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光现象复习教案(配知识结构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光现象复习教案(配知识结构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光现象复习教案(配知识结构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光现象复习教案(配知识结构图)

第二章光现象

[学情分析]

本节课主要复习光的直线传播的规律和光的反射定律,主要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发现本章内容中掌握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在复习过程中结合实物的探究活动过程的重现,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情境中自主复习。

[教学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记住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能解释平面镜应用的问题。

理解光反射的规律,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及其应用。

掌握基本的光路作图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在复习探究平面镜成像的活动与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活动中,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学生自我复习为主,教师为指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复习过程中要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活动的情境中,

[教学重点和难点]

光的直线传播规律与光的反射定律及运用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完成中考指导书上的复习练习,及时批阅后,把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起来做好分析,在本节课上进行校正

[教学流程]

1、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例:日食、月食、手影、小孔成像(树下的光斑)等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 108m/s,

2、光的反射:

(1)反射定律:(3条)

(2)漫反射与镜面反射:区别及应用

(3)平面镜成像:成像特点(2点)

(4)作图:(如下)

3、光的折射:

(1)在空气中的角度较大(2)光折射成的虚像比实际物体高

4、光的色散

(1)白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组成。

(2)光的三基色:红、绿、蓝;颜料的三基色:红、黄、蓝;

(3)物体的颜色:

Ⅰ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跟它相同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可以反射所有光线,黑色物体可以吸收所有光线);如红裙子只能反射红光;

Ⅱ透明物体只能透射跟它相同颜色的光;如蓝色镜片只能透过蓝光

例:穿红裙子、白T恤的女孩在只有蓝光的暗室里被看到穿蓝上衣、黑裙子。

[课堂练习]

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m/s. 太阳、月亮、荧火虫、其中不是光源的是___

______. 请你列举一个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立竿见影”中的“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___形成的;“水中倒影”是物体经水面

形成的____________像.(填“实”或“虚”)

3、如图2所示,“汾江”牌台灯有一个灯罩,它的内表面做得很光滑,其作用

是将光尽量集中到需要照射的地方,它运用到的物理知识有()

A.光的反射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B.光的反射且反射角大于入射角

C.光的反射且反射角小于入射角 D.光的反射且光路是不可逆的

4、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立竿见影 B.在岸边观看水中游动的鱼

C.树木在水中形成倒影D.阳光照射浓密的树叶时,在地面上出现光斑

5、一束光线从空气斜着射向水面,入射光线跟水面的夹角为50°,则( )

A. 反射角应为50°

B. 折射角应为40° C:折射角应为50° D. 反射角应为40°

6、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如图1

所示,让被测者面对着镜子背对视力表,此人看到视力表的

像离他的距离是()

A.3m B.4m C.5m D6m

7、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在平面镜中不能成像 B.从平面镜中可以看到物体的实像

C.人离平面镜越远,在镜中成的像越小 D.物与像到镜面的距离总

是相等的

8、小明身高为1.70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lm处,他在境中所成的像

高是1.70m.当他再后退1m时,他在镜中的像高为 ____ m,像离镜面的距离为 _____

9、观看电影时,我们能从各个角度看到银幕上的景象,是由于发生了光的

____ 反射.同时,我们能分辨出银幕上不同人物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 ______ 不同.

10、李明同学用蓝色墨水笔在白纸上写了一些字,他在只有红色灯光的暗室里,看到的纸是

________色,看到的字是_________色.

[板书设计]

色光的混合

光的色彩、颜色

颜料的混合

红外线(性质、应用)

不可见光

光现象紫外线(性质、应用)

光的直线传播(条件、现象、应用、光速)

平面镜(成像特点、应用)

反射定律的内容及光路图

光的反射分类(漫反射、镜面反射)

光路的可逆性

[教学反思]

光学知识结构图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线表示方法: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现象:影子的形成(手影,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气体,液体,固体按顺序递减。 真空中的光速3× 8 10m/s,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光现象 光 光 源 定义:自身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注:月亮,发光屏幕不是光源)。 分类 天然光源:太阳﹑水母﹑闪电; 人造光源:火焰﹑灯光。 光 的 色 彩 光的色散: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的现象。 光的三原色: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物 光照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物体反射,一部分光被吸收, 如果物体是透明的,还有一部分光会透过它。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光具有的能量叫做光能。 人眼 看不 见的 光不 可见 光 红外线 紫外线 概念:太阳光色散区域中,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做红外线。 性质: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 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所有物体都在不停的向外辐射红外线。 应用:红外探测器﹑红外照相机﹑红外夜视仪﹑追踪导弹 概念:太阳光色散区域中,紫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做紫外线。 性质: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应用:验钞机﹑紫外线杀菌﹑ 光的 直线 传播 光的直 线传播 光速 (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3) 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4) 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5) 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平 面 镜 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平面镜成像特点: 的 色 彩 颜 色 体 的 颜 色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现象》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光现象》教案 知识网络 二、复习要点 1.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月亮不是光源,理由:。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传播。影子、日食、月食、激光准直等均可用 来解释。 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km/s。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 4.人们把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把叫做颜料的三原色。把色光的三原色混合后得到的是光,颜料的三原色混合后得到的是色。 5.光的反射定律包括的内容是: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②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存法线的;③反射角入射角。 6.在光的反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7.通常把反射分为反射和反射。我们能够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表面发生的光线进入了我们眼睛的缘故。 8.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立大的像,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 9.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法线;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法线(选填"偏向"或"偏离" )。这个结论叫光的折射规律。 10.光谱分为可见光和不可见光,在可见光的红光之外是,紫光之外是 。这两种不可见光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很多应用,例如电视机遥控器通常利用 来控制电视;验钞器利用能够使荧火物发光来检验钞票。 三、考点分析 考查的重点、热点:(1)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规律、光的折射规律的理解与应朋;(2)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3)红外线、紫外线的特征及其应用;(4)与光现象相关的实际问题。 四、经典题解 【例1】画由图2-1中光源A点发出的被平面镜 L反射后经过B点的反射光线。 解析:如图2-2所示,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用对称法画出A点的像点A′,连接A′B(提示:镜前是反射光线,用带箭头的实线表示;镜后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用虚线表示),A′B与L的交点就是入射点O,OB就是所求的反射光线.连接OA,为反射光线 OB的入射光线。 启迪:(1)平面镜成像时,由光源上一点发出的光线经镜面反射后的反射光线是发散光线。沿光的传播方向没有交点,故不能成实像。但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存镜后有交点,是虚像点。 (2)如果物体的某一点经过反射成像,则反射光线(或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必定经过像点,利用这个性质能给我们作光路图带来很大方便。 (3)本例中,虽然题中只要求画出反射光线,但最后一定要把入射光线AO画出,否则,画成图2-3的形式,光路图就不完整了。 【例2】一盏探照灯装在看台上,灯光朝西斜向下射到没有水的游泳池的中央,在将水池逐渐灌满水的过程中,池底的光斑将( )。

初中物理九年级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第十三章内能 本章知识结构图: 一、分子热运动 1.分子热运动: (1)物质的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无论大小,无论是否是生命体,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 (2)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比如墨水在水中扩散等等。 a.扩散的物理意义: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表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b.扩散的特点:无论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发生扩散时每一个分子都是无规则运动的。 (3)分子的热运动 a.定义: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无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是什么形状、温度是高还是低都是如此。因此,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b.影响因素: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分子间的作用力: (1)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它们是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是斥力变化要比引力变化快得多。分子间作用力的特点如图:

(2)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二、内能 1.内能: (1)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分子动能:分子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其大小决定于温度高低。分子势能:分子由于存在相互作用力而具有的能,其大小决定于分子间距。单位是焦耳(J)。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无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是什么形状、温度是高还是低都是如此。因此,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3)同一物体的内能的大小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具有的内能就越多。但不同物体的内能则不仅以温度的高低为依据来比较。 (4)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分子的个数、分子的质量、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温度高低)、分子间相对位置。 2.物体内能的改变: (1)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做功: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通过做功实现转化。 热传递:内能在不同物体间的转移。 (2)热量: a.定义: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 b.单位:焦耳(J)。 三、比热容 1.比热容 (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单位: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C)(2)比热容是反映物质自身性质的物理量,比热容只决定于物质本身,反映了物质吸热(或放热)的本领,与物质的质量、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温度的高低、形状、位置等都没有关系。但是,物质的比热容不但与物质的种类有关,还与物质的状态有关。 *比热容与吸热本领,温度改变的难易程度 两个角度物质的吸热本领物质的温度改变的难易程度 具体说明比热容大,吸热本领强比热容大,温度难改变 比热容小,吸热本领弱比热容小,温度容易改变实例汽车的发动机用水做冷却剂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3)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温度升高1摄氏度吸收的热量,与温度降低1摄氏度放出的热量是相同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各章节知识结构图备课讲稿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总结 →__ ____________→分析和论证→_______________→交流与合作 机械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叫做单位。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 际统一的单位,叫(简称SI)。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其他单位有:千 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1km=1 000m; 1dm=0.1m;1cm=0.01m;1mm=0.001m;1μm=0.000 001m;1nm=0.000 000 001m。测 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 线、、;②测量时刻度尺的,位置要放正,不得 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并且对正观 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 (min)。1h=60min 1min=60s。 4、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 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减少误差方法:、 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 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 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叫做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任何 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 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 表示。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在匀速直线运动中, 。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这样,在比较不同运动物体的快慢时,可以保证时间相同。 计算公式: 其中:s ——路程——米(m);t ——时间——秒(s);v ——速度——米/秒(m/s)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 ,符号为 或 ,交通运 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 或 ,1m/s =3.6km/h 。v =s t ,变形可得: 。 2、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变速运动的快慢用平均速度来表示,粗略 研究时,也可用速度的公式来计算, 。 四 测平均速度 1、实验原理: 2、实验器材: 小车 斜面 3、实验时用 刻度尺 测出小车通过的路程,用 停表 测出小车通过这段路 程所用的时间,在用公式 计算出小车在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4、 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 具体测量过程和记录表格: 得出的结论: 小车从斜面滑下是越滑越快

(完整word版)微观经济学各章知识结构图

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 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知识结构图 均衡含义 需求函数 需求曲线需求曲线和需求法则共同作用 供给曲线供给函数决定 供给曲线和供给法则均衡价格 变动 一般含义含义 弹性弧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点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与厂商的销售收入的关系 需求的收入弹性 弹性概念的扩大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供给价格弹性 易腐商品的售卖 价格放开 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限价: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 关于农产品的支持价格“谷贱伤农”

第三章效用论 知识结构图 效用论概述 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概述货币的边际效用 基数效用论和边际效用分析法消费者均衡 需求曲线的推导 消费者剩余 关于偏好的假定 无差异曲线的特点消费者均衡价格消费曲线 边际替代率 无差异曲线分析无差异曲线的特殊情况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 预算线的含义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预算线 预算线的变动收入消费曲线 含义 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正常物品和低档物品的区别与收入效应 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从单个消费者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 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和风险 期望效用和期望值的效用

第四章生产论 知识结构图 生产要素 生产函数生产函数 固定替代比例的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的几种具体形式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短期生产函数的形式 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 短期生产函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1)内容;(2)成因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相互之间的关系 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 长期生产函数的形式 等产量曲线(1)含义;(2)形状及特征长期生产函数含义,表达式 边际技术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成因 含义,方程 等成本线 特征 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生产者最优要素投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入组合均衡条件 等斜线、扩展线的含义 规模报酬(1)含义;(2)类型;(3)规律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新版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4.1 光的直线传播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 m/s。 【过程与方法】 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继学习打基础。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情景导入】 (影子谜语)你们知道影子形成的原理吗? 学习内容:光的直线传播 阅读课本P69至P71的内容,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做上记号,记住光源定义和真空中的光速。 【自学检测】 1.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下列物体:①星星、②月亮、③太阳、④钻石、⑤电灯、⑥电视屏幕、⑦无影灯、⑧萤火虫、⑨灯笼鱼、⑩交通路牌。上述物体中一定是光源的是③⑤⑥⑦⑧⑨,一定不是光源的是②④⑩,可能是光源的是①,属于人造光源的是⑤⑥⑦,属于天然光源的是③⑧⑨。 3.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光在水中的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光在玻璃中的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2/3。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督促指导 一、光的直线传播 由图4.1-1可知: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演示实验图4.1-2得出: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实验要在水中滴几滴牛奶的目的是靠悬浮在水中的牛奶颗粒反射光呈现出光路。 问题:光总是沿直线传播吗? 1.实验探究:探究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 (1)教师演示实验,然后小组间交流实验方法和结果。 方法:将激光沿白屏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可以看到光在空气和水中的路径都是直线,在空气和水的界面上发生了偏折。 归纳得出: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但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了偏折。 这两个现象说明光必须在同种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但光在同种介质中光就一定沿直线传播吗? (2)演示:光在非均匀糖水中传播的实验。得出光在同种非均匀介质中路径发生弯曲。 做法:在支架上固定一个薄水槽,其中放置一个白屏来显示光的路径,事先配有四杯浓度不同的糖水,将它们按浓度从大到小依次倒入水槽(四种糖水的量按一定的比例),由于各

初二物理光现象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初二物理光现象教案新课标人教版 [设计意图] 本节课在引导学生复习关于光的一些基础知识,通过讨论人眼能够看到自然界中的各种各样的物体的原因分析,体会到光现象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如光的色彩与物体的颜色,了解人眼看不见的红外线与紫外线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整理本章的知识框架,复习关于光现象的基础知识。 理解物理上的影和像的含义,理解实像与虚像的判断方法。 了解光的热效应,直到光的色彩和颜色的基础知识,了解红外线与紫外线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梳理归纳本章的知识框架,让学生在复习交流的过程中达到基础知识的复习要求。 在相互讨论与复习过程中,形成对光的一些基础知识的认识,并能加以辨别和运用来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复习过程中要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活动的情境中, [教学重点和难点] 光现象的基础知识复习与运用 [教具和学具] 光源、投影仪、三棱镜、三色玻璃纸、硬纸板等 [课前准备] 请同学在课前把中考指导书上的知识框架整理好,能够自己整理归纳知识点。把“学法指导”部分的6个问题预习一下,相互之间进行讨论与交流,把不理解的部分整理出来, [

[教学资源] 设计本节复习课,旨在让学生归纳出初中光学的主要知识点,重点解决光学的一些基本知识,为后续复习光的反射与光的折射知识做好准备。 参考南京市中考指导书的要求,建议在使用本节教学活动设计的时候,要让学生成为课堂复习的主体,结合一些简单的活动演示,提高复习课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复习的效率。 二 [设计意图] 本节课主要复习光的直线传播的规律和光的反射定律,主要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发现本章内容中掌握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在复习过程中结合实物的探究活动过程的重现,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情境中自主复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记住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能解释平面镜应用的问题。 理解光反射的规律,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及其应用。 掌握基本的光路作图方法。 过程与方法 在复习探究平面镜成像的活动与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活动中,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复习过程中要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活动的情境中, [教学重点和难点] 光的直线传播规律与光的反射定律及运用 [教具和学具] 平面镜、玻璃、相同的棋子两个、光源、光的反射装置一套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完成中考指导书上的复习练习,及时批阅后,把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起来做好分析,在本节课上进行校正。 [教学过程]

光现象与光折射知识点总结超全

第二章 光现象知识点总结 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水母、太阳),人造光源(灯泡、火把) 月亮、钻石、镜子、影幕不是光源。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 的像) ① 小孔成像的条件:孔的大小必须 远远小于孔到发光的距 离及孔到光屏的距离。 ② 像的大小与发光体到孔的距离和像到孔的距离有关, 发光体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光屏远离小孔,实像增大;光凭靠近小孔,实像减 小; 光屏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发光体远离小孔,实像减小;发光体靠近小孔,实像增 大。 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 (2)取得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 3、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 径迹和方向;光线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而 是为了研究方便,假想的理想模型。 4、所有的光路都是可逆的,包括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 5、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c=3 X 10 8m/s =3 X 105 Km/s: 6、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 距离,光年是 长度单位;2.1 光的传播 1、 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一叶障目; (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要求会作图) 日食:太阳月球地球; 月食:月球太阳地球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真空中不传 播;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最快,空气中次之,透明液体、固体中最慢 (二者刚好相反)。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的3/4 ;光在玻璃中的速 度约为真空中的2/3。 光速远远大于声速(如先看见闪电再听见雷声;在跑100m时,声音传播时间不能忽略不计,但光传播时间可忽略不计)。 练习:☆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 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光遇到雾发生漫反射,射入 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线传播。 ☆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 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2.4光的折射 ㈠、光的折射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精品

32. 人们要想看见东西,必须要有光,而且光必须要进入人的眼睛。 33. 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天然光源:太阳、萤火虫、水母、灯笼鱼等 月亮不是光源。 人造光源:电灯、蜡烛等 34. 光在同种均匀透明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能在真空中传播,说明光的传播并不依靠介质。 35. 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光线并非真实存在,它只是我们为了研究方便而建立的虚拟模型。 36.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激光准直;射击瞄准;排队。 37. 小孔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与孔与光屏间的距离决定,距离越大,所成 的像也越大。小孔所成的像与孔的形状无关,小孔是圆的、方的、三角的都可以,但 必须足够小。 晴朗的天气,树阴下的许多圆形光斑其实是太阳(光源)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小孔) 所成的像。 38. 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光在其他介质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介质密度越大光速越小。 光在水中的速度约是真空中的3/4,在玻璃中的速度约是真空中的2/3,故V 空气>V 水>V 玻璃 (与声速相反)。 39. 日食和月食 甲图:日食(月亮在中间) ①→日全食,②→日偏食,③→日环食 乙图:月食(地球在中间) b →月全食,a 和 c →月偏食 40. 当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被物体表面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光在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41. 光的反射 42.光的反射定律: 入射点O :入射光线射到镜面上的点; 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 平面上; 法线:通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的直线;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入射角(∠i ):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反射角(∠r ):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43. 当光线的传播方向反向时,它的传播路径不变,说明光路是可逆的。 44. 垂直入射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重合,入射角和反射角都为零。 45. 法线: 过入射点垂直镜面的直线,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对称轴,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 46. 作图强调:铅笔做图、直尺画线、光线带箭头、两线对称。 47. 镜面反射:一束平行光照射到镜面上后,会被平行地反射出去。 (反射面平整光滑) 漫反射:一束平行光照射到镜面上后,向四面八方反射出去。(反 射面凹凸不平) 48. 迎着月亮走:明水暗道。 背着月亮走:暗水明道。 49. 表面平整光滑的镜面叫做平面镜。例如:平静的水面、平板玻璃、平滑的金属面,都能看做是平面镜。 镜子中的样子叫做像。 50. 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替代法) ①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记录玻璃板、物、像的位置; ②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③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便于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④刻度尺:便于比较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的关系。 51.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平面镜里的像是所有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焦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左右相反;像与物体的 连线与镜面垂直;平面镜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总之,物体与像关于镜面对称。 52. 平面镜的应用:成像、改变光路。 53. 球面镜:凹面镜和凸面镜统称球面镜。 光源

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结构图

人文地理环境: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改造形成的、与自然环境有内在联系的、地理环境具有地域分布规律的人工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自然环境):存在于人类社会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五大要素,即… 太阳辐射:热量自低纬向高纬递减 三圈环流: 大气环流季风环流: 北纬30大陆东西两岸: 季风环流、局部环流 海陆差异 大陆性、海洋性气候 洋流: 影响气候的因素海拔: 阳坡: 下垫面地形坡向1 第阴坡: 三迎风坡: 章表现1.五大要素坡向2 相互作用、相互背风坡: 地地影响(以气候为例) 理理其他:地表对太阳辐射反射率 环环释放废热 境境人类活动改变大气成分 的的改变下垫面性质 整整气候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体体 性性水文变化(流量季变、含沙量增大) 和表现2.一个要素变化,气候变化(降水减少,暴雨集中)整个 区会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植被破坏地貌变化(千沟万壑)环境 域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土壤变化(水土流失、土壤贫瘠)变化 差(以黄土高原为例) 异 概念: 纬度地带性(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基础因素:热量,其次水分 明显地带:低纬和高纬地带地 理地带性规律概念: 环经度地带性(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基础因素:水分,其次热量 境明显地带:中纬地带 的概念: 地垂直地带性(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基础因素:热量、水分 域明显地带:低纬度高山 分影响因素: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 异南纬60度附近缺少亚寒带针叶林(海陆分布:陆地缺失)非地带性规律西欧温海气候延伸至北纬60度以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实例赤道附近非洲东部非热雨而热草(地势:东非高原水热不足) 安第斯山南段西林东漠(地形起伏:山西迎风坡而东背风坡)

初中八年级物理:光现象教学设计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光现象 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Light phenomenon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光现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与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经历探究过程,有初步的探究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 (2)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教学难点 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式教学法。 教具 激光笔、蚊香、玻璃砖、白纸板、盛水的小烧坏、空烧坏、喷雾器。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光把世界打扮得如此美丽动人,同学们对光感兴趣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第二章“光现象”(板书)。 二、进行新课 (一)光源 师:同学们,我们要看清五彩缤纷的世界,必须有光射入我们的眼睛,那么,光是从哪里发出来的呢? 生:讨论交流。 师:对,我们小学自然课学过。 师:除了太阳、电灯之外,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物体能够发光? 生:讨论。 师(板书):萤火虫恒星水母 火柴蜡烛电灯 师:这些物体能够发光,称之为光源。 像这类能够自然发光的物体,叫“天然光源”;像这类由

人类制造的发光物体,叫“人造光源”。 师:老师手里拿着一个激光手电,它可以发光,是一个光源。 (二)光的传播 1.提出问题。 老师这里有一个问题:从光源发出的光是沿着怎样的路径传播出去的?请同学们根据学过的知识讨论并提出自己的猜想。 2.猜想。 生: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师:同学们都猜想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可老师却猜想光不总是沿直线传播的,也就是说,光的传播会发生改变。(板书) 3.设计实验。 师:到底谁的猜想正确呢?显然,科学仅仅靠猜想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用实验的方法去检验。今天,我们就用桌子上这些简单的器材去大胆设计实验,验证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请同学们边讨论.边设计实验,比比看,哪个小组想出的办法多。 4.进行实验。(生讨论,师指导) 师:下面我们欢迎这一小组展示一下自己的实验,请把你们看到的现象和得出的结论,告诉大家。

(完整)初中物理知识框架图

单位: 基本工具:刻度尺 基本工具:停表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描述: 运动的快慢 速度 定义: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常用单位:千米/小时(km/h) 主单位:米/秒(m/s) 公式: t s v= 变速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做变速运动,用平均速度表示变速运动的快慢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速度不变的运动 测量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 t s v= 机 械 运 动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长度的测量 时间的测量 长度的主单位:米(m),其他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时间的主单位:秒(s),其他单位:小时(h)、分钟(min) 运动的描述 定义: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参照物: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实验器材:刻度尺、秒表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二章声现象 声现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产生条件:发声体在振动 (3)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一般来说在固体 中传播速度最快、液体较慢、气体最慢) 声音的传播特点 (1)需要介质 (2)真空不能传播 (4)声音在同一介质中传播速度还与温度有关 (5)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声音的三个特征 音调 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 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响度 响度表示声音的强弱,用分贝来表示 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决定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 音色 又叫做音品,反映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噪声 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减弱噪声的途径 在声源处减弱 在人耳处减弱 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被称为次声波 超声波和次声波 超声波:频率高于20KHz的声音被称为超声波 声音的利用 声音能传递信息:例如B超检查身体、回声定位等 声音能传递能量:例如超声波碎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光现象》教案

第四章光现象 单元备课 1.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2.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 3.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4.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本章主要学习光现象及其规律。内容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速度,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规律,光的色散等。其中核心知识点是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光的折射规律。在中考考查中,主要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简单的现象,以光的反射规律为核心的三线两角关系,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对光的控制作用,光的折射现象、规律。另外正确画出光路图,应用光路图去解决问题也是应掌握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常以填空、选择、作图等题型出现,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也经常设计为实验探究题。由于环境污染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光污染的有关问题将成为中考的一个新的热点。 1.在前三章学习物理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学生基本知道探究物理问题的基本实施程序: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施检验——得出结论。此程序在今后的学习中会经常用到。在本章学习中主要让学生认真体会此探究过程的重要性。 2.学生刚学习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还分不清入(或反或折)射角,入(或反或折)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在画光路图时会出现一些小错误,如光线忘记画箭头,法线用实线画等。做光学探究题时,不是利用光的反射或折射规律分析问题,而是凭自己的主观想象来下结论。为此,应让学生明确概念和规律,多加练习。 3.光的折射一节是光学学习中难度较大的一节,学生理解起来有点困难,教师可分步设计几个探究小问题,以分解难度。此年龄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可让学生课前自己观察一些生活中的光现象并做点简单的教具,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教学过程中对课本安排的实验探究活动,如“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光的折射规律”等,要让学生积极参与,细心观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实验中提高观察和动手的能力,逐渐建立学好物理的信心。 2.光学知识与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教学中要重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逐渐学会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简单的光现象,分析和解决与光学有关的实际问题。 3.在实验中,一定要对学生讲好实验注意事项,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同时老师可应用反射或折射规律用几何作图的方法在黑板上画成像情况,使学生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此章中考查的内容较多,是重要的章节。讲课进度不宜太快,要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注意区分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光的反射现象,还是光的折射的现象。 5.设计实验时可首先让学生选择实验仪器进行实验,实验的结果如果是不成功的,也能激发学生发现、探究实验失败的原因并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价值。 6.在本章的讲解中,可多用比较法。如光是如何传播的、光速等可与声的传播、声速等做比较;光的折射和光的反射做比较;平面镜成像和小孔成像做比较……这样使学生对知识点更清晰明确。 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 知识与技能

初中物理知识结构图全

初中物理知识结构示意图 1 / 12

3 / 12 即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固、液、气。(真空不能传声) V 固>V 液>V 气 :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影响弦音调的因素即弦越短越紧越细则音调越高。 :由声源振动的振幅决定。 1、 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向___上_______的托力。 2、 浮力产生原因:物体受到液体对它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阿基米德原理:(1)探究过程及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公式:_ F 浮=ρ液gV 排由公式可知,浮力只与__液体的密度__和__排开液体的体积___有关,而与放入液体中的物体的重力、密度、体积、形状、所处位置和全部浸没时的深度均无关。 4、浮沉条件 漂浮:_________ F 浮=G 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悬浮:__________ F 浮=G 物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浮:__________ F 浮>G 物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沉:__________ F 浮<G 物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浮力的应用:轮船、潜水艇、气球、飞艇、密度计 浮力 1.称重法:F 浮=G-F 拉 2.压力差法:F 浮=F 上-F 下 3.阿基米德原理:F 浮=G 排=ρ液gV 排 4.利用浮沉条件(平衡法) 6、计算浮力的方法

例: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都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光速是不变的 红、绿、蓝(RGB) 例: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都是光的反射现象 注: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规律(或特点):1、像与物等大2、正立3、虚像4、物距等于像距例:装水杯中的勺子弯曲、河中叉鱼(真鱼在观察到的正下方) :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 :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4 / 12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教案

第四章光现象 1.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2.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 3.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4.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本章主要学习光现象及其规律。内容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速度,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规律,光的色散等。其中核心知识点是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光的折射规律。在中考考查中,主要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简单的现象,以光的反射规律为核心的三线两角关系,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对光的控制作用,光的折射现象、规律。另外正确画出光路图,应用光路图去解决问题也是应掌握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常以填空、选择、作图等题型出现,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也经常设计为实验探究题。由于环境污染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光污染的有关问题将成为中考的一个新的热点。 1.在前三章学习物理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学生基本知道探究物理问题的基本实施程序: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施检验—得出结论。此程序在今后的学习中会经常用到。在本章学习中主要让学生认真体会此探究过程的重要性。 2.学生刚学习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还分不清入(或反或折)射角,入(或反或折)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在画光路图时会出现一些小错误,如光线忘记画箭头,法线用实线画等。做光学探究题时,不是利用光的反射或折射规律分析问题,而是凭自己的主观想象来下结论。为此,应让学生明确概念和规律,多加练习。 3.光的折射一节是光学学习中难度较大的一节,学生理解起来有点困难,教师可分步设计几个探究小问题,以分解难度。此年龄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可让学生课前自己观察一些生活中的光现象并做点简单的教具,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教学过程中对课本安排的实验探究活动,如“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光的折射规律”等,要让学生积极参与,细心观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实验中提高观察和动手的能力,逐渐建立学好物理的信心。 2.光学知识与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教学中要重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逐渐学会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简单的光现象,分析和解决与光学有关的实际问题。 3.在实验中,一定要对学生讲好实验注意事项,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同时老师可应用反射或折射规律用几何作图的方法在黑板上画成像情况,使学生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此章中考查的内容较多,是重要的章节。讲课进度不宜太快,要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注意区分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光的反射现象,还是光的折射的现象。 5.设计实验时可首先让学生选择实验仪器进行实验,实验的结果如果是不成功的,也能激发学生发现、探究实验失败的原因并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价值。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教案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教案 一、光的传播 1、光源 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源又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自然光源:太阳、萤火虫、水母。 人造光源:电灯、蜡烛。 简单讲述人造光源的发展史:篝火——火把——油灯——蜡烛——电灯 分析:月亮不是光源。(本身不发光,反射太阳光) 2、光的传播 与声音的传播相比较,回顾声音的传播:在真空中不传声,在介质中传播时V固>V液>V气。 光是通过怎样的路径传播的? 演示实验: (1)利用点燃的香烟产生的烟雾,观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 (2)在水槽中放一些奶粉之类的物质,使水呈浑浊状态,观察光在水中的传播路径。 (3)观察光在玻璃砖(一面为磨毛面)中的传播路径。 总结:光可以在空气、水、玻璃中传播,传播路径是直线。 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 讲述:在物理学中,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并将这条带箭头的直线称为光线。许多光线在起称为光束。 光的传播是实际存在的,光线是人们为了研究光的传播而画的图线。 光线光束 4、应用——解释一些自然和日常生活现象。 (1)影子的形成 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所以当光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就会在物体后面形成影子。(画出示意图) 影子 点光源不透明物体 (2)日食、月食的成因

介绍光的直线传播在其他方面的一些应用。如:瞄靶时的“三点一线”等。 5、光的传播速度 光的速度很快,单凭视觉几乎无法察觉到光传播所用的时间,所以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人们一直认为光的传播不需要时间的。直到17世纪才发现光是以一定的速度传播的。现在已公认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约为c=3×108m/s,相当于每秒能绕地球赤道七圈半。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接近于真空,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3/4,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2/3。 二、光的反射 理解光的反射规律 1. 反射规律内容包括:(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 侧;(2)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如图1所示。 在学习光的反射规律要明确以下几点: (1)光线的性质:以入射点为垂足的垂直于反射面的线叫法线, 在图中用NO表示。法线是人为引入而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一条线, 法线的引入是为了我们研究问题更方便。法线必须用虚线来表示; 法线必须与反射面垂直;法线也就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夹角的角 平分线。如果镜面转动角,那么法线也转动角。 (2)图中的和分别是入射角和反射角,都是各自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切忌把它们与镜面的夹角当成入射角和反射角。 (3)当入射光线靠拢法线时,入射角减小,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也靠拢法线,反射角减小。 (4)当入射光线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时,反射光线将沿入射光线反向折回,此时入射角为0o,反射角也为0o,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三线重合”。 (5)在光的反射中,光线是可逆的,这就是说:若沿原来的反射光线的方向入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线将沿原来的入射光线的方向射出。 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平面镜、抛光的金属面、平静的水面等,反射太阳光,只会反射到特定的方向,平行光射上去反射后仍平行,这种现象为镜面反射。 漫反射:当平行光线射到凹凸不平的表面上,反射光线不再平行,而是向各个不同的方向,这种反射叫漫反射。在漫反射中,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但反射面不在同一平面内,因为它们的法线不再相互平行,这就是说各光线的入射角不相等,从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它们的反射角也不相等,因此反射光线不再平行。 还有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如果对光线发生镜面反射,我们是看不到这个物体的。只有在发生漫反射时,我们才能从各个不同的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是虚像; (2)像跟物体的大小相等; (3)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物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高中数学知识结构框图

高中数学知识结构框图必修一:第一章集合 集合含义与表示 基本关系 基本运算 列举法{a,b,c,…} 描述法{x|p(x)} 图象法 包含关系 相等关系 交集:A∩B={x|x∈A且x∈B} 并集:A∪B={x|x∈A或x∈B} 补集:{|} U C A x x U x A =∈? 且 韦恩图; 数轴 子集; 真子集 函数概念 定义域 对应关系 值域 表示 解析法 图象法 列表法 性质 单调性 定义 图象特征 最值 奇偶性 定义 图象特征:对称性 映射映射的概念上升或下降 第二章函数

第三章基本初等函数(Ⅰ) 基本初等函数(Ⅰ) 指 数 与 指 数 函 数 指 数 根式n a 分数指数幂(0,,*,1) m n m n a a a m n N n =>∈> 无理数指数幂 运算性质 指 数 函 数 定义(0,1) x y a a a =>≠ 图象: “一撇或一捺”,过点(0,1).见教材P91 性质: 位于x轴上方,以x轴为渐近线 对 数 与 对 数 函 数 对 数 定义:x a N x a N = 若则叫以为底的对数 运算性质 对 数 函 数 定义:log(0,1) a y x a a =>≠ 图象:位于y轴右侧,以y轴为渐近线.见教材P103 性质:过点(1,0) log()log log log log log log log a a a a a a n a a M N M N M M N N M n M ?=+ =- = () () r s r s r s rs r r r a a a a a ab a b + = = = 幂 函 数 定义:y xα = 具体的五 个幂函数 2 3 1 2 1 y x y x y x y x y x- = = = = = 特征:过点(1,1), 当0 α>时在(0,) +∞ 上递增;当0 α<时, 在(0,) +∞上递减。 换底公式: log log(0,1,0,1,0) log c a c b b a a c c b a =>≠>≠> 图象:P109

光现象(框架知识点总结)

物理中考——光现象 一、学习目标: 1. 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 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物理现象。 3. 识记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4. 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 5. 掌握平面镜成像及其应用。 6. 掌握光的折射现象和光的折射定律。 7. 了解物体的颜色。 二、重点、难点: 重难点:理论联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光现象。 一、整体把握(一网打尽) 光现象: (1)光源:能自行发光的物体 ,如:太阳、点燃的蜡烛、萤火虫 (2)光的传播:光在 同种均匀介质中 沿直线传播;在不同种介质或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方向一般会改变。 (3)光沿直线传播的事例:小孔成像、日食(月食)、 激光准直 (4)光的传播速度:真空中的光速为c=3×108m/s ,这是宇宙中的极限速度。光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液体中的速度大,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固体中大。 1.光的传播

二、相似对比(火眼金睛) 1、“影子”与“倒影” 影子倒影成因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 特点黑色,有物体的形状,是光不能照到的地 方 光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明亮,彩 色

2、光的反射与折射 光的反射光的折射 相 同 点 1)光照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光路是可逆的 2)反射光线(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两侧; 3)反射角、折射角都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不 同 点 界面 在两种介质的界面处 返回原介质 在两种介质的界面处进入另一种介质方向改变 斜射进入时方向改变,垂直射入时方 向不变 速度不变改变 角度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折射角可能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 小结:空气中的角大于水中的角,水中 的角大于玻璃中的角。 光 路 图 O 2 A B N 1 2 M N P Q O 空气 玻璃 1 B A 其 他 光射到透明介质的分界面,会同时发生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它们分别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知识点一:光的直线传播 例1. 2009年夏季,中国出现了日食奇观.小华借助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对“”形太阳进行观察,纸盒上扎有圆形小孔,则她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的像的形状是() 【针对练习一】2009年7月,我国出现了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产生日食的原因和下面示意图中能看到日全食的区域分别是() A. 光的反射;a区 B. 光的折射;b区 C. 光的直线传播;a区 D. 光的直线传播;b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