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热控培训课件

热控培训课件

热控培训课件

热控培训课件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热控技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热控技术的运用不仅能

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还能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为了更好地培养

和提升热控技术人才,许多企业和机构都开展了热控培训课程。本文将从热控

技术的重要性、培训课件的设计和培训效果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热控技术的重要性。在许多工业领域,如化工、能源、制

药等,温度的控制是非常关键的。热控技术的应用可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温度

稳定,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例如,在制药行业,药品的生产过程需要

严格控制温度,以确保药品的纯度和效力。而在能源行业,热控技术可以帮助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因此,培养具备热控

技术的专业人才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热控培训课件的设计。热控培训课件应该具备清晰、

简洁、易懂的特点,以便学员能够迅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首先,课件应该

从基础知识开始,逐步深入,帮助学员建立起全面的热控技术知识体系。其次,课件应该结合实际案例和应用场景,让学员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习的实用性。此外,课件还应该包括丰富的图表、示意图和实验演示等

辅助材料,以便学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热控技术。

最后,我们来谈一下热控培训课件的培训效果。培训课件的设计和内容质量直

接影响着培训效果的好坏。一方面,优质的培训课件可以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

和参与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另一方面,培训课件应该具备一定的互动性,例如通过练习题、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员能够主动参与学习,巩

固所学知识。此外,培训课件还应该提供学员学习的跟踪和评估机制,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学习中的问题,提高培训的效果和质量。

总结起来,热控培训课件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通过优质的培训课件,可以培养和提升具备热控技术的专业人才,推动企业的发展。因此,设计和开发一套符合实际需求的热控培训课件是非常必要的。这需要课件设计者具备扎实的热控技术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还需要与企业和学员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合作,以确保培训课件的质量和效果。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热控技术人才,为工业生产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600MW超临界机组热控控制系统培训教材.

合肥电厂600MW超临界机组热控控制系统培训教材 (初稿) 目录 第一章锅炉控制 (01) 第二章汽轮机控制 (27) 第三章发电机控制 (96) 第四章××厂家DCS控制系统介绍…………………………第页第五章其他控制系统介绍……………………………………第页第六章脱硫控制系统介绍………………………………………第页

一、锅炉控制 1、炉主要技术规范 本期工程装设1台600MW燃煤汽轮发电机组,锅炉为东方锅炉厂制造超临界参数变压运行直流炉,单炉膛、一次再热、平衡通风、露天布置、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Π型锅炉。燃用烟煤。 锅炉容量和主要参数:主蒸汽和再热蒸汽的压力、温度、流量等与汽轮机的参数相匹配,主蒸汽温度571℃,最大连续蒸发量(BMCR)为1900t/h(暂定),最终与汽轮机的VWO工况相匹配。 锅炉型号:DG1900/25.4-II1 锅炉主要参数: 过热蒸汽:最大连续蒸发量(B-MCR) 1900t/h 额定蒸发量(BRL) 1807.9t/h 额定蒸汽压力25.4MPa.g 额定蒸汽温度571℃ 再热蒸汽:蒸汽流量(B-MCR/BRL) 1607.6/1525.5t/h 进口/出口蒸汽压力(B-MCR) 4.71/4.52MPa.a 进口/出口蒸汽压力(BRL) 4.47/4.29MPa.a 进口/出口蒸汽温度(B-MCR) 321/569℃ 进口/出口蒸汽温度(BRL) 315/569℃ 给水温度(B-MCR /BRL) 282/280℃ 注: a). 压力单位中“g”表示表压。“a”表示绝对压(以后均同)。

b). 锅炉BRL 工况对应于汽机TRL 工况、锅炉B-MCR 工况对应于汽机VWO 工况。 锅炉运行方式:带基本负荷并参与调峰。 制粉系统:采用中速磨正压直吹冷一次风制粉系统,每炉按配6台中速磨煤机(设1台备用),煤粉细度按200目筛通过量为75%。 给水调节:机组配置2×50% B-MCR 调速汽动给水泵和一台30% B-MCR 容量的电动调速给水泵。 汽轮机旁路系统:暂定采用30%容量二级串联旁路。 空气预热器进风加热方式:热二次风再循环。 锅炉在投入商业运行后,年利用小时数不小于6500小时,年可用小时数不小于7800小时。 锅炉投产第一年因产品质量原因引起的强迫停用率不大于2%, 连续可调时间不低于半年。锅炉强迫停用率不大于2%,计算公式如下: 强迫停用率= 强迫停运小时 运行小时强迫停运小时 ×100% 2、锅炉本体性能 2.1.1 锅炉带基本负荷并参与调峰。 2.1.2锅炉变压运行,采用定—滑—定的方式,锅炉压力—负荷曲线与汽轮机相匹配。 2.1.3 锅炉能适应设计煤种和校核煤种。燃用设计煤种,在BRL 工况下锅炉保证热效率不低于93%(按低位发热值),空气预热器进风温度

热控DCS培训资料

培训资料 Symphony系统是ABB公司九十年代后期推出的,融过程控制和企业管理为一体的新一代分布式过程控制系统。以九十年代初期Infi90 Open为基础,在更新、发展、兼容的原则要求下,进一步完善了系统的结构,强化了系统中各设备的功能,形成了当前的Symphony系统。 以下对Symphony系统提供的电厂过程控制系统的功能群(包括电气系统及电厂公共系统的控制)分别作一个概括性的描述。 1 Symphony系统配置方案及其说明 Symphony系统具体包括: a)现场(过程)控制单元 b)中控室设备(人机接口)、大屏幕接口 c)网络通讯系统 d)Symphony与其它系统的接口 e)远程I/O 1.1现场控制单元 HCU (Harmony Control Unit) 1)现场控制单元是DCS电厂控制的核心,具有重要的作用。实现锅炉保护,模拟调节,顺序控制,数据采集等与工艺过程和设备直接相关的功能。对现场控制单元的要求是: a)具有高可靠性,在各种工况下确保过程的安全。 b)分散与灵活性,适应各种的工艺过程的要求。 c)实时与快速性。快速处理多个回路,在各种工况下都能完成全部任务。 d)开放性。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能够实现多种通讯方式。 2) 现场控制单元HCU中的主要部件包括: a)过程控制机柜 b)过程控制器 c)I/O 模件及 SOE 模件 d)电源系统 控制机柜分配 单元机组控制机柜的分配按汽机、锅炉分开布置,分别布置在汽机房(8.5米层)的电子室B,锅炉运转层(13.7米层)的电子室A,以及汽机房中压开关室(用于6KV开关)内,并分别完成 DAS、MCS、SCS、FSSS和电气控制的功能。这些设备由每台机组各自的控制网络 C-Net 环路相连,从而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环网。 在两台机组的环网之间设置一个公用环网,对两台机组的公用部分(包括公用厂用电系统、燃油泵房、热力系统公用部分等)进行控制。其中厂用电源公用系统、热力公用系统的机柜亦布置在8.5米层的汽机电子室B内。

热控培训资料-给水控制

第四章给水控制 给水控制的目的是在保证锅炉给水流量满足机组要求的前提下,保证给水泵安全运行。给水控制主要关注给水指令的形成、锅炉启动时给水控制。另外,提供一篇关于给水与汽温调节的论文供学习。 1给水主控 1.1给水控制指令 目的是控制总给水流量,以满足当前锅炉输入指令。总给水流量在省煤器入口测量。给水主控主指令由锅炉主控输出相应的函数对应值(见表1)和锅炉加速控制的给水需求前馈两步分组成(稳定时由锅炉主控指令给出),RB发生时该指令必须进行速率限制,以确保与燃烧适应。 1.2燃料对给的水修正 锅炉输入指令计算出的给水指令经油煤混燃比例进行修正,再经过与燃料量的交叉限制产生,以保证调节过程产生的不平衡始终不超过规定限值。。修正及交叉控制两根据调试情况决定,同时具备下列条件时进行燃料对给水交叉限制: ●无RB或机组频率偏差不大 ●给水流量、风量、燃烧量及锅炉输入指令信号正常 ●负荷大于300MW 1.3最小流量的补偿 为确保机组在最小流量以上运行,加进一个最小给水流量的补偿,这个补偿是在锅炉湿态运行期间由过热器总喷水流量经函数发生器给出。这个函数的作用就是为给水流量提供补偿偏置,以便在过热器喷水流率大大增加时,确保流过炉膛的最小给水流量不至于使炉膛过热,(因为过热器喷水管道是从锅炉省煤器出口出来)。最小给水流量补偿设定如下。当过热器总喷水流量超过22.5*t/h 时,这个值约BMCR 给水流率的1.5%*,过热器喷水流量应加在给水流量设定上作为最小流量设定补偿。具体见表2。 1.4防止省煤器汽化保护 1.4.1防止省煤器汽化的给水流量偏置 为了避免省煤器汽化现象的发生,在给水流量指令上还加上经保证省煤器出口一定过冷度计算给出的正偏置(见表4),以增加给水流量。

热控专业质检员培训教材

热控专业质检员培训教材 质量检查员应具有技术、管理、统计技术等综合知识,各专业的质检员具有本专业施工或技术管理的实践经验,并对专业的生产流程、整体施工工艺了解 质量检查员应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胜任专业检验的必备条件。并且应热爱事业、有责任心和事业感、实事求是、廉洁奉公、遵纪守法、不谋私利,以及科学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团结合作精神

目录 目录 (2) 1.目的 (4) 2.质检员应具备的素质 (4) 2.1 质量检查员的素质 (4) 2.2 质量检查员质量控制的原则 (4) 2.3 质量检查员专业标准 (4) 2.4 授权(核电要求) (4) 3. 质量计划编制(火电与核电的异同) (6) 3.1 质量计划的定义 (6) 3.2 检查点定义 (7) 3.3 编制原则和依据 (7) 3.4 质量计划的内容 (7) 3.5 质量计划的管理 (7) 4. 质量控制的程序、方法和手段 (8) 4.1 质量控制程序 (8) 4.2 质量控制的途径及方法 (8) 4.3 质量检验的方法 (8) 4.4 工程验收的管理制度(与核电的异同) (9) 4.5 竣工验收 (9) 5. 施工质量控制的依据 (10) 5.1 共同性依据 (10) 5.2 国家及政府有关部门颂布的有关质量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性文件 (10) 5.3 有关质量检验与控制的专门技术法规性依据 (10) 5.4 对标准、规范、规程的分类 (11) 6. 材料质量控制 (11) 6.1 质量检查员对材料质量控制的要点 (11) 6.2 材料质量的检(试)验 (11) 6.3 材料质量检验程度 (11) 6.4 材料质量检验项目 (12) 7. 工程质量检验前的工作 (12) 7.1 图纸会审 (12) 7.2 技术交底 (13) 8. 施工工序质量的控制 (14) 8.1 工序质量监控的内容 (14) 8.2 工序活动质量控制实施要点 (15) 8.3 质量控制点重点控制的对象 (15) 8.4 质量控制点设置(但不限于) (15) 8.5 W、H点的确定和几级检查部门的确定原则 (16) 8.6 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查 (16) 9. 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 (16) 9.1 工程质量事故的定义 (16) 9.2 工程质量事故的特点 (16) 9.3 工程质量事故的分类 (16) 9.4 质量事故损失金额的计算方法 (17)

1、热控锅炉部分知识

新员工培训课件热控锅炉部分知识 一、锅炉机组的作用、结构组成及工作过程 (锅炉设备是火力发电厂中的主要热力设备之一。它的任务是使燃料通过燃烧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并且以此热能加热水,使其成为一定数量和质量(压力和温度)的蒸汽。 由炉膛、烟道、汽水系统(其中包括受热面、汽包、联箱和连接管道)以及炉墙和构架等部分组成的整体,称为“锅炉本体”。) 1,锅炉的作用 在火力发电厂中,锅炉的作用是使燃料在炉膛内充分燃烧,将化学能有效的转变为热能,并传递给工质——水,使其转变为具有一定压力和温度的蒸汽,然后送往汽轮机作功。 因此,锅炉是利用燃料燃烧释放的热能或其他热能加热给水,生产规定参数和品质的蒸汽的设备,又称蒸汽发生器。它是火力发电厂三大主机之一,在电力生产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2,结构组成 现在电站锅炉通常采用固态排渣煤粉炉,它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设备,由锅炉本体和辅助设备组成。 锅炉本体是锅炉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燃烧设备和受热面。燃烧设备用来燃烧燃料,由炉膛、燃烧器、点火装置等组成。受热面用来传递热量加热工质,他包括将水变成蒸汽的省煤器、蒸发设备、过热器、再热器等,以及加热空气的空气预热器。 锅炉炉膛由水冷壁、汽包、集箱和炉墙构架组成。在炉膛的四角或炉墙上布置有煤粉燃烧器。水冷壁是锅炉的主要辐射受热面。锅炉炉墙的作用是防漏密封、绝热保温,并构成烟气的流通通道。锅炉构架的作用是支撑锅炉的汽包、水冷壁以及对流受热面。 锅炉所有的重量都经过构架传递给锅炉基础。

汽包将各受热面连接在一起,并和水冷壁、下降管等组成汽水循环回路,成为工质加热、蒸发和过热三个过程的连接点。汽包内可以存储汽水,并设有汽水分离装置,以保证汽水品质并适应锅炉负荷的调节。 要完成锅炉的生产任务,除锅炉本体外还需要辅助系统和设备,包括燃料供应系统、煤粉制备系统、给水系统、通风系统、除灰除尘系统、水处理系统、测量及控制系统等。3, 工作过程 如图所示的自然循环固态排渣煤粉炉,可说明锅炉的主要工作过程. 原煤仓从原煤仓1下落,经给煤机2进入磨煤机3.经干燥和磨制而成的合格煤粉经燃烧器9进入炉膛. 外界冷空气由送风机20送入空气预热器17加热后,一部分送入磨煤机,用来干燥和输送煤粉;另一部分直接由燃烧器送入炉膛,提供燃料燃烧所需的氧气. 煤粉和空气在炉膛内燃烧放热,火焰中心温度高达1500~1600℃.生成的高温烟气流经炉膛和烟道,依次将热量传递给水冷壁8、半辐射屏式过热器6、对流过热器5和11、再热器12、省煤器15、空气预热器17,加热其中的工质。同时烟气温度降低,最后经除尘器21除去大部分飞灰后,由引风机22送入烟囱23排往大气。 燃料燃烧生成的灰,大部分较细的被烟气带走,称为飞灰,由除尘器收集;很少一些较粗的,称为灰渣,落入炉膛下部的冷灰斗中。这些灰最后经排渣装置19排出炉外。 给水16来自给水泵,经省煤器加热升温后进入汽包4,汽包中的水沿下降管7至水冷壁下联箱10,再进入水冷壁中吸收炉膛内的辐射放热后,部分水变成水蒸汽。这部分汽水混合物重新返回汽包,流经汽包中的汽水分离装置后,水留在汽包下部,与送入的给水一起进行汽水循环;蒸汽从汽包顶部引出,进入过热器进一步吸热变为过热蒸汽。现代超高压以上的大型锅炉,为了提高机组的热力循环效率和安全性,都装有再热器,将汽轮机高压缸的排汽再加热后,送回汽轮机的中、低压缸继续做功。 二、锅炉分类 1,按容量分类

热控专业培训(第一课)

第一周: 一、单体调试范围 启动锅炉热控仪表及控制装置单体调试作业有压力测量仪表、温度测量元件、阀门电动装置、执行器的调试。 二、热控试验室建立完善 1、热控试验时应清洁、安静、光线充足、无振动和电磁干扰。 2、试验室内环境温度应在20±5℃,相对湿度不大于85%的范围之内,且应具 有上下水设施。 3、电源电压(交流220V ±10%、直流24V ±5%)稳定。 4、具有0~0.7MPa的无油、无水、干燥的气源。 5、试验室应符合消防管理的有关规定。 6、所有测量用一次元件应在安装前完成一次校验,送检单位应提前送检。 7、所有送检的一次元件外观应完好无损、无修饰和划痕;铭牌标识应清晰完整、 符合设计要求。 8、校验用标准仪表和仪器,应具备有效的《检定合格证书》,确保仪器仪表在 有效使用期限内。 9、设计图纸、清册及设备厂家说明书等提供完整,生产单位提供的各种定值准 确、 10、各种检定规程齐全。 11、检定人员必须有相应的检定资质。 三、单体调校所需的仪器设备 精密数字压力表(含全程量程)、压力校验台、便携式信号源、压力-流量过程校验仪、温度过程校验仪、中温校验炉等。 四、弹簧管压力(真空)表的检定: 1、外观检查:外观完整,无锈蚀和划痕,零部件齐全完整,连接牢固;铭牌标 志清楚、符合设计。 2、压力表的型号、量程、精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 3、仪表玻璃应无色透明,无妨碍读数的缺陷或损伤;分度盘应平整光洁,各种 标志应清晰可辨;指针指示端应垂直于分度盘,并能覆盖最短分度线的1/4~3/4,指针与分度盘平面的距离应在0.5~1.5mm范围内;指针指示端的宽度应不大于刻度线的宽度。 4、根据测量范围选用合适的传压介质:0.25MPa以下,应使用空气为工作介质 检定;0.25~40MPa,使用变压器油为工作介质检定;40MPa以上,使用蓖

热控专业培训(第二课)

第二课:温度测量仪表 一、温度校验所需的仪器设备 二等标准铂电阻温度计、电测设备(有精度要求)、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低温槽、冰点槽,恒温槽,高温槽、绝缘电阻表等 二、双金属温度计调校 1、检查 1)温度表计各部分不应锈蚀,零部件装配牢固、无松动。 2)温度表表盘应采用透明材料,应方便读数,刻度、数字和其它应完整、清晰、 正确。 3)接头螺纹无滑扣、错扣、紧固螺母无滑动现象。 4)指针在全行程范围内上行、下行动作必须平稳无卡涩,轻敲变动量不得大于 其允许误差的1/2。仪表零位必须准确,校验点示值误差要小于允许基本误差的绝对值。 2、校验 温度表的检定点,在测量范围内均匀选在4点及以上,要求包括常用点。 1)检定顺序 分别向测量上限和测量下限方向逐点进行,需检零点的先检零点。

2)读数方法 读取时,视线垂直于表盘,读数估计到最小分度值的1/5或1/10。 3)零点 a)在实验场地有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可以进行零点检定,将双金属温度计感 温元件插入盛有冰水混合物的冰点槽内,10分钟后方可读数,并做好记 录。 b)对于现场无法检定零点条件下,零点以室温代替。 4)其它各点检定 双金属温度计应进行示值校准,一般校验点不少于两点。如被校仪表已指示环境温度,可将环境温度当作一个校准点,另取一个点即可。在二个校准点中,若有一点不合格,则应判被校表不合格。该试验的操作要点是将双金属温度计的感温元件与标准水银温度计的感温液置于同一环境温度中,注意控制被测介质温度的变化缓慢而均匀。如多支双金属温度计或压力式温度计同时校准,应按正、反顺序检测两次,取其平均值。 三、热电组、热电偶

四、热电偶的校验 1、检查 a)保护套管不应有弯曲,扭斜、压扁、堵塞、裂纹、磨损和严重腐蚀等缺陷。 b)热电偶的热接点应焊接牢固,表面光滑,无气孔等缺陷。 c)热电偶无断路及短路现象。 d)热电偶的分度号应与设计图纸一致。 e)热电偶、热电阻温度计的校验连接一定要紧固,热偶丝应无机械损伤、裂纹、 气孔、腐蚀和脆化变质等现象。热电偶的极性应为红+黑-,对于检查出极性标反的,一定要重新标示。 f)铠装热电偶的绝缘电阻应大于1000MΩ·m(用500V兆欧表检查,热端接 地的除外),对于绝缘电阻不能达到要求的,不得使用于工程上。 2、连接 将待检热电偶放入工业校准炉中。 3、校验 a)在全量程范围内逐渐增加温度,然后再逐渐减少温度。等工业校准炉中的温 度稳定后再用万用表测量,并与相应的分度表对照。 b)取5点记录读数。 c)在记录表格上填写校验数据和结论。

FSSS,ETS,DEH学员热控培训完整版

1、FSSS炉膛安全监控系统介绍 1.1BCS(程控点火系统)的具体功能 a 锅炉点火准备 b 点火枪点火 c 油枪点火 d 煤燃烧 1.2FSS(灭火保护系统)的具体功能 a 炉膛吹扫 b 油燃料系统泄漏试验 c 燃料跳闸(MFT) 2、ETS汽轮机危急遮断系统介绍 2.1 ETS保护的功能及必要性 2.2 ETS保护动作的触发条件 2.3 ETS保护动作的结果及对象 2.4 ETS保护的逻辑图 2.5 常见故障及处理(具体事例) 3、DEH 3.1 DEH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主要功能 3.1.1自动整定伺服系统静态关系。 3.1.2自动挂闸。 3.1.3 启动前的控制和启动方式: 自动判断热状态。 3.1.4 转速控制: 设置目标转速、设置升速率、过临界、暖机、3000r/min定速。 3.1.5 负荷控制: 并网带初负荷; 升负荷:目标、负荷率、暖机; 负荷控制; 主汽压力控制; 一次调频; CCS控制; 阀位限制; 主汽压力限制。 3.1.6 超速保护。 3.1.7 在线试验: 喷油试验; 电气超速试验、机械超速试验; 阀门活动试验; 主遮断电磁阀试验; 阀门严密性试验。 3.1.8 自动/手动方式之间的切换。 3.1.9 ATC热应力控制。 3.1.10 ETS保护停机系统控制

3.2 DEH系统常见故障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FSSS炉膛安全监控系统介绍 1、概述 炉膛安全监控系统,它的英文名称为Furnace safeguard supervisory system,简称Fsss, 它是现代大型火电机组锅炉必须具备的一种监控系统,它能在锅炉正常工作和启停等各种运行方式下,连续地密切监视燃烧系统的大量参数与状态,不断地进行逻辑判断和运算,必要时发出动作指令,通过种种联锁装置,使燃烧设备中的有关部件严格按照既定的合理程序完成必要的操作或处理未遂性事故,以保证锅炉燃烧系统的安全。 对锅炉最大的威胁就是锅炉炉膛爆燃。炉膛爆燃主要是由于炉膛中积存的可燃混合物突然被点燃而引起的。这种爆燃严重危及到人身、设备及电厂安全运行。随着锅炉容量的增加,设备日益复杂,要监控的项目很多,特别是在启停过程中操作十分频繁,即使最熟练的运行人员,误操作也难免发生,因此对于大容量的锅炉必须具备一个周密可靠的安全监控系统,以确保锅炉安全运行 一般情况下,Fsss分灭火保护和程控点火两个子系统,灭火保护(FSS)和程控点火系统(BCS)。 1.1、BCS(程控点火系统)的具体功能 1.1.1锅炉点火准备(点火前清扫) 点火前清扫的目的是为了在启动前把炉膛及烟道内积聚的没有燃烧的燃料和气体清除掉。为此要有一个合适的风量并通过一定的时间,一般采用全负荷的30%风量,吹扫时间是5分钟。进行吹扫必须满足规定的清扫许可条件,如所有制粉系统停运,热风门全关,所有油阀全关,至少有一对送引风机在运行,辅助风挡板在调节位置,火焰监测器指示“无火焰” 等等。这也是对火焰监测系统和燃烧设备的一次全面检查。当满足所有许可条件时,炉膛吹扫5分钟,将可能积聚在炉膛和锅炉任何部分的燃料和空气混合物清除掉。 点火前炉膛吹扫条件 1.1.1.1 无MFT 1.1.1. 2. FSSS电源正常; 1.1.1.3. 至少一台送风机运行且风门挡板打开; 1.1.1.4. 至少一台引风机运行且风门挡板打开; 1.1.1.5. 一次风机均停; 1.1.1.6. 至少一台空预器运行且风、烟道打开,且停运的空预器完全隔离; 1.1.1.7. 所有磨煤机一次风入口档板关; 1.1.1.8. 所有磨煤机出口阀关,给煤机出口阀关; 1.1.1.9. 所有磨煤机停运,所有给煤机停运; 1.1.1.10. 空气流量大于30%MCR; 1.1.1.11. 炉膛压力正常; 12. 油泄漏试验完成; 13. 点火油阀、主油阀全关;

热控培训课件

热控培训课件 热控培训课件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热控技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热控技术的运用不仅能 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还能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为了更好地培养 和提升热控技术人才,许多企业和机构都开展了热控培训课程。本文将从热控 技术的重要性、培训课件的设计和培训效果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热控技术的重要性。在许多工业领域,如化工、能源、制 药等,温度的控制是非常关键的。热控技术的应用可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温度 稳定,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例如,在制药行业,药品的生产过程需要 严格控制温度,以确保药品的纯度和效力。而在能源行业,热控技术可以帮助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因此,培养具备热控 技术的专业人才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热控培训课件的设计。热控培训课件应该具备清晰、 简洁、易懂的特点,以便学员能够迅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首先,课件应该 从基础知识开始,逐步深入,帮助学员建立起全面的热控技术知识体系。其次,课件应该结合实际案例和应用场景,让学员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习的实用性。此外,课件还应该包括丰富的图表、示意图和实验演示等 辅助材料,以便学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热控技术。 最后,我们来谈一下热控培训课件的培训效果。培训课件的设计和内容质量直 接影响着培训效果的好坏。一方面,优质的培训课件可以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 和参与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另一方面,培训课件应该具备一定的互动性,例如通过练习题、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员能够主动参与学习,巩

固所学知识。此外,培训课件还应该提供学员学习的跟踪和评估机制,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学习中的问题,提高培训的效果和质量。 总结起来,热控培训课件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通过优质的培训课件,可以培养和提升具备热控技术的专业人才,推动企业的发展。因此,设计和开发一套符合实际需求的热控培训课件是非常必要的。这需要课件设计者具备扎实的热控技术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还需要与企业和学员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合作,以确保培训课件的质量和效果。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热控技术人才,为工业生产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电厂热控培训教材

和信武乡新建工程2×600MW机组 热控专业培训教材 山西和信武乡发电有限公司 2005年6月

和信武乡新建工程2×600MW机组 热控专业培训教材 (第一版) 编写委员会 组编单位:山西和信武乡发电有限公司 编写委员会成员: 主编:任高 副主编:谭发薛聪 执行主编:张缠保张晓民 编写人员:张晓民李普王学锋

前言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具有大容量、高参数、低能耗、高可靠性、对环境污染小等特点的600MW发电机组在我国电网中已大量出现,成为电力系统的主力机组。 和信武乡新建工程2×600MW机组工程即将投产,为适应这一形势发展的需要,使我公司的运行、检修人员尽快学习和掌握600MW发电机组的技术性能和技术特点,山西和信武乡发电有限公司决定编撰《和信武乡电厂600MW火力发电机组培训教材》。在公司领导的主持下,抽调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经过两个月的辛勤工作,参考了大量的技术参考资料和和信武乡新建工程2×600MW机组工程的有关设备购置的资料,通过整理和归纳,终于完成了2×600MW火力发电机组培训教材的编写工作。 本培训教材为热控专业培训教材。第一章介绍了武乡电厂的整体概况及热力系统简介。第二章对ABB分散控制系统(DCS)从硬件到软件做了详尽的介绍。第三章对辅助车间(包括水网、灰网、输煤)微机可编程控制系统(PLC)作了介绍。第四章对我厂烟气脱硫系统从设备到控制系统做了系统的介绍。第五章结合我厂实际情况介绍了检修与维护工作。第六章安全生产常识。 随着发电机组向着大容量、高参数、高自动化的发展,机组的热控设备和功能越来越多,控制的标准、要求也越来越高。热控控制水平的高低对机组安全、经济运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重要性已不亚于机、电、炉等主设备。600MW火电机组的问世,决非机组容量之简单增大,实隐含量变引起质变之一种飞跃,机组的热控系统更加完善,控制水平也更高,因此对热控系统的学习和认识应有一个全新的理念。编者本着和大家共同学习、提高的目的编写了这本教材。主要讲述600MW火力发电厂热控系统的构成和原理、力求突出600MW 发电机组热控系统的特点。语言方面通俗易懂,理论阐述简明扼要。 此培训教材的编写,是在公司领导的直接领导下,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完成的。在此,对给予我们关心和帮助的领导及有关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作者编写水平所限、时间仓促、参考资料有限。教材中不妥之处一定不少,恳请读者批评指正,并提出宝贵意见。 编者 2005年6月

热控设备操作规程

热控设备操作规程 热控设备操作规程 一、操作人员要求 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持有相应的操作证书。 2. 操作人员必须了解热控设备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工作流程。 二、操作前准备 1. 检查设备完好性:确认设备的各部件是否完好无损。 2. 设定操作参数:根据工艺要求设定合适的控制参数。 3. 清理和准备工作场地:清理工作场地,确保无杂物和危险物品。 三、操作流程 1. 启动设备:按照启动顺序逐一开启设备的电源开关。 2. 设定参数:按照工艺要求和生产规程,在设备控制面板上设定合适的温度、时间等参数。 3. 检查设备运行状态:确认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各指示灯是否亮起。 4. 运行设备:按照操作程序操作设备,确保设备稳定工作。 5. 监控设备运行:持续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如发现异常立即停机并报告上级。

6. 完成操作任务:根据工艺要求和生产规程,操作设备完成相应的任务。 7. 停止设备运行:按照停机程序逐一关闭设备的电源开关。 四、操作注意事项 1. 保持机器周围整洁,避免杂物附着或堆放。 2.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如防护眼镜、工作服、手套等。 3. 操作人员禁止乱丢废料,应及时清理。 4. 操作过程中不得随意更改控制参数或试图修理设备。 5. 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机检修或报告上级。 6. 禁止擅自将热控设备用于非法或违规操作。 五、操作事故处理 1. 发生设备故障或事故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设备运行,并向上级报告。 2. 如有人员受伤,应立即采取紧急救护措施并报告上级。 3. 彻底调查事故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六、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1. 每天启动前应对设备进行检查,确认设备各部件完好。 2. 每月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包括清洁、润滑、紧固等工作。

热控专业培训资料

热控专业培训资料 一、热工专业涉及到的领域: 1、工业锅炉(包括供暖及生产用汽锅炉)热控系统监测及控制。 2、热网及换热站控制系统监测及控制。 3、净水厂、污水厂过程控制及监测。 4、变频软启控制系统(主要用在钢厂、铝厂各种电机控制、锅炉汽轮机组辅机控制、城市生活给水变频控制、水厂污水厂各种泵类控制)。 5、火电厂热控系统监测及控制。 二、热工自动化设计的任务 热工自动化的设计任务,在于设计一套包括检测显示、自动调节、操作控制、信号保护等设备,组成一个完整的监视控制系统,以确保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并为改善值班人员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必要的条件。它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热工检测:用检测元件和显示仪表或其它自动化设备,对系统或设备的热工参量,或物理量(如温度、压力、流量、烟气成分分析)等,进行连续测量和显示,以供值班员监视生产情况,或为企业经济核算提供数据,为自动调节和保护提供检测信号。 自动调节:当对象工况改变即需要控制的参数偏离定值时通过自动调节设备,使某些被调量能自动地保持在所要求的范围内,保证工艺过程的稳定。操作控制:对某一设备进行单个操作,或对某一工艺系统的多台设备按一定规律进行成组操作或程序控制。 热工信号、保护及联锁:当参数超过规定值时,发出声光信号,提醒值班

员注意,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正常生产,或自动地按一定顺序操作某些设备或紧急停止机组运行。例如:汽包、过热器、再热器装有安全门,一旦这些压力升高到一定值,安全门自动开启,确保锅炉安全运行,汽包最重要的参数汽包水位,高一高二值、低一低二值报警。低三值停炉,高三值自动打开自动放水门。 三、常用热工控制盘型号: 1、火电厂仪表盘主要型号:KG-221、231、321、331,KGD-221,KGT-221、231、331、321(带操作台),电动门控制箱及电源机柜 RJX,KXQ. 2、工业用锅炉控制盘型号:KTX-221、231、321,KTZ-221、231、321、331. 3、微机操作台:WCZT-2/4 TK-3非,也可根据用户需求选用其它控制台。 4、DCS机柜及PLC控制柜一般选用PK30\PK80等。

热控安全培训计划

热控安全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的 热控安全培训旨在提高员工对热控安全的认识和应对能力,确保在工作中能够有效地预防和应对热控安全事故,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二、培训对象 所有需要进行热控工作的员工,特别是直接从事高温工作的人员。 三、培训内容 1. 热控安全基本常识 - 热控的概念和危害 - 热控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 - 热控风险评估与控制措施 - 急救知识和应急预案 2. 热控安全操作规程 - 热控设备的安全操作与维护 - 热控作业时的个人防护措施 - 高温环境下的行为规范 3. 热控事故应急处理 - 热中暑、烫伤等常见热控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 - 热控设备故障紧急处理预案 - 热控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 四、培训方式 1. 线上培训 - 通过公司内部网络系统进行热控安全培训 - 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培训材料的制作和传播 2. 线下实操

- 利用现场模拟进行热控安全操作的演练 - 召开热控安全培训讲座和研讨会 3. 现场指导 - 由热控安全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和辅导 五、培训计划 1. 阶段一:培训前调研 - 对热控工作的现状进行调查和评估 - 制定培训计划和课程设置 2. 阶段二:培训准备 - 准备培训所需的资料、设备和场地 - 安排培训师资力量 3. 阶段三:培训实施 - 分批次组织员工进行线上培训 - 安排实践操作的现场指导和演练 - 召开讲座和研讨会 4. 阶段四:培训总结和评估 - 进行培训效果的评估 - 整理培训资料和总结经验 - 对培训过程进行总结和反馈 六、培训效果评估 1. 考核方式 - 通过培训后的知识测试来评估员工的学习效果 - 通过实操演练和模拟考核来评估员工的操作技能2. 考核标准 - 通过率达到80%以上方可合格

毕业设计-660mw机组热控开闭环逻辑培训教材

神华河北国华定洲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660MW机组热控开闭环逻辑培训教材 试行版

说明 本热控联锁保护为神华河北国华定洲发电有限责任公司《660MW机组热控联锁保护》第一版,根据二期3号机组热控联锁保护编制而成。在机组投产后,随机组热控逻辑变更需要对本联锁保护加以修改和完善。 下列人员应熟悉本联锁保护:发电部3、4号机集控运行人员 目录 1.二期CCS逻辑 (05) 2.二期机侧主要MCS逻辑 (09) 3.二期炉侧主要MCS逻辑 (12) 4.汽机联锁保护 (16) 5.锅炉联锁保护 (49)

CCS逻辑 1.单元负荷控制(30CJA01DU001) 单元负荷控制回路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机组可以接受的各种外部负荷指令,处理后作为负荷给定值,分别送到锅炉主控系统和汽机主控系统,有三个子回路:负荷控制站、最大最小限制回路、变化率限制回路。 ●负荷控制站: 正常运行中,单元负荷的指令由AGC设定,不用AGC指令时,可由操作员手动设定。当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负荷指令控制站工作在手动方式: 1)MFT; 2)炉膛无火焰; 3)锅炉主控手动; 4)RB发生; 5)锅炉在跟随方式; 6)AGC指令无效(大于660MW或者小于300MW); 7)发电机有功功率故障(30MKA00CE901) 其中,当发生1、3、4、5其中之一时,输出将跟踪发电机实际负荷(跟踪优先于手动设定)。 当发生2时,负荷指令控制器输出为0。 当发生6和7,控制器处于强迫手动位,只能由操作员手动设定。 注意负荷控制站切手动条件复位后,不能自动投AGC,需要人工重新投AGC。 ●负荷的最大、最小值限制回路 设定的负荷指令或由AGC送来的负荷指令信号需经过最大、最小值运算回路的限制,得到合适的指令输出。 负荷的最大值由小选块完成。三个输入分别为负荷控制站的输出信号,机组本身的最大负荷100%,机组最大可能出力信号(RB 回路来30CJA02DU001_XQ01)。 负荷的最小值由大选块完成。三个输入分别为小选块的输出,机组本身的最小负荷0%,机组最小可能出力信号(RB回路来30CJA02DU001_XQ02)。 经过最大值和最小值运算回路的限制后的负荷设定信号,被送到速率限制回路。 ●负荷指令变化率的限制回路 当发生下列条件之一时,产生负荷设定值闭锁增信号,负荷设定不能增加: 1)主汽压设定值与实际压力差>3%; 2)送风机风量控制偏差>5%; 3)燃料主控来的升负荷闭锁; 4)DEH升负荷闭锁; 5)任一一次风机的入口静叶开度>98%; 6)任一送风机的入口动叶开度>98%; 7)任一引风机的入口动叶开度>98%; 8)任一过热器一减调门开度>98%; 9)任一过热器二减调门开度>98%; 10)任一电泵勺管开度>95%; 11)给水流量>2200T/h; 12)汽机背压大于60KPa(待定); 当发生下列条件之一时,产生负荷设定值闭锁减信号,负荷设定值不能减少: 1)主汽压力设定值与实际压力之差<3%; 2)送风机风量控制偏差<5%;

热控专业培训教案.doc

第一课消缺所需资料准备 (课时2.5小时) 1常见故障报警说明(电了版纸质版) 用途DCS报警屮文描述 2试验所EXCEL点表(电子版) 用途杳找测点屮文描述及位置柜号卡件号端了号KKS AP站号 注意:能通过此表杳找到的点部是真实的硬接线信号,如为测点则需要对M备系统PID图, 为就地真实测点。 3柜内接线图(电子版纸质版)就地接线盒(包含在发电机汽轮机燃机安装说明) 用途信号连接描述。 4设备说明书(部件说明书、汽机说明书燃机说明书) 用途描述系统工作原理,含有屮文部件说明书包括设备如仪表、阀门、防喘系统、氢气置换系统、疏水系统、罩壳消防系统等,各辅机系统系统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的逻辑表达为工稈师站描述逻緝关系再现(准备DCS模块说明) 作业: 1、没有将这些资料准备好,或找不到的同志,请根据上述部分将这些整理成文件夹。 2、将机组内主要接线盒列出来,并找出图纸归纳在一起。 例如燃机罩壳燃烧模块侧接线盒、燃机EH油、燃机疏水模块、燃机排气温度、真空油净化、放喘空压机、氢气置换、定冷水、汽机EH汕、真空系统、凝汽器捡漏、锅炉侧给水泵、各层温度接线盒等都需要务位H己查找整理一套H己的资料。

(课时2.5小时) 1常见故障报警说明(电了版纸质版) 用途DCS报警屮文描述 2举例说明 超速报警举例 就地测点举例(典世四类) 2」电动执行器 2.2传感器类(模拟量开关量) 2.3气动执行器 2.4温度类(热电偶热电阻) 作业: 1、找一个温度或者压力测点的故障说明,并读通报警含义。 2、找一个执行器的报警,分析其含义。

(课时2.5小时) 1试验所EXCEL点表(电了版)说明 用途查找测点屮文描述及位置柜号卡件号端子号KKS AP站号 注意:能通过此表查找到的点都是真实的硬接线信号,如为测点则需要对应各系统PID图, 为就地真实测点。 2举例说明 作业: 1、通过一个系统的PID图或者运行系统图,在点表屮找到并与现场设备对应起来 2、分辨出盘间接线与通讯线的如何在表格屮体现,就地测点如何体现

热控仪表知识培训-第一讲-基础知识

热控仪表知识培训 周亚明 第一讲基础知识 第一章、测量 1.仪表主要由传感器、变换器、显示装置、传输通道四部分,其中传感器是仪表的关键环节。 2.测量过程有三要素:一是测量单位、二是测量方法、三是测量工具。 3.按参数种类不同,热工仪表可为温度、压力、流量、料位、成分分析及机械量等仪表。 4.根据分类的依据不同,测量方法有直接测量与间接测量、接触测量与非接触测量、静态测量与动态测量。 *.什么叫绝对误差,相对误差? 绝对误差是指示值与实际值的代数差,即 绝对误差=测量值—真值 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与实际值之比的百分数 相对误差=p×100% 第二章、检测 第一节、温度检测: 1.温度: 温度(temperature)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温度只能通过物体随温度变化的某些特性来间接测量,而用来量度物体温度数值的标尺叫温标。它规定了温度的读数起点(零点)和测量温度的基本单位。目前国际上用得较多的温标有华氏温标(°F)、摄氏温标(°C)、热力学温标(K)和国际实用温标。从分子运动论观点看,温度是物体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的标志。温度是大量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含有统计意义。对于个别分子来说,温度是没有意义的。 温度测量: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类。 接触式测温法 接触式测温法的特点是测温元件直接与被测对象接触,两者之间进行充分的热交换,最后达到热平衡,这时感温元件的某一物理参数的量值就代表了被测对象的温度值。这种方法优点是直观可靠,缺点是感温元件影响被测温度场的分布,接触不良等都会带来测量误差,另外温度太高和腐蚀性介质对感温元件的性能和寿命会产生不利影响。 接触式仪表主要有:膨胀式温度计、压力式温度计、热电偶、热电阻及半导体二极管温度计。 非接触式测温法 非接触式测温法的特点是感温元件不与被测对象相接触,而是通过辐射进行热交换,故

热控现场培训计划

热控现场培训计划 一、前言 热控技术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热控现场培训是为了帮助员工了解并掌握热控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提高其热控技术应用水平,保障生产质量,优化生产工艺,提高能效。本培训计划将会涵盖热控技术的基本知识、现场操作、故障排除等内容。 二、培训内容 1. 热控基本概念 - 热控定义 - 热控在工业生产中的作用 - 热控原理和分类 2. 温度测量技术 - 温度测量的基本原理 - 常用的温度传感器 - 温度测量仪表的选择和使用 3. 控温技术 - 控温的目的和重要性 - 控温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 控温系统的故障分析和排除 4. 加热技术 - 常见的加热方式 - 加热设备的选择和使用 - 加热系统的优化与改进 5. 热控现场操作 - 温度测量仪表的操作 - 控温系统的操作

- 加热设备的操作 6. 热控设备维护与维修 - 热控设备的日常维护 - 热控设备的故障排除和维修 三、培训方式 1. 理论讲解 培训课程将通过专业的讲师进行理论讲解,包括使用PPT、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员工。 2. 现场操作演示 在生产现场进行实际操作演示,由培训师进行现场示范操作,让学员能够直观地了解热控设备的运作原理和操作流程。 3. 现场实践 学员在现场实际操作中,由专业人员进行指导,从而加强应用技能,提高学员的操作技能。 4. 小组讨论 在培训过程中组织小组讨论,让学员积极参与,互相学习,共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培训流程 1. 培训时间:3天 2. 第一天 - 上午:热控基本概念的讲解 - 下午:温度测量技术的理论讲解 3. 第二天 - 上午:控温技术的理论讲解 - 下午:热控现场操作演示 4. 第三天

OVATION系统培训教材

OVATION控制系统培训教材 检修部热控专业 2005-1

目录 1.系统硬件 ........................................................................................................... - 1 - 1.1.网络系统................................................................................................. - 1 - 1.2.DPU ......................................................................................................... - 2 - 1.3.I/O机架及柜内总线............................................................................... - 7 - 1.4.远程站点的配置及连接......................................................................... - 9 - 1.5.I/O模件................................................................................................. - 10 - 1.6.AI模件.................................................................................................. - 13 - 1.7.AO模件 ................................................................................................ - 15 - 1.8.DI模件.................................................................................................. - 16 - 1.9.DO模件 ................................................................................................ - 18 - 1.10.VP模件 ............................................................................................. - 19 - 1.11.脉冲计数模件.................................................................................... - 21 - 1.1 2.其他模件............................................................................................ - 22 - 1.13.机柜电源系统.................................................................................... - 23 - 1.14.硬件的基本维护工作........................................................................ - 25 - 2.服务器、工程师站 ......................................................................................... - 26 - 2.1.服务器、工程师站概述....................................................................... - 26 - 2.2.访问组态工具....................................................................................... - 27 - 2.3.系统硬件组态....................................................................................... - 27 - 2.4.系统数据库介绍................................................................................... - 30 - 2.5.系统数据库的编辑............................................................................... - 34 - 2.6.系统画面的组态................................................................................... - 39 - 2.7.系统功能软件的使用........................................................................... - 57 - 2.8.系统逻辑图的组态............................................................................... - 59 - 3.操作员站基本操作 ......................................................................................... - 69 - 3.1.操作员站画面概述............................................................................... - 69 - 3.2.报警窗口的使用................................................................................... - 71 - 3.3.趋势图的使用....................................................................................... - 72 - 3.4.在系统中组建历史点........................................................................... - 75 - 4.系统维护和管理 ............................................................................................. - 75 - 4.1.SOLARIS系统基本维护 ..................................................................... - 75 - 4.2.OV ATION系统备份和恢复................................................................. - 75 - 4.3.组态操作员站custom graphic菜单显示的项目 ................................ - 77 - 4.4.组态操作员站薄膜键盘中1-48个按钮的功能............................... - 78 - 4.5.组态data analysis and maintaince菜单显示的项目 ........................... - 78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