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_小马过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_小马过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_小马过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_小马过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二年级下册第 14 课《小马过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恰当的语气。

3.学习课文内容,懂得在遇到问题时,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动脑筋去想,从实践中去寻求答案。

教学重点:认识本课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恰当的语气。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一定会遇到许多困难,那当你遇到困难时会怎么办呢?

学生:

同学们的办法真多!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出示图片ppt),他也遇到了一个困难,他是怎样做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读完题目后,你想知道什么呢?

学生预想:小马是怎样过河的?小马过河去干什么?小马为什么

过河?小马过去了吗?

那么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检查预习

(一)生字正音,组词

在学习课文之前,老师想送给同学们一个礼物,(出示生字卡片),桃子上有本课的生字,谁能读准桃子上的字音并能给他们组词,老师就把这个桃子送给谁。

(二)检查词语

生字已经难不倒同学们了,那词语呢?(出示词语,开火车读)(三)多音字

(出示多音字)这两个字是什么字?读准“没”出现在课文中的两个字音。知道“坊”的两个读音,并会组词。

(四)会写的生字

红字出示易错生字,重点示范书写“愿”提示愿是半包围结构,不要写成上下结构。“突”下面是“犬”不要漏掉点。

三、整体感知

小组合作:自由读课文,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并填写完整下面这段话。

_____帮_____把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路上遇到一条小河,_____说河水浅可以过去,____却说河水深很危险。小马回去问妈妈,妈妈叫他去试一试。小马试了试,原来河水既不深也不浅。

四、精讲点拨指导朗读

马棚里住着一匹老马和一匹小马。请同学默读第2、3自然段,思考一下,小马为什么要过河?

请同学读第二自然段。

小马能帮妈妈做事是什么样的心情?你是从哪个词里看出来的。(出示:连蹦带跳)谁能读出小马高兴的语气。

小马在去磨坊的路上遇到了困难?什么困难?(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那这时候小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为难)

谁能用为难的语气读出小马心里想的话?

当他正为难的时候,他遇到了谁?(出示“老牛”“松鼠”板书)“老牛”和“松鼠”分别怎么说的?(出示老牛和松鼠的话)

“老牛”和“松鼠说这句话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老牛—轻而易举,松鼠—害怕、紧张)谁能读出

当听到“老牛”和“松鼠”的说法不一样时,小马是怎样做的?请同学分角色朗读第7自然段(男:小马,女:妈妈)

妈妈让小马不要光听别人说,那你从课文中找一找哪些句子是小马光听别人说,自己没动脑筋的句子,用波浪线标出来。

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蹚过去。

小马连忙收住脚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在这两句话中哪两个词能够体现出小马光听别人说,连想都没想,马上就去做了。(立刻连忙)

听了妈妈的话,小马是怎样做的呢?(学生读第8自然段)

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难道是老

牛和松鼠对小马撒谎了?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五、分角色演一演

表演

小马:高兴—为难—难为情

老马:亲切

老牛:轻而易举轻松

松鼠:紧张害怕

六、课后练习

试着用上下面的词语,讲一讲这个故事。

马棚愿意磨坊

驮挡住为难

突然拦住吃惊

难为情动脑筋小心

七、板书设计

14小马过河

老牛(图片)水浅

松鼠(图片)水深

二年级学生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经过将近两年的小学生活,学生的学习习惯正处于

逐步形成的阶段。班级中涌现了一批能在学习上下苦功夫的孩子,他们不仅在学习上,还在行为习惯上都成为同学的好榜样,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积极性较高,有一定竞争意识;不少孩子思维敏捷,但缺乏想象能力;受年龄限制,个个虽活泼好动,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很多孩子主观意识强烈,敢于表现自己。

孩子对学习语文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各种学习活动。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绝大部分同学都能跟上现有的进度,上课认真听讲发言积极,课后按时完成作业,个别同学表现的还特别出色。但是也有个别同学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不尽人意,学习成绩也不稳定。

总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尽量从他们的实际出发,结合新课程的要求,边教边悟,边研边改,才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语文素养的提高,才能是我们的教学之路渐行渐远

《小马过河》效果分析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勇于探索的原动力。在本堂课的教学中,采用了生字卡片、图片展示、情景片段表演等多种方式,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得整个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阅读是表达交流的基础,而朗读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最重要也最有效的方式。在本课的朗读教学活动中,注意以情感推进朗读活动。抓住小马、老牛、松鼠、老马的语言,通过理解关键词,引导学生换位思考,理解课文主要人物的心理,通过分角色朗读,以读促

悟,以悟促读,加强知道学生的朗读,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也注意以激励性评价推进朗读活动、师生赛读,情景表演这些活动的设计,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创造性地塑造故事中的人物,使故事人物更加丰满,达到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深深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学生在这方面配合度很高,甚至超出我课前预期,相信这次课后,学生的朗读能力会大大提高。

《小马过河》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马帮妈妈把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的时候,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小马去问老牛,老牛说河水很浅,而松鼠说河水深得很。妈妈叫小马试一试,小马终于蹚过了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别人说的是不是对的,要动脑筋思考,并亲自试一试,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全文共8个自然段,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巧妙设置悬念,顺应儿童心理,富有童趣,且能引发儿童思考。

本文对话精彩,尤其是对话时的提示语鲜明地展现了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性格特点。老马、小马、老牛、松鼠4个角色,说话语气符合自己的身份,且富有变化。由于对话内容不同,人物说话的语气也富于变化。“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儿事吗?”妈妈是用商量询问的语气与小马说话,显得温和、亲切。老牛和松鼠说话也富有个性特点。牛伯伯是一位长者,语气肯定,轻松。松鼠因为亲眼见到自己的同伴淹死在河里,所以他十分焦急,害怕,说话时大喊大叫。这些语句都是分角色朗读的好材料。课文角色主要围绕“河水的深浅”展

开对话,通过对话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揭示事理。

课文配有3幅插图,这些插图都可以帮助学生感受人物的心情和说话的语气,进而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小马过河》评测练习

学校:班级:姓名:

一、看谁写得又好又快。

1、夏天到了,大b?()去割小mài()。

2、我yuàn yì()和你做朋友。

3、tū()然听到救命的呼叫,我想应gāi()立kè()diào()头。

二、试着用上下面的词语,讲讲这个故事。

马棚愿意磨坊

驮挡住为难

突然拦住吃惊

难为情动脑筋小心

《小马过河》教学反思

《小马过河》是一篇富有吸引力的童话故事。课文主要讲的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马帮妈妈把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的时候,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小马去问老牛,老牛说河水很浅,而松鼠说河

水深得很。妈妈叫小马试一试,小马终于蹚过了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别人说的是不是对的,要动脑筋思考,并亲自试一试,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紧紧抓住以激发孩子的兴趣为主,时时刻刻以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为主轴。经过教研组的评课讨论,我有如下反思:

一、形式多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勇于探索的原动力。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生字卡片、图片展示、情景片段表演等多种方式,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得整个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参与度。

二、生字词训练

在生字词认读中,我采用生字卡片,开火车等方式让学生认读,学生兴趣高昂。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识字是重点,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时间原因,我没有让孩子采用识字方法识字,下节课需要对生字再进一步巩固。在板书会写生字时,也因课前准备不全面,没有在田字格中示范书写,需要进一步改进。

三、精读品悟,指导朗读。

阅读是表达交流的基础,而朗读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最重要也最有效的方式。在本课的朗读教学活动中,我注意以情感推进朗读活动。抓住小马、老牛、松鼠、老马的语言,例如抓住小马“连蹦带跳”“为难”“难为情”等心情的变化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感悟小

马的心情变化,并读出语气。抓住松鼠“大叫”“认真”来进一步感悟松鼠发自内心的紧张、害怕。通过理解关键词,引导学生换位思考,理解课文主要人物的心理,通过分角色朗读,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加强知道学生的朗读,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也注意以激励性评价推进朗读活动、男女生赛读,情景表演这些活动的设计,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创造性地塑造故事中的人物,使故事人物更加丰满,达到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深深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学生在这方面配合度很高,甚至超出我课前预期,相信这次课后,学生的朗读能力会大大提高。

四、交流体悟。

在交流“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所以老牛和松鼠对小马撒谎了。”“小马向很多人请教,是对的。”“别人的经验不一定可靠,得自己去尝试。”“什么事都要自己尝试,别人的话不可信。”等问题时由于对整体时间把握不到位,让学生交流的时间较少,理由只能我传授给学生,没给学生表现展示的机会,这是我今后需要改进的地方之一。

以上是教完这篇课文后,自己的一点小小反思。当然以后的路还很长,这节课给予我的收获还是较多的,我将吸取好的方面,继续运用于教育教学中,对于还不好的地方,继续学习,继续反思。

《小马过河》课标分析

课标中对低年级识字教学实施的建议是这样写的: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课标中同时也提示了低年

级识字教学的理念,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体验,教给学生识字方法,教学手段应形象、直观、多样。这是我在备课之前、备课之中一直在反复思考的点。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学生是阅读主体,应始终处在积极主动的地位。”读在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因此我会引导学生以不同的形式反复读文,如分组读、指名读、默读、跟读等等,以读促学。

随着教学的推进,我又通过小组角色朗读让学生体会老马、牛伯伯、小松鼠和小马应有的神情语气,使学生进入情境,感悟文本,升华情感。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顺利实现上述的三维目标,在教学中我将关注学生的学法,用学生的“学”决定教师的“教”,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受到熏陶感染,再把自己的感悟与老师、同学交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