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机械运动及其描述试题经典
- 格式:doc
- 大小:544.00 KB
- 文档页数:9
高中物理必修1运动学问题是力学局部的根底之一,在整个力学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本章是讲运动的初步概念,描述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贯穿了几乎整个高中物理内容,尽管在前几年高考中单纯考运动学题目并不多,但力、电、磁综合问题往往渗透了对本章知识点的考察。
近些年高考中图像问题频频出现,且要求较高,它属于数学方法在物理中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专题一:描述物体运动的几个根本本概念◎知识梳理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2.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假设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3.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模型。
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的依据,如:公转的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乒乓球那么不能视为质点。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1)物体平动时;(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4.时刻和时间(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瞬时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通常说的“2秒末〞,“速度达2m/s时〞都是指时刻。
(2)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
对应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通常说的“几秒内〞“第几秒内〞均是指时间。
5.位移和路程(1)位移表示质点在空间的位置的变化,是矢量。
位移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有向线段的长度,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当物体作直线运动时,可用带有正负号的数值表示位移,取正值时表示其方向与规定正方向一致,反之那么相反。
(2)路程是质点在空间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在确定的两位置间,物体的路程不是唯一的,它与质点的具体运动过程有关。
(3)位移与路程是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是过程量,二者都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
(每日一练)2022届高中物理机械运动及其描述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单选题1、关于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某运动物体第3s末的平均速度大小为5m/sB.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为5m/s,该段时间里物体每秒内位移可能是5mC.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一定等于该段时间的初速度与末速度之和的一半D.汽车司机前面速度计上指示的数值是平均速度答案:B解析:A.平均速度对应的是某段时间间隔,第3s末是一时刻,对应的是瞬时速度,故A错误;B.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为5m/s,该段时间里物体每秒内位移可能是5m,也可能不是5m,故B正确;C.只有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才等于该段时间的初速度与末速度之和的一半,故C错误;D.汽车司机前面速度计上指示的数值是瞬时速率,故D错误。
故选B。
2、疫情期间,一小船给河对岸的村民送物资,小船运动的位移(x)—时间(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船在1 s末的速度大小为6m/sB.小船在0~6s一直在运动C.小船在0~6s内运动的位移大小为24 mD.小船在0~6s内运动的路程为12 m答案:D解析:A.由x-t图像知,小船在0~2s内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1s末的速度即是0~2s的速度,则有v=ΔxΔt=6−02−0m/s=3m/s故A错误;B.由x-t图像知,小船在2~4s内位置没有变化,处于静止,故B错误;C.由x-t图像知,6s末小船回到了出发点,所以0~6s内运动的位移大小为0,故C错误;D.由x-t图像知,小船在0~2s沿正方向运动了6m,2~4s静止不动,4~6s沿负方向运动了6m,所以6s内的路程为12m,故D正确。
故选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研究花样滑冰运动员旋转动作时,可将运动员看成质点B.乙图中,运动员推“钢架雪车”加速前进时,运动员对雪车的力大于雪车对运动员的力C.丙图中,运动员用球杆击打冰球时,冰球对球杆的弹力是由于冰球的形变产生的D.丁图中,高亭宇在500m短道速滑决赛中获得金牌,用时34.32s,则他在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约为14.6m/s答案:C解析:A. 研究花样滑冰运动员旋转动作时,需要观看运动员的肢体动作,运动员的形状大小不能忽略不计,故运动员不能看成质点,A错误;B. 运动员推“钢架雪车”加速前进时,运动员对雪车的力与雪车对运动员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反向相反,B错误;C. 弹力是由施力物体发生形变后要恢复原状而产生的,故运动员用球杆击打冰球时,冰球对球杆的弹力是由于冰球的形变产生的,C正确;D. 高亭宇在500m短道速滑决赛中获得金牌,用时34.32s,500m指的是路程,不是位移,因为500m短道是环形轨道,故v=st=50034.32m/s≈14.6m/sv=14.6m/s是该过程的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D错误。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运动学问题是力学部分的基础之一,在整个力学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本章是讲运动的初步概念,描述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贯穿了几乎整个高中物理内容,尽管在前几年高考中单纯考运动学题目并不多,但力、电、磁综合问题往往渗透了对本章知识点的考察。
近些年高考中图像问题频频出现,且要求较高,它属于数学方法在物理中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专题一:描述物体运动的几个基本本概念◎知识梳理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2.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若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3.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模型。
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的依据,如:公转的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乒乓球则不能视为质点。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1)物体平动时;(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4.时刻和时间(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瞬时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通常说的“2秒末”,“速度达2m/s时”都是指时刻。
(2)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
对应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通常说的“几秒内”“第几秒内”均是指时间。
5.位移和路程(1)位移表示质点在空间的位置的变化,是矢量。
位移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有向线段的长度,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当物体作直线运动时,可用带有正负号的数值表示位移,取正值时表示其方向与规定正方向一致,反之则相反。
(2)路程是质点在空间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在确定的两位置间,物体的路程不是唯一的,它与质点的具体运动过程有关。
(3)位移与路程是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是过程量,二者都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
机械运动与机械波Ⅰ.基础巩固一、机械振动1、机械振动: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在某一中心位置两侧做的往复运动.振动的特点:①存在某一中心位置;②往复运动,这是判断物体运动是否是机械振动的条件. 产生振动的条件:①振动物体受到回复力作用;②阻尼足够小;2、回复力:振动物体所受到的总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合外力.①回复力时刻指向平衡位置;②回复力是按效果命名的, 可由任意性质的力提供.可以是几个力的合力也可以是一个力的分力; ③合外力:指振动方向上的合外力,而不一定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④在平衡位置处:回复力为零,而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一定为零.如单摆运动,当小球在最低点处,回复力为零,而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3、平衡位置:是振动物体受回复力等于零的位置;也是振动停止后,振动物体所在位置;平衡位置通常在振动轨迹的中点。
“平衡位置”不等于“平衡状态”。
平衡位置是指回复力为零的位置,物体在该位置所受的合外力不一定为零。
(如单摆摆到最低点时,沿振动方向的合力为零,但在指向悬点方向上的合力却不等于零,所以并不处于平衡状态)二、简谐振动及其描述物理量1、振动描述的物理量(1)位移:由平衡位置指向振动质点所在位置的有向线段.①是矢量,其最大值等于振幅;②始点是平衡位置,所以跟回复力方向永远相反;③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图线就是振动图象.(2)振幅: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①是标量; ②表示振动的强弱;(3)周期和频率:完成一次全变化所用的时间为周期T ,每秒钟完成全变化的次数为频率f .①二者都表示振动的快慢;②二者互为倒数;T=1/f ;③当T 和f 由振动系统本身的性质决定时(非受迫振动),则叫固有频率与固有周期是定值,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2、简谐振动:物体所受的回复力跟位移大小成正比时,物体的振动是简偕振动.①受力特征:回复力F=—KX 。
②运动特征:加速度a=一kx /m ,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总指向平衡位置。
机械运动与机械波Ⅰ.基础巩固一、机械振动1、机械振动: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在某一中心位置两侧做的往复运动.振动的特点:①存在某一中心位置;②往复运动,这是判断物体运动是否是机械振动的条件. 产生振动的条件:①振动物体受到回复力作用;②阻尼足够小; 2、回复力:振动物体所受到的总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合外力.①回复力时刻指向平衡位置;②回复力是按效果命名的, 可由任意性质的力提供.可以是几个力的合力也可以是一个力的分力; ③合外力:指振动方向上的合外力,而不一定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④在平衡位置处:回复力为零,而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一定为零.如单摆运动,当小球在最低点处,回复力为零,而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3、平衡位置:是振动物体受回复力等于零的位置;也是振动停止后,振动物体所在位置;平衡位置通常在振动轨迹的中点。“平衡位置”不等于“平衡状态”。平衡位置是指回复力为零的位置,物体在该位置所受的合外力不一定为零。(如单摆摆到最低点时,沿振动方向的合力为零,但在指向悬点方向上的合力却不等于零,所以并不处于平衡状态)二、简谐振动及其描述物理量1、振动描述的物理量(1)位移:由平衡位置指向振动质点所在位置的有向线段.①是矢量,其最大值等于振幅;②始点是平衡位置,所以跟回复力方向永远相反;③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图线就是振动图象.(2)振幅: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①是标量;②表示振动的强弱;(3)周期和频率:完成一次全变化所用的时间为周期T,每秒钟完成全变化的次数为频率f.①二者都表示振动的快慢;②二者互为倒数;T=1/f;③当T和f由振动系统本身的性质决定时(非受迫振动),则叫固有频率与固有周期是定值,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2、简谐振动:物体所受的回复力跟位移大小成正比时,物体的振动是简偕振动.①受力特征:回复力F=—KX。②运动特征:加速度a=一kx/m,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总指向平衡位置。简谐运动是一种变加速运动,在平衡位置时,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在最大位移处,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说明:①判断一个振动是否为简谐运动的依据是看该振动中是否满足上述受力特征或运动特征。②简谐运动中涉及的位移、速率、加速度的参考点,都是平衡位置. 三.弹簧振子:1、一个可作为质点的小球与一根弹性很好且不计质量的弹簧相连组成一个弹簧振子.一般来讲,弹簧振子的回复力是弹力(水平的弹簧振子)或弹力和重力的合力(竖直的弹簧振子)提供的.弹簧振子与质点一样,是一个理想的物理模型.
机械运动重点复习一、单选题(共7道,每道10分)1.某同学以刻度不同的尺子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则哪一次测量结果的记录是准确的( )A. B.C. D.答案:B解题思路:A选项数据明显错误。
B、C三个选项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故读数时只能精确读到1cm,然后再估读一位即可,B选项正确,C选项错误。
D选项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故读数时只能精确读到1mm,再估读一位即可,应该读作14.75cm。
故选B。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长度的测量2.感知身边的物理,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s的是( )A.眼睛迅速眨一次B.人正常呼吸一次C.人体心脏跳动一次D.人打一次哈欠答案:C解题思路:眼睛迅速眨一次的时间约为0.2~0.4秒;人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为2~4秒;人体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秒;人打哈欠一次的时间约为3~4秒。
故选C。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时间的估测3.有关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误差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消除B.选择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避免误差C.误差是错误造成的,因此是可以避免的D.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避免误差答案:A解题思路:误差是由于测量仪器或测量方法而引起的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偏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采取一定的措施减小误差。
误差不是错误。
故A选项正确。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4.蒸气火车沿平直轨道行驶,风向自东向西,路边的观察者看到从火车烟囱中冒出的烟雾是竖直向上呈柱形,由此可知,相对于空气,火车的运动情况是( )A.自东向西B.自西向东C.静止不动D.无法确定答案:C解题思路:烟雾竖直向上呈柱形,说明烟雾相对于空气是静止的。
以空气为参照物,则火车是静止不动的。
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则火车也是自东向西运动,速度大小与风速一样。
故选C。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运动的描述5.一短跑运动员在6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70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A.运动员、汽车、羚羊B.汽车、羚羊、运动员C.羚羊、汽车、运动员D.运动员、羚羊、汽车答案:C解题思路:短跑运动员的速度;汽车行驶的速度;羚羊奔跑的速度;即,故C选项正确。
《机械运动》【学习目标】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会选择参照物描述物体的运动;2.了解运动是物体的属性,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3.掌握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会正确使用刻度尺;4.掌握速度公式,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5.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平均速度;6.会测量、计算平均速度。
【知识网络】【要点梳理】知识点一、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1)国际单位:米 常用单位: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2)单位符号及换算:千米(km) 米(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 纳米(nm)3333110110110110km mm mmmm m m nm μμ==== 110110110m dm dm cmcm mm ===2.测量工具:(1)刻度尺(最常用);(2)精密仪器:游标卡尺 螺旋测微器,激光测距仪。
3.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看:看清刻度尺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看清测量范围(量程);看清分度值(决定了测量的精确程度)。
(2)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分度值和量程的刻度尺;(3)放:刻度尺的刻度线紧靠被测的长度且与被测长度平行,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或某一整数刻度线与被测长度起始端对齐;(4)读: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尺且与尺面垂直;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5)记:记录结果应包括数字和单位,一个正确的测量结果包括三部分,准确数、估计数和单位。
要点诠释:1.特殊方法测量长度:(1)化曲为直法(棉线法):测量曲线长度时,可让无伸缩性的棉线与曲线完全重合,作好两端的记号,然后把线轻轻拉直,用刻度尺测量出长度,就等于曲线的长度。
从地图上估测两地间公路或铁路的里程:取一根细金属丝(也可用棉线),把它放在地图上,使它的弯曲情况和地图上两地间公路线的弯曲情况吻合,然后截取这段金属丝,拉直后用刻度尺量出它的长度。
根据地图上的比例尺算出两地间公路的里程。
(2)累积法:对于无法直接测量的微小量的长度,可以把数个相同的微小量叠放在一起测量,再将测量结果除以被测量的个数,就可得到一个微小量的长度。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机械运动及其描述图文解析(1)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人骑车的姿势进行生理学分析时,可以把人当做质点B.做变速直线的物体,当某一时刻它的速度为零时,它的加速度可能不为零C.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D.质量一定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大,物体的速度就越大2.如图,某一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的半圆弧由A运动到C,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A.0,0 B.4R、向下,πR C.4πR、向下、4R D.4R、向下,2πR 3.雨滴从高空由静止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变为零,在此过程中雨滴的运动情况是()A.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B.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C.位移越来越小D.速度变化率越来越大4.一个以初速度v0沿直线运动的物体,t秒末的速度为v,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t 秒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B. C. D.无法确定5.超声波测速是种常用的测速手段。
如图所示,有超声波发射和接受装置的测速仪A固定在道路某处,其正前方有一辆小汽车B,两者相距为337m。
某时刻测速仪A向小汽车B 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怡好此时小汽车B由静止开始沿AB直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当A接收到被B反射回来的脉冲时,AB相距为349m。
已知声速为340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车加速度大小为6m/s2B.脉冲追上B车时,B车前进了2mC.经过343170s,测速仪A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脉冲D.测速仪A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脉冲时,B车的速度大小为18m/s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13年8月31日16时26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运动会在沈阳市隆重开幕,这里的“2013年8月31日16时26分”指的是时间B.沈阳地铁1号线(十三号街-黎明广场)全程长约28km,说的是十三号街-黎明广场之间的位移C.地球的半径约为6400km,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大约为1.5×108km,如果我们研究地球的公转可以把地球看做质点D.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是以山为参考系的7.某同学骑自行车沿直线运动,第1s内的平均速度是1m/s,第2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第3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前3s内的平均速度是( )A.3m/s B.5 m/s C.6 m/s D.9 m/s8.甲、乙两车沿平直公路通过同样的位移。
(每日一练)人教版高中物理机械运动及其描述知识点总结(超全)单选题1、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国走在了全球太空探索前沿。
下列有关“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说法正确的是()A.飞船刚发射时速度很小,所以加速度也很小B.研究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对接的姿态时,可以将其看成质点C.研究飞船飞往太空的运行轨道时,可以将其看成质点D.以地球为参考系,飞船在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后是静止的答案:C解析:A.飞船刚发射时速度很小,但其加速度很大,A错误;B.研究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对接的姿态时,要研究对接时的动作、姿势,故飞船的大小和形状不可以忽略不计,不可以将其看成质点,B错误;C.研究飞船飞往太空的运行轨道时,飞船与轨道相比,飞船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不计,可以将其看成质点,C正确;D.以地球为参考系,飞船在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后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D错误;故选C。
2、2021西部风动赛车节——公路摩托车会赛第三场比赛于7月17日至7月18日举行,某选手驾驶摩托车沿平直公路比赛,在比赛过程中,摩托车某段位移与速度平方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摩托车通过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大小为()A.5m/sB.5√2m/sC.15m/sD.(10+5√2)m/s答案:D解析:由图像可知,摩托车的初速度为10√2m/s,末速度为20m/s,且由图像可知满足v2−v02=2ax即摩托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摩托车通过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v+v02=(10+5√2)m s⁄故选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调整“嫦娥五号”探测器环月飞行姿态时可将其看成质点B.力的单位“牛顿”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C.质点通过一段位移后,它的路程可能为零D.“第5 s初”和“第6 s末”都表示时刻,两者相隔的时间间隔是2 s答案:D解析:A.在调整“嫦娥五号”探测器环月飞行姿态时,“嫦娥五号”探测器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A 错误;B.力学中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为s、kg、m,力的单位“牛顿”是导出单位,故B错误;C.质点通过一段路程后,它的位移可能为零;通过一段位移,路程不可能为零,故C错误;D.“第5 s初”和“第6 s末”都表示时刻,两者相隔的时间间隔是2 s,故D正确。
高中物理学科测试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__小题)1.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运动,如图所示,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蜗牛爬行B.C.D.2.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A.深入持久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B.流星划破夜空C.夏威夷群岛每年靠近上海8~10cmD.房屋随地球自转3.下列不是机械运动的是()A.汽车的行驶B.地球的公转C.一杯水变凉D.马在跑4.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茹萍同学去年种的小树长高了B.花园里开的鲜花散发出香味C.苹果树上熟子的苹果落了下来D.人类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5.下列几种运动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月球绕地球转动B.成熟的苹果从树上落到地面C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躲里穿行D .草地上的小草慢慢长高了6.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 .一江春水向东流 B .五四运动 C .行驶的汽车D .春风拂面7.下列各种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 .列车在轨道上行驶 B .月球绕地球转动 C .树上的苹果从绿色变成红色D .河水在河中流8.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 .分子在不停运动 B .乌云遮住月亮 C .树木在不断生长D .气温上升9.如图所示,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B.C.D.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空气的流动不属于机械运动 B .只有机器的运动才是机械运动C .任何物体如果以自身为参照物,它的速度就是零D .参照物必须是绝对不动的物体11.下列运动变化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 .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B .地球绕着太阳转 C .小鸟的飞行D .春夏秋冬四季的变换12.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 .星光闪闪 B .心潮澎湃 C .鲜花怒放D .一江春水向东流二.多选题(共__小题)13.踢毽子是人们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脚将毽子踢出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毽子飞行过程中受到重力和脚给它的踢力B.毽子飞行时受到的重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下C.毽子运动到最高点时,不受任何力的作用D.毽子下落过程中,重力对它做了功三.填空题(共__小题)14.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______.15.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______叫做机械运动.物体运动的快慢用______表示.16.阴霾天气中,PM2.5(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含量较高.(1)大气中PM2.5的运动属于______(填“机械运动”或“热运动”);(2)体积为8×10-18m3的PM2.5颗粒悬浮在密度为1.2kg/m3的大气中所受的重力是______N;(3)在______(填“太阳出来”或“连续降雨”)后,霾容易消散.17.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______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判断某物体是运动的或是静止的,必须选另一物体作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______.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______.18.以下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______.A、香水瓶打开盖子后,满屋充满香水味;B、公路上汽车在奔驰C、沙尘暴时,空气中尘土飞扬D、丛林中小鹿在奔跑E、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我们要多运动F、五四运动中,无数有志青年走上了街头.19.机械运动是指物体______的变化.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______.20.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______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坐在车上的人相对于汽车来说是______的.(填“静止”或“运动”)21.在物理学中,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______的变化称为机械运动.22.(2015秋•娄底校级期中)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______,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______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______.23.物理学里把______相对于另一个物体______叫做机械运动.24.______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25.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______叫做机械运动;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则物体相对于该参照物是______.“亚洲一号”同步卫星,这里的“同步”是以______作为参照物;坐在飞快行驶的车内,看到路旁的树木急速后退,这里的“飞快行驶”是以______作为参照物,这里的“急速后退”又是以______作为参照物.26.在研究物体做机械运动时,被选来作为标准的物体叫______,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取决于______.这就是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27.物理学中,把______叫做机械运动;在研究机械运动的时候,被选做______的物体叫做参照物.28.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______.29.物理学上把物体______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常见的星月移动、流萤飞舞等现象,都属于______运动.物理学中用______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程度.四.简答题(共__小题)30.坐在汽车里的乘客是否运动,司机说没动,路旁的小学生说动了,谁说的对?为什么?高中物理学科测试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__小题)1.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运动,如图所示,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蜗牛爬行 B.C.D.答案:B 解析: 解:A 、C 、D 中都存在物体位置之间的变化,所以都属于机械运动;B 、为鲜花怒放是一个生长过程,中间存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机械运动. 故选B .2.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 A .深入持久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B .流星划破夜空C .夏威夷群岛每年靠近上海8~10cmD .房屋随地球自转 答案:A 解析:解:BCD中的物体位置都发生了变化,并且都是宏观运动,故都属于机械运动;而A选项中深入持久的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所有物体的位置并没有发生改变,因此不属于机械运动.故选A.3.下列不是机械运动的是()A.汽车的行驶B.地球的公转C.一杯水变凉D.马在跑答案:C解析:解:A、汽车行驶时相对于其它物体位置发生了改变,汽车的运动是机械运动;B、地球公转时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发生变化,地球的公转是机械运动;C、一杯水变凉时,水的位置相对于其它物体的位置保持不变,没有发生机械运动,它发生了热传递;D、马在跑时,马的位置相对于其它物体位置发生变化,马在跑是机械运动;故选C.4.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茹萍同学去年种的小树长高了B.花园里开的鲜花散发出香味C.苹果树上熟子的苹果落了下来D.人类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答案:C解析:解: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上述四个选项中,只有苹果树上熟子的苹果落了下来,是苹果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属于机械运动.故选C.5.下列几种运动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月球绕地球转动B.成熟的苹果从树上落到地面C.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躲里穿行D.草地上的小草慢慢长高了答案:D解析:解:A、B、C中都存在物体位置之间的变化,所以都属于机械运动;D.草地上的小草慢慢长高了属于生物的生长变化,但不属于机械运动.故选:D.6.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一江春水向东流B.五四运动C.行驶的汽车D.春风拂面答案:B解析:解:A、一江春水向东流,江水在流动,属于机械运动;B、五四运动是历史上的一次青年组织的爱国运动,不是机械运动;C、行驶的汽车,汽车的位置在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D、春风拂面,风是空气的流动,位置在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选B.7.下列各种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列车在轨道上行驶B.月球绕地球转动C.树上的苹果从绿色变成红色D.河水在河中流答案:C解析:解:A、列车在轨道上行驶,相对于轨道来说列车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是机械运动;B、月球绕地球公转,相对于地球而言月亮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是机械运动;C、苹果由绿变红,是苹果内部发生了化学反应,苹果变熟了,但苹果的位置没有变化,不是机械运动;D、河水在河中流,河水相对于河岸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是机械运动.故选C.8.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分子在不停运动B.乌云遮住月亮C.树木在不断生长D.气温上升答案:B解析: 解:根据机械运动的定义,物体的位置如果发生了变化,就说它做了机械运动,分子在不停运动、树木在不断生长、气温上升都不是机械运动;B 中乌云遮住月亮,乌云和月亮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属于机械运动. 故选B .9.如图所示,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B.C.D.答案:B 解析: 解:A 、行星转动,是行星位置的改变,属于机械运动;B 、鲜花怒放,鲜花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不属于机械运动;C 、骏马奔腾,是马位置的改变,属于机械运动;D 、枯叶飘落,是树叶位置的改变,属于机械运动. 故选B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空气的流动不属于机械运动 B .只有机器的运动才是机械运动C .任何物体如果以自身为参照物,它的速度就是零D .参照物必须是绝对不动的物体 答案:C 解析:解:A 、空气的流动,空气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因此是机械运动,故A 错; B 、任何物体只要是位置发生了变化,就属于机械运动,故B 错;C 、任何物体如果以自身为参照物,它就是静止的,因此它的速度就是零,故C 正确;D、参照物的选择具有任意性,可以选择运动的物体做参照物,也可以选择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不过物体一旦被选作了参照物就被假定为静止了,故D错.故选C.11.下列运动变化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公路上行驶的汽车B.地球绕着太阳转C.小鸟的飞行D.春夏秋冬四季的变换答案:D解析:解:A、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相对于地面的位置不断变化,属于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B、地球绕着太阳转,相对于太阳的位置不断变化,属于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C、小鸟飞行过程中,相对于地面的位置不断变化,属于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D、春夏秋冬四季变化主要是温度的变化,不是机械运动.符合题意.故选D.12.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星光闪闪B.心潮澎湃C.鲜花怒放D.一江春水向东流答案:D解析:解:A、星光闪闪是由于大气层对光线发生了折射形成的,与机械运动无关,不符合题意;B、心潮澎湃是一种心理变化,不属于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C、鲜花怒放是花的形状发生变化,不属于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D、一江春水向东流,水相对于地面来讲位置发生了改变,是机械运动,符合题意.故选D.二.多选题(共__小题)13.踢毽子是人们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脚将毽子踢出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毽子飞行过程中受到重力和脚给它的踢力B.毽子飞行时受到的重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下C.毽子运动到最高点时,不受任何力的作用D.毽子下落过程中,重力对它做了功答案:BD解析:解:(1)毽子在飞行过程中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不受脚给它的踢力,毽子在空中能够飞行,依靠的是惯性,故AC选项说法不正确;(2)毽子下落过程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并且在重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因此重力对它做了功,故BD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D.三.填空题(共__小题)14.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______.答案:匀速直线运动解析:解:在所有机械运动中,只有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因为这种运动的速度不变,运动的方向是直线.故答案是:匀速直线运动.15.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______叫做机械运动.物体运动的快慢用______表示.答案:位置的改变速度解析:解: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故答案为:位置的改变;速度.16.阴霾天气中,PM2.5(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含量较高.(1)大气中PM2.5的运动属于______(填“机械运动”或“热运动”);(2)体积为8×10-18m3的PM2.5颗粒悬浮在密度为1.2kg/m3的大气中所受的重力是______N;(3)在______(填“太阳出来”或“连续降雨”)后,霾容易消散.答案:机械运动9.6×10-17连续降雨解析:解:(1)大气中PM2.5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2)∵ρ=,∴体积为8×10-18m3的PM2.5颗粒悬浮在密度为1.2kg/m3的质量:m=ρV=1.2kg/m3×8×10-18m3=9.6×10-18kg,它所受的重力G=mg=9.6×10-18kg×10N/kg=9.6×10-17N;(3)在连续降雨后,霾容易消散.故答案为:(1)机械运动;9.6×10-17;连续降雨.17.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______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判断某物体是运动的或是静止的,必须选另一物体作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______.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______.答案:位置参照物速度解析:解: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判断某物体是运动的或是静止的,必须选另一物体作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不同;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速度.故答案为:位置;参照物;速度.18.以下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______.A、香水瓶打开盖子后,满屋充满香水味;B、公路上汽车在奔驰C、沙尘暴时,空气中尘土飞扬D、丛林中小鹿在奔跑E、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我们要多运动F、五四运动中,无数有志青年走上了街头.答案:A解析:解:A、香水瓶打开盖子后,满屋充满香水味,是分子运动的结果.不是机械运动;B、公路上汽车在奔驰,相对于地面的位置不断不变,属于机械运动;C、沙尘暴时,空气中的尘土位置不断变化,属于机械运动;D、丛林中小鹿在奔跑,相对于地面位置不断不变,属于机械运动;E、五四运动中,无数有志青年走上了街头,相对于地面的位置不断不变,属于机械运动.故选A.19.机械运动是指物体______的变化.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______.答案:位置参照物解析:解: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要选择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故答案为:位置;参照物.20.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______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坐在车上的人相对于汽车来说是______的.(填“静止”或“运动”)答案:位置静止解析:解:(1)物理学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2)坐在行驶的汽车中的人,相对于汽车来说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是静止的.故答案为:位置;静止.21.在物理学中,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______的变化称为机械运动.答案:位置解析:解:要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就要选择一个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就叫参照物;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故答案为:位置.22.(2015秋•娄底校级期中)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______,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______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______.答案:机械运动参照物相对性解析:解: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故本题答案为:机械运动;参照物;相对性.23.物理学里把______相对于另一个物体______叫做机械运动.答案:物体位置的变化解析:解:在物理学中,将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故答案为:物体;位置的变化.24.______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答案:匀速直线运动解析:解:在所有机械运动中,只有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因为这种运动的速度不变,运动的方向是直线.故答案是:匀速直线运动25.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______叫做机械运动;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则物体相对于该参照物是______.“亚洲一号”同步卫星,这里的“同步”是以______作为参照物;坐在飞快行驶的车内,看到路旁的树木急速后退,这里的“飞快行驶”是以______作为参照物,这里的“急速后退”又是以______作为参照物.答案:位置变化静止地球树木车解析:解:一个物体相对于别一个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则物体相对于该参照物是静止的.地球同步卫星是绕着地球转,与地球同步转动,故“同步”是以地球为参照物.汽车飞快行驶,是以树木为参照物;而树木急速后退是以车为参照物.故本题答案为:位置变化;静止;地球;树木;车.26.在研究物体做机械运动时,被选来作为标准的物体叫______,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取决于______.这就是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答案:参照物参照物解析:解: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要选择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选择的参照物.故答案为:参照物;参照物.27.物理学中,把______叫做机械运动;在研究机械运动的时候,被选做______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答案:物体位置的变化标准解析:解:我们把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平时所说的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故答案为:物体位置的变化;标准.28.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______.答案:机械运动解析:解: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故答案是:机械运动.29.物理学上把物体______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常见的星月移动、流萤飞舞等现象,都属于______运动.物理学中用______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程度.答案:位置机械速度解析:解: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整个宇宙中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只要位置发生了变化的运动都是机械运动;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程度的物理量是速度.故答案是:位置;机械;速度.四.简答题(共__小题)30.坐在汽车里的乘客是否运动,司机说没动,路旁的小学生说动了,谁说的对?为什么?解析:解:司机说坐在汽车里的乘客没动,是以汽车为参照物的;而路旁的小学生说乘客动了,是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的,两人选的参照物不同,所以乘客的运动情况也不同,两人说的都对.。
点囤市安抚阳光实验学校1.质点 参考系1.了解机械运动的概念,了解力学研究的问题——物体做机械运动的规律。
2.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物体可看成质点的条件。
3.了解参考系的概念,知道运动具有相对性。
4.体会理想化模型在探究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一、机械运动与力学1.机械运动:物体的□01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是自然界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态,叫作机械运动。
2.力学:在物理,研究物体做□02机械运动规律的分支叫作力学。
二、物体和质点1.质点的义: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忽略物体的□01大小和□02形状,把它简化为一个具有□03质量的点,这样的点叫作质点。
2.物体看成质点的另一种情况:物体上各点的运动情况□04完全相同,从描述运动的角度看,物体上□05任意一点的运动完全能反映整个物体的运动。
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是由□06所要研究的问题决的。
4.理想化模型:在物理,突出问题的□07主要因素,忽略□08次要因素,建立□09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质点就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三、参考系1.静止与运动: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中,□01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而运动是□02绝对的。
2.运动的相对性:描述某个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时,是□03相对于其他物体而言的。
3.参考系:描述物体的□04运动时,选的作为□05参考的物体。
4.参考系的选取(1)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参考系可以□06任意选择。
(2)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会□07有所不同。
(3)通常情况下,在讨论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都以□08地面为参考系。
判一判(1)很小的物体一能看成质点。
( )(2)同一物体有时可看成质点,有时则不能。
( )(3)质点与几何中心点一样,没有区别。
( )提示:(1)×(2)√ 当所研究的问题能够忽略物体的大小、形状时,才能看成质点,能否看成质点与物体本身的大小无关。
机械运动与机械波Ⅰ.基础巩固一、机械振动1、机械振动: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在某一中心位置两侧做的往复运动.振动的特点:①存在某一中心位置;②往复运动,这是判断物体运动是否是机械振动的条件. 产生振动的条件:①振动物体受到回复力作用;②阻尼足够小;2、回复力:振动物体所受到的总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合外力.①回复力时刻指向平衡位置;②回复力是按效果命名的, 可由任意性质的力提供.可以是几个力的合力也可以是一个力的分力; ③合外力:指振动方向上的合外力,而不一定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④在平衡位置处:回复力为零,而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一定为零.如单摆运动,当小球在最低点处,回复力为零,而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3、平衡位置:是振动物体受回复力等于零的位置;也是振动停止后,振动物体所在位置;平衡位置通常在振动轨迹的中点。
“平衡位置”不等于“平衡状态”。
平衡位置是指回复力为零的位置,物体在该位置所受的合外力不一定为零。
(如单摆摆到最低点时,沿振动方向的合力为零,但在指向悬点方向上的合力却不等于零,所以并不处于平衡状态)二、简谐振动及其描述物理量1、振动描述的物理量(1)位移:由平衡位置指向振动质点所在位置的有向线段.①是矢量,其最大值等于振幅;②始点是平衡位置,所以跟回复力方向永远相反;③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图线就是振动图象.(2)振幅: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①是标量; ②表示振动的强弱;(3)周期和频率:完成一次全变化所用的时间为周期T ,每秒钟完成全变化的次数为频率f .①二者都表示振动的快慢;②二者互为倒数;T=1/f ;③当T 和f 由振动系统本身的性质决定时(非受迫振动),则叫固有频率与固有周期是定值,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2、简谐振动:物体所受的回复力跟位移大小成正比时,物体的振动是简偕振动.①受力特征:回复力F=—KX 。
②运动特征:加速度a=一kx /m ,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总指向平衡位置。
高中物理《机械运动与机械波》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图为一列简谐横波在传播过程中,某个质点开始振动以后的振动图像,根据该图像不能..得出()A.简谐波的波长B.简谐波的振幅C.简谐波的周期 D.波源的起振方向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烟花点火后升空,是地面对烟花的反作用力作用的结果B.红外线应用在遥感技术中,是利用了它穿透本领强的特性C.持续鸣笛的汽车靠近观察者时,观察者接收的频率比声源频率高D.光纤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光纤由内芯和外套组成,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小3.下列关于多普勒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医院检查身体的“彩超”仪运用了多普勒效应B.大风中,远处人的说话声时强时弱C.由地球上接收到的遥远天体发出的光波发生“红移”现象(各条谱线的波长均变长),可以判断遥远天体正靠近地球D.静止的观察者听到某个单一频率声源发出的声音频率越来越高,说明声源正在远离观察者4.如图甲所示为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A、B两点间运动的弹簧振子,图乙为这个弹簧振子的振动图像,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t=0.2s时,弹簧振子的加速度为正向最大B.在t=0.1s与t=0.3s两个时刻,弹簧振子的速度相同C.从t=0到t=0.2s时间内,弹簧振子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D .在t =0.6s 时,弹簧振子有最小的位移5.一列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波,0=t 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0.2s t =时C 点开始振动,则( )A .0.3s t =时,波向前传播了3m ,质点B 将到达质点C 的位置 B .0.05s t =时,质点A 的速度方向向下 C .00.6s 内,质点B 的平均速度为2m /sD .若同时存在一列振幅为20cm 、频率为2.5Hz 的沿x 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波,则两列波相遇叠加的区域会出现干涉现象6.图(a )中医生正在用“彩超”技术给病人检查身体;图(b )是某地的公路上拍摄到的情景,在路面上均匀设置了41条减速带,从第1条至第41条减速带之间的间距为100m 。
高中物理:《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含答案)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1.两辆汽车并排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内一个人看见窗外的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一个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以大地为参照物,上述事实说明()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 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甲乙两车以相同速度同时向西运动2.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是否正确()A.质点是指一个很小的物体 B.行驶中汽车的车轮在研究汽车的运动时C.无论物体的大小,在机械运动中都可以看作质点 D.质点是对物体的科学抽象3.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位移大小不同,路程一定不同 B.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等,但位移可能相同C.物体通过了一段路程,其位移不可能为零 D.以上说法都不对4.一个小球从4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1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在整个过程中()A.位移是5m B.路程是5m C.位移大小是3m D.以上均不对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匀速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B.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来说,路程就是位移C.物体的位移越大,平均速度一定越大D.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越大,在其间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也一定越大6.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与位移成正比B.平均速率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C.匀速直线运动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任一点的瞬时速度D.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物体在一段较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7.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m/s ,则物体在1s 内一定走3mB .物体在某1s 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这1s 内的位移一定是3mC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1s 内的位移一定是3mD .物体在发生某段位移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这段位移的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3m/s8.关于平均速度的下列说法中,物理含义正确的是()A .汽车在出发后10s 内的平均速度是5m/sB .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5m/s ,表示汽车在这段时间的每1s 内的位移都是5mC .汽车经过两路标之间的平均速度是5m/sD .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的初速度与末速度之和的一半9.火车以76km/h 的速度经过某一段路,子弹以600m /s 的速度从枪口射出,则()A .76km/h 是平均速度B .76km/h 是瞬时速度C .600m/s 是瞬时速度D .600m/s 是平均速度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v 跟s 成正比,跟t 成反比B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各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相等C .物体在1s 内通过的位移与1s 的比值叫做这1s 的即时速度D .在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的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于这段时间通过的路程11.某人沿直线做单方向运动,由A 到B 的速度为1v ,由B 到C 的速度为2v ,若BC AB =,则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A .2/)(21v v -B .2/)(21v v +C .)/()(2121v v v v +-D .)/(22121v v v v +12.如图是A 、B 两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A 的运动是以10m/s 的速度匀速运动B .物体B 的运动是先以5m /s 的速度与A 同方向C .物体B 在最初3s 内位移是10mD .物体B 在最初3s 内路程是10m13.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过相等的时间,以下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 .物体运动的速度相等B .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化量相等C .平均速度变化量相等D .位移变化量相等14.有一质点从t =0开始由原点出发,其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A .1=t s 时,质点离原点的距离最大B .2=t s 时,质点离原点的距离最大C .2=t s 时,质点回到原点D .4=t s 时,质点回到原点15.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16.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 2,在质点做匀加速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质点的未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B .质点在第三秒米速度比第2s 末速度大2m/sC .质点在任何一秒的未速度都比初速度大2m /sD .质点在任何一秒的末速度都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m /s17.关于加速度的概念,正确的是()A .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B .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大小C .加速度为正值,表示物体速度一定是越来越大D .加速度为负值,表示速度一定是越来越小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速度可能为零B .物体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时,可能加速度不为零C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D .加速度越小,速度一定越小19.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逐渐减小,直至为零,那么该物体运动的情况可能是()A.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B.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C.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小D.速度肯定是越来越小的20.如图所示,物体的运动分三段,第1、2s为第Ⅰ段,第 3、4s为第Ⅱ段,第5s为第Ⅲ段,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1s与第5s的速度方向相反B.第1s的加速度大于第5s的加速度C.第Ⅰ段与第Ⅲ段平均速度相等D.第Ⅰ段和第Ⅲl段的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都相同二、填空题21.一物体前一半时间平均速度为4m/s,后一半时间平均速度为8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