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铅山一中2015届高中三年级0A理综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2

铅山一中2015届高中三年级0A理综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2

铅山一中2015届高三0A理综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2

A组

1、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盐酸解离根尖的同时也为龙胆紫染色创造了适宜的环境

B.提取组织DNA是利用不同化合物在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

C.检测某一装置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CO2可判断其呼吸方式

D.用乙醇提取的叶绿体色素中无胡萝卜素

2、植物激素种类多样,调控机制复杂。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下列述叙正确的是

A.单侧光下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的横向运输是极性运输

B.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抑的现象不能体现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C.赤霉素与生长素可协同促进生长,而脱落酸与细胞分裂素可形成拮抗作用

D.植物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细胞生长、分裂

3、经科学家研究知道,控制合成单羧酸转运蛋白1(MCT1)基因的表达是将抗癌药物3-BrPA 运输至细胞的充分必要条件。下图表示了3-BrPA作用于癌细胞的机理,表格中数据是研究者用相同剂量3-BrPA处理5种细胞所得的实验结果。据此可推断:

A.正常细胞和癌细胞4死亡率为0的原因是它们对3-BrPA的敏感性最强

B.癌细胞3死亡率最高是因为只有它具有MCT1的基因

C.由图可推断MCT1可能是运载体,3-BrPA主要作用于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

D.细胞中的MCT1基因表达水平越高,该细胞对于3-BrPA的敏感性越强

4、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功能和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线粒体膜上没有运载葡萄糖的载体蛋白

B.质网既可和外层核膜直接相连,也可和细胞膜直接相连

C.细胞生长使物质交换效率增强,细胞凋亡是基因表达的结果

D.细胞全能性的表现必须要通过细胞分化才能实现

5、(改编)朊病毒可引起库鲁病和羊瘙痒病,病理特征是脑组织空泡化呈海绵状,蛋白质形态异常。近年来,科学家发现其致病机理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MCT1

基因表达水平死亡率

正常细胞0 0

癌细胞1 中40%

癌细胞2 低30%

癌细胞3 高60%

癌细胞4 0 0

CO2+H2O+能量

A.图甲中的蛋白质1和2形成的复合物可以辅助终止密码子4发挥作用

B.图乙中的6是一种朊病毒,它与2结合,阻止核糖体识别4

C.5表示mRNA,可用派试剂来检验,基本单位的组成上与DNA相同。

D.物质6进入机体时,可以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

6、(原创)牵牛花的颜色可随液泡中的酸碱度不同而发生变化,如液泡为碱性时显蓝色,中性时显紫色,酸性时显红色,生理机制如下,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示相关物质中共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

B.基因R的化学本质是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C.图中a、b的过程是同时进行的,也能够发生在原核细胞中

D.蛋白R是一种载体蛋白

B组

1、(原创)下图为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确的是()

A.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体现了膜的流动性,共穿过了2层膜

B.图中的①表示溶酶体水解酶水解细菌的过程,水解酶在③中合成

C.吞噬细胞只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中起作用

D.吞噬细胞对细菌有特异性识别的能力

2、(改编)取某一生物个体的不同类型细胞,检测其基因表达,结果如图。

下列分析正确有几项()

①基因1~8中控制有氧呼吸酶的基因最可能是基因2;

②图中7种细胞中染色体上基因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③图中7种细胞理论上都具有全能性,经合适条件诱导可在生物体

实现全能性

④细胞1~7中生理功能最为近似的应该是细胞1和细胞6;

⑤组成1~8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种类、数量和排列方式均不同;

⑥此图可用于说明细胞分化的本质

⑦若图中有一个基因为胰岛素基因,那么细胞7为胰岛B细胞

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

3、(改编)鱼被宰杀后,鱼肉中的三磷酸腺苷(A TP)经过降解生成对鱼肉鲜味贡献最大的物质——肌苷酸(IMP),但是在酸性磷酸酶(ACP)作用下该物质会进一步降解,导致鱼肉鲜味下降、风味变差。为了研究鱼类的保鲜方法,研究者从常见淡水鱼(草鱼、鮰鱼和鳝鱼)的肌肉中分离、纯化得到ACP,并对该酶活性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相关实验结果不正确的是()

A.鱼肉保鲜的思路为:在IMP降解前能有效抑制ACP的活性

B.草鱼ACP的最适pH为5.0

C.3种鱼中ACP的最适反应温度最低的是鮰鱼

D.反应温度超过60℃与pH低于3.8,鳝鱼肌肉ACP的肽键断裂

4、(原创)有学者提出了关于植物生长素(IAA)促进生长的“酸生长假说”:

生长素与受体结合,通过信号传导促进质子泵活化,把ATP水解,提供

能量,同时把H+排到细胞壁,使细胞壁pH下降,多糖链被破坏而变得

松弛柔软,纤维素的纤丝松开,细胞的渗透压下降,细胞吸水,细胞因

体积延长而发生不可逆转地增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细胞吸收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B.无论是植物激素还是动物激素,作用于细胞的首要条件是被细胞吸收

C.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只能从植物体的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

D.靶细胞上能与激素分子结合的受体蛋白可能是质膜上的质子泵

5、(原创)遗传学家在研究某植物减数分裂时,发现处于某一时期的细胞(仅研究两对染色体)大多数如图1所示,少数出现了如图2所示的“十字形”图像(注:图中每条染色体只表示了一条染色单体)。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1细胞处于减Ⅰ前期,可产生4种基因型的配子

B.图2细胞表示染色体变异,属于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C.基因b、e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

D.若该植物配子中出现基因缺失时不能存活(不考虑交叉互换),则图2最终能承产生4种配子6、(原创)下图所示为人体维持环境稳态的几种调节系统的关系模式图。下列说确的是()

A.若在X处、Y处分别给予一个相同的刺激,可观察到电表指针发生了2次和1次偏转。B.在Z处加入某种药物后,再刺激轴突的X处,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可能该药物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

C.从图中看出,神经递质的受体有两种

D.若图中的免疫细胞表示浆细胞,则免疫活性物质最可能是淋巴因子

C组

1、(原创)下图表示植物叶肉细胞中发生的物质代过程(图中C3代表

含有3个碳原子的有机化合物)。下列说确的是()

A.①过程将糖类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B.②过程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③、④过程需要酶、[H]和ATP参与

D.凌晨3∶00时植物进行③④过程

2、(改编)现有一雌雄异株的植物,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该植物的叶片颜色——绿色(A)对花斑色(a)为显性,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Y染色体抑制花斑基因的表达;而叶片的形状——宽叶(B)对窄叶(b)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现利用4个亲本进行了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组别母本父本子代

第1组花斑色宽

叶(甲)

绿色宽叶

(乙)

宽叶雌株∶宽叶雄株∶窄叶雄株=2∶1∶1;绿色雌株∶

花斑色雌株=1∶1,雄株中没有花斑色

第2组花斑色宽

叶(丙)

绿色窄叶

(丁)

50%绿色宽叶雄株、50%绿色窄叶雄株

A. 叶绿素不是蛋白质,其合成是由酶催化的代过程产生的

B. 根据实验结果可知甲的基因型为aaX B X b,乙的基因型为AaX B Y

C. 如果让乙和丙杂交,其子代中花斑色宽叶出现的概率是25%

D. 第2组的子代中可能有雌性植株

3、(原创)下图为从青蒿中分离的cyp基因,其编码的CYP酶参与青蒿素合成。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cyp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可以翻译形成蛋白质

B.若该基因经改造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CYP酶,则改造后的cyp基因编码区无J、L、N

C.若cyp基因的一个碱基对被替换,使CYP酶的第50位氨基酸由谷氨酸变为缬氨酸,则该基因突变发生的区段是L段

D. cyp基因的编码区不连续,启动子位于E段,K、M为外显子

4、(原创)某研究小组研究不同程度下放牧和割草两种利用方式的地上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如图。下列说确的是()

A.在放牧草地有利于1、2年生植物的生长,在割草草地中,有利于豆科植物的生长

B.随着割草强度的增加,草地的地上生物量和物种丰富度都呈下降趋势

C.放牧牲畜不会导致各种植物间的竞争关系发生改变

D.放牧和割草影响地上植物的生长情况,从而改变草原群落的垂直结构

5、(原创)下表是植物Ⅰ和植物Ⅱ在一天中气孔导度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注:气孔导度能反映气孔开的程度,其单位是mmolCO2·m-2·s-1,表示单位时间进入叶片表面单位面积的CO2的量)

A. 植物Ⅰ主要在夜间吸收CO2,植物Ⅱ主要在白天吸收CO2

B. 沙漠植物的气孔导度变化更接近于植物Ⅰ,这是经长期的自然选择形成的

C. 影响植物Ⅱ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CO2浓度、水、矿质元素等

D. 气孔导度越大,叶肉细胞吸收CO2的量越大

6、(原创)下图表示小鼠细胞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变化,X、Y表示不同功能的酶,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过程Ⅰ和过程Ⅱ进行的场所分别是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核糖体

B.X表示解旋酶,Y表示RNA聚合酶,该过程含4种碱基4种核苷酸

C.过程Ⅱ的进行需要三种RNA的参与

D.a处的碱基配对为A—T、C—G,b处的碱基配对为A—T、A—U、C—G

D组

1(原创)下图表示O2浓度对酵母菌利用葡萄糖和对A TP生成的影响,下列有关说确的是()

A.三种情况下酵母菌对葡萄糖的利用速率不相等

B.通气量为60 L/h时,有利于AT P的生成

C.在O2氧气充足的条件下,酵母菌只能进行有氧呼吸

D. 酵母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产生少量ATP

2.(改编)下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Ⅲ-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下列说确的是()

A.甲病、乙病的遗传方式均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Ⅱ-2的基因型为AaX B X b,Ⅲ-3的基因型为AAX B X b

C.若Ⅲ-3和Ⅲ-4再生同时患甲、乙两种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1/12

D.Ⅳ-1的这两对等位基因均为杂合的概率是11/36

3.(改编)某观赏植物的花有红、蓝、白三种颜色,花色由液泡膜上膜蛋白A和膜蛋白B表达。其中基因A和B分别控制膜蛋白A和膜蛋白B的合成,且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右

图表示两类膜蛋白分子在液泡膜上的

分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膜蛋白A和膜蛋白合成的场所都是细胞质中的核糖体

B.蛋白至少含有两个游离的氨基和羧基

C.基因A和B共同控制花色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D.基因A和B的根本区别是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

4、(原创)下列有关膜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5、(原创)下图表示中心体的复制与细胞分裂的关系,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G 1 期, 一对亲代中心粒分开

B. S 期和G 2 期, 子代中心粒和亲代中心粒在同一个中心体中

C. 有丝分裂早期, 中心体裂开, 每对中心粒移向细胞相反的两端

D. 中心体在细胞周期中具有复制—分离,形成子代中心体的特点

6、(原创)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植物激素是在植物体的特定器官产生的微量有机物

B. 植物激素中只有生长素有极性运输的特点

C. 植物激素具有远距离运输的特点,运输的方式和方向相同

D. 天然的生长素处理植物比用利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植物更有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