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概念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 格式:pdf
  • 大小:163.52 KB
  • 文档页数: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概念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09-05-06T15:56:47.717Z 来源:《小学生(教学实践)》2009年第1期供稿作者:王定生

[导读] 就概念教学时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谈谈我的做法。

数学概念是反映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在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许许多多的数学概念,且不同的概念抽象概括的程度也不同。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掌握概念要求也有差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学习数学概念的同时,也发展了其思维能力。现在就概念教学时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谈谈我的做法。

1. 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概念是通过抽象概括而形成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就是对客观现象的本质属性进行抽象的概括过程。例如,在教学“角”时,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各种实物的角:桌子的角,黑板的角,书的角,五角星的角等,使学生在对角的形式产生不同印象。在此基础上,把各种形式的角抽象为几何图形“∠”。这个“∠”已经是抽象意义的角,它代表各种物体的一般特征。这时,在学生的意识中形成了几何形“角”的概念,然后出示不同的角,让学生认识、比较和分析,寻找其共同的特点:即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同时归结出它的本质属性: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这样,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从表面到深层逐步抽象的认识过程,引导学生形成了角的概念,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2. 在概念分类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从逻辑思维上讲,分类就是把一个概念分成若干个属概念,也就是把概念的对象划分成若干个小类,用以揭示概念的外延的一种方法。在教学中,教师经常把学生学过的数学概念进行分类,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发展。例如在教学三角形时,将三角形进行分类,按角的大小划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按照边的关系分类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三边不等三角形。在数学概念分类过程中,学生既形成了概念体系,又发展了逻辑推理能力。

3 . 在应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力

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目的在于应用,学生应用概念解题,既是进一步加深理解和巩固概念的过程,又是训练和发展思维能力的过程。例如,在学生掌握了“质数”和“合数”的概念以后,我让学生判断下列各数,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21、43、56、17、78、81、35、97,学生在解此题时首先要回忆“质数”和“合数”的有关概念意义,并在头脑中比较二者差别,再做出正确的判断。由此可见,通过应用概念解答问题,学生既加深了对有关数学概念的理解,又锻炼和发展了学生的比较、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总之,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要把概念讲解与学生思维训练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其思维能力也同样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