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沙坦对于高血压早期肾功能不全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194.81 KB
- 文档页数:2
・926・ No.4 2010 医学信息
MEDI( L INFOR m0N 药物研究
氯沙坦对于高血压早期肾功能不全的影响
黄达民卢英民张颖石一夫薛红梅赵岚
上海市徐汇区大华医院心内科.上海200237
【摘要】目的:探讨氯沙坦对高血压早期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8例高血压合并早期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
组和对照组,各39例,治疗组应用氯沙坦治疗,对照组采用卡托普利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和8周分别测量患者血压以及尿
1微球蛋白水平。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血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2周、4周和8周尿0c1微
球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与卡托普利组治疗后同时期相比,氯沙坦组治疗后尿o【1微球蛋白下降水平更显著(P<0.01)。结
论:氯沙坦能有效控制血压患者的血压,降低患者尿中尿 1微球蛋白水平,对肾功能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关键词】氯沙坦;高血压;早期肾功能不全;仅1微球蛋白 doi:10.3969/i.issn.1006—1959.2010.04.178 文章编号:1006—1959(2010)一04—00926—02
肾功能不全是原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如果治疗不得当, 往往造成严重后果。氯沙坦(科素亚)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防止血管收缩,发挥降压作用 】。 2007年7月~2009年12月笔者应用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
并早期肾功能不全患者39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78例患者均为笔者所在医院住院门诊或
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治疗组男2l例,女 18例:年龄31~65岁,平均(41.8+10.1)岁;病程6个月一29年。对照
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29—67岁,平均(42.3 ̄12.7)岁;病程8个
月 7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 可比性。 1.2入选标准: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i>90mmHg;排
除原发性肾脏和其他基础性疾病;尿0【1微球蛋白≥20mg/L。 1_3治疗方法:治疗组:口服科素亚(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 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0371),每次50rag,每天1次;观察
组:口服卡托普利(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31022986),每次12.5mg,每日3次。
1.4观察指标:治疗前、治疗后每周测量血压1次,每次由同一 人测量坐位右上肢血压3次,取平均值。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
和8周分别测定尿d1微球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肌酐清除率、
尿酸。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数据处理包对所得数据进行 统计处理,计量资料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
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降压效果比较(见表1、表2)。 表1两组患者收缩压变化(X士S,mmHg)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2周、4周及8周的收缩压和舒张 压均有显著性降低(P<0.01),说明科素亚与卡托普利降压效果相
同,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治疗前后尿0Il微球蛋白水平比较(见表3)。
两组治疗前后尿d1微球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肌酐清除 率、尿酸水平比较(见表3、表4)。 表3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尿a【1微球蛋白水平比较(mg/L)
表4治疗前后两组患者Pro、Ccr、UA变化(R+S)
经过治疗。两组患者尿d1微球蛋白水平明显下降,治疗组下
降更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24小
时尿蛋白定量、肌酐清除率、尿酸水平均有下降,治疗组下降更显
著(P<0.05)。 3.讨论 肾功能不全是原发性高血压常见并发症,临床在治疗高血压
中必须重视预防和治疗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研究表明肾素一血管
紧张素系统的活性升高在肾脏疾病进展中起重要作用。血管紧张
素Ⅱ是强有力的缩血管物质.对肾小球出球小动脉的收缩作用大
于人球小动脉的作用,是导致肾小球慢性硬化的重要病理基础。此
外血管紧张素Ⅱ还可以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和分泌细胞外基
质.促进肾小球硬化的发展。肾小球滤过率的增加,可加重尿蛋白 的滤出.蛋白尿对于肾小球系膜细胞、肾小管细胞等具有直接毒性
作用,可引起局部脂质代谢紊乱,免疫系统激活,生长因子及其他
细胞因子表达增高,促进细胞外基质积聚,加重肾小球硬化,肾素一 血管紧张素系统在高血压继发肾功能不全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
要角色。 在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早期肾功能损害时,患者血尿素氮、肌
酐早期变化并不十分显著。部分患者血中尿素氮、肌酐浓度仍可正 常,因此不能单独作为评价肾脏早期损害的功能测定指标。笔者在
对比研究中增加了仅1微球蛋白作为观察指标,提高了实验评价的
灵敏性和科学性。a1微球蛋白主要在淋巴细胞和肝脏中产生,仅1
微球蛋白比B2微球蛋白体积大.更易受肾小球滤过膜的影响[31。当
肾小管受损时,尿中 1微球蛋白首先增加,比B2微球蛋白敏感, 这是因为d1微球蛋白比B2微球蛋白体积大,直接导致肾小管对
仅1微球蛋白的重吸收障碍先于B2微球蛋白,此外,研究证实尿 1微球蛋白不受尿液酸碱度影响,与其他低分子蛋白相比,是较
好地反映肾小管受损的早期灵敏指标【3,41。 科素亚对肾脏的保护作用确切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笔者认为 主要可能与科素亚能够通过竞争性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活性,
扩张肾小球出球动脉,有效降低肾小球内高压和减低脑蛋白排泄
有关。此外,
研究表明另外尿蛋白排泄的减少本身可明显减轻其对 药物研究 医学信息
MEDI( INFORMl棚0N No.4 2010 ・927・
肾小球和肾间质的损伤作用。科素亚能选择性、竞争性与AT1受体
结合.从而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介导的生物学效应,阻断Ang11的直
接缩血管作用,有效地降低体循环高压及肾小球局部高血压,改善
肾脏局部血流动力学异常.减少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通透性,改善 血管内皮功能降低尿蛋白排泄,保护肾脏的功能,对于延缓高血压
的肾脏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61。本研究显示,经 过8周的治疗,患者尿中0【1微球蛋白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
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科素亚扩张肾小球出球小 动脉强于人球小动脉.从而降低肾小球内高压,降低肾小球滤过
率,减少尿蛋白:并抑制系膜细胞增殖和分泌细胞外基质,防止肾
间质纤维化.发挥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1]杨瑞芳,冯立英.氯沙坦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
观察.山西医药,2008,37(10):937—938. 【2】 阳艳燕,白光辉.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血液流变学变化.医学综述,
2009,15(18):2806—2807. 【3]尹红卫.高血压患者尿dl一微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中国老年学,
2007,27(1):78—79. 【4]晋仲宁.血B2一微球蛋白在早期肾功能不全诊断中的价值.中同临床医 药研究.2005.138:9—10. 【5】孙升云,金玲,冯伟峰,等.氯沙坦与中药肾衰方合用对慢性肾衰患者
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09,30(2):165—
197. [6】6 周毅.科素亚对血尿酸水平影响的观察.中华临床新医学,2006,6(8): 700
参麦、酚妥拉明、多巴酚丁胺合用治疗老年性慢性心力衰竭
刘丽英
昆明市禄动县第一人民医院内二科。云南昆明651500
【摘要】目的:观察参麦、酚妥拉明、多巴酚丁胺合用治疗老年性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老年性慢性心衰患者随机抽样
分为三组,对照组31例,应用常规抗感染、强心、利尿、扩血管、平喘、吸氧、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3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停用其它 血管扩张剂。将多巴酚丁胺20mg、酚妥拉明10mg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脉点滴;联合治疗组31例在观察组的基础上加用参麦30rnl
加入5%葡萄糖100ml中静脉点滴。结果:联合治疗组有效29例,.4-有效率94%;观察组有效27例,总有效率84%;对照组有效15例,总
有效率48%。结论: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二联治疗老年性慢性心力衰竭效果良好,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二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 0.01,参麦与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三联合用疗效更佳,联合治疗组与观察组有显著差异性P<0.05,联合治疗组优于观察组。
【关键词】参麦;酚妥拉明;多巴酚丁胺;老年性慢性心力衰竭
doj:10.3969/j.issn.1006—1959.2010.04.179 文章编号:1006—1959(2010)一04—0927—02
1.引言 由于老年性慢性充血性 tD力衰竭患者存在“生理性老化”.病
程长,免疫力差,且聚多病于一身,恢复慢,对洋地黄耐受性下降等
特点,容易导致电解质紊乱,洋地黄中毒,病死率高。笔者自2004
年3月至2008年l1月应用多巴酚丁胺、酚妥托明和参麦注射液
治疗老年性慢性心衰患者31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
如下
表1 3组病人基本情况例
2.临床资料与方法 2.1一般资料:9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均为我科住院病人,均
符合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人院后随机分为三组,观察组
32例,联合治疗组31例,对照组31例,3组病人基本情况(见表
1),各项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注:按美国纽约协会心功能分级 2.2治疗方法:三组患者均都卧床休息,低盐饮食,必要时吸
氧、抗感染治疗,对照组予强心(洋地黄)、利尿、扩血管、对症、支持
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停用其它血管扩张剂,将多巴酚丁胺20rag、
酚妥拉明10mg加入5%葡萄糖250m1中静脉点滴,2O一3O滴/分, 每天1次.疗程5—7天。联合治疗组在观察组的基础上.加用参麦
注射液30ml于5%葡萄糖100tnl中静脉点滴30—40滴/分,疗程
7一lO天。 2.3观察指标:用药前后观察以下指标:①根据乏力、心悸、呼 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判断心功能改善情况;②UCG检测左心功能(左
心室舒张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未期内径VDS)的变化;③测定 血压、心率;④心电图检查;⑤x线检查心影变化;⑥测定血钾、肝、
肾功能。
表2 3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4疗效判定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肺部哕音
明显减少或消失,水肿消退,肝肿大明显缩小,心功能改善等于或
超过II级,射血分数提高等于或超过0.2,心影缩小,心电图示心肌
缺血显著改善或消失;有效:上述症状或体征好转或部分好转,心
功能改善达I级或I级以上,射血分数提高等于或超过0.1:无效:
治疗前后症状、体径无明显改善或加重,心功能无改善。
2.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 料以均数±标准差(R+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 检验,
以P<O.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临床疗效。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的差异性,P<0.01:联合治疗组
与观察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
有显著差异性P<0.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