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格式:docx
- 大小:19.79 KB
- 文档页数:5
简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
新中国成立于1949年,历史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清朝末期,中国逐渐弱化,许多国家一窝蜂地来华掠夺资源和市场,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20世纪初,中国爆发了大小不等的民主革命,但由于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猖獗和互相争斗,未能得到完全成功。
三、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进行了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四、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爆发了国共内战。
1949年10月,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攻占北京、南京等重要城市,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五、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发展了工农业生产,惠及了广大人民群众。
新中国成立的4个意义
意义是:
1、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义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
2、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3、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
4、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扩展资料:
会议一致决议,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向各国政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愿与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
会议结束后,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及各位委员集体出发,乘车出中南海东门,前往天安门城楼出席开国大典。
下午3时,北京30万群众齐集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开国大典。
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向世界宣
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国内:辽沈、淮海与平津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发动内战的主力已基本被歼灭,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到长江北岸。
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蒋家王朝已陷入四分五裂、土崩瓦解的绝境。
新中国诞生的条件已经成熟。
中国的国共内战进行到1949年下半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已占领了中国大陆的大部分领土。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议决定建立一个不同于中华民国的新中国,按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个新国家的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定于1949年10月1日举行建国仪式。
1949年6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决定,10月1日在北平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
1949年9月21日,由中国共产党发起召开的,有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地区、人民解放军、各少数民族、国外侨胞和其他爱国分子的代表参加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
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并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国外:(1)有利条件:①资本主义体系被严重削弱。
②社会主义超出一个国家的范畴,形成了一个世界体系。
③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
④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鼓舞了世界人民的反帝斗争和民主革命运动。
(2)不利条件:美国妄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积极推行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美国不甘心在中国的失败,顽固坚持与中国人民为敌的立场,严重威胁着中国和亚洲的和平与安全国内:当时全国尚未完全解放,台湾、西藏等地都不是人民政府控制;国民党留在大陆的残余势力如特务、土匪等仍伺机作乱;全国经济十分混乱,工农业生产严重滞后。
国外:美苏冷战的形势下新生政权遭到西方国家的反对,只有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与中国建交;国际上霸权主义横行,美苏两国插手别国事务;亚非拉地区的许多国家仍未获得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外交政策:一边倒(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中华人民共和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先后与苏联等17国建交。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隆重宣告成立,至此,中国历经了近百年的割据混乱和殖民侵略,终于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性飞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不仅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也是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一大里程碑。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展开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对中国和世界的意义。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对中国的意义1. 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人民在无数先烈的英勇奋斗下,终于摆脱了外国列强的殖民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
从此,中华民族站起来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被真正维护和体现。
2. 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的新时代。
毛泽东主席在开国大典上庄严宣告:“我们现在有了纪律、有了团结,有了组织,有了人民群众的支援,有了人民解放军和人民公安机关等等一切必要条件,这样,我们就有了保家卫国、反对反动派侵略的强大力量。
……中国人民可以建设自己的国家了。
”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之路,为中国的工农大众创造了奋斗的方向和希望。
3. 推动了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开始了一系列的现代化建设。
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加快了农业、工业、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推动了国家现代化的进程。
建立了一系列的先进的工业体系和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提升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国家的整体实力。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对世界的意义1. 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的革命和建设成就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发展了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崛起,为第三世界国家争取独立、发展和自主权利提供了有力支持。
2. 紧密团结亚非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使中国与亚非拉国家的合作和团结得到了巨大的推进。
中国积极参与到非洲、亚洲和拉美国家的独立解放运动中,坚定支持这些国家的自主发展和民族解放事业,为实现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旧政协会议•1946年1月10日至31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举行。
到会代表38人。
国民党代表8人,共产党代表7人,民主同盟代表9人,青年党代表5人,社会贤达(无党派人士)代表9人。
基本上形成了左、中、右三种政治势力。
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革命力量,力争建立一个民主联合政府;民主同盟基本上是中间势力,主张通过和平改良方法建立资产阶级议会制民主的国家;国民党及其附属青年党,顽固坚持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国民党一党专政。
1949午9月7日周恩来在《关于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的讲话中指出:“政协是沿用了旧的政治协商会议的名称,但以它的组织和性质来说,所以能够发展成为今天这样的会,决不是发源于旧的政协。
”接着,他阐述了人民政协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和新旧政协的本质区别。
周恩来指出:“从五四运动以来,中国有了共产党,有了第—次国共合作,有了大革命运动.经过了四个革命阶段即北伐战争、土地革命、八年抗战和最近三年来的人民解放战争,才形成今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样的组织,可以说这是一百多年来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牺牲奋斗的果实,也可以说是三十年来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获得胜利的集中表现。
假如没有一百多年来革命运动的历史积累。
尤其是三十多年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便不可能有今天这样济济一堂的政治协商会议。
所以,这个会议可以说是新民主主义运动的一次总结……肯定地说,这一组织便是中国共产党过去所主张的民族民主统一战线的形式。
它绝对不同于旧的政治协商会议,旧的政治协商会议已经让国民党反动派破坏了。
可是大家都熟悉这一组织形式,所以我们沿用了这个名称,而增加了新的内容。
”新政协会议• 1.《共同纲领》(国名、国家性质、施政方针)• 2. 选举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 3. 确定国旗、国歌、国都、纪年方法• 4. 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
国旗的颜色为红色,象征革命;旗面左上方缀着五颗黄色五角星,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五角星环拱于大五角星之右,并各有一个角尖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象征小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和全国人民对党的衷心拥护国徽:国徽呈圆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国大地上宣告成立,这一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具有着深远而重要的历史意义,这不仅是中国民族独立和国家发展的里程碑,也给世界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民族独立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标志。
经历了近百年的民族痛苦和苦难,中国终于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的统治,建立起一个由人民共同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新中国。
中国人民通过反抗内外压迫,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尊严,使中国人民不再沦为列强的附庸,而成为世界上一个真正独立的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整个中国民族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为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世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其巨大的人口和潜力使其成为世界格局中的重要一环。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让中国能够摆脱被列强控制的命运,重新融入国际社会,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和作用。
中国的崛起不仅为世界提供了一个新的市场和合作伙伴,也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中国在对外政策中坚持和平发展原则,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通过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也在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从旧中国到新中国的转变,为中国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变革。
新中国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建设举措,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中国不再是一个屈辱和落后的国家,而是一个具有现代化水平的大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中国人民提供了平等、自由、繁荣的社会,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中国坚定地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为发展中国家树立了榜样和典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年大事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并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人民英雄纪念碑建成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纪念碑于1952年8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正式动工修建,1958年4月22日落成,同年5月1日隆重揭幕。
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抗美援朝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
美国随即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公然出兵干涉,并将战火烧到了中国鸭绿江边。
为援助朝鲜,保卫祖国的安全,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
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的代表就西藏和平解放的一系列问题达成协议,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西藏和平解放为新中国的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大业,国西藏的民主改革和民族区域制度的建立、为西藏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奠定的坚实的基础。
大庆油田开发1959年9月25日,中国石油勘探队在东北松辽盆地沉积中找到了工业性油流。
时值国庆10周年,所以这个油田就以“大庆”命名。
大庆油田的发现和开发,打破了中国是“贫油国”的论调,使中国的原油产量大幅度增长,为中国自立自强创造了物质条件。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1964年10月16日,在人迹罕见的罗布泊,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里程碑。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标志着近代中国结束了长期的内外战乱,人民取得了解放。
从此,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时期。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革命的胜利结果。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长期斗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顽强奋斗,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主要力量。
经过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击败了敌人,为新政权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决定性因素。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诚代表。
它善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为中国的独立、自由、民主建立了坚实的基础。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时期。
这个时期,是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深刻变革的时期,也是中国人民最为团结奋斗的时期。
经济建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的核心任务。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经济基础虚弱,经济发展任务艰巨。
中国共产党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提出了一系列的经济建设方针和政策,如三线建设、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
这些努力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奠定了基础,为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
政治建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的重要保障。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权体系逐渐建立起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治建设的深入,为中国社会的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了坚实基础。
文化建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的重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一直重视文化建设,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
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到“文革”结束后的文化大革命反思,中国的文化建设不断推陈出新,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
对新中国成立的认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一、从古到今的新中国1、中华民族是屹立于东亚的伟大民族,早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就把中国统一,奠定了中华民族悠久而辉煌的历史。
2、中华民族历经古今历史、文化和民主发展,一代代民族伟人和英雄英灵,受到历史的塑造。
3、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以顽强的抗争精神,勇敢的改革精神,打破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统治,成功抵抗外来侵略,实现了中国人民的民主解放。
4、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二、成立新中国的历史意义1、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走出了封建主义封城塞洪的黑暗,进入了自由开放、民主发展的历史时期。
2、新中国成立后坚持对外开放,使中华民族摆脱了历史沉重的负担,结束了中华民族长期被压迫的历史。
3、新中国的伟大成就标志着中华民族从一个封建的王朝时代,正式跨入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
4、新中国的自由民主得以贯彻实施,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完全得以复兴,赋予中华民族新的活力,在国际舞台上再次显示着中国的强大。
三、新中国的发展蓝图1、新中国成立后,领导层立即采取果断行动,在短短几年内,完成了中国由部分资本主义衰败到社会主义繁荣发展的跃迁。
2、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代,政策正确,改革重大,经济得到了爆发式发展,在世界舞台上显现出了一抹新颜色。
3、一系列科技创新改革被实施,循环经济、传统经济等形势依照党中央的指导落实,新能源与高科技在中国迅速取得突破,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力量。
4、新中国不断坚持改革开放、创新发展,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实现了中华民族自尊感和国际地位的腾飞。
四、新中国在当今世界中的地位1、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占据重要地位,正以步步紧随的脚步推动世界的发展。
2、中国改革开放的声音正影响着世界的发展变化,在新兴市场、全球政治、金融和经济等各个领域,中国注入了自己的精神、智慧和技术。
3、促进世界的可持续发展,新中国正以一种新的视野来参与国际治理,在服务世界和平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