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跨文化比较中西方教师专业

跨文化比较中西方教师专业

跨文化比较中西方教师专业
跨文化比较中西方教师专业

跨文化比较中西方教师专业

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简称PLCs,也译作“专业学习社群”)是当前全球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热门话题。虽然这一概念还缺乏统一的界定,但其强调教师集体地围绕学生学习展开合作的核心特征,几乎受到了各国教育研究者、政策制定者和实践者的认可。这一发迹于西方国家的学术术语,在全球化背景下强势渗透于其他文化圈中。尽管这一术语在不同的文化中有着相似的概念和特征,但在实践上却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与内涵。[1]如不同国家的专业学习共同体都强调教师之间的合作,但教师合作的实际形式与内容、合作过程中的人际关系与冲突等都不尽相同。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不同国家之间教师和教学文化存有差异。文化是理解中西方学习共同体的实践差异的重要视角。它有两个层面:一是微观层面,即组织或学校的文化,指的是学校的价值观、实践方式与行为规范等;二是宏观层面,即国家或社会文化,如特定历史、制度造成的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2]尽管学者们意识到,中西方的专业学习共同体在两个文化层面上都存有差异,但目前对这种文化差异的分析却显不足。本文以跨文化(crossculture)比较为视角,分析中西方①文化的差异,借助教师文化和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相关研究,阐释两种文化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实践差异,以期帮助研究者和实践者更好地、合理地理解和运用这一舶来概念。

一、跨文化比较:霍夫斯泰德的国家文化观

在跨文化比较研究中,以荷兰社会心理学家吉尔特霍夫斯坦德为

代表(下文统称“霍氏”①)的研究最为著名,形成了这个领域的基

本主题和结构。霍氏将文化定义为“一群人区别于另一群人的集体思

考方式”。[3]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霍氏团队通过对IBM公司中

来自72个国家的116000位成员的调查数据,比较不同国家的人在工

作中的价值、信念、规范等,总结并且区分了五种经典的国家文化维度。[4]这五个文化维度是:(1)权力距离,指组织中权力平等分

布的水准,以及人们对待权威的态度。(2)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个

体主义社会呈现出人与人之间相对松散的关系;集体主义中的人们则

与其所处的群体有强大而紧密的联系。(3)阳刚气质与阴柔气质,阳

刚气质的社会中,男人被认为是果断、坚韧,女性被认为是谦虚的、

温柔的;阴柔气质中男性和女性都被认为是谦虚、温柔的。(4)不确

定规避(UncertaintyAvoidance),人们在面对模糊或未知情境时感

到受威胁的水准。(5)长期与短期定向,反映出人们是关注过去与当下,还是关注长远。国家文化在这五方面展现出一定的稳定性,其形

成与改变是长期的过程。表1抽取了3个英语系国家以及3个东亚国

家和地区在六个维度上的相对指数及在93个国家和地区中的排名。从

表1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东亚国家和地区与英语系国家存有较大

差别,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大陆和美国在三个维度上存有显著差别。中国表现出权力距离较大(80)、集体主义(个人主义指数20)、注

重长期性(87)的国家文化特征;而美国则是权力距离小(40)、个

人主义(91)、强调短期性(26)的社会。中美在不确定性规避、阳

刚气质/阴柔气质两个维度差异较小。需要强调的是,不同的维度可以

帮助我们理解文化中的现象,但文化是一个整体的现象,在分析中会

存有不同文化维度的交叉。

二、中西方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文化差异

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研究起源于美国、英国20世纪90年代的研究,其理论基础是彼特圣吉(PeterSenge)的学习型组织和艾提恩温格提出的实践共同体。这些概念被借鉴到教育领域,继而发展了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研究。霍德(S.Hord)提出的五个核心要素受到广泛的认可:共同的价值观和愿景、共享和支持性的领导、集体创造、共享个人实践、支持性条件。[5]学者对上海中小学教师的调查发现,上海中小学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特征与霍德(S.Hord)所提出的框架相似。[6]尽管学界对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概念还缺乏一致性,但以下三个特征被认为是其核心要素:(1)两人或以上的成员有着共同的目标,这种目标聚焦于学生学习或教师成长;(2)围绕共同的目标展开的集体交流,如合作、实践分享、共同探究;(3)支持性领导。本文从这三个最核心的要素特征入手,分析中西方学习共同体在实践中的文化差异。

(一)共同体目标与愿景的文化差异美英学者所提出的专业学习共同体,其首要特征就在于有着共同的或共享的目标,或相对长远的愿景,倡导不同的学科、年级组在目标、愿景上的共享与交流。这些概念的提出,旨在改变美国教学文化中“一个教师一个班级,一个教师一种价值观,一个教师一种进度”的孤立教学现象,这一观点由美国学者丹洛蒂(D.Lortie)于20世纪70年代对美国教师文化的研究提出,是教师文化的经典之作,也激发了诸如安迪哈格里夫斯、约翰古德莱德、朱迪斯李特尔等学者对教师文化的关注。洛蒂指出美国教师的教学呈现三大特征:(1)个人主义,教师只关注自己的教室,将自己的教学与其他教室孤立开来;(2)即时主义,关注教学的短期结果;(3)保守主义,关注小范围(如教室)的变革,而不关注大范围的变革。[7]教学孤立现象反映出霍氏文化维度中美国文化所表现的

个人主义、短期定向的特点。个人主义文化中,强调“我”和“我”

的权利,其他人被视为“他人”,个人的自我实现是最终目标,个体

利益高于集体利益。在美国教学文化中,教学完全取决于教师自己对

有效性的界定,教师都依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而设定目标,规划内容。教师强调专业自主权,有权利拒绝可能威胁到他们教学的一些改变情境。个人主义还表现为教师的孤立(isolation),教师主观或客观地

孤立于自己的教室之中,绝缘于同僚的反馈,不习惯参与集体性的活动,他们有权利这样做,“他人”不能随意侵犯“我”的教室。即时

主义则表现在,教师把工作划分为几个单元,关注教学应该“即时见效”,短期的学习成果使他们感到满意。[8]在意识到教学文化的这

些特点之后,美国学校逐渐强调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进度上需要有

共识,近年来美国各州逐渐建立了学科标准;共享(shared)则强调

教师通过沟通、分享,建立共同体内广为接受和认可的教学目标和步调。

我国集体主义文化与长期定向文化使得教师文化呈现出与西方截

然不同的特点。西方学者在考察中国学校时也指出,中国教师文化中,教学是一种共同的、集体的责任,这与西方教学文化截然不同。[9]

在集体主义文化的影响下,学校教育在我国历来被认为是一项集体性

的任务,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是学校所有教师的责任,这是“再自

然不过的事情”。中国教师相信,教育教学本质上是集体性的,因为

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不同学科教师共同努力的结果,如一位教师指出,“教育毕竟是集体的努力而不是个人的。尽管你可以教语文,但你能

教其他所有学科吗?因此我们强调大家共同的努力。”[10]学者对

上海中小学教研组的研究指出,教师的集体责任感也源于中国的“问责”,即考试文化的影响,如一些老师指出,“虽然,我们不允许成

绩太差的孩子掉队,这样会影响我们整体的成绩。因此,我们会和老

师进行互帮互助,尽量让学生的学习有所进步。”[11]另一方面,

在长期定向文化中,人们往往认为要把目光放得长远,为了得到长远的回报而持续努力,坚韧的品质受到推崇,节制与隐忍是重要的。我国素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说,育人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考试文化使得每一所学校存有一个相对短期的发展目标的同时(如每年的期中期末测试),也有着相对长期的目标(如中考、高考),而且所有短期目标最终都指向中、高考这些长期目标,因而长期目标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

(二)教师集体学习的文化差异集体的教师学习是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核心特征。因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教师的集体学习有着不同的形式和内涵,教师的合作也有不同的表现和特点。1.教师合作的形式与发展的差异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强调合作的学习共同体开始受到极大关注。美英澳等国家在教师专业标准上一致地强调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教师合作能力成为当前全球各国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领域之一。[12]尽管英美国家在推动教师之间的合作实践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现状仍然令人不满。而在集体文化的影响下,我国中小学教师合作活动形式多样,教师对合作的态度较为积极,制度化的教研活动普遍得到教师的认可。教师合作对教学改善、学生成绩提升的显著积极作用,引起了实践者们的极大兴趣。哈格里夫斯指出,90年代中期,美国一些地区的校长非常认可合作的作用,用多种方式去改造学校的合作,让教师在一起合作就教学问题展开讨论和合作。在教育政策与研究的强势影响下,当前美国教师工作正在发生一些文化转变:(1)教师工作从孤立(isolation)到合作;(2)每个教师澄清学生需要学习什么到教师形成合作小组,建立关于学生学习的共享的知识和理解;(3)每个教师决定课程进度到以合作的形式使教学进度大致相同;(4)从私人化的教学实践,到公开分享实践;(5)教师的话语从“我的孩子们,那些是你的孩子…”到“我们的孩子”。

哈蒙德等人的美国教师专业发展报告对全美学校和教师调查1999年度与2003年度的数据分析及对比显示,在2003年,92%的美国教师都参与了不同形式的专业发展项目活动,有70%以上的教师反映他们在学校与教师在教学上有一定的合作。在1999年,同僚观课和校内指导只有42.1%,到2003年,这一比例达到63.0%。但是,整体上只有17%的教师反映教师之间的合作是深入的,只有14%的教师认为他们有意识地主动投入到合作中。同时,一些学校的教师合作遭遇了“硬造集体性”,不仅没有产生合作应有的效果,反而让教师产生反感,甚至更不愿意参与合作。利特尔指出,合作仅仅看起来很美,但在美国文化中,教学私人化、个人化的文化非常坚挺(persist)。对美国教师而言,与其他教师的合作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在美国教师教学时间已经相对较长的情况下,甚至是会被认为侵占了教师个人的私有时间。洛蒂的著作于2002年再版,他在序言中指出,即使过了27年,美国教师的个人主义、保守主义和即时主义的特征并未有太多的改变。而我国中小学则呈现另一幅图景。以我国教研组为例,中国教研体系已有愈50年的历史,以集体的方式进行备课、研究成为我国教师专业学习和成长的历史和制度基础。在制度化的教研体系中,新教师进入一所新的学校,接受师傅的指导,参加集体备课,进行同辈的听课和评课,参加不同水平的公开课,所有这些集体学习方式和行为,已经成为一个中国教师习惯的日常工作。我国学校当前已形成了多样的集体学习活动,如集体备课、听评课、公开课、评改试卷、师徒带教、课题研究等多样的集体学习活动,所有这些活动都围绕学生学习或教师专业成长而展开。此外,教师较为普遍认可合作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国外学者萨金特和汉纳姆的研究指出,即使在资源相对有限的甘肃省,中小学教师也频繁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研究活动,这些活动中的教师合作颇具效率,能够积极改善教师的教学实践,得到教师的认可。他们调查了甘肃省646名教师发现,90%的教师每学期有一到两次的同僚观课活动,并且84%的教师认为,教研活动是非常有价值的。

2.合作中的冲突与和谐在政策或研究的影响之下,合作成为中西方教

师工作的一部分,但这种合作的表象下,也存有文化差别。在强调个

人的西方社会,矛盾与冲突是美国教师在合作中难以回避的问题;而

中国集体文化遵循以“和”为贵和“面子”文化,教师的合作体现出“和谐”的特点。在西方个人主义文化中,个人在团体中,语言上表

达“我”的观点,其他人被视为拥有不同权利的个人;表达“不”同

的想法是健康的,是坦诚的表现,直言不讳是一种美德;冲突意味着

观点的碰撞,是有趣的;如果个人表现不好,所带来的是个人的罪恶感。因此在这种文化中,冲突被视为教师合作中的正常现象。布雷泽(J.Blasé)认为,在美国文化中,合作文化的生长必然带来冲突,因

为这一理念要求组织成员在价值观与实践上的实质改变,是现有的私

人性教学的挑战,对教学独立性的挑战。[21]阿钦斯坦

(B.Archinstein)对美国两所参与合作项目的学校的个案研究指出,

共同性和冲突性是共同生长的:强调共同的信念、价值和目标,必然

使不同个体的信念、价值和目标妥协;教师开启与其他教师合作的大门,打破了教师躲在个人的教室门之后的习惯。

在美国,教师的课堂不容许随意进入,否则会被视为对个人权利

的侵犯。国外学者常常讶异于中国教师在进行同僚观课是如此自然之事,[23]诸如我国一些学校中常有的“推门课”、“随堂听课”,

教师可以随时进入到另一个教师的课堂。美国教师强调集体中的“个人”,而中国教师是个人在“集体”中。在中国文化中,教师之间

(明显)的冲突似乎鲜见,因为集体主义文化强调“和谐”,以“和”为贵是教师合作关系中的首要原则。尽管教师在合作中,对集体的理

念或行动有所异议,但考虑到其他人的“面子”,教师会隐匿自己真

实的想法,甚至拥护自己所不同意的观点。在教师的合作中,尽管教

师之间存有矛盾,却不会产生如美国文化中教师之间那样明显的冲突。尽管教师不同意其他教师的看法,但为了“给面子”,教师可能会做

出附和,这说明语言上的同意并不代表着他真的同意其他教师的看法。中国教师强调归属感,属于某个“组织”,个人对外代表了组织,个

人表现不好可能会使组织蒙羞。

(三)支持性领导的文化差异专业学习共同体的领导,是专业学

习共同体发展的主要要素之一。以校长为主的学校领导者对合作文化

的创建,对教师之间合作关系的改善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中西方文

化中,领导与教师的权力距离存有显著差异。在权力距离大的社会,

如我国,权力意味着权威和地位,下属一般按照上司说的去做;权力

较为集中。在权力距离小的社会,如美国,权力相对分散,管理者决

策时要咨询下属的意见,上下级关系讲究实效;等级意味着角色功能

的不同,制度的建立是为了工作的方便。李与贺林杰(Lee&Hallinger)对34个国家和地区的5927名校长的比较研究发现,在权力距离较小

的社会,校长会花更多的时间在教学领导,即管理、指导和监督教学

事务上。在权力距离大的国家中,校长是教师的“上司”,他们有着

合法的指定教师如何做的权利。在等级化较小的社会,校长与普通教

师有着相对平等的权力,校长和教师之间更容易建立合作关系,校长

会普遍与教师讨论教学问题。相反,在权力距离大的社会,校长的教

学领导会被教师认为是对教师教学的监督,会对教师造成压力,校长

与教师之间不存有平等的合作关系,校长花更多的时间在行政管理上。当前,我国中小学校长的时间主要花费在行政管理任务上。如北京教

育学院校长研修院对北京市普通高中校长的调查显示,校长耗费精力

的活动主要是是:参加会议、应对各种检查评比、学校常规管理,多

为外部事务或非教学性事务。

这与我国权力距离大的文化传统相关。权力距离不仅仅体现在行

政权力上,也体现在家庭、社会的尊卑观念之中。在权力距离大的社会,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是基本美德;长者受到敬畏。在学校专业结

构上,因为“敬老”、“尊师”文化的影响,年轻教师对资历较长的

老教师通常表现为顺从,即使存有不同意见也会隐藏自己的异议。因此,在我国听课评课中,资历较老的教师对年轻教师的指导、建议非

常常见,我们却几乎难以看到年轻教师不留情面地反驳年长教师。一

项在泰国的研究指出,在这个权力距离较大、层级化现象明显的国家,身份和年龄的作用高过了专长(expertise)的作用。在这种文化中,

晚辈尽量避免与长辈的直接冲突,即使晚辈持有不同的意见,他们常

常选择避而不谈。而英美国家权力距离相对较小,对待他人的方式并

不主要取决于年龄与地位。年轻教师与年长教师之间能够相对平等地

进行专业对话。综上所述,中西方专业学习共同体虽然有着共通的三

个要素,但因为国家文化之间的差异,这些要素在实践中的内涵与表

现都有所区别。

三、跨文化比较的启示

文化比较的目的不是为了说明“孰优孰劣”,如在组织研究中,

没有证据显示哪一种文化会带来更高的组织效率;文化的比较是帮助

我们意识到不同文化所产生的价值观、制度、行为方式上的差异,从

而在与某种文化互动中,了解它们的价值观与我们的有哪些不同,并

以此作为依据,帮助我们改善文化互动中的本土实践。专业学习共同

体是一个强有力的概念,我们要警惕的是不能错误地运用它,避免东

施效颦。通过比较分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我们期望更好地理解与运

用学习共同体理论,防止将一个西方“流行”术语滥用于我国学校情

境中。在比较的基础上,我们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一)“学习”的共同体:从静态特征到动态发展英美等国家因

为其个人主义、短期定向等文化原因,改造教师学习共同体需经历艰

难而漫长的过程;相比之下,集体主义、长期定向、和谐文化的影响下,我国教师有着制度化的集体学习方式和活动,教师对集体合作也

体现出更为积极的态度,制度化的教研活动使得教师之间形成一种

“天然的”共同体。温格(E.Wenger)提出了实践共同体的三大特征:相互的参与;组织成员具有共同的利益追求;有共享的历史经验。仅

从特征来看,实践共同体无处不在。[28]学校中,不同学科组、不

同学科教师组成的课题组都可视为共同体。但是,仅仅有着共同体的

结构特征,是否可以称之为“学习”共同体?在西方教师专业发展历

程中,研究者通过高效能和低效能学校的对比而得出一张有效教师专

业发展特征清单(教师合作就是普遍的特征之一),再以这些清单特

征去改造学校时,一些合作项目不仅未见成效,甚至导致“硬造”的

学习共同体,对教师发展、学校文化都产生了消极影响。尽管我国中

小学的教研活动、共同备课等有着集体的目标和结构上的保障,但斯

托尔(L.Stoll)等人认为,制度化的活动安排并不能保证学校持续改进。

这说明,仅仅在结构上呈现出共同体的特征,并非专业学习共同

体理论的强力所在;学习共同体的生命力需要聚焦在持续的“学习”

特点。无论是我国还是西方国家,当前学习共同体的主要挑战在于如

何形成可持续的学习共同体。[31]共同体的可持续学习性表现在:

首先,以学生和教师学习作为共同体的核心目标,为共同体的动态发

展提供方向和动力;在这种目标指引下,创造一种使教师可以持续进

行沟通、分享、信任的环境。其次,专业学习共同体存有着不同的发

展阶段,在实践中表现为动态的发展过程,形成一种循环,因此共同

体的目标也并非一成不变。高效的专业学习共同体应该是一个持续改

进的双环学习过程:教师认可共同体的价值目标、集体活动,在教学

实践的过程中,使个人的目标与共同体目标、价值观持续调试。[32]总而言之,当一个共同体可以称为“学习”共同体时,不仅是指教师

之间有着共同体的结构特征和集体的目标;更重要的是,这一集体目

标是指向学生学习与教师专业成长的,是在教师持续参与共同体活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持续调试与改善的,体现出学习共同体的动态学习

特性的目标。

(二)学习共同体中的合作:冲突与和谐的两面性教师之间的合作,已成为中西方教师工作的一部分。英美教师合作文化的改造过程,启示之一便是,合作有不同的形式和效果,有合作的形式并非一定有

合作的文化。哈格里夫斯与富兰(Fullan)最近指出,真正的合作文

化不会阻止和提防失败;相反,真正的合作文化中,教师愿意提出富

有创意和冒险性的想法并付诸实践,教师往往能够就事论事,根据自

己的经验对问题进行公开讨论;因为教师们相信,其他教师的“不同”是有理由和根据的。此外,硬造文化是一把双刃剑:从积极意义上看,它开启了不同教师之间合作和沟通的大门,至少帮助他们建立了一种

关系;另一方面,因为行政权威而强硬让教师合作,可能会造成教师

的抵触情绪甚至是反抗行为。不管合作的形式如何,方式多样,平均

而言,教师之间的合作总强于不合作。

西方教师学习共同体改造过程中,冲突、矛盾持续;相比之下,

我国教师的集体合作呈现一派和谐。但是,我们需要看到,矛盾或冲

突包含积极作用,“和谐”也蕴含着消极的影响。个人主义社会强调“我”,突出与“他人”的异质性,更易产生冲突或矛盾;集体主义

社会强调组织与归属,突出共同体成员的同质性。但莱夫与温格在界

定共同体时指出,共同体并非是一种定义好的、规定好的群体一致性。相反,不同的成员有着不同的兴趣,对活动有着不同的贡献,持不同

的观点,有不同的参与的身份。(正是因为这些异质性)他们参与活动,分享经验与行动,理解不同成员背后的意义,进行意义协商的过程,就是学习发生的过程。这意味着个体参与到共同体中时,并非一

定强调成员的同质性,异质性也隐含着积极的学习意蕴。如阿钦斯坦

指出,随着改革政策的压力,教师们意识到合作成为一种必然的时候,他们开始思考这些冲突,从冲突中寻找共同面临的问题。例如,当了

解不同教师对问题学生的处理方式时,教师会借鉴合适的策略并改变

对问题学生的态度。教师如何回应冲突,是面对共同体和冲突问题的

关键。适当的对话、公开的辩论或许是打破共同体边界的重要方式,

能够促进共同体的发展。再如,富兰(M.Fullan)指出“,缺乏冲突,是(共同体)衰败的信号之一。”如前文所述,集体主义、和谐文化、“面子”文化中,教师之间鲜有冲突,但表面的“和谐”背后可能蕴

藏着诸多的矛盾。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到矛盾中包含着的积极作用。矛

盾不仅仅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上,也体现在人与共同体的规章制度、常规化活动之间。矛盾是理性积累的张力,当不同活动系统(如

各个学科组)内部的矛盾被意识到时,它会成为活动系统内部和活动

系统之间变革和发展的首要动力。矛盾的显性化、基于矛盾的对话、

解决矛盾问题本身就是知识再造的过程。适当地利用学习共同体中的

矛盾或冲突,是共同体发展的重要途径。领导者将这种冲突可见化,

让大家意识到其中的区别,并寻求共同的解决方法,是明智的领导者

的行为。

(三)共同体的领导者:权力与专业引导的平衡我国是一个权力

距离大的国家,这种权力体现在科层结构上,教师与行政管理者在科

层结构上的距离大,教师敬畏权力,不同结构层级的人缺乏交流和合作;在专业结构上,“尊老”文化让年轻教师与有经验教师之间的距

离较大,意见的表达并不对等。在英美等国家的教育领导研究发展脉

络中,教学领导是过去三十年中最为主要的理论之一。教学领导理论

强调,学校领导者在建立教学目标和愿景、管理和监督教学、建构教

学文化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权力距离相对较小的西方社会,校长与

教师之间能够相对平等地就教学展开合作、交流。我国学校领导者与

教师之间的权力距离相对较大,校长主要集中于行政管理事务上。近

年来,很多学者提倡重视校长的教学领导功能。教育部于2013年印发

了《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提出了中小学校长六个方面的专

业职责: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内化管理、调适外部环境。这意味着,我国校长的角色功能

不仅仅是行政管理者,同时也是专业的领导者。作为专业领导者,校

长需要意识到这种文化基因中的权力距离,思考如何拉近与教师的距离,更加平等地就教学等核心问题进行交流与合作。在专业距离上,

两项研究颇令人启发。哈格里夫斯等人在对教师文化进行研究的二十

年后指出,教师合作最具时效性和一致性(cohesion)的形式是同辈

之间的横向互助,体现出一种平等学习、而非自上而下的关系。在我国,一线教师在培训中频繁接触的两类专业权威,一类是大学专家,

一类是教研员。学者通过研究教师与两类教师培训者的互动发现,大

学专家以知识、理论为主要内容,其较高的社会地位与一线教师之间

的较高专业距离,使得教师感受到的支持较低;相比之下,教研员更

为接近实践,与教师之间的专业权力距离更小。更重要的是,在与教

研员的互动中,教师感到教研员和他们一样,是合作的“学习者”,

这种较低的专业权力距离使他们在与教研员的互动中受益更大。因此,无论是大学专家还是区域教研员,抑或是学校内部的专家型教师,需

要意识到在专业上的权力距离,在与教师沟通和合作中表现出谦虚的

姿态,能够站在教师们的角度去理解问题。缩小与教师之间的专业权

力距离,做一个与他们相对平等的学习者,或许能让双方都更为受益。

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在教师专业发展上都呈现出诸多趋同性。从文化比较的视角来看,这些相同背后却有着不同的实践表现和

内涵。通过对中西方教师及教学文化、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相关文献进

行梳理和分析,本文发现,虽然中西方有着相似的专业学习共同体概

念与框架,但其三个要素——目标与愿景、集体合作与支持领导,因

文化不同而存有明显的实践差异。在今后相关的研究中,一方面,作

者期望更多的研究者能以丰富的实证证据展现、解释并更加深入地分

析这些差异;另一方面,作者也期望研究者在借鉴与应用如教师专业

共同体这些西方术语时,能够意识到国家文化间的根本差异。概言之,在与不同文化系统的交流与碰撞中,我们不仅需要意识到本土文化和

历史所形成的教师文化特点与优势,建立自身的文化自信;在借鉴与

学习西方教育理论或术语的过程中,也要在文化比较中自省,认识与

了解这些理论背后所蕴藏的文化差异,更深入地理解理论的核心本质,以更好地服务于本土实践。

跨文化比较中西方教师专业

超星尔中西方文化比较答案题库

可以在微信小程序搜索"西鱼题库"获取完整题库哦~ 1、从文学与审美得角度来瞧,更具有内在得高度得就是。 A、白话诗 B、古体诗 C、现代诗 D、格律诗 正确答案:D 2、在时期,国人对于国粹与西化得排斥态度同时存在。 A、改革开放时期 B、新生活运动时期 C、文革时期 D、五四时期 正确答案:C 3、以下错误描述人对事物得好恶得就是。 A、很多人容易先产生好恶情绪再寻找具体理由 B、人得好恶就是无法被自身控制得 C、对于某种东西得爱好更多来源于自身得自主选择 D、最初得喜好更多地就是冲动 正确答案:B 4、审美递增递减规律得意思就是,对于某种东西得爱好或者逐渐递增,或者逐渐递减,不可能在不同阶段产生不同得趋向。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5、文学作品得创作若想要展示创作得独特性,就更要强调摒弃规律与制约。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6、辜正坤老师认为,艺术最终应该服务于。 A、精英 B、个人 C、特定人群 D、大众 正确答案:D 可以在微信小程序搜索"西鱼题库"获取完整题库哦~ 7、下列选项中错误描述审美改变得就是。 A、个人、集体乃至国家得审美都就是可以被强行改变得 B、人得喜好就是受传统影响得 C、审美可以在短时间自行改变 D、审美就是可以改变得 正确答案:C 8、长期来瞧,最容易影响人对于事物得喜好。 A、蕴含得意义

B、接触得频率 C、她人得喜好 D、事物得外表 正确答案:B 9、审美活动中,效用递减律与效用递增律同时存在。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10、任何文化都有正面与负面得内容,人们若想提高自身得审美水平,可以全盘接受一种负面较少得文化。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可以在微信小程序搜索"西鱼题库"获取完整题库哦~ 11、《易经》运用要结合数与。 A、道 B、象 C、规 D、气 正确答案:B 12、村山节与浅井降在《东西方文明深思录》中提出,世界文明得周期为年一转折。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比较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比较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各国的饮食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饮食习惯,不同的饮食习惯造就了不同的饮食文化。 (一)中国的饮食文化 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形成了灿烂丰富、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中国饮食以食表意,以物传情。中国的饮食文化令人拍案叫绝,赏心悦目。 中国的传统饮食有四大特点: 1.重食:古人就有“民以食为天”之说。见面常问“吃了没有”,可见饮食文化的地位。朋友离合,送往迎来,人们都习惯在饭桌上表达惜别和欢迎的心情。感情上的风波,人们也往往借酒菜平息。这是饮食活动对社会心理的调节功能。 2.重养:以“五谷”养“六脏”,饮食中重视人体养生保健。中国的饮食注意各种食物的搭配,以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等阴阳调和之理性认识指导烹饪。 3.重味:中国的饮食最注重食物的味,讲究“色、香、味、型”。孙中山先生讲“辩味不精,则烹调之述不妙”,将审美视作烹调的第一要义。 4.重理:对于饮食活动中的情感文化,有个引导和提升品位的问题。中国的饮食提倡健康优美、奋发向上的文化情调,追求一种高尚的情操。 (二)西方国家的饮食文化

西式餐饮的主要特点是:一是生,如牛排带血丝;二是冷,如凡是饮料都加冰块;三是甜,无甜不餐,无餐不甜。此外西式餐饮不讲究精细,追求快捷方便,也不奢华,比较大众化。 此外西餐还有以下显著特点: 1.重视各类营养成分的搭配组合,根据人体对各种营养(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热量的需求来安排菜或加工烹调。 2.选料精细,用料广泛。西餐烹饪在选料时十分精细、考究,而且选料十分广泛。如美国菜常用水果制作菜肴或饭点,咸里带甜;意大利菜则会将各类面食制作成菜肴:各种面片、面条、面花都能制成美味的席上佳肴。 3.讲究调味,调味品种多。西餐烹调的调味品大多不同于中餐,如酸奶油、桂叶、柠檬等都是常用的调味品。 4.注重色泽。在色泽的搭配上则讲究对比、明快,因而色泽鲜艳,能刺激食欲。 5.工艺严谨,烹调方法多样。西餐十分注重工艺流程,讲究科学化、程序化,工序严谨。西餐的烹调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煎、烩、烤、焖、焗、炸、熏、铁扒等十几种,其中铁扒、烤、焗最具特色。 6.器皿讲究。烹调的炊具与餐具均有不同于中餐的特点。特别是餐具,除瓷制品外,水晶、玻璃及各类金属制餐具占很大比重。 二、中西方饮食方式的差异 (一)就坐形式的差异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

中西方文化起源比较

内蒙古财经大学 中西方文化起源比较 赵赫132062141 13级金融一班(原13级市场营销一班) 2014-12-12

中西方文化起源比较 赵赫 (内蒙古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摘要:来自于不同文化间的比较,尤其是本国和其他国家文化 之间的比较可以发现,文化的起源在文化发展的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虽然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有很多共同之处,但它们在道德价值观念、社会习俗、礼仪、关系、个体精神等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当我们在制定决策时或者在跨文化交流的时候,应该时刻记得文化差异,这样才能使文化发展更加主动灵活。 关键词:比较,起源,文化 一、引言 从近代以来,中西文化就像两条互不相交的平行线,各自前进、各自发展,但是伴随着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迈开资本主义扩张的步伐,中西方文化开始有了拐点,文化的交融伴随着战争的枪炮声,伴随着侵略的文化同化手段,被迫进行交融。时至今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交通方式极大便捷,互联网领域急速拓宽等因素使得全球各地的信息传播极快,真正使世界各地连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并且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然而,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源自于不同的文化系统,两种文化真正交融交流之前,它们就已各自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行为系统,一套独特的价值观念,

也许这种独特性预示着今后的文化交流暗伏着冲突。中西文化的这种相交汇流,并不意味着在融合两种文化的基础上产生出了另一种新的文化,两种文化仍然保留着自己的鲜明个性,交而不融,汇而不合,或者,如果一定要说这是一种合流的话,这也是一种泾渭分明的合流。 二、大河文明与海洋文化 2.1中华文化的自然基础特点包括:幅员辽阔、腹地纵深,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580条),超过1万平方公里的河流(79条),拥有完全自足的生存条件和雄厚的发展潜能,可以自我调节与更新,这些因素造就了中华文化的延续与完整;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崇山峻岭。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世界 屋脊高原面积达200万平方公里,占整个疆域的五分之一。塞外的荒漠、北部的草原、中西部沟壕纵深的黄土高原、广阔无边的东部平原、四面环山的大盆地、1.8万公里的海岸线、西高东低走势;温暖湿润的气候,东亚大气环流系统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复杂而多样的气候,几乎囊括世界上大多数的气候类型;半封闭的边缘地形,与西方世界相对隔绝,太平洋无法像地中海那样成为人类相互沟通的桥梁,中西方文化交往与沟通存在艰难,这既使中华文化保留了自成一体的延续性,但又造成了保守意识、盲目自尊的大国心态。 2.2西方文化的自然基础特点包括:独特的地理位置,西、南、北三面环海,东接亚洲,就像黑格尔的预言,“大海给了我们茫茫无定、浩浩无际的渺渺无限的观念,人类在大海的无限里感到他自己底无限

2019中西方文化比较尔雅考试答案

、单选题(题数:100,共 50.0 分) 1 西方文化中的征服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成为西方工业发展的最大驱动力。(0.5分) 0.0分 ?A、 制造业 ?B、 轻工业 ?C、 重工业 ?D、 军事工业 我的答案:C 2 印欧语系的语言特点是()。(0.5分) 0.5分 ?A、 多为单音节,闭音节 ?B、 一字单音或多音,多向性

?C、 一韵一字,音义象构性强 ?D、 具有规则性,轻重音表语调 我的答案:B 3 中国古代对于官员着装、行为的规定主要是为了()。(0.5分) 0.5分 ?A、 彰显朝廷气度 ?B、 区分官员品级 ?C、 做出表率作用 ?D、 约束官员行为 我的答案:C 4 在年龄较小的人群中适宜采用死记硬背的记忆方法的原因是他们()。(0.5分)0.5分 ?A、

机械记忆能力强 ?B、 理解记忆能力强 ?C、 理性思维能力强 ?D、 感性思维能力强 我的答案:A 5 相较于西方,中文受到语意的影响体现于它更具有()。(0.5分)0.5分 ?A、 哲理性 ?B、 清晰美 ?C、 定义性 ?D、 综合性 我的答案:D 6

属于Saussure所指概念的是()。(0.5分) 0.5分 ?A、 音响形象 ?B、 对应 ?C、 概念 ?D、 符合 我的答案:C 7 辜正坤教授认为,西方人无法彻底理解气功理论的重要原因在于()。(0.5分)0.5分 ?A、 翻译的误区 ?B、 文化的差异 ?C、 体质的差异 ?D、

环境的影响 我的答案:A 8 中国近一千三百年来主要的社会形式是()。(0.5分)0.5分 ?A、 知识分子精英官僚社会 ?B、 家天下谱系官僚社会 ?C、 官僚阶级氏族统治社会 ?D、 家族主义民主共和社会 我的答案:A 9 中国古代政治社会三大制约机制不包括()。(0.5分)0.5分 ?A、 暴力制约机制 ?B、 法律制约机制

中西方_文化_差异比较分析

第28卷 总第118期科学?经济?社会Vol.28,Su m No.118 2010年 第1期SC I ENCE?ECO NOMY?S OC I ET Y No.1,2010 【文化艺术】 中西方“文化”差异比较分析 雷兴长 (兰州商学院经济研究所,甘肃兰州 700020) 摘 要:不同的自然地理气候环境是导致东方文化多元化与西方文化一元化生成的主要因素。客观认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异,有利于推进中华文化的国际化建设和扩大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关键词:中西方;多元文化;一元文化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815(2010)01-0173-04 The New Com para ti ve Theory of Ch i n ese and W estern“Culture” LE I Xing-chang (L anzhou Co mm ercial College,Institute of Econo m ic Research L anzhou,L anzhou730020,China) Abstract:D ifferent physical geography and cli m atic conditi ons led t o the the diversity of eastern culture and unitariness of western culture.An object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differences of Chinese culture and W estern cultural will p r omote the internati onalizati on and world influence of Chinese culture. Key words:east and the west;multi-cultural;unitary culture 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国家、民族的生存环境不同,发展历程不一,必然导致文化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同样,不同的文化也对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生存方式、发展方式产生巨大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不能小视。目前,文化的地位日益上升,已经被认为是国家经济社会不断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战略资源,这就更有必要探讨分析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都有优点与缺点、长处与短处。对中西方文化进行比较研究,中国文化的优势在哪里?西方文化的长处有哪些?这是一个难以搞清楚的老问题。 一、中西文化的环境差异 大自然对文化的影响力是不可小视的。不同的自然环境培植了不同的民族文化。中国文化诞生的自然环境与西方文化产生的自然环境是有很大差异的。中国文化的自然环境主要是河流,西方文化的自然环境主要是海洋。海洋无比广阔,是无法征服的,只能顺其势,利用海洋,欣赏海洋;河流相对狭窄,是有可能征服的,集中社会力量,利用人力,征服河流,利用河流,就成了中国古人的愿望和使命。 大自然决定着社会文化,生存的自然环境特性决定着社会文化特色。由于广阔的海洋成了西方文化的自然环境,就养育了西方人的自由个性、丰富想象力和大胆创造力的文化基因;由于奔腾的河流成了中国文化的自然环境,就培育了中国文化的社稷为上、循规蹈矩、顺势而为的文化基因。海洋变化无常、无法驯服,滋生了西方人自由奔放的个性文化;海洋的一望无际、变化多端,给予了西方人想象力丰富的思想文化;海洋的深不可测、无穷无尽,培植了西方人不断探索的创新文化。河流的可征服、可利用,滋生了中国人善于凝聚力量的社会文化;河流的顺势而流、不破不泛,培植了中国人善解人意、循规蹈矩的行为文化;河流的水到渠成、可堵可导,培育了中国人无为而治、灵活机动的哲学文化。 二、中西文化的含义差异 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国的“文化”含义更多的是教化人、规范人的言行。在汉语中,文化是一个词组。“文”是指文章、典籍,“化”是指教化、训化。用著名的文章、典籍教化、训化人,规范人的言行,就成了“文化”这一词汇的基本含义。 收稿日期:2009-09-0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文化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西部项目———批准号08XZX02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雷兴长(1959—),男,陕西武功人,教授。研究方向:文化产业与国际经济研究。 371

中西方家庭教育的差异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中西方家庭教育的差异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中西方教育方式的差异 ?教育孩子是一门学问,是一种值得父母不断追求的艺术,需要父母在与孩子的共同生活过程中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言行,不断地根据孩子的特点探索自己的家庭教育,这才是智慧型父母的魅力。精神需求VS物质需求中国有些 家庭,在生活中极端宠爱孩子,为孩子提供力所能及甚至是力所难及的物质条件,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应有尽有,但在精神上却经常忽略孩子的需求,对孩子的情感和人格缺乏应有的尊重。这与西方的家庭教育理念正相反。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西方人更重视孩子的精神需求和对孩子人格的尊重,而生活上只要吃得有营养,穿得舒服就可以了。所以,父母应改变教育方法,让孩子真正在精神方面感受到你对孩子的爱,感受到你的关注,感受到你的期望,而这种期望是孩子成长的动力。只有这样,父母的期望在孩子身上才能产生正效应。讲道理VS具体指导中国注重理论的、宏观的指导,粗线条地讲道理;西方更注重具体的、微观的指导。我们有不少父母,只从道理上讲该怎幺做,如果孩子做错了,稀里糊涂打一顿,打完了孩子还不知自己错在哪儿。在国外不少家庭中,孩子无论犯了大错小错,也要受到惩罚,比如:不让看电视,或几天不许到外面和小朋友做游戏等,就是孩子想做的事不让他做,让孩子在他的行为所产生的后果中来体验对与错。孩子就从这各式各样的体验中,明白了该做什幺,不该做什幺;做什幺是对的,做什幺是错的,从而一步步明白做人的道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自古以来就备受人们的关注。有人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手中。这句话深刻指明了家长在教育子女所起的作用,按照传统观念,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有家长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

中西方文化比较

《中西方文化比较》复习资料 文化与文明的关系:(1)《苏联大百科全书》中概括:“文化概念最初是指对自然的有 目的的影响,以及人本身的培养和训练。培养不仅包括培养人们遵守现有的准则和习惯的能力,而且包括鼓励他们遵守这些准则和习惯的愿望,使他们相信文化能够满足人的全部要求和需求。任何社会文化都包含这两层意思。”(2) 中国古代的典籍中涉及到文明,《尚书》、《易经》等,李渔的《闲情偶记》中有“求辟草昧而致文明,不可得也”,隐含与蒙昧相对应的文化状态的含义,接近现代意义。西方的文明概念与城市文化兴起关系密切。(3)在许多情况下,文明和文化两个词通用。文明往往指的是相对成熟或者高级的文化形态。中华文明古希腊文明等。但对于处在低级状态下的文化,一般不用文明一词。如因纽特文明。(4)一些学者认为文化为精神现象,而文明指制度化、形态化的社会现实,如政治、军事、法律等。有的学者(美国巴格比)用文明将较大较复杂的文化与较小较简单的文化区别。四大文明古国与一些“亚文明”。许多人不加细究地把文明作为文化的广义解释,用它来描述那些综合性、整体性较强的文化事实。工业文明、农业文明、精神文明等。 中西学者对文化的阐述:1把文化看做一个包含多层次、多方面内容的综合体,用 它来概括人类创造和积累起来的全部物质与精神财富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2把文化理解为人类精神现象或观念形态的总和。3强调文化作为人的社会行为与习俗的意义。4还有一种普遍的认识,即把文化主要视作人类的艺术活动及富有仪式性的民俗活动的概括。5一部分学者尤其是历史哲学家十分重视文化的历史传承性质,他们倾向于把文化理解为一个社会的传统行为方式或全部社会遗产。6从功能和价值层面来认识文化的意义是文化概念探讨的又一思路。7强调文化对人的思想行为的潜在指导和规范作用是另一类文化阐释的核心。 文化性质和特征:1、我们赞成把文化看做具有多层次结构的有机系统。2、我们把民 族性和地域性看做五年后的重要特征。3、文化还具有规则性。4、文化是历史承继的,它能够通过代代相传的不断积累,形成特定的文化传统。5、尽管我们已承认每一种特定的文化都具有维护其持续性与稳定性的内在力量,但我们还是要指出:一定民族的文化形态是可以变迁的。 中西文化的不同地理差异和自然条件对文化形成的影响:中:1 首先是 幅员辽阔、腹地纵深。辽阔的土地不仅为我们的祖先提供了完全自足的生存条件,而且蕴藏着雄厚的发展潜能,使他们能不断地自我调节和更新,并且进退裕如。2 其次是复杂的地形地貌。这些都滋养了中华文化众彩纷呈的特殊,为华夏多民族、多源流、多侧面的亚文化系统的形成创造了条件。3 第三是气候温暖湿润。这种气候为各种植物的生长和农耕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十分优厚的自然条件。4 第四是半封闭的边缘地形。促使中华文化能够沿着自己的方向独立发展,创造与众不同的文化品格和文明成果,并能保持自成一体的延续性。但在一定程度上主旨了华夏文明的不断进步。西:1 陆地狭窄而多山地带,土地贫瘠加上气候不利于粮食的生长。因而很难形成完全自足的农业经济,因而他们不得不转向大海讨生活。2 地中海地区特色的海洋地理和周边环境。开放的地理环境和具有较高文化势能的周边文明又为古希腊罗马文明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和宝贵的经验。3 古希腊自然地理的第三个特征是它的全境被各种天然屏障分割成若干孤立的小区域。这种特殊的地理,产生了希腊独特的城邦制社会结构,多方向、多民族共生的富于变化的文化聚集,也陶冶了希腊民族崇尚自由和个性独立的基本性格。

2017尔雅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试答案

?《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试(20) 35' 44'' 题量: 100 满分:100.0 截止日期:2017-12-15 23:59 一、单选题 1 《周易·序卦》中自然界的始基不包括()。 ?A、 天地 ? ?B、 阴阳 ? ?C、 男女 ? ?D、 日月 ? 我的答案:D 2

从气候角度来说,中原一带的肥厚土壤主要是受到()的影响。 ?A、 太平洋暖湿气流 ? ?B、 副热带高压带 ? ?C、 西伯利亚冷气流 ? ?D、 温带季风 ? 我的答案:C 3 认为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的经验主义代表人物是()。 ?A、 笛卡尔 ? ?B、 霍布斯

? ?C、 洛克 ? ?D、 斯宾诺莎 ? 我的答案:C 4 西方产生了帮主制主要是为了约束太强的()。 ?A、 理性主义 ? ?B、 唯物思想 ? ?C、 专制心态 ? ?D、 共和意识 ? 我的答案:C

5 乔姆斯基认为,所有的句子具有()。 ?A、 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 ? ?B、 表义结构和表形结构 ? ?C、 文化结构和环境结构 ? ?D、 主观结构和客观结构 ? 我的答案:A 6 第一次农业革命开始于()。 ?A、 第二冰期结束 ? ?B、

第三冰期结束 ? ?C、 第四冰期结束 ? ?D、 第五冰期结束 ? 我的答案:C 7 地球上环境变迁最敏感的地带位于()之间。 ?A、 北纬30°-40° ? ?B、 南纬30°-40° ? ?C、 北纬40°-50° ? ?D、 南纬40°-50° ?

我的答案:A 8 索绪尔的()主要强调的是从静态的角度去研究语言的变化。 ?A、 历时语言学 ? ?B、 短暂语言学 ? ?C、 共时语言学 ? ?D、 纵向语言学 ? 我的答案:C 9 关于阴谋诡计,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国不存在大量阴谋诡计的现象 ?

中西方节日文化差异比较解读

中西方节日文化差异比较 传统的民族节日形成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节日的由来原因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它体现了人民丰富的情感 世界, 寄托了人民对生活的热爱。有这样一句名言: “每个民族的每个节日, 正是反映这个民族文化最真实的一面”。可见, 要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 必须从他们的传统节日入手, 才能了解到他们的 文化特色与民族特点。 一、中西节日的起源与形成差异 中国长期以来处于封建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和自然经济中, 其传统 节日具有浓厚的农业色彩,包含了农耕文明的社会特征, 主要是从岁时节令转换而来的。我国古代长期以农为本, 在生产力和农业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 十分重视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在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过程中认识了自然时序的复杂规律, 总结出四时、二十四节气,形成了以节日为主的传统节日。勤劳的中国人民为了更好地生存, 必须大力发展农业, 而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天气的关照。古人云“春雨贵如油”、“清明忙种麦, 谷雨种大田”。在古代, 春节、清明节( 古代称三月节) 等都是重要的农事节日。 西方文化由于长久受基督教的影响, 其传统节日起源带有浓厚的宗 教色彩, 如情人节( 纪念名叫瓦丁的基督教殉难者) 、复活节( 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 、万圣节( 纪念教会所有圣人) 、圣诞节( 基督教纪念耶稣诞生) , 这些节日的起源大多与宗教有关系。当然, 西方节日中也有和农业有关的节日, 但他们以农业为主的节日的历史不如

中国漫长。 二、中西节日庆祝方式差异 中国的传统节日, 基本是封建社会时期形成的, 不可避免地留下封建社会的痕迹: 等级制、家族式, 节日无不以家族内部活动为中心。西方的传统节日就不同了, 更多的是表现出人们的互动性、集体性和狂欢性, 以自我为中心, 崇尚个性张扬。这与中国节日的家族性恰好相反, 体现了西方文化的群体性, 反映了人们渴望互相交流、群体参与的愿望,体现了人人平等、自由表现自我的特点。这里试举两例说明。 ( 1) 春节与新年。作为新一年的开始, 中西方有着极大差异的庆祝方式。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源于秦朝, 定于每年农历的一月一日, 从农历12月23日开始, 人民开始开展各种庆祝方式, 一直持续到元宵节。春节的习俗繁多, 如大扫除、吃团圆饭拜年、放鞭炮, 舞狮子等。总之, 不论是大街小巷, 都笼罩着一股浓浓的喜庆气氛。而西方, 他们崇尚的是过公历新年, 即元旦。相比之下他们过年的方式就浪漫多了, 在12月31日晚, 各地区的人民涌上街道,进行盛大的狂欢, 到了深夜接近零时时, 数十万人会聚集于一起, 诚心地祈祷, 为新的一年的到来倒计时。当大钟敲响12下, 顿时, 优美的乐曲奏响, 揭开了华丽舞会的序幕, 人们通宵达旦地庆祝。 可见, 春节与新年各有千秋: 春节, 充满浓厚的传统气息和独有的魅力; 新年, 体现时代的气息和潮流的感觉, 更贴近现代生活。( 2) 万圣节与中元节。万圣节作为西方的重要节日之一, 颇受人民

中西方企业文化差异

企业文化是指一定历史条件,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的总和。是形成于企业内部的一种群体亚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随着当前我国的市场环境不断完善,外资企业与本土企业之间的并购、联合等现象经常发展,但由于不同国家的企业文化存在差别,这使得企业之间文化的融合非常困难,如何有效地克服这些差别,消除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呢?我认为关键要弄清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与联系。本文就中国企业文化与西方(以美国为代表)企业文化进行对比研究。 一、文化形成的渊源不同 企业文化的特征与其国家民族文化息息相关,中国与西方文化形成的历史渊源和地理渊源都有所不同。 从历史渊源来看,对“人论”的不同以及当时所处的环境决定了一国文化的特征,任何文化都是以人类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为基础,所有打上人类印记的物质和精神的存在都归于文化之列。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其文明的起点是古希腊,在古希腊,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彻底地脱离了自己所处的自然状态,因此古希腊人认识自己的道路是从明确区分人与自然,把人和自然当作各自独立甚至相互对立的对象分别加以研究开始的。于是人与自然的对立和分离就成了西方文化的“人论”基础。随着时间的变迁,文化的不但演变,西方的文化形成了如今以个人为本位、以注重自我权利为特征的权利型伦理价值观。而中国的文化,文明的发生是在原有氏族制度的基础上,通过氏族之间的相互联系,逐渐形成了如今的以血缘宗法为基础、注重人际关系的等级制度。由于等级森严,无法获得像西方那样的平等和独立的地位,因此对待自然和自己的态度就有着很大的差别。站在自己的宗法人伦关系的基础上来理解人,把人看作是“人伦”的派生物,重视和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自然就成了中国文化的“人论”基础。 从地理渊源来看,由于西方文化源于古希腊,古希腊土地贫瘠、临海,无法靠农牧为生,但临海且岛屿星罗棋布又给古希腊人带来了机遇,船成了他们最主要的生存工具,航海可以占领新的空间,激发人的创造力,古希腊人在惊涛骇浪中锤炼出了冒险精神与扩张的本性,形成了西方文化个人本位的原始定位。而中国西面高山、东临大海、缺乏横越大海的条件,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环境,这是形成整体性文化的客观基础。土地肥沃,小农经济长期占主要地位,从而形成了中国文化群体本位的原始定位。 二、中国文化的合理内核与西方文化的理性成分 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儒家思想为主体,极具人文精神,以重视并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为其显著特点,作为一种深入人心的观念,它不随着自然经济的瓦解和封建制度的衰落而自动消失,而是在不断地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赋于自己新的时代内容,但其合理的内核保持不变。中国文化的合理内核主要包括:(1)人本主义精神。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对人生价值尊重,主张“人爱”,推及万物,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2)“内圣外王”。首先造就德、才、智全面发展的“自我”,然后积极参与社会,实现自我的个人价值。(3)注重个人道德的培养。通过“修身”,进而达到“治国,平天下”,以国家、民族的利益为重。(4)强调群体本位。以家族、血缘等为纽带形成一个个群体,以此为基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5)积极进取,自强不息。“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通过自力更生、改革进取,从而造就了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西方文化崇尚智慧和理性,讲究科学、民主,信仰宗教,追求道德和灵魂的净化,个人主义价值观深入人心。鼓励个人奋斗、勇于竞争和拥有个人成就感是其价值概念的核心。美国文化是西方高度发达的现代资本主义精神的代表,是由各种文化组成的“大融炉”,具有强烈的开方性和兼容性。美国人民有争取自由、独立、民主的传统;富有开拓和创新精神;极度推崇个人主义和个人奋斗;重视法治,公平竞争。 三、中国文化的消极因素和西方文化的非理性方面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有其精华,但也有其糟粕。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它一方面使中国社

中西方家庭教育的异同(整理)

中西方家庭教育的异同 小组成员:郁洁、张静雯、张苗苗、章莉丽、赵浏婷、仲秋、周阳、朱珏(组长) 一、共同之处 第一,重视家庭教育。 无论你来自哪个国家你属于,哪些国籍,我们都认为家庭是一个人的第一个学校,家长是第一个老师。中国或西方国家,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家庭教育总是在最基本的位置的。 第二,家庭教育应从小开始,履行职责。 家庭,“家长们应该是言传身教。从他的表情,我们知道他生气或快乐,然后给予指示。”因为“它很容易集中孩子的注意力。他长大后,他的注意力分散,所以孩子教育必须从小抓起。 第三,有时候父母的分工在某些情况下会阻碍孩子教育的发展,并且带来了一些坏的结果。 在中国或在西方,母亲几乎是被描述的主要角色,然而对父亲的描述只有一少部分。母亲几乎是家庭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母亲是负责儿童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如饮料和食物,母亲是孩子物质保障,情感等方面的主要承担者,也 是培养孩子的主要监护人。 第四,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让他们正确地认识知识的价值。 中国的父母在远古时代就充分意识到这个道理,他们在孩子校时候就教他们阅读《四库全书》和《五经》,并且学习各种各样的思想学派,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求知欲。在西方,父母也注重家庭阅读。孩子必须在睡觉前听的故事,这是一种优良的西方传统家庭教育。 五、注重以个人的例子以及口头令来教学。 父母是孩子的模式,通常父母一个简单的动作是更有效率的灌输,孩子会在不经意间模仿他们的父母。

二、不同之处 一、两种不同的育儿观 西方国家育儿的着眼点在于,培养孩子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西方国家的很多家庭都十分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孩子的成长必须靠自身的力量。因此,要从小就形成自立的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而独立生活能力来自从小的锻炼。所谓锻炼是多方面的,诸如劳动锻炼、坚强意志的锻炼、忍耐力和吃苦精神的锻炼等等。但最根本的是适应各种艰苦环境和劳动能力的锻炼。通过参加劳动,让孩子从小就形成独立的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和爱劳动的习惯;在劳动和艰苦的环境中去克服困难,磨炼意志,发展各自的才能和特长,增长才智,并形成刻苦、节俭等品质。就是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促其成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中国的一些家庭育儿往往着眼于孩子将来有出息、有个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就是让他们生活得好。孩子成长中能给他们多少幸福就给他们多少幸福。一句话,若能给孩子创造最优越的生活条件,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为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生活上加倍关心外,父母最关心的是孩子的智育。为使孩子学习好,能成龙成凤,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孩子干。至于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以及公民意识等则很少考虑,有的甚至不考虑。由此看出,中国家长的育儿与西方国家明显不同。 二、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方法

中西方文化比较重点整理

文化的界定——文化含义 第一个层次:1、常识理解的文化:学文化文化补习班文化宫文化俱乐部文化局文化部 第二个层次:2、知识所理解的文化:中国功夫、太极拳京剧针灸推拿新石器文化河姆渡文化 第三个层次:3、国民性格民族精神中华智慧华夏神韵 文化的两个定义:就过程而言,文化就是人话或子人接的人类化,也就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就结果而言,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文化残在于各种内蕴和外显的模式之中,借助于符号的运用得以学习与传播,文化的核心是传统思想观念与价值。 文化结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显性文化:表层——器物(用途:衣食住行。材料:玉石、金银、陶、青铜、铁、瓷)、中层——制度(成文制度:政治、法律、教育。不成文制度:风俗礼仪、家族制度)、深层——精神(思想:学术思想、哲学。信仰:宗教信仰、文化艺术)。隐性文化:心理潜意识——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模式、审美情趣。符号——言语符号、非言语符号 文化的要素:1、物质产品:人类通过利用、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一些物品2、社会关系:人在共同的生活中彼此构成的关系,生产关系是各种关系的基础3、规范体系:指社会规范,即人们行为的准则,包括成文的法律规章制度和不成文的规定4、认知体系:包括心理感知、思维方式、价值趋向、终极关怀、审美情趣等5、符号体现: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 文化的分类:1、形式分类(时空分类)。文化层:文化的历时态。文化的历史发展上存在不同层次,每一个层次反应不同时代文化各要素所积累的平面分布:蒙昧---野蛮----文明原始----古代----中世纪----现代文化鱼猎---农业---工业---后工业文明文化圈:文化的共时态在一定区域,在特定的某一地带和环境下居民所创造的共同生活方式,其心理,行为具有一定的空间特色东方文化----西方文化埃及----巴伦比---印度---中国2、群体分类:文化从:文化的社群态按照社会群体和组织划分的属于不同种族、民族或群体的文化特征 大群文化(民族种族,阶级,阶层)小群文化(制度性,非制度性)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雅文化与俗文化)3.对象的分类。信仰的对象:佛陀、上帝、玉皇大帝。学问的对象:儒家、道家、释家。生产的对象:稻作、小米、麦子。消费的对象:茶、酒、豆腐。制器的对象:青铜、陶瓷、竹木 文化的特征:1、文化是人类的创造2、文化是人们后天习得的3、文化是一个体系4、文化在某一个群体中具有共享性5、文化具有民族性和积极性6、文化是建立在象征符号之上的,是可以传递的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原因: 1.文化产生根源:自然环境---生产和生活方式----文化特征和社会心理 前资本主义社会,各国的经济结构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农业经济:中国2、游牧经济:亚历山大帝国,蒙古帝国3、农牧混合经济:欧洲。三种不同经济结构的特点:农业社会经济结构稳定性最强,因此这些国家的进化速度也就最慢;游牧经济结构的稳定性最差,这些国家多是暂时不巩固的军事行政联合,分和多变;农牧混合经济既有一定的稳定性,又有一定的可变性,稳定性来自种植业,可变性源于游牧业 2.中西方文化产生的自然环境:从根本上讲,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首先是由其所生活的自然环境决定的,因为自然环境不仅决定了一个民族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而且也由此决定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和社会心理。例欧洲地形和欧洲气候中国地形和中国气候 3.中国与欧洲不同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一、农业经济的技术结构对农业劳动生率的高低和农业商品化生产发展的影响是大不相同的:1.生产对象本身需要的工时不同2.不同的耕作方式对自然资源的保持有不同的后果。二、农业经济对生产分工和商品化进程的影响也大不相同:1.中国单一的农业经济,以家庭为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只能进行简单的再生产,这样繁重的体力劳动一方面造就了以勤劳节俭著称于世的美德,另一方面也生产了狭隘自私的意识,形成了排斥写作的小生产传统2.欧洲农牧猎林混合经营的庄园经济结构,生产活动有天然分工。三、对商品的需求与社会体制上的差异:1.农牧混合经济限制了统治者聚

超星尔中西方文化比较答案题库

1. 从文学和审美的角度来看,更具有内在的高度的是() A. 白话诗 B. 古体诗 C. 现代诗 D. 格律诗 正确答案:D 2. 在()时期,国人对于国粹和西化的排斥态度同时存在。 A. 改革开放时期 B. 新生活运动时期 C. 文革时期 D. 五四时期 正确答案:C 3. 以下错误描述人对事物的好恶的是()。 A. 很多人容易先产生好恶情绪再寻找具体理由 B. 人的好恶是无法被自身控制的 C. 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更多来源于自身的自主选择 D. 最初的喜好更多地是冲动 正确答案:B

4. 审美递增递减规律的意思是,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或者逐渐递增, 或者逐渐递减,不可能在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趋向。()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B 5. 文学作品的创作若想要展示创作的独特性,就更要强调摒弃规律与制约。()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B 6. 辜正坤老师认为,艺术最终应该服务于()。 A. 精英 B. 个人 C. 特定人群 D. 大众 正确答案:D 可以在微信小程序搜索"西鱼题库"获取完整题库哦~

7. 下列选项中错误描述审美改变的是()。 A. 个人、集体乃至国家的审美都是可以被强行改变的 B. 人的喜好是受传统影响的 C. 审美可以在短时间自行改变 D. 审美是可以改变的 正确答案:C 8. 长期来看,()最容易影响人对于事物的喜好。 A. 蕴含的意义 B. 接触的频率 C. 他人的喜好 D. 事物的外表 正确答案:B 9. 审美活动中,效用递减律与效用递增律同时存在。()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A 10. 任何文化都有正面和负面的内容,人们若想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 可以全盘接受一种负面较少的文化。()

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和认识

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和认识 人类文明的曙光——中西文化寻根 一、中华文化的自然基础 1、幅员辽阔、腹地纵深 公元前1000年(周代)---“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尚书·禹贡》---庞大帝国 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580条)---超过1万平方公里的河流(79条)---完全自足的生存条件---雄厚的发展潜能---自我调节与更新---进退裕如---文化的延续与完整 2、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 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崇山峻岭---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世界屋脊高原面积达200万平方公里---占整个疆域的五分之一---塞外的荒漠---北部的草原---中西部沟壕纵深的黄土高原---广阔无边的东部平原---四面环山的大盆地---1.8万公里的海岸线---西高东低走势 3、温暖湿润的气候 东亚大气环流系统---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复杂而多样的气候---囊括世界上大多数的气候类型。 中国气候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是光、热资源丰富。中国大部分领土属温带,亚热带区域也不小,最南部伸入热带,最北部伸入亚热带,全国各地的太阳幅射和热量都可满足各种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 二是水分分布不均。中国东南部受夏季风的强烈影响,一般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而西北内陆区受大陆气团控制,降水量一般在400毫米以下,这是东南部为农耕区,西北部为畜牧区的自然基础。 三是山地气候居多。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广大山区的气候条件对农业来说有有利的方面,即有多种垂直气候带,气候类型多样,利于发展多尺度、多层次的立体农业,发展林、牧、果、药等多种经营。 4、半封闭的边缘地形 与外部世界相对隔绝---太平洋的浩渺无际---望洋兴叹---无法像地中海那样成为人类相互沟通的桥梁---文化交往与沟通的艰难---“丝绸之路”未能成为繁荣兴盛的大道---隔离机制---自成一体的延续性---保守意识---自诩世界中心---盲目自尊的大国心态 二、西方文化的自然基础

中西文化比较考试题及答案

1.请从中西视域阐述文化的含义,并比较文化与文明的差异。 答:“文化”,是中国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汇。“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引申为涵盖、反映社会、自然现象的条理及规律性。“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文”与“化”方合成一个整词,本义就是“以文教化”,它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本属精神领域之范畴。西方的“文化”,英文“culture”和德文的“kuctur”都由拉丁文“cultura”衍化而来,原意指耕作土地(故园艺学在英语为Horticulture),后来逐渐引申出神明崇拜、性情陶冶、品德教化等,这就与古汉语中“文化”所具有的“文治教化”的义项日益接近。用《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上的话说:“文化一词的中西两个来源,殊途同归,今人都用来指称人类社会的精神现象。”随着时间的流变和空间的差异,现在“文化”已成为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并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称作“大文化”。“大文化”指的是人类自身的一切精神性创造活动及其结果,包括认识的(语言、哲学、科学、教育)、规范的(道德、法律、信仰)、艺术的(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器用的(生产工具、日用器皿以及制造它们的技术)。社会的(制度、组织、风俗习惯)等等。广义的“文化”从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上立论,认为正是文化的出现“将动物的人变为创造的人、组织的人、思想的人、说话的人以及计划的人”,因而将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统统摄入“文化”的定义域。 与广义“文化”相对的,是狭义的“文化”。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作“小文化”。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是狭义“文化”早期的经典界说。在汉语言系统中,“文化”的本义是“以文教化”,亦属于“小文化”范畴。《现代汉语词典》关于“文化”的释义,即“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当属狭义文化。一般而言,凡涉及精神创造领域的文化现象,均属狭义文化。 由于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文明”随之而来。“文明”在中国的古典中频频出现,并与“文化”词义相近。《尚书·舜典》中有“溶哲文明”,《易·乾·文言》中有“见龙在田, 天下文明”之语。唐朝经学家孔颖达对上述两句的疏解是“经天纬地曰文, 照临四方曰明。”与“文明”对译civilization, 来源于拉丁文sivis (市民)或civilitas(都市), 表示城市生活的秩序和原则, 是相对未开化、野蛮而言, 也有启蒙、教化、不落后于时潮之意。近代中国人最早诊释的是清朝第一任驻英公使郭篙熹。他在1878年所写的日记中, 把civilized、half civilized、barbaian、相对应地称之为“教化、半教化、无教化”, 虽未出现“文明”等译词, 但也相当于“文明、半文明、野蛮”的概念。到十九世纪末, 黄遵宪、康有为、孙中山、梁启超等人大量采用日本译词, 频繁使用与“野蛮、半开化”相对应意义上的“文明”一词。“文明”引申后意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以及到达这一状态的过程,其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民族意识、技术水准、礼仪规范、宗教思想、风俗习惯以及科学知识的发展等等。 总而言之,文化是人类创造的所有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而文明则是

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差异比较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乱世佳人》中的清教主义思想解析 2 《儿子与情人》中扭曲的爱 3 A Summary of Symbols of The Scarlet Letter 4 论《吉姆老爷》中的英雄主义 5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汉语公示语的英译 6 An Interpretation of A Tale of Two C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mbolism 7 企业文化构建的话语分析路径 8 中美道歉语的跨文化研究 9 (英语系经贸英语)国外对华“双反”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 10 The Alternation of Language: A Study of Microblogging V ocabulary 11 美国梦的迷失—解析《了不起的盖茨比》 12 《洛丽塔》—时间的悲剧 13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电影《功夫熊猫》的字幕翻译 14 电影字幕英汉翻译中网络流行语的现象研究 15 《傲慢与偏见》和《简爱》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和女权主义 16 从精神分析学角度探究《呼啸山庄》中的希斯克里夫 17 中美文化视野中对个人主义的认同差异 18 中外酒文化差异分析 19 中美脱口秀会话分析对比研究(开题报告+论) 20 哈代的女性观在苔丝中的反映 21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反叛和自我救赎 22 中西餐桌礼仪中的文化差异 23 浅析理发师陶德一剧中歌词的妙用 24 从体育舞蹈看中西方社会的审美文化差异 25 英语委婉语的语用分析 26 质本洁来还洁去——解读茶花女玛格丽特的悲情人生 27 我国中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现存的问题与对策 28 维多利亚时期简爱与苔丝的不同命运 29 海明威的死亡哲学——海明威作品解读 30 英汉委婉语的对比及翻译 31 分析《红字》中的孤独感 32 对《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悲剧性分析 33 关于爱伦坡诗歌死亡主题的探讨 34 浅谈《认真的重要性》里现实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冲突 35 对美国总统就职演说的修辞分析 36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English Interpretation Class 37 解析《喧哗与骚动》中凯蒂悲剧的必然性 38 《名利场》的女性主义解读 39 从影片《刮痧》分析中美文化差异和冲突 40 An Analysis on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ranslation 41 《嘉莉妹妹》中女主人公的服饰所反映的女性意识 42 盖茨比的人物形象分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