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CADCAM课程设计-喷雾器模型的创建(全套图纸)
- 格式:doc
- 大小:526.00 KB
- 文档页数:18
学号:08929024****内蒙古民族大学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题目:二级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08农机(二)班年级:08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姓名:***指导教师:王利华完成日期:2010年**月**日目录设计任务书 (3)传动系统方案的分析 (3)电动机的选择与传动装置运动和动力参数的计算 (4)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6)轴的设计计算 (15)滚动轴承的选择及计算 (28)键联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31)连轴器的选择 (32)减速器附件的选择 (33)润滑与密封 (33)设计小结 (33)参考资料目录 (34)设计计算及说明结果一、设计任务书 1.1传动方案示意图图一、传动方案简图1.2原始数据传送带拉力F(N)传送带速度V(m/s)滚筒直径D (mm )36001.02801.3工作条件二班制,使用年限为10年,连续单向于运转,载荷平稳,小批量生产,运输链速度允许误差为链速度的%5 。
1.4工作量1、传动系统方案的分析;2、电动机的选择与传动装置运动和动力参数的计算;3、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4、轴的设计计算;5、轴承及其组合部件选择和轴承寿命校核;6、键联接和联轴器的选择及校核;7、减速器箱体,润滑及附件的设计;8、装配图和零件图的设计;9、设计小结; 10、参考文献;二、传动系统方案的分析传动方案见图一,其拟定的依据是结构紧凑且宽度尺寸较小,传动效率高,适用在恶劣环境下长期工作,虽然所用的锥齿轮比较贵,但此方案是最合理的。
其减速器的传动比为8-15,用于输入轴于输出轴相交而传动比较大的传动。
设计计算及说明结果(第八版)》表15-3,取0112A =,得569.2072046.4112n P A d 33I I 0min ===mm 输入轴的最小直径为安装联轴器的直径12d ,为了使所选的轴直径12d 与联轴器的孔径相适应,故需同时选取联轴器型号。
联轴器的计算转矩2ca A T K T =,查《机械设计(第八版)》表14-1,由于转矩变化很小,故取 1.3A K =,则 2ca A T K T ==1.3X59.16=76908N.Mm查《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表13-7,选HL3型弹性柱销联轴器其工称转矩为2000N.m ,而电动机轴的直径为38mm 所以联轴器的孔径不能太小。
《CAM自动编程》课程标准课程名称:CAM自动编程适用专业:数控专业、模具专业等1.前言1.1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高等职业学院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掌握CAD/CAM 软件应用的基本技能,掌握CAD/CAM软件进行数控编程能力。
它以《机械制图》《数控机床与编程》《计算机辅助零件建模》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
1.2设计思路课程是依据目前机械类专业必须掌握一门CAD/CAM软件的应用所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数控编程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项目设计以工作过程中“CAD/CAM技术应用”项目任务需求为线索,以案例和产品为载体来进行。
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该门课程的总学时为60。
本课程有多个环节组成,多媒体授课、上机实训。
其中:多媒体授课跟实训穿插。
2.课程教育目标通过完成零件编程项目的活动,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掌握应用CAD/CAM软件进行数控编程。
本课程培养的专业职业能力:●具有CAD/CAM软件进行数控编程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热爱工作岗位的职业素质3.课程内容和要求4.实施建议4.1教学形式4.1.1讲授时间和实训时间为1:14.1.2 教材(待定)4.1.3 配套UGNX功能视频词典一套(视频词典分两套:一套是教师使用,包括最常使用的命令功能介绍;上课用的PPT文档,教师可以随意组织成上课使用的教案;习题库。
C A D/C A M课程设计零件图:任务:根据上图零件设计其模具,并对所设计的模具进行数控加工。
1分模1.1导入参照模型打开pro-e,在菜单中选择【文件】→【新建】命令,在弹出的【新建】对话框中选择【制造】类型中【模具型腔】子类型。
然后输入文件名【nfg-kcsj】,取消选中【使用缺省模板】复选框,单击【确定】按钮。
在弹出的【新文件选项】对话框中选择公制模板(mmns_mfg_mold),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文件新建,如图1-1所示。
图1-1创建新元件1.1.1参照模型布局(1)设置参照类型在工具栏中单击【选取零件/定义零件在模具中的放置位置和方向】按钮,在弹出的【打开】对话框中打开零件【lingjian.prt】文件,如图1-2所示。
在【创建参照模型】对话框中使用默认的设置,单击【确定】按钮,如下图1-3所示。
在【布局】对话框中单击【预览】按钮,观察模具开模方向是否正确。
图1-2 打开参照模型图1-3确定参照方式(2)调整坐标系方向调至Z轴方向为楷模方向,如图1-4所示。
图1-4重新调整坐标系方向1.1.2设置收缩率在工具栏中单击【按比例指定零件收缩】按钮,将弹出【按比例收缩】对话框,再选取参照模型的坐标系,如图1-5所示,在【按比例收缩】对话框中输入收缩率为0.005,然后单击【应用】按钮完成操作。
图1-5设置收缩率1.1.3创建工件在工具栏中单击【根据与铸模零件的偏移距离/或整体尺寸来创建工件】按钮,将弹出【自动工件】对话框。
首先选取模具坐标系作为工件的位置中心,在【整体尺寸】选项区域中输入工件尺寸,如图1-6所示,最后在【自动工件】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工件的创建,如图1-7所示。
图1-6创建工件图1-7工件模型1.2创建分型体积块在工具栏中单击【模具体积块】按钮,再单击【旋转】按钮,定义内部草绘,选择【曲面:F6】为草绘平面,如图1-8所示,然后进入草绘,草绘如图1-9所示,旋转360度得到如图1-10所示体积块。
1、单项CAD、CAPP、CAM技术各具有哪些功能?为什么要进行CAD/CAM技术的集成?集成的CAD/CAM系统会带来哪些优越性?CAD系统具有几何建模、工程分析、模拟仿真、工程绘图等主要功能;CAPP系统的功能包括毛坯设计、加工方法选择、工序设计、工艺路线制定和工时定额计算等;广义CAM,是指利用计算机辅助完成从毛坯到产品制造过程中的直接和间接的各种活动;狭义CAM,是指数控程序的编制;这些各自独立的系统相互割裂,不能实现系统之间信息的自动传递和转换,大量的信息资源得不到充分地利用和共享。
只有当CAD系统一次性输入的信息能为后续的生产制造环节(如CAD/CAPP/CAM等)直接应用才能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集成化的CAD/CAM系统借助于工程数据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以及标准格式的产品数据交换接口技术,把分散于机型各异的各个CAD、CAPP和CAM各功能模块高效快捷地集成起来,实现软、硬件资源的共享,保证整个系统内的信息流畅通无阻。
2、分析应用CAD/CAM系统进行产品开发设计的作业过程及其特征。
作业过程----(1)创意与构思;(2)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分析;(3)快速原型制造;(4)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5)计算机辅助编程;(6)虚拟制造。
特征----------(1)产品开发设计数字化;(2)设计环境的网络化;(3)设计过程的并行化;(4)新型开发工具和手段的应用。
4、叙述CAD/CAM系统软件组成结构中的系统软件、支撑软件以及应用软件各自的功能作用以及相互间的联系与区别。
①系统软件主要用于计算机的运行、管理、维护和控制,以及对各类计算机语言程序的编译和执行②支撑软件分为单一功能型支撑软件和综合集成支撑软件③应用软件是在系统软件和支撑软件基础上,针对某一具体应用开发的软件,如机床设计、夹具设计、汽车车身设计等CAD或CAE软件系统。
6、试分析CAD/CAM技术的发展趋势。
答:CAD/CAM技术经历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现已成为一种应用广泛的高新技术,并产生了巨大的生产力,有力地推动着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
国开形成性考核《机械CAD/CAM》形考作业(1)试题及答案(课程ID:00711,整套相同,如遇顺序不同,Ctrl+F查找,祝同学们取得优异成绩!)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5个)题目:1、下述CAD/CAM过程的概念中,属于CAD范畴的是(D)。
【A】:FMS【B】:CAPP【C】:CIMS【D】:几何造型题目:2、CAD/CAM系统基本功能不包括下面哪个功能(B)?【A】:图形显示功能【B】:检验评价功能【C】:人机交互功能【D】:信息处理功能题目:3、计算机辅助制造是指(B)。
【A】:计算机在机械制造方面的应用【B】:计算机在产品制造方面有关应用的统称【C】:计算机在机械产品设计方面的应用【D】:计算机在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面的应用题目:4、在CAD/CAM系统中,(C)是联接CAD、CAM的纽带。
【A】:CAG【B】:CAE【C】:CAPP【D】:CAQ题目:5、CAD技术起源于一种人机对话系统,该系统为(C)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A】:数控机床【B】:专家系统【C】:交互式图形生成【D】:工程数据库题目:6、CAD/CAM系统主要研究对象描述、系统分析、方案的优化、计算分析工艺设计仿真模拟、NC编程以及图形处理等,它(B)。
【A】:输入的是设计要求,输出的是图纸。
【B】:输入的是设计要求,输出的是制造加工信息。
【C】:输入的是设计要求,输出的是工艺流程。
【D】:输入的是设计要求,输出的是设计方案。
题目:7、计算机辅助制造应具有的主要特性是(B)。
【A】:准确性、耐久性等【B】:适应性、灵活性、高效率等【C】:知识性、趣味性等【D】:系统性、继承性等题目:8、CAD/CAM系统主要研究对象描述、系统分析、方案的优化、计算分析工艺设计仿真模拟、NC编程以及图形处理等,它(A)。
【A】:输入的是设计要求,输出的是制造加工信息。
【B】:输入的是设计要求,输出的是图纸。
【C】:输入的是设计要求,输出的是设计方案。
L型工件冲压模具设计(含全套CAD图纸)说明书设计题目:L型工件冲压模具设计专业年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011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职称:2015 年05 月27 日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1 引言............................................................... - 1 -1.1本设计的目的与意义......................................... - 1 -1.2冲压模具在国内外发展概况及存在问题......................... - 1 -1.3课题应解决的主要问题、指导思想和应达到的技术要求 ........... - 2 - 2产品的结构分析和构成 ............................................... - 3 -2.1产品设计................................................... - 3 -2.2制作图及产品基本要求....................................... - 3 -2.3冲裁件的工艺分析........................................... - 4 -2.4确定工艺方案............................................... - 5 -3.计算冲裁力、压力中心和选用压力机................................... - 6 -3.1排样方式的确定及材料利用率的计算........................... - 6 -3.2计算冲裁力、卸料力......................................... - 7 -3.3压力机的选用............................................... - 8 -3.4确定模具压力中心........................................... - 9 -3.5冲裁模间隙与凸凹模刃口尺寸及公差的计算.................... - 10 -4.设计需要的模具.................................................... - 13 -4.1确定模具的结构............................................ - 13 -4.2橡胶的选用................................................ - 14 -4.3模柄的尺寸选用............................................ - 16 -4.4凸模的外形尺寸............................................ - 17 -4.5凸模强度校核.............................................. - 18 -4.6落料凹模尺寸的计算........................................ - 18 -4.7定位零件.................................................. - 19 -4.8卸料装置.................................................. - 19 -4.9模具的闭合高度............................................ - 19 - 结束语.............................................................. - 20 - 参考文献............................................................ - 21 - 致谢................................................................ - 23 -摘要本设计压模进行了冲孔、落料级进模的设计。
AutoCAD机械制图精品教程教案-装配图的绘制第一章:AutoCAD 2024基础知识1.1 课程介绍了解AutoCAD在机械制图中的应用熟悉AutoCAD 2024界面及操作掌握文件的基本操作(新建、打开、保存、关闭)1.2 界面及操作熟悉工作界面(菜单栏、工具栏、状态栏、绘图区)掌握快捷键及鼠标操作理解坐标系及视图控制(缩放、平移、旋转)1.3 基本绘图命令点、线、圆、矩形、多边形等基本图形绘制修改命令(移动、复制、旋转、缩放、修剪、延伸)1.4 尺寸标注与文字掌握尺寸标注的基本原则及类型(线性、径向、角度、连续、基线)设置标注样式添加文字说明第二章:装配图的基本概念2.1 装配图的定义及作用理解装配图的概念掌握装配图在机械设计中的重要性2.2 装配图的构成熟悉装配图的组成部分(视图、尺寸、符号、明细表)了解装配图的常见表达方式(三视图、剖面、爆炸图)2.3 装配图的绘制步骤掌握装配图的绘制流程(分析、草图、详细设计、绘制、标注、审查)第三章:装配图的绘制技巧3.1 零件库的建立了解零件库的概念掌握零件库的建立方法(手动输入、外部导入、标准零件库)3.2 装配图的绘制方法熟悉装配图的绘制技巧(对齐、插入、重合、同轴、平行)掌握组件的创建与编辑(组、层、块)3.3 装配图的标注与说明尺寸标注的注意事项掌握装配图的文字说明及符号表示第四章:典型装配图案例分析4.1 案例一:简单装配图绘制分析案例需求绘制装配图标注尺寸及说明4.2 案例二:复杂装配图绘制分析案例需求绘制装配图标注尺寸及说明4.3 案例三:标准件装配图绘制分析案例需求绘制装配图标注尺寸及说明第五章:装配图的审查与输出5.1 装配图的审查审查装配图的准确性(尺寸、符号、连接、间隙)检查装配图的完整性与一致性5.2 装配图的输出熟悉打印设置及输出格式(PDF、DWG)掌握装配图的打印与输出技巧第六章:标准件与常用件的绘制6.1 标准件的概念与分类理解标准件在机械设计中的作用熟悉螺纹、键、销、轴承等常见标准件的类型及特点6.2 标准件的绘制方法掌握标准件的绘制技巧了解标准件库的建立及应用6.3 常用件的绘制熟悉弹簧、齿轮、螺旋传动等常用件的绘制方法掌握常用件的尺寸标注与说明第七章:装配图的综合训练7.1 案例四:机械手柄装配图的绘制分析手柄装配图的需求绘制装配图标注尺寸及说明7.2 案例五:齿轮箱装配图的绘制分析齿轮箱装配图的需求绘制装配图标注尺寸及说明7.3 案例六:气缸装配图的绘制分析气缸装配图的需求绘制装配图标注尺寸及说明第八章:装配图的转换与修改8.1 装配图的转换掌握装配图的视图转换(三视图、剖面、爆炸图)熟悉装配图的格式转换(DWG、PDF)8.2 装配图的修改了解装配图的修改方法(尺寸、形状、位置、连接)掌握组件的编辑技巧(组、层、块)8.3 装配图的更新与同步掌握装配图的更新方法(插入新零件、修改零件)实现装配图的同步编辑第九章:装配图的应用与协同设计9.1 装配图的应用了解装配图在生产加工、维修、销售等方面的应用掌握装配图的信息传递与沟通9.2 协同设计了解协同设计的原则与方法掌握AutoCAD的协同设计工具(共享、协作、云端存储)9.3 装配图的转换与输出熟悉装配图的格式转换(PDF、DWG)掌握装配图的打印与输出技巧第十章:装配图的实战应用与训练10.1 实战案例一:小型发动机装配图的绘制分析发动机装配图的需求绘制装配图标注尺寸及说明10.2 实战案例二:减速机装配图的绘制分析减速机装配图的需求绘制装配图标注尺寸及说明10.3 实战案例三:液压缸装配图的绘制分析液压缸装配图的需求绘制装配图标注尺寸及说明十一章:高级装配技巧与复杂装配图的绘制11.1 高级装配技巧掌握高级装配技巧,包括非线性装配、对称装配、限制性装配等。
《CAD/CAM技术应用——AutoCAD项目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绘制样板图 学时数 1 授课专业 授课班级 教材分析 本课程使用的教材是由孙簃担任主编,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国家规划教材《CAD/CAM技术应用——AutoCAD项目课程》,该教材以易学和实用为指导思想,结合工程实例,通过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将技能训练、技术学习与理论知识有机结合。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绘制样板图”是教材“项目四绘制零件图”中第一个任务,制作符合机械制图习惯的样板文件,能为后续零件图的绘制节省设置时间,让绘制零件图更高效。 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及机械制图基础; 2.学生已经学习了AutoCAD中常用的绘图、编辑命令以及部分图形属性设置方法; 3.学生对绘图有较浓厚的兴趣,比较善于思考,分析能力较强,动手能力一般。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巩固样板图的绘图环境设置与图框标题栏的绘制; 2.能熟练使用“定义属性”、“创建块”与“插入块”命令制作和标注零件表面结构(粗糙度符号); 3.能根据图形要求调用已创建的样板图。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设置多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开展自主探究学习,实现做与学的有机结合。 通过设置相应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帮助学生破解学习中的难点,提高学习效率。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通过巧设实例来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好奇心,培养学生
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定义属性; 2.创建块、插入块; 3.正确、高效的绘制和调用样板图。 教学难点 正确绘制样板图 教学策略
通过情境的创设和问题导向来展开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师生进行双边活动: 1.想一想;结合学生自身困惑与愿望,创设情境,顺利地引出课题; 2.找一找:通过图形设置改错练习,带领学生回顾之前的学习任务; 3.做一做:通过微视频,学生尝试练习,边做边学,掌握命令的操作要领,体会属性块的优势,认识样板图的重要与高效性。 4.用一用:通过调用样板图和插入块操作,检验学生学习效果,让学生体会样板图的高效。 5.评一评:展示学生作业,师生互评,归纳总结。
CAD/CAM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托架零件课程名称:机械CAD/CAM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09机制三班学号:**************班号:05*名:***指导教师:任继文老师2012 年06 月20 日《CAD/CAM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支架零件的CAD/CAM设计二、设计目的CAD/CAM课程设计是开设《机械CAD/CAM》课程之后进行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
在系统学习CAD/CAM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借助计算机进行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和系统集成的综合应用能力。
其目的:1)掌握产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过程和方法,培养利用计算机进行结构设计的能力。
2)掌握零件的计算机辅助制造过程和方法,培养数控编程及加工仿真的能力。
3)通过应用PRO/ENGINEER,训练和提高CAD/CAM的基础技能。
三、设计任务本课程设计以某一具体的机械零件为设计对象(零件图见附图)。
主要设计任务:1、熟悉并掌握大型机械CAD/CAM软件PRO/ENGINEER的草绘模块、零件模块、制造模块及仿真模块的功能及建模原理。
2、进行零件的参数化功能定义、三维实体零件的特征造型、着色渲染、生成不同视图,最终完成零件的造型设计。
3、进行机床选择、刀具选择及加工参数设置,生成零件数控加工的相关文件。
如刀位数据文件、刀具清单和数控加工代码等。
并对零件进行加工仿真以检查设计结果是否正确合理。
4、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四、设计要求1、要求设计过程在计算机上完成。
2、设计说明书用计算机打印(B5纸,1万字左右)。
正文:宋体五号,单倍行距;页眉:宋体小五号,内容包括班级,姓名,“CAD/CAM课程设计说明书”字样;页脚:右下脚页码。
3、设计结果应包括:课程设计说明书(应包含设计任务书、设计思路、设计步骤、设计过程的说明和阶段结果。
附零件三维图、加工代码、零件原图纸等内容)4、严禁抄袭和请人代做,一经发现,成绩计为零分并上报教务处。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二级减速器设计(含CAD图纸)目录1 引言 (4)2 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 (3)2.1电动机的选择 (4)2.1.1电动机类型的选择 (4)2.1.2电动机功率的确定 (5)2.1.3确定电动机转速 (5)2.2总传动比的计算和分配各级传动比 (6)2.3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 (6)3 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7)3.1第一级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7)3.2第二级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12)4 箱体尺寸计算与说明 (17)5 装配草图的设计 (18)5.1初估轴径 (18)5.2初选联轴器 (19)5.3初选轴承 (19)5.4润滑及密封 (20)6 轴的设计计算及校核 (20)6.1中间轴的设计计算及校核 (20)6.2低速轴的设计计算及校核 (24)7 滚动轴承的选择和计算 (27)7.1高速轴轴承的计算 (27)7.2中间轴轴承的计算 (28)7.3低速轴轴承的计算 (29)8 键连接的选择和计算 (30)8.1 高速轴与联轴器键联接的选择和计算.. 308.2 中间轴与小齿轮键联接的选择和计算.. 308.3 中间轴与大齿轮键联接的选择和计算.. 318.4 低速轴与齿轮键联接的选择和计算 (31)8.5 低速轴与联轴器键联接的选择和计算.. 319 减速器附件的选择及说明 (32)9.1减速器附件的选择 (32)9.2减速器说明 (32)10 结论 (32)参考文献 (33)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的设计王刚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2009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班1 引言机械设计课程是培养学生机械设计能力的技术基础课。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课程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其基本目的是:1)通过课程设计,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和实际知识,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2)学会从机器功能的要求出发,合理选择执行机构和传动机构的类型,制定传动方案,合理选择标准部件的类型和型号,正确计算零件的工作能力,确定其尺寸、形状、结构及材料,并考虑制造工艺、使用、维护、经济和安全等问题,培养机械设计能力;3)通过课程设计,学习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科技文献资料以及计算机应用等,培养机械设计的基本技能和获取有关信息的能力。
一、教案基本信息1. 教案名称:AutoCAD机械制图精品教程教案-零件图的绘制2. 课时安排:共5课时,每课时45分钟3. 教学目标:掌握Auto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学会绘制零件图的基本技巧了解零件图的标注方法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Auto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启动和退出AutoCAD软件熟悉界面及基本工具的使用坐标系的概念及操作2. 第二课时:绘制零件图的基本技巧绘制直线、圆、圆弧等基本图形图层的概念及应用绘制零件图的步骤与方法3. 第三课时:零件图的标注标注的基本操作尺寸标注的规范及方法文字注释和表格的创建4. 第四课时:绘制复杂零件图绘制组合零件图的技巧绘制剖面线和填充零件图的简化表示方法5. 第五课时:实战演练与总结综合练习:绘制一个完整的零件图分析并总结绘制零件图的要点回答学生提问,解决疑难问题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AutoCAD软件的基本操作、绘制零件图的技巧和标注方法。
2. 示范法:演示如何绘制零件图,让学生跟随操作。
3. 练习法:安排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问答法:课堂互动,解答学生疑问。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练习的完成质量,巩固所学知识。
3. 学生作品:评价学生绘制的零件图是否符合标注规范,图形准确性和美观度。
五、教学资源1. AutoCAD软件:安装在教师机和学生机上,用于绘制零件图。
2. 教学PPT:展示知识点和实例操作。
3. 零件图素材:提供给学生练习使用的零件图素材。
4. 教学视频:录制实例操作,方便学生复习和自学。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零件图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Auto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启动、退出、熟悉界面及基本工具的使用。
3. 绘制零件图的基本技巧:讲解绘制直线、圆、圆弧等基本图形的方法。
4. 标注零件图:讲解尺寸标注的规范及方法,文字注释和表格的创建。
课程设计说明书 全套三维图,加153893706 课程名称: CAD/CAM技术及应用 题目名称: 喷雾器模型的创建 班 级:20 08级 机制 专业 1 班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评定成绩: 教师评语:
指导老师签名: 20 年 月 日 湖南农业大学生机械CADCAM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院 专业 级 班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一、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 通过设计实践进一步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与机械制造生产情况相符合,使设计尽可能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生产可行、操作方便、安全可靠。通过本次设计实践,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生产技术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现代机械设计设计方法与手段,并巩固、深化已学得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熟悉PROE三维实体建模和运用有关图册、图表等技术资料的能力,训练学生识图、制图、运用现代设计方法的基本技能。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与要求 设计的题目不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选取合适的题目,但是必需满足以下要求: 1.用Pro/E绘制零件的三维实体造型。 2.把各个零件装配成一个装配体,零件总和不得少于5个。 3.选取装配体中的一个关键零件,绘制其工程图,按国家标准进行要求。可以用A4 图纸打印。 4.写一份设计计算说明书,要求内容应该包含各个零件建立的步骤,并要求一定的过 辅助图说明。装配体的总成图、爆炸图、各个零件的图应包含在说明书中。
三、《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规范 1、封面要求 学生提交的正稿封面样式附后。 2、正文规范 2.1、字体字号要求 设计标题用小三号黑体、居中,英文标题对应用小三号Times New Roman、居中,“摘要”用5号黑体,中文摘要内容用5号宋体,“Abstract”用5号黑体,英文摘要内容用5号Times New Roman。 2.2、课程设计正文内容 1.第一级标题用四号黑体、靠左;第二级标题用小四号黑体、靠左;正文全文用小四号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 12 2.页码用小五号居中,页码两边不加修饰符,页码编号从正文开始。图表标题用小五号黑体,居图表幅宽中间位置。 3、内容要求 3.1正文必须按照《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要求,即包括完整的标题、作者、指导教师、中英文摘要、前言、方案比较分析、设计计算、讨论、小结、参考文献、致谢、附录含计算数据、参考手册相关计算表格等。 3.2文理通顺、说理有据。 3.3图表中文标题下必须有英文对照。 四、《课程设计说明书》的装订 1、用A4纸单面打印,页面上边距2.5cm,下边距2cm,左边距2.5cm,右边距2cm(左边装订),单倍行距,段前0行,段后0.5行。 2、装订顺序 封面 课程设计任务书 正文 图纸(或程序清单) 五、对学生的要求 1、学生必须修完课程设计的前修课程,才有资格做课程设计。 2、明确课程设计的目的和重要性,认真领会课程设计的题目,学会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积极认真地做好准备工作。 3、通过课程设计,掌握运用先修知识,收集、归纳相关资料,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 4、严格要求自己,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任务,善于接受教师的指导和听取同学的意见,树立严谨的科学作风,要独立思考,刻苦钻研,勇于创新,按时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5、使用规定的课程设计用纸与封面,按要求书写课程设计说明书并装订成册,如附有图纸或附件需单独装订。 6、要严格遵守学习纪律,遵守作息时间,不得迟到、早退和旷课。如因事、因病不能进行设计,则需请假,凡未请假或未获准假擅自不到者,均按旷课论处。 7、要爱护公物,搞好环境卫生,保证设计室整洁、卫生、文明、安静,严禁在设计室内打闹、嬉戏、吸烟和下棋等活动。
喷雾器模型的建立 罗峰 (东方科技学院理工学部08机制1班 学号:200841914109) 摘要:通过对喷雾器模型的创建,掌握了pro/e中拉伸、旋转、倒圆角、抽壳、混合和扫描等命令,对学习pro/e有了更深的了解,对以后的三维实体建模有更准确的认识。 关键词:pro/e,三维建模 Create a model of atomizer Luo Feng (Engineering department of east S &. T University 08Grade mechanism class 1 Student No.:200841914109)
Abstract:Through the creation of atomizer models, master of the pro/e in the stretch, rotation, inverted fillet, shell, mixing and scanning, such as orders and learning pro/e gained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building after the three-dimensional entities - A more accurate understanding. Key word: pro/e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1前言 机械CAD/CAM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较强的综合性专业课,涉及的知识面广。我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加深对基本零件的结构的了解,熟悉利用三维实体造型软件Pro/E画各个零件,最后装配成实体。在画零件的过程中主要应用了Pro/E的拉伸、旋转、混合、螺旋扫描、装配等功能,通过本次设计,系统地了解和掌握CAD/CAM技术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知识进一步熟悉和掌握了Pro/E的一些功能,了解了三维实体设计的步骤和方法,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培养创新意识、工程意识和动手能力。
2喷雾器模型的创建 喷雾器的模型包括瓶盖,头子,喷嘴,活塞杆,活塞,弹簧,连接盖,吸管,阀门,泵体,垫片,瓶身,珠子。 1.1瓶盖 选取新建命令,创建一新的模板,选取类型组中的零件和子类型中的实体。使用混合命令创建一个上表面ø50下表面ø60的圆台实体,用壳工具使得其厚度为4,再倒圆角,圆角半径为5,如下图所示,屏幕的造型完成。 1.2 头子 用拉伸命令创建一个ø50的圆柱,再以一面ø42进行拉伸为厚度为4的圆盖体,
如下图所示, 再以喷嘴盖内底面为基准草绘拉伸内圆套体h=24,内孔ø10,外圆ø18,并有筋与内圆相连,如下图所示拉
深去除材料内孔 拉深去除材料喷嘴孔
拉深去除材料喷孔
再在底部穿ø3长孔,创建新平面,打ø16孔如下 1.3喷嘴 拉伸命令创建ø16圆柱体,以ø12进行拉伸,
中间留ø1通孔,四周ø1圆槽,如下图所示 1.4活塞杆 使用拉伸命令拉伸ø14圆柱体,与一端33mm处留厚4mm圆环,如下图
1.5泵体 采用拉伸命令逐步拉伸泵体,圆台面采用混合,最后采用壳工具如下图 草绘ø30圆,拉深长度为64 以端面草绘ø26圆,反向拉深56.去除材料 以ø26为端面采用混合工具,混合圆台上表面ø20,高度为20,再逐步拉深ø20,ø16圆柱,长度都是26,得到下图
1.6瓶身 新建零件草绘ø100圆,拉伸圆柱体H为220,倒圆角半径15,以上逐层表面拉伸h=15,ø70圆柱,h=46,ø56圆柱体如下图
使用壳工具,使得瓶身厚度为5,再上表面拉伸去除材料,如下图 再使用螺旋扫描,切口绘制外螺纹,如下图 1.7连接套 采用拉伸工具拉伸内圆ø50,外圆ø70的圆环体,h为50,
再拉伸外圆ø58,内圆ø52圆环,内部拉伸ø32的圆柱如下图 再采用螺旋扫描,螺距5,深度为40,切口进行内螺纹的绘制,如下图
1.8吸管 采用拉伸工具拉伸ø10,厚2的圆柱体吸管,长200,如下图
1.9活塞 采用拉伸工具拉伸外圆ø26内圆ø14的h20圆柱体,再以其中一个面拉伸ø16,ø20的圆环去除材料,h为10, 采用镜像如下图 2.0阀芯 拉伸ø20圆柱h50,
左端拉伸ø10去除材料l30,右端拉伸ø14去除材料l15,倒圆角ø2,如下图 在以又端面反向拉伸去除材料内圆ø14外圆 ø16圆环体,如下图
2.1弹簧 采用螺旋扫描伸出项,其扫引轨迹线长65,旋转半径ø5,节距5,截面ø2,如下图
采用螺旋扫描伸出项,扫引轨迹长24,旋转半径8,节距6,截面ø3,如下图 2.2珠子 采用旋转工具,草绘ø11半圆,完成如下图
2.2垫片 拉伸50圆h为4,中间草绘边长26的正六边形,拉伸去除材料,如下图
2.3装配 装配完成后的整体图和分解图如下所示 3小结 通过此次的课程设计,加深了原先对PRO/E软件的认识,学到了原先无法学到的东西,也发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更加熟练的掌握了这个软件,了解三维建模的过程。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自己不会的问题,自己上网查资料问老师,这一切让我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不断的学习与进步,我感到非常的充实与快乐。
4参考文献 [1]王志坚 郭雪娥. 《Pro/ENGINEER Wildfire 4.0基础教程》.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