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药效试验
- 格式:pdf
- 大小:137.41 KB
- 文档页数:2
试验推广 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药效试验 姜干明 顾菁 肖保国 陈松林 ( 湖北省黄冈市植保植检站,黄冈438000;。湖北省英山县植检站,英山438700; 湖北省团风县植检站,团风438800) 中图分类号:¥481 .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6114(2010)02—0044—02 氯虫苯甲酰胺(康宽)是美国杜邦公司开发的 全新杀虫机理杀虫剂,其杀虫谱广,持效性好。为了 验证200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的 防效及安全性,2009年进行了田间试验,现总结如 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作物 供试作物为~季晚稻,品种为中9优288(杂交 稻)。 1.2防治对象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 ̄)。 1.3试验环境条件 试验地点选设在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禹王办事 处汪家冲村八组,该地为稻纵卷叶螟常发区、重发 区,试验田水肥及栽培条件均一。前茬作物为油菜。 6月12播种育秧,7月8移栽,移栽密度15cm× 20cm。试验期间田间保持浅水层,只续灌,无溢出 水。施药时水稻处在分蘖期,稻纵卷叶螟处在卵孵 盛期至幼虫1~3龄期。稻纵卷叶螟4—5级发生。 施药当日天气多云,偏南风2~3级,温度27℃ 一31℃,相对湿度50%~85%。整个试验期间未出 现直接影响试验结果的恶劣气象因子。试验田土壤 为中壤土,PH值为7.1,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0%。 施药时田间保持有5cm浅水层。 1.4试验方法 1.4.1试验药剂。200’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美国杜邦公司);92%乙酰甲胺磷可溶性粒剂(湖 北沙隆达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样品(未登记)。 1.4.2处理设计。(1)200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 剂每667m 各施用5mlM667m 、10mL/667m 、 收稿日期:2010一Ol一22 作者简介:姜干明(1961一),男,高级农艺师,1982年8月毕业于华中农业 大学植物保护系。 ---——44-—-—— 15mlM667m 。(2)92%乙酰甲胺磷可溶性粉剂 60mlM667m 、80mL/667m 。 试验药剂、对照药剂、空白对照共6个处理,每 处理重复4次,共计24个小区,小区处理采用随机 区组排列,小区面积20m ,试验田四周设保护行。 1.4.3施药时间和方法。本试验于2009年7月24 13一次性施药,施药时水稻生育期处在分蘖期,稻纵 卷叶螟处在幼虫1~3龄期。施药时采用利农 HD400~16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对水50kg/667m (折算用水量750L/hm )进行常规方法叶面喷雾。 1.4.4调查方法。施药后第12d,在空白对照区受 害症状明显,当代为害基本定型后进行稻纵卷叶螟 为害定局调查1次,每小区5点取样,每点5蔸水 稻,共调查25蔸水稻,统计总叶片数,卷叶数,计算 卷叶率与对照卷叶率比较,计算相对防效。 1.4.5对作物安全性调查。施药后用目测对比法 观察各处理对水稻有无明显影响。 2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和杀虫效果 由表1结果可知,供试药剂200g/L氯虫苯甲酰 胺悬浮剂防治稻纵卷叶螟,药后12d调查,其3个剂 量处理卷叶率分别为2.70%、0.85%、0.68%,保叶 效果分别为80.88%、93.93%、95.19%,杀虫效果 分别为96.54%、99.75%、100%;对照药剂92%乙 酰甲胺磷可溶性粉剂2个剂量处理卷叶率分别为 1.88%、1.16%,保叶效果分别为86.62%、 91.76%,杀虫效果分别为92.07%、96.o4%(表1)。 2.2对水稻的安全性 经调查,各处理施药区水稻与空白对照区比较, 无明显异常表现,对水稻生长发育安全,对田间有益 昆虫、鱼虾也非常安全。对水稻分蘖和结实率有较 好的促进作用,有一定的增产效果。 2.3对水稻的增产效果
于2009年9月20日进行大田测产。据田间测 r弼北植t糸 2010年第2期总第l18期 产:供试药剂200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A、B、c 14.64%,对照药剂92%乙酰甲胺磷可溶性粉剂两 各个处理平均增产率分别为11.63%、13.25%、 表1 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试验结果 注:上表中的防效(%)为各重复平均值。生物统计分析方法: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DMRT)法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个剂量处理平均增产率分别为9.29%、10.72%(表 2)。 表2测产结果表 2.4方差分析结果 经对稻纵卷叶螟保叶、杀虫效果及增产数据进 行方差分析,处理间的F值分别为75.0、95.3、 35.8,表明3项处理间差异显著(表3)。从各种药 剂处理看,供试药剂200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C 处理的保叶及杀虫效果最佳,A处理的保叶效果低 于对照药剂D、E两处理的防效,其杀虫效果与对照 药剂E处理的效果相当。据田间测产,供试药剂C 处理的增产率最佳,A处理的增产率与对照药剂E 处理的增产率相当。供试药剂处理间差异明显。 3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效果良好, 每667m 施用10mL的防效达到有显著水平,保叶、 杀虫效果优异,且持效性较好,1次施药,基本上解 决了稻纵卷叶螟一代次的为害。 表3方差分析表 中央一号文件发布 五大新政策强农惠农 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7个中央一号文件推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的强农惠农新政策,强力推动资源要素 向农村配置是其最大亮点。文件从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加快改善农村民生、协调推进城乡 改革、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5个方面,着力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努力缩小城乡公共事业 发展差距,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文件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强化近年来“三农”工作的好政策,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 原则和措施: 一一对“三农”投入首次强调“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这一要求不仅确保“三农”资金投入的总量,更确定了 比例要稳步提高。 扩大了马铃薯良种补贴范围,新增了青稞良种补贴,实施花生良种补贴试点,把林业、牧业和抗旱、节水机械设 备首次纳入补贴范围。 首次提出要在3年内消除基础金融服务空白乡镇;拓展了农业发展银行支农领域,政策性资金将有更大的“三 农”舞台。 大幅度提高家电下乡产品的最高限价,允许各地根据实际增选一个品种纳入补贴范围,补贴对象也扩大到国有 农林场区职工。 增加产粮大县奖励补助资金,提高产粮大县人均财力水平,这将有利于提高我国800个产粮大县的种粮积极 性,维护我国粮食安全。 ..--——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