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全面塔吊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最全面塔吊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最全面塔吊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最全面塔吊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 错误!未指定书签。

2、工程概况及塔吊选型............................................................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工程概况..........................................................................................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水文地质概况.................................................................................. 错误!未指定书签。

2.3塔吊选型.......................................................................................... 错误!未指定书签。

3、施工准备................................................................................ 错误!未指定书签。

4、塔吊定位及做法....................................................................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塔吊的平面布置原则......................................................................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塔吊基础定位.................................................................................. 错误!未指定书签。

5、主要施工方法........................................................................ 错误!未指定书签。

5.1塔吊定位.......................................................................................... 错误!未指定书签。

5.2施工控制要点.................................................................................. 错误!未指定书签。

5.3基础混凝土的养护.......................................................................... 错误!未指定书签。

5.4保障措施.......................................................................................... 错误!未指定书签。

5.5基础底板、楼板留洞、后浇带处理措施...................................... 错误!未指定书签。

5、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 错误!未指定书签。

6.1安全生产.......................................................................................... 错误!未指定书签。

6.2文明施工.......................................................................................... 错误!未指定书签。

7、塔吊基础计算书.................................................................... 错误!未指定书签。

附页:............................................................................................. 错误!未指定书签。

塔吊基础施工方案

方案说明:本方案针对进行塔吊基础设计。

1、编制依据

⑴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⑵本工程施工平面布置图

⑶6015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

⑷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187-2009)

⑸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50007-2002)

⑹建筑桩基技术规范《94-2008》

⑺相关结构和建筑施工设计图纸

2、工程概况及塔吊选型

2.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位于省市,紧靠路,总面积**m2,地下一层,地上**层,其中地下室面积*m2,地上面积* m2 ,结构形式为****结构。

2.2水文地质概况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1组,特征周期值为0.35s。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

场区内地下水主要为上层滞水,主要接受地下水径向补给和大气降水补给。

2.3塔吊选型

根据现场实际施工需要及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工程施工阶段,共布置1台塔吊,拟选用6015塔吊1台。具体型号、塔吊服务楼号如下表:

塔吊安装在**区**侧,处于8勘测孔附近,其土层技术参数按就近原则以8号勘测孔为依据。

3、施工准备

3.1人员准备:在施工之前,施工员应对作业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2材料准备:

①塔吊基础垫层采用100厚C15混凝土,基础采用桩基础,设4个直径800人工挖孔桩,桩身混凝土采用c30,承台采用6500*6500*1600, C35混凝土。

②钢筋准备

塔吊基础承台钢筋选用直径为25的Ⅲ级钢筋,拉钩选用直径为16的Ⅰ级钢筋。

详见《塔吊基础配筋图》。

4、塔吊定位及做法

4.1塔吊的平面布置原则

⑴满足使用功能,尽可能覆盖整个施工平面及各种材料堆场,起吊重量与工作半径满足施工要求。

⑵满足塔吊的各种性能,确保塔吊安装和拆除方便。

⑶尽可能降低费用,使塔吊安装和拆除费用最低。

塔吊总体布置详见《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

4.2塔吊基础定位

塔吊布置在地下车库内,在基坑开挖同时也将塔吊基础开挖到位,待验槽完毕后即进行塔吊基础的施工、塔吊的安装,塔吊基础开挖须挖至基础设计持力层。

根据塔式起重机产品说明书中的相关参数,根据本工程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及安装厂家提供的基础图,确定塔吊基础尺寸为:6500×6500×1600(),塔吊承台面平地下室底板面,底板及地梁钢筋首先预埋,后期进行焊接。塔吊基础底采用4个直径800人工挖孔桩,桩以风化岩层为持力层,预计深度为6~7m,具体以实际进入风化岩深度为准。

塔吊具体定位图附后。

5、主要施工方法

5.1塔吊定位

按照平面布置图进行塔吊基础的定位。

施工顺序:测量放线—土方开挖—桩基施工—垫层施工—砖胎膜施工—绑扎下铁钢筋―安放马镫—绑扎上铁钢筋、预埋件―浇筑混凝土―养护。

5.2施工控制要点

⑴塔吊基础土方开挖必须挖至本方案设计持力层。

⑵进行塔吊基础垫层施工时,要等到垫层混凝土强度达到60%以上,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⑶在垫层上标记预埋件中心点到中心点的距离的正方形,此正方形的中心必须与混凝土垫层中心重合,从而确保预埋件的定位准确。

⑷绑扎塔吊基础底部钢筋,安放马蹬、预埋件(预埋件外缘与垫层上的标记的正方形重合)。预埋件檐口水平度控制在1‰,达到要求后将马镫、预埋件点焊好,以免由于后面工序的操作,改变了已经调整好的水平度。要求现场工长(或机电工长)在绑扎钢筋时,应提前通知塔吊租赁单位相关人员进场,进行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

⑸绑扎塔吊基础钢筋时施工质量管理部门必须做好过程控制、施工记录、质量验收等工作。

⑹钢筋绑扎结束后测量人员必须再次测试预埋件的水平度,水平度必须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以内并作好测量记录。

塔机基础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⑺浇筑C35的混凝土,并振捣密实,施工人员在此过程中必须随时监测预埋件檐口水平度,如有变化,要随时进行调整,确保塔吊预埋件檐口水平。混凝土不得往一个方向浇筑,以免动摇预埋件。同时要求,浇筑混凝土时塔吊租赁单位负责人旁站监督,以防混凝土在振捣时预埋件移位。

⑻按《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187-2009第8.1.3要求,安装塔机时基础混凝土应达到80%以上设计强度,塔机运行时基础混凝土应达到100%设计强度。当混凝土强度达到80%以上时(以同条件养护下的标准试块强度报告为准),需经质量、安全部门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塔吊安装。

5.3基础混凝土的养护

⑴塔吊基础按大体积混凝土进行养护,表面采用一层塑料薄膜覆盖,做好混凝土强度检测报告及测温记录,保证塔吊基础混凝土内外温差不超过25℃。

⑵混凝土浇筑采用溜槽浇筑,混凝土的供应采用商品混凝土。塔吊基础的现浇混凝土量约为67.6m3(不含垫层)。现场浇筑混凝土前要做好充足的施工准备,采用快铺料、快振捣及时覆盖的快速施工方法。表面抹平后浇水养护,并及时铺一层塑料薄膜。在养护期间,随时检查混凝土表面的干湿情况及温差,及时浇水保持混凝土湿润。

5.4保障措施

按照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的要求以及《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要求,做好塔吊基础的防雷接地工作。

⑴钢筋的制作及加工必须按照规范进行,塔吊基础上下层钢筋之间用铁马镫支撑。

⑵保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垫块采用与基础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制作。

⑶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严禁碰撞塔吊锚脚,造成偏位。

⑷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派专人采用水准仪及经纬仪进行跟踪监测,确保锚脚定位准确。

⑸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浇水养护及覆盖保温。

5.5基础底板、楼板留洞、后浇带处理措施

钢筋处理措施:由于按塔吊平面布置,承台面平地下室底板面,塔吊穿过地下室底板及顶板,靠近后浇带,故底板钢筋在塔吊承台钢筋安装时,预先按规范要求进行预留,并在此处设止水带,预埋止水钢板。考虑塔吊穿过上部顶板梁板,塔吊标准节在穿地下室顶板位置预留孔洞,孔洞尺寸为3000×3000mm,且洞口中心线与塔吊标准节中心线重合。在顶板结构施工时,楼板预留洞口位置的梁板钢筋直接穿过塔吊标准节,并覆盖保护,预留洞口四周设止水带预埋3厚,400宽止水钢板。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进行塔吊拆除施工前,将洞口位置钢筋切断,塔吊标准节拆除后,重新进行楼板主筋焊接,保证焊接长度和强度满足受力要求。

5、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

6.1安全生产

⑴人身安全

加强入场教育,组织人员学习安全生产知识和各种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

机械使用电缆均要采取安全措施,避免车辆碾压,防止人员触电。设备吊装或钻机移位时,应按负荷选择索具。

抬运重物时,必须同一口号,同时起落,以免伤人。电器设备要求采用防雨、防水措施,以免雨水损坏绝缘。

⑵交通安全

由于施工现场临近交通干道,为此进出现场的车辆在现场道口要有人指挥、

疏导、避免交通堵塞和交通事故。夜行车辆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⑶塔吊基础人工挖孔桩安全措施

1 从事挖孔作业的工人须经健康检查和井下、高空、用电、吊装及简单机械操作等安全作业培训合格后,方可进入现场施工。

2 施工现场所有设备、设施,安全装置、工具、配件以及个人劳保用品等必须经常进行检查,确保完好和安全使用,对不遵守安全规程、违章作业的人员,要坚决予以查处。

3 工人上下桩孔时,必须使用钢爬梯,同时应配备保险绳,以防滑落,不得用人工拉绳子运送工人或脚踩护壁边缘上下桩孔。

4 挖出的土方堆在桩孔四周,但离孔口四周2米范围内不得堆放其余重物。

5 当桩孔开挖深度超过5米时,班前应进行有毒气体的检测(燃烛法或仪器检验或动物探测法),经检查无有害气体时方可下孔作业。

6 每天上班前,应将桩孔内积水抽干,并用鼓风机向孔内送风5分钟,使孔内混浊空气排出后才准下人。

7 为防止地面人员和物体坠落桩孔内,孔口四周必须放置护栏,并有踢脚板。

8 桩孔内作业人员应遵守下列规定:

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穿绝缘胶鞋。严禁酒后作业,不准在孔内吸烟,不准在孔底使用明火,作业人员每工作4小时应轮换一次。开挖复杂土层时,每挖深0.5~1米时,应用φ18钢筋对孔底做品字形探查,检查孔底面以下是否有洞穴或涌沙等,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挖掘。认真留意孔内的一切动态,如发现流砂、涌水、护壁变形等不良预兆以及异味气体时,应及时停止作业并迅速撤离,及时报告。在中途抽水后,必须先将地面上的专用电源切断后,作业人员方可下孔作业。现场必须安排管理人员旁站值班,孔口配合人员应精力集中,密切监视孔内情况,并积极配合孔内作业人员进行工作,不能擅离岗位,在孔内上下传送工具物品时,严禁用抛掷的方法,严防孔口的物件落入孔内。施工现场的一切电

源,电路的安装和拆除,必须由持证电工专管,电器必须严格接地、接零和使用漏电保护器,电器安装后经验收合格才准使用,各桩孔用电必须分闸,严禁一闸多用,孔上电线必须架空,严禁拖地和埋压土中,孔内电缆必须绝缘,并有防磨损,防潮、防断等保护措施,孔内作业照明应采用低压安全电压。每天下班时,桩孔井口应加盖板封闭。

6.2文明施工

⑴各种材料要求定点存放,摆放整齐,有防雨、防潮措施;

⑵清洁机械设备,做好泥浆清运工作,减少噪音污染。

7、塔吊基础计算书

附后

塔吊基础承载力计算

1、基础设计主要参数

塔吊型号: 6015工作时(包括压重)1=700最大起重荷载: F2=80.00塔吊倾覆力距工作时2150.00 ,非工作状态2890,塔吊起重高度: 60.00m ,初始安装高度32m ,塔身宽度: 1.70m

基础桩采用4根φ800人工挖孔灌注桩,桩间间距4.9m ,桩顶标高55.7m ,桩端设扩大头,扩大头直径1000,桩长计算时按6m 考虑,即根据地勘资料,桩端入风化泥岩 3.18m ;桩混凝土等级C30,14.302 3.00×1042;2.012,钢筋400400.002 2.00×1052;

矩形承台尺寸 边长()=6.5m 、高(h)=1.60m ;桩中心与承台中心重合,承台面标高57.20m ;承台混凝土等级C351.57216.702,γ

=253。

×b ×h ×γ

×1.2=6.5×6.5×1.6×25×1.2=2028

700×1.2=840 2150

2.单桩允许承载力特征值计算 (1)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1)按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与承载力参数计算 轴心力作用下:

=(840+2028)/4=717 在偏心竖向力作用下:

)X X M Y Y M n G F Qi 2

i i

yk 2i i xk K K k ∑∑?+?±+=

(n G F Q K K K +=

最大压力 ∑+

∑+

=

??+2

2

1i i

XK i i

YK K

K Y Y M X X M n

G F K Q

=717+2150*3.465/(2*3.465*3.465)=1027

最大拔力 ∑-

∑+

=??+2

2

2i i

XK i i

YK K

K Y Y M X X M n

G F K Q

=717-2150*3.465/(2*3.465*3.465)406 (如为正数,可不验证抗拔)

式中──单桩相对承台中心轴的方向距离 为20.5 =3.465m

桩承载力计算依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94-2008)的第5.2.2条; 单桩允许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按下面的公式计算:

其中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K ──安全系数,取2; uk Q ──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

SK PK UK Q Q Q +=

Sk Q ──单桩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i sik SK

l q u Q

pk Q ──单桩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p pk PK A q Q ?=

sk q ──桩侧第i 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pk q ──极限端阻力标准值;查地勘资料,中风化为2600。

uk

a Q K

R 1=

u ──桩身的周长,u =3.14*0.8=2.512m

P A ──桩端面积,取P A =3.14*0.5*0. 5=0.785m 2;

i l ──第i 层土层的厚度; 桩侧阻力标准值如下:

=2.512*443+0.785*2600=3153 0.5*1576

3、单桩桩顶承载力复核 轴心竖向力作用下 (+)717

轴心竖向力717<1576,满足要求。 偏心作用下为Q 1k =1027 <1576,满足要求。

4、单桩抗拔力特征值计算 桩抗拔力的验算按下式计算:

o i sia i p ta G l q R 9.0+∑=λμ

式中G

-桩自重,地下水位以下取有效重度计算;

-桩侧土摩阻力特征值;

μ

-桩周长,μπd;

p

-抗拔摩阻力折减系数。

λ

i

=0.9×0.5024×6×25=67.8

0.9G

Σλ +0.9G0=2.51×310+67.8=845.9

由于最大拔力Q2406<845.9,满足要求

5、灌注桩配筋计算

桩抗压钢筋,根据以上计算,可知,桩抗压已满足要求,故仅按照规范规定配置构造钢筋

A=0.2%*800*800/4*3.14=10452

S

(特别说明,桩配筋配筋率一般为0.2~0.65%)

A=15392,箍筋Φ8@200,加劲箍Φ12@2000。

主筋配置10Φ14,

S

满足要求。

6、桩受拉钢筋计算

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50010-2002)第7.4条正截面受拉承载力计算。

N ≤

式中:N──轴向拉力设计值,406000N;

──钢筋强度抗压强度设计值,400.002;

──纵向普通钢筋的全部截面积。

406000/400.00=10152

故按受压构造配筋已可满足要求。

7. 承台弯矩的计算

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94-2008)的第5.9.2条。

= ∑

= ∑

其中──计算截面处方向的弯矩设计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