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淋巴结清扫共39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3.58 MB
- 文档页数:39
胃癌淋巴结清扫用D(dissection) 表示,包括5 个不同的分级,即D0 ~D4手术。
D0 手术只切除了胃癌组织,未作淋巴结清扫;D1 手术清扫胃周第一站的淋巴结(N1 ) ;D2 手术在D1 的基础之上,清扫到胃动脉周围淋巴结,即清扫第二站淋巴结(N2 ) ;D3 手术在D2 基础上清扫腹腔干的淋巴结(N3 ) ;D4 手术在D3 基础上清扫腹主动脉周围的淋巴结。
而只对无淋巴结转移的直径小于3 cm 的黏膜癌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 EMR) [3 ] 。
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分为完全腹腔镜手术、腹腔镜辅助和手助腹腔镜手术三大类[9 ] 。
完全腹腔镜手术即胃的分离、切除或消化道重建都在腹腔镜完成。
腹腔镜辅助即胃的分离在腹腔镜下完成,胃的标本通过小的辅助切口取出,还可通过该切口进行胃肠重建,甚至协助淋巴结清扫。
手助腹腔镜有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的优点,同时有了触觉便于确定病变位置、有助于显露、分离,与完全腹腔镜相比缩短了手术时间。
(2)超声胃镜检查:有助于评价胃癌浸润深度、判断胃周淋巴结转移状况,推荐用于胃癌的术前分期。
对拟施行内镜下粘膜切除(EMR)、内镜下粘膜下层切除(ESD)等微创手术者必须进行此项检查。
胃癌有什么淋巴结,治疗方法胃癌是指发生在胃部的恶性肿瘤。
它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癌症之一,也是中国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胃癌肿瘤细胞可以侵袭周围的组织和器官,从而导致淋巴结转移。
本文将介绍胃癌淋巴结的类型、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胃癌淋巴结的类型胃癌主要分为两种类型:根治性和姑息性。
根治性手术是为了完全切除肿瘤,包括与它相邻的淋巴结。
姑息性治疗是为了缓解症状和减轻病人的痛苦,这种治疗不能完全根治胃癌。
淋巴结的分布和类型是根治性治疗的重要指标。
1. 门脉上淋巴结组(N1组)门脉上淋巴结组位于胃底,直径约为10毫米,深度为1-2厘米,主要包括左腹腔淋巴结、左胃冠状动脉淋巴结和脾动脉淋巴结。
2. 阳性疝隔下淋巴结组(N2组)阳性疝隔下淋巴结组位于胃窦区和幽门区,直径约为10毫米,深度为1-2厘米,主要包括肝动脉门静脉分支淋巴结、结肠血管淋巴结、右肾上淋巴结、尾状肠淋巴结和门静脉下横系淋巴结。
3. 脾动脉淋巴结组(N3组)脾动脉淋巴结组位于脾动脉旁,离门静脉约为1-2厘米,主要包括胰二头淋巴结、远端胃曲淋巴结和远端胃后凹淋巴结。
这些淋巴结属于胃癌转移的高风险区域。
二、治疗方法1. 手术治疗手术是胃癌根治的主要方法。
常用的手术方式包括全胃切除、次全胃切除和幽门部切除等。
对淋巴结有深度侵犯的患者,应进行根治性手术切除。
手术后,化疗和放射治疗是常规的辅助治疗。
2. 化学疗法化学疗法可以用于术前的预处理和术后的辅助治疗。
化学疗法使用的药物包括5-氟尿嘧啶、顺铂、奥沙利铂和多西他赛等。
化疗和手术的联合治疗可以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
3. 放射疗法放射疗法可以通过杀灭癌细胞和防止再生来治疗胃癌。
放疗常常被用于保守治疗或姑息治疗。
放射疗法常与化学疗法联合使用,以提高疗效。
但是,放射疗法一般不用于根治性治疗。
三、注意事项1. 定期体检胃癌通常是无症状的,并且症状出现时已经比较严重。
因此,定期体检是发现胃癌的最佳方法。
建议45岁以上的人每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
摘要: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治疗方案的制定对于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胃癌周边淋巴结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以期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参考。
一、手术1. 手术适应症胃癌周边淋巴结手术适应症包括:早期胃癌、中晚期胃癌(T1-2N0-1M0)、局部进展期胃癌(T3-4N0-1M0)以及部分远处转移的患者。
2. 手术方法(1)胃切除术:根据胃癌的部位和大小,可选择胃部分切除术或全胃切除术。
胃部分切除术包括胃窦切除术、胃底切除术和胃体切除术等;全胃切除术适用于晚期胃癌患者。
(2)淋巴结清扫术:胃癌淋巴结清扫术是胃癌根治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D1、D2、D3等不同层次的淋巴结清扫。
D1清扫范围为胃周淋巴结;D2清扫范围为胃周淋巴结和远处淋巴结;D3清扫范围为胃周淋巴结、远处淋巴结以及部分腹膜后淋巴结。
(3)淋巴结活检:术中应进行淋巴结活检,以确定淋巴结转移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二、放疗1. 放疗适应症(1)术后放疗:对于术后残留肿瘤、切缘阳性或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可行术后放疗。
(2)新辅助放疗:对于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可行新辅助放疗,以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率。
(3)姑息性放疗:对于晚期胃癌患者,可行姑息性放疗,以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2. 放疗方法(1)外照射:采用直线加速器进行外照射,照射野包括肿瘤及其周围淋巴结。
(2)近距离放疗:对于局部进展期胃癌,可行近距离放疗,如放射性粒子植入术。
三、化疗1. 化疗适应症(1)新辅助化疗:对于局部进展期胃癌,可行新辅助化疗,以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率。
(2)术后化疗:对于术后残留肿瘤、切缘阳性或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可行术后化疗。
(3)姑息性化疗:对于晚期胃癌患者,可行姑息性化疗,以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2. 化疗方案(1)联合化疗:根据患者病情,可选用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紫杉醇、伊立替康等药物联合化疗。
进展期胃癌淋巴结清扫范围探讨目前进展期胃癌占临床胃癌病例的80%以上,手术治疗效果仍不满意,其5年生存率约30%[1]。
提高我国胃癌整体疗效的关键在于提高进展期胃癌的治疗水平。
我院自1995年6月至1997年6月对67例进展期胃癌施行了包括第16组淋巴结清扫在内的扩大根治术,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67例患者中男性41例,女性26例,年龄33~73岁,平均56.2岁。
根据国际新TNM 临床分期法:Ⅱ期8例,Ⅲa期27例,Ⅲb期32例。
1.2 方法上腹正中绕脐切口进腹腔,探查腹腔内肿瘤无广泛转移,手术切除大、小网膜及胰腺被膜,切除十二指肠不少于3cm,胃近或远端距肿瘤切除不少于5cm或全胃切除,清扫N1、N2淋巴结,同时清扫N3脾门淋巴结、脾动脉旁淋巴结、腹腔动脉干旁淋巴结、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胰十二指肠后淋巴结、肠系膜上血管根部周围淋巴结和以腹腔动脉干至肠系膜下动脉根部为界的腹主动脉、下腔静脉表面及两侧淋巴结,即第16组淋巴结。
作者单位:226600江苏省海安县人民医院外科1.3 结果1.3.1 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本组区域淋巴结皆有转移,N1发生率92.5%,N2为62.7%,N3为31.3%,第16组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也达到23.9%。
1.3.2 肿瘤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关系。
1.3.3Borrmann分型与淋巴结转移关系。
1.3.4 按规定将胃下、中、上部定为A、M、C三个分区,从表3可以看出胃上部癌比胃下部、中部N3及第16组淋巴结转移率增高,肿瘤侵犯两区以上,淋巴转移率明显增高。
1.3.5 发生N3及第16组淋巴结转移的16例患者中高分化腺癌1例、中分化腺癌4例,低分化腺癌5例、未分化腺癌3例、粘液腺癌2例和印戒细胞癌1例。
2 讨论采用区域淋巴结清扫的根治性切除术仍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有效治疗手段,在影响胃癌预后的诸多因素中,胃癌浸润的深度、范围和淋巴结转移的范围是主要因素,彻底切除胃癌病灶并广泛清扫淋巴结,是决定胃癌手术预后的关键[2],对进展期胃癌选择更为合理的淋巴结清扫范围至关重要。
第6组与第14v组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及其在胃癌根治术中的清扫价值摘要根治性胃癌切除术联合Dz淋巴结清扫术,作为胃癌患者的标准术式在国内外各大医疗中心已广泛开展。
然而对于淋巴结的具体清扫范围,至今仍存在争议。
在最新版日本胃癌治疗指南中,第14v组淋巴结(沿肠系膜上静脉根部)再次被定义为区域性淋巴结,并且明确了远端胃癌出现幽门下区域淋巴结(第6组)转移,建议行D2+肠系膜上静脉(第14v组)淋巴结清扫。
为了探讨第6组和第14v组淋巴结在胃癌根治术中清扫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本文通过国内外文献复习发现,第6组淋巴结转移与第14v组淋巴结转移有关;第6组淋巴结状态是第14v组淋巴结阴性状态和假阴性率的有效预测因素;对于第14v组淋巴结阴性、而第6组阳性的胃癌患者,第14v组的清扫可能也有一定的意义。
根治性胃切除术中,增加第14v组淋巴结清扫是安全的,但重要的是,要区分可以从第14v组淋巴结清扫中受益的患者人群。
我国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梁寒教授目前牵头的一项关于国内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的临床试验(NCT02272894),有望为第14v组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意义提供更高级别的证据。
近年来,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仍是第三大癌症常见的死亡原因U 无论在日本还是韩国,胃癌的早期诊断率已相当高;而国内的胃癌患者,早期胃癌的诊断率甚至不到1∕10n以初诊时即多为进展期胃癌,且幽门下淋巴结转移率相对更高。
因此,在进行远端胃切除或是全胃切除术时,均需要常规行幽门下淋巴结清扫术”根据日本胃癌治疗指南,幽门下区域淋巴结被归类为第6组淋巴结,其发生转移的概率为18.3%~30.0%⑸;其中肿瘤位于下1/3胃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最高可达31.7%B3因此,对其进行彻底清扫是胃癌外科手术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近年,日本研究者依据淋巴结的解剖分布位置,将幽门下淋巴结分为3个亚组:(1)第6a组,沿胃网膜右动脉的淋巴结;(2)第6v组,胰头前沿胃网膜右静脉和幽门下静脉散在分布的淋巴结;(3)第6i组,沿幽门下动脉散布的淋巴结叫尽管日本学术界将幽门下淋巴结细化,但目前关于第6a、第6v和第6i组淋巴结转移率及其与预后关系的报道较少伯外有研究报道,早期下1/3胃癌的第6i组转移率为2.1%,进展期胃癌的转移率达到19.5%doι0因此,细化第6组淋巴结可能更有利于淋巴结的彻底清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