学校建设和专门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ꎮ本文通过调研ꎬ简单梳理了我省两所专门学校的主要做法ꎬ并从9个方面总结目前存在的困难及问题ꎬ最后从6个方面提出改进我省专门学校建设的意见及建议ꎮ㊀㊀[关键词]专门学校ꎻ学校建设ꎻ专门教育㊀㊀[中图分类号]G640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005-5843(2019)11-0019-05㊀㊀[DOI]10 13980/j cnki xdjykx 2019 11 004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专门学校建设和专门教育工作的意见»(厅字[2019]20号)精神ꎬ为深入了解我省专门学校的建设情况㊁教育教学管理现状㊁存在问题和面临的主要困难等方面问题ꎬ为制订我省加强专门学校建设和专门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ꎬ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联合省教育科学院开展专项调研ꎮ目前我省共有两所专门学校ꎬ分别为长春市晨光学校和吉林市第五十八中学ꎮ为深入了解两所学校的实际情况ꎬ调研组对其进行了实地调研ꎮ调研过程中对长春市㊁吉林市教育局主管局长ꎬ基础教育处㊁职业教育处㊁教师工作处㊁政策法规处㊁督导办相关负责人以及部分中职学校校长㊁教学副校长进行了访谈ꎻ与长春市晨光学校㊁吉林市第五十八中学校长㊁教务主任㊁教师代表进行座谈ꎮ调研情况总结如下:㊀㊀一㊁主要做法经过多年的发展ꎬ我省在专门学校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ꎬ现简单介绍如下:(一)弘扬传统武术精神ꎬ打造品牌特色学校曾任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院长的高小军说过: 在学校开展武术教育ꎬ是一件功在当代㊁利在千秋的大事ꎬ是强国强校的重要举措ꎬ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ꎬ还是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ꎬ促进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有效实施途径ꎮ 我省两所专门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都以武术为依托ꎬ弘扬民族文化ꎬ增强学生体质ꎮ值得一提的是ꎬ吉林市第五十八中学以武术教学为依托ꎬ构建了适合学校发展的课程体系ꎬ组建了师资队伍以及设置了武术培训基地ꎬ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ꎬ也收获了良好的社会影响ꎮ学校尝试兴办武术特色课程以来ꎬ依托于本校学生ꎬ共计培养出武术特长生200余人ꎬ先后有300余名学生参加了武术普及教育培养ꎮ学校被评为吉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㊁吉林省校园武术特色校㊁吉林省段位制工作先进单位㊁吉林省先进武术馆校 吉林省青少年武术培训基地ꎮ吉林市电视台㊁吉林市教育电视台㊁«江城日报»«江城晚报»«吉林人才报»等新闻媒体都多次报道了学校武术特长教育的办学成果ꎮ(二)关注心理健康教育ꎬ打造充满人文关怀的精神家园心理健康教育是专门学校对学生进行矫治的重点项目ꎬ我省专门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尤其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ꎮ吉林市第五十八中学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ꎬ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工作局面和亮点ꎮ学校先后制定了«心理教师工作制度»«心理教师工作守则»«心理教师从业道德规范»«心理咨询基本原则»«学生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学生心理档案管理制度»等制度ꎬ不断促进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化发展ꎮ学校于2013年建成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ꎬ配有 来访接待室 个体咨询室 团体辅导室 心理宣泄室沙盘游戏室 心理测量室 书画室 心理剧展示舞台 心理教室 等9个功能室ꎬ总面积约300平方米ꎮ学校配备两位专职心理教师ꎬ现有设施㊁设备能够满足教育教学需要ꎮ除校内服务咨询外ꎬ学校还积极服务社会ꎮ如2014年学校正式成为吉林市妇联的家庭教育实践基地ꎬ为龙潭区妇女干部作心理讲座ꎬ并不定期为学生家长开展家庭教育讲座ꎮ(三)送教上门ꎬ保障义务教育 一个都不能少 的目标教育是国家之根本ꎬ民族之未来ꎮ而专门教育则反映了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ꎬ是一个国家政治㊁经济㊁教育㊁科技㊁社会保障㊁福利等水平的窗口ꎮ专门教育已然成为了当今教育中的一个侧重点ꎮ为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ꎬ长春市晨光学校开展了为吉林省未管所未成年犯提供教育教学服务的工作ꎬ旨在帮助未管所服刑的未成年人员完成九年义务教育ꎬ使未成年人 不因违法犯罪而辍学 ꎬ这既是民生工程ꎬ也是专门教育工作ꎮ2017年5月ꎬ吉林省未成年犯管教所与长春市晨光学校联合办学ꎬ暨 长春市晨光学校亚泰分校 经由长春市教育局批准予以成立ꎮ分校共聘请11名专职教师ꎮ自2017年5月起至今ꎬ教育学员人次累计达257人ꎬ其中因年满转监47人ꎬ出监88人ꎬ发放教育结业证书119人ꎮ依据 特色教育 进行学员转化收效明显ꎬ从刚入课堂的厌烦情绪作怪㊁宁愿劳动不愿进课堂转变成盼望上课并积极参与课堂教育ꎬ各学科平均及格率由最初的20%上升为80%ꎮ(四)建立法制教育基地ꎬ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开展法制教育ꎬ增强儿童法制观念是全社会普法懂法的基础ꎮ为了让法律走进校园ꎬ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的法治意识ꎬ自觉遵纪守法ꎬ学会利用法律进行自我保护ꎬ做一个知法㊁守法的合格学生ꎮ长春市晨光学校依托未管所的送教服务工作建立了法制教育基地ꎬ其目的不仅仅是对校园内的学生进行法制教育ꎬ而是要把法制教育辐射到社会ꎮ学校制定了法制送课实施计划ꎬ认真贯彻国家和教育系统普法要求ꎬ用活生生的实际案例进行警示教育ꎮ学校教职工深入学习了法律知识ꎬ结合学员案例和犯罪诱因进行剖析ꎬ进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研究ꎮ同时对有需求的小学㊁中学㊁高中㊁职业院校㊁社区进行法制送课宣讲ꎬ从2018年12月至今已完成法制送课10余场ꎬ2019年上半年送课一场ꎬ接受法制教育达到3420人次ꎮ(五)立足于学生转化工作ꎬ强化教育矫治作用专门学校最主要的教育工作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矫治ꎮ专门学校学生教育矫治及转化工作的好坏是专门学校教育工作成败的关键ꎮ长春市晨光学校以养成教育为抓手ꎬ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基础ꎬ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ꎬ针对特殊学生的特点ꎬ提出 五育人 工程ꎬ即:制度育人㊁活动育人㊁法制育人㊁文化育人㊁行为育人ꎮ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㊁行为规范和礼仪常规教育ꎬ坚持突出重点ꎬ注重时效性地开展德育工作ꎻ围绕校园文化建设ꎬ积极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ꎬ并在活动育人中开展 五感恩 教育ꎬ即感恩党㊁感恩祖国㊁感恩社会㊁感恩师长㊁感恩亲朋ꎮ使学生学会做人㊁学会求知㊁学会生活㊁学会劳动㊁学会审美ꎬ努力培养举止文明㊁日常礼仪㊁品德优良㊁心里健康且富有创新精神的积极乐观的人ꎮ㊀㊀二、存在的困难及原因分析(一)政策法规保障缺失调研发现ꎬ目前我国关于专门学校教育的法律规定散见于«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义务教育法»中ꎬ关于专门学校教育的法律内容可操作性较差ꎬ多为原则性规定ꎮ现行的针对专门教育的法律依据主要是1987年7月国家教育委员会㊁公安部㊁共青团中央联合颁布的«关于办好工读学校的几点意见»ꎬ虽然该意见对工读学校性质㊁办学指导思想ꎬ教学工作等方面有所规定ꎬ但由于«意见»颁布时间过长ꎬ已不能适应专门学校建设的实际情况ꎮ(二)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薄弱调研发现ꎬ两所学校基础设施建设非常薄弱ꎮ如长春市晨光学校仅有一栋4层楼作为教学楼及学生宿舍ꎬ一栋平房作为食堂ꎬ两栋临时建筑为学生实训间ꎮ由于学校目前尚未取得土地使用证ꎬ两栋实训间为违章建筑ꎬ随时有被拆除的可能ꎮ学校目前有寝室10间ꎬ最多能容纳120人ꎬ现有在校生107人ꎬ已接近最大容纳数ꎮ受寝室数量及条件限制ꎬ晨光学校目前只能招收男生ꎮ吉林市第五十八中学共有两栋楼ꎬ其中教室10间ꎬ学生寝室28间ꎬ另有实训间㊁功能教室等ꎬ外加一栋平房为食堂ꎮ受条件限制ꎬ学生所有活动场所包括寝室㊁教室㊁功能教室㊁实训间以及教师办公室只能混杂在一起ꎬ给学校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ꎮ目前在校生127人ꎬ现有实训间及设备仅能满足当前在校生使用ꎮ(三)课程设置及学生评价不适应学校实际调研发现ꎬ专门学校的课程设置及学生评价不适应学校的实际发展情况ꎮ目前两所学校均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课程标准ꎬ开设与普通学校相同的课程ꎬ但由于学生素质及学习能力等问题ꎬ在文化知识的学习上明显感觉吃力ꎮ而专门学校学生应开设的思想道德教育㊁法制教育㊁心理健康教育及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受教师及条件限制ꎬ目前无法开展ꎮ如长春市晨光学校目前有一间心理咨询室ꎬ兼职心理健康教师2名ꎬ教师均取得心理咨询师二级证书ꎬ但多年未进修学习ꎬ无法满足学生心理矫治的需求ꎮ吉林市第五十八中学自2001年市公安局将驻校的专职法制副校长撤走以后一直聘任片区民警作为兼职法制副校长ꎬ但兼职法制副校长流动性很强ꎬ对学校及学生状况的了解不够具体和全面ꎬ不利于各项教学活动的开展ꎮ在学生评价方面ꎬ针对普通学生的评价方式不适用于专门学校的学生ꎮ专门学校学生存在行为和心理偏差等问题ꎬ所以在评价时应更多关注过程性评价㊁心理矫治效果等方面问题ꎮ(四)公用经费严重不足调研发现ꎬ我省两所专门学校都存在公用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ꎮ目前专门学校的生均经费按照特殊学校每生每年6000元给付ꎬ是普通学校的3倍ꎬ碍于专门学校实际发展的特殊情况ꎬ6000元的生均公用经费无法满足学校日常开销和发展需求ꎮ首先ꎬ专门学校学生数量少于普通义务教育学校ꎬ因此经费总数基数小ꎮ其次ꎬ专门学校学生分为义务教育学生和职业教育学生ꎬ职教生生均经费为每年2000元ꎬ两者差距较大ꎮ再次ꎬ专门学校为全封闭式的寄宿制学校ꎬ教师看班㊁食堂管理㊁后勤维修保洁及日常水电费开支高于普通学校ꎮ同时ꎬ专门学校职教生进行职业技能教育需要配备相应的车床㊁焊接㊁计算机以及烹饪工具ꎬ这部分工具的采购需要大量经费ꎮ最后ꎬ晨光学校到未管所送教的各项经费开支包括教师工资㊁办公经费㊁教材费等需要从本部生均经费中支出ꎮ(五)师资建设存在问题调研发现我省两所专门学校在师资建设上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师数量不足ꎬ结构性缺编严重ꎮ我省专门学校长春市晨光学校教师编制44人ꎬ目前在编42人ꎬ在岗30人ꎮ吉林市第五十八中学教师编制76人ꎬ在编69人ꎬ在岗63人ꎮ可见ꎬ两所学校在岗教师数明显不足ꎮ由于专门学校需要进行职业教育以及对严重不良行为进行矫治ꎬ心理学㊁法制教育以及职业技能的教师数量严重不足ꎮ另外体育㊁音乐㊁美术等小学科教师较为缺乏ꎮ目前学校教师大多身兼数职ꎬ多学科教学ꎬ工作压力较大ꎮ二是教师工作负担过重ꎬ心理问题凸显ꎮ正如前面所说ꎬ教师大多身兼数职ꎬ另外长春市晨光学校没有专门的管理教师ꎬ所有后勤管理以及课后辅导㊁夜晚值宿都是这些教师ꎬ因此教师工作压力极大ꎮ由于学生基础水平及学习能力较差ꎬ教师在常规教学活动中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ꎮ学生个体差异较大ꎬ需要教师一人一案ꎬ独立教学ꎬ导致教师要付出更多的辛苦ꎮ另外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矫治ꎬ额外加重教师的工作负担ꎮ长期与这类特殊学生接触ꎬ教师容易产生负面情绪ꎮ总体来看ꎬ专门学校教师多存在工作强大度㊁工作时间长㊁工作负担重及心理压力大等问题ꎮ三是教师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ꎮ专门学校教师工作负担繁重ꎬ不仅身兼数职ꎬ且工作时间远远超出普通学校教师的8小时工作制ꎬ而超出工作的时间没有任何补助ꎮ对于在学校值宿的教师ꎬ学校会给于一定的补助ꎬ但这部分补助与教师的工作量不成正比ꎮ另外吉林市第五十八中学教师只享受15%的特教津贴ꎮ访谈中了解到ꎬ碍于目前学校名称中没有明确的专门学校字样ꎬ暂时享受的15%特教津贴有被取消的可能ꎮ四是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ꎮ调研发现ꎬ我省专门学校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ꎬ主要有3方面原因:龄较长ꎬ对新的教学知识及手段运用情况不理想ꎻ(2)专门学校教师转岗及跨学科教学现象比较普遍ꎬ使得教师专业化问题凸显ꎻ(3)职教生更需要 双师型 教师ꎬ对教师的专业化要求更高ꎮ五是教师培训不足ꎮ调研发现ꎬ针对专门学校教师的培训很少ꎬ参加普通学校师资培训对于专门学校教师来说借鉴意义不大ꎬ因此只能参加职业教育的教师培训ꎬ但这对于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专业成长非常不利ꎮ(六)社会存在偏见导致学生数量不多近些年专门学校学生数量下降已成为全国专门学校共同面临的问题ꎮ据统计ꎬ全国专门学校学生数量由2014年的9307人降至2016年的7920人ꎮ长春市晨光学校自2002年无学生以后停办直至2015年重启ꎬ始终面临着招生难的困境ꎮ吉林市第五十八中学虽然始终在坚持办学ꎬ但也面临招生困难的难题ꎮ专门学校招生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为社会及学生家长对专门学校存在偏见ꎮ1999年«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颁布ꎬ 三自愿 原则取代了强制招生ꎬ即就读学校同意㊁家长同意㊁学生本人同意ꎬ最后由教育部门批准ꎬ方可入学ꎮ自«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颁布以来ꎬ就读的强制措施被取消ꎬ学生到专门学校就读更多取决于家长对学校的认同ꎮ而社会上的错误导向以及家长对专门学校教育的误解ꎬ导致很多家长不愿将学生送到专门学校ꎮ认为学生被送到专门学校就是 不良少年 问题少年 边缘少年 ꎬ还有些家长害怕孩子在专门学校学习的经历会给孩子的未来烙上不良的痕迹ꎬ宁愿让自己的孩子游荡于社会中ꎬ也不愿将他们送到专门学校学习ꎮ(七) 严重不良行为 学生认定存在问题调研发现对于 严重不良行为 学生认定存在问题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指出 严重不良行为 是指下列严重危害社会ꎬ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1 纠集他人结伙滋事ꎬ扰乱治安ꎻ2 携带管制刀具ꎬ屡教不改ꎻ3 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ꎻ4 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ꎻ5 进行淫乱或者色情㊁卖淫活动ꎻ6 多次偷窃ꎻ7 参与赌博ꎬ屡教不改ꎻ8 吸食㊁注射毒品ꎻ9 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ꎮ而当未成年人出现上述行为后由哪个部门来认定ꎬ公安机关还是教育部门ꎬ如果是教育部门认定ꎬ教育部门是否有执法权限ꎮ在对未成年人进行认定后是否出具出面材料ꎬ是否通知学校及家长ꎮ学生认定后是否有一定的惩戒或强制措施ꎮ(八)多部门协同不足调研发现ꎬ专门学校建设是由教育部门独自在支撑ꎬ政府㊁公安㊁民政㊁政法等其他部门没有对专门学校建设给于更多的关注ꎮ如长春市晨光学校与未管所的合作办学ꎬ所有的支出都由晨光学校承担ꎬ包括教师的劳务费㊁车费㊁办公用品费ꎬ学生的书本费㊁资料费ꎮ这大大增加了学校的经费支出ꎬ而这部分学生没有生均公用经费ꎬ因此只能从学校本部学生的公用经费中支出ꎬ加剧了学校经费的缺口ꎮ(九)缺乏学生转出机制调研发现ꎬ目前专门学校缺乏学生转出机制ꎮ对问题学生进行专门教育只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ꎮ不是只要把问题学生集中到一起与其他学生及社会隔离ꎬ他们的人生危险性和对社会的危害就会消失ꎬ就能解决所有问题ꎮ专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认识这些学生存在的问题ꎬ并且对其进行矫治和改造ꎬ促使其不再具有社会危害性ꎬ最终能够适应普通教育㊁回归普通教育ꎮ然而目前我省专门教育只是将学生学习年限定位为2 3年ꎬ没有合理的转出机制及转出标准ꎬ这不利于学生的后续成长及发展ꎮ㊀㊀三、改进的对策及建议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ꎬ提出以下对策及建议:(一)建立完备的政策法规体系为更好的开展专门学校建设及专门教育工作ꎬ我们应完善专门教育立法工作ꎬ确保专门学校建设有法可依㊁有章可循ꎮ省级政府应出台相应的专门学校管理办法ꎬ适应本省实际的专门学校发展ꎮ我省也应根据实际情况颁布地方性法规ꎬ其中应包括以下内容:1.协调细化政府㊁公安㊁教育及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在专门学校建设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ꎬ建立专门教育指导委员ꎮ2.明确专门学校教育对象ꎬ对 严重不良行为 未成年人进行认定ꎬ明确认定标准与认定部门ꎮ对长期存在 严重不良行为 未成年人实施强制手段ꎮ3.完善专门学校建设标准ꎮ其中包括学校教室数量㊁功能教室数量㊁实训间数量及职教器材配备标准等问题ꎮ4.完善专门学校课程体系ꎮ建立符合学生实际的知识课程ꎬ注重学生思想道德教育㊁心理健康教育㊁心理矫治内容㊁法制教育及职业技能教育等课程设置ꎮ5.建立完备的教育评价标准ꎮ有别于普通学校以考试为评价的手段ꎬ建立多元评价体系ꎬ包括学生综合素质评价㊁心理评价㊁职业技能评价等多元评价体系ꎮ6.建立合理的督导评估标准ꎮ7.制订完善的专门学校管理体制ꎮ明确各部门的职权划分ꎬ落实各项经费保障并给予制度保障ꎮ8.明确专门学校生均经费标准ꎬ保障学校教学活动的开展ꎮ9.改善教师待遇ꎬ明确补助㊁津贴发放的依据ꎬ使得各项资金合理㊁合法发放ꎮ(二)加大经费投入充足的经费是专门学校发展的必要条件ꎮ应加大专门学校的资金投入ꎬ改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ꎬ改进学校软硬件建设ꎬ配备适应专门学校发展的功能教室及职教实训设备ꎮ(三)健全师资队伍建设好的教育效果离不开优良的教师团队ꎮ特别是专门学校教师ꎬ需要掌握心理学及心理矫治相关内容ꎬ更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ꎮ因此应从以下几方面健全师资队伍建设ꎮ首先ꎬ需要配备足额教师及专门的管理人员ꎮ我省应按照国家规定配齐专任教师及管理人员ꎬ特别是心理健康教师㊁法制教师以及各类小学科教师ꎬ减少专门学校教师一人多岗的现象ꎮ其次ꎬ招聘年轻及 双师型 教师ꎮ为专门学校引进更多的新鲜血液ꎬ增加教师的工作热情及工作积极性ꎮ再次ꎬ增加教师工资收入ꎮ政府部门应通过适当的政策倾斜提高教师工资收入ꎬ以优厚的福利待遇吸引更多年轻教师加入专门教育工作ꎮ最后ꎬ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师培训ꎮ针对专门学校学生特点ꎬ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师培训ꎬ提高教师专业水平ꎮ(四)建设学科教育中心或基地专门学校是教育矫治有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的有效场所ꎮ因此专门学校应该利用自身优势ꎬ建立学科中心或基地ꎬ发挥学科特色ꎬ做到不仅能矫治本校学生ꎬ也能面向本地区更多的学生开展相应服务ꎬ逐步辐射面向社会ꎬ延伸预防和教育矫治ꎮ(五)加大社会宣传应加大对专门学校的宣传ꎬ扩大其社会影响力ꎬ让家长正视孩子的行为及心理偏差ꎬ让越来越多需要帮助的学生进入专门学校学习ꎬ达到更好的教育矫治效果ꎬ真正做到教育 一个都不能少 的最终目标ꎮ(六)建立学生转出机制应建立专门学校学生的转出机制ꎮ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ꎬ设定学生评估标准及评估期限ꎬ对学生的问题及矫治程度进行评价ꎬ经评估合格并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ꎬ可转回原学校或其他普通学校继续学习ꎮ(责任编辑:郭彦松)ResearchontheConstructionofSpecializedSchoolsandSpecializedEducationinJilinProvinceWANGLan1ꎬHUANGShuai2(1JilinProvincial?InstituteofEducationꎬChangchunꎬJilin130000ꎬChinaꎻ2JilinCollegeofTransportationTechnologyꎬChangchunꎬJilin130000ꎬChina)Abstract:InMarch2019ꎬtheGeneralOfficeoftheCPCCentralCommitteeandTheGeneralOfficeoftheStateCouncilissued TheOpinionsonStrengtheningtheConstructionofSpecialSchoolsandSpecialEduca ̄tionWork (departmentword[2019]20)ꎬwhichclearlypointedouttheoverallrequirementsꎬSettingsandrelatedmanagementissuesoftheconstructionofspecialschools.Thepromulgationoftheopinionsprovidesthetheoreticalandpracticalbasisforformulatingtheopinionsontheconstructionofspecializedschoolsandtheimplementationofspecializededucationalworkinaccordancewiththeactualsituationofourprovince.Thispaperbrieflysortsoutthemainpracticesoftwospecializedschoolsinourprovincethroughinvestigationꎬsum ̄marizestheexistingdifficultiesandproblemsfromnineaspectsꎬandfinallyputsforwardSuggestionsandSug ̄gestionsonimprovingtheconstructionofspecializedschoolsinourprovincefromsixaspects.Keywords:specializedschoolsꎻschoolconstructionꎻspecialeducation。
第31卷第1期2022年2月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Journal of Jili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Vol.31No.lFeb.2022乡村振兴背景下吉林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分析李长虹",吴艳玲J高源'(1•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编辑部,吉林132101;2.梧州学院学报编辑部,梧州543002;3.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图书馆,吉林132101)摘要: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充分发挥吉林省科技、教育和人力资源优势,培养乡村振兴所需人才。
农村经纪人的出现已经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催化剂”,更需要加大培训,使其成为农民致富的好帮手。
农业产业基地、专业合作社所需人才,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更是乡村振兴发展的助推挤。
所以,乡村振兴离不开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支撑,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需要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贴近企业生产实际,与产业发展紧密对接,为乡村振兴、为企业发展提供服务。
关键词:乡村振兴;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办学特色基金项目:2019年度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GH19259)收稿日期:2021-11-23文章编号:1674-7852(2022)01-0038-04作者简介:李长虹,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研究、现当代文学。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Jilin Province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LI Changhong12,WU Yanling1,GAO Yuan3(7.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 ournal,Jili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Jilin132101;2.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 ournal,Wuzhou University,Wuzhou543002;3.Library,Jili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Jilin132101)Abstract:Jilin Province,as a large agricultural province,gives full play to Jilin Province's advantag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education and human resources,and promotes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required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The emergence of rural brokers has become a“catalyst"for farmers to increase their income and get rich,and it is more necessary to increase training to make them a good helper for farmers to get rich.Agricultural industry base and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need talents,and the training of new types of professional farmers also promote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Therefore,the revitalization of the countryside can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talent support from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The training of talent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need to incorporate new technology,techniques,and norms into the teaching standards and teaching cont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which takes the actual production of enterprises,and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to consideration,so as to serve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enterprises.Key words:rural revitalization;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talent development;characteristics of running a school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在乡村振兴的政策下,要做优吉林省的农业,稳定产量,调剂品种。
“双高”专业建设背景下师资队伍建设与发展策略①张威(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吉林长春130062)一、引言在当今时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正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转型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推出了“双高计划”,即“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
该计划的核心目标是全面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以满足国家战略、区域发展以及产业升级的需求。
“双高计划”响应了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致力于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高地,并促进高职学校与行业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此计划不仅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一步,对于支撑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服务产业升级还具有深远意义。
在传统高职教育模式日渐无法满足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背景下,该计划的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聚焦高职教育内涵建设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双高计划”不仅应对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挑战,还为中国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开辟了新的路径。
二、“双高计划”对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一)高水平教师队伍的标准在“双高计划”背景下,高水平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实现高职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
设定明确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标准对于确保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不仅包括对所教授学科的深入理解,还包括与行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技能。
教师应根据行业趋势和技术进步,不断更新和扩充自己的知识库和技能集。
较强的教学能力是高水平教师的基本要求,这包括能够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技术,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风格。
教师应设计和实施有效的教学计划,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式学习、案例教学、实践操作等,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1]。
在职业教育中,实践经验尤为重要。
高水平的教师应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同时,教师的实践经验也有助于学生对未来职业有更清晰的认识。
附件3: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结项验收书课题名称职业师范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特色研究课题层次重点项目课题主持人王朝勇起止时间 2010年6月-2014年6月课题完成单位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组织验收部门吉林省教育厅验收日期2014年6月吉林省教育厅一、课题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二、实践及推广应用情况三、特色及创新点(500字以内)四、验收材料目录五、项目经费支出情况六、验收方式七、专家组验收意见八、学校验收意见九、省教育厅审批意见验收专家组成员课题主要研究人员备注说明,非正文,实际使用可删除如下部分。
本内容仅给予阅读编辑指点:1、本文件由微软OFFICE办公软件编辑而成,同时支持WPS。
2、文件可重新编辑整理。
3、建议结合本公司和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正编辑。
4、因编辑原因,部分文件文字有些微错误的,请自行修正,并不影响本文阅读。
Note: it is not the text. The following parts can be deleted for actual use. This content only gives reading and editing instructions:1. This document is edited by Microsoft office office software and supports WPS.2. The files can be edited and reorganized.3. It is suggested to revise and edit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company and individuals.4. Due to editing reasons, some minor errors in the text of some documents should be corrected by yourself, which does not affect the reading of this article.。
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第十三姓 名单 位杨丹丹长春师范大学刘立立长春师范大学王艳春长春师范大学王 颖长春师范大学李 宁长春师范大学魏凤云长春师范学院张玉梅吉林师范大学郭长军吉林师范大学陆海霞吉林师范大学林代鑫吉林师范大学赵明家吉林农业大学赵月玲吉林农业大学邓蕾蕾吉林农业大学曹丽英吉林农业大学李 伟吉林农业大学钟双玲吉林农业大学高 乐吉林农业大学成华威吉林农业大学李 磊吉林农业大学刘晓霞吉林农业大学沈成君吉林农业大学孟 静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于水婧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佟晓光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孙 莹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张 虹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宋宇哲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宋瑛琦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田 杰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田小海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周 密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成 芳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李宗花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孟之知吉林工商学院王 岩长春大学陈 婷长汽高专赵艳玲长汽高专魏 巍长汽高专许珊珊长汽高专王 暖长汽高专任 玲长汽高专倪秀杰吉林化工学院季玉茹吉林化工学院王 萍吉林化工学院汪洪梅吉林化工学院王 宇长春广播电视大学杨在英长春广播电视大学谢复玉长春广播电视大学董毓伟长春广播电视大学李娟长春理工大学王鑑航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赵桂杰白城职业技术学院贾艳丽白城职业技术学院周怡冰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刘丽梅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宋殿辉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孙 瑞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孟丽丽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侯吉友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侯丽娜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杨秀萍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李 珉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张 倩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唐昌华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李静波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魏丽英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高 锐长春职业技术学院郭佳萍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安 宁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方振龙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王敬艳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王 芹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宋 敏长春职业技术学院长春职业技术学院高文智刘红梅长春职业技术学院花立明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徐作华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常兴华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王姗珊长春职业技术学院高 芳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玄兆丰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刘丽红长春职业技术学院郭 妍长春职业技术学院范志丹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刘春英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宋 娟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祝海英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崔 爽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周 飞长春职业技术学院赵 阳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宋 敏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张 颖长春职业技术学院郭春际长春职业技术学院鲁子卉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唐 晖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于秀英长春职业技术学院马 骏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刘雅荣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朱晓华长春职业技术学院高玉侠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李玉青长春职业技术学院陆红宏长春职业技术学院高 杰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于海波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刘春波长春职业技术学院高 跃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杨丽丹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吴 威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王 爽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李璐璐长春职业技术学院马 韬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王 东长春职业技术学院齐 志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岳淑玲长春职业技术学院韩宝玉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李秀梅长春职业技术学院胡 洋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于秀英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孙晓梅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王育波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吕国策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滕晓桦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王 艳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毕 然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孙明哲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乔江艳长春工业大学韦 韧长春工业大学肖 芳长春工业大学李东娜长春工业大学邱凤香长春工业大学姜 力长春工业大学纪晶华长春工业大学崔艳辉长春工业大学韩顺杰长春工业大学刘桂华长春工业大学魏立明吉林建筑大学贾 雪吉林建筑大学吴秀艳四平职业大学田洪艳吉林医药学院刘淑文吉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周殿龙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李正实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那洪伟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李井刚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步晓燕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郑祥丽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时 静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李 颖吉林警察学院刘 婷吉林警察学院赵元勤长春建筑学院宗 彦长春建筑学院王 伟长春建筑学院张纪尧长春建筑学院邢艳春长春建筑学院苏金连长春建筑学院闫 波长春建筑学院杜祖起长春建筑学院赵萨日娜长春建筑学院邱鹏程长春建筑学院刘汝晶长春建筑学院石圆圆长春建筑学院王 玫长春建筑学院杨凱智长春建筑学院李 睿长春建筑学院孙 雷长春建筑学院徐 硕长春建筑学院周 乾长春建筑学院王 福长春建筑学院孙冬冬吉林艺术学院张金亮吉林艺术学院赵去非吉林艺术学院蔡 欣吉林艺术学院王志强空军航空大学刘海峰空军航空大学常 波空军航空大学赵 明空军航空大学周丽萍空军航空大学赵秀敏空军航空大学李学恒空军航空大学潘 彤空军航空大学李晓静空军航空大学施晓春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关晓燕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曹冠男长春中医药大学李春楠长春中医药大学陈 锐长春中医药大学吕 静长春中医药大学王 娜长春中医药大学张茂云长春中医药大学李 欣长春中医药大学岳东辉长春中医药大学刘 智长春中医药大学何占义长春中医药大学刘晓静长春中医药大学张 琳长春中医药大学隋 平长春中医药大学于姝媞长春中医药大学梁伍今长春中医药大学杨辛欣长春中医药大学连树林长春中医药大学鲁文慧长春中医药大学安圆圆长春科技学院谭宏伟长春科技学院姚玉霞长春科技学院滕德川长春科技学院王 巍长春科技学院孙惠欣延边大学教务处金清延边大学农学院朴光春延边大学药学院院高斌延边大学经管学院严秀英延边大学师范学院赵红姬延边大学师范学院赵玉霞延边大学人文学院董淑华延边大学人文学院王旭有延边大学农学院滕奎秀延边大学经管学院李宝龙延边大学人文学院张雪梅延边大学农学院齐艳延边大学临床学院金贞爱延边大学临床学院刘双萍延边大学医学院沈福实延边大学美术学院王 丹长春财经学院魏连栋长春财经学院王丽丽长春财经学院全 颖长春财经学院徐言琨长春财经学院韩 冬长春财经学院李 悦长春财经学院张 凯长春财经学院杨广珍长春财经学院吴延丰长春财经学院姜 震长春财经学院王 卓长春财经学院刘 欣长春财经学院陈 楠长春财经学院叶云杉长春财经学院姜世超长春财经学院王 巍长春财经学院蔺 丹长春财经学院崔岩吉林财经大学孙领吉林财经大学郭淑馨吉林财经大学王丽南吉林财经大学蔡向东吉林财经大学马秀颖吉林财经大学李国荣吉林财经大学孙亚静吉林财经大学马敏娜吉林财经大学南英子吉林财经大学范春煜吉林财经大学谭梅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张会平东北师范大学范 尧东北师范大学金顺爱东北师范大学迟海波东北师范大学潘宏艳东北师范大学王艳萍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张国锋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林艳辉吉林农业科技学院高万里吉林农业科技学院黄海鸥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王 硕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白宝兰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崔 莹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邢昌华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方 健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任丽红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靳成达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李 南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刘 微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李海虹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杨宇飞吉林动画学院于剑昀吉林动画学院张楠楠吉林动画学院孙明丽吉林大学王广慧吉林大学安胜姬吉林大学叶玮光吉林大学陈春阳吉林大学贾大成吉林大学朴 玉吉林大学徐 昊吉林大学张 英吉林大学曲晓海吉林大学李 冰吉林大学蔡 宏吉林大学刘 财吉林大学田 有吉林大学密佳音吉林大学董亚男吉林大学杜莉吉林大学王欣吉林大学田为军吉林大学齐红倩吉林大学白智童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王 辉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赵晶丽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吴 迪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程 琳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贾 维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顾晓禹长春工程学院赵莹长春大学旅游学院赵彦军长春大学旅游学院王蕾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白雪皎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赵晓杰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郑晓青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陈 淼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李国茹长春大学旅游学院第十三次优秀高教科研成果评奖(论文类)三等奖名单(310项)题 目当前我国高校网络教学平台应用情况概述自我概念、自立人格与师范生教师职业成熟度的关系浅谈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方法以情感育人提升学工干部管理的实效性文化传承与创新——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不竭动力旅游专业学生酒店实习心理问题的初探信息时代编码多元化与编辑模式的缔构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看家本领基于交叉学科角度探析高校商务英语的学科构建浅析原生态音乐文化及其在高师院校音乐教学中的意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产学研相结合的新模式农业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索高等农业院校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实践操作平台高等农业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师素质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高等农业院校“中药教学团队”建设的探索与思考多媒体在有机化学双语教学中的应用对“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本科专业教学实习培养大学生团委合作能力研究“卓越计划”下家政学专业教学实习创新模式实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制问题探析高等农业院校实验室标准化建设的思考——以吉林农业大学为例对高职院校“5A”级教学改革的思考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依托医学院校构建“校院一体式”现代养老康复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研究“多站式”考核在毕业考试中的运用高职院校中医专业学生思维方式培养的探讨口腔预防医学课程教学中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探索教师教学工作执行情况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对药理学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思考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病原生物学教学改革与实践浅谈多种教学方法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PBL教学法在“护理基础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新建本科教师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研究与思考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教学方法探讨对高职高专学生进行危险预知训练的思考与实践物流成本管理课程改革与实践从教学实践探讨大学生精神及其培育“订单班”管理及在长吉图汽车保险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任务教学模式下高职高专英语口语课程设计要点探讨以参观考察法提升高职教育认识实习效果的探索项目学习法在外语应用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方案研究基于校企合作的“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普通工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及课程体系的研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英语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以吉林化工学院为例“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实践探索我国小学教师性别比例严重失衡问题研究浅谈学分认证军地两用人才培养的影响——以中文专业为例浅谈长春电大特教学院成立过程的公关建设浅谈加强高校和谐寝室建设的价值职业技术教育虚拟实训中心的建设与应用浅谈网络环境下的化学教学实践及思考网络对英语教学的积极影响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中衔接手段使用调查浅析民办高校会计特色专业的发展战略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运筹学”课程改革探讨高校计算机实验平台管理高校图书馆学科信息嵌入式服务研究BXP技术在电子阅览室设计中应用问题分析独立学院图书馆绩效考核初探论独立学院图书馆的社会责任高校实践教学目标与体系研究项目驱动教学法在JSP程序设计课程中的探究和实践软件工程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实训题目设计安排浅谈计算机语言开发的教学管理与考试系统在实践教学中的优势高等教育教学中创新教学探索高职院校“电子CAD”课程设计实践研究高职院校教材建设浅谈新加坡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特色及启示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及实训基地建设探究“模具CAD/CAE/CAM一体化技术”项目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高职计算机基础优质教材建设的思考与实践职业院校工学结合教学改革与实践高职汽修专业校企合作办学“双赢共享”的实践与思考—基于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学院为案例分析高职院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课程标准与职业技能标准对接研究——以前厅运行与管理课程为例“电工基础”课程教学中“任务驱动”法的设计与实施高职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高职院校基于加强课堂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考与分析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训类课程考核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高职教育焊接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高职院校实施动态英语教学策略的研究认知学徒制视域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模式探析“电控柴油发动机检修”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几点思考高职机电专业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的研究高职英语多元化考核评价方式及应用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训课程体系构建研究“汽车文化”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公司理财”课程案例教学刍议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与对策的探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多形式教学资源开发浅析情景教学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促进作用对“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的思考科技英语翻译的技巧职业院校高等数学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关于优化高职电工电子实践教学质量的改革与实践谈谈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反馈办公软件Excel实例教学的尝试一种用于起重机起升系统的液压平衡阀动态特性分析职业员绩效“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路和做法高职院校职业英语能力培养模式实践研究简高职院校专业基础课考试模式改革的几点思考情境教学法在听说能力培养中的现状及对策初探高职英语课程改革浅谈高职院校专业课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浅谈“商务沟通”课程中倾听能力的培养台湾高职教育现状及启示趣味电子制作在嵌入式电路基础课程中的应用小议网络答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高职公共基础课程项目导向教学模式改革研究高职设置四年制技术本科的研究与探索——以长职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职实训课上的应用研究SQL Server数据库信息安全实施策略项目教学法在“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中的运用探讨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论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深入教学实践努力提高职业学校数学教学质量校企合作创双赢 服务区域促发展“供配电系统运行于维护”教材建设与研究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建设的思考高职生网络交际的调查与对策研究职业院校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研究运营级WLAN网络运营建设场景及方案高职职前—职后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地方工科院校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的路径选择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工科大学物理改革探索与实践地方工科院校文科类专业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现状研究加强地域化设计人才培养提高艺术设计教师专业素养教师魅力之谈高职与地方工科院校会计专业比较研究高校外语教师内涵式发展途径及对策研究大学生创新基地开放式运行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基于APE-3+1创新教育理念的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数字化的高校智能建筑实验室的研究与实现浅议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农村定向医学生团队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及意义民办高职高专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实施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声像媒体的语言规范问题---以长春电视台《城市速递》为例民办高校韩国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研究中国语境下翻译学文化转向的反思民办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国际化:21世纪大学生发展的必然趋势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本科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实证研究任务教学法在大一英语课堂的应用高校英语教育中文化意识培养分析韩中数字文化比较构建建筑施工实习模拟平台提高学生两个能力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训实践教学模式初探大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研究民办高校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初探室内设计原理课程的教学与改革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性问题探析浅析线性内插法在工程经济学中的应用完善培养方案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研究数列极限定义的教学组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探讨英语词汇学习方法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基于模数理念的风景园林专业展具设计研究民办大学师资队伍建设发展新趋势对建筑设计作品赏析课程创新的实用性研究民办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探析民办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有效性培养的思考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探索浅析民办高校安全工程专业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探索歌剧演唱中艺术形象的塑造方法研究全面质量管理在高等艺术教育教务管理中的应用策略研究综合艺术院校艺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研究——以吉林艺术学院为例浅析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英文电影的运用空军院校应用型研究生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信息时代军队院校管理的理念创新关于培养大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的若干思考词块理论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飞行人才核心价值观应大力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飞行院校学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美国空军军官学校培养飞行人才体育课程研究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若干问题研究美国军事院校计算机核心基础课程及启示浅析行动导向教学在“商业银行柜台业务”课程中的应用——以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为例高职高专非英语口语成绩评价的研究浅谈教学研究的促进作用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培养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中医药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创新机制研究关于构建《金匮要略》“病案模拟-学术诊查-导入原文”三步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易位式教学模式在温病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整合研究与实践大学英语教学转型中ESP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研究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索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程多元评价模式的构建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信息加工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中医院校“儿科护理学’教学改革初探关于PBL教学法在我国高等药学类专业药剂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的研究中医院校西医外科基本操作技能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中医药院校开设“物理药剂学”的创新实践研究浅析英语语料库对英语词汇教学的作用英语专业新生课堂口语错误分析与纠错策略独立学院“计算机组成与结构”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与探索基于SPSS的影响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实践教学效果因素分析研究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在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多元文化视域中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地方民族高等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探索地域特点与PBL在少数民族大学中的结合应用延边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教育国际化之路探讨师范类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创新研究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现状调查分析民族院校语文教育硕士课程体系与培养方式刍议地方高校语文教育硕士培养模式探究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探析提高民族院校审计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新形势下对延边大学古代文学课程建设的思考兽医药理学教学中大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多元化教学模式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综合医院儿科带教全科医生的模式初探病理学教学中开展病例教学法的实践与意义美术史论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与实践的思考民办高校学生养成教育初探PBL教学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探索独立学院金融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培养现状调查及分析学校俱乐部制体育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刍议财经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方法如何有效应用ERP沙盘模拟实验实训基地关于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存在问题的分析与探讨试论独立学院“90后”大学生的阅读习惯初探高校就业指导过程中学生营销意识的培养独立学院体育教学模式初探提高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大学《应用文写作》教学所遇到的问题及对策基于C/S的教师点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 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大学英语课堂文化——中西方文化差异浅析多媒体技术在国际经济学课程中的利与弊引入多元化理念,赋予高校教学更自由的空间地方高校学生管理满意度模型的构建诚信教育与会计信息失真关系研究。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21年省政府决策咨询课题研究安排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5.07•【字号】吉政办函〔2021〕64号•【施行日期】2021.05.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21年省政府决策咨询课题研究安排的意见吉政办函〔2021〕64号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局之年,是站在新起点上加快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关键一年。
为充分发挥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的“智囊团”和“思想库”作用,对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课题研究,为省政府决策提供优质咨询服务,经省政府同意,现就2021年省政府决策咨询课题研究安排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准确把握新阶段发展,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进供给侧改革为主线,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紧密结合我省实际,突出问题导向,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具有较强针对性、指导性、操作性和前瞻性的对策建议,为开启加快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吉林提供智力支持和服务。
二、课题安排(一)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的对策研究。
立足脱贫攻坚既有成果,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牢固树立系统观念,就如何巩固脱贫成果,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提出系统化建议。
(二)关于吉林省万亿级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建设研究。
按照建设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产业产值接近万亿级规模的要求,对产业集群的总体架构、产业分布、产业创新等进行研究分析,为我省持续打造农业万亿级产业,提供科学路径、决策依据和建设举措。
吉林市教育局关于表彰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优秀科研成果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市教育局•【公布日期】2007.12.27•【字号】吉市教发[2007]30号•【施行日期】2007.12.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吉林市教育局关于表彰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优秀科研成果的决定(吉市教发[2007]30号)各县(市)、区教育局、江北教育处、市直学校、民办学校:为认真总结“十一五”中期教育科研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优秀成果,充分调动广大教育工作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积极性,推动“十一五”教育工作的更快发展,吉林市教育局在各县(市)区教育局及有关部门的初评和推荐下,组织专家评审组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认真评选,现决定对蛟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等 70个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夏军等276 名先进个人及 101 项优秀科研成果进行表彰。
希望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再接再厉,为全市教育科研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加强对教育科研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示范作用,结合实际认真做好优秀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促进我市教育科研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
附1:吉林市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名单附2:吉林市教育科研工作先进个人名单附3:《区域和谐普惠教育发展研究》阶段性优秀科研成果二〇〇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附1:“十一五”中期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名单一、“十一五”中期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先进教育科学研究所(5所)蛟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昌邑区教育科学研究所丰满区教育科学研究所磐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舒兰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优秀教育科学研究所(6所)永吉县教育科学研究所桦甸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船营区教育科学研究所龙潭区教育科学研究所江北教育处教育科学研究所吉林经济开发区教育办公室先进单位(23所)吉林市第三中学吉林市第四中学吉林市第五中学吉林市第九中学吉林市第十二中学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吉林市实验中学吉林市聋哑学校吉林市江城中学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吉林市工贸学校蛟河市新站中心校吉林市第二十二中学吉林市第二十九中学磐石市实验小学舒兰市第一中学舒兰市第十六中学永吉县第四中学桦甸市榆木中心校桦甸市常山中心校船营区第二十五小学吉化第一实验小学二、《区域和谐普惠教育发展研究》实施先进单位、课题协作组先进单位(18个)吉林市第一中学吉林市第二中学吉林市第三中学吉林市第四中学吉林市第十八中学吉林市第二十三中学船营区越北中心校昌邑区二实验小学丰满区一实验小学龙潭区实验学校吉林经济开发区教育办公室吉化第一实验小学永吉县第七中学磐石市实验小学磐石市第二小学桦甸永吉小学舒兰市第一中学蛟河市新站中心校先进协作组(2个)第五组(召集人:齐林忠)第六组(召集人:李学波)三、校本工程启动先进单位(3个)吉化江北教育处昌邑区教育科学研究所丰满区教育科学研究所四、科普先进单位(13个)昌邑区教育科学研究所丰满区教育科学研究所磐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桦甸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吉林经济开发区教育办公室吉化江北教育处吉林市第四中学吉林市第五中学吉林市实验中学吉林市江城中学吉林市朝鲜族小学吉林省城建学校吉林市公用事业学校附2:“十一五”中期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名单一、优秀科研校长市直学校(12人)夏军齐林忠张世平郭秀英刘丽韩非李连忠陈晓梅张晓华王勇金香兰韩会立县(市)区学校(33人)黄玉良郭和彬曲秀丽付兴刚魏凤萍杨梅叶隋建和王晶刘群付秀春何丽娟白光星苏宪中李恩光曹松成赵铭军冯宝臣王军刘明慧赵继文谭恩奇孙华李秋荣程秀华王艳春王作相张启禇春妍聂荣杰陈莉李志才张晓霓李清洙二、优秀科研主任市直(16人)丛玫曲凯李云虬王粤敏尹晓玲杨艳玲王琦王辉王旭李玉玫朴光玉刘洋胡晓玉王显光周丽霞郭明波县(市)区(36人)杨柳李岩刘文煜雷汝勤任鸿雁王敏郭锦秀赵燕奚晓梅程建国吕志刚李春静高海玲袁道罡王金晖韩滨史东莹于潤斌刘艳红徐加茂文昌明于秀杰郭艳茹刘丽娟韩雪梅XXX 李晓波柳丽莹管玉芳杨光于新华魏强左慧敏徐长海陈庆伟张敏三、优秀科研教师市直(26人)郝勇涛孔玉环尚春梅惠英杰郝思伟姚立铭李新颖孙捷董正夫张新杨丽伟曾士庆安菊花曾威李秀晶李传秀董丽萍李想王连江赵艳秋孙科燕莫绍玲迟明高春岩杨凯赵宏县县(市)区(73人)丛立平张云杰李欣桐李嘉安张玉华赵芳芳韩大英韩莉刘大莉周凌颖刘思阳吴东辉邱炎枫王彦群张玉芹朱玉芝林成生王佩莹明云付玉洁阎晓晶王德良齐艳文尹艳红任晶胡晗宁辉张丽丽包伟刘岩宋培收陈炎王丽影张欣李继增刘慧梅王春英左言国李继英周伟丽李玉芹王念岭刘丽王艳李明霞王丽玲曲宝善张丽秋刘艳萍赵俊伟肖贺孙玉兰刘小敏关丽闵赵建华关英芙金丹秋吴晓东孙莲花张正宇周巍巍刘为孙伟宏许世龙王前李静妍高鹏林长英邓民孙晓祥唐志武马晓峰李瑛四、《区域和谐普惠教育发展研究》课题阶段实施先进个人名单(53人)。
AUTOMOBILE EDUCATION | 汽车教育论课程思政在教学中的应用——以《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为例刘香清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吉林省长春市 130013摘 要: 思想政治意识是一个人主动性能力的内在指导力,是指引行动意识的主体元素,现阶段各类高校针对于思政课程教学越来越重视,不断进行改革和优化,整合课程资源,渗透思政课程作用,完善各类课程内在思想教学,逐步打造具有科学政治思想,正确思维价值观,扎实专业技能的现代化信息人才。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是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方面最为核心的技能基础课程,是衔接技术设计与技术工艺实践的重要链条,因此课程思政在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中的教学整合与实践是十分关键的环节,从根本课程意识实践出发,逐渐融合于日常教学与学习之中,循序渐进地充实学校、教师和学生多方面的政治思想,为今后步入社会打下结实的政治思想理论基础。
本文通过整合分析课程思政在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中的教学应用意义、突出现存问题两方面出发,思考核心问题,进一步探究课程思政在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中的实效性教学模式,为今后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参考。
关键词:课程思政 教学应用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开发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1]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主要研究机械设计过程中几何量的精度设计与制造过程中偏差的控制,是联系机械设计与和制造工艺系列课程的纽带。
[2]思政课程是我国高等院校提高学生思想意识水平,充实学生政治思想觉悟,树立学生内在思想方向的必要且重要的课程,在不同课程中的渗透教学十分重要,与其他专业课程是相通相行,相辅相成的合作关系。
1 课程思政在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中进行教学的多层意义1.1 夯实内在政治思想意识,树立正确科学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6
吉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研课题
立项申报表
申报课题名称
申报人姓名
申报人所在单位
推荐单位
填表日期
吉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 制
2018年6月
6
填表须知
一、每个申报项目限报负责人一名,必须是该项目的实际主
持人,并在该课题研究中承担实质性任务。课题负责人一般需要
具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二、主要参与者是指课题负责人之外的课题研究方案的研究
人员与子课题负责人等。
三、申报表必须经过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审核并加盖公章,
并由各市(州)职教学会或市(州)教育行政部门初审盖章。经
初审推荐立项的申报表一式叁份,报送至吉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
会秘书处。
6
一、项目申请基本情况
申报项目名称
负责人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学 历 专业职称 研究方向
工作单位 行政职务
以往承担课题
和学术研究的主要情况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传真:
E-mail
项目组成员
姓 名 性别 年龄 工作单位 职务或职称 研究专长
6
二、课题设计论证
1.本项目研究所涉及的研究背景,研究价值以及重要性分析。国内外关于同类项目的研
究现状分析。
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研究内容、主要思想或主要观点,研究重点及难点、关键问
题和创新处分析。
6
3.本研究的具体方法及阶段性计划、人员分工、项目研究的现有条件分析。
三、预期研究成果
序号 总报告题目 完成时间 承 担 人
6
四、评审意见
申报人所在单位意见
所在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申报人所在市(州)职业教育学会或教育行政部门意见
所在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吉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评审意见
单 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