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关性问题研究_袁文斌
- 格式:pdf
- 大小:205.74 KB
- 文档页数:5
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的影响作者:段世恒陈彩徐丹钟晋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年第03期[提要] 新常态下,河北省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一些传统产业面临整顿、停产或淘汰,也有可能催生一些新兴产业,经济调整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就业问题。
本文从就业结构如何更好地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入手,分析二者的关联性和协调性,以期为新形势下如何妥善处理可能出现的就业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新常态;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基金项目:2015年河北金融学院大学生科学研究项目(编号:DXSKYY2015029)资助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收录日期:2015年12月16日一、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正向有利于促进就业的方向发展,但尚不均衡,就业结构明显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变动。
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背景,这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丰富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就业困难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是客观现实。
近年来,随着大学持续规模扩招,全国高校的毕业生数量持续增加。
据统计,2011~2014年我国毕业生人数增长了84.3%,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727万人。
相比2013年699万毕业生增长28万人,再创历史新高,被冠以“更难就业季”称号。
2015年高校毕业生达到了749万人,比2014年再增加22万人,创下历史新高,中国迎来劳动力就业“洪峰”,大学生就业状况难言乐观。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
所谓的“就业鸿沟”在当下大学生就业市场依然存在:一方面大量企业出现用工荒;另一方面不少劳动力找不到工作,尤其是大学生群体就业比较困难,有些地方大学生的平均工资已低于农民工群体,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彰显。
解决用工荒与求职难并存这个看似悖论的问题,需要多管齐下,统筹解决。
在河北就业前景分析报告一、引言河北省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也是中国的工业重镇。
本文将对河北省的就业前景进行全面分析,旨在为就业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劳动力市场概况目前,河北省的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劳动力市场竞争激烈。
随着国家扶贫政策的实施和农村人口纷纷进城就业,劳动力供给量持续增加。
然而,河北省的就业岗位仍然有一定的缺口,导致许多毕业生和就业者面临就业困难。
三、主要行业就业前景分析1. 制造业河北省制造业是河北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就业岗位较多。
特别是位于河北省东部的沿海地区,拥有许多排名全国前列的大型制造企业,如石油化工、钢铁等。
在制造业中,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的就业机会较多,而普通劳动力竞争激烈。
2. 建筑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河北省的建筑业快速发展。
大量的住宅、商业、公共设施建设不断进行,劳动力需求量大。
建筑工人、施工人员等相关从业人员的就业前景相对较好。
但是,新型建筑技术和施工方法的推广也导致了一部分传统工种的就业机会减少。
3. 服务业河北省的服务业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行业之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餐饮、旅游、物流、金融、医疗等服务领域的就业机会逐渐增多。
特别是位于河北省首都北京和天津的辐射效应,使得这些城市周边地区的服务业就业前景更加广阔。
四、就业薪资及福利待遇河北省的就业薪资水平相对较低,尤其是一线城市以外的地区。
相对于一线城市,河北省的薪资福利待遇与生活成本相对匹配,但较难与一线城市相媲美。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一些高薪岗位也在河北省逐渐涌现。
五、职业技能需求在河北省就业市场中,技能型人才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各行各业对具备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人才需求量大,而普通岗位的需求相对减少。
因此,求职者应通过学习、培训及不断提升技能,增加自身的竞争力。
六、政府政策及扶持措施为了促进河北省的就业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
这些政策鼓励创业、扶持就业培训、支持科技创新,并提供相应的补贴和贷款支持。
河北省产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效应研究
李延军;李海月;付锦泉
【期刊名称】《河北企业》
【年(卷),期】2015(0)8
【摘要】一引言长久以来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的就业效应是经济学者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
刘伟、李绍荣(2002)通过研究产业构成对经济规模、要素效率的影响及产业布局调整对中国当下经济增长的贡献,提出目前中国经济快速前进需要依靠第三产业拉动,同时要提高第一、二产业拉动效率。
李晓嘉、刘鹏(2006)研究了1978年以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之间的变动关系.通过研究不同的指标.发现目前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存在着不对称.就业迁移落后于产业调整。
【总页数】2页(P54-55)
【作者】李延军;李海月;付锦泉
【作者单位】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41.4
【相关文献】
1.河北省技术进步与就业增长关联效应研究 [J], 黄梅丽;陈宝珍;苏妍嫄;王治虎
2.河北省服务业发展对大学生就业促进效应研究 [J], 王学婧
3.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结构影响效应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J], 郭宇航; 孔微巍
4.河北省最低工资的就业效应研究
——基于1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证据 [J], 张自鹏;袁青川
5.平台经济发展对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 [J], 李敏;吴丽兰;吴晓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河北省经济转型与就业结构调整问题探析(高俊莲论文)-副本河北省经济转型与就业结构调整问题探析摘要:河北省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由于就业结构调整滞后于经济转型的步伐,造成了我省劳动力市场过剩,大学生、城镇失业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等群体就业困难,严重影响了我省经济转型和就业结构调整。
本文介绍了目前河北省就业困难现状,从劳动力供给与需求、高等职业教育制度、劳动力流动制度、就业心态等角度分析造成此现状的原因,进而从加快城化进程,深化职业教育改革,转变就业观念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进一步加快经济转型、扩大就业提供发展方向。
关键词:经济转型就业结构调整职业教育近年来,河北省经济转型快速发展,其对就业的影响日益显著,但二者的发展尚不均衡。
特别是就业结构调整滞后于经济转型的步伐,不但阻碍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而且抑制了就业人数的进一步增长。
一、河北省经济转型时期就业困难现状(一)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仍然尖锐从总量上看,在河北省全省新增就业人数不断增长的同时,失业人数也在不断上涨。
而河北省每年新增的就业岗位数量与河北省每年新成长的城镇劳动力、新增的失业人员、历年累计的失业人员的总量相差甚远,近几年内难以缩小差距。
(二)就业困难主体分布较为集中在河北省经济转型时期,伴随着大学扩招政策的实施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导致河北省就业困难的现状进一步加剧。
就业困难主体分布较为集中,主要为应届毕业大学生、城镇失业人员、农村向城镇转移的剩余劳动力三大群体。
1.应届毕业大学生“大学生毕业即失业”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充分写照。
近年来,由于大学扩招政策的实施,应届毕业大学生的数量逐年增长,每年未能实现就业大学生数量逐年累积。
不仅影响了河北省扩大就业,也造成人力资源的闲置浪费,还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2.城镇失业人员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河北省进行了大规模的国企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
但工人失业大量怎讲增加。
如纺织行业、煤钢行业,大量工人由于技能和综合素质不符合企业要求而被迫失业。
京津冀协同发展视阈下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互动机制研究一、引言近年来,京津冀地区一体化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涵盖的范围之广、涉及的层面之多,前所未有,其中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互动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互动机制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互动机制是指在特定的区域(如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会对就业结构产生积极的影响,进而推动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论文将围绕着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互动机制展开研究,以期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有效的政策建议。
二、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现状分析1. 产业结构京津冀地区是中国的重要经济区域之一,是中国最大的城市群之一,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人力资源。
地处环渤海经济圈,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和交通优势。
京津冀地区的产业结构主要以制造业为主,同时兼有发达的服务业和农业。
近年来,京津冀地区的制造业发展较快,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有着明显的优势,以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正在逐渐崛起。
京津冀地区的传统产业如钢铁、煤炭等仍然占据较大的比重,制约了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2. 就业结构京津冀地区的就业结构主要以制造业就业和服务业就业为主,其次是农业就业。
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服务业就业的比重在逐渐增加,而制造业和农业的就业比重在逐渐减小。
在服务业就业中,金融、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等新兴行业的就业比重也在不断增加,这表明京津冀地区的就业结构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
四、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互动机制的政策建议1.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了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就业结构的调整,应该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措施,引导企业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和研发,从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高就业机会。
2. 加大对服务业的支持力度服务业是京津冀地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政府应该加大对服务业的支持力度,为服务业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金融支持。
Feb. 2021Vol. 33 No. 12021年2月 第33卷第1期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Shijiazhuang University of Applied Technology文章编号.1009-4873(2021)01-0035-05数字经济下河北产业结构现状及转型路径李倩(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河北 石家庄 050081)摘要: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发展形态。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晋景下,河北省亟需确定肖身产业 发展着力点,借数字化之力引导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渗透,一方面加快传统产业向 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发展数字经济新业态,形成经济增长新动能。
基于河北省产业结构及数字经济发展现状的 分析,探究河北省产业数字化的发展路径,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关键词:数字经济;产业升级;产业结构;发展路径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近年来,数字经济作为新兴的经济形态,已引起 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
其中,在区域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方面,文献[1] 采用浙江省10年间的数据,分析了数字基础建设水平、数字化产业发展水平以及数字技术创新科研水 平这三个因素对传统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具体影响。
文献[2]依据两种数据模型研究了数字经 济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驱动作用。
文献[3]通过实证研究评估了嘉兴五县两区的产业数字化状况, 指出了海宁市产业数字化的整体发展水平及区域特色。
在产业发展路径和驱动保障机制方面,文献[4]和文献[5]分别从传统产业融合、政策标准制定、数字人才建设、强化软硬件支撑、发展环境营造等方面 总结了数字经济的发展路径及保障机制。
2020年, 河北省也相继发布了关于数字经济的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支持文件,数字经济已成为河北省未来经济 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本文主要聚焦数字经济作用于地区产业发展相关问题,采用河北省统计局发布的《河北经济年鉴一2018》⑷相关数据,通过分析数字经济下河北省目前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究数字经济对河北 省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路径,以及未来重点行业的发展方向。
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董志芸【摘要】区域产业结构与大学生就业结构及高校专业结构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本文对河北省产业结构与高校就业结构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合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大学生就业对策.【期刊名称】《统计与管理》【年(卷),期】2012(000)005【总页数】2页(P13-14)【关键词】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对策研究【作者】董志芸【作者单位】邢台学院【正文语种】中文经济政策的调整、经济结构的变化无疑会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必定会引起劳动力资源重新调整与变化,高校的专业结构直接关系到就业结构,而专业结构又是高等教育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带动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
因此,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首先必须保证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相结合,即以产业结构为蓝本,构建专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使人才符合市场需要,做到教育服务经济,经济调节教育。
一、产业结构与高校就业结构相关性实证分析1、指标设计和样本数据(1)产业结构:三次产业产值占河北省GDP的比重;(2)高校就业结构:分学科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3)高等院校的学科分类与三次产业的关系:高等院校的学科分类主要有农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医学、教育学、法学、哲学、历史学等。
其中农学毕业生就业主要分布在第一产业,理学、工学毕业生就业主要分布在第二产业,管理学、经济学、文学、医学、教育学、法学毕业生就业主要分布在第三产业。
哲学、历史属于基础性学科,产业结构调整对其影响不大,而且这两个学科的近几年在校生人数净增量偏小,文中不再分析。
(4)本文的样本数据来自近十年(2002-2011年)《河北经济年鉴》以及对河北省高等院校就业数据的实地调查。
选择了近十年的相关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整理,得到每年河北省高校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数据,从而分析二者的相关程度。
(5)结构偏离度:反映劳动力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一种不对称状态,结构偏离度=(GDP的产业构成百分比/就业的产业构成百分比)-1,由公式可看出,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越小,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发展越均衡,结构偏离度为正,表明三次产业中产业产值百分比大于就业百分比,反之亦然。
促进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与财政政策支持体系分析研究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成了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以河北省为例,结合其财政政策支持体系,对促进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财政政策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然后提出财政政策支持体系促进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对策,从而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得到提高,同时也为促进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财政政策支持本文为 2023年河北省财政科研课题课题,课题名称:《促进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与财政政策支持体系分析研究》(序号:398)的研究成果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而如何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而随着我国人口红利时代的结束以及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这一问题更加凸显出来。
本文以河北省为例,结合其财政政策支持体系,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提出一系列财政政策支持体系来促进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提高,并为促进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一、财政政策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高低与其所能获得的经济待遇和就业机会密切相关。
而财政政策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财政政策通过经济增长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财政政策通过高等教育发展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财政政策通过社会保障服务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
(一)财政政策通过经济增长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促进经济增长是实现充分就业的重要途径,而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财政支出政策,由此,财政支出政策通过影响经济增长进而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
首先,财政支出政策通过改善生产条件、扩大就业规模来提高经济增长水平,进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