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龄产妇围生期心理护理论文

高龄产妇围生期心理护理论文

高龄产妇围生期心理护理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高龄产妇也开始逐年增多。继而高龄妇女的妊娠、分娩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就我院收治的高龄产妇来看,大多都存在较大的心理变化,其中绝大多是以高度恐惧、紧张焦虑和抑郁较为常见。这种心理对于产妇的待产、分娩和产后都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本文旨在简要分析一下高龄产妇围生期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并根据其心理表现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

【关键词】高龄初产妇;围生期;心理护理

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月共收治高龄产妇(年龄大于35周岁)106例。问卷调查显示100%产妇对于分娩或者剖宫产手术存在恐惧、紧张等心理。高龄产妇们往往担心分娩是否会疼痛,孩子是否健康,更有关心男孩或女孩的,还有对于护理人员态度差等问题。我科室就对如上高龄产妇特殊生理和心理问题展开针对性心理护理尝试,收到满意效果,现简要分析如下。

1营造温馨气氛调节饮食

几乎100%的高龄产妇从住进医院的那天起就开始逐渐地紧张。为了能有个全方位的护理,我院已经把产房布置得很温馨,粉红色的墙壁配上适当孕妇须知的画片,让产妇一住进医院就感觉好像自己家里一样。同时粉色可以起到缓解精神紧张的作用。病房要时刻保持空气清新,光线要柔和,台板上摆放一些不易引起过敏的花卉,再加上护理人员和蔼可亲的笑容,这些对于高龄产妇来说就是莫大的安慰,对于缓解她们紧张焦虑的情绪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其实很多时候饮食对于调节孕妇的心理以及情绪也是很有帮助的。很多高龄产妇认为自己只

生一个孩子,所以大量的吃东西为了把自己的小孩养的白白胖胖的,其实这样是进入了一个误区。对于高龄产妇来说,在饮食上要一定要注意各类营养要素的平衡摄入。有些水果还可以起到放松心情的作用。加强营养的同时,要控制高脂肪、高糖饮食,避免怀孕期间体重增幅过大,这样容易导致产妇很胖而生出来的婴儿却体重很轻。同时也要注意适当的体力活动,防止胎儿过大不利于分娩。

2产前心理疏导和产程的特殊护理

对于高龄产妇来说往往担心自己年龄较大,生育能力降低,有些可能合并其他一些疾病,这样分娩或者剖宫产是否会增加更大的危险。一般来说高龄产妇基本上视自己的胎儿为珍贵儿,胎儿是否健康,能否顺利产下等担忧。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护理人员要耐心细致地进行产前心理疏导。讲解一下产前的健康教育是必须的。高龄产妇中文化程度较高者为多,她们往往更加敏感多虑,这就需要我们护理上进行亲切坦白的交流。使之知晓整个产程的正常分娩知识。由于高龄产妇分娩动力学的原因,第二产程往往延长,容易引起胎儿宫内窘迫,因此,对于高龄产妇进行有效的分娩指导是很必要的。告知产妇正确的憋气和用力的方法,宫缩间歇适当的为产妇擦汗、喂水等。医护人员保持沉着镇定的情绪,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给产妇信心和安全感。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切勿慌乱,要冷静、果断、迅速处理异常情况。当胎儿娩出异常情况或所生的孩子的结果不合产妇的理想时,暂不告知,待胎盘娩出后加压按摩子宫直到收缩良好后方将实情相告,这样可避免产后大出血。在第二产程鼓励产妇使用腹压等都有利于胎儿产出。如果是要求做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则告知手术室和分娩室一样不必产生恐惧心理,整个手术过程都是在麻醉无痛状态下完成。告知产妇尽量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

切记闷闷不乐。保证充分的睡眠和休息,希望能以最佳的心态迎接小生命的诞生。

3产后心理疏导及护理

很多时候人们往往会认为婴儿健康的出生后产妇不再需要护理。其实往往不然,据卫生部统计数字显示,在孕期及产后,有50%~70%的产妇会出现轻度抑郁症状,其中10%~15%为抑郁症。女性抑郁症的高发年龄是35~40岁,而高龄产妇正处于这一特殊时期,因此高龄产妇较之适龄产妇,患抑郁症的几率要大。症状基本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烦躁、易怒、负罪感、头脑不清、思维混乱等,而自杀倾向则是孕期抑郁症最严重的表现。随着婴儿的娩出,产妇身体的内分泌会有一定的变化,对于一些物质如HCG的变化、雌孕激素水平的降低等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产妇的情绪。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利情况等因素都会在产妇心理留下深刻的精神烙印,所以说产后的护理也是尤为关键。婴儿娩出后家里人的视线往往转移到婴儿身上,很多时候有可能忽略产妇的感受,再加上自身的生理特点使之比较容易进入轻度抑郁的阶段。更有些产妇因为家里人对于男孩的渴求,生了女孩后的负罪感和内疚往往更容易让产妇陷入烦躁,思维混乱之中继而发生意外。针对上述情况,护理人员应该更加细心的进行护理,尽量多得与产妇交流,注意产妇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及时纠正,进行合理的引导,使产妇尽快地走出心理误区。同时对于产妇家属也要进行一些必要的健康心理辅导,让他们能够协助护理人员参与到产妇的护理过程当中,这样更有利于产妇产后的心理建设和情绪的恢复。

总之,由于高龄产妇这一高危人群有其特殊性,所以说整个围生期全方位的心理护理是必须也是必要的。通过我们全方位的护理,对于消除高龄产妇

的负面情绪和降低围生期高龄产妇的并发症以及产后的抑郁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也融洽了医患关系,有利于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和发展。

护理干预在高龄初产妇妊娠与分娩中的应用论文

护理干预在高龄初产妇妊娠与分娩中的应用【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在高龄初产妇妊娠分娩中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将2008 年7月至2010 年6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206例高龄孕妇随机分为两组 (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基础产科护理,干预组从孕期检查、保健宣教、心理护理、围产期并发症护理、分娩护理、产后护理等全部环节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在并发症、产后康复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方面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妊娠合并症及产科并发症少、剖宫产率低、产后康复好,新生儿apgar评分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高龄初产妇妊娠分娩中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高龄产妇;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7-0035-02 the application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 of elderly primiparas dong hongjian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ssistant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reatment on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 of elderly primiparas. methods:two hundred and six elderly primiparas were investigated in our hospital between on july, 2008 and on june, 2010. one hundred and three

培训资料有关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论文

有关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论文 产后抑郁症临床常见表现为疲乏、易怒、焦虑、恐惧和抑郁等,致使产妇的母亲角色缺如,这不仅影响到产妇的身心安康和婴儿的发育,还影响到婚姻、家庭和社会,因此对产后抑郁症应予以重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论文范文一:产后抑郁症的心理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原因及影响因素,为产后抑郁症患者进展心理疏导。方法用抑郁自评量表对36例产后抑郁症患者进展调查和分析。结果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其中性格内向、文化程度低、产后休息不好、经济条件差、不良妊娠结局等对产妇的抑郁情绪影响很大,要从各方面来疏导产妇的情绪。结论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极大的影响母婴的身心安康,对家庭对社会也产生不良的影响。提高护理质量,加强宣传教育,改善孕妇的生活环境,有利于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关键词】产后抑郁症;心理护理 产后抑郁症是指在产褥期发生的抑郁症,是一种非精神病性抑郁综合征。通常发生在产后1~3d左右,轻者表现为精神郁闷,少言,食欲减退,重者焦虑自卑,甚至产生自杀想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1]。对孕产妇来说,从妊娠到分娩是一个非常剧烈的身体和情感体验。他们在经历妊娠、分娩、产后恢复及抚育婴儿的过程中带来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改变,不仅影响产妇的身心安康,而且还影响婴儿、家庭婚姻和社会。现将其心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36例,年龄19~42岁。初产妇24例,经产妇12例。其中生女孩8例,生育畸形儿4例,死胎史2例经济不佳2例,产后母亲角色适应不良20例。 2 产后抑郁症的诱因 2.1 生理因素孕妇从妊娠到分娩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很大,妊娠期体内雌激素水平显著提高。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分娩后,这些激素水平迅速下降,导致体内儿茶酚胺减少,从而影响脑细胞的活动而诱发抑郁。产妇本人安康状况对产后抑郁情绪也有很大影响。 2.2 心理因素产妇对母亲角色缺乏认同,担忧不能胜任母亲角色。这些孕产妇多为初产妇,由于缺乏生育经历,缺乏正常妊娠、分娩的知识,一方面担忧能否平安顺利的度过妊娠分娩期,又有些孕产妇受传统思想及不良生育观念影响,更担忧不生男孩将受家人冷落,还可能因为丈夫的注意力转移到孩子而感到失落。无形中产生很大心理压力。 2.3 性格因素性格内向者遇到问题容易发生精神抑郁,产生心理不平衡,所有这些都易发生抑郁症。 3 对产妇的影响 有关研究说明,患产后抑郁症的产妇体内催乳素的水平比正常产妇低,导致泌乳延迟,乳汁缺乏。众周所知,母乳喂养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产后抑郁对对婴幼儿的危害甚为严重,可严重影响婴幼儿的身体成长和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开展,甚至成为新生儿猝死综合征的诱发因素之一。

护理专业毕业论文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

西安职工医学院(专科)毕业论文题目: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姓名:赵阳学号:专业:护理年级:10 级完成日期:2011 年12 月28 日指导教师:司婉君教学部:甘肃庆阳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摘要产后抑郁是一组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症状群。患者最突出的症状是持久的情绪低落,表现为表情阴郁,无精打采、困倦、易流泪和哭泣。患者常用“郁郁寡欢”、“凄凉”、“沉闷”、“空虚”、“孤独”、“与他人好像隔了一堵墙”之类的词来描述自己的心情。患者经常感到心情压抑、郁闷,常因小事大发脾气。患者本人也能够觉察到自己情绪上的不正常,但往往将之归咎于他人或环境。发生率占分娩妇女的5—25。1心理护理提供对产妇,婴儿周全的照顾,避免对产妇的不良精神刺激,为产妇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家庭环境等。关键词:产后抑郁心理状态分析心理护理 1.临床表现1.1 核心症状包括心境或情绪低落,兴趣缺乏以及乐趣丧失三主征1.1.1 情绪低落病人体验到情绪低,悲伤,常感觉到心情压抑,沮丧,情感淡漠,情绪的基调是低沉、灰暗的,病人常常诉说自己心情不好,高兴不起来。病人常常可以在压抑状态下所体验的悲观、悲伤情绪与丧亲所致的悲哀情绪相区别。在抑郁发生的基础上病人会感到绝望、无助与无用。1.1.2 兴趣缺乏病人体验不到乐趣是常见的症状,不愿意参加正常的活动,甚至疏远亲友,有的病人虽可参加娱

乐活动,但无法体验到应有的乐趣,对生活时常缺乏信心,觉得生活无意义。1.1.3 乐趣丧失是指病人无法从生活中体验到乐趣或称为快感缺乏。1.2 心理症状群1.2.1 焦虑1 焦虑与抑郁伴发出现是抑郁症的主要症状之一,病人常用“心里难受”、“没有意思”等替代,或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无动于衷,为掩盖或否认心情不好强装笑脸,使身边的人也无法认识到病情的严重性。有的病人焦虑情绪非常明显甚至将抑郁情绪完全遮掩,有的病人无故抱怨他人对自己不好,未尽到责任等。2有的病人言行激越还导致和家人、朋友的关系恶化。 1.2.2 自卑观念明显自我评价较低,自暴自弃,自责、自罪,或对身边的人充满敌意、戒心,与家人关系不协调,病人对自己既往的一些轻微过失痛加责备,认为自己的一些过失让别人感到失望,严重时达到妄想程度。1.2.3 认知症状认知功能致变也是抑郁症患者常见的症状,包括记忆力减退和计算、理解、判断力下降等。1.2.4 多疑敏感病人常在情绪低落等的影响下出现关系妄想、自责自罪、嫉妒妄想、罪恶妄想、无价值妄想等。1.2.5 自杀观念和行为是常见的症状,也是最危险的症状。但病人常不明确表达,甚至否认有自杀观念。产妇担心自己不能照顾婴儿自己或婴儿会受到伤害等。重者甚至绝望,出现自杀或杀婴倾向,有时陷入错乱或昏睡状态。31.3 躯体症状群1.3.1 睡眠紊乱是抑郁状态最常伴随的症状之一,有早醒的病人更是如此。早醒后,病人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论文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论文 【关键词】产后抑郁;心理分析; 护理 产后抑郁是一组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综合征,一般发生在分娩后的2周。为了对产后抑 郁患者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我们对650例产妇进行了心理抑郁焦虑量表调查,现将 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对象 2021?01~2021?02在本院妇产科住院产妇650例其中剖宫产250例,正常 产400例,年龄20~39岁。 1.2 方法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Zung评定抑郁量表SDS,主要评定依据为项目 所定义的症状出现的频度,分为4个等级,标准分53分,高于53分记为有抑郁症;Zung 评定焦虑自评量表SAS主要评定依据为项目所定义的症状出现的频度,分为4个等级,标 准分50分,高于50分记为有焦虑证。 1.3 统计学方法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不同生育方式产后抑郁、焦虑发生率比较 650例产后患者,抑郁410例,发生率6 3.08%;焦虑350例,发生率36.92%;部分患者抑郁焦虑症状均出现。生育方式不同,抑郁焦虑发生率也不相同。剖宫产患者产后出现抑郁焦虑发生率较正常产患者高,二者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χ2=3.877,4.132,P<0.05。见表1。表1 生育方式与焦虑抑郁的关系 2.2 不同文化程度与抑郁焦虑的关系文化程度越高,出现抑郁焦虑的可能性越高;文 化程度越低,出现抑郁焦虑的可能性越低,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2,10.12, P<0.05。见表2。表2 文化程度与焦虑抑郁的关系 2.3 不同职业与抑郁焦虑的关系农民出现抑郁焦虑的可能性最低,其次是工人,而 干部最高χ2=10.47,8.66,P均<0.05。见表3。表3 职业与焦虑抑郁的关系 2.4 年龄与抑郁焦虑的关系不同年龄产妇抑郁焦虑发生率比较,高龄产妇出现抑郁 焦虑的可能性较高,非高龄产妇出现抑郁焦虑的可能性较低χ2=10.54,8.23,P均<0.05。见表4。表4 年龄与焦虑抑郁的关系 3 讨论 本组结果发现半数以上妇产科生育患者产后会有抑郁、焦虑的产生。这种焦虑和恐惧 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分娩前后体内各激素之间的比例发生改变,内分泌功能的不平衡,这可 能是产后抑郁重要的促发因素。此外,心理因素上如厌恶妊娠、对分娩的紧张恐惧、担心 婴儿抚养等种种问题,也可能为诱发因素。再者,产妇的个性也是此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因

针对高龄产妇护理论文

针对高龄产妇的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1-0026-01 【摘要】目的:了解高龄产妇的心理特征,保证顺利分娩。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0例高龄初产妇,年龄35-40岁,平均36岁,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57例,高中及以下13例,进行心理问卷调查。结果:70例高龄产妇均出现过担心、害怕、恐惧、犹豫等心理症状。且年龄越大焦虑、恐惧、抑郁的比例和程度越高。根据这些心理活动给予相应的护理。结论:高龄产妇这一高危人群有其特殊性,所以说整个围生期全方位的心理护理是必须也是必要的。 【关键词】高龄初产妇;心理特征;心理干预;护理 nursing care for older mothers lin hui-bi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older mothers, to ensure smooth delivery. methods: 70 cases in our hospital elderly primipara, aged 35-40 years, mean 36 years of age, education level: bachelor and above in 57 cases, high school and the following 13 cases of psychological questionnaires. results: 70 cases of advanced maternal age have appeared worried, scared, fear, hesitation and other psychological symptoms. and older anxiety, fear, depression and extent of the proportion of the

高龄产妇妊娠及分娩的护理策略-毕业论文

---文档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 目的:探讨并分析高龄产妇妊娠及分娩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择100例高龄产妇中采用产科常规基础护理50例分为研究组,采用加强型护理50例分为对照组,记录实验得出结论。结果:高龄产妇去除恐惧心理,得到康复。结论:加强对高危高龄产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密切留意产妇体征变化, 及时对高危高龄产妇进行诊治,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高龄产妇;妊娠;分娩;护理措施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methods and effects of pregnancy and delivery in elderly women. Methods: 50 cases of routine basic obstetric care were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50 cases of intensive nursing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Results: The aged women were cured by removing fear. Conclusion: strengthen the corresponding nursing measures for high-risk elderly women,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changes of maternal signs, time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igh-risk elderly wome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Keywords:Older mothers;Pregnancy;Delivery;Care measures

高龄产妇围生期心理护理论文

高龄产妇围生期心理护理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高龄产妇也开始逐年增多。继而高龄妇女的妊娠、分娩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就我院收治的高龄产妇来看,大多都存在较大的心理变化,其中绝大多是以高度恐惧、紧张焦虑和抑郁较为常见。这种心理对于产妇的待产、分娩和产后都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本文旨在简要分析一下高龄产妇围生期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并根据其心理表现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 【关键词】高龄初产妇;围生期;心理护理 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月共收治高龄产妇(年龄大于35周岁)106例。问卷调查显示100%产妇对于分娩或者剖宫产手术存在恐惧、紧张等心理。高龄产妇们往往担心分娩是否会疼痛,孩子是否健康,更有关心男孩或女孩的,还有对于护理人员态度差等问题。我科室就对如上高龄产妇特殊生理和心理问题展开针对性心理护理尝试,收到满意效果,现简要分析如下。 1营造温馨气氛调节饮食 几乎100%的高龄产妇从住进医院的那天起就开始逐渐地紧张。为了能有个全方位的护理,我院已经把产房布置得很温馨,粉红色的墙壁配上适当孕妇须知的画片,让产妇一住进医院就感觉好像自己家里一样。同时粉色可以起到缓解精神紧张的作用。病房要时刻保持空气清新,光线要柔和,台板上摆放一些不易引起过敏的花卉,再加上护理人员和蔼可亲的笑容,这些对于高龄产妇来说就是莫大的安慰,对于缓解她们紧张焦虑的情绪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其实很多时候饮食对于调节孕妇的心理以及情绪也是很有帮助的。很多高龄产妇认为自己只

生一个孩子,所以大量的吃东西为了把自己的小孩养的白白胖胖的,其实这样是进入了一个误区。对于高龄产妇来说,在饮食上要一定要注意各类营养要素的平衡摄入。有些水果还可以起到放松心情的作用。加强营养的同时,要控制高脂肪、高糖饮食,避免怀孕期间体重增幅过大,这样容易导致产妇很胖而生出来的婴儿却体重很轻。同时也要注意适当的体力活动,防止胎儿过大不利于分娩。 2产前心理疏导和产程的特殊护理 对于高龄产妇来说往往担心自己年龄较大,生育能力降低,有些可能合并其他一些疾病,这样分娩或者剖宫产是否会增加更大的危险。一般来说高龄产妇基本上视自己的胎儿为珍贵儿,胎儿是否健康,能否顺利产下等担忧。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护理人员要耐心细致地进行产前心理疏导。讲解一下产前的健康教育是必须的。高龄产妇中文化程度较高者为多,她们往往更加敏感多虑,这就需要我们护理上进行亲切坦白的交流。使之知晓整个产程的正常分娩知识。由于高龄产妇分娩动力学的原因,第二产程往往延长,容易引起胎儿宫内窘迫,因此,对于高龄产妇进行有效的分娩指导是很必要的。告知产妇正确的憋气和用力的方法,宫缩间歇适当的为产妇擦汗、喂水等。医护人员保持沉着镇定的情绪,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给产妇信心和安全感。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切勿慌乱,要冷静、果断、迅速处理异常情况。当胎儿娩出异常情况或所生的孩子的结果不合产妇的理想时,暂不告知,待胎盘娩出后加压按摩子宫直到收缩良好后方将实情相告,这样可避免产后大出血。在第二产程鼓励产妇使用腹压等都有利于胎儿产出。如果是要求做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则告知手术室和分娩室一样不必产生恐惧心理,整个手术过程都是在麻醉无痛状态下完成。告知产妇尽量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

产妇产后抑郁中临床心理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

产妇产后抑郁中临床心理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 第1篇:产妇产后抑郁的医疗护理模式研究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4土会-心理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个医学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的医疗护理模式要求医护人员除了熟练地掌握医疗和护理技能外,还必须了解和掌握病人的心理和相关的社会因素问题,从促进健康的角度开展全方位医护干预工作,以提高治疗水平和患者康复质量。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10年2月到2010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分娩的200名正常妊娠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排除拒绝合作、合并其他躯体或精神疾病、多胎妊娠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人。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共发放200份问卷,回收完整问卷195份,应答率为。最终纳人的195位产妇中98人来自对照组,97人来自干预组,两组产妇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收人、妊娠种类、

流产史和婴儿性别企盼等方面和居住条件均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产妇均在产前、产时和产后接受常规的医疗护理和健康教育。在此基础上,由指定的医护人员对干预组产妇实施“一对一”的产前、产时和产后心理干预。 1.2.1产前心理干预采用交谈方式给待产妇解释分娩过程及可能出现的症状及应对措施,消除对分娩产生的紧张与恐惧心理,了解产妇的心理活动,指导产妇进行腹式深呼吸和肌肉放松训练。产时和产后心理干预产时通过交谈,提高患者的自信心。产后帮助产妇认同角色。 1.3评估项目(1)心理测评:产妇人院当天填写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医院焦虑一抑郁自评量表、出院前1d填写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比较不同组别不同产程心理测评结果;(2)总产程时间:用产程图分别记录并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 1.4评分方法EPDS量表每一条目按0?3分进行4级评分。各项目得分累加即为量表总分,总分>13分提示患者存在不同程度抑郁症状,

优质助产护理对高龄产妇心理状态及分娩结局影响的研究进展

优质助产护理对高龄产妇心理状态及分 娩结局影响的研究进展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科技高速发展,人们的压力愈来愈大,高龄产妇的 数量也逐渐增多。此阶段妊娠者,容易对多种系统造成影响,如神经、内分泌、 血液循环等,进而对分娩结局造成影响,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这对 高龄产妇的顺利分娩与胎儿的健康都是不利的。我认为针对此类高龄产妇提供优 质助产护理是刻不容缓的。因此,本文围绕着高龄产妇妊娠时的心理状态、优质助产护理的模式、该模式对高龄产妇分娩结局的研究进展做出综述。 关键词:优质助产护理、高龄产妇、心理状态、分娩结局 高龄产妇指的是受孕时的年龄超过 34 岁或分娩时年龄超过 35 岁的产妇。 随着女性生育年龄的推迟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转变,当今社会高龄产妇的比率越 来越高。分娩是胎儿脱离母体成为独立存在个体的过程,虽然这是一种非常正常 的生理行为,但分娩过程中产妇需要承受宫缩阵痛等巨大痛苦。对于高龄产妇, 在分娩前后更易受各种不良情绪影响,分娩时由于肌肉力量较弱、子宫收缩控制 能力较差、宫颈的扩张力较低等因素影响,分娩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远远高于正 常孕龄产妇。因此,探索一种以高龄产妇为中心、对基础护理进行强化、全面落 实助产责任制的优质护理模式极其重要。目前,有大量研究通过心理护理、生理 护理、健康教育、产程观察及产后护理等优质助产护理措施对高龄产妇进行全面 干预,探讨其在高龄产妇分娩前后的具体实施方案及效果,为有效控制高龄产妇 分娩风险、降低产后并发症、促进母婴安全提供了临床依据,本文对此作一综述。 1.高龄产妇妊娠生理及心理状态 高龄产妇由于分娩时年龄超过 35 周岁,会阴部位越来越缺乏弹性,子宫壁 结缔组织多且产道弹性不足,导致骨盆移动性下降。这些变化常常会引起产妇分 娩时出现宫缩不佳,宫颈扩张力差、产后出血等情况,甚至会造成胎儿窘迫、胎

高龄初产妇产后心理状况分析与护理对策

高龄初产妇产后心理状况分析与护理对策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高龄初产妇也逐年增多。高龄初产妇中妊娠期糖尿病、巨大胎儿、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和剖宫产的危险性增加,是产科工作中重点关注的对象,其生理心理变化与产妇自身及新生儿健康有密切的关系。高龄初产妇如出现严重的焦虑抑郁或高度的紧张状态,会间接影响其对新生儿的照顾,直接影响其日后的健康甚至引发严重的后果。本文简要分析了高龄初产妇的心理状况和行为表现,并根据其心理特征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以帮助高龄初产妇减少或消除生产的焦虑、恐惧心理,使高龄初产妇保持身心健康,促进产后恢复。 标签:高龄初产妇产后心理产后抑郁症护理对策 1. 高龄初产妇的定义与年龄界限 年龄在35岁以上才怀孕、分娩,在医学上,我们称之为高龄初(孕)产妇。高龄孕妇软产道弹性、骨骼灵活性和体力都相对变差,会使分娩时间延长,难产率也明显高于适龄孕妇,自然分娩变得困难,多数需要进行剖腹产或产钳助产。由于高龄初产妇阴道弹性下降,分娩时容易造成产道撕裂,出现大出血。高龄孕妇在怀孕晚期容易患心脏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高龄孕妇的产后恢复也比较慢,容易出现并发症。 2. 我国城市中高龄初产妇增多 医学研究表明,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为24~28岁。然而,随着城市中婚育年龄的普遍推迟,高龄产妇也越来越多。在有些城市的医院,30岁以上的初产妇占了50%,而35岁以上高龄初产的孕妇竟高达10%以上! 3. 导致高龄初产增加的因素 生育年龄延后,主要是由于生育观念的改变和工作压力等情况造成的。选择在29岁以后生育的女性中,大多数知识层次较高,考虑到自身发展,不愿早生孩子。而一些用人单位也明确规定,在工作最初几年内不允许结婚或生孩子,这也是高龄产妇增多的一个原因。 4. 高龄妊娠的优缺点 4.1 高龄初产的缺点[1] 4.11高龄初产会增加胎儿宫内窘迫、巨大儿等的风险。 研究发现,35岁以上的孕妇母子围产期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上升,高龄初产妇是新生儿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专家指出,高龄孕妇骨盆和韧带功能

孕产妇心理护理论文

孕产妇心理护理论文 随着我国医疗行业的不断改革,医疗服务和医疗技术逐渐得到大众的关注和支持。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孕产妇心理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孕产妇心理护理论文范文一:浅谈加强孕产妇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通过护士的语言、态度、行为来完成的,护士良好的语言信息可以改善孕产妇内脏的调节功能,提高孕产妇疼痛阈值,消除紧张、恐惧、不安的心理,稳定情绪减轻痛苦。 一、孕期的心理护理 (一) 心理准备当孕妇来医院进行第1次产前检查时,孕期的心理护理就随之开始。除进行常规检查、宣传优生知识外,还要通过各种形式,如咨询、录像、宣传手册等,向孕产妇及家属提出的各种问题,使其对母乳喂养产生大的兴趣和信心。 (二)纠正错误信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母乳代用品多样化,尤其是推销商的广告宣传,致使人们认为母乳喂养是过时的,而错误地认为人工喂养现代化、科学化,加之现代青年追求形体美,误认为母乳喂养有损体形等。应针对其心理活动给予纠正,告诉孕妇母乳喂养是最原始的,也是最科学、最有效、最方便的喂养方法。 二、临产前的心理护理 妇女临产前多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心理变化,此时加强产妇的心理

护理非常重要,产妇产前心理变化的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一) 心理状态的变化 1、紧张与害怕孕妇预产期临近的时侯,她们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担心,看着医生、助产师严肃的面孔及看到临产妇疼痛的表情,常产生紧张害怕的心理。 2、烦躁与不安一般临产妇对宫缩疼痛不能忍受,特别是宫缩较强的产妇,常大喊大叫,用乞求的目光看着助产人员,希望淘气的宝宝快快来到人间,尽早结束分娩。 3、担心与盼望一对夫妇一个孩子,产妇躺在床上时,她们担心分娩是否顺利,孩子是否健康,助产人员技术上是否过硬,态度对自己亲近一点,更希望有丈夫和熟人陪伴在身边。 (二) 护理方法 1、要热情接待每一位临产妇,一举一动要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去照顾她们,关心和爱护她们,使她们对陌生的地方不感到陌生,就像在自己的家里一样,医务人员就像自己的亲人一样。 2、对临产妇进行全面检查,认真观察产程、宫缩持续时间及问隔时间、胎头下降情况及胎心是否正常、临产妇的精神状态、大小便情况,都要一丝不苟,如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对她们提出的要求,要尽量、耐心地去满足,使其懂得只有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保持体力,才能保证胎儿的安全娩出。 3、如遇特殊情况应及时报告值班大夫,针对情况及时处理,有分寸地向产妇说明情况,不要惊慌失措,要有条不紊地去处理,避免

高龄孕产妇的心理护理及应对策略

高龄孕产妇的心理护理及应对策略 摘要: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不断开放,高龄产妇也逐年增加。现代医学不提倡女性35岁以后妊娠。高龄孕产妇面临着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增加,心里压力的增加对胎儿和产妇也带来极大威胁,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加强自身素质以专业的护理方式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来应对。对不同情况的产妇有针对性的采取个体化方案来护理。 关键词:高龄产妇心里分析心里护理自身素质 高龄孕产妇一般是指35岁及35岁以上的初产妇, 也称高危孕产妇。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不断开放,高龄产妇也逐年增加。现代医学不提倡女性35岁以后妊娠。因为高龄孕产妇产生的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几率增加以及容易导致的异常心理问题。这不仅会增加胎儿的危险, 同时对母亲身体健康的影响很大。种种不利因素让高龄孕产妇产生焦虑不安,形成严重的心里负担。 一、心里护理分析 产生心理反应的原因:①社会原因:高龄孕产妇再孕往往是由于家庭及亲邻的世俗压力,因受中国男尊女卑的传统习俗影响,不得已再孕,而又担心再次生育女儿,心理压力较大;对于高龄初产妇来说考虑到自己不像年轻人那样以后有很多机会, 对此次妊娠非常珍惜,反而又加重了高龄孕妇的心理负担。同时也担心生育后影响正常工作等。[1] ②生理原因:高龄孕产妇妊娠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等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适龄孕产妇,从而导致早产、流产,高龄孕妇易患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多种疾病,影响胎儿的发育;担心产后形体的变化影响自己的形象;害怕剖宫产术后留下伤口瘢痕,影响美观;害怕顺产后阴道松弛,从而影响夫妻生活。 二、护理措施 对于高龄产妇的种种心理负担就需要医护人员用专业的护理方式来应对。在妊娠早期、中期、晚期和分娩期要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方法。 1、在妊娠早期,可以给孕妇建立孕期保健卡,定期接受围生期保健,定期给孕产妇宣教保健知识,时刻了解孕妇在各个孕期的心理变化,及时关注发现孕妇心理活动,适当沟通并安抚其各种顾虑。做好心理护理,通过与孕妇的沟通, 使她们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和安全感。针对孕妇早期的心理动态, 首先进行计划生育方面的宣传教育,放松精神压力, 男女平等[2]。饮食多样化,多食清淡、易消化食物,注意营养均衡。此期间如发生疾病应立即就诊, 必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切勿乱服药物。同时避免放射性物质照射,谨遵医生叮嘱的注意事项。忌烟酒, 衣服要宽大舒服。3个月内禁止性生活, 以防止流产。 2、妊娠中期一般是指12~28周。这期间随着随胎动逐渐出现,多数孕妇呈现比较乐观的心理,同时焦虑烦躁也往往会悄然而生,有的孕妇出现了下肢肿胀、日常生活不便、面部出现黄褐斑,腰形肥大,身材走样心理出现郁闷、担忧。针对这些心理活动护士在每次的就诊中,指导她们调整情绪,以平静及乐观向上的心态面对生活每一天、度过这一关, 同时指导她们观看孕育方面的资料,让她们懂得围生期保健的重要性,以确保生一个健康可爱的宝宝,督促孕妇保持适当运动,从而增进食欲,正常工作,对下肢肿胀的高龄孕妇睡眠时可适当抬高下肢,以促进血液循环。 3 妊娠期28~35周属于妊娠晚期,在此期间由于担心胎儿是否健康,是男是女,是剖腹产还是正常产等一系列问题,孕产妇心理波动剧烈,出现焦虑不安情绪。担心生产时能否顺利,出现由于是高龄害怕难产、恐惧分娩的阵痛等焦虑心理。不同孕妇由于家庭状况和夫妻的感情

孕产妇论文心理问题论文孕产妇的心理问题及护理

孕产妇论文心理问题论文:孕产妇的心理问题及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孕产妇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09年4月到2011年2月在我院进行分娩1347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初产妇占%,经产妇占%,年龄分布为±岁,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参加本次研究。结果对分娩前、分娩时及分娩后需心理辅导人群进行分析显示,出现的心理问题主要为心理紧张、精神焦虑和恐惧心理等,其中分娩前为124例,占%,分娩时为86例,占%,分娩后为147例,占%。结论针对不同时期孕产妇产生的心理问题的特点进行分析和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其对孕产妇及婴儿的影响。 【关键词】孕产妇;心理问题;护理;心理辅导 孕产妇心理问题一直是妇产科常见的影响分娩质量的 问题,本研究选择我院孕产妇进行研究,先分析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2009年4月到2011年2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孕产妇1347例进行研究,其中初产妇为849例,占%,经产妇为498例,占%。年龄分布为±岁,最大年龄为34岁,最小年龄为21岁。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参加本次研究。 2 结果 研究对象心理状况分析:对分娩前、分娩时及分娩后

需心理辅导人群进行分析显示,出现的心理问题主要为心理紧张、精神焦虑和恐惧心理等,其中分娩前为124例,占%,分娩时为86例,占%,分娩后为147例,占%,见表1。 心理分析 产前孕产妇心理问题及护理措施由于我国计划生育 等政策的影响,我国孕产妇大多数为初产妇,由于其初次面对孕产过程且家庭对孕产妇的关注力度增加,这就增加了孕产妇的精神压力,增加了心理问题发生的概率。产前其主要的心理问题为恐惧、焦虑和缺乏自信心等,由于孕产妇住院期间对医院环境及医务人员的不适应,部分患者存在对医院的恐惧心理,造成了其精神过度紧张,继而发展成为恐惧的心理。由于孕产妇对胎儿的性别的担心、住院费用及睡眠出现障碍等原因可能引发孕产妇出现焦虑和缺乏自信心的心理。对此医务人员应做好孕产期间各种知识和工作的宣传工作,介绍住院环境、病房及产房的相关环境,积极的与孕产妇进行交流与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以积极、热情和周到的护理工作照顾孕产妇。积极的发现孕产妇产前发生问题的原因,与孕产妇及其家属进行交流,尽快解决产前发生的心理问题。 1产时孕产妇心理问题及护理措施随着产期的日益临近,孕产妇出现频繁的子宫收缩,引发孕产妇的不适合疼痛的发生,容易造成孕产妇恐惧及紧张的心理,产生尽早结束

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论文

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论文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论文范文一: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 摘要产后抑郁是一组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症状群。发生率占分娩妇女的5%—25%。心理护理提供对产妇,婴儿周全的照顾,避免对产妇的不良精神刺激,为产妇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家庭环境等。目的总结了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因素及相应的对策。方法分析病因,通过心理护理来治疗,心理因素包括有个性特征,心理退化现象,成长的经历及防御方式;结果相应的对策主要考虑为加强整个围产期的预防保健措施,以及有针对性的进行抗抑郁治疗。结论最后得出家庭、社会及自身需从多个方面引起重视,提供连续、动态、系统的护理及健康指导是使孕产妇保持良好的状态,顺利和健康的度过妊娠这一复杂事件的关键。 关键词:产后抑郁心理状态心理护理 目录 前言 1 临床表现 1. 1 核心症状 1.1.1 情绪低落 1.1.2 兴趣缺乏 1.1.3乐趣丧失 1.2 心理症状群 1.2.1 焦虑 1.2.2 自卑观念明显 1.2.3 认知症状 1.2.4多疑敏感 1.2.5自杀观念和行为

1.3躯体症状群 1.3.1 睡眠紊乱 1.3.2 食欲紊乱 1.3.3 精力下降 1.3.4 昼重夜轻 1.4导致产后抑郁的有关因素 1.4.1生物方面的病因 1.4.2遗传 1.4.3心理因素 1.4.4 身体因素 1.4.5 社会因素 1.4.6 家庭因素 2 护理 2.1一般护理 2.1.1 睡眠护理 2.1.2 饮食护理 2.1.3 安全护理 v 2.2 心理护理 2.2.1倾听 2.2.2 倾诉 2.2.3家庭干预 3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前言 ]生育一个健康的宝宝是孕产妇们的共同心愿。孕产妇在经历怀孕、分娩、产褥期及哺乳、照料婴儿等一系列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心理、生理的改变,一旦某些改变的程度和性质超越了正常的界限,则成为病理性的改变。1968年由Pitt首先提出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PPD),已经有4O年的历史,相关研究涵盖病因、

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和心理护理

论文 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和心理护理 申请人:刘晓妮 学科(专业):护理学 指导教师:金燕

2019年7月 网络教育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专业班级护理学1709 层次专升本攻生名刘晓妮学号"7031603042832 _、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和心理护理 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自2019年5月22日起至2019年9月 26日止 三、毕业设计(论文)基本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金燕

网络教育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考核评议书

论文题目: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和心理护理 学科(专业):护理学 申请人:刘晓妮 指导教师:金燕 摘要 目的探索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和心理护理,并制定护理干预对策。 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收治足月分娩后抑郁产妇64例, 总结分析其岀现心理障碍的成因,并制定干预对策,后将其分为行常规干预对照组(n二32)与并行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n二32),验证制定护理对策的有效性。 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产妇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C0.05。 结论导致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因素较多,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其不良情绪,所以应该加强对于产妇产后的心理护理,减少产后孕妇心理障碍发生的概率。 关键词:护理;产妇;心理障碍 论文类型:理论研究

1绪论 (1) 1.1背景及意义 (1) 1.2研究目的及目标 (1) 1.3关键词及定义 (1) 1.4文献回顾 (2) 2研究设计 (4) 2.1 一般资料 (4) 2.2研究方法 (4) 2.3评价标准 (5) 2.4研究工具 (5) 3研究结果 (6) 4讨论 (7) 5推论及建议 (8) 5.1推论 (8) 5.2建议 (8) 5.2.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8) 5.2.2创造适宜的孕后恢复环境 (8) 523帮助角色转换 (8) 524加强与孕妇家属沟通 (9) 致谢 (9) 参考文献 (10) 网络学院毕业论文独创性声明 (11) 毕业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11)

高龄产妇心理反应分析与心理护理

高龄产妇心理反应分析与心理护理 【摘要】目的:分析高龄产妇心理反应,探析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择取我服务站在近期内接诊的93例高龄产妇,对其围生期心理反应进行分析,并随机分组,其中A组46例 实施常规护理,B组47例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就组间护理效果进行比对,探究高龄产妇有效 的围生期心理护理措施。结果:两组产妇在第二产程时间对比显示,B组明显短于A组,且 缩宫素使用率也明显低于A组;HAMD、HAMA评分显示,B组产前产后评分均明显低于A 组(P<0.05)。结论:高龄产妇会因担心自身及胎儿而产生诸多的负面心理情绪,临床对其 应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护理,这对保障产妇身心健康及分娩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应 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高龄产妇;心理反应;心理护理 妊娠分娩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生理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心理需求及心理应激过程。高龄产妇是 指年龄大于35岁的初产妇,此类产妇妊娠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并发症,加之高龄产妇对胎 儿的渴望更大,因此其心理压力巨大[1]。这种负面心理情绪的产生,会影响产妇的孕育情绪,从而会对妊娠结局造成严重的影响。近年来,伴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医护人员不仅仅 关注患者的生理因素,还需对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密切的关注,以达到保持患者身心健康的 目的。对高龄产妇,进行合理、有效的心理干预护理,满足产妇的心理需求,消除负面心理 情绪,是保证产妇顺利度过分娩期、保障母婴结局健康的重要基础。此次我服务站对近期内 接诊的93例高龄产妇的心理反应进行了分析,并分组对比研究了有效的围生期心理护理干 预措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择取我服务站在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间接诊的93例高龄产妇,产妇年龄35到43岁,平均年龄(37.3± 2.8)岁,均符合临床对于高龄产妇的定义。入选高龄产妇 其孕周35周到41周不等,平均孕周(38.6±1.2)周;产妇文化程度,其中12例初中及以下、34例高中、47例大专及以上;合并症情况,其中31例合并妊高症、10例合并妊娠期糖尿病。随机将入选产妇分为A、B两组,其中A组46例、B组47例,组间在年龄、孕周及合并症 情况等一般资料方面比对,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心理反应分析方法:医护人员应积极的与产妇进行沟通交流,以了解产妇的心理特点及 需求。 1.3心理护理措施:对A组产妇实施常规的围生期护理,即指导产妇分娩过程中如何呼吸、 用力等,产后对产妇的生命体征及出血情况进行观察等。B组产妇实施心理干预护理措施, 具有措施如下: 1.3.1分娩前护理:○1热情服务,护理人员应以热情、亲切、积极的态度接诊产妇,详细的 向产妇介绍分娩知识、注意事项等。护理人员应针对产妇的社会角色、性格、文化等,正确 的运用语言艺术,与产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良好的沟通,及时的了解产妇的心理动态, 策略性的解答产妇的各种问题[2],尽量的满足产妇的需求,与产妇建立互信关系,使产妇对 医护人员产生安全、依赖感。○2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向产妇讲解相关分娩知识、临产后可能 出现的征象、宫缩及分娩的关系,指导产妇呼吸配合及按摩配合,以减轻疼痛及促进产程进展。分娩前要告知产妇分娩是正常的生理过程,以争取产妇的配合。○3环境护理,温馨的环 境可以缓解产妇的紧张情绪,护理人员应建立温馨的就诊环境,让产妇可以在一个温馨的环 境中接受检查,以减少产妇的心理压力。○4陪伴分娩,护理人员应根据产妇的情况,予以鼓励、安抚,陪伴,定期的巡视产妇并多与产妇进行沟通。在进行检查操作时,应注意保护产 妇的隐私,且操作过程要轻柔、服务态度和善,详细记录各项检查数据必要时告知产妇,使 其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视,以增强产妇的自信,使其保持的最佳的心理状态迎接分娩。

产妇心理护理论文

产妇心理护理论文 推荐文章 浅谈老年人心理护理论文范文热度:病人心理护理论文优秀范文热度: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论文范文热度:心理护理的论文怎么写范文参考热度:有关儿科心理护理论文热度: 对产前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心理状态以及分娩方式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对初产妇进行心理护理的重要性。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产妇心理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产妇心理护理论文范文一:产妇产后心理护理的研究进展 【摘要】目的:总结产妇产后心理护理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临床经验及查阅有关期刊、杂志报道进行综述。结果:积极的心理护理可以帮助影响产妇的心理活动,帮助产妇获得最佳的身心状态。结论:妇产科工作人员要学习相关护理知识,研究孕妇的心理需要,掌握产后心理护理技能,提高产后心理护理的效果。 【关键词】产后;心理护理;研究进展 心理护理,指在护理过程中,医务工作者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地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以达到较理想的护理目的。心理护理在现代产科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内容,是护理全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通过护患间的人际交往,积极地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帮助患者在其自身条件下获得最适宜的身心状态[1]。为了做好孕妇产后的心理护理,掌握、提高与产妇的交流技巧,做好她们的心理疏导,促进产妇产后的身体心理恢复,妇产科工作人员要学习相关护理知识,研究孕妇的心理需要,掌握产后心理护理技能,提高产后心理护理的效果。本文通过总结相关参考文献,对产妇产后的心理护理综述如下。 1 产妇产后的心理特点 1.1 不稳定情绪因为产妇产后身体内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下降,与情绪活动有关的儿茶酚胺分泌减少,体内的内分泌调节处在不平衡状态,所以其情绪很不稳定,有50%~70%的妇女在产后3天发生抑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护理及状态分析护理学大学论文

黄淮学院护理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护理及状态分析 摘要

产后抑郁症是指在产褥期发生的抑郁症,是一种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综合征,通常发生在分娩后数日或数周,不仅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有的还会危及到婴儿、家庭和社会。因此如何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已成为现代护理的一个新课题。现将其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关键词:产后抑郁心理状态心理护理 Abstract Postpartum depression is to point to in puerperal depression, is a kind of non psychotic depression syndrome, usually occurs for just a few days or weeks after childbirth, not only affect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women, some still can endanger the baby, family and society. How to provide the best care for the patient has become a new topic of modern nursing. Now the mental state analysis and psychological nursing experie nee reports as follows. Key words: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postpartum depressi on Psychological car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