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点总结大全
- 格式:docx
- 大小:280.10 KB
- 文档页数:314
建设工程法律体系(1010P1)
将一国现行法律规范,按一定标准和原则(主要是根据所调整社会关系性质的不同)划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
建设工程法律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主要是经济法的组成部分,还包括行政法、民商法。
法律部门 主要调整对象或者领域 法规列举
1宪法及宪法相关法 法律基础,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事项、基本制度 《宪法》、《立法法》《组织法》《选举法》
2民法商法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人身关系、财产关系的规范;商法是调整市场经济中商主体、商行为的规范 《民法通则》《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物权法》《公司法》《招标投标法》等
3行政法 调整国家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与相对人、监督主体之间的各种关系的规范 《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建筑法》《环评法》《城乡规划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4经济法 调整国家在协调、干预经济运行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规范 《统计法》《税收管理法》《土地管理法》《标准化法》《审计法》《预算法》《反垄断法》《政府采购法》
5社会法 调整劳动关系;调整有关社会保障、社会福利 《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安全生产法》《社会保险法》
6刑法 规定犯罪和刑罚 《刑法》
7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规定各种诉讼、非诉讼活动程序的法律(程序法) 《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仲裁法》
1.1.1法律体系(部门法体系)简表(1011P1-3)★
【备注】第三版教材部门法体系的划分与之前教材内容有较大不同。以下简称“三版变更”。注意把握建设工程核心法律的所属部门。
1.1.2法的形式和效力层级(1012P3-6)★★★
法的形式是指法律创制方式和外部表现形式。
包括四层含义:○1立法机关性质和级别○2法律规范外部表现形式○3效力等级○4地域效力.实质是法的效力等级问题——位高、权重、法力高
世界范围内历史上存在过的法律形式主要有:习惯法、宗教法、判例、规范性法律文件(制定法)、国际惯例、国际条约等。我国法的形式是制定法。
1.1.2.1我国法的形式(1012P3-5) 法的
形式 制定机关 表现形式及示例 效力等级 可设置的
处罚种类
1宪法(典) 全国人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最高 不得抵触,否则无效
2法律
(狭义) 全国人大(基本)及其常委会(一般) 《民法通则》《刑法》《合同法》;《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安全生产法》;《XX法》 仅次于宪法;注意《立法法》中规定的“法律保留事项”1 各种刑罚以及行政处罚(只有《刑法》可以设定刑罚)
3行政法规 国务院(中央政府、最高行政机关)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条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XX条例》 低于宪法、法律
立法依据:为执行法律、宪法规定、人大授权 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
4地方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省级、省会市、较大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 《黑龙江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XX省/市XX条例》 低于法律、行政法规;立法依据:为执行法律法规;地方事务需要 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 5部门(部委)规章 国务院组成部委、直属机构(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部门) 《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XX行业XX规定/决定/办法》 低于法律、法规 细化上位法规定的行政处罚,设立警告、罚款的行政处罚
6地方政府规章 省级、省会市、较大市人民政府 《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许可办法》《上海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办法》;《XX规定/决定/办法》 低于法律、法规,低于同级、上级地方性法规 细化上位法规定的行政处罚,设立警告、罚款的行政处罚
1 《立法法》第八条规定下列事项只能制定法律:1国家主权事项2人大、政府、法院、检察院的产生、组织和职权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4犯罪和刑罚5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6非国有财产征收7民事基本制度8基本和重要经济制度9诉讼和仲裁制度10其他
其中4、5、9为法律绝对保留事项,即不可以授权立法,由国务院先行制订行政法规
经验分享:给大家分享点个人的秘密经验,让大家考得更轻松。用最合适你的方法去学习,其实考过二级很简单,一级的话稍微花点心思,也就过了。对我们做工程的人来说,实战经验那是不用说的,都很丰富,但是对于考试,复习时间总是很紧,天天在工地上忙,根本就没有时间看书,虽然那大本大本的书毫不心疼的买了,但是有什么用,都忙不过来看,晚上8、9点才下班回到家谁还有力气去看书啊。我前年第一次考试的时候就是这样, 到考试的时候还是什么都没准备,那几大本指导书也就翻了个开头,结果不用说大家也是知道的。我们建筑这个行业,大家都知道考证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去年,我再次报了名,刚开始的时候计划看书的时间总是被别的事占去了,更本就没有时间看书,可是我心里明白一定要抓紧时间复习了,不然我还是过不了,有一次在工地上有个前辈说他前年就考过了,当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那个兴奋劲啊就像打了鸡血,当即以师傅尊称,向他取经,他告诉我他并没有比别人多花时间复习,而是他用精英特速读训练软件训练自己的阅读速读,他的看书的速读比别人快,别人需要20分钟看完的资料,他只需要5分钟就能搞定了,他只是用和别人相同的复习时间看了比别人多的书,自然就要考得比别人高了,后来我也买了一套软件,看书的速读确实提高了不少,终于考了个很理想的分数。从我自己的复习经验上来说,我只是用了别人不知道的方法,但是我不得不说,看书速读快了对考试是真的很有帮助,不仅仅是复习的时候能看更多资料,就是考试的时候也大大节省了你阅读题目的时间,让你有更多的时间来做题目,说实话,我的一建能过还真的是要多谢这个软件了,想过一建的朋友建议也去下载了练习一下,下载地址也给大家做了个超链接,按住键盘左下角Ctrl键,然后鼠标左键点击本行文字即可连接。我的复习资料还有一套是训练题库,包含有最新题库、大纲资料、模拟、分析、动态、历年真题等等各种超强的功能,性价比超高,是我最想给同仁们推荐的
想用的朋友可以到这里下载,我也做了超链接,按住键盘左下角Ctrl键,然后鼠标左键点击本行文字即可连接
1.1.2.2法的效力层级(1012P5-6)
1、宪法至上
2、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3、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前提为“同一机关制定”)
4、新法优于旧法(前提为“同一机关制定”) 5、需要由有关机关裁决适用的特殊情况
同一机关制定:新的一般法与旧的特别法之间冲突;由制定机关裁决。
不同机关制定:
○1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冲突;由国务院裁决。
○2部门规章与地方性法规冲突,由国务院提出意见,若国务院认为应该适用部门规章,应当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授权立法的法规(包括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与法律规定不一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6、备案和审查(第三版教材新增内容,以下简称“三版新增”)
○1备案: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含自治条例、单行条例)、规章应当在公布后的30日内,依照《立法法》的规定报有关机关备案。
○2审查:对违宪或违背法律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
提出主体: 国务院、中央军委、两高、省级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
其他机关、团体、公民(不必然启动实质审查)
审查对象: 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规章
审查主体: 全国人大常委会
法律后果: 制定机关修改;全国人大常委会予以撤销
1.1.3建设法律、行政法规与相关法律的关系(1013P6-9) 建设法是调整国家机关、法人、非法人组织、公民在建设活动中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由建设法律、行政法规为主体;与行政法、民法商法、社会法关系密切。
【问题思考】
1、《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工程建设国家标准管理办法》三部规范性文件按照法律体系和法的形式分别应该如何划分?
2、《合同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是否是我国法的形式?
1.2建设工程法人制度(1020P9-12)
1.2.1法人应具备的条件(1021P9-10)
法人
概念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与自然人相对应,是法律的“拟制人”。
法人
应具
备1依法成立 成立需经法定程序(批准、核准登记)
2有必要的财产或经费 是其活动的物质基础,应与其经营范围或目的适应
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其中场所是确定管辖权的重要依据 的
条件 4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本条是与非法人的其他组织区别的关键
定代表人:是自然人;依法或章程行使职权;法人以其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为住所
法人
分类 企业法人 依法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后取得法人资格-以营利为目的
非企业法人 行政法人 有独立经费的,自成立之日起具有法人资格
事业法人 需要核准登记的,经核准登记,取得法人资格
不需要的,成立起具有法人资格 社团法人
1.2.2法人在建设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1022P10-11)
地位: 法人是大多数建设活动的主体(建设单位有可能不是法人)
作用: 1法人是建设工程的基本主体
2确立了建设领域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1.2.3企业法人与项目经理部的法律关系(1022P11-12)
1、项目经理部
概念:施工企业为完成某项施工任务而设立的组织、由项目经理以及管理人员组成、一次性有弹性的现场生产组织机构。
设立:大中型施工项目应当设立,设立的,企业应当明确项目经理部的职责、任务和组织形式。
2、项目经理
企业法人授权在建设工程施工项目上的管理者是企业内部的岗位职务;“项目经理责任制”必须在企业制度的制约下运行。
3、项目经理部行为的法律后果由企业法人承担
1.3建设工程代理制度(1030P12-17)
1.3.1代理的法律特征和主要种类
代理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即:本人)名义,在代理权限范围内与第三人实施法律行为,行为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的法律制度。
注意:代理中有三方当事人:被代理人(本人)、代理人、代理关系涉及的第三人。
1、代理的主要法律特征
1代理人必须在代理权限范围内实施代理行为 代理人要有独立意思表示,否则不是代理
2代理人应当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代理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