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

  • 格式:docx
  • 大小:46.06 KB
  • 文档页数:1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题:名词解释

1.绝四(四毋):P199语出《论语•子罕》“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即不要主观猜测,不要武断不留余地,不要拘泥固执己见,不要自以为是以自我为核心。四毋说是孔子在求取真知时所必须杜绝的四种弊端,表现了孔子的中庸方法论中

既要求不偏不倚,又在具体情况时表现得全面而灵活的特点。

2.忠恕:P429

3.四科十哲:孔门十哲指的是孔子门下最优秀的十位学生的合称。根据其学业特长分

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论语.先进》载,“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

子游、子夏。’”

4.正名: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关于名分、名实问题的概念和学说。

孔子首先提出“正名”的主张。“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孔子的正名

思想是针对当时的社会现象,要维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名分,反对违礼

僭越的行为。名是指周礼所规定的等级名分。这一问题的提出,成为名实之辩的发端,在

哲学史上也有一定的意义。

孔子以后,战国时期的墨子从认识论的角度提出"名"与“取”的问题。公孙龙肯定了名是实的称谓(“夫名,实谓也。知此之非此也,知此之不在此也,则不谓也;知彼之非彼也,知彼之不在彼也,则不谓也”)要求名实必须相符。后期墨家批判了名辩家们的诡辩,主张“以名举实”,明确地肯定名是实的摹拟。荀子在名实问题的辩论中,提出“制名以指实”的命题,肯定了名为实所规定,实异则名异,实同则名同。

正名思想及战国时期演变为关于名实问题的争论,是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

时期政治经济在思想中的反映。名实问题的争论,对促进中国哲学认识论和逻辑学的发展

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试题:名词解释

1.道常无为而无不为:P66《老子》第48章

2.道法自然P681:《老子》第25章

3.反者道之动:老子哲学命题,出处《老子》第40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1)向相反的方向变化是道的运动。如:“祸兮福之所倚,……善复为妖”认为触及对立面转化的内容,具有朴素辩证法的因素。(2)往返循环是道的运动,反借返。如25章把道的性状描绘为“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3)专指返回、复归的运动。认为“上德不德”“明道者昧”都是反者道之动的表现。

影响启迪了《易传》、《淮南子》等书作者和韩非、扬雄、张载、程颐、王夫之等人的辩

证法思想。

4.玄同:P217 《老子》第16章“塞其兑,闭其门,搓其锐,解其纷,合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即去掉事物各自具体特殊性使他们合同于抽象的一,道。主客观

世界在绝对精神世界核而为一,万事万物也就都为我所认识。老子的玄同思想是其神

秘主义认识论的具体表现,后来发展为庄子的相对主义。

5.见素抱朴:P129 《老子》第10章

6.玄览:P219

7.绝学弃智/绝仁弃义:P565

8.致虚极守静笃:P629

简答—1.简述老子与庄子道论的异同 2.老子与韩非道论异同。

试题:名词解释—1.三表:P30 “言必有三表,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墨子非命》

试题:名词解释

1.四德:P202

2.仁内义外

3.万物皆备与我:P44 《孟子.尽心上》

4.先知先觉:P272

5.《礼记》:儒家经典之一。系中国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本。(西汉宣帝在位时,戴德、戴圣各自辑录有一个选本,分别被后人称为《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后者一

般也简称《礼记》。)《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其中《大学》、

《中庸》、《礼运》等篇有较丰富的哲学思想。

6.绝地天通:

描述上古时所出现的一种神权垄断现象,通过这种宗教改革,结束了人人都有权和神相通

的局面,原始宗教中民主平等意识逐步消亡,与此同时,形成王权。出处《国语·楚语下》、《尚书·吕刑》。原始时代没有统一的至上神,人人都可以和自己所崇拜的神交通,请求神的保佑。随着原始社会内部财产差别和阶级分化的发生出现了氏族显贵,他们开始

脱离劳动,把自己的利益和氏族成员的利益对立起来,为维护自己的权力和利益,他们在

思想上逐步垄断了人民与天神交通的权利。

7.洪范九畴:中国古籍中以原始五行说解释自然和社会的重要文献,是《尚书》中《周书》的一篇。“洪“即”大,“范”即法。“九畴"即九类,九类中以皇极为最根本的一类,即以君主统治为最高原则。内容其中以五行居首,用天象、人事、刑政。吉凶、祸福

等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比附于“五行”,以论证威福兼施刚柔并用的为政之道,维护中央

最高统治权力。其中五行思想包涵了很多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8.中庸:

儒家伦理思想和方法原则。作为道德,指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最先由孔子提出,说: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其意是说中庸是最高的道德。中庸的基本原则是“允执其中”,要求把握适当的限度,以保持事物的平衡,使人的言行

合于既定的道德标准。孔子指出“中庸”后,历代学者评述殊异,借以发挥自己的思想。

子思及其门人作《中庸》一书,认为人们在实行道德之时,往往智者贤者“过之”,愚者

不肖者“不及”致使正道不行,主张用中庸纠正极端倾向,以维护正道。到了宋代,理学

家们强调“中庸”,把“允执其中”视为“道统”的核心。程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

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把不偏不易的“正道”、“定理”看

作“中庸”。表现了中庸的灵活性。程颢说:“中则不偏,常则不易,惟中不足以尽之,

故曰中庸”,说明这种灵活性是服务于道的。(朱熹说:“庸是常然之理,万古万世不可

变异底,中只是个恰好道理。”并进一步解释说:“盖凡物皆有两端,如大小、厚薄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