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第14章 第3节 神奇的微生物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10.00 KB
- 文档页数:4
第三节神奇的微生物【学习目标】1.描述病毒和细菌的主要特征;2.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3.举例说出病毒、细菌以及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4.培养学生观察、探究的能力【自学导航】阅读教材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病毒是一类结构非常的生物,它们没有细胞结构,一般只具有蛋白质和遗传物质。
2.细菌的细胞一般由、、和等部分构成,有些细胞还有和等结构。
3.从活的生物体内吸取营养物质的营养方式叫做;依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来获取营养物质的营养方式叫做。
4.根据细菌的不同形态,可以把它们分为、和三种类型。
5.细菌在自然界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6.真菌的共同特征是细胞都由、、和组成,细胞内没有,一般营或生活。
【合作探究】1.病毒、细菌和真菌对人类生活有何影响?举例说明。
2.为什么受伤后不及时对伤口处理,会导致伤口发炎、化脓?3.我们平常所食用的食物中,有哪些属于真菌?写出5~6种来。
【分层检测】应知应会1.病毒是一种没有________结构的生物,一般由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组成。
2.病毒必须通过____________才能观察到,这类生物的营养方式是________。
3.病毒的传播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有些细菌在细胞壁外具有________结构,有________作用。
有些细菌具有有助于运动的________结构。
5.痢疾杆菌生活在人的肠道内,靠吸收人体的营养物质来生活。
这类细菌进行的是________生活。
6.人们利用________生产沼气,这类细菌依靠________来获取营养物质。
7.细菌的细胞内没有________,一般营________或营________生活。
8.个体较小的真菌有________________,个体较大的有________________等。
酵母菌在人类生活中的用途很广。
例如,___。
达标测评一、选择题1.下列哪种疾病不是由病毒引起的()A.流行性感冒B.肝炎 A.艾滋病 D.化脓性炎症2.要观察病毒,必须借助的仪器是()A.手持放大镜B.光学显微镜C.电子显微镜D.上述三者均可3.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病毒能独立生活B.病毒的形态多种多样C.病毒不属于生物D.病毒对人类都有害4.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A.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细菌有细胞壁C.细胞内没有叶绿体D.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5.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绝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害的,少数细菌对人类有益B.细菌对人类是有害的C.细菌对人类都是有益的D.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少数细菌对人类有害6.真菌比细菌的结构复杂之处是()A.真菌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B.真菌细胞内含有叶绿体C.真菌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D.真菌都是多细胞的拓展提升判断题1.微生物是指长得比较小,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的一类生物。
教学设计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十四章第三节神奇的微生物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现行苏教版生物学教材八年级上册,十四章第三节。
植物、动物、微生物是生物界的三大类群,因此本节内容在生物学教学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且大多数微生物是学生肉眼看不见、动手摸不着的,因此教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如何突破细菌、真菌、病毒的基本结构并让学生切实认识到微生物与生活生产的紧密联系是本节课教学的核心。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前两节学习了植物和动物,知道了植物和动物的形态和结构特征,细菌、真菌、病毒也是生物一部分,因此学好本节有助于让学生理解生物的多样性,并为生物的进化等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日常生活中学生对细菌、真菌、病毒知识的认识很浅显表面,而对其具体的结构以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并不十分了解,本节的学习就是要让学生认识细菌、真菌、病毒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描述细菌、真菌、病毒的主要特征2.举例说出细菌、真菌、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二)能力目标通过图片、视频等分析相关信息资料,培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以及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在探究中形成合作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2.关注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树立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描述细菌等的主要特征2.举例说出细菌等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二)教学难点说出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的定义及主要区别五、设计理念:建立平等合作,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创设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气氛。
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关注个体差异,让不同的人在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六、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法、联想发散法、问题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七、教学准备:多媒体、学生细菌结构模型、学生科幻报告八、课时安排:一课时九、教学流程:(一)课前准备:学生通过网络和书报杂志查找有关资料,在此基础上制作细菌结构模型并撰写“细菌对未来环境产生的影响”的科学幻想报告。
《神奇的微生物》【知识与能力目标】1、描述细菌、真菌和病毒主要特征。
2、说出细菌、真菌和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收集整理从网上查询有关细菌、真菌、病毒的信息资料,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在小组探究中培养合作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关注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树立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辨证观点。
【教学重点】1、描述细菌、真菌和病毒的主要特征。
2、细菌、真菌和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描述细菌、真菌和病毒的主要特征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一些微生物的图片,录像。
周密的教学设计,用powerpoint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通过报刊、杂志和网站,搜集一些有关微生物方面的资料。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阅读小资料,通过小资料,让学生了解到微生物无处不在,微生物和我们生活关系非常密切,今天就我们来学习神奇的微生物。
【讲授新课】探究新知:介绍微生物的种类和特点讲授内容(一)细菌1、个体大小:个体比病毒略大些,观察细菌常用光学显微镜,通常以微米(Micrometer,um;1um=1/1000mm)作为测量它们大小的单位。
肉眼的最小分辩率为0.2mm,观察细菌要用光学显微镜放大几百倍到上千倍才能看到。
2、形状分三种:球菌、杆菌和螺旋菌。
3、细菌的结构: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一般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物质。
有的有荚膜和鞭毛。
荚膜有保护作用。
鞭毛有助于细菌的运动。
4、细菌的营养方式:异养有两种方式(1)寄生:从活的生物体内吸取营养物质。
(2)腐生:依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来获取营养物质。
5、细菌与人类的关系有益的方面:人们利用醋酸杆菌制食醋,利用乳酸菌生产酸奶,豆类植物中的根瘤菌可以固氮,为人类提供大量的蛋白质有害的方面:夏天食物变质通常是细菌繁殖所致,一些细菌能使人患病,肺结核、肺炎分别是由结核杆菌、肺炎双球菌引起的,一些细菌能使人们养殖的动物或植物患病,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真菌和人类的关系繁殖方式:无性生殖(酵母出芽生殖)有性生殖(孢子生殖)问:真菌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大家能谈一谈吗?讨论食用菌类、发酵、引起人类疾病巩固练习:填空题1.病毒是一种没有________结构的生物,一般由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组成。
2.病毒必须通过____________才能观察到,这类生物的营养方式是________。
3.病毒的传播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有些细菌在细胞壁外具有________结构,有________作用。
有些细菌具有有助于运动的________结构。
5.痢疾杆菌生活在人的肠道内,靠吸收人体的营养物质来生活。
这类细菌进行的是________生活。
6.人们利用________生产沼气,这类细菌依靠________来获取营养物质。
7.细菌的细胞内没有________,一般营________或营________生活。
8.个体较小的真菌有________________,个体较大的有________________等。
酵母菌在人类生活中的用途很广。
例如,___。
判断题1.微生物是指长得比较小,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的一类生物。
()2.病毒能够引起人和动植物的多种疾病,所以病毒对人体是有害的。
()3.细菌一般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部分组成。
()利用真菌可以制作面包、抗生素和有机酸等。
()识图题下图为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三种细菌的形态图,请据图回答。
A是________菌,B是________菌,C是________菌。
打印版
初中-生物-资料
神奇的微生物
教学内容 神奇的微生物(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描述病毒和细菌的主要特征并掌握
2、掌握细菌的主要特征
3、举例说明病毒、细菌以及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微生物有关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关爱健康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描述病毒、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
2、描述病毒、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 描述病毒、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
教学策略
注入式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
常规教学、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 1课时
同学们都知道2003年中国出现了令全国人恐慌的“非典”,又称SARS,那么同学
们知道引起SARS的病原体是什么吗?
是SARS病毒。那么同学们又知道美味的酸奶是如何做的吗?而食物放置久了又为
什么会发霉呢?
这些都与微生物有密切关系,今天我们学习的正是神奇的微生物。
【师】经过生物学家们多年研究,大体将生物界划分为动物界、植物界、真菌
界和微生物界。微生物界又包括病毒和细菌。这节课主要向同学们介绍
一下病毒、细菌和真菌。
【师】一般我们将一些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生物统称为微生物。少数的
真菌要在显微镜下才可以观察到,而细菌要在高倍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研究病毒的结构要通过电子显微镜。
【师】在显微镜发明之前,人们对微生物并没有具体而直接的认识。
【师】同学们根据上述老师所讲述的内容认为微生物的主要成员有哪些呢?
二 次 备
课
打印版
初中-生物-资料
【生】病毒、细菌、真菌。
(一)病毒
【师】非常好。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第一位成员——病毒。
1.形态结构
【师】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不具有细胞结构。
[播放课件]——学生观察几幅图片
【师】由图片可以看出病毒的结构由哪些部分组成?
【生】 蛋白质外壳以及核酸。
【师】核酸只有一种。DNA或RNA。不会同时具有。
【师】通过观察以上图片,同学们联想一下已经学习过的真核生物细胞结构,
比较后告诉我为什么说病毒的结构简单?
【生】病毒无细胞结构以及复杂的细胞器,只具有蛋白质和核酸。
2.分类
【师】了解了结构特征接下来简单了解下病毒的分类及生存方式。病毒分为很
多种,根据它们寄生生物的不同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
[播放课件]
3.生存方式
【师】至于比不过度的生存方式,请同学们先阅读下课本并回答老师:病毒可
以独立生存吗?
【生】不可以。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
【师】回答的很正确。
4.传播途径
【师】既然不能离开寄主,那病毒怎样进行传播呢?同学们先阅读课本再告诉
老师。
【生】病毒可通过水、空气、食物、伤口、蚊虫叮咬等方式进行传播。
5.与人类生活关系
【师】很好。那么同学们思考下病毒与人类生活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总结病毒的益处和害处)
(二)细菌
【师】通过对病毒的学习我们知道很多传染病是由病毒引起的,那么是不是所
有的传染病都是由病毒一起的呢,例如鼠疫、霍乱等?通过查阅资料
打印版
初中-生物-资料
就会知道,这几种病并非由病毒引起而是由细菌引起,那我们就来学
习下细菌。
1.结构
【师】首先我们来看下细菌的结构。和病毒相比,细菌的结构要复杂的多。
【师】观察细菌的结构图,并比较植物细胞结构图,总结它们的异同点。
【师】细菌的结构有哪些呢?
【生】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物质,有些还具有荚膜和鞭毛。
2.分类
【师】观察很仔细。接下来我们了解下细菌的其他结构。
【师】关于细菌的分类,根据营养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腐生和寄生。
【师】根据细菌的形态不同可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
[播放课件]
3.生殖
【师】细菌的生殖方式主要是分裂生殖。
4.与人类生活关系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细菌的结构等相关知识,那么它们对人类来说是敌是友
呢?阅读P48相关知识并讨论。
(学生总结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三)真菌
【师】学期细菌后同学们知道了细菌对人类生活既有有利也有有害方面它们与
我们生活密切相关,但同学们想过我们市场食用的菌类同细菌是什么关
系呢,它们是不是细菌的一种呢?下面向同学们介绍下真菌,大家就会
明白所有的疑问了。
【师】同学们一定见过发霉的馒头,长在馒头上黑乎乎的就是真菌的一种,叫
黑曲霉。接下来就来了解下什么是真菌。
[播放课件]
【师】真菌家族中大多数都是“大个子”,只有少数在显微镜下才可以观察的
到。
1.结构
【师】首先看一下真菌的结构,主要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分类
打印版
初中-生物-资料
【师】真菌分为二类:单细胞真菌和多细胞真菌。
3.繁殖方式
【师】生殖方式主要有无性生殖(即分裂生殖)和有性生殖(产生有性孢子) 。
4.与人类生活关系
【师】结合P50相关知识总结。(学生总结)
小结: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小结本节课知识点。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