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俄留学合作办学协议

中俄留学合作办学协议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俄留学合作办学协议

篇一:中俄合作办学的相关问题及思考

中俄合作办学的相关问题及思考

[摘要]中国与俄罗斯两国在教育领域合作的历史源远

流长,两国合作办学为两国人才培养及地方经济的发展都起

到了推动作用,但在合作办学中依然出现很多现实问题,只

有尽快解决这些问题,中俄合作办学才能长久发展下去并达

到预期的目的。

[关键词]中俄合作办

学相关问题思考

一、中俄合作办学的积极作用

1.开展中俄合作办学可促进两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高等院校的中心任务是培养人才、创新科技、服务社会。随着中俄两国合作的全面和深化,需要越来越多的既懂专业、又懂对方国语言的高层次人才。高等院校可以通过中俄合作办学这一载体,引进俄罗斯语言和行业专家,为从事对俄贸

易实战人员提供专项培训,增强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同时,

通过中俄双方分段培养机制,使学生有机会到俄方学院学习,

在接受俄方教授专家指导,可以充分了解俄罗斯,提高毕业

生的国际竞争能力。

2.开展中俄合作办学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中俄经济贸易与教育科技等多边合作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有广大的市场、众多优势产业和先进技术,俄罗斯有雄

厚的工业科技基础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双方经济互补性很强,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通过中俄合作办学这一载体,

可以与俄方高校联合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联合承

担国际性科研项目,促进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在高校的建立

与发展,扩大和提高高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功能,使科学

技术尽快地转化为生产力。

3.中俄合作办学有利于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通过中俄合作办学体制,从办学理念、课程设置、师资

培训、教学方法、后勤保障、质量控制等多方面学习到先进的办学经验,经过消化、吸收,最终可以提高我国的办学水平和管理能力,进而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办学特色的办学理念、管理体制和方法。

二、开展中俄合作办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有关中俄合作办学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并且缺少有

效的管理和指导

由于中俄两国教育标准、教育体制有所不同,这就可能

在两国合作时出现一

篇二:中俄高校合作服务“一带一路”

中俄高校合作服务“一带一路”

中国—俄罗斯经济类大学联盟20xx年11月成立,旨在促进两国经贸合作培养“外语+专业”的经济专家和复合型

人才,促进两国经贸合作更迅速、更有成效的发展。该联盟的建立,既是中俄两国政府加强教育领域合作的全新战略,又是两国经济类高校推进国际化发展的内在需求。

中俄经济类大学联盟的时代意义

随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区域)贸易协定等发展,传统意义上以一国自身封闭、“学术寂寞”为重要特征的学院教育,被国际间学生流动、文化传播、国际学术会议、跨国界的科学研究、跨区域全球性的大学联盟组织等逐步取代。中俄两国政府顺应了时代要求,两年前共同签署《中国教育部和俄罗斯教育科学部关于支持组建中俄同类高校联盟的谅解备

忘录》,从此开启了中俄经济类大学联盟篇章。

随后,中俄工科高校联盟和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西伯利亚地区大学联盟先后成立。两年来,中俄经济类大学联盟打破原有的一对一的合作界限,为聚拢双方优质资源,放大合作效应,开展联盟成员之间的合作奠定了基础,为师生的交流和合作提供了平台和机会。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前沿和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和

技术发明;不少大学、学科进入了世界一流之列;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办学方向明确,治理结构通过现代大学章程不断完善;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办学条件不断改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年年增长;强调内涵发展、质量为先的新型教育观正在形成,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新的战略正在付诸实践。与此同时,俄罗斯高等教育发展也取得较好的成绩。在最近一期的“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学排名中,俄罗斯的莫斯科国立大学和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均进入世界大学排名的

前100强;在另外一项欧洲以及中亚发展中国家大学排名(qs)中,俄罗斯有26所大学进入前100强。近年,俄罗斯高等

教育对高职院校的重点支持、对高校教师收入以及学生奖学金的保障和提升、对招募国际留学生的支持政策、注重高校与社会、企业之间和协同合作等改革,也取得了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

“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机遇

中国政府于20xx年9月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发展的

理念和倡议。主要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这一理念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旋律之一。俄罗斯不仅

在地缘政治上与我国关系密切,在文化教育方面也有非常密切的长期的合作关系。俄罗斯是我国“一带一路”战略中重要的合作伙伴。仅仅在教育领域,目前中国在俄罗斯留学人员已达2.5万人,俄罗斯在华留学人员不断攀升,目前已达1.5万人。在此基础上,双方提出2020年双边留学总规模达到10万人的目标。中俄两国高校合作积极性不断提高,双

方高校签署了近1000份合作协议。

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指出,“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改革

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升教育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要增强服务中心工作能力,自觉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战略,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这为高等教育对外开放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期望,同时也是高等教育难得的新的重要发展机遇。

要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策沟通、设施沟通、贸易沟通、资金沟通、民心沟通”的五通,人才因素是战略实施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支撑。中俄经济类大学联盟是中俄教育合作的重要机制之一。中、俄高校,尤其是中俄经济类大学联盟成员高校,要围绕这样的经济发展主线,在共商、共享、共建的原则基础上,大力开展国际教育的交流与合作,为两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促进两国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健康发展。中俄高校联盟的合作设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