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预防性试验

预防性试验

预防性试验
预防性试验

预防性试验和检修是电力设备运行和维护工作中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电力设备安全运行的有效手段之一。多年来,独山子自备电网的高压电力设备基本上都是按照原电力部颁发的《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的要求进行试验的,对及时发现、诊断设备缺陷起到重要作用。

随着炼化装置的停工检修周期的加长,对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预防性试验和检修方式愈来愈显示出许多不足。

1.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和检修的现状

独山子电网现有2座热电厂,2座110kV变电站,6座35kV变电站,主变容量达到了约600MVA.在安排历年电网的检修计划时,采用了一年一度的春季预防性试验和检修制度,贯彻“到期必修,修必修好”的方针。预防性试验实际上包含三部分内容,即电力设备的检修和绝缘试验及继电保护装置的调校,以下简称预试。作为例行的定期检修,春季预试已经成为独山子电网的一件大事,由于预试期间倒闸操作频繁、时间跨度长、风险大,从独山子石化公司领导、职能部门到相关班组都高度重视。职能部门从2月份就开始编制计划,各基层单位也在人员、仪器、工具、配件等方面充分准备。预试时间为3~7月,历时约4月之久。在此期间,试验检修人员加班加点,极为辛苦。另外还要有电力调度、运行人员等一大批人员付出可观的劳动。以2003年为例,据不完全统计,电网倒闸操作1560次,检修变压器218台,线路65条,高压开关柜565台。

多年来,独山子石化公司严格执行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检修规程和保护装置的检验条例,发现了许多电力设备缺陷,通过及时消缺保证了电力设备和系统的安全运行。但是,预试这一定期维护体制在运行中也暴露出很多弊端。

预防性试验的目的之一是通过各种试验手段诊断电力设备的绝缘状况。电力设备的绝缘部分是薄弱环节,最容易被损坏或劣化。绝缘故障具有随机性、阶段性、隐蔽性。绝缘缺陷大多数发生在设备内部,从外表上不易观察到。微弱的绝缘缺陷,特别是早期性绝缘故障,对运行状态几乎没有影响,甚至绝缘预防性试验根本测试不到。受试验周期的限制,事故可能发生在2次预防性试验的间隔内。这就决定了定期的预防性试验无法及时准确及早发现绝缘隐患。

预防性试验包括破坏性试验(如直流耐压、交流耐压等)和非破坏性试验(如绝缘电阻、绕组直流电阻、介质损耗等)、非破坏性试验中,一般所加的交流试验电压不超过10kV,这比目前的35~220kV电网的运行电压低很多。在运行电压下,设备的局部缺陷已发生了局部击穿现象,而在预防性试验中仍可顺利过关,但这种局部缺陷在运行电压下却不断发展,以致在预防性试验周期内可能导致重大事故。显然,随着电压等级的升高,预防性试验的实际意义已减弱。另一方面,破坏性试验则可能引入新的绝缘隐患,由于试验电压都数倍于设备的额定电压,且这种高压对绝缘造成的不同程度的损伤是不可逆转的,长此以往必将缩短电力设备的使用寿命。

计划性的预试的重要依据是试验和检修周期。虽然对设备状态不佳的设备进行了必要的预试,但对设备运行情况良好的设备按部就班进行,不仅增加设备维护费用,而且由于检修不慎或者频繁拆装反而缩短了使用寿命,降低了设备利用率。经验表明,有些初始状态和运行状态都很好的设备,经过带有一定盲目性的试验和检修后,反而破坏了原有的良好状态。

可见这种不考虑设备运行状态的定期检修,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不仅造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同时也增加了运行人员误操作、继电保护及开关误动作的几率。通过对几年来发生的电气事故原因的分析,发现预防性试验期间是电气责任事故多发期。

2.状态检修是发展趋势

设备检修体制是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演变的。状态检修是从预防性检修发展而来的更高层次的检修体制,是一种以设备状态为基础,以预测设备状态发展趋势为依据的检修方式。通过信息采集、处理、综合分析后有目的地安排检修的周期和检修的项目,“该修则修,修

必修好”。它与计划检修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1)克服定期检修的盲目性,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根据状态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降低运行检修费用。对于状态差的设备及时安排预试,对于状态好的设备可以延长检修周期,从而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有效地降低维护成本和检修风险。

(2)减少停运(总检修)时间,提高设备可靠性和可用系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更好的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3)减少维护工作量,降低劳动强度,有利于减员增效,提高经济效益。

状态监测是状态检修的基础。实现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的基础是必须了解运行设备的绝缘状态,这就需要绝缘在线监测。绝缘在线监测是一种实时监测方法,能及时反映被监测参数的变化情况或变化趋势,对电力设备早期绝缘故障及时发现,做到防患于未然,这是预防试验难以做到的。

几年来,独山子电网在电力设备的状态监测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

2002年在 110kV 乙烯总变1~2号主变和热电厂1~4号主变安装了HYDRAN 201i智能型变压器早期故障在线监测系统,对反映变压器内部油及固体绝缘故障的重要特征气体H2和CO 等进行在线监测,能更有效地保障变压器安全可靠运行。

广泛应用红外测温仪和热成像仪等诊断技术。在设备运行状态下,利用红外检测的不接触、不停运、不取样、不解体的特点,通过监测设备故障引起的异常红外辐射和温度场来实现早期故障的及时发现。几年来,独山子电网通过红外技术发现了多起电力设备隐患,由于发现早,处理及时,避免了设备事故的发生。

此外,在交流旋转设备上广泛使用振动仪和脉冲仪进行状态监测,为设备检修提供了依据。

3.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目前,由于技术管理基础工作比较薄弱,在线监测也不尽完善,实现预试向状态检修的过渡需要较长的时间。在此过程中,预防性试验作为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主要手段仍将发挥重要作用。

3.1 状态检修是今后的发展方向。现阶段就应该积极做好大量细致的基础工作,如建立完善的技术档案(包括设备随机资料,安装调试记录,历次检修试验报告,运行记录等),为以后的状态检修创造条件。在实施电网改造时,可以考虑应用一些成熟的在线监测技术,比如变压器油中的气体、总烃、水分含量的监测和超标报警,氧化锌避雷器的泄漏电流、阻性电流监测和超标报警;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及套管的一次泄漏电流、等值电容、介损的监测和超标报警等。

3.2 提高电力设备的质量和运行维护水平。据介绍,工业发达国家电力公司的预防性试验工作,从整体上来看,试验项目较少,试验周期较长,有的甚至对某些设备不做试验。其主要原因在于发达国家电力设备产品质量较好,运行维护水平较高。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对新增设备或技术改造从选型、监造、安装、调试方面把好质量关,不能依赖预试来发现隐患或事故暴露缺陷。同时抓好运行维护工作,通过常规巡检或离线探查掌握设备的状态。

3.3 通过历次试验检修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根据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状况对预防性试验和检修的项目和周期进行调整。

3.4 推广使用先进的测量仪器和试验设备,改进试验方法。近几年来,许多测量仪器和试验设备逐步走向数字化、微机化、自动化,提高了测量精度和工作效率。随着电力技术的发展,已经出现了很多新方法,既能准确发现设备缺陷,又能减少试验过程对设备绝缘的损伤程度,在今后的工作中应优先采用。

3.5 加大电网改造力度,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延长试验和检修周期。

2年来,独山子电网实施了较大规模地技术改造,为状态检修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以保护装置和自动装置为例,由于广泛应用具有自诊断技术的微机型装置,电力二次设备的状态监测在技术上比较容易实现,不必依据传统的《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每年校验,而是6年一次全检。母线和导线的热缩材料绝缘化处理同样在提高系统安全性的同时,大大减少了维护工作量,也减少了停电时间和次数。

电力是保证石油炼化企业正常生产的动力,由于炼化企业的连续生产,因而对供电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要求极高。随着炼化工业和电网的迅速发展,炼化生产对电力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特别是随着炼化装置的停工检修周期的加长,对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年复一年的大规模的预防性试验和检修方式已难以满足这一要求。随着科技进步,大力开展电力设备在线监测,逐步淡化定期的预防性试验和检修是今后的重要发展方向。

谈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的地位和作用(1)

北极星电力网技术频道作者: 2010-12-13 18:00:54 (阅449次) 所属频道: 电力检修自动化电力安防输配电关键词: 电气设备预防

性试验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的地位和作用。并就现行的预防性试验提出了几点要求。

电气预防性试验是为了发现运行中设备的隐患,预防发生事故或设备损坏;对设备进行的检查、试验或监测,包括取油样进行的试验。是电力设备运行和维护工作中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有效手段之一。预试试验的依据是国家《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行业的有关标准、规范及设计资料。

1预试结果的分析和判断

由于预试结果对判定电气设备能否继续长期稳定安全运行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如何对预试结果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则显得更为重要。《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指出,对试验结果应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一般应进行下列三步:第一步应与历年各次试验结果比较;第二步与同类型设备试验结果比较;第三步对照《规程》技术要求和其他相关试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缺陷发展趋势,作出判断。

综合分析判断有时有一定复杂性和难度,而不是单纯地、教条地逐项对照技术要求(技术标准)。特别当试验结果接近技术要求限值时-尚未超标,更应考虑气候条件的影响、测量仪器可能产生的误差以及甚至要考虑操作人员的技术素质等因素。综合分析判断的准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判断者的工作经验、理论水平、分析能力和对被试设备的结构特点,采用的试验方法、测量仪器及测量人员的素质等的了解程度。

根据综合分析,一般可对设备做出判断结论:合格、不合格或对设备的怀疑。对不合格的,应及时进行检修。为了能做到有重点地或加速处理缺陷,应根据设备结构特点,尽量做部件的分节试验,以进一步查明缺陷的部位或范围。对有怀疑或异常、一时不易确定是否合格的设备,应采用缩短试验周期的措施,或在良好天气下、或在温度较高时进行复测来监视设备可疑缺陷的变化趋势,或验证过去测量的准确性。

2预试的地位和作用

预试是电力设备运行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是实现电力设备科学管理、安全运行、提高

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

2.1预试是电力设备安全运行的保证

电力设备安全运行的首要问题是确保电力设备安全、确保继电保护可靠。这不仅仅是对已投入运行的电力设备而言,就是对于新建的电力设备,虽然交付使用时已进行过交接验收试验,预试也是十分必要的。

对于使用多年的电力设备设备,能否继续投入运行,更应依靠预试提供的科学结论来决策。电力设备处于长期运行状态,其技术性能会逐渐降低,而处于间断运行或长期停运状态,其绝缘特性和机械性能受温、湿、尘等环境影响也会劣化,只有通过预试检验才能确定这些设备能否安全运行。通过预试及时了解掌握电力设备的完好状态,根据对预试资料的分析,可分轻重缓急对设备有序地更新、修理,从而保证了设备安全运行。

2.2预试是电力设备设备分类管理的前提

电力设备设备管理类同其他行业或部门的设备管理一样,往往需要对设备进行考查,按照性能的完好程度进行分类,而分类是动态的。同样,电力设备的分类,不仅看外观好坏,重要的是其性能完好情况,即通过预试测量其主要性能参数或考核设备绝缘符合标准及规程、规范的程度。比如,全部性能通过预试合格者为完好类设备;主要性能通过预试合格,部分性能不合格者为待修设备:主要性能不合格,即失去主要功能者为待报废设备等等。电力设备电力设备预试能满足设备管理的动态分类,给电气设备的科学管理提供了支持。

2.3预试为电力设备设备更新改造提供科学依据

事物的发展总是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设备性能的劣化也不例外,通过对设备的有关参数的测试,经过逐年累计、比较及统计分析,可以找出设备性能变化的规律,预测其寿命,并结合运行情况,充分发挥设备功雏,争取维修主动,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提高效益。超过设计年限而继续运行的重要设备如发电机、变压器等的绝缘寿命预测就更有显著的经济意义。“超寿命”设备继续运行的前提是必须可靠地估计其残余寿命。例如,变压器寿命不决定于已运行的年数而应由其绝缘实际状况决定是否能继续使用,并提出了“绝缘年龄”的概念,以油中CO、CO2、糠醛并结合纸绝缘的抗拉强度和聚合度测量来估算。随着“绝缘年龄”增加,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将降低,当可靠性低于某一预定值时,认为绝缘寿命已尽,设备即退出运行或进行相应的处理。

预试直接为电力设备电力设备的检修、更换提供了依据,由于电力设备设备的逐渐老化,对它进行局部检修或全部更新是必然的。尤其是超期“服役”的老设备,预试结果可以为设备更新改造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

2.4预试设备和技术的发展是小水电走向管理现代化的基础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预试设备和技术也在不断创新。近年来国内生产的测量仪器和试验设备有了较多的改进,有的逐步走向数字化、微机化、自动化或半自动化,提高了测量精度和工作效率。例如:1)出现了数字兆欧表,能自动计时,并能显示吸收比值和极化指数值,兼有自动放电功能。2)高压直流电压试验设备更趋完善。功率和电压等级均有提高,采用数字式和指针式并用表计,读数方便、准确、易于判别。3)出现了多种新颖的绝缘介损失角测试仪(有多种新式的M型试验电路和测量电压、电流相角差的电路)。提高了测量精度和工作简捷性,促使QS1高压电桥逐步淘汰。4)广泛使用新式数字式交直流高压分压器,使现场能方便地直

接测量高压侧电压,能直接显示“交流电压峰值”的数值或有效值。5)新开发的有载分接开关特性测试仪和高压开关测试仪,采用数字存储电子示波器的原理,显示波形和测量值,并打印出来,成为成套专用仪器。6)氧化锌避雷器自动测试仪、变压器变比和接线组别自动测试仪、接触电阻测量仪、绝缘油介质强度自动测试器等都有了改进。这些先进的检测手段将更科学地揭示出设备性能变化规律,特别是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将进一步推动电力设备预试项目实现在线检测自动化,在设备运行过程中,自动对设备状况连续或定时进行监测。这必将为电力设备的运行和管理走向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3结语

对此笔者认为,首先要进一步提高电力设备的管理者对预试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从思想上彻底改变对电力设备预试工作可有可无的错误认识;其次是要加强对预试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试验人员的业务素质,确保预试结果的质量;第三是要求有条件的电力设备配备必要的预试设备,对无力配备预试设备的电力设备则要求其签订委托预试合同,委托其他有试验能力的水电站为其进行预试;第四是行业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电力设备预试工作的检查和督促。

总之,预试工作是电力设备运行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电力设备的长期稳定安全运行起着决定作用,因此真正提高对预试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切实加强对预试工作的领导和实施,是一项应长期坚持的工作。

参考文献

[1]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Q/CSG10007-2004,2004.

[2]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技术问答.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陈化钢编著,1995.

[3]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中国电力出版社陕西省电力公司组编,2003.

[4]高电压技术.水利电力出版社.周泽存,1998.

《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未落实原因及对策北极星电力网技术频道作者: 2007-12-3 23:56:31 (阅568次)

所属频道: 电力安防关键词: 预防性试验电力安全规程

原国家电力公司2002年颁布的《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试行)中,明确规定了各种常用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的项目、周期和要求。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并未真正落实,大量存在试验延期、漏检,甚至不试验就违章使用的现象,给电力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极大隐患。

1原因分析

笔者认为,造成《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未落实的原因主要有以下4点:

(1)有关领导落实规程标准的意识淡薄。对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所需的设备投入不够,试验人员不足,缺少对试验人员进行必需的培训。

(2)部分工人安全意识不强。有的工人在作业前看到相应的设备或线路的刀闸已被断开,便认为该设备已不带电,所使用的电力安全工器具不做预防性试验也不会发生事故。长此以往,就产生了一种侥幸心理,养成用前不检查、用后不维护、超过试验周期不送检、超役使用电力安全工器具等不良习惯。

(3)对使用的携带型短路接地线、个人保护接地线、绝缘胶垫、安全带、安全帽、升降板、竹(木)梯等电力安全工器具没有严格按照该规程进行预防性试验。

(4)管理措施不落实。一无有效的管理措施,二无相关的约束法规,三无严格的监督试验人员。

2对策

(1)应建立预防性试验管理措施、预防性试验标准一览表、预防性试验记录、维护保养记录、定期分析制度、配备数量与实物对照表等。

(2)配备必需的试验设备及合格的试验人员。

(3)负责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的部门,不得延误对工器具的检验。

(4)新购电力安全工器具未经预防性试验或试验不合格不得使用,不得存放在电力安全工器具室。已超过预防性试验周期的电力安全工器具应及时送检。

(5)预防性试验合格的电力安全工器具,在使用前应及时更新其标签上的有效时间,不合格的则送库房负责修复或封存。

(6)未进行预防性试验或超过预防性试验周期的电力安全工器具,工人应拒绝使用并上报有关领导。

(7)电力安全工器具试验报告应存档。

(8)建立电力安全工器具使用管理奖罚制度。

提高微机保护可靠性浅析(1)

北极星电力网技术频道作者: 2011-2-22 9:57:39 (阅320次) 所属频道: 电力软件继电保护自动化关键词: 微机保护继电保护

摘要: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装置,历经了电磁型、晶体管型、集成电路型、微机型的发展过程。今天,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由于其性能的优越运行可靠,越来越得到用户的认可。同时,由于用户不断提高的要求和制造厂家的努力,微机保护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很大的发展,因此提高微机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就更为重要。

关键词:微机保护抗干扰提高可靠性

1.微机型继电保护扩展成综合测控装置

----由于微机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推广成功,其优良的性能、方便的操作和简单的维护在电力系统中深得人心,而近年来微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高性能、低价值的CPU及外围器件的出现,加之成熟的制造工艺,因而性能优越而价格适宜的微机型继电保护产品,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已经相当广泛。同时,CPU强大的记算能力在完成继电保护功能之外,还有较多的能力去处理传统上由另外一些装置完成的功能或者去实现过去没有实现的功能。因此,首先把RTU中的遥信及遥测加入、再后来加入遥控等功能.再把低周减载等功能加入,形成了一个融合保护、测量、控制、通讯等功能在一起的综合装置。有了这样的综合装置,我们完全有理由要求就地安装以节省电缆,简化控制室,甚至实现无人值班、远方操作等要求.以最终达到节约场地,节约资金.节约人力的目的。这种要求反过来也对装置的制造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例如,装置要适应较宽的温度范围,耐受较强的电磁幅射和干扰水平,要求装置有更强的自检和互检能力。

2.提高微机保护装置的的可靠性

可靠性是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之一,它包括两个方面——不误动和不拒动。可靠性和很多因素有关,例如保护的原理、工艺和运行维护水平等。本文将着重分析由于应用微型计算机而带来的两个问题:一是微机保护的抗干扰问题,二是装置内部元件出现损坏的对策。就元件损坏来说,微机保护有明显的优点,因为使用微机后,元件数量大大减少,而且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在各领域大量使用的实践已证明损坏率是很低的。特别是微机保护可以实现高级的在线自动检测,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元件损坏都能被自动检测发现并且发出警报,不会引起保护误动作。

继电保护装置工作环境中的干扰是很严重的,这些干扰的特点是频率高、幅度大,因而可以顺利通过各种分布电容的耦合,另一方面这些干扰持续时间短,模拟式静态保护装置可以用延时来躲过这些干扰而微机保护由于计算机的工作是在时钟节拍的严格控制下以较高速度同步进行的,不能简单的设置延时电路,这就增加了干扰问题的严重性。所以提高微机保护装置可靠性的重点在抗干扰上。

2.1干扰来源和窜入微机弱电系统的途径

对静态继电器的干扰来源作了大量的调查后我们发现,干扰源主要是通过保护装置的端子从外界引入的浪涌。一般认为,干扰形式有两种,即差模干扰和共模干扰是引起信号回路对地电位变化的干扰。差模干扰的原因可以归结为长线传输的互感、分布电容的相互干扰以及由于信号回路对干扰源相对位置不对称引起的工频干扰等。差模干扰的传输途径与有用信号相同,因此对微机保护的威胁一般不大,因为微机保护各模拟量输入回路都首先要经过一个防止频率混叠的模拟低通滤波器,它能很好地吸收差模浪涌。就抗干扰而言,这种低通滤波器最好用无源的,因为包括运算放大器的有源滤波器容易在浪涌过电压下损坏。为了减小作用在装置对外引线端子和机壳之间的共模干扰,在硬件设计时应使微机保护各外接端子同微机弱电系统之间都没有电的联系。可以采用的方法有①交流输入端子——电压形成回路中用小变压器隔离一次和二次,线圈间加屏蔽层;②开关量输入端子——用光电隔离;③开关量输出端子——用光电隔离和继电器线圈与接点之间隔离;④直流电源端子——用逆变电源中的高频变压器隔离,线圈间加屏蔽层

采用上述四种方法后,共模干扰应该不会侵入微机的弱电系统了,但实际上由于共模浪涌频率高,前沿陡的特点,使它仍可以顺利通过电路的各种分布电容而窜入弱电系统而浪涌的幅度可能很大,微弱的耦合也可能足以造成微机工作出错。因此除了以上四种隔离措施之外,在保护装置的结构布局方面必须十分谨慎。例如应当将弱电系统的插件远离同外接端子有直接联系的各种插件。(电压形成回路,开关量输入和输出回路等),并且装置后底板的配线也应当使强电和弱电严格分开。这样安排后,外接端子所引入的共模干扰浪涌基本上不会通过分布电容影响微机弱电系统的工作。除此之外还有一条不可避免的耦合的途径即微机保护的弱电电源线。因为弱电电源线和干扰源之间总有一定的耦合,而它又直接连到微机的各个部分,所以它是一个传递干扰的主要途径。由于弱电电源线(一般是5V)及其零线之间都接有一定容量的电容器,同时每个插件入口和每个芯片的电源线“+”、“-”之间通常也都接有电容器,所以电源线“+”、“-”之间对高频浪涌干扰可以认为是短路的,通过电源线传递的不是作用在两个电源线“+”、“-”之间的干扰,而是作用在电源线和机壳之间的共模干扰。对此干扰也应加以注意。

6kV开关柜预防性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重大编号: □一般 6kV开关柜预防性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编制:管吉聪 审核: 审批:

目录 避雷器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2) 互感器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5) 真空断路器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8) 母线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13)

避雷器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一、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青岛LNG接收站氧化锌避雷器预防性试验工作。 二、引用的标准和规程 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石油化工设备维护检修规程》 三、试验设备、仪器及有关专用工具 四、安全工作的一般要求 1.严格执行《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及公司相关安 全规定。 2.现场工作负责人负责测试方案的制定及现场工作协调联络和监督。 3.作业前需按照技术交底规定进行交底,见表附录2 4.作业过程及管控见表附录1:青岛LNG电动机小修标准化作业指导卡 五、试验项目 1.绝缘电阻的测量 1.1试验目的 测量避雷器的绝缘电阻,目的在于初步检查避雷器内部是否受潮;有并联电阻者可检查其通、断、接触和老化等情况。 1.2该项目适用范围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

1.3试验时使用的仪器 采用2500V及以上兆欧表。 1.4测量步骤 1.4.1断开被试品的电源,拆除或断开对外的一切连线,将被试品接地放电。放电时 应用绝缘棒等工具进行,不得用手碰触放电导线。 图 1 测量避雷器绝缘电阻接线图 1.4.2用干燥清洁柔软的布擦去被试品外绝缘表面的脏污,必要时用适当的清洁剂洗净。 1.4.3兆欧表上的接线端子“E”是接被试品的接地端的,“L”是接高压端的,“G”是接屏蔽端的。应采用屏蔽线和绝缘屏蔽棒作连接。将兆欧表水平放稳,当兆欧表转速尚在低速旋转时,用导线瞬时短接“L”和“E”端子,其指针应指零。开路时,兆欧表转速达额定转速其指针应指“∞”。然后使兆欧表停止转动,将兆欧表的接地端与被试品的地线连接,兆欧表的高压端接上屏蔽连接线,连接线的另一端悬空(不接试品),再次驱动兆欧表或接通电源,兆欧表的指示应无明显差异。然后将兆欧表停止转动,将屏蔽连接线接到被试品测量部位。 1.4.4驱动兆欧表达额定转速,或接通兆欧表电源,待指针稳定后(或60s),读取绝缘电阻值。1.4.5读取绝缘电阻后,先断开接至被试品高压端的连接线,然后再将兆欧表停止运转。 1.4.6断开兆欧表后对被试品短接放电并接地。 1.4.7测量时应记录被试设备的温度、湿度、气象情况、试验日期及使用仪表等。 1.5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 1.5.1试品温度一般应在10℃~40℃之间。 1.5.2绝缘电阻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但目前还没有一个通用的固定换算公式。温度换算系数最好以实测决定。例如正常状态下,当设备自运行中停下,在自行冷却过程中,可在不同温度下测量绝缘电阻值,从而求出其温度换算系数。 1.6测量结果的判断 氧化锌避雷器35kV 以上不小于2500 MΩ,35kV 及以下不小于1000M Ω。底座绝缘电阻不小于100M Ω。

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管理制度

1.目的: 及时发现、诊断电力设备的缺陷;检验电力设备(包括装置、线路和安全用具等)承受过电压的能力,合理安排检修项目,保证供、用电安全工作,防止事故的发生。 2.主题内容: 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的相关规定。 3.适用范围: 各分厂(单位)所管辖下的电气设备,如避雷器、高压电缆、工作接地极、变压器油及各种绝缘工具(绝缘靴、绝缘手套、绝缘隔板、绝缘垫、绝缘杆、接地棒)等。 4.管理制度: 4.1凡新建、技改安装的电气设备,必须经交接试验合格,方可交付车间使用。 4.2预防性试验是检查鉴定运行中供电设备和高压电气设备(电力变压器、电力电缆、高压配电装置、高压电机等)的绝缘性能、导线接头的质量及电气保护装置动作的可靠灵敏度,是确保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 4.3预防性试验工作,由机动部统一归口管理。 4.4列入年度计划的预防性试验的高压电气设备应做到不漏试,标准不得降低,严格按国家现行规定的规程执行。 4.5电气设备在预试过程中,若发现主要设备的绝缘显著降低或重大绝缘缺陷和击穿时,应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组织分析及时抢修或更换,抢修或更换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4.6试验现场必须执行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工作间断和转移及终结制度。

4.7试验现场应装设遮栏或围栏,悬挂“止步,高压危险!”标识牌,并派专人看守,试品两端不在同一地点时,另一端还应派人看守。 4.8高压试验工作不得少于两人,试验负责人应由有经验的人员担任,开始试验前,负责人应对全体试验人员详细布置试验中的安全事项。 4.9因试验需要断开电气设备集接头时拆前应做好标记,恢复连接后应进行检查。 4.10试验器具的金属外壳应可靠接地,高压引线应尽量缩短,必要时用绝缘物支持牢固。为了在试验时确保高电压回路的任何部分不对接地体放电,高电压回路与接地体(如墙壁、金属围栏、接地线等)的距离必须留有足够的裕度。 4.11试验装置的电源开关,应使用明显断开的双极闸刀,并保证有两个串联断开点和可靠的过载保护设施。 4.12加电压前必须认真检查接线、表计量程,确信调压器在零位及仪表的开始状态均正确无误,并通知有关人员离开被试设备,在取得试验负责人许可后,方可加压。加压过程中应有人监护。 试验人员在加压过程中,应精力集中,不得与他人闲谈,随时警惕异常现象发生。操作人员应站在绝缘垫上。 4.13变更接线或试验结束时,应首先降下电压、断开电源、放电,并将升压装置的高压部分短路接地。 4.14未装接地线的大电容试品,应先放电后试验。进行高压直流试验时,每告一段落或试验结束后,应将试品对地放电数次并短路接地后方可接触。 4.15试验结束时,试验人员应拆除自装的接地短路线,并对试品进行检查和清理现场。

主变压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编号:AQ-JS-03467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主变压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 书 Operation instruction for preventive test of main transformer

主变压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220kV变压器现场预防性试验 2引用文件 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DL474.1-92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指 数试验 DL474.4-1992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直流高电压试验 DL474.3-1992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介质损耗因数tgδ试验 DL/T573-1995电力变压器检修导则 JB/T501-1991电力变压器试验导则 GB/T16927.1-1997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一部分:一般试验要求 GB/T16927.2-1997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一部分:测量系统 3试验前准备工作安排

3.1准备工作安排 √ 序号 内容 标准 责任人 备注 1 根据试验性质,确定试验项目,组织作业人员学习作业指导书,使全体作业人员熟悉作业内容、作业标准、安全注意事项不缺项、漏项 2 了解被试设备出厂和历史试验数据,分析设备状况 明确设备状况 3 根据现场工作时间和工作内容填写工作票

(完整版)110KV变压器预防性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重大编号: □一般 变压器预防性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编制:管吉聪 审核: 审批:

一.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应于青岛LNG接收站2台110kV电力变压器预防性试验。 二. 引用的标准和规程 《石油化工设备维护检修规程》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596-1996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 三. 试验仪器、仪表及材料 1.预防性试验所需仪器及设备材料: 序号大修时所需设备材料数量序号小修时所需设备材料数量 1 个人工具1套9 放电棒1套 2 兆欧表1个 3 直流电阻测试仪1套 4 交直流耐压试验装置1套 8 移动线盘1个 四. 安全工作的一般要求 1.必须严格执行DL409-1991《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及公司相关安全规 定。 2.现场工作负责人负责测试方案的制定及现场工作协调联络和监督 五. 试验项目 1.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的测量 1.1试验目的 检查绕组接头的焊接质量和绕组有无匝间短路;分接开关的各个位置接触是否 良好以及分接开关的实际位置与指示位置是否相符;引出线有无断裂;多股导线并 绕的绕组是否有断股的情况; 1.2该项目适用范围

定期预防性试验 1.3试验时使用的仪器 ZDBZ-04直流电阻测试仪 1.4试验原理接线图 1.5试验步骤 1.5.1将仪器可靠接地,接好试品电阻测试线缆夹钳,同色线钳接同一端,并用力摩擦夹接位置,以求牢靠。粗电流线接仪器“ I+、I- ”端子;电流线钳在外端。细电压线接“V+、V- ”端子,电压线夹在内端,最后将仪器连接交流电源。 1.5.2开机后进入主菜单界面。按上下键选择项目,按确认键进入电阻测试界面,按上下键选择电流档位、开始测试上按确认键进入实测界面。 1.5.3仪器开始加载电流,稍后测试电阻值稳定后,过度到测试界面。按确认键,消弧退出。 1.5.4消弧退出后,显示测试结束界面。此状态下可以用左右键选择测试、保存、打印和返回功能。 1.6测量结果分析判断 1.6.1 2台主变容量为31.5MVA,规定1.6MVA以上变压器,各相绕组电阻相互间的差别不应大于三相平均值的2%,线间差别不应大于三相平均值的1%。 1.6.2 与以前相同部位测得的值比较,其变化不应大于2% 1.7注意事项 不同温度下的电阻换算公式:R2=R1(T+t2)/(T+t1) 其中:t1—绕组温度;

10kV箱式变压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10kV箱式变压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10kV箱式变压器试验方法 1 范围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10kV变电站试验工作。 2 引用标准 2.1 国家电网安监2005 83号文《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部分) 2.2 GBJ 147-19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2.3 DL/T 573-1995 电力变压器检修导则 2.4 DL/T 572-1995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 2.5 GB/T 13499-2002 电力变压器应用导则 2.6 DL/T 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2.7配电网、开关站(开闭所)运行管理制度、检修管理制度、运行管理标准、现场运行规程 2.8 35kV及以下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及定期检验规定

注:试验工具、规格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用。 3.3 人员分工 √序号作业项 目负责人作业人员 1 10kV开关试验工作: 母线及高压开关绝缘电阻试验 母线及高压开关交流耐压试验 断路器操作机构试验 母线及高压开关柜辅助回路和控制 回路绝缘电阻 检查电压抽取装置 五防性能检查 2 10kV变压器试验工作: 参照10kV配电变压器交接作业指 导书 3 10kV电缆试验工作: 测量绝缘电阻 直流耐压试验及泄漏电流试验 检查电缆线路的相位 3.4 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 √序号危险点控制措施 1 工作人员进入现场不戴安全帽,不穿绝缘 鞋,造成人员伤害 进入试验现场,试验人员必须正确着装、戴好 安全帽 2 试验电压,触电感应电压,引起人身意外伤 害事故 在进行绝缘电阻或电导电流测量后应对试品充 分放电 3 作业现场情况核查不全面、不准确任务、分工明确,工作前详细说明试验区域及应注意的安全注意事项 4 试验电源设备损坏或接线不规范,会引起低 压触电 应使用具有明显断开点的双极刀闸,并有可靠 的过载保护装置 5 试验现场不设安全围栏,使非试验人员进入 试验现场 试验现场应设围栏,悬挂“止步,高压危险”标 示牌,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工作现场 6 误碰带电设备,与带电部分保持安全距离不 够 工作人员与带电部分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7 升压过程中不实行呼唱制度,造成人员触电严格执行呼唱制度

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最新版)

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 (试行) 国家电力公司发布 2002-11-07实施

目录 1 范围 (1) 2 引用标准 (1) 3 定义 (1) 4 电容型验电器 (4) 5 携带型短路接地线 (5) 6 个人保护接地线 (7) 7 绝缘杆 (7) 8 核相器 (8) 9 绝缘罩 (10) 10 绝缘隔板 (10) 11 绝缘胶垫 (11) 12 绝缘靴 (12) 13 绝缘手套 (13) 14 导电鞋 (14) 15 安全带 (14) 16 安全帽 (15) 17 脚扣 (17) 18 升降板 (18) 19 竹(木)梯 (19) 20 试验报告 (19) 21 参考文献 (20)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各种常用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的项目、周期和要求,并提供了相应的试验方法,用以判断这些工器具是否符合使用条件,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本规程不适用于带电作业工器具。 从国外进口的安全工器具应以该工器具的产品标准为基础,参照本规程执行。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程中引用而构成为本规程的条文。本规程颁布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均会被修订,使用本规程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2811~2812-89 安全帽及其试验方法 GB 4385-1995 防静电鞋、导电鞋技术要求 GB 6095~6096-85 安全带 GB 7059.1~7059.3-86 移动式梯安全标准 GB 12011-2000 电绝缘鞋通用技术条件 DL 408-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 气部分) DL 409-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DL 740-2000 电容型验电器 SD 332-89 携带型短路接地线技术标准 3 定义 3.1 电力安全工器具 防止触电、灼伤、坠落、摔跌等事故,保障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各种专用工具和器具。 安全工器具分为绝缘安全工器具和一般防护安全工器具两大类。 绝缘安全工器具又分为基本绝缘安全工器具和辅助绝缘安全工器具。 基本绝缘安全工器具是指能直接操作带电设备或接触及可能接触

春季预防性试验

2017年安全技术措施 一、通用措施 1、春季防雷电试验就是关系到全年供电安全得一项重要措施,也就是全年供电工作得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此项工作得顺利完成,特制定本项措施,各施工人员必须认真执行。 2、工作中必须遵守劳动纪律与各项规章制度,严禁工作时嬉戏打闹,严禁酒后作业。 3、本项工作包括继电保护试验、电缆耐压试验、接地电阻摇测、避雷器试验与完善架空线路横扫接地、登杆检查与架空线下砍树、绝缘器具试验及母线清扫与电容器清扫,试验中发现问题必须立即处理,严禁虚报与篡改试验数据。 4、试验中使用得各项工具、仪器、仪表及设备必须严格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5、工作人员必须爱护仪器、仪表,严禁损坏与丢失。 6、同条线路上多组作业时,只能指定一个施工负责人。施工负责人对其所负得施工项目得安全、数量负主要责任。停送电必须由施工负责人联系,只有确认同条线路所有人员全部施工完毕,并撤出,方可联系停送电,严禁约时停送电,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服从施工负责人得指挥。 7、试验人员不得操作变电所内设备,必须由变电所值班员操作。 8、施工中,严格执行操作票、工作票制度,严格执行工作票得签发、许可、终结制度。严格工作过程中得监护制度与专人停送电制度、配电工操作制度。 9、严格送电前得检查制度: A:设备、接线室、母线上无杂物; B:工具无遗漏;

C:接线正确: D:人员全部撤出; 10、施工前必须停掉施工项目所在回路得高压开关、高压线路、与施工线路相关得低压线路,并在下隔离或电缆头上经验电、放电、三相接地短路,方可施工。 11、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摘挂"警示牌"制度。 12、所有使用得接地短路线必须完好,必须使用截面积不得小于25mm2矿用软铜编织线。 13、施工现场严禁闲杂人员出入,施工现场必须设置警戒线或栅栏。 施工结束,必须认真检查,清理现场。无遗物,确认施工人员全部撤离,所有接地短路线拆除,方可联系试送电(所停电线路,机电调度只有确认所停线路两端接地全部解除后,方可通知发令人进行送电,上级变电所操作完毕后,再通知下级变电所这趟回路做备用,防止反送电伤人)。 14、严格按《电业安全操作规程》作业。 15、所有项目得施工负责人为刘根泉,现场监督及技术指导人为工区技术人员。 16、试验完毕,由技术人员及时出具试验数据报告。 17、各地点施工完毕后,必须搞好文明生产卫生工作。二、继保试验 1、试验前,工作人员必须先熟悉二次线路。 2、试验电源应使用有明显通断得刀闸开关。进行试验时,应由一人负责电源开关得拉闸与合闸。拉闸应使用“拉开”、“合上”、“不许合闸”等明显口令,并须做到一口令一应,不得用手势进行联系。 3、试验必须在停电状态下进行隔离开关机构必须锁死,使用"变电所第一种工作票",严格执行通用措施。

电气预防性试验安全措施(通用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电气预防性试验安全措施(通用 版)

电气预防性试验安全措施(通用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为做好本次电气预防性试验,特制定如下安全措施。 其试验工艺流程为:准备试验器材→停、送电→做试验→清理现场。 存在风险:触电伤人事故。 一、地面部分: 1、参加试验的人员身体必须健康,具备一定的电气专业知识,熟悉电气试验工作,会触电急救法和人工呼吸法。参加试验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并取得相关专业的上岗证,方可参加本次施工作业。 2、试验负责人从事高压工作必须有5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并熟悉试验步骤及供电系统情况的人员担当。 3、工作人员必须熟悉供电系统情况,掌握倒闸操作顺序,了解运行方式。操作时严格按工作票、和工作监护执行。 4、高压试验仪器外壳必须可靠接地,按地线必须用截面不小于25平方毫米的多股铜线,被试设备的金属外壳应可靠接地;高压引线牢

固,试验用导线应使用截面不小于2.5平方毫米的绝缘软线。 5、高压试验现场应设临时遮栏或拉绳,并挂警示牌和设专人警戒防止他人误入。遮栏距带电体不小于1米。 6、长距离电缆试验,电缆的另一端应设专人监视,中间应放专人巡回监视。 7、试验完毕后,被试设备、滤波电容及试验变压器要对地放电,放电时应使用高压放电棒,带绝缘手套,穿绝缘靴。放电时应待被试设备自然放电1分钟以上,方可进行人工放电。 8、在试验期间突遇雷雨天气时应立即停止试验。 9、当泄漏电流突然变化,随时间增长或电压升高,不成比例地上升,以及有闪烁放电击穿等现象时,应停止试验,必须查出原因后方可进行。 10、在工作之前,必须先停电、验电、放电、封地线,严禁带电作业、严禁不封地线工作。 11、试验操作者必须带绝缘手套,穿绝缘靴并设有一人监护,试验期间严禁打闹嘻笑。 12、加压试验前应有2人详细检查仪器状况及其接线,确认无误后通知无关人员离开试验现场,并取得负责人的同意,方可加压试验。

微保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微保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一.一般性试验 项目 (一).测量绝缘电阻 1.交流电流、电压回路。 2.直流控制、输入、输出回路。 (二).检验逆变电源 1.交流控制屏。 2.直流控制屏。 (三).模块数据系统的精度和平衡度检验 1.电流、电压、精度和平衡度试验。 2.有功、无功计量、功率因数和频率试验。 (四).测量接地电阻 (五).电流互感器检验 1.电流互感器变比测试。 2.伏安特性试验。 要求 (一).绝缘电阻 每个回路≥10MΩ,用500V兆欧表测试。 (二).逆变电源的要求 1.交流控制屏额定电压允许偏差:-15%~+10%。 2.直流控制屏额定电压允许偏差:-20%~+10%,纹波系数:≤5%,直流电压波动为额定值80%~115%。 3.两路电源自动切换正常,并能保证微保装置工作正常。 (三).模块数据系统的精度和平衡度要求 1.电流、电压:≤±1.5%;有功、无功:≤2.5% 2.频率:≤0.5°. 3.平衡度≤±2%。 (四).电流互感器要求 1.变比误差≤3%。 2.10倍In2时复合误差≤10%。 (五).接地电阻要求 装置系统接地电阻≤4Ω。 二.检验固化程序试验 项目 (一).电流 1.速断保护试验。 2.过流保护试验。 3.过负荷保护试验。 (二).电压 1.过电压。 2.低电压。 3.检压。 4.单相接地。 5.PT断线闭锁。 (三).自动装置 1.重合闸,后加速。 2.备自投。 3.检同期。 4.手动、自动调压。

(四).差动 1.差动的启动值。 2.差动的斜率试验。(内补偿Y/Y,外补偿△/Y)。 3.差动速断试验。 4.谐波制动试验。 5.轻、重瓦斯试验,温度试验。 要求 (一).电流 1.速断值误差I≤5%(设30A),时间误差T≤30ms±20ms(在1.2倍电流值时测量)。 2.过流值误差I≤5%(设5A),时间误差T≤30ms±20ms(在1.2倍电流值时测量)。 3.过负荷值误差I≤5%,时间误差T≤30ms±20ms(在1.2倍电流值时测量)。(二).电压 1.过电压手动、自动调压。U≤5%,时间误差T≤50ms。 2.低电压值误差U≤5%,时间误差T≤50ms。 3.检压值误差U≤5%。 4.单相接地,PT断线闭锁的电压值U≤5%。 (三).自动装置 1.重合闸时间误差T≤50ms,后加速时间误差T≤30ms。 2.备自投时间误差T≤30ms。 3.检同期角度误差β≤2°。 4.手动、自动调压最大时间T≤15ms。 (四).差动 1.差动启动值I≤5%。 2.差动斜率曲线误差为±5%。 3.差动速断值误差I≤5%,时间误差T≤30ms(在1.2倍电流值时测量)。 4.轻、重瓦斯保护正确,温度报警正确。 5.补偿系数设置后整组误差≤5%。 三.检查定值单 定值单应对定值进行全面的定义。其中有保护的投切,功能、信号的定义,继电器出口的定义,CT、PT变比和电能表常数的设定。 四.整组试验 1.在CT一次加电流,分别做速断、过流、过负荷、差动试验。检查他们的动作值超差、信号是否正确,报警是否有并且正确。 在CT一次加电流,查看后台电流值是否正确,变比设置是否正确。 2.在PT二次加电压,分别检查电压的相位是否正确,检查实时数据中线电压、相电压数据是否与所加电压一致。对有两路电压的保护(惯通、自闭、电源、母联柜) 必须同时将两路电压一起加出,在实时数据中判别各路电压的相位是否正确,并进 行联动试验。 (1).备投试验:两路加电压,线路侧失压记时备投开关合上停表,测量备投时间。 (2).重合闸试验:母线侧加电压,CT一次加电流(1.2倍Ie),开关跳闸记时、开关重合停表,测量重合闸时间。 (3).接地试验:首先用电阻表测量PT开口三角连线是否正确,绝对不允许短路。再在L、N线出口加电压,检查报警系统是否正确。 (4).PT断线试验:在加三相电压时系统正常,当缺一相或二相电压时,系统发出PT 断线报警信号。在母线PT断线、线路PT断线都可用。如有特殊要求时可根据表达式要求进行试验。 (5).同期试验:在加两路电压(母线侧、线路侧)时,当两路电压的相位大于设定值时,开关合不上并报警,当两路电压的相位小于设定值时,开关能可靠合上。 (6).检无压试验:在被检线路上加大于无压设定值的电压时,开关合不上并报警。

10kV氧化锌避雷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10kV氧化锌避雷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范本) 编号:×××10kV×××线路×××避雷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范本)编写:年月日 审核:年月日 批准:年月日 作业负责人: 试验日期:年月日时至年月日时 1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省电力公司10kV×××线路×××氧化锌避雷器预防性试验作业。 2引用标准 国家电网安监200583号文《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部分) GB11032-2000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锌避雷器 DL/T804-2002交流电力系统金属氧化锌避雷器使用导则 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配电网、开关站(开闭所)运行管理制度、检修管理制度、运行管理标准、现场运行规程 35kV及以下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及定期检验规定 3工作前准备 准备工作安排

竣工 √序号内容责任人员签字 1清理工作现场,拆除安全围栏,将工器具全部收拢并清点 2拆除试验临时电源,检查被试验设备上无遗留工器具和试验有导地线 3做好试验记录,记录本次试验内容,反措或技改情况,有无遗留问题以及试验结果 4会同验收人员对现场安全措施及试验设备的状态(风扇电源、分接开关位置等)进行检查,并恢复至工作许可时状态 5经全部验收合格,做好试验记录后,办理工作终结手续 5试验总结 序号试验总结 1试验结果 2存在问题及处理意见 6指导书执行情况评估 存在问题 改进意见 7附录试验记录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试验原始记录 标识编号试验日期 安装地点安装屏号 环境温度环境湿度 试验负责人试验参加人员 记录审核

铭牌参数 型号额定电压 系统运行电压出厂序号 出厂时间生产厂家 绝缘电阻和直流试验 编号UImA(KV)I75UImA(μA)绝缘电阻(M?) 交流试验 编号试验电压(KV)Ix(μA,rms)Ir(μA,Peak) P(mW/KV) 放电计数器动作检查 编号 动作情况 结论 备注

2017年春季预防性试验

2017年春季预防性试验安全技术措施 一、通用措施 1、春季防雷电试验是关系到全年供电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全年供电工作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完成,特制定本项措施,各施工人员必须认真执行。 2、工作中必须遵守劳动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严禁工作时嬉戏打闹,严禁酒后作业。 3、本项工作包括继电保护试验、电缆耐压试验、接地电阻摇测、避雷器试验和完善架空线路横扫接地、登杆检查和架空线下砍树、绝缘器具试验及母线清扫和电容器清扫,试验中发现问题必须立即处理,严禁虚报和篡改试验数据。 4、试验中使用的各项工具、仪器、仪表及设备必须严格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5、工作人员必须爱护仪器、仪表,严禁损坏和丢失。 6、同条线路上多组作业时,只能指定一个施工负责人。施工负责人对其所负的施工项目的安全、数量负主要责任。停送电必须由施工负责人联系,只有确认同条线路所有人员全部施工完毕,并撤出,方可联系停送电,严禁约时停送电,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服从施工负责人的指挥。 7、试验人员不得操作变电所内设备,必须由变电所值班员操作。 8、施工中,严格执行操作票、工作票制度,严格执行工作票的签发、许可、终结制度。严格工作过程中的监护制度和专人停送电制度、配电工操作制度。 9、严格送电前的检查制度: A:设备、接线室、母线上无杂物; B:工具无遗漏;

C:接线正确: D:人员全部撤出; 10、施工前必须停掉施工项目所在回路的高压开关、高压线路、与施工线路相关的低压线路,并在下隔离或电缆头上经验电、放电、三相接地短路,方可施工。 11、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摘挂"警示牌"制度。 12、所有使用的接地短路线必须完好,必须使用截面积不得小于25mm2矿用软铜编织线。 13、施工现场严禁闲杂人员出入,施工现场必须设置警戒线或栅栏。 施工结束,必须认真检查,清理现场。无遗物,确认施工人员全部撤离,所有接地短路线拆除,方可联系试送电(所停电线路,机电调度只有确认所停线路两端接地全部解除后,方可通知发令人进行送电,上级变电所操作完毕后,再通知下级变电所这趟回路做备用,防止反送电伤人)。 14、严格按《电业安全操作规程》作业。 15、所有项目的施工负责人为刘根泉,现场监督及技术指导人为工区技术人员。 16、试验完毕,由技术人员及时出具试验数据报告。 17、各地点施工完毕后,必须搞好文明生产卫生工作。

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Preventivetest code forelectric power equipment DL/T596—1996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6-09-25批准1997-01-01实施 前言 预防性试验是电力设备运行和维护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有效手段之一。预防性试验规程是电力系统绝缘监督工作的主要依据,在我国已有40年的使用经验。1985年由原水利电力部颁发的《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适用于330kV及以下的设备,该规程在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着电力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技术水平的提高,电力设备品种、参数和技术性能有较大的发展,需要对1985年颁布的规程进行补充和修改。1991年电力工业部组织有关人员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该规程进行了修订,同时把电压等级扩大到500kV,并更名为《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本标准从1997年1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代替1985年原水利电力部颁发的《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凡其它规程、规定涉及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的项目、内容、要求等与本规程有抵触的,以本标准为准。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安全监察及生产协调司和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电力工业部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力工业部武汉高压研究所、电力工业部西安热工研究院、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西北电力试验研究院、华中电力试验研究所、东北电力科学研究院、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乃庆、王焜明、冯复生、凌愍、陈英、曹荣江、白健群、樊力、盛国钊、孙桂兰、孟玉婵、周慧娟等。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各种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的项目、周期和要求,用以判断设备是否符合运行条件,预防设备损坏,保证安全运行。 本标准适用于500kV及以下的交流电力设备。 本标准不适用于高压直流输电设备、矿用及其它特殊条件下使用的电力设备,也不适用于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自动装置、测量装置等电气设备和安全用具。 从国外进口的设备应以该设备的产品标准为基础,参照本标准执行。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261—83石油产品闪点测定法 GB264—83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法 GB311—83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高电压试验技术 GB/T507—86绝缘油介电强度测定法 GB/T511—88石油产品和添加剂机械杂质测定法 GB1094.1~5—85电力变压器 GB2536—90变压器油 GB5583—85互感器局部放电测量 GB5654—85液体绝缘材料工频相对介电常数、介质损耗因数和体积电阻率的

10kV电力电缆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用心整理精品QB 广东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广东电网公司10kV 电力电 缆 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用心整理精品 QB 广 东 电 网 公 司 发 布2010-01-30 发布 2010-01-30 实施

前言 预防性试验是及时发现电力设备缺陷、防范电力设备事故、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有效手段,是电力设备运行和维护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强化一次设备预防性试验工作,规范预防性试验现场作业,广东电网公司组织编制预防性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指导基层班组开展预防性试验工作。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在参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南方电网标准及相关的技术规范、规定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广东电网公司的实际情况。 本作业指导书对10kV 电力电缆的预防性试验工作的操作步骤、技术要点、安全注意事项、危险点分析等方面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规范,用于指导10kV 电力电缆的预防性试验工作。 本作业指导书由广东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归口并解释。 本作业指导书起草单位: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本作业指导书起草人:卢耀武、赵继光、李中霞、邹永良、杜键敏、冯建强、孔繁锦、郭文辉、刘协强。

目录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支持文件 (1) 4术语和定义 (1) 5安全及预防措施 (1) 6作业准备 (5) 7作业周期 (8) 8工期定额 (9) 9设备主要参数 (9) 10作业流程 (9) 11作业项目、工艺要求和质量标准 (11) 12作业中可能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及对策 (23) 13作业后的验收与交接 (25) 附录A 10kV电力电缆试验记录 (25) 附录B 10kV电力电缆局部放电试验记录 (2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及维护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及维护 合同编号: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及维护 合 同 书 甲方:湖北晋煤金楚化肥有限责任公司 乙方:湖北聚能电力开发有限公司 甲方:湖北晋煤金楚化肥有限责任公司 乙方:湖北聚能电力开发有限公司 为了更好地保障甲方电力设备设施与用电的安全,甲、乙双方 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经充分协商,就乙方为甲方指定的高压配电 设备及线路进行预防性试验及维护事宜,签订本合同。 一、服务范围

110KV变电站一座、110KV线路5、5公里 二、服务项目 按客户约定的时间对上述约定内容进行定期检测、维护并出具 检测报告。 三、服务内容 试验服务: 1、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及服务项目附表,与甲方配合完成配电设备的 停、送电工作、线路维护工作。 2、乙方派出持有高压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的作业人员(试用期 或临时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须经“安规”考试合格),使用经 校准合格的试验仪器,并配备相关的工具、车辆等物资。 3、按中国国家电网公司JJL/T 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 程》标准对附件所列电力设备进行测试,并在试验完毕后出具 《试验报告》。 4、对测试发现的不合格的设备出具处理意见。 5、试验及维护设备有缺陷需进行维修、改造或更换的,更换材料 及维修、改造等费用另计(费用由甲方承担)。 维护服务: 1、对甲方指定的上述高压配电设备进行一次检测、维护。 2、乙方免费提供电力技术咨询。 3、设置紧急事故报障电话,乙方在接报后及时组织工程人员处理, 但涉及设备材料更换、大修(吊芯)等费用由甲方承担。 四、服务标准 按照中国国家电网公司DL/T 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规定的有关项目与标准进行相关的试验。 五、甲方的权利与义务 1、甲方有权检查乙方的服务履行情况。 2、在乙方提供服务时,如因乙方操作失误对甲方的设备造成了损 坏,甲方有权要求乙方赔偿。如因甲方的电力设备设施残旧、

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_secret

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一、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发电厂2008年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定2008年预防性试验的引用标准、使用仪器、作业程序和方法、试验结果判断方法和试验注意事项等。制定本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规范操作、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为设备运行、监督、检修提供依据。 二、引用标准 GB 5015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Q/CSG 1 0007-2004 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南网) DL/T 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三、安全措施 a)为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应严格遵守安全规程DL408-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 气部分)中有关规定; b)进行交直流耐压、介质损耗测量等高电压试验时,为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要求必须在试验设 备周围设围栏并有专人监护,各通路应派专人把守防止无关人员误入。试验时试验人员与看守人员通讯要通畅,没有试验人员的命令看守人员不能乱动。负责升压的人要随时注意周围的情况,一旦发现电压表指针摆动很大、电流表指示急剧增加、绝缘烧焦气味或冒烟或发生响声等异常现象时,应立刻降低电压,断开电源停止试验,对被试绕组进行放电后再对绕组进行检查,查明原因并排除后方可继续试验。 四、职责分工 a)作业负责人应承担试验方案制定、试验接线检查、试验结果的现场确认和原始记录审核; b)作业负责人对试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负责,作业负责人可本身担任安全监督员,也可指定参加 作业的一名人员担任安全监督员; c)作业参加人的职责:准备试验仪器设备,进行试验接线、操作、测量等,如实记录数据、编写 试验报告; d)作业组应自觉维护所用仪器设备,包括去现场前确认仪器设备的可用性,试验完成交还仪器设 备时复核其状态,如实记录和反映存在或出现的问题。 五、试验开始前的准备 试验设应在试验开始之前检查试品的状态并进行记录,有影响试验进行的异常状态时要研究、并向有关人员请示调整试验项目。 详细记录试品的铭牌参数。 试验后要将试品的各种接线、末屏、盖板等进行恢复。 六、原始数据记录 a)原始记录的填写要字迹清晰、完整、准确,不得随意涂改,不得留有空白,并在原始记录上注 明使用的仪器设备名称及编号。 b)当记录表格出现某些“表格”确无数据记录时,可用“/”表示此格无数据。 c)若确属笔误,出现记录错误时,允许用“单线划改”。 d)原始记录应由记录人员和审核人员二级审核签字;试验报告应由拟稿人员、审核人员、批准人 员三级审核签字。

10kV电力电缆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QB 广东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广东电网公司10kV电力电缆 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2010-01-30发布2010-01-30实施 广东电网公司发布

前言 预防性试验是及时发现电力设备缺陷、防范电力设备事故、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有效手段,是电力设备运行和维护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强化一次设备预防性试验工作,规范预防性试验现场作业,广东电网公司组织编制预防性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指导基层班组开展预防性试验工作。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在参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南方电网标准及相关的技术规范、规定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广东电网公司的实际情况。 本作业指导书对10kV电力电缆的预防性试验工作的操作步骤、技术要点、安全注意事项、危险点分析等方面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规范,用于指导10kV电力电缆的预防性试验工作。 本作业指导书由广东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归口并解释。 本作业指导书起草单位: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 本作业指导书起草人:卢耀武、赵继光、李中霞、邹永良、杜键敏、冯建强、孔繁锦、郭文辉、刘协强。

目录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支持文件 (1) 4 术语和定义 (1) 5 安全及预防措施 (1) 6 作业准备 (3) 7 作业周期 (5) 8 工期定额 (5) 9 设备主要参数 (5) 10 作业流程 (6) 11 作业项目、工艺要求和质量标准 (7) 12 作业中可能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及对策 (14) 13 作业后的验收与交接 (14) 附录A 10kV电力电缆试验记录 (15) 附录B 10kV电力电缆局部放电试验记录 (16)

春季预防性试验安全措施通用版

解决方案编号:YTO-FS-PD483 春季预防性试验安全措施通用版 The Problems, Defects, Requirements, Etc. That Have Been Reflected Or Can Be Expected, And A Solution Proposed T o Solve The Overall Problem Can Ensure The Rapid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春季预防性试验安全措施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解决方案文件可用于已经体现出的,或者可以预期的问题、不足、缺陷、需求等等,所提出的一个解决整体问题的方案(建议书、计划表),同时能够确保加以快速有效的执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为了保证集团公司所属各矿供电系统安全可靠性和安全生产,预防重大电气事故的发生,根据《煤矿电气试验安全规程》及电力部1996年颁布的《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的要求进行预防性试验,并结合各变电所实际情况,制定本措施。希望电气试验人员以及相关人员都必须严格执行。 一.电气试验的总体要求: 1.《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的各项规定是检查设备的基本要求,应认真执行。在维护、检修工作中要不断提高质量,坚持预防为主,使设备能长期、安全、经济的运行。 2.坚持科学的态度,对试验结果必须全面地、历史地进行综合分析,掌握设备性能变化的规律和趋势。要加强技术管理,健全资料档案,开展技术革新,不断提高试验技术水平。 3所有电气试验人员在试验之前必须认真学习《电气安全工作规程》、《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以及业务知

高压电气预防性试验方案83993

本文档如对你有帮助,请帮忙下载支持! 10KV配电室高压试验方案 工程概况: 二、设备概况: 项目包括宇龙酷派10KV配电室的高压开关柜、变压器、高压电缆电缆和配变装置总 容量为3900KVA: 施工部署 初步根据设备各部位的情况及甲方的要求,在甲方安排的停电时间内,确定施工员为10人,其中项目施工现场总负责1人,技术监督总监1人,施工安全负责人1人,施工人员分1个班组,施工班组长1人,施工试验调试班组8人;在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以满足安全及生产需要。

组织管理措施 1、依据的文件及标准 本方案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的规定执行 《电业安全作业规和》2005版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标准》GB50150-2006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Q/CSG114002-2011 2、协调配合 试验调试工作的特殊性决定,试验工作必须在设备停电状态下进行,为缩短停电时间和避免试验人员误入带电设备间隔事故的发生,因此需要甲、已双方单位密切协调配合、统一步调。 试验工作前的准备工作: 甲方单位应向乙方单位提供完整的设备及线路图纸资料(包括各设备的合格证和技术参数表格等),以便乙方制定完善的工作方案。乙方向甲方提供的试验方案内容应包括:具体的施工内容和范围、工作人员数量、停电时间以及需要停电的带电设备。甲方接到乙方施工方案后及时安排设备停电检修事宜。具体停电时间和范围经甲方有关部门确定后,及时与乙方连络并通知乙方到场开展工作时间。 试验工作现场施工: 出于对设备的熟知程度和安全的角度,所有现场的停送电倒闸操作均由甲方单位运行人员执行。乙方应在正式接到甲方现场协调员的设备已停电的通知后,方可安排试验班组人员进入现场验电、放电、挂设警示标志、围栏等安全防护措施。为了安全管理工作,试验工作开始时除甲方协调员及监督人在试验现场协调工作以外,应避免其他闲杂人员在现场走动。试验工作中实验人员认真做好现场记录,实验完毕乙方应检查清理试验现场,确保无遗漏无错误方可撤离现场并通知甲方人员恢复供电。 乙方在试验工作完毕后,根据现场试验记录进行实验报告的编制,试验报告完成经乙方审核部门审核盖章后尽快送达甲方有关单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