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产品出口的绿色贸易壁垒.ppt
- 格式:ppt
- 大小:2.05 MB
- 文档页数:51
绿色贸易壁垒对山东农产品的影响及对策建议引言所谓农产品的绿色贸易壁垒实质为技术壁垒的一种,主要是发达国家以保护其国民健康为借口,对水产品中有害物的含量制定较高的质量指标。
近几年,中国农产品频繁遭受国际上绿色壁垒的冲击,山东省是全国的农产品出口大省.2008年山东省农产品出口获得了稳步增长,出口总值连续九年位居全国第一,达99.8亿美元。
同比增长7.8%.占全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24.6%,出口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85个。
然而,山东省农产品的出口受到了主要出口国家绿色壁垒的限制。
作为农产品出口大省的山东省长期以来忽视农产品的质量,对有些农户滥用药物和激素,造成药物残留超标,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且在生产过程中缺乏环保意识,导致山东省农产品被其他国家的绿色壁垒所封杀。
绿色壁垒已经成为山东省农产品出口的重大障碍造成了重大的损失。
因此加强对绿色壁垒的研究。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山东省农产品出口的竞争力十分必要。
二.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及特点绿色贸易壁垒(Green Trade Barrier),又称“环境贸易壁垒”、“环境壁垒”、“绿色保护主义”一般认为,绿色贸易壁垒是指一国以保护有限的自然环境,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通过制定一系列苛刻的环保标准.对来自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产品、服务直接或间接设置障碍限制进口,以实现保护本国市场为目的的新型非关税壁垒。
绿色贸易壁垒的基本类型大致可以分为(1)绿色技术标准.通过立法手段制订严格的强制性环保技术标准.限制国外不符合环保技术标准的产品进口.对贸易实施限制,(2)绿色环境标志.即由政府管理部门颁布的表明产品从生产.使用到回收处理整个过程符合国家环境保护要求,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无害的一种特殊标志.(3)绿色包装制度是指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能循环复用和再生利用或降解腐化.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包装i(4)绿色卫生检疫制度.以确保人类健康免遭进口动植物携带疾病而造成的损害为由而对农副产品和食品制定的安全卫生标准和检疫措施.f 5)绿色补贴.即一种将资源环境费用内在化以降低外部经济效果使成本与效益尽可能在生产和经营者身上得到统一的一种手段。
经济论坛・Economic Forum 大陆桥视野·2015年第20期 5绿色贸易壁垒又称环境贸易壁垒,是指一国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通过制定复杂苛刻的环保制度和标准,对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产品及服务设置障碍、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市场为目的的非关税壁垒。
主要包括国别环保法规定和标准、环境技术标准、绿色包装、绿色环境标志、绿色卫生检疫等措施。
绿色贸易壁垒以其外表的合理性及内在的隐蔽性成为继关税之后,国际上广泛采用的一种国际贸易壁垒。
一、浙江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一)出口贸易总额增长速率减慢2004年至2008年,浙江农产品出口贸易总额属于持续增长阶段,出口总额由67.98亿美元增长到118.12亿美元。
但在2009年,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食品安全等严重影响,浙江农产品的出口也受到很大冲击,出口企业也面临着严重困境。
2009年全省农产品出口贸易总额65.77亿美元,同比下降44.41%。
虽从2010年后,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总又恢复了增长,每年的增长率分别为22.97%、16.49%、7.80%、3.50%、2.07%。
虽然最近几年都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总额都是呈现增长,但是增长速率一直在减慢。
表1 2004 年—2014 年浙江省农产品出口总额 (单位:亿美元)数据来源:浙江省农产品进出口企业协会网(二)农产品出口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农产品出口集中在宁波、杭州、嘉兴、台州、舟山、湖州、湖州等地区,七市地的出口额超过全省总额的80%,另四个市地的出口额加起来不到全省农产品出口额的10%,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制约了全省农产品出口。
(三)出口市场较集中在发达国家到2014年,浙江农产品出口到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但仍然相对集中于日本、欧盟、美国和韩国等几个少数国家和地区,占全省62.57%。
出口额亿美元以上的市场也大部分是欧洲的国家。
二、浙江省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情况近年来,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为了限制各国农产品的出口数量,不仅扩大产品检验的种类和范围,还大幅度减低农药最高残留限量,凡超标产品一律不许出口。
中国农业遭受“绿色壁垒”及应对措施摘要:绿色贸易壁垒以鲜明的时代特征正日益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关卡。
这种新的贸易保护措施可有效地阻止外国,特别是环保技术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进口,为本国市场形成巨大的保护网。
西方发达国家为保护本国工业,借环保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筑起绿色壁垒,对我国的外贸产生了不良影响。
因此,如何跨越绿色壁垒,实施绿色营销就成为我国政府及企业界亟待解决的课题。
作为一种技术贸易方法,绿色壁垒将对二十一世纪的国际贸易关系有着深远并且最终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农业、绿色壁垒、应对措施一、“绿色壁垒”的概念及表现形式1、“绿色壁垒”的概念绿色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领域,一国政府为保护有限资源、生态环境、人类和动植物健康,通过立法或制定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标准,对外国商品进行准入限制所形成的一种阻碍。
2、“绿色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绿色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有:绿色技术标准。
它是指进口国通过立法手段,规定严格的强制环保技术标准。
它主要针对工业制成品。
这些措施通常以保护环境为名,实际被用来保护本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优势地位。
大多数发达国家制定的标准较高,使发展中国家难以达到。
绿色环境标志。
它是一种由政府部门颁布的表明该产品在生产、使用、消费和回收处理过程中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特殊标志。
它的目的本是引导绿色消费,但由于条件苛刻、程序不透明,检验大都只依据本国的生产技术标准和环境需求,且需申请费用,使得绿色环境标志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绿色壁垒。
绿色卫生检疫制度。
它主要针对食品、饮料、化妆品、药品、与食品有关的直接接触的餐具以及动植物。
它是指一国相关部门为确保人类健康及动植物免遭污染和破坏,对进口产品所含物质进行入境卫生检查,防止超标产品进入国内市场的一种制度。
但由于检疫规则和程序等不透明、条件苛刻、要求缴纳申请费用,并且检查操作规程主要考虑国内产品的生产过程和特性,该制度常会超出环境保护的范围,成为一种绿色壁垒。
安阳师范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绿色壁垒对河南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分析作者韩露系(院)安阳师范人文管理学院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年级 14级国贸专升本学号 144994023指导教师马岚岚日期 2016.4.22学生诚信承诺书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安阳师范学院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日期:论文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安阳师范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签名:导师签名:日期:绿色壁垒对河南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分析韩露(安阳师范学院经济学院,河南安阳 455002 )摘要: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飞速发展的情况下,传统的关税壁垒已经日益被削弱,以绿色标准、法规和标志为主要内容的贸易壁垒已经成为阻碍我国际贸易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也严重阻碍了我国河南省的农产品出口,对河南省农产品出口造成很大的不便,同时也带来了非常的严峻挑战。
因此,在面对日益严重的新一轮的贸易保护背景下,加强对绿色贸易壁垒的问题进行研究,尽量突破绿色壁垒和提高河南省的出口农产品核心竞争力是我国和河南省出口农产品贸易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河南省;农产品;绿色壁垒一、引言地处内陆中部的河南是农业与食品生产大省,亦是中国粮食生产核心区。
农食品出口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且历年来,河南省就是我国粮食供给的主要地区。
但自从我国加入WTO以后,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正在逐渐融合,出现了国内农产品市场国际化和国内竞争国际化的新发展,即农业的市场竞争由以国内竞争为主转向国内、国际双重竞争,河南农业所处的环境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
绿色壁垒对山东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绿色壁垒是指海外市场有关环境、健康等要求的技术和标准所构成的贸易障碍。
近年来,绿色壁垒对山东省农产品出口造成的影响日益明显。
影响一:进口国对农产品的要求更加严格
随着世界各国对农产品的健康、环保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进口国家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等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制定了一系列高标准的技术和标准,对进口农产品进行检验,导致一些山东省农产品在出口过程中面临不同程度的技术壁垒障碍。
影响二:成本增加,形象受损
为达到出口标准,农产品生产企业不得不增加生产成本,包括采购高端种子、肥料、农药和劳动力,提高技术培训和产品质量控制成本;同时,由于出口国内部的监管和质量抽检日益严格,因而产生了一些不必要的清单费、认证费等费用。
影响三:企业竞争力下降,市场份额减少
针对绿色壁垒对山东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加大科技研发,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2.加强市场营销,开拓新的市场,扩大市场份额。
3.积极响应出口国的技术标准,及时掌握出口国的检验要求和质量法规,加强自我管理和自我规范,提高产品质量和追溯体系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
4.与国外贸易伙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产品,增强企业在利润和市场份额方面的竞争力。
1.绿色贸易壁垒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一国以保护环境为由而制定的一系列环境贸易措施,使得外国产品无法进口或进口时受到一定限制,从而达到保护本国产品和市场的目的。
由于发达国家的产品科技含量和公众的环境意识普遍较高,他们对环境标准的要求非常严格,不仅要求末端产品符合环保要求,而且规定从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包装、运输、使用、循环再利用等整个过程均需符合环保要求。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一国以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为由,采取一些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技术性措施。
技术性贸易壁垒以标准、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为主要内容。
这些措施成为其他国家商品和服务自由进入该国市场的障碍。
2.3.4.最近,在美国、西欧以及日本等主要国家之间,又展开了设置汽车贸易壁垒的较量,这标志着世界汽车三大市场之间的贸易摩擦又将升级。
由于日本轿车在美国和欧洲市场上长期受到欢迎,日本轿车在美欧市场的份额是美欧轿车在日本市场份额的几倍。
欧盟试图通过制订和实施新的汽车排放标准来限制日本汽车在欧洲市场的增长,其新的环境保护标准要求,到2008年欧洲市场销售的所有轿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1995年下降25%,这无疑是冲着日本和韩国企业而来的。
对此,韩国的汽车企业认为"在技术上难以达到"而反对;日本汽车工业协会则表示"与欧洲企业共同努力",但不明确表示届时保证达标。
欧盟准备在各成员国一致通过新的排放标准之前,先拿日本和韩国企业开刀,即首先强制要求日韩企业先达标,否则不能向欧洲市场出口。
据分析,由于在欧洲市场上,从日本进口的轿车以高级休闲车和大型轿车为主,其平均的二氧化碳排放水平比欧洲当地生产的车要高出近10%。
若要达标,日本车就要平均减少31%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日本政府也不示弱,在1999年3月19日,日本政府与欧盟就汽车废气排放标准谈判破裂后,日本立即采取了针锋相对的策略:于1999年4月1日起实施"歧视性"的《节能修正法》新法案。
绿色贸易壁垒对农产品贸易影响及对策研究(DOC 60页)摘要随着多边贸易谈判的不断深入,关税壁垒这一传统的贸易保护措施逐渐失去了效力,取而代之的是形形色色的各种非关税壁垒。
其中,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最大障碍。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在我国的对外出口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
美、日、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是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而我国农产品出口屡屡遭受绿色贸易壁垒障碍。
绿色贸易壁垒的设置加大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难度,削弱了我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在国际上的优势,增加了农产品的生产成本。
因此,在当前新的世界贸易形势下,研究和探讨如何跨越我国农产品出口所遭遇的绿色贸易壁垒,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现实而紧迫的课题。
本文首先阐述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并且对绿色贸易壁垒进行了限定。
在研究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之前,第三章分析了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壁垒的现状及原因。
第四章为本文的重点,着重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
本章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运用经济学理论机制对其影响进行分析;同时,结合案例和数据对我国农产品出口数量的变化量化测定,在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两方面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结合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原因,以及针对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第五章提出了我国农产品出口应对绿色壁垒的对策,从我国农产品自身因素和外身因素两大方面进行分析。
在外身因素方面,又分为政府的对策与企业的对策,最终,比较详尽地提出了可行的对策。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影响,对策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Green Trade Barriers on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Trade and Countermeasures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multilateral trade negotiations, the tariff barriers as trade protective measures have gradually lost their potency and replaced by various kinds of non-tariff barriers. The Green Trade Barrier has become the biggest obstacle to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Exportation. As a large agricultural country, agricultural produc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na’s exportation. United States, Japan, the European Union and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regions are major export markets for Chinese agricultural products. While exporting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products are obstructed repeatedly by the Green Trade Barrier. The existence of Green Trade Barrier adds to difficult for exporting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products, weakens the advantage of Chinese labor-intensive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world market , and increases the cos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erefore, und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world trade, it is an realistic and urgent subject to study and explore how to step over the green trade barriers to Chinese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is article first expatiates on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and the research status at home and abroad, besides the Green Trade Barriers have been defined. Before the study of the impact of China’s agricultural trade which suffered from the Green Trade Barriers, Chapter III analyzes the causes and the status quos when our agricultural exports suffered from the Green Trade Barriers. Chapter IV as the focus of 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analyzing the impact of the Green Trade B arriers on China’s agricultural export s trade. This chapter, combined with China’s actual conditions, use economic theory to analyze the impacts of the Green Trade Barriers on China’s agricultural exports; At the same time, combined with the cases and data on China’s agricultural exports to quantify changes in the number of Determination, and analyzed and explained it in the negative impacts and positive impacts. Combining with the causes of China’s agricultural exports which encountered the Green Trade Barriers, as well as aiming at the impacts沈阳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of the Green Trade B arriers on China’s export trade, the fifth chapter put forward some China’s agricultural exports counter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Green Trade Barriers, analysis which from two factors including own factors and outside factors of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Outside factors are also divided into the Government’s countermeasures and enterprises’countermeasures. Ultimately,this chapter put forward viable countermeasures in detail.Key Words:The Green Trade Barrier,Influence,Countermeasures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一章绪论 (1)1.1选题意义和背景 (1)1.2国内外研究状况 (2)1.2.1绿色贸易壁垒的国内研究状况 (3)1.2.2绿色贸易壁垒的国外研究状况 (5)第二章绿色贸易壁垒概况 (9)2.1 绿色贸易壁垒产生和发展 (9)2.2 绿色贸易壁垒内容 (9)2.2.1 绿色贸易壁垒基本特征 (9)2.2.2 绿色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 (10)第三章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及原因 (12)3.1 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的国外的主要绿色贸易壁垒 (12)3.1.1 欧盟的主要绿色贸易壁垒 (12)3.1.2 美国的主要绿色贸易壁垒 (12)3.1.3 日本的主要绿色贸易壁垒 (13)3.2 我国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农产品 (13)3.3 我国农产品出口受到绿色贸易壁垒冲击的原因 (15)3.2.1 外部原因 (15)3.2.2 内部原因 (16)第四章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 (20)4.1 绿色贸易壁垒对农产品贸易作用的理论机制 (20)4.1.1 绿色贸易壁垒的贸易效应 (20)4.1.2绿色贸易壁垒的福利效应 (26)4.1.3环境标准的效应分析 (30)4.2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消极影响 (31)4.2.1 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量下降 (31)4.2.2 减缓了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增长速度,经济效益受到损失 (32)沈阳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2.3 影响我国出口农产品的市场范围 (35)4.2.4 绿色壁垒影响惊人,扩散效应显著 (35)4.2.5 削弱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 (36)4.2.6 引发争端,加剧贸易摩擦 (37)4.3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积极影响 (37)4.3.1 绿色壁垒能促进生态环境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37)4.3.2 绿色壁垒能促进技术进步和农产品结构的进一步调整 (38)4.3.3 绿色壁垒是保障人民健康和国家安全的有效工具 (38)第五章我国农产品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分析 (40)5.1 从我国农产品自身因素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分析 (40)5.1.1 整治农业环境,治理农业污染 (40)5.1.2 控制农业水源污染,解决湖泊、大中型水库的富营养化问题 (40)5.1.3 严禁国外污染产业和不符合环境标准的商品流入我国 (40)5.1.4 加强对农业环境科学的研究 (41)5.2 从我国农产品外部因素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分析 (41)5.2.1 政府的对策 (41)5.2.2 企业的对策 (45)第六章结论 (50)在学研究成果 (51)参考文献 (52)致谢 (54)第一章绪论1.1选题意义和背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关系到农村人口的就业,及食品的安全。
《“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绿色贸易壁垒作为一种非关税壁垒形式,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一种重要现象。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而言,农产品出口受“绿色壁垒”的影响尤为显著。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其背后的成因及应对策略,以期为我国农产品出口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绿色壁垒的概念及特点绿色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中,进口国以保护生态环境、人类及动植物生命安全为由,以限制或禁止某些商品进口为手段所设置的贸易障碍。
其特点包括:名义上的正当性、形式上的多样性、实施上的隐蔽性等。
三、“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1. 积极影响(1)促进农产品质量提升:绿色壁垒的设立,促使我国农产品生产者更加注重环保和产品质量,推动了农产品质量的整体提升。
(2)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绿色壁垒的引入,使我国农业向更加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
2. 消极影响(1)出口受阻:由于国外设置的绿色壁垒标准过高或过于严格,导致我国部分农产品无法达到进口国的要求,从而无法出口。
(2)成本增加:为达到进口国的环保标准,我国农产品生产者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进行环保改造和技术升级,导致成本增加。
(3)市场竞争力下降:由于绿色壁垒的影响,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逐渐减弱,竞争力下降。
四、“绿色壁垒”成因分析1.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一些国家借环保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设置绿色壁垒以保护本国产业。
2. 环保意识增强: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人们对产品的环保要求也越来越高。
3. 国内政策推动:一些国家通过设立绿色壁垒来推动国内环保产业的发展。
五、应对“绿色壁垒”的策略建议1.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环保合作与交流,了解国际绿色贸易规则和标准。
2. 提高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标准:加强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监管,提高我国农产品的整体质量与安全水平。
我国农产品出口问题及对策分析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主要包括国际贸易壁垒加剧、质量安全问题、市场需求变化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国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以提高农产品出口质量和效益。
本文将对我国农产品出口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农产品出口面临的问题1.国际贸易壁垒加剧在当前全球贸易环境下,国际贸易壁垒不断加剧,包括贸易保护主义、反倾销调查等形式。
这些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使得一些农产品面临出口困难,甚至被迫调整出口目的地。
2.质量安全问题我国农产品出口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质量安全问题,例如农产品质量不达标、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可能对国际贸易关系造成严重影响。
3.市场需求变化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变化,我国农产品出口所面临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一些传统出口市场需求下降,而新兴市场的需求正在崛起。
而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结构和品种可能无法完全满足市场需求的变化。
二、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对策建议1.加强质量安全管理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我国应该加强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环节的质量安全管理,完善相关标准和监管制度,确保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
加强对农产品的质量检测和监管,建立健全从检测到溯源的监管体系,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2.积极应对贸易壁垒针对国际贸易壁垒的加剧,我国应该采取多种手段积极应对,包括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维护国际贸易秩序、采取针对性的贸易救济措施等。
加强与贸易伙伴国的沟通和合作,争取更多的贸易便利化措施。
3.拓展新兴市场面对市场需求的变化,我国应该加大对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深入了解新兴市场的需求特点,调整农产品出口的结构和品种,满足新兴市场的需求。
加大对农产品出口市场的研究,提高市场营销手段和效果。
4.加强国际合作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应该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农业合作和技术交流,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