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诗词阅读及答案

古诗词阅读及答案

古诗词阅读及答案
古诗词阅读及答案

古诗词赏析

旅夜书怀

( 杜甫 )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

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考查领悟诗词的主 旨情感。

【题目形式】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或心 情。

【提问变式】 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内容表现了怎样的情 趣 答题技巧】

1、注意从诗词标题、注解小序、诗眼或关键词、 题干提

示中寻找答案。

2、关注作者和时代背景,尤其是名家名篇,更需 要“知

人论世”。

【答题格式】:描写了(或刻画了)什么的景色(或人物 形象等),抒发了什么的思想感情。

3、注意分析诗词中的意象

容和类别上去辨析。 4、从诗词内

春思①

(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②,秦桑低绿枝③。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④

[注释]①这是描写一位独处秦地的思妇触景生情,终日思念远在燕地卫的夫君,盼望他早日归来的评理歌。② 燕:今河北北部,辽宁西部。③秦:今陕西,燕地寒冷,草木迟生于较暖的秦地。④罗帏:丝织的帘帐。

[思考与练习]

试分析“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表达情感的特点。

2.哪个诗句可以看出作者描写的是初春的景象诗歌的最

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月夜①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注释]①诗是抒写感受大自然物候变化的,清新而有情致。[思考与练习]

(1)从视角看,诗的前二句是写___________________ ,寥廓天

宇,月色空明;后二句是写俯

视,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2)“虫声新透绿窗纱”描写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什么心情

瑶瑟怨①

(唐)温庭筠

冰簟银床梦不成②,

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③,

十二楼中月自明。

[注释]①这是写女子别离悲怨的诗。②冰簟:喻竹席之凉。③潇湘:水名,在今湖南省内。④十二楼:原指神仙的居所,此指女子的住所。[思考与练习]

(1)古人对此诗这样评说:通篇布景,只

“ __________________ ”三字露怨意。

(2)诗中“梦不成”之后所见的是什么所闻的是什么所感的又是什么

寒夜

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①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②有梅花便不同。

[注释]①竹炉:指用竹蔑套子套着的火炉。②才:仅。

(1)请展开合理想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一、句的情景。

(2)试从“梅花”这个意象來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题点拨(1)此题考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想象要从诗歌描写的意境人手,要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情景,可适当使用一些修辞手法。(2)此题考查探究诗歌意

象的能力,所谓意象就是寓“意”之“象”,指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解答时要结合“梅花”这一物象本

身的特点,再根据具体的情境,联系诗人的主观情思进行分析。

《旅夜书怀》⑴岸:指江岸边。⑵危檣(qi eng):高高

的船桅杆。⑶独夜舟:是说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夜泊江

边。⑷星垂平野阔:星空低垂,原野显得格外广阔。⑸月涌:月亮倒映,随水流涌。大江:指长江。⑹名岂:这句连下句,是用“反言以见意”的手法写的。杜甫确实是以文章而著名的,却偏说不是,可见另有抱负,所以这句是自豪语。休官明明是因论事见弃,却说不是,是什么老而且病,所以这句是自解语了。⑺官应老病休:官倒是因

为年老多病而被罢退。应:认为是、是。⑻飘飘:飞翔的

样子,这里含有“飘零”、“飘泊”的意思,因为这里是借沙鸥

以写人的飘泊。

答案:怀才不遇的苦闷,飘泊无依的感伤

《春思》作者:李白这是一首描写思妇心绪的诗。开头两句以相隔遥远的燕秦春天景物起兴,写独处秦地的思妇触景生情,终日思念远在燕地卫戍的夫君,盼望他早日归来。三、四句由开头两句生发而来,继续写燕草方碧,夫君必定思归怀己,此时秦桑已低,妾已断肠,进一层表达

了思妇之情。五、六两句,以春风掀动罗帏时,思妇的心理活动,来表现她对爱情坚贞不二的咼尚情操。全诗以景寄情,委婉动人。

1.借拟人手法写思妇的内心独白,春风不解人意,吹入罗帏,主人因风怀人,倍增思妇怀念征夫的情怀。

2.“燕草如碧丝”句。拟人。

《月夜》简要分析一下这首诗的意境。

这首诗意境清新明丽:夜深人静,朦胧的月光斜照着村落里的人家,庭院一半沉浸在月光下,另一半笼罩在夜的暗影里。这明暗的对比更衬托出月夜的静谧。辽阔的天空中,一轮斜月和横斜的北斗星和南斗星在暗示着时间的流逝。然而,就在这寒气袭人、万籁俱寂的夜晚,小虫首先感受到了夜空中散发着的春的信息,因此情不自禁地鸣叫起来,而诗人也在虫鸣声的启发下感受到春的来临,发现透过窗纱能够隐约看出一丝新绿。此诗以静谧的月夜为背景,米用了静中有动,以动衬静的写法,表现了对春天来

临的无比喜悦之情。

(1)仰望大地静谧(夜寒料峭)虫声新透;(2)诗句描写了蛰虫涌动,春天来临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喜悦(惊奇、喜爱)的心情。温庭筠《瑶瑟怨》(1)梦不成

⑵ 所见:冰簟、银床、碧天、明月、轻云、南雁、潇湘,以至于月光笼罩下的玉楼;所闻:雁声;所感:“怨” 情。(1)冬天的夜晚,来了客人,用茶当酒,吩咐小童煮茗,(1分)火炉中的火苗开始红起来了,水在壶里沸腾着,屋子里暖烘烘的。(1分)(2)“梅花”有高洁的志趣,(1分)诗人写梅固然有赞叹梅花高洁的意思,更多的是在暗赞来客,(1分)写出了诗人的热情,表明自己和客人一样志同道合,具有高洁的志趣。

《寒夜》(1)冬天的夜晚,来了客人,用茶当酒,吩咐小童煮茗,(1分)火炉中的火苗开始红起来了,水在壶里沸腾着,屋子里暖烘烘的。(1分)(2)“梅花”有高洁的志趣,(1分)诗人写梅固然有赞叹梅花高洁的意思,更多的是在暗赞来客,(1分)写出了诗人的热情,表明自己和客人一样志同道合,具有高洁的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