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氯含量的计算
- 格式:xls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1
含氯消毒剂常用浓度及配制方法一、含氯消毒剂常用浓度1、诊疗用品的消毒1一般病人污染后诊疗用品用250~500mg/L有效氯浸泡;2 肝炎和结核菌病人污染后诊疗用品的消毒,用1000~2000mg/L有效氯; 2、抹布、拖把的消毒1擦床抹布:使用时用500mg/L有效氯,用后用250mg/L有效氯浸泡.2拖把:应用后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 min,清洗干净,晒干备用;3、病区地面的消毒1地面没有明显污染时,湿式清扫,每日用清水擦1~2次;2地面被病原菌污染时,用200~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洗后再清扫;3地面被肝炎病毒污染,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洗后再清扫;4、病房各类用品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等表面的消毒病人出院或终末处理时,用含有效氯250~500mg/L的消毒剂溶液擦抹;二、消毒液配制方法:消佳净原液为含有效氯5%以上1. 250mg/L有效氯配制:消佳净原液 5ml + 水 995ml. 稀释浓度 200倍2. 500mg/L有效氯配制:消佳净原液10ml + 水 990ml. 稀释浓度100倍3. 1000mg/L有效氯配制:消佳净原液20ml + 水 980ml. 稀释浓度50倍4. 2000mg/L有效氯配制:消佳净原液40ml + 水 960ml. 稀释浓度25倍消毒剂有效成份含量的计算公式如下:1.V= C'×V'/C;2.X=V'-V;C为使用说明书中标识的消毒剂原液的有效成份含量浓度;V 为所需消毒剂原液的体积;C'为欲配制消毒剂溶液的有效成份含量浓度;V'为欲配制消毒剂溶液的体积;X 为所需自来水的体积;为便于大家尽快掌握消毒剂浓度的换算和使用液的配制,特举例如下:例1, 某含氯消毒剂的有效氯含量为50000mg/L,需要配制有效氯含量为1000mg/L的消毒剂溶液10升10000ml,应取消毒剂原液多少毫升加水多少升V= C'×V'/C;=1000mg/L×10000ml/50000mg/L=200mlX=10000-200=9800ml=升故应取消毒剂原液200ml,加水升,即可配制有效氯含量为1000 mg/L的消毒剂溶液10升;例2,某含氯消毒剂的有效氯含量为%,需要配制有效氯含量为1000mg/L的消毒剂溶液10升10000ml,应取消毒剂原液多少毫升加水多少升有效氯含量为%相当于100ml消毒剂中含有500mg有效氯,每升1000ml中含有5000mg有效氯,即有效氯含量为5000mg/L;V = C'×V'/C;=1000mg/L×10000ml/5000mg/L= 2000mlX =10000-2000 = 8000 ml =8升故应取有效氯含量为%消毒剂原液2000ml,加水8升,即可配制有效氯含量为1000mg/L的消毒剂溶液10升;例3,某含氯消毒剂的有效氯含量为%,需要配制有效氯含量为200PPm的消毒剂溶液10升10000ml,应取消毒剂原液多少毫升加水多少升1PPm相当于1000000ml消毒剂中含有1g1000mg有效氯,每升1000ml中含有1mg有效氯,即有效氯含量为1mg/L;V = C'×V'/C;=200mg/L×10000ml/5000mg/L= 400mlX =10000-400 =9600 ml =升故应取有效氯含量为%消毒剂原液400ml,加水升,即可配制有效氯含量为200PPm 的消毒剂溶液10升;。
次氯酸钠(NaClO)溶液中有效氯含量的测定沿用GB/T19106-2003结合实际操作简化一、检测原理在酸性介质中,NaClO中的有效部分次氯酸根与碘化钾(KI)反应,析出碘(I2)。
以淀粉为指示液,用硫代硫酸钠(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I2,根据滴定到终点所消耗的Na2S2O3标准溶液体积计算出NaClO中有效氯的含量。
相关反应式如下:2H++ClO-+2I-=I2+Cl-+H2OI2+2S2O32-=S4O62-+2I-二、检测试剂1、KI溶液:100g/L2、硫酸溶液:3+100(3份浓H2SO4溶于100份水中,做调节PH值使用)3、Na2S2O3标准溶液:0.1mol/L称取Na2S2O3基准试剂15.8108g(精确至0.0001g),使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根据具体称量的值计算出标准溶液浓度)4、淀粉指示剂:10g/L三、检测步骤1、量取约20mL的NaClO溶液,称量并记录质量m(精确至0.0001g),使用蒸馏水定容至500mL。
2、移取10mL定容后的NaClO水溶液,置于250mL碘量瓶中,加入50mL蒸馏水,依次加入10mL KI溶液、10mL3+100硫酸溶液,迅速盖紧瓶塞后水封,于暗处静置5min,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浅黄色,加入2mL淀粉指示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即为终点。
四、结果计算有效氯以氯的质量分数X,以氯气(Cl2)计算X=c·2MV/1000×100% 2m×10/500简化为:X=cMV×100% 20m式中:V为Na2S2O3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mL c为Na2S2O3标准溶液浓度的浓度,mol/Lm为量取的NaClO的质量,gM为Cl的摩尔质量的数值,35.453g/mol。
备注:平行测定结果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0.2%。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报告结果,。
有效氯活性氯游离氯总氯余氯有什么区别测定方法1、有效氯、活性氯:指含氯消毒剂中有氧化性的氯元素的质量分数,对于NaOCl和Ca(OCl)2指+1价Cl的质量分数。
通常用盐酸与之反应放出的Cl2来间接测定。
2、游离氯:Cl2单质。
3、总氯:化合物中Cl的质量分数。
4、余氯:自来水中残留的Cl2。
(自来水工业术语)用余氯试纸检测。
一、有效氯测定方法:A1 碘量法原理洗涤剂中有效氯在酸性溶液中与碘化钾起氧化作用,释放出一定量的碘,再以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碘,根据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消耗量计算出有效氯含量。
A2 试剂A2.1 0.025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
A2.2 2mol/L硫酸溶液。
A2.3 10%碘化钾溶液。
A2.4 0.5%淀粉溶液。
A3 操作方法称取含氯消毒剂1.00g,用蒸馏水溶解后,转入250mL容量瓶中,向容量瓶加蒸馏水至刻度、混匀,向碘量瓶中加2mol/L硫酸10mL,10%碘化钾溶液10mL,混匀的消毒液5mL溶液即出现棕色,盖上盖并混匀后加蒸馏水于碘量瓶缘,用0.05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游离碘,边滴边摇匀,待溶液呈淡黄色时加入0.5%淀粉溶液10滴(溶液立即变蓝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记录所用硫代硫酸钠的总量,重复3次取平均值计算。
A4 计算:根据硫代硫酸钠的用量,计算有效氯含量,亦即1mol/L硫代硫酸钠1mL相当于0.0355g有效氯,因此可按下式计算有效氯含量:c*v*0.035有效氯含量(%)=——————*100%w式中:c——为硫代硫酸钠的摩尔浓度;v——消耗代硫酸钠的体积,ml;W——碘量瓶中含消毒剂的量,g。
二、游离氯与总氯测定方法:CL17氯分析仪能够基于所加入试剂分别对游离氯或总氯进行测定。
然而,CL17不能同时测定这两项参数。
三、活性氯测定方法:使用活性氯试条。
四、余氯测定方法:一、方法原理余氯在酸性溶液内与碘化钾作用,释放出定量的碘,再以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
(1)杀菌能力指的是1g 氧化剂得到相同的电子数1mol ClO2(67.5g/mol),被还原时化合价变化为+4变为-1,变化5,其质量为67.5g1mol Cl2(71g/mol),先变为HClO,被还原时化合价变化为+1变为-1,变化2,其质量71g所以结果为(5/67.5)/(2/71)=2.63/1,即有效氯1gClO2=2.63gCl2(2)二氧化氯是高效强氧化剂,其有效氯含量为氯气2.63倍,氧化剂ClO2、H2O2、NaClO2、KMnO4、Cl2、NaClO氧化能力263%、209%、157%、111%、100%、93%,如果以氯气的氧化能力为100%的话,二氧化氯的理论氧化能力是氯气的2.63倍,次氯酸钠的2.83倍,双氧水的1.26倍。
(3)无需独立设置隔离加氯间,可选任何一个15~20m2房间做消毒间。
(4)国内液氯的市场的平均价格每吨3500元/吨。
(5)复合型CLO2发生器使用的原料:氯酸钠(NaCLO3晶体)市场价为4500元/吨;盐酸溶液(HCL 31%)市场价为800元/吨,根据复合型二氧化氯发生器定额消耗量计算:NaCLO3 + 2HCL = CLO2 + 1/2CL2 + NaCL +H2O 分子量106.5 73 67.5 35.5转化率按85%计算,则生成1克CLO2和0.5克的CL2需原料消耗量:NaCLO3(晶体):106.5÷67.5÷0.85=1.86克HCL(31%):73÷67.5÷0.31÷0.85=4.10克生产1克CLO2和0.5克CL2需NaCLO3和31%的HCL成本费合计为:1.86×4500×10-6+4.10×800×10-6=0.0084+0.0033 = 0.012元生产1克CLO2和0.5克CL2实际相当产生的有效氯为 3.13克(2.63+0.5=3.13g),花费原料费0.012元,1克有效氯=0.012元÷3.13 = 0.0038元。
含氯消毒剂常用浓度及配制方法一、含氯消毒剂常用浓度1、诊疗用品的消毒(1)一般病人污染后诊疗用品用250~500mg/L有效氯浸泡。
(2) 肝炎和结核菌病人污染后诊疗用品的消毒,用1000~2000mg/L有效氯。
2、抹布、拖把的消毒(1)擦床抹布:使用时用500mg/L有效氯,用后用250mg/L有效氯浸泡.(2)拖把:应用后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 min,清洗干净,晒干备用。
3、病区地面的消毒(1)地面没有明显污染时,湿式清扫,每日用清水擦1~2次。
(2)地面被病原菌污染时,用200~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洗后再清扫。
(3)地面被肝炎病毒污染,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洗后再清扫。
4、病房各类用品(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等)表面的消毒病人出院或终末处理时,用含有效氯250~500mg/L的消毒剂溶液擦抹。
二、消毒液配制方法:(消佳净原液为含有效氯5%以上)1. 250mg/L有效氯配制:消佳净(原液)5ml + 水995ml. (稀释浓度200倍)2. 500mg/L有效氯配制:消佳净(原液)10ml + 水990ml. (稀释浓度100倍)3. 1000mg/L有效氯配制:消佳净(原液)20ml + 水980ml. (稀释浓度50倍)4. 2000mg/L有效氯配制:消佳净(原液)40ml + 水960ml. (稀释浓度25倍)消毒剂有效成份含量的计算公式如下:1.V=( C'×V')/C;2.X=V'-V;C为使用说明书中标识的消毒剂原液的有效成份含量(浓度)。
V 为所需消毒剂原液的体积。
C'为欲配制消毒剂溶液的有效成份含量(浓度)。
V'为欲配制消毒剂溶液的体积。
X 为所需自来水的体积。
为便于大家尽快掌握消毒剂浓度的换算和使用液的配制,特举例如下:例1, 某含氯消毒剂的有效氯含量为50000mg/L,需要配制有效氯含量为1000mg/L的消毒剂溶液10升(10000ml),应取消毒剂原液多少毫升?加水多少升?V=( C'×V')/C;=(1000mg/L×10000ml)/50000mg/L=200mlX=10000-200=9800ml=9.8升故应取消毒剂原液200ml,加水9.8升,即可配制有效氯含量为1000 mg/L的消毒剂溶液10升。
消毒剂浓度的换算和使用液的配制方法消毒剂有效成份含量的计算公式如下:1.V=( C'×V')/C;2.X=V'-V;式中:C为使用说明书中标识的消毒剂原液的有效成份含量(浓度)。
V为所需消毒剂原液的体积。
C'为欲配制消毒剂溶液的有效成份含量(浓度)。
V'为欲配制消毒剂溶液的体积。
X为所需自来水的体积。
为便于大家尽快掌握消毒剂浓度的换算和使用液的配制,特举例如下:例1, 某含氯消毒剂的有效氯含量为50000mg/L,需要配制有效氯含量为1000mg/L 的消毒剂溶液10升(10000ml),应取消毒剂原液多少毫升?加水多少升?V=( C'×V')/C;=(1000mg/L×10000ml)/50000mg/L=200mlX=10000-200=9800ml=9.8升故应取消毒剂原液200ml,加水9.8升,即可配制有效氯含量为1000 mg/L的消毒剂溶液10升。
例2,某含氯消毒剂的有效氯含量为0.5%,需要配制有效氯含量为1000mg/L的消毒剂溶液10升(10000ml),应取消毒剂原液多少毫升?加水多少升?有效氯含量为0.5%相当于100ml消毒剂中含有0.5g(500mg)有效氯,每升(1000ml)中含有5000mg有效氯,即有效氯含量为5000mg/L。
V = ( C'×V')/C;=(1000mg/L×10000ml)/5000mg/L= 2000mlX =10000-2000 = 8000 ml =8升故应取有效氯含量为0.5%消毒剂原液2000ml,加水8升,即可配制有效氯含量为1000mg/L的消毒剂溶液10升。
例3,某含氯消毒剂的有效氯含量为0.5%,需要配制有效氯含量为200PPm的消毒剂溶液10升(10000ml),应取消毒剂原液多少毫升?加水多少升?1PPm相当于1000000ml消毒剂中含有1g(1000mg)有效氯,每升(1000ml)中含有1mg有效氯,即有效氯含量为1mg/L。
固体次氯酸钠的有效氯含量固体次氯酸钠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也被用于水处理等领域。
作为一种有效氯源,它在消毒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一步一步详细回答固体次氯酸钠的有效氯含量相关的问题。
第一步:介绍固体次氯酸钠的化学性质和结构固体次氯酸钠(NaClO2)是一种无机化合物,由钠阳离子(Na+)和次氯酸根离子(ClO2-)组成。
它在常温下呈白色结晶粉末状,可溶于水,并能稳定地释放出次氯酸气体。
由于其稳定性和高效性,固体次氯酸钠被广泛应用于消毒和氧化反应。
第二步:固体次氯酸钠的有效氯含量的定义和测定方法有效氯含量指的是固体次氯酸钠中可释放的活性氯的含量,通常用ClO2-含量倍数表示。
测定固体次氯酸钠的有效氯含量可以使用碘量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或电位滴定法等方法。
1. 碘量法:将固体次氯酸钠与适量碘化钾反应,然后用过量的亚硫酸钠溶液滴定未反应的碘,根据滴定所需的亚硫酸钠溶液体积计算有效氯含量。
2. 氧化还原滴定法:将固体次氯酸钠与适量还原剂(如亚硫酸钠)反应,然后用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还原剂,根据滴定所需的标准溶液体积计算有效氯含量。
3. 电位滴定法:采用电位滴定仪测定固体次氯酸钠溶液中的氯值,根据滴定所需的电位滴定体积计算有效氯含量。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定,以获得准确的有效氯含量结果。
第三步:固体次氯酸钠的有效氯含量与消毒效果的关系固体次氯酸钠的有效氯含量是判断其消毒效果的重要指标。
有效氯含量越高,消毒剂的杀菌能力越强。
一般情况下,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微生物在较高有效氯含量下可以更快速地被杀灭。
根据国际消毒标准,不同的消毒对象需要不同的有效氯含量。
例如,针对饮用水的消毒需要更高的有效氯含量,通常为0.2-0.5mg/L;而污水处理中,对于大多数病原菌的灭活,需要较低的有效氯含量,通常为0.1-0.2mg/L。
第四步:固体次氯酸钠的有效氯含量与环境影响的关系尽管固体次氯酸钠在消毒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但其中释放的有效氯可能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消毒剂浓度的换算和使用液的配制方法消毒剂浓度的换算和使用液的配制方法消毒剂有效成份含量的计算公式如下:1. V=( C / W / )/C;2.X=V '-V;式中:C为使用说明书中标识的消毒剂原液的有效成份含量(浓度)。
V为所需消毒剂原液的体积。
C '为欲配制消毒剂溶液的有效成份含量(浓度)。
V '为欲配制消毒剂溶液的体积。
X 为所需自来水的体积。
为便于大家尽快掌握消毒剂浓度的换算和使用液的配制,特举例如下:例1, 某含氯消毒剂的有效氯含量为50000mg/L ,需要配制有效氯含量为1000mg/L的消毒剂溶液10升(10000ml),应取消毒剂原液多少毫升?加水多少升?V=( C / W / )/C;=(1000mg/L X10000ml) /50000mg/L=200mlX=10000-200=9800ml=9.8 升故应取消毒剂原液200ml,加水9.8升,即可配制有效氯含量为1000 mg/L的消毒剂溶液10 升。
例2,某含氯消毒剂的有效氯含量为0.5%,需要配制有效氯含量为1000mg/L的消毒剂溶液10升(10000ml),应取消毒剂原液多少毫升?加水多少升?有效氯含量为0.5%相当于100ml消毒剂中含有0.5g ( 500mg)有效氯,每升(1000ml)中含有5000mg有效氯,即有效氯含量为5000mg/L。
V = ( C / >V / )/C;=(1000mg/L >0000ml) /5000mg/L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2000mlX =10000-2000 = 8000 ml =8 升故应取有效氯含量为0.5%消毒剂原液2000ml,加水8升,即可配制有效氯含量为1000mg/L的消毒剂溶液10升。
例3,某含氯消毒剂的有效氯含量为0.5%,需要配制有效氯含量为200PPm 的消毒剂溶液10升(10000ml),应取消毒剂原液多少毫升?加水多少升?1PPm相当于1000000ml消毒剂中含有1g( 1000mg)有效氯,每升(1000ml) 中含有1mg有效氯,即有效氯含量为1mg/L。
固体次氯酸钠的有效氯含量
【原创版】
目录
1.固体次氯酸钠的概述
2.固体次氯酸钠的有效氯含量的测定方法
3.固体次氯酸钠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4.结论
正文
一、固体次氯酸钠的概述
固体次氯酸钠,化学式为 NaClO,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和漂白剂。
它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够杀灭各种微生物,广泛应用于自来水的消毒、游泳池的清洁、纸浆的漂白等领域。
二、固体次氯酸钠的有效氯含量的测定方法
有效氯含量是指固体次氯酸钠中所含的氧化能力相当于氯的百分比。
测定方法如下:
1.酸性介质中,次氯酸根与碘化钾反应析出碘,以淀粉为指示剂,通过滴定法测定有效氯含量。
2.根据次氯酸钠溶液的密度,计算出溶液中的有效氯含量。
公式为:有效氯含量(%)=(溶液密度×溶液体积×摩尔质量)/(摩尔浓度×1000)。
三、固体次氯酸钠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1.固体次氯酸钠应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2.使用时,应根据实际需要配置适当浓度的溶液,通常使用浓度为500-1000mg/L。
3.固体次氯酸钠的有效氯含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因此建议现用现配,避免溶液放置时间过长。
四、结论
固体次氯酸钠是一种具有较高氧化性的消毒剂和漂白剂,其有效氯含量的测定方法包括酸性介质中的滴定法和根据溶液密度计算的方法。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配置方法消毒剂有消毒剂浓度的换算和使用液的配制方法消毒剂有效成份含量的计算公式如下:1.V=( C'×V')/C;2.X=V'-V;式中:C 为使用说明书中标识的消毒剂原液的有效成份含量(浓度)。
V 为所需消毒剂原液的体积。
C'为欲配制消毒剂溶液的有效成份含量(浓度)。
V'为欲配制消毒剂溶液的体积。
X 为所需自来水的体积。
为便于大家尽快掌握消毒剂浓度的换算和使用液的配制,特举例如下:例1, 某含氯消毒剂的有效氯含量为50000mg/L,需要配制有效氯含量为1000mg/L的消毒剂溶液10升(10000ml),应取消毒剂原液多少毫升?加水多少升?V=( C'×V')/C;=(1000mg/L×10000ml)/50000mg/L=200ml X=10000-200=9800ml=9.8升故应取消毒剂原液200ml,加水9.8升,即可配制有效氯含量为1000 mg/L的消毒剂溶液10升。
例2,某含氯消毒剂的有效氯含量为0.5%,需要配制有效氯含量为1000mg/L的消毒剂溶液10升(10000ml),应取消毒剂原液多少毫升?加水多少升?有效氯含量为0.5%相当于100ml消毒剂中含有0.5g(500mg)有效氯,每升(1000ml)中含有5000mg有效氯,即有效氯含量为5000mg/L。
V = ( C'×V')/C;=(1000mg/L×10000ml)/5000mg/L= 2000ml X =10000-2000 = 8000 ml =8升故应取有效氯含量为0.5%消毒剂原液2000ml,加水8升,即可配制有效氯含量为1000mg/L的消毒剂溶液10升。
例3,某含氯消毒剂的有效氯含量为0.5%,需要配制有效氯含量为200PPm的消毒剂溶液10升(10000ml),应取消毒剂原液多少毫升?加水多少升?1PPm相当于1000000ml消毒剂中含有1g(1000mg)有效氯,每升(1000ml)中含有1mg有效氯,即有效氯含量为1mg/L。
次氯酸钠有效氯含量的测定次氯酸钠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消毒剂,其消毒效果主要取决于有效氯含量。
因此,准确测定次氯酸钠中有效氯的含量对于保证消毒效果、合理使用消毒剂以及评估产品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次氯酸钠有效氯的概念有效氯是指含氯化合物中氧化能力相当于氯的量。
在次氯酸钠中,有效氯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根(ClO⁻),它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够杀灭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
二、测定次氯酸钠有效氯含量的方法目前,常用的测定次氯酸钠有效氯含量的方法主要有碘量法和分光光度法。
1、碘量法碘量法是测定次氯酸钠有效氯含量的经典方法。
其原理是在酸性介质中,次氯酸钠与碘化钾反应生成碘,然后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碘,根据硫代硫酸钠的用量计算出有效氯的含量。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准确称取一定量的次氯酸钠样品,置于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2)移取一定体积的稀释后的样品溶液于碘量瓶中,加入适量的碘化钾和硫酸溶液,摇匀,暗处放置一段时间,使反应充分进行。
(3)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黄色时,加入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即为终点。
(4)根据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和用量,计算出次氯酸钠中有效氯的含量。
碘量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准确性高,但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反应条件,如酸度、反应时间等,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2、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是基于物质对光的吸收特性来测定有效氯含量的方法。
在一定条件下,次氯酸钠与特定试剂反应生成有色物质,通过测定该有色物质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从而计算出有效氯的含量。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快速、灵敏,但需要使用分光光度计等专业仪器,并且对试剂的纯度和操作的准确性要求较高。
三、测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样品的采集和保存在采集次氯酸钠样品时,应使用干净、干燥的容器,并避免样品受到污染。
样品采集后应尽快进行测定,如果不能立即测定,应将样品保存在阴凉、避光的地方,以防止有效氯的损失。
漂白粉中有效氯和总钙量的测定摘要:本实验主要采用碘量法测定漂白粉中得有效氯,用络合滴定法测定固体总钙。
关键字:漂白粉有效氯固体总钙含量前言:漂白粉是氢氧化钙、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2 ],有效氯含量为30%-38%。
其中有效氯和固体总钙含量是影响产品质量的两个关键指标,准准确的测定其含量是很重要的。
漂白粉为白色或灰白色粉末或颗粒,有显著的氯臭味,很不稳定,吸湿性强,易受光、热、水和乙醇等作用而分解。
漂白粉溶解于水,其水溶液可以使石蕊试纸变蓝,随后逐渐褪色而变白。
遇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可游离出次氯酸,遇稀盐酸则产生大量的氧气。
漂白粉作为杀菌消毒剂,价格低廉、杀菌力强、消毒效果好。
如用于饮用水和果蔬的杀菌消毒,还常用于游泳池、浴室、家具等设施及物品的消毒,此外也常用于油脂、淀粉、果皮等食物的漂白。
还可用于废水脱臭、脱色处理上。
在食品生产上一般用于无油垢和设备的消毒。
如操作台、墙壁、地面、冷却池、运输车辆、工作胶鞋等。
一、实验原理1、碘量法测定有效氯的原理:测定漂白粉中有效氯可在酸性溶液中进行,用次氯酸盐与碘化钾反应析出定量的碘,然后用Na2 S2O3标准溶液滴生成的碘:Ca(OCl)2+4KI+4H+═CaCl2+4K2+2I2+2H2OI2+2Na2S2O3═Na2S4O6+2NaI2 、络合滴定法测定固体总钙:用EDTA标准溶液测定钙,调节溶液的pH≥12,以钙指示剂作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酒红色变为纯蓝色。
钙指示剂(常以H3Ind表示)在水溶液中按下式解离:H3Ind2H++Hind2-HInd2-与Ca2+形成比较稳定的配离子,其反应为:HInd2-+ Ca2+CaInd-+H2O(纯蓝色) (红色)当用EDTA溶液滴定是,由于EDTA能与Ca2+形成比CaInd-更稳定的配离子与其反应如下:CaInd-+H2Y2-+OH-CaY2-+Hind2-+H2O(红色) (无色)(纯蓝色)实验部分:试剂:漂白粉、质量为10%的KI溶液、1:1盐酸、Na2S2O3(0.02250mol/L)、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淀粉溶液、EDTA(0.07832mol/L)、镁溶液、钙指示剂。
消毒剂浓度的换算和使用液的配制方法消毒剂有效成份含量的计算公式如下:1.V=( C'×V')/C;2.X=V'-V;式中:C为使用说明书中标识的消毒剂原液的有效成份含量(浓度)。
V为所需消毒剂原液的体积。
C'为欲配制消毒剂溶液的有效成份含量(浓度)。
V'为欲配制消毒剂溶液的体积。
X为所需自来水的体积。
为便于大家尽快掌握消毒剂浓度的换算和使用液的配制,特举例如下:例1, 某含氯消毒剂的有效氯含量为50000mg/L,需要配制有效氯含量为1000mg/L的消毒剂溶液10升(10000ml),应取消毒剂原液多少毫升?加水多少升?V=( C'×V')/C;=(1000mg/L×10000ml)/50000mg/L=200mlX=10000-200=9800ml=9.8升故应取消毒剂原液200ml,加水9.8升,即可配制有效氯含量为1000 mg/L的消毒剂溶液10升。
例2,某含氯消毒剂的有效氯含量为0.5%,需要配制有效氯含量为1000mg/L 的消毒剂溶液10升(10000ml),应取消毒剂原液多少毫升?加水多少升?有效氯含量为0.5%相当于100ml消毒剂中含有0.5g(500mg)有效氯,每升(1000ml)中含有5000mg有效氯,即有效氯含量为5000mg/L。
V = ( C'×V')/C;=(1000mg/L×10000ml)/5000mg/L= 2000mlX =10000-2000 = 8000 ml =8升故应取有效氯含量为0.5%消毒剂原液2000ml,加水8升,即可配制有效氯含量为1000mg/L的消毒剂溶液10升。
例3,某含氯消毒剂的有效氯含量为0.5%,需要配制有效氯含量为200PPm的消毒剂溶液10升(10000ml),应取消毒剂原液多少毫升?加水多少升?1PPm相当于1000000ml消毒剂中含有1g(1000mg)有效氯,每升(1000ml)中含有1mg有效氯,即有效氯含量为1mg/L。
84消毒液中有效氯含量的测定一、方法提要该消毒剂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水解产生次氯酸,次氯酸能氧化碘化钾,析出定量的碘,碘再用标定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从而求出有效氯含量。
二、样品信息消毒液,500ml/瓶,有效成分次氯酸钠,有效氯含量5.0%±0.75%,有效日期:12个月。
产品外观完整,无泄露、标签完整。
1#、2#、3#样品由厂家提供;收样日期:2010年10月22日。
1#样品生产日期及批号:20100808,检测日期:2010年11月24日。
2#样品生产日期及批号:20100908,检测日期:2010年11月24日。
3#样品生产日期及批号:20101008,检测日期:2010年11月24日。
三、实验试剂2 mol/L 硫酸、100g/L 碘化钾、5g/L淀粉溶液、0.1mol/L 硫代硫酸钠滴定液。
四、实验仪器及条件滴定仪METTLER TOLEDO T50,室温条件下进行。
五、实验过程1. 配制2 mol/L 硫酸、100g/L 碘化钾与5g/L淀粉等溶液。
配制并标定 0.1mol/L 硫代硫酸钠滴定液(并标定浓度为0.100mol/L )2.含量测定方法(1)取消毒剂10ml ,置大烧杯中稀释至1000ml ,用10ml 吸管吸取稀释后的样液10ml 滴定。
(2) 向 100ml 碘量瓶中加 2 mol/L 硫酸 10ml ,5 0g/L 碘化钾溶液 10ml 和混匀的消毒剂稀释液 10.0ml 。
此时,溶液出现棕色。
盖上盖并振摇混匀后加蒸馏水数滴于碘量瓶盖缘,置暗处 5min 。
打开盖,让盖缘蒸馏水流入瓶内。
在METTLER TOLEDO T50滴定仪上,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装于25 ml 滴定管中) 滴定游离碘,仪器自动搅拌加量并记录用去的硫代硫酸钠滴定液总量,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重复测2 次,取 2 次平均值进行有效氯含量计算。
六、实验结果因 1mol/L 硫代硫酸钠滴定液 1mL 相当于0.03545 g 有效氯,按下式计算有效氯含量:式中:X 为有效氯含量,%或g/L ;c 为硫代硫酸钠滴定液浓度,mol/L ; Vst 为滴定用去硫代硫酸钠滴定液体积,ml ;m 为碘量瓶中所含消毒剂原药质量,g ;V 为碘量瓶中含液体消毒剂原液体积,ml 。
有效氯含量的计算
计算公式下载后可见1、定义:
有效氯,是指含氯化合物(尤其作为时消毒剂)中氧化能力相当的氯量,可以定量地表示消毒效果。
————说白了就是和氯气对比,相当于多少纯氯气!
2、假定:
纯氯气的杀菌能力是100%,也就是有效氯含量为100%。
3、常用的氧化剂:
现在常用的含氯杀菌剂有:次氯酸钠、次氯酸钙、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二氧化氯。
5、结论
极端有效氯指的是纯物质的极限值,现在市面上的都打不到100%的纯物质,所以都在打折扣。
优质漂白粉的有效氯含量为25-35%;不纯的次氯酸钙约为60%;二氯异氰尿酸钠约为60%;三氯异氰尿酸约为90%等
其中常温下:氯气为气态;次氯酸钠、次氯酸钙为溶液;二氧化氯为气态;只有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为固体,能够尽量接近极端有效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