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作业井控设备
- 格式:ppt
- 大小:623.50 KB
- 文档页数:29
大港油田井下作业井控实施细则2024大港油田井下作业井控实施细则2024《大港油田井下作业井控实施细则2024》是大港油田为了规范井下作业管理,确保作业安全以及提高作业效率而制定的一套细则。
以下是关于该实施细则的详细介绍,总字数超过1200字。
一、引言《大港油田井下作业井控实施细则2024》是为了加强井下作业管理,确保作业安全、提高作业效率而制定的一套细则。
本细则适用于大港油田的井下作业控制,旨在规范作业过程,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作业前准备1.井下作业前,作业负责人应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并明确作业目标、作业方法、作业程序和作业方案等内容。
2.作业前应全面检查作业井的设备、工具、仪表等,确保其完好无损。
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报修或更换。
3.作业前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安全会议,明确各自的责任和注意事项,以确保作业安全。
三、井下作业控制1.作业前,作业负责人应在作业现场设置明显的禁止通行标志,以防止未授权人员进入。
2.井下作业期间,必须按规定的工艺要求进行作业,不得随意更改设备和操作方式。
3.作业时应加强监控,确保设备和工具的正常运行,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4.当发现井口有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作业,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或解决,并在作业前重新检查确认无问题后方可继续作业。
5.井下作业期间,必须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防护设备,并保证设备的有效性和完好性。
四、作业人员管理1.所有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持有相应的作业证件方可上岗。
2.作业负责人应明确作业人员的岗位职责,确保作业人员按照工艺要求进行作业。
3.作业人员在作业前应进行身体健康检查,确保符合作业岗位要求。
4.作业人员应定期接受安全培训和作业技能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专业技能。
五、应急处置1.井下作业期间,如遇紧急情况,作业人员应迅速采取措施,保护自身安全,并及时向上级汇报。
2.作业负责人应确保作业人员熟悉应急救援措施,并组织演练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井控知识应知应会第七采油厂作业大队一、什么是井控?井控的分类?井控:即压力控制,就是采取一定的方法控制住地层压力,基本上保持井内的压力平衡,保证钻井或井下作业的顺利进行。
分类:按照井漏规模和采取措施的不同,把井控分为初级井控、二级井控、三级井控三级。
二、井控操作六个方面内容?1)、设计的井控要求;2)、井控装备;3)、作业过程中的井控工作;4)、防火、防爆,防硫化氢措施和井喷失火的紧急处理;5)、井控培训:6)、井控管理制度。
三、井控管理的七项制度?①、井控分级责任制度;②、井控操作证制度;③、井控装置的安装、检修、试压、现场服务制度;④、防喷演习制度;⑤、井下作业队干部24小时值班制度;⑥、井喷事故逐级汇报制度;⑦、井控例会制度。
四、什么是现场井下作业井控?答:指利用井控装备和工具,采取相应措施快速安全地控制井口,防止井涌、井喷、井喷失控和火灾事故的发生。
1、在起下封隔器等大尺寸工具时,控制起下速度,防止发生抽汲。
2、在起下管柱时,必要时向井内补灌压井液保持液柱压力。
3、因特殊原因判断可能形成超压情况下应控制防喷,及时汇报,并做好压井的准备。
五、地层三个压力及其概念?地层三个压力是指地层孔隙压力、地层破裂压力和地层坍塌压力。
地层孔隙压力是指地下岩石孔隙内液体的压力。
地层破裂压力是指某一深度地层发生破碎和裂缝时所能承受的压力。
地层坍塌压力是指某一深度地层发生垮塌时所能承受的压力。
六、井控装备的概念?井控装备是实施油气井压力控制技术的一整套专用设备、仪表和工具。
七、目前我国液压防喷器的压力等级与公称通径的分类?压力等级分为14MPa、21MPa、35MPa、70MPa和105MPa等五个等级。
公称通径分为180mm、230mm、280mm、346mm、426mm、476mm、528mm、540mm、680mm等九种。
八、硫化氢气体的主要来源?1、热作用下,石油中有机硫化物分解;2、石油中烃类和有机质通过储集层水中硫酸盐的高温还原;3、下部地层中硫化氢气体上窜;4、某些钻井液处理剂高温热分解。
1、什么叫井控?答:井控是指采取一定的方法,控制井内压力,基本保持井内压力平衡,以保证井下作业的顺利进行。
2、什么叫二级井控?答:二级井控依靠井内正在使用的压井液不足以控制地层压力,井内压力失衡,地层流体侵入井筒内,出现溢流和井涌,需要及时关闭井口防喷设备,并用合理的压井液恢复井内压力平衡,使之重新达到初级井控状态。
3、在油水井维护性作业时应选用什么井控装备?答:根据井内压力情况,选用简易防喷器,配备由提升短节、阀门或旋塞、油管挂等组成的快速抢装井口装置;选用SFZ18—14多功能防喷器或选用SFZ18-14半封闸板防喷器、全封闸板防喷器,并配备油管旋塞;在高危区域井作业时应选用SFZ18-21多功能防喷器和2SFZ18-21手动双闸板防喷器。
4、什么叫地层破裂压力?答:地层破裂压力是指地层岩石发生变形、破碎或裂缝时的压力。
5、什么叫不压井作业?答:不压井作业是在带压环境中由专业技术人员操作特殊设备起下管柱的一种作业方法。
6、井控装备主要包括哪些设备?答:井控装备包括防喷器、简易防喷装置、采油(气)树、旋塞阀、内防喷工具、防喷器控制台、压井管汇、节流管汇及相匹配的阀门等。
7、防喷器压力等级选用的原则是什么?答:防喷器压力等级的选用,原则上应不小于施工层位目前最高地层压力和施工用套管抗内压强度以及套管四通额定工作压力三者中最小者。
8、现场上常用的压井方法有哪三种?答:现场上常用的压井方法有循环法、灌注法和挤注法三种。
9、井下作业井控工作的内容是什么?答:井下作业井控工作的内容包括:设计的井控要求,井控装备,作业过程的井控工作,防火、防爆、防硫化氢有毒有害气体安全措施和井喷失控的紧急处理,井控培训及井控管理制度等六个方面。
10、按规定要求什么情况下必须安装防喷器、放喷管线和压井管线?答:新井(老井补层)、高温高压井、气井、含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井、大修井、压裂酸化措施井的施工作业必须安装防喷器、放喷管线及压井管线。
油水井井下作业井控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在油田开发中,油水井井下作业是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实现油田高效开发的关键之一。
在实际作业过程中,井控存在一些问题,给作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本文将针对油水井井下作业井控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井底流体控制困难在油水井井下作业过程中,井底流体控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液体和气体在管道中混合流动,存在流量、压力等参数的变化,使得控制井底流体成为一个难题。
2. 井底温度控制不准确油井井下温度会随着井深的增加而升高,而井控装置对井底温度的控制不准确。
这可能导致井底温度过高,进而影响井下作业设备的正常工作。
3. 井下设备失效风险高由于油水井井下环境复杂,存在高压、高温等工况,加上作业设备长时间运行、重复作业等因素,导致井下设备失效的风险较高。
4. 井下作业效率低下由于井下设备的问题,导致井下作业效率低下。
井下作业不仅需要井口作业人员完成手动操作,还需要依靠设备来提高作业效率。
而设备失效、作业困难等问题都导致作业效率低下。
二、对策针对井底流体控制困难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井底流体监测,实时掌握井底流体的压力、温度、流量等参数;优化井下控制设备,提高设备的控制精度和灵活性;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增强对井底流体的控制能力。
为了提高井底温度控制的准确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增加温度传感器的安装密度,提高测量精度;研发适用的井下温度控制器,实现对井底温度的精确控制;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井底温度的自动调控。
3. 提升井下设备可靠性为了降低井下设备失效风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井下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和检查,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故障;选用高可靠性设备,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作业人员对设备的操作和维修能力,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设备失效。
为了提高井下作业效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引入自动化设备,实现井下作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减少人工操作的数量和频率;优化作业流程,通过改进作业方式和提高作业效率,提高整体作业效率;加强团队协作,优化作业人员的分工和配合,提高作业效率。
油田井下作业井控技术措施油田是重要的能源资源开发地,而井下作业则是油田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为了确保油田井下作业的顺利进行,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来进行井控,保障作业的安全和高效。
本文将介绍油田井下作业井控技术措施的相关内容。
一、地层井控技术1、封隔井控油田地下水平方向的运移、转运和活动都是由于地下压力在地下岩层中的分布情况所决定,而这种地下压力则是由地下岩层之间的渗流关系及岩层孔隙介质的特性所决定的。
在油田地面开放式钻井作业中,如果没有进行封隔井控的话,就会导致地下岩层的地下水平方向的运移、转运和活动,从而造成地下岩层的资源的浪费。
此外如果地下岩层的地下水平方向的开发量过大的话,就会导致地下岩层之间的地下水平方向的压力差的偏移,甚至增大地下岩层的崩塌的危险性。
封隔井控就是通过封隔井塞和封堵井塞的方法,在井下地面的地下岩层上进行封隔井孔的作用,从而实现地下岩层对地下崩塌的井控作用。
2、砂砾层井控在地下岩层的地下砂砾层上进行砂砾层井控就是在地下砂砾层的上方进行砂壳的啃食和破坏,从而使得砂层上方的砂岩墙和岩壁受到了很明显的剪切和套拉的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砂层上方的砂岩墙和岩壁就发生了裂缝和裂纹,从而使得地下岩层对地下油脂和天然气的开发被打断。
二、井下设备井控技术1、安全防爆技术在油田井下作业中,井下设备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油气的存在,井下作业环境往往存在易燃易爆的危险。
采取安全防爆技术措施十分必要。
使用防爆设备、防爆灯具等,并严格执行防爆操作规程,确保井下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2、井下监测技术为了保障井下设备的正常运行,需要进行实时监测。
通过安装传感器和监测装置,可以对井下作业环境、设备状态等进行实时监测,提前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井下作业安全进行。
三、油井压力井控技术1、注水井控在油田生产中,注水是一种重要的辅助增油工艺。
通过注入清洁的水或其他化学物质,可以维持或提高油层压力,促进油气的产出。
2024版井下作业井控实施细则井下作业井控实施细则是为了确保井下作业的安全和有效进行而制定的规章制度。
以下是2024版井下作业井控实施细则的内容:第一章:总则1.1目的和依据:明确井下作业井控实施细则的目的和实施依据,确保井下作业的安全性。
1.2适用范围:规定井下作业井控实施细则适用的场所和情况。
1.3安全责任:明确井下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
第二章:井下作业前的准备2.1作业计划:编制详细的井下作业计划,包括作业目标、步骤、时间安排等内容。
2.2作业人员培训:进行必要的井下作业培训,包括安全操作知识和应急处置能力的提升。
2.3作业设备检查:对井下作业所需的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
2.4作业环境评估:评估作业井下环境的安全性,确定是否需要采取进一步的安全措施。
第三章:井下作业的安全控制3.1作业票制度:实施作业票制度,明确井下作业人员的工作职责和权限。
3.2通风控制:根据井下作业环境的特点,采取适当的通风措施,确保井下作业的空气质量良好。
3.3照明控制:提供足够的照明设备,确保井下作业人员能够清晰地看到工作区域。
3.4气体检测:定期对井下作业环境中的有害气体进行检测,确保气体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3.5火源控制:禁止在井下作业区域使用明火和吸烟,确保井下没有火源。
3.6现场管控:设置专门的现场管控人员,负责井下作业现场的监督和管理。
第四章:井下作业的应急处置4.1应急预案:编制详细的井下作业应急预案,包括事故报告和应急救援流程。
4.2警示标志:在井下作业区域设置相应的警示标识,指示逃生通道和安全出口。
4.3避险逃生:明确井下作业人员的避险逃生方法和逃生设备的使用方式。
4.4应急装备:提供必要的应急装备,包括呼吸器、救生绳等,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采取措施。
第五章:井下作业的监督和检查5.1监督机制:建立井下作业监督机制,对井下作业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5.2安全培训:定期组织井下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井控常识1、油气田应高度重视井控工作,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
2、井下作业的地质设计、工程设计、施工设计中必须有相应的井控要求或明确的井控设计。
3、井控装备包括防喷器、射孔防喷器(闸门)及防喷管、简易防喷装置、采油(气)树、内防喷工具。
防喷器控制台、压井管汇和节流管汇相匹配的闸门等。
4、防喷器的选择;①防喷器压力等级的选用,原则上应不小于施工层位目前最高地层压力和所使用套管抗内压强度以及套管四通额定工作压力三者中最小者。
②防喷器组合的选定应根据各油田的具体情况。
③特殊情况下不装防喷器的井,必须在作业现场配备简易防喷装置和内防喷工具及配件,做到能随时抢装到位,及时控制井口。
5、放喷管线安装在当地季节风的下风方向,接出井口30m以远,高压气井放喷管线接出井口50m以远,通径不小于50mm,放喷闸门距井口30m以远,压力表接在内控管线与放喷闸门方间,放喷管线如遇特殊情况需要转弯时,转弯处要用锻造钢制弯头,每隔10-15m(填充式基墩或标准地锚)固定。
出口及转弯处前后均固定。
压井管线安装在当地季风的上风方向。
6、在不连续作业时,必须关闭井控装置。
7、严禁在未打开闸板防喷器的情况下进行起下管柱作业。
8、液压防喷器的控制手柄都应标识,不准随意扳动。
9、及时发现溢流是井控技术的关键环节,在作业过程中应有专人观察井口,以便及时发现溢流。
10、压井施工时,必须严格按施工设计要求和压井作业标准进行压井施工,压井后如需观察,观察后要用原性能压井液循环一周以上,然后进行下一步施工。
11、起下管柱作业应按以下要求执行:①在起下封隔器等大直径工具时,应控制起下钻速度,防止产生抽汲或压力激动。
②在起管柱过程中,应及时向井内补灌压井液,保持液柱压力平衡。
③起下管柱作业出现溢流时,应立即抢关井。
经压井正常后,方可继续施工。
④起下管柱过程中,要有防止井内管柱顶出的措施,以免增加井喷处理难度。
井控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 井控的目的是()A. 确保井下作业安全B. 提高钻井效率C. 降低钻井成本D. 增加钻井深度答案:A2. 井喷的主要原因是()A. 地层压力过高B. 钻井液密度过低C. 钻杆损坏D. 钻头磨损答案:B3. 井控设备中,用于控制井口压力的设备是()A. 防喷器B. 井口防喷装置C. 钻杆D. 钻头答案:A二、多选题1. 井控的基本原则包括()A. 预防为主B. 及时响应C. 紧急处置D. 事后总结答案:A、B、C2. 井控作业中常用的设备包括()A. 防喷器B. 井口防喷装置C. 钻杆D. 钻头答案:A、B三、判断题1. 井控是钻井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其目的是确保井下作业安全。
答案:正确2. 井喷发生时,应立即关闭防喷器,防止井喷扩大。
答案:正确3. 钻井液密度过高是井喷的主要原因之一。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井控作业中防喷器的作用。
答案:防喷器在井控作业中起到控制井口压力、防止井喷发生的作用。
2. 井喷发生后,应采取哪些措施?答案:井喷发生后,应立即关闭防喷器,启动应急预案,进行紧急处置,同时报告上级部门。
五、案例分析题1. 某钻井平台在钻探过程中发生井喷,导致大量原油泄漏。
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答案:可能原因包括地层压力过高、钻井液密度过低、防喷器失效等。
应对措施包括立即关闭防喷器、启动应急预案、进行紧急处置、报告上级部门、防止环境污染等。
六、计算题1. 如果钻井液密度为1.05g/cm³,地层压力为20MPa,计算井口压力。
答案:井口压力 = 钻井液密度× 地层压力 = 1.05g/cm³ × 20M Pa = 21MPa。
油水井井下作业井控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油水井井下作业是指利用人工或机械设备对井下油水井进行各种作业活动,包括修井、压裂、注水、采油、清井、测井等。
在井下作业中,井控问题一直是制约作业安全和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对油水井井下作业中存在的井控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一、井下作业遇到很多井下设备失效和堵塞问题。
1、油水井的地质条件错综复杂,如膏盐、井粘等地层导致井下设备易堵塞。
2、作业涉及井下各类设备,例如隔水管、泵杆、泵、阀门等,设备损坏易导致设备失效。
针对井下设备失效和堵塞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优化作业方案:选择合适的地质条件下作业方案,减少堵塞风险。
2、加强设备维护:定期对井下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二、井下井筒不稳问题。
1、油水井筒结构复杂,存在井下井筒不稳定的隐患。
2、作业过程中运用压力液在井筒中压裂,易导致井筒失稳。
针对井下井筒不稳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加强井筒监测:及时监测井筒的稳定性,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2、合理运用压裂技术:在压裂作业中,合理控制液体压力,避免压裂造成井筒不稳定。
三、井下作业中存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的安全隐患。
1、油水井的地温高,井下作业环境受到高温高压影响。
2、涉及的化学品、液体等易引发安全隐患。
针对高温高压环境下的安全隐患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加强安全管理:确保作业人员具备高温高压环境下的作业技能和安全知识。
2、优化作业流程:尽量避免在高温高压环境下进行作业,选择合适的作业时间和条件。
四、井下作业中存在地壳运动引发的地质灾害风险。
1、地壳运动会引发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对油水井井下作业造成影响。
2、井下作业会加剧地质灾害的发生风险。
针对地壳运动引发的地质灾害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加强地质监测:密切关注地质运动趋势,及时预警并采取相应措施。
2、避开高风险作业区域:尽量避开地质灾害高发区域进行作业。
油水井井下作业井控问题严重影响了作业的安全和有效性。
石油与天然气井下作业过程的井控要求第十三条起下泵杆作业的井控要求。
(一)配备施工所需的泵杆变扣和泵杆悬挂器。
(二)采油(气)树两侧的生产闸门处于开启状态。
(三)发生溢流时,应立即抢装泵杆悬挂器,如果喷势较大无法安装泵杆悬挂器,应立即将泵杆丢入井内,关闭井口。
第十四条射孔作业的井控要求。
(一)常规电缆射孔。
1.射孔前,要安装射孔防喷器(闸门)、压井管汇(线)、(放喷管线)等井控装备,并按要求进行试压。
认真核对“射孔通知单”,确保射孔层位及井段准确无误。
2.射孔前,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预压井,压井后方可进行射孔施工,射孔队必须配备专用射孔电缆剪。
3. 射孔过程中,作业队要指派专人负责观察井口显示情况,若液面不在井口,应及时向井筒内灌入同样性能的压井液,保持液面在井口。
4.射孔过程中发生溢流时,应立即停止射孔,快速起出枪身实施关井;若来不及起出枪身时,由现场监督负责根据溢流性质和大小决定抢下钻具的深度和剪断电缆时机后实施关井。
由射孔队负责剪断射孔电缆,作业队负责关闭射孔防喷器(闸门)或全封闸板。
5.射孔结束起射孔枪身时,应控制电缆上提速度。
起出枪身后应立即下管柱,不允许空井。
6. 预测能自喷的井、解释为气层或含气层的井不得采用常规电缆射孔方式进行射孔作业。
(二)油管传输射孔。
1.下射孔管柱前,要安装压井和节流管汇(线)等,并按照本规定中的规定进行试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2.定位、调整管柱后安装采油(气)树,采油(气)树压力级别要与地层压力相匹配。
3.射孔前,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预压井,压井后方可进行射孔施工。
4.起射孔管柱前,应根据测压数据确定压井液密度和压井方法进行压井施工,并安装防喷器。
第十五条诱喷作业的井控要求。
(一)抽汲诱喷。
1.对压力系数大于1.0的地层,应控制抽汲强度。
每抽汲完成一次后,将抽子提出,关闭油管闸门,观察20分钟,无自喷显示后,方可进行下一次抽汲。
2.抽汲出口与计量罐之间连接的管线应使用钢制管线,并按照本规定要求锚定牢固。
胜利油田井下作业井控细则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油田分公司二○一零年月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井控设计第三章井控装备第四章井喷抢险应急预案及防火防硫化氢措施第五章施工过程中的井控工作第六章油气生产井井控管理要求第七章井喷失控的处理第八章长停井与报废井井控管理要求第九章井控技术培训第十章井控分级管理责任第十一章井控岗位操作第十二章附则附1:修井作业“五.七”动作——控制程序(发停抢开关关看)附2:防喷器井口装臵及井控管汇示意图胜利油田井下作业井控细则(陆上)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强化油气勘探开发全过程井控管理,严防井喷失控、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泄漏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保护环境,保护和利用油气资源,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井喷失控是井下作业中性质严重、损失巨大的灾难性事故。
一旦发生井喷或井喷失控,将会造成油气资源破坏、设备损毁、油(气)水井报废、自然环境污染,甚至造成人员伤亡,要十分重视。
第三条井控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井位确定、设计编写、生产组织、技术管理、设备配套、安装维修、现场管理等各项工作,需要油田勘探、开发、装备、安全、培训、计划、财务等部门相互配合,共同做好井控工作。
第四条本规定所称“三高”是指具有高产、高压、高含H2S特征的井。
其中,“高产”是指天然气无阻流量达100×104m3/d 及以上;“高压”是指地层压力达70MPa及以上;“高含H2S”是指地层气体介质H2S含量达1000ppm及以上。
第五条本细则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石油天然气行业有关标准、中石化集团公司井控管理规定和胜利石油管理局井控标准而制定,适用陆上井下作业及油气井井控管理工作。
第二章井控设计第六条井下作业井控设计不单独编写,应在地质设计、工艺(工程)设计和施工设计中包含相应的井控要求和措施,是作业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七条井下作业地质设计应包含的井控内容:(一)新井投产(试油)作业:应提供井身结构资料、钻井液参数、预测地层压力、钻井显示、测录井资料、储层评价情况等资料、预测地层硫化氢及其它有毒有害气体含量、井温和产能等。
塔里木油田井下作业井控实施细则(2006)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井下作业井控技术是保证石油天然气井下作业安全的关键技术。
做好井控工作,既有利于保护油气层,又可有效地防止井喷、井喷失控或着火事故的发生。
为进一步贯彻集团公司《石油与天然气井下作业井控规定》,规范塔里木油田公司的井下作业井控工作,在近几年塔里木油田井下作业现场井控工作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塔里木油田井控工作特点,制定了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包括井下作业井控设计,井控装备,作业过程中的井控工作,防火、防爆、防污染、防硫化氢措施,井喷失控的处理,井控技术培训,井控管理制度七个方面。
第三条本细则适用于塔里木油田公司井下作业和修井机试油的井控工作。
利用井下作业设备进行钻井(含侧钻和加深钻井)的井控要求,均执行《塔里木油田钻井井控实施细则》。
第二章井控设计第四条地质设计、工程设计应有相应的井控要求,明确的井控设计内容包含在井下作业施工设计中。
第五条在地质设计(送修书或地质方案)中应提供井身结构、套管钢级、壁厚、尺寸、扣型、水泥返高、固井质量、最近得到的套管技术状况及井下复杂情况等资料,提供本井和邻井的油气水层深度及目前地层压力、油气比、注水注气区域的注水注气压力、与邻井油层连通及地下管线情况、地层流体中的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含量、以及与井控有关的提示。
第六条对于闲置时间超过两年或本次作业前采油(气)时间累计超过一年的“三高”油气井,在起出井内管柱后应对生产套管损坏和腐蚀等情况进行必要的测井检测。
第七条工程设计应根据地质设计提供的参数,明确压井液的类型、性能、压井要求、施工所需的井口、井控装备组合及其规格,提示本井和邻井在生产及历次施工作业中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监测情况。
第八条施工单位应依据地质设计和工程设计要求做出明确的井控设计。
井控设计包括压井液密度;防喷器的规格、组合及示意图;节流、压井管汇规格及示意图;泥浆脱气装置和钻具内防喷工具规范、型号、数量;井控装置的试压要求。
油田井下作业井控技术措施油田井下作业是石油开采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而井控技术措施则是保障井下作业安全、高效进行的关键。
本文将就油田井下作业中常见的井控技术措施进行介绍,希望能够为相关行业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一、井下井控概述井下作业井控是指通过井下管柱和井口设备对钻井液、油气或水进行控制和管理,以保障井下作业安全、高效进行。
井控技术措施主要包括固井、水平井作业、自动化控制等内容。
二、固井技术固井是指通过将水泥浆或其他固井材料注入井孔,形成一层坚固的固井环境,从而保障井下作业安全进行的一种技术手段。
固井技术主要包括固井设计、浆液配方、泥浆性能测试、搅拌设备和测试设备的保养等。
在实际作业中,要根据井下不同的地质条件、井孔尺寸等因素,灵活选择固井技术措施,以确保固井效果。
三、水平井作业技术水平井作业是指在井下作业中对水平钻井、水平完井、水平注采等作业进行控制和管理的一种技术手段。
水平井作业技术措施主要包括水平井钻井工艺、水平井完井工艺、水平井注采工艺等内容。
通过合理设计和优化井下作业流程,提高井下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提高油气开采效果。
四、自动化控制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自动化控制技术在井下作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自动化控制技术主要包括自动化钻井模拟系统、自动化液压控制系统、自动化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等内容。
通过将井下作业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自动化控制,不仅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和可能的作业风险,还增强了作业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为决策提供了更为可靠的数据支持。
油田井下作业井控技术措施在保障作业安全、高效进行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希望相关行业人士能够重视井控技术的研究与实践,不断提升井下作业的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为石油开采行业的健康发展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