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蔬菜绿色食品认证标准

蔬菜绿色食品认证标准

按照绿色食品的概念,绿色蔬菜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产地生态环境良好的前提下,按照特定的质量标准体系生产,并经专门机构认定,允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蔬菜的总称。“安全”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通过严密的监测和控制,防止有毒有害物质在各个环节的污染,确保蔬菜内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在安全标准以下,不构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优质”是指蔬菜的商品质量要符合标准要求。“营养”是指蔬菜的内在品质,即品质优良,营养价值和卫生安全指标高。

绿色标准

为了保证绿色蔬菜的无污染、安全、优质和营养的特性,开发和生产绿色蔬菜有一套较为完整的质量标准体系,包括产地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生产操作规程和卫生标准等。绿色蔬菜的标准又分为AA级和A 级标准。AA级绿色蔬菜要求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制订的《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的农药和肥料等,并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技术,产品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A级绿色蔬菜则要求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制订的《绿色食品产地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要求,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的农药和肥料,产品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简述绿色食品的认证程序

简述绿色食品的认证程序 简述绿色食品的认证程序 绿色食品是指通过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等环节,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化肥、生长激素等有害物质,不使用基因工程技术,不违反环境保护法规和动物保护法规,以及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的食品。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绿色食品需要进行认证。 一、绿色食品认证的目的 1. 保障消费者健康:绿色食品认证可以确保产品不含有害物质,符合安全标准。 2. 促进可持续发展:绿色食品认证可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增强企业竞争力: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可以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和信誉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绿色食品认证机构

国家相关部门授权的机构是进行绿色食品认证的唯一机构。在中国, 国家相关部门授权的机构包括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等。 三、绿色食品认证的标准 1. 绿色食品生产标准:绿色食品生产标准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禁止使 用化学合成农药、化肥、生长激素等有害物质,不使用基因工程技术,符合环境保护和动物保护法规的标准。 2. 绿色食品质量标准:绿色食品质量标准是指在产品质量方面,符合 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3. 绿色食品安全标准:绿色食品安全标准是指在产品安全方面,符合 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四、绿色食品认证程序 1. 申请认证:企业首先需要向认证机构提交申请材料,包括企业基本 情况、生产设备、原材料采购渠道等信息。 2. 审核评估:认证机构会对企业进行现场审核评估,查看企业是否符 合绿色食品认证要求。

3. 报告编制:审核评估结束后,认证机构会编制审核报告,并将报告 交给企业进行审查确认。 4. 认证决定:企业确认审核报告无误后,认证机构会根据评估结果作 出认证决定。 5. 发放证书:认证机构会向企业发放绿色食品认证证书,标志着企业 已经获得了绿色食品认证。 五、绿色食品认证的有效期和监督管理 1. 有效期:绿色食品认证的有效期为三年,到期需要重新申请认证。 2. 监督管理:认证机构会对已经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企业进行定期监 督检查,确保企业一直符合绿色食品标准要求。如果发现企业有违规 行为,将取消其绿色食品认证资格。 六、结语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和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食品市场越来越受到关注。通过严格的绿色食品认证程序,可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并促进农 业可持续发展。

绿色食品认证---蔬菜

XXXXXX公司 生菜生产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产生菜的产地环境要求、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运输储存、加工包装销售和生产档案记录等。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生菜的生产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写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NY/T391-2000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NY/T393-2000 农业部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394-2000 农业部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GB 16715.5-2010 瓜菜作物种子叶菜类 3 产地环境要求 应符合NY/T391-2000 规定的要求。设施栽培可采用塑料大棚、日光温室及夏季遮阳网。选择在地势平整、排灌方便、疏松、肥沃、保肥的微酸性粘质壤土或沙壤土栽培。种植生菜应选择无同种病虫害的作物为前茬作物,避免与菊科蔬菜连作。老菜园土要经过撒腐熟石灰、淋杀虫剂等处理。本公司采用塑料大棚和露地两种模式栽培。 4 生产技术 4.1 品种选择 4.1.1 选择原则 选用抗病性好、抗逆性强、商品性优良的生菜品种。根据不同季节和种植地点选用不同的生菜品种。 4.1.2 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必须符合“GB 16715.5”的要求,种子供应商必须具备种子经营资质、完备的生菜种子生产技术、良好的市场信誉等,购进种子后需进行种子发芽试验,以检测种子质量。 5 播种育苗 5.1 播前准备 5.1.1 育苗方式

蔬菜检测标准

检测标准 无公害蔬菜检测项目及检测标准 (一)、生产基地环境检测其中农田灌溉水指标9项:pH值、汞、镉、铅、砷、铬、氟化物、氯化物、氰化物;土壤质量指标9项:pH值、汞、砷、铅、镉、铬、铜、六六六、DDT。 (二)、蔬菜产品卫生质量检测指标:氟、砷、汞、镉、铅、铬、六六六、DDT、甲拌磷、甲胺磷、对硫磷、辛硫磷、马拉硫磷、倍硫磷、氧化乐果、敌敌畏、乙酰甲胺磷、乐果、溴氰菊酯、氰戊菊酯、百菌清、多菌灵、亚硝酸盐二十三项。 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标准是应用科学技术原理,结合绿色食品生产实践,借鉴国内外相关标准所制定的在绿色食品生产中必须遵守、在绿色食品认证时必须依据的技术性文件。绿色食品标准不是单一的产品标准,而是由一系列标准构成的、非常完善的标准体系。 绿色食品标准以“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为核心,包括产地环境质量、生产技术标准、最终产品标准、包装与标签标准、贮藏运输标准以及其他相关标准六个部分。 一、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标准。分别对绿色食品产地的空气质量、农田灌溉水质量、畜禽养殖用水质量、渔业水质量和土壤环境的质量的各项指标、浓度限值做了明确规定。 二、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对生产过程中的投入品如农药、肥料、饮料和食品添加剂等生产资料使用方面的规定,另一部分是针对具体种养殖对象的生产技术规程。 三、绿色食品产品标准。对初级农产品和加工产品分别制定相应的感官、理化和生物学要求,例如前面谈到的蔬菜标准。 四、绿色食品标志使用、包装及贮运标准。为确保绿色食品产后在包装运输中不受污染,制定了相应的标准。 所要申报的企业,其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和包装和运输等条件必须符合相应的绿色食品标准要求,并经过相应的机构检测,才能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这种完整的标准体系和认证过程真正体现了“全程质量控制”的理念。目前农业部颁布的绿色食品标准共计90项,其中通则类标准有 10项,产品标准有80项。 有机食品 1,有机蔬菜的定义 指在蔬菜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除草剂、生长调节剂等物质,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协调种植平衡,持农业生态系统持续稳定,且经过有机认证机构鉴定认可,并颁发有机证书。在此基础上,生产的蔬菜为有机蔬菜。 2.有机蔬菜基地的基本要求 2.1基地的完整性 有机蔬菜基地的土地应是完整的地块,其间不能夹有进行常规生产的地块,

绿色食品标准

我国分别制定了AA级与A级绿色食品标准。制定AA级绿色食品认定准则的依据是,以我国国家相关标准、法规、条例为基础,参照GB/T 24000-ISO 14000环境管理系列、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IFOAM)、欧共体有机农业条例(2092/91)、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有机农业标准,结合我国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科技攻关成果,争取达到与国外有机食品标准接轨和互相认可的目的。制定A级绿色食品标准的依据是,以我国国家标准、法规、条例为基础,参照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例如FAO/WHO 的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等标准,在绿色食品生产的四个关键环节上,综合技术水平优于国内执行标准并能被绿色食品生产企业普遍接受。 绿色食品标准目录 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备注 1 NY/T391-2000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2 NY/T392-2000 绿色食品食品添加剂使用准则 3 NY/T393-2000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4 NY/T394-2000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5 NY/T471-2000 绿色食品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6 NY/T472-2001 绿色食品兽药使用准则 7 NY/T473-2001 绿色食品动物卫生准则 8 NY/T658-2002 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 9 NY/T268-95 绿色食品苹果被NY/T844-2004替代 10 NY/T269-95 绿色食品黄瓜被NY/T747-2003替代 11 NY/T288-2002 绿色食品茶叶 12 NY/T271-95 绿色食品菜豆被NY/T748-2003替代 13 NY/T272-95 绿色食品豇豆 14 NY/T273-95 绿色食品啤酒被NY/T273-2002替代 15 NY/T274-95 绿色食品干白葡萄酒被NY/T274-2004替代 16 NY/T275-95 绿色食品半干白葡萄酒 17 NY/T276-95 绿色食品干红葡萄酒 18 NY/T277-95 绿色食品半干红葡萄酒

绿色食品认证及申报要求

新疆第三期绿色(有机) 食品生产管理培训班材料 绿色食品标志认证与申报要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北京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新疆分中心 二〇〇六年三月

大纲: 一、绿色食品概念及标志 1、绿色食品概念 2、绿色食品分类 3、绿色食品标志(标志、编号) 二、绿色食品认证及标准 1、绿色食品申报条件(申请者、生产、申报范围) 2、绿色食品申报程序(申请、审核、现场检查、上报、发证) 3、绿色食品标准 三、绿色食品申报材料的准备 1、绿色食品申报材料目录 2、申请书及调查表 3、生产规程(种植规程、养殖规程、加工规程) 4、质量控制体系(管理制度、原料收购合同、基地图、农户名单) 5、其他材料 6、外购原料

一、绿色食品概念及绿色食品标志 1. 绿色食品概念 1、什么是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加工,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商标标志的安全、优质、营养食品。 绿色食品并非指“绿颜色”的食品,而是对无污染食品的一种形象表述。由于与环境、健康和安全相关的事物通常冠之以“绿色”,为了突出这类食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对环境保护的有利性和产品自身的无污染与安全性,因此命名为绿色食品。 2、绿色食品分类 绿色食品按照是否有化学合成物质的投入以及相关标准的不同,分为A级绿色食品和AA级绿色食品。 A 级绿色食品系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的,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验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AA 级绿色食品系指在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的,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验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A级有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AA级绿色食品等同于国际上的有机食品。 2. 绿色食品标志及其含义

绿色食品认证标准

绿色食品认证标准 绿色食品是指以绿色生态为核心,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不使用农药、化肥等 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采用有机种植、生态养殖等方式生产的食品。为了保证绿色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绿色食品认证标准。本文将从绿色食品的定义、认证标准的制定、绿色食品认证的重要性等方面展开讨论。 1. 绿色食品的定义 绿色食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并且能够最大程度保 持食品的原有营养价值和口感,不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的食品。它们采用的生产方式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和抗生素,以生态有机的方式进行种植和养殖。 2. 绿色食品认证的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对食品安全和营养价值的要求也 越来越高。因此,为了保证消费者选择健康安全的食品,各国开始制定绿色食品认证标准,以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3. 绿色食品认证标准的制定 制定绿色食品认证标准需要综合考虑生产方式、有害物质的检测、环境保护和 社会效益等多个因素。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绿色食品认证标准可能存在差异,但核心目标都是为了保证消费者能够选择到真正绿色、健康的食品。 4. 绿色食品认证标准的内容 绿色食品认证标准主要包括农业生产方式、使用化学物质的限制、环境保护要求、质量控制要求和跟踪溯源要求等。农业生产方式要求采用有机种植、生态养殖等方式,限制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和抗生素,环境保护要求包括土壤和水源保护等方面的要求,质量控制要求则包括产品的营养价值、口感和外观等方面的要求。跟踪溯源要求是为了保证产品的可追溯性,追溯到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5. 绿色食品认证的重要性 绿色食品认证对于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非常重要。通过认证,消费者不仅 能够购买到安全、有机的食品,还能够保护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农业的发展。而对于生产者来说,绿色食品认证可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市场竞争力。 6. 绿色食品认证的影响 绿色食品认证的推广对于整个食品产业和农业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它可以 推动农业向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同时,绿色食品认证也能够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度,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7. 绿色食品标志的作用 绿色食品认证通常会使用特定的标志来表示产品已经通过认证。这些标志在市 场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消费者可以通过标志来判断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绿色食品标志的作用不仅是提供信息给消费者,还能够促进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选择意愿。 8. 绿色食品认证的挑战 尽管绿色食品认证对于推动绿色农业的发展和保障消费者权益非常重要,但其 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一方面,认证机构需要具备专业的专家和设备,进行产品质量的检测和监控;另一方面,生产者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才能达到认证标准。 9. 绿色食品认证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不断提高,绿色食品认证也需要不断跟进发展。未来,绿色食品认证标准可能会更加细化、严格,以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同时,认证机构和生产者也需要加强合作,提高认证的效率和透明度。 10. 总结

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标准知识

有关食品安全标准的知识 一、无公害食品标准知识 无公害食品标准主要包括无公害食品行业标准和农产品安全质量国家标准,二者同时颁布。无公害食品行业标准由农业部制定,是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主要依据;农产品安全质量国家标准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制定。 (一)无公害食品行业标准 无公害食品标准以全程质量控制为核心,主要包括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技术标准和产品标准三个方面: 1. 无公害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无公害食品的生产首先受地域环境质量的制约,即只有在生态环境良好的农业生产区域内才能生产出优质、安全的无公害食品。一是强调无公害食品必须产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地域,以保证无公害食品最终产品的无污染、安全性,二是促进对无公害食品产地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2. 无公害食品生产技术标准 无公害食品生产过程的控制是无公害食品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无公害食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按作物种类、畜禽种类等和不同农业区域的生产特性分别制订的,用于指导无公害食品生产活动,规范无公害食品生产,包括农产品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和食品加工等技术操作规程。从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严格按规定使用农业投入品。禁止使用国家禁用、淘汰的农业投入品。 3. 无公害食品产品标准 无公害食品产品标准是衡量无公害食品最终产品质量的指标尺度。它虽然跟普通食品的国家标准一样,规定了食品的外观品质和卫生品质等内容,但其卫生指标不高于国家标准,重点突出了安全指标,安全指标的制订与当前生产实际紧密结合。无公害食品产品标准反映了无公害食品生产、管理和控制的水平,突出了无公害食品无污染、食用安全的特性。 二、绿色食品标准知识 绿色食品标准分为两个技术等级,即AA级绿色食品标准和A级绿色食品标准。 AA级绿色食品标准要求,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兽药及有害于环境和人体健康的生产资料,而是通过使用有机肥、种植绿肥、作物轮作、生物或物理方法等技术,培肥土壤、控制病虫草害、保护或提高产品品质,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要求。 A级绿色食品标准要求,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并积极采用生物学技术和物理方法,保证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要求。 绿色食品标准以“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理念为核心,由以下四个部分构成: (一)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标准

绿色食品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绿色食品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产品或产品原料的产地必须符合农业部制定的绿色食品 生态环境标准; 2.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农业部制定的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 3.产品必须符合农业部制定的绿色食品质量和卫生标准; 4.产品外包装必须符合国家食品标签通用标准,符合绿色食品特定的包装、装磺和标签规定。 近几年是城镇居民收入增长较快的时期,也是绿色食品加快发展的时期。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860元,比1998年增长26.5%,年均增幅为8.1%。同期,绿色食品产品数增长14倍,年均增幅33.1%。一些大型商场、超市等商业企业积极进入绿色食品营销领域。这几年绿色食品出口贸易额一直保持40%的增长速度。 另一方面,有关绿色食品的生产观念、质量标准已被更多的农户、生产加工企业所接受。近几年来,绿色食品产品开发一直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绿色食品产量规模不断扩大,某些产品在同类产品中已占有较大的比重,如绿色食品奶粉产量已占全国总量的40%。一些地方已经形成绿色食品的集中产区,在全国 同类绿色食品产品中,黑龙江、江苏 两省绿色食品大米占50%;内蒙古、黑龙江两省区绿色食品 乳制品占59%°

加入WTo之后,绿色食品的优势更加明显。我国绿色食品质量标准高,卫生指标已达到发达国家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有利于树立消费者的信心。另外,绿色食品还具备环保优势,易于打破涉及资源和环境保护领域的绿色壁垒,不但能在国内市场保持较强的竞争力,而且还将成为带动农产品出口的主导力量。 种种迹象表明,绿色食品的发展,既有市场需求,又有生产潜力,它应当在我国的农业结构调整中起到示范带动作用。目前,绿色食品正在步入一个加快发展的阶段,增强绿色食品的制度优势、品牌优势和产品优势,是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政府部门应当引导、扶持绿色食品产业扩大总量,培育市场。重点是加快西部地区、贫困地区的产品开发,发挥其资源和环境优势。特别是要组织和引导大型商业流通企业参与绿色食品市场建设、充分实现绿色食品的市场价值,逐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 我国目前的绿色食品市场也存在着鱼目混珠的现象,这对绿色食品的持续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强绿色食品产品质量监管,特别是严把认证关,加强对获标产品的质量监管,打击假冒行为,这既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又可确保绿色食品的质量信誉。 •什么是“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是指无公害、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经过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食品。

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常用标准汇总(2013年12月26日更新)

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常用标准汇总(2013年12 月26日更新) 一、无公害食品标准: 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 GB 18406.1-2001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 GB 18406.2-2001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果安全要求 GB 18406.3-2001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畜禽肉安全要求 GB 18406.4-2001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 GB/T 18407.1-2001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GB/T 18407.2-2001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果产地环境要求GB/T 18407.3-2001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畜禽肉产地环境要求GB/T 18407.4-2001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GB/T 18407.5-2003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乳与乳制品产地环境要求 无公害食品: NY 5013-2006 无公害食品林果类产品产地环境条件 NY 5027-2008 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 NY 5028-2008 无公害食品畜禽产品加工用水水质 NY 5030-2006 无公害食品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 NY 5031-2001 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NY 5032-2006 无公害食品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NY/T 5038-2006 无公害食品家禽养殖生产管理规范 NY 5051-2001 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52-2001 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0-2002 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 NY 5071-2002 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2002 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NY 5073-2006 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 NY 5138-2002 无公害食品蜜蜂饲养兽药使用准则

绿色食品的认证要求

绿色食品的认证要求 绿色食品的认证要求包括以下几点: 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环境应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这包括经农业部指定的环保监督部门审定的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符合绿色食品的生态标准。 农作物种植、畜禽饲料,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 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包括营养和卫生标准,以及特定的包装、标签规定。 产品的包装、贮运必须符合绿色包装贮运标准。 预包装产品应使用注册商标(含授权使用商标)。 生产中投入品使用应符合绿色食品投入品使用准则。 企业应具备绿色食品生产的环境条件和技术条件,加工企业须生产经营一年以上方可受理申请。 申请认证产品条件:按国家商标类别划分的第5、29、30、31、32、33类中的大多数产品均可申请认证;以“食”或“健”字登记的新开发产品可以申请认证;经卫生部公告既是药品也是食品的产品可以申请认证;暂不受理油炸方便面、叶菜类酱菜(盐渍品)、火腿肠及作用机理不甚清楚的产品(如减肥茶)的申请;绿色食品拒绝转基因技术。由转基因原料生产(饲养)加工的任何产品均不受理。 申请人必须是企业法人,且应具备以下条件:具备绿色食品生产的环境条件和技术条件;加工企业须生产经营一年以上方可受理申请。

认证申请要求:《绿色食品标志使用申请书》和《种植产品调查表》;保证执行绿色食品标准和规范的声明;生产操作规程(种植规程、养殖规程、加工规程);公司对“基地+农户”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合同、基地图、基地和农户清单、管理制度);产品执行标准;产品注册商标文本(复印件);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企业质量管理手册;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蔬菜检测标准

检测原则 无公害蔬菜检测项目及检测原则 (一)、生产基地环境检测其中农田灌溉水指标9项:pH值、汞、镉、铅、砷、铬、氟化物、氯化物、氰化物;土壤质量指标9项:pH值、汞、砷、铅、镉、铬、铜、六六六、DDT。 (二)、蔬菜产品卫生质量检测指标:氟、砷、汞、镉、铅、铬、六六六、DDT、甲拌磷、甲胺磷、对硫磷、辛硫磷、马拉硫磷、倍硫磷、氧化乐果、敌敌畏、乙酰甲胺磷、乐果、溴氰菊酯、氰戊菊酯、百菌清、多菌灵、亚硝酸盐二十三项。 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原则是应用科学技术原理,结合绿色食品生产实践,借鉴国内外有 性文献。绿色食品原则不是单一旳产品原则,而是由一系列原则构成旳、非常完善旳原则体系。 绿色食品原则以“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为核心,涉及产地环境质量、生产技术原则、最后产品原则、包装与标签原则、贮藏运送原则以及其她有关原则六个部分。 一、绿色食品产地环境原则。分别对绿色食品产地旳空气质量、农田灌溉水质量、畜禽养殖用水质量、渔业水质量和土壤环境旳质量旳各项指标、浓度限值做了明确规定。

二、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原则。涉及两部分:一部分是对生产过程中旳投入品如农药、肥料、饮料和食品添加剂等生产资料使用方面旳规定,另一部分是针对具体种养殖对象旳生产技术规程。 三、绿色食品产品原则。对初级农产品和加工产品分别制定相应旳感官、理化和生物学规定,例如前面谈到旳蔬菜原则。 四、绿色食品标志使用、包装及贮运原则。为保证绿色食品产后在包装运送中不受污染,制定了相应旳原则。 所要申报旳公司,其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和包装和运送等条件必须符合相应旳绿色食品原则规定,并通过相应旳机构检测,才干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这种完整旳原则体系和认证过程真正体现了“全程质量控制”旳理念。目前农业部颁布旳绿色食品原则合计90项,其中通则类原则有10项,产品原则有80项。 有机食品 1,有机蔬菜旳定义 指在蔬菜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旳农药、化肥、除草剂、生长调节剂等物质,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用一系列可连续发展旳农业技术,协调种植平衡,持农业生态系统连续稳定,且通过有机认证机构鉴定认可,并颁发有机证书。在此基本上,生产旳蔬菜为有机蔬菜。 2.有机蔬菜基地旳基本规定 2.1基地旳完整性 有机蔬菜基地旳土地应是完整旳地块,其间不能夹有进行常规生产旳地块,

我国绿色食品的标准

我国绿色食品的标准 绿色食品是指在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和食用过程中对环境友好、对人体健 康无害的食品,是一种健康、安全、环保的食品。我国对绿色食品的标准制定和监管已经逐渐完善,以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和健康。 首先,我国绿色食品的标准主要包括生产标准、加工标准、质量标准和安全标准。生产标准主要包括土壤环境、水质环境、农药残留等方面的要求,确保食品生产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加工标准则要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保证食品的原汁原味。质量标准是指绿色食品在营养成分、口感、外观等方面达到一定的要求,以保证食品的品质。而安全标准则是保证绿色食品在储存、运输、销售和食用过程中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危害。 其次,我国对绿色食品的标准制定和监管由国家主管部门负责,各级政府都会 对绿色食品进行监督检查,确保食品生产和销售环节符合相关标准。同时,我国还设立了绿色食品认证机构,对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食品进行认证,以便消费者可以通过认证标识来选择绿色食品,增强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信心。 再次,绿色食品的标准制定和监管是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和健康,也 是为了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推动绿色食品生产和销售,可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改善农民收入。同时,绿色食品的推广还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化学物质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最后,我们应该鼓励和支持绿色食品的生产和消费,选择绿色食品,既是对自 己健康的负责,也是对环境和社会的负责。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对绿色食品标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认知和了解,让更多的人加入到绿色食品的生产和消费中来,共同建设绿色、健康的美好家园。

绿色食品认证蔬菜

公司 生菜生产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产生菜(de)产地环境要求、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运输储存、加工包装销售和生产档案记录等.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生菜(de)生产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de)条款通过本标准(de)引用而成为本标准(de)条款.凡是注日期(de)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de)修改单(不包括勘误(de)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de)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写文件(de)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de)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NY/T391-2000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NY/T393-2000 农业部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394-2000 农业部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GB 16715.5-2010 瓜菜作物种子叶菜类 3 产地环境要求 应符合NY/T391-2000 规定(de)要求.设施栽培可采用塑料大棚、日光温室及夏季遮阳网.选择在地势平整、排灌方便、疏松、肥沃、保肥(de)微酸性粘质壤土或沙壤土栽培.种植生菜应选择无同种病虫害(de)作物为前茬作物,避免与菊科蔬菜连作.老菜园土要经过撒腐熟石灰、淋杀虫剂等处理.本公司采用塑料大棚和露地两种模式栽培. 4 生产技术 4.1 品种选择 4.1.1 选择原则

选用抗病性好、抗逆性强、商品性优良(de)生菜品种.根据不同季节和种植地点选用不同(de)生菜品种. 4.1.2 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必须符合“GB 16715.5”(de)要求,种子供应商必须具备种子经营资质、完备(de)生菜种子生产技术、良好(de)市场信誉等,购进种子后需进行种子发芽试验,以检测种子质量. 5 播种育苗 5.1 播前准备 5.1.1 育苗方式 生菜育苗可以采用直播育苗和穴盘育苗两种方式,本基地采用穴盘育苗,以获得整齐、优质(de)生菜苗. 5.1.2 苗床准备 选择地面平整,浇水便捷,排水良好,夏秋季节可遮阳,冬季可保温(de)日光温室或塑料大棚作为育苗地点,清除杂物以备摆放苗盘. 5.1.3 育苗基质准备 方案一:选择优质泥炭土、珍珠岩和蛭石按照3:1:1(de)比例混合均匀(比例根据不同情况可适当调整),同时掺入少量复合肥(每立方2千克左右)和杀菌剂(百菌清),将拌好(de)基质装入200孔(de)穴盘内,以备播种.方案二:选择进口调配好(de)优质基质,装入穴盘,以备播种. 5.1.4 种子处理 剔除霉籽、瘪籽、虫籽等.高温季节育苗,如有必要,可将种子在清水中浸泡4小时,待种子充分吸水后捞起,清洗后,放在5-10℃温度下催芽1-2天后播种. 5.2 播种

绿色食品黄花菜产品标准

绿色食品黄花菜产品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绿色食品A级黄花菜产品采收、加工、分级、包装、运输。亦可供其它黄花菜产区参照执行。外贸出口可按本标准执行,也可由交易双方议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标注日期的应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以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标注日期的应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5009.3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T5009.5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GB/T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T5009.12 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5009.15 食品中镉的测定 GB/T5009.17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 GB/T5009.18 食品中氟的测定 GB/T5009.20 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GB/T5009.33 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 GB/T5009.34 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测定 GB/T5009.38 蔬菜、水果卫生标准的分析 GB/T5009.92 食品中钙的测定 GB/T12389 食物中胡萝卜素的测定方法 GB15198 食品中亚硝酸盐限量卫生标准 GB8863 速冻食品技术规程 GB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731-81 麻袋的技术条件 GB/T 18454 液体食品无菌包装用复合袋 GB/T 19741 液体食品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 GB/T 28117 食品包装用多层共挤膜、袋 GB/T 28118 食品包装用塑料与铝箔复合膜、袋

GB/T 30768 食品包装用纸与塑料复合膜、袋 GB9683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绿色食品是指产自良好生态环境,按绿色食品要求生产,并经国家专门机构认定,准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无公害、安全、优质的农林产品、营养型食品。 3.2 绿色食品A级黄花菜是指按照绿色食品A级黄花菜生产技术规程生产,并获得绿色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A级黄花菜产品。 3.3 花蕾是指花瓣尚未展开的黄花菜。由上部可开放的花瓣和基部合生成筒状的花被管两部分组成。 3.4 鲜黄花菜是指未经加工的黄花菜花蕾。 3.5 sha青是指利用高温蒸汽迅速破坏花蕾细胞活力,引起内含物质的变化,固定营养物质的过程。 3.6 干黄花菜是指黄花菜鲜花蕾经过sha青,晒干或烘干的制干黄花菜。 3.7 速冻保鲜黄花菜是指鲜花蕾经过sha青速冻,在冰冻状态下保存的黄花菜花蕾。 3.8 开花菜是指黄花菜花瓣开裂,花蕊外露的菜条。 3.9 油条菜是指呈现油浸状的菜条。 3.10 青条菜是指呈现青绿色的菜条。 3.11 褐斑是指黄花菜生产中遭受虫害,导致干菜菜条上局部形成的褐色斑块;或速冻过程中处理不当导致花蕾局部形成的褐色斑块。 3.12 杂质是指黄花菜以外的所有物质。 3.13 裂花指黄花菜花蕾花瓣顶端开裂。 4 采收加工 4.1 采收加工人员要求 采收加工从业人员必须身体健康。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黄花菜采收加工。 4.2 鲜食菜采收加工 4.2.1 鲜食菜采摘要求 用于鲜食菜销售或速冻保鲜加工的鲜黄花菜花蕾,为尚未完全成熟的小花蕾。要求花瓣部分长度4.5~6cm,绿色,无损伤、不带梗。 4.2.2 鲜食菜加工

绿色食品标准代号

绿色食品标准代号 近日食品安全问题备受社会大众的关注,绿色食品自然而然成为人们喜爱和关注的焦点。所谓绿色食品,指的是产自优良生态环境、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安全、优质食用农产品及相关产品。 绿色食品标准: NY/T1042-2017 绿色食品坚果 NY/T1513-2017 绿色食品畜禽可食用副产品 NY/T1889-2017 绿色食品烘炒食品 NY/T1329-2017 绿色食品海水贝 NY/T897-2017 绿色食品黄酒

NY/T1885-2017 绿色食品米酒 NY/T1508-2017 绿色食品果酒 NY/T431-2017 绿色食品果(蔬)酱 NY/T1509-2017 绿色食品芝麻及其制品NY/T751-2017 绿色食品食用植物油NY/T420-2017 绿色食品花生及制品NY/T1323-2017 绿色食品固体饮料NY/T844-2017 绿色食品温带水果 NY/T2988-2016 绿色食品湘式挤压糕点NY/T2987-2016 绿色食品果醋饮料NY/T2986-2016 绿色食品糖果

NY/T2985-2016 绿色食品低聚糖 NY/T2984-2016 绿色食品淀粉类蔬菜粉 NY/T2983-2016 绿色食品速冻水果 NY/T2982-2016 绿色食品油菜籽 NY/T2981-2016 绿色食品魔芋及其制品 NY/T2980-2016 绿色食品包装饮用水 NY/T2979-2016 绿色食品天然矿泉水 NY/T2978-2016 绿色食品稻谷 NY/T2977-2016 绿色食品薏仁及薏仁粉 NY/T2976-2016 绿色食品冷藏、速冻调制水产品NY/T2975-2016 绿色食品头足类水产品

绿色食品蔬菜标准与技术规程

绿色食品蔬菜标准与技术规程 一、绿色食品蔬菜生产的基本规定 1. 绿色食品蔬菜生产生态环境评价达标 AA级─大气、水质、土壤各项检测数据,不得超过有关标准,生产过程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 A级─大气、水质、土壤综合污染指数不得超过1。生产过程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 2.严禁使用的肥料和允许使用的肥 AA级─严禁使用化学合成肥料、有害的城市垃圾、污泥、医院粪便垃圾、工业垃圾等。严禁追施未腐熟的人粪尿。 叶面肥不得含化学合成的生长调节剂,并且叶面肥必须在收获前20d喷施。 微生物肥用于拌种,基肥和追肥,能减少蔬菜产品亚硝酸盐含量,有利改善品质。 A级─有限度地使用部分化学合成肥料,但严禁使用硝态氮肥;化肥必须与有机肥配合施用,有机氮与无机氮之比为1:1。但最后一次追肥必须在收获前30 d进行。化肥可与有机肥、微生物肥配合施肥。生活垃圾必须经无害化解决,达标后方可使用。 AA级、A级使用农家肥料(人粪尿、秸杆、杂草、泥炭等)必须制作堆肥,高温发酵,杀死各种寄生虫卵、病原菌、杂草种子,除去有害气体和有害有机酸,达成卫生标准后使用。

AA级、A级允许使用的肥料 允许使用的基肥: ①农家肥─堆肥、沤肥、厩肥、绿肥、作物秸杆、未经污染的泥肥、并肥。 ②商品有机肥─以大量生物物质、动植物残体、排泄物、生物废弃物等为原料,加工制成的商品肥。 ③腐植酸类肥料─以草炭、褐煤、风化煤为原料生产的腐植酸类肥料。 ④微生物肥料─是特定的微生物菌种生产的活性微生物制剂,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通过微生物活动能改善植物的营养或产生植物激素,促进植物生长,根据微生物肥料对改善植物营养元素的不同,分为五类,使用时根据蔬菜种类不同,加以选用。 微生物复合肥以固氮类细菌、活化钾细菌、活化磷细菌三类有益细菌共生体系,互不拮抗,能提高土壤营养供应水平,成本低、效益高、增产度大,是生产绿色食品和无污染蔬菜抱负肥源。适合任何蔬菜和农作物。 固氮菌肥能在土壤和作物根际固定氮素,为作物提供氮素营养,适宜叶菜类和豆类蔬菜。 根瘤菌肥能改善豆科植物的氮素营养,适宜豆类蔬菜。 磷细菌肥能把土壤中难溶性磷转化为作物可运用的有效磷,改善磷素营养,如磷细菌、解磷真菌、菌根菌剂等。 磷酸盐菌肥能把土壤中云母、长石等含钾的磷酸盐及磷灰石进行分解,释放出钾,如磷酸盐细菌、其他解盐微生物制剂。 A级除适宜AA级肥料外也可使用下列基肥: ①有机复合肥─有机和无机肥物质混合和化合制剂。如经无害化解决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