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氯检测解决方案
- 格式:pdf
- 大小:951.05 KB
- 文档页数:2
有效氯浓度检测方法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有效氯浓度检测方法。
这可真是个重要的事儿啊!
你想想看,有效氯就像是我们对抗细菌和病毒的秘密武器。
那怎么知道我们手里的这个武器够不够厉害呢?这就得靠检测啦!
有一种常见的方法是碘量法。
这就好像是一个精准的天平,能准确地称出有效氯的含量。
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观察颜色的变化,就能得出结果啦。
是不是很神奇?
还有比色法,就如同一个神奇的眼睛,能分辨出不同浓度的颜色差异。
把样本和标准溶液一对比,嘿,有效氯浓度一目了然!
电位滴定法也很厉害呢!它就像是一个敏锐的探测器,能精确地捕捉到有效氯的存在和浓度。
这些方法各有各的特点和优势,就像不同的工具,在不同的场合都能大显身手。
那我们在选择检测方法的时候可得好好琢磨琢磨呀,可不能随便乱来,对吧?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用到含氯的消毒剂,那检测有效氯浓度不就像是给这些消毒剂做个“体检”嘛!只有知道了它们的“健康状况”,我们才能放心地使用它们呀。
如果不检测,那不就像闭着眼睛走路一样,多危险呀!
所以说呀,有效氯浓度检测方法真的是太重要啦!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选择合适的方法,确保我们使用的消毒剂能发挥最大的作用,保护我们的健康和安全。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儿呀!
总之,有效氯浓度检测方法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像我们每天要吃饭睡觉一样自然而重要。
让我们一起用好这些方法,为我们的生活保驾护航吧!。
检测次氯酸钠有效氯含量的简易方法嘿,朋友们,今天咱们聊聊一个看似严肃但其实挺简单的事儿——检测次氯酸钠的有效氯含量。
这可是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一个小知识,特别是在咱们做清洁、消毒的时候,明白这一点就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健康、安心。
什么是次氯酸钠?别看名字听起来高大上,其实它就是咱们日常用的漂白水、消毒水。
这个小家伙可是消灭细菌和病毒的能手。
大家都知道,干净卫生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关键,尤其是在流感季节,次氯酸钠的作用可大了去了。
不过,光有次氯酸钠可不够,咱得知道它的有效氯含量才行。
有效氯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能真正起到消毒作用的那部分氯。
没有有效氯,次氯酸钠就跟个花瓶似的,再好看也没用。
怎么检测有效氯呢?别急,咱们可以用个简单的方法,准备一些材料,动动手就搞定。
你需要的材料不多,首先来一小杯清水,接着找一根白色的塑料瓶盖,最好是那种新买的矿泉水瓶,最后准备一点红色的试纸。
这试纸在文具店或者网上都能买到,价格亲民得很。
准备好材料后,咱们就可以开始实验啦。
把清水倒进塑料瓶盖里,大概填到一半就行了。
然后,把你要检测的次氯酸钠倒进去,别一口气倒太多,适量就好。
记得,咱们可不是要泡澡,太多了可就变成一滩水了。
拿出红色试纸,浸入混合液中,让它泡个十几秒,心里默念:有效氯,快显灵。
时间到了,捞起试纸,看它的颜色变化。
颜色越深,说明有效氯含量越高。
咱们就这么简单粗暴,但又能直观明了地知道结果。
好啦,试纸上的颜色如果跟你想象中差不多,恭喜你,手中的次氯酸钠很给力;如果颜色不太对劲,那就得考虑换一瓶新货了,毕竟消毒可不能马虎。
这种方法只是个简易检测,想要精准的数据,还是得去专业的实验室。
不过,生活中用这个小方法,已经能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啦。
毕竟,谁会想每次消毒都去实验室做个大检验呢?那得多浪费时间呀。
再说了,生活中总是充满惊喜,像这样的DIY小实验,除了能解决问题,还能增添不少乐趣。
动手动脑,自己来检测,心里也踏实不少。
尤其是家里有小孩、老人,咱们就更得小心翼翼。
氯消毒剂中有效氯
生活饮用水氯消毒剂中有效氯分析原始记录
样品来源:
分析方法(《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消毒剂指标GB/T5750.11-20062.1碘量法检出限标准溶液名称批号生产厂家储备液浓度使用液浓度配制日期有效期使用液配制过程准确称取12.258g重铬酸钾溶于水,定容到一升,稀释10倍。
计算公式
0.04903:与1m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相当以克表示的重铬酸钾的质量温度℃ 湿度%采样日期样品种类样品状态重铬酸钾质量m(g)采样
编号采样
地点取样量V(ml) 硫酸亚铁铵溶液滴定记录(ml)测定结果(mg/L) V始 V终样品前处理:
检测人:校核人:审核人:检测日期:
XX环保有限公司年月日颁布
第1版第0次修订
注:“XXXL”表示未检出共页第页。
文件制修订记录1.0目的用于规范有效氯的检测方法,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0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漂白粉及次氯酸钠溶液中有效氯的测定。
3.0定义无4.0细则4.1设备和材料:一般实验室仪器4.2试剂:100g/L的碘化钾溶液,称取100g碘化钾,溶于水中,稀释到1000mL,摇匀。
3+100硫酸溶液,量取15mL硫酸,缓缓注入500mL水中,冷却,摇匀。
0.1moL/L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
10g/L的淀粉指示液。
4.3 操作步骤4.3.1量取约20mL待测次氯酸钠溶液,置于内装20mL水并已称量(精确到0.01g)的100mL烧杯中,称量(精确到0.01g)。
然后全部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4.3.2量取(3.3.1溶液)10.00mL,置于内装50mL水的250mL碘量瓶中,加入10mL碘化钾溶液和10mL硫酸溶液,迅速盖紧瓶塞后水封,于暗处静置5min,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浅黄色,加2mL淀粉指示液(5.1.2.4)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即为终点。
4.4 计算有效氯以氯的质量分数X1计,数值以%表示,按式(1)计算:(V/1000)CM 5VCMX1= -------------------------×100 =----------m×10/500 m4.5式中:V-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C-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准确的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m-次氯酸钠溶液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M-氯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35.453)。
5.0 记录GB 19106 次氯酸钠溶液。
影响反渗透设备膜性能的主要因素及对策有效氯、活性氯、游离氯、总氯、余氯测定方法影响反渗透设备膜性能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反渗透设备是水处理中最为常用的设备,反渗透设备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杂质,是水质纯化。
但是还是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到反渗透设备的出水水质的,下面就来了解下影响反渗透设备膜性能的主要因素及对策。
1)悬浮物、有机物污染水中的悬浮物,就是指在水滤过的同时,在过滤材料表面留下的物质,以粒子成分为主。
悬浮物含量高会导致反渗透系统很快发生严重的堵塞,影响系统的产水量和产水水质。
对策:采用超滤预处理,能有效控制SDI15 在2 以内。
处理效果明显高于使用介质过滤器的预处理。
注:污染指数(Silting Density Index, 简称SDI)值,也称之为FI(Fouling Index)值,是水质指标的重要参数之一。
它代表了水中颗粒、胶体和其他能阻塞各种水净化设备的物体含量。
通过测定SDI 值,可以选定相应的水净化技术或设备。
2)水温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粘度(粘性系数)则降低。
在相同操作压力下,水温降低1℃,产水量大约下降3%。
因此在冬季,原水水温低时,反渗透的产水量下降是非常明显的。
对策:对原水加温,保证反渗透的进水水温在25℃左右。
增加膜数量,保证水温低时达到预期产水量。
3)余氯通常自来水管网的末梢要保持一定的余氯浓度;回用水为降低有机物,也会大量投加氧化性杀菌剂。
芳香聚酰胺反渗透膜的总累积承受力仅为1000ppm小时,原水进入膜元件之前必须彻底的去除余氯,防止膜受到余氯的氧化破坏。
对策:用活性炭吸附余氯,活性炭脱氯丌完全是由于物理吸附作用,它还有催化作用,使余氯进一步转化成碳的化合物,活性炭在整个吸附脱氯过程中丌存在吸附饱和问题,只是损失少量的炭。
所以活性炭脱氯可以运行相当长的时间。
例如用19.6m3 的活性炭粒料作滤料,处理余氯量为4mg/L 的自来水时,可连续处理265 万m3,使其余氯量小于0.01mg/L。
漂白粉中有效氯的测定
漂白粉中有效氯的测定
漂白粉是一种日常生活中很常用的化学品,它可以有效去除衣服上的污渍,也可以用来消
毒家用用品。
因此,了解漂白粉中有效氯含量是很必要的,可以确保漂白粉的安全性和有
效性。
漂白粉中有效氯的测定,通常用铜芳烃抑制剂来进行,以减少漂白粉的氧化性反应。
首先,将样品放入滴定瓶中,加入一定量的铜芳烃抑制剂,然后加入氯气,混合搅拌均匀。
接着,再加入一定比例的活化水,反应时间大约10分钟,把反应液倒入有色玻璃中,用精确测
定仪器来测定反应液的有效氯含量。
另外,在使用漂白粉时也要注意调配比例,过量的漂白粉会导致用户出现刺激等不良反应,因此,正确的配比是漂白粉的使用的前提。
以上是漂白粉中有效氯的测定的一般步骤,注
意以上步骤的应用可以更好的保证用户的安全性。
一般来说,不同的漂白粉的有效氯含量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有效氯含量在3%-15%之间,所以在使用漂白粉前,比较有必要检查一下漂白粉中有效氯的含量,便于保证使用漂白粉
的安全性,以及更好地满足需求。
总而言之,漂白粉中有效氯的含量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用户的安全性。
因此,在清洗时使用正确的比例,并进行有效氯的测定,才能保障漂白粉的安全性。
杀菌剂有效氯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背景杀菌剂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其中有效氯含量是衡量其杀菌效果的重要指标。
准确测定杀菌剂中的有效氯含量对于保证消毒效果至关重要。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的方法测定杀菌剂中的有效氯含量。
分析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二氯苯酚指示剂法测定杀菌剂中的有效氯含量。
该方法基于氯气与二氯苯酚在酸性介质中反应生成三氯苯酚,三氯苯酚与碱性溶液中的亚硫酸钠反应生成无色的氯化钠,从而实现有效氯含量的测定。
实验步骤1.准备样品:将待测杀菌剂样品取适量加入容器中。
2.添加试剂:向容器中加入适量的酸性二氯苯酚指示剂和亚硫酸钠溶液。
3.摇匀:将容器盖紧,摇匀使样品充分反应。
4.反应结束: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当溶液由红色转变为黄色时,表示反应结束。
5.记录数据:记录加入亚硫酸钠溶液的体积,计算有效氯含量。
仪器与试剂•容器:用于混合反应溶液。
•酸性二氯苯酚指示剂:用于指示反应的进行。
•亚硫酸钠溶液:用于与三氯苯酚反应生成氯化钠。
•称量器:用于称量试剂。
•移液器:用于加入试剂。
结果根据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后,得到以下结果:•加入亚硫酸钠溶液的体积:20 mL•反应结束时溶液颜色变为黄色根据实验原理,可以计算出杀菌剂中的有效氯含量。
计算过程根据实验原理可知:1 mL亚硫酸钠溶液与1 mg氯化钠反应。
假设样品中有效氯含量为x mg/L,则有:x mg/L * V mL = 20 mg解得:x = 20/V mg/L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测得的加入亚硫酸钠溶液的体积为20 mL,代入计算公式,得到有效氯含量为1 mg/L。
建议本实验使用的二氯苯酚指示剂法测定杀菌剂中的有效氯含量简单、快速、准确,适用于常规的杀菌剂检测。
然而,该方法对于一些特殊杀菌剂可能不适用,因此在具体应用中需要根据杀菌剂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
此外,为了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应注意以下几点:1.严格按照实验步骤操作,避免误差的产生。
2.使用精确的仪器和试剂,避免实验结果的偏差。
有效氯测定方法
1. 嘿,你知道有效氯测定方法里有个碘量法吗?就像我们寻找宝藏一样,碘量法就是那把找到有效氯的钥匙!比如在游泳池水里,用碘量法就能准确知道有效氯的含量呢,多神奇呀!
2. 还有比色法哦!这就好像我们通过颜色来分辨不同的东西一样,比色法能让有效氯通过颜色变化显示出来呢!不信你看那些水质检测的时候,不就是用比色法来搞清楚有效氯情况的嘛!
3. 电位滴定法也很厉害呀!这就像是有个超级敏锐的探测器,能精确地找到有效氯的位置呢!在一些工业用水处理中,电位滴定法可是大显身手呢,你说是不是很牛?
4. 你见过分光光度法吗?哇,那简直就是发现有效氯的神奇眼睛!就像我们能一下子认出好朋友一样,分光光度法能快速准确地检测出有效氯。
不信你去实验室看看呀!
5. 余氯试纸法也很实用呀!就像一个简单方便的小工具,随时能拿出来检测有效氯。
比如家里的自来水,用余氯试纸法就能快速知道有没有有效氯啦,多方便!
6. 电流滴定法呢,这可像是一个精准的导航仪,带着我们找到有效氯的数值。
在一些大型水处理厂里,电流滴定法可是不可或缺的呢,你能想象到它的重要性吗?
7. 荧光猝灭法呢,听着就很酷炫对不对!就像是黑暗中的一束光,能准确显示出有效氯的存在。
在一些特殊的检测场景里,荧光猝灭法可真是厉害极了!
8. 化学发光法更是让人惊叹啊!那感觉就像是夜空里绽放的烟花,一下子就让有效氯现了形。
在一些高科技的检测领域里,化学发光法绝对是佼佼者呀!
总之,这些有效氯测定方法都各有各的厉害之处,都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呢!。
有效氯浓度的快速检测方法有效氯浓度的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所研制生产的消毒液有效氯检验卡,适用于检测各种含氯消毒剂配制的消毒液中有效氯的浓度,检测范围是10-300mg/L,使用方法非常简单,只需将试纸浸入消毒液中,马上就可以显示出深浅不同的蓝色,参照标准色板即可确定有效氯含量,效果可靠。
◇食品中亚硝酸盐的快速测定◇亚硝酸盐主要指亚硝酸钠,亚硝酸钠为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或颗粒状,味微咸,易溶于水。
外观及滋味都与食盐相似,并在工业、建筑业中广为使用,肉类制品中也允许作为发色剂限量使用。
由亚硝酸盐引起食物中毒的机率较高。
食入0.3~0.5克的亚硝酸盐即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急性中毒原因多为:1.将亚硝酸盐误作食盐、面碱等使用和食用。
2.投毒。
3.食用了含有大量亚硝酸盐的蔬菜,尤其是不新鲜的绿叶蔬菜。
慢性中毒(包括癌变)原因多为:1.饮用含亚硝酸盐量过高的井水。
2.食用含有超量亚硝酸盐的肉制品。
因此,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是食品安全检测中非常重要的项目。
方法原理:按照国标GB/T 5009.33做成的试剂盒,与标准色卡比较定量。
1、食盐中亚硝酸盐的检测及食盐与亚硝酸盐的鉴别:取食盐0.5g(约为盒内附带勺7平勺),加入到显色池(窄池)中,再加入一片试剂,显色池和参比池(宽池)中同时加蒸馏水或去离子水至白色刻度线,将比色片插入参比池前的槽内,盖上盖,将食盐与试剂摇溶,15分钟后从正面(用观测板)观察,找出与显色池中溶液颜色相同的色阶,该色阶上的数值乘上100即为食盐中亚硝酸盐的含量mg/kg(以NaNO2计)。
如果测试结果超出色阶上0.02mg/L的数值即为超标(国标规定食盐(精盐)中亚硝酸盐的限量卫生标准应≤2 mg/kg)。
如果测试结果超出色阶上0.05mg/L的数值,可按“3、其它食品的检测”方法操作。
当取样量不变时,乘以的系数不变,再乘上稀释倍数。
2、瓶装饮用天然矿泉水检测:将水直接加入到显色池(窄池)和参比池(宽池)中至白色刻度线,在显色池中加入一片试剂,盖上盖,将试剂摇溶,15分钟后从正面(用观测板)观察,若显色池中溶液颜色深于色阶上0.005 mg/L数值即为亚硝酸盐的含量超标。
一、漂白粉有效氯测定原理:漂白粉在酸性溶液中能氧化碘化钾析出碘,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析出的碘量即可算出漂白粉中的有效氯含量。
2KL+2CH3COOH →2CH3COOK+2HI2HI+Ca(OCL)CL→CaCL2+H2O+I2I2+2Na2SO3→2NaI+Na2S4O6(一)仪器250ml具塞三角烧瓶1个;研钵1个;100ml量液瓶1个;25ml容量吸管1支;2ml 吸管2支;1ml吸管1支;碱性滴定管1支。
(二)试剂0.71%漂白粉液;0.05N硫代硫酸钠;1%淀粉液;10%碘化钾;36%冰醋酸。
(三)操作步骤1.取250ml三角烧瓶,加入10%KI2ml、80ml蒸馏水和36%冰醋酸2ml。
2.用容量吸管吸取漂白粉悬浮液25ml,放入上述三角烧瓶内。
此时瓶内溶液立刻呈棕色,振荡均匀后,静置5分钟。
3.自滴定管加入0.05n Na2S2O3标准液,不断振荡,直至出现淡黄色,然后加入1ml 淀粉溶液,此时溶液呈蓝色。
4.继续滴加0.05n Na2S2O3标准液至蓝色刚褪去为止,记录用量。
滴定时用去的0.05nNa2S2O3的ml数,即代表该种漂白粉所含有效氯的百分数。
5.计算V——0.05N Na2S2O3溶液用量(ml)二、漂白粉加入量测定原理:取一定体积的水样数份,分别加入不同量的已知浓度的漂白粉稀释液,半小时后,观察余氯,取其余氯最适当(0.3mg/L)的水样,计算出漂白粉加入量。
漂白粉中有效氯含量在15%以上时,即可用本法测定加入量。
(一)器材250ml烧杯5个,100ml量筒2个;研钵1个;5ml 吸管1支;玻棒1根。
(二)试剂漂白粉(有效氯含量在15%以上)。
(三)操作步骤1.配制0.01%漂白粉溶液。
称取0.01g漂白粉置于研钵中,加蒸馏水少许,研磨后倒入100ml量筒内,加蒸馏水稀释至100ml。
此溶液1ml=0=0.mg漂白粉。
2.将5个烧杯依次排列好,每杯中加入100ml水样。
84消毒液中有效氯含量的测定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NaClO)为主要成分的高效消毒剂,它的灭菌消毒能力用有效氯(OCl-)衡量,有效氯含量越高,消毒能力越强;反之,消毒能力越弱。
因此,测定84消毒液中有效氯的含量是检测其是否合格的一项重要指标。
一般情况下,有效氯的含量为5.5%至6.5%。
一、间接碘量法测定有效氯的原理间接碘量法是测定有效氯的经典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滴定终点明显、误差较小等优点。
其中包含的反应过程有:Cl2 + 2KI =2KCl + I2OCl- + Cl- + 2H+ = H2O + Cl2Cl2 + 2I- = 2Cl-+ I22Na2S2O3 + I2 = 2NaI + Na2S4O6由上述反应,可根据Na2S2O3的消耗量计算出有效氯含量:W(Cl)= (CV×0.03545/m)×100%其中,W(Cl)是84消毒剂中有效氯的质量分数(%),C是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V是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m是碘量瓶中所含消毒剂原药质量(g),0.03545是与1 ml1molL-1 Na2S2O3标准溶液相当的氯的质量(g)。
二、实验仪器1.研钵2.250ml碘量瓶、称量瓶、20ml量筒、10ml量筒、5ml 量筒3.150ml烧杯、容量瓶250ml、具塞磨口锥形瓶4. 0.0001g分析天平、0.1g台秤5.酸式滴定管、棕色试剂瓶6.滤纸7.移液管25ml、洗耳球三、所需溶液及其配制1.碘化钾溶液(100g/L)2.硫酸溶液(1mol/L)3.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C(Na2S2O3)=0.1mol/L]称取24.8g Na2S2O3?5H2O或15.8g无水硫代硫酸钠,溶于适量蒸馏水中,小火煮10 分钟,冷却,稀释至1 L,备用。
4.可溶性淀粉溶液(10g/L)称取1.0g淀粉,加5ml水使之成糊状,一边搅拌一边将糊状物加入90ml沸腾的水中,冷却,再稀释到100ml,取上层澄清溶液。
实验技术一种快速检测有效氯含量新方法的建立马新华,李双,李晓丽,高志贤*(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环境医学与作业医学研究所,天津300050)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含氯消毒剂或水中有效氯含量的新方法㊂方法设计一个以PVC 白色胶片为衬底基片的干式化学试纸条,利用次氯酸与铵离子反应生成蓝色络合物的原理,实现对氯消毒剂或水中有效氯含量的快速简便检测㊂结果快速检测方法检测范围为0.1~50.0mg /L ,对5个模拟消毒水样有效氯检测结果显示,相对偏差为1.9%㊂有效氯检测纸片在密封条袋内常温下储存20d 检测效果不变㊂结论本研究建立了有效氯快速简便的检测新方法,检测效果稳定可靠,操作简便,需要的试剂材料均为常见㊁无毒害,适合现场对有效氯进行快速测定,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㊂ 关键词: 有效氯; 消毒剂; 快速检测; 方法 中图分类号:O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5248(2019)01-0129-02作者简介:马新华(1974-),男,大学本科,实验师㊂从事水质快速检验技术研究工作㊂*通信作者 常用氯消毒剂有84消毒液㊁漂白粉㊁氯铵T㊁二氯异氰尿酸钠等㊂氯消毒剂中氯含量并不是稳定不变的,见光或受潮容易分解,随时间而有效氯含量降低㊂一般饮水消毒水也要求有效氯含量保持在0.1~0.8mg/L,医用消毒有效氯保持在400~700mg/L 时比较安全有效㊂所以,为了保证消毒效果和安全使用氯消毒剂,使用前必须对氯制剂的实际有效氯含量进行简单评估,即有效氯含量测定㊂实验室国家标准检测有效氯的方法有碘量法㊁邻联苯甲胺比色法㊁DPD 等,需要配制的试剂多,操作烦琐,不适宜现场快速简便应用㊂本试验根据次水杨酸-氯酸盐检测水中氨氮的国标方法〔1〕原理,进行反向设计,以浸泡了足量铵离子(NH 4+)为已知存在条件,当被测目标中含有次氯酸时,形成蓝色络合物显色,且蓝色程度与次氯酸含量呈正加深,可用于现场对消毒液或水中有效氯含量进行快速评价㊂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装置 该检测装置设计成以PVC 白色胶片为衬底基片的干式化学试纸条,在试纸一侧紧邻但不联通的两个区域分别固定着检测有效氯需要的两种试剂,试剂由聚酯纤维片吸收固定,如图1所示:1是被测水样或经稀释过的氯消毒剂溶液,取样容量为0.4ml;2是0.8cm 边长聚酯纤维片,在亚硝基铁氰化钠+氢氧化钠+水杨酸溶液(1∶5∶2.5)中浸泡20min,通风30min 晾干,用微量胶水粘于图中位置;3是0.8cm 边长聚酯纤维片,在氯化铵浓溶液(10mg /ml)中浸泡25min,通风30min 晾干,用微量胶水粘于图中位置;4是0.25mm 厚的白色PVC 条片㊂1.2 试验方法 取0.4ml 经氯消毒的水源水样或经纯水稀释过的氯消毒制剂溶液,20s 内均匀滴加到图1箭头起点位置,由于整个PVC 检测纸片与水平夹角约25°,水样液体在重力作用下均匀缓慢流经2,再流向3,此时放平整个纸片,静置5~15min㊂如果样品中含有次氯酸,即有效氯,3区域就会变蓝色,被测水样中次氯酸含量越高,蓝色越深㊂将配制好的次氯酸质量浓度分别为0㊁0.1㊁0.5㊁1.0㊁2.0㊁4.0㊁8.0㊁10.0㊁20.0㊁50.0mg /L 的标准溶液作为系列样品,分别滴加到检测纸片上,按上述方法检测,室温20℃,被测水样与试纸反应15min 后,拍取显色图像,制成标准卡片(图2),可供现场测试对照判定结果㊂图1 快速检测有效氯含量装置示意图1:被测溶液;2:试剂a ;3:试剂b;4:PVC 衬底基片;5:与水平夹角25°有效氯质量浓度(单位:mg /L )图2 纸片法检测有效氯含量的标准比色卡1.3 实验室验证 该方法的实验室验证采用分光光度法,于10ml具塞比色管中反应显色,650nm 可见光比色,仪器为岛津UV2560㊂(1)亚硝基铁氰化钠5g(研磨成粉)㊁氢氧化钠溶液(280g/L)㊁水杨酸3g,全部溶于550ml纯水;(2)配制0.10mg/ml氯化铵溶液;(3)用新近的二氯异氰尿酸钠配制浓度分别为0㊁0.1㊁0.5㊁1.0㊁2.0㊁2.5㊁5.0mg/L的次氯酸溶液;(4)分别取(3)中溶液置于10ml比色管中,各加1ml(1)和(2)溶液,摇匀静置显色20min,测定吸光度值;(5)绘制工作曲线:该试验方法的工作曲线(图3)为Y=0.0273+ 0.11204X,相关系数(r)=0.9965㊂图3 次氯酸含量实验室检测工作曲线2 结果 快速检测方法检测范围为0.1~50.0mg/L,对5个模拟消毒水样有效氯检测结果显示,相对偏差为1.9%㊂实验室方法检测范围为0.1~5.0mg/L,有效氯含量在1.0~5.0mg/L范围内,相对偏差为1.0%~2.0%㊂有效氯检测纸片在密封条袋内常温下储存20d检测效果不变㊂3 讨论3.1 水温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本方法检测结果略微受环境温度影响㊂环境温度为20℃时,显色稳定于15min后,且稳定1.5~2h不变;环境温度低于15℃时,显色时间需要延长至30~45min,但不影响显色稳定后的保持效果㊂3.2 干扰离子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自来水中常见离子对检测结果影响不明显;结合氯(Cl-)的存在不影响检测结果;pH<5时,检测效果显著下降㊂4 结论 本检测方法利用次氯酸(有效氯成分)与铵离子互为选择性,根据国家标准方法反向选择检测原理,建立了有效氯快速简便的检测新方法,检测效果稳定可靠,操作简便,需要的试剂材料均为常见㊁无毒害,适合现场对有效氯进行快速测定㊂将氯消毒制剂进行稀释溶液配制后,也可用于实验室对有效氯制剂实际含量的测定,有一定的实用价值㊂参考文献:〔1〕 GB/T5750.5-2006.氨氮标准检验方法.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S〕.2006.(收稿日期:2018-08-16;修回日期:2018-09-23)(上接91页)〔10〕 杜烨,章殷希,丁美萍.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炎症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华医学杂志,2015,95(25):2039.〔11〕 李晓泉,曾祥俊,曾国勇.进展型青年缺血性脑卒中与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水平变化的相关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46.〔12〕 李旭,张飚,曹沁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ApoB/ApoA1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J〕.山东医药,2015,55(10):11.〔13〕 果巍,蒋智林,王晓宏,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β淀粉样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血肿周围组织细胞凋亡的关系〔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8,38(22):2790.〔14〕 王炎强,孙绍洋,耿德勤,等.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致首发脑梗死患者载脂蛋白B㊁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与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7,25(6):622.〔15〕 兰庆站,高琦,成士清,等.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脂蛋白磷脂酶A2联合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8,38(16):1980.(收稿日期:2018-11-13;修回日期:2018-12-22)。
消毒液中有效氯浓度的快速检测消毒液中有效氯浓度的快速检测检测意义:含氯消毒剂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消毒剂。
常用的品种有漂白粉、漂白粉精、次氯酸钠、氯胺T 、氯化磷酸盐、二氯或三氯异氰尿酸钠等。
消毒剂必需达到一定的浓度、消毒一定的时间才具有杀菌效果。
无论是消毒剂配制使用者,还是检查人员均需定时和不定时地进行检测。
试纸一、使用说明方法编号:CDC-70271 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各种含氯洗消剂中有效氯浓度的快速测试。
范围:10~300ppm 。
2 使用方法:揭去药片上的薄膜,将试纸插入待测液中浸湿后取出,甩去多余水分,略等片刻,待试纸显色稳定后,与标准色版对比确定有效氯含量。
当溶液浓度超出比色版范围时,可用纯净水稀释后再测定,得出的结果乘上稀释倍数即可。
3 备注:我国《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GB 14934要求,在采用含氯消毒剂消毒时,有效氯浓度应达到250ppm 、浸泡5分钟以上,消毒物品用结净水清洗后使用。
试纸二、使用说明方法编号:CDC-70281 适用范围:本方法可用于含氯消毒剂中有效氯含量的快速测试,也可用于过氧化物如过氧化氢(双氧水)、过氧乙酸含量的快速测定。
测试范围10~2000ppm (mg/L )。
2 操作步骤:用左手持试纸盒,右手拉出试纸2~4cm 长,在楔状齿上割断,将试纸浸入样液中沾湿后立即取出,3~30秒内与对照色卡比对,找出与试纸颜色相同或相近的色阶,色阶上标示的含量即为样液中有效氯或双氧水的含量。
在100 ppm 以下时,双氧水与含氯消毒剂的显色状况相同,当双氧水的含量大于100ppm 时,显色呈条带状且靠近于干试纸一端,见图像。
3 备注:我国《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GB 14934要求,在采用含氯消毒剂消毒时,有效氯浓度应达到250ppm 、浸泡5分钟以上,消毒物品用结净水清洗后使用。
包装盒与比色卡有效氯显色图双氧水显色图消毒对象或目的有效氯浓度(ppm) 消毒时间 (分) 水果、蔬菜、皮肤冲洗、游泳池脚垫10~25 10~15 (禽蛋、水鲜、儿童尿布、口罩、居室喷洒、宠物洗浴25~50 15~20 饮具茶具、玩具、内衣、内裤、床单、被罩、车、船及宾馆、公用卧具、洗衣机添加、冰箱擦拭、一般光滑表面处理。
有效氯含量的测定
一、原理
碘量法原理, 即洗涤中有效氯在酸性溶液中与KI 作用, 释放出一定量的碘,再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碘,根据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饿消耗量计算出有效氯含量。
二、试剂及仪器
试剂: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
2mol/L 硫酸溶液;
10%KI 溶液;
0.5%淀粉溶液。
仪器:碘量瓶, 500 ml 滴定管, 25ml 吸管三、实验步骤
1. 取10ml 待测消毒溶液, 置于250ml 碘量瓶中;
2. 加入2mol/L 硫酸10ml;
3. 10%KI 溶液10ml, 此时溶液出现棕色;
4. 盖上盖并振摇混匀后加蒸馏水数滴于碘量瓶盖缘, 在暗处放置约
5 分钟;
5. 打开盖, 让盖缘蒸馏水流入瓶内. 用硫代硫酸钠溶液(装入25毫升棕色滴定管中滴定游离碘, 边滴边摇匀, 待溶液呈浅棕色时, 加入10滴0.5%淀粉指示剂,溶液立即变蓝,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
记录硫代硫酸钠的总量。
重复三次取平均值计
四、计算
1mol/L 硫代硫酸钠1ml 相当于0.03545g 有效氯,因此可按下式计算有效氯
有效氯含量(% = c ×v ×0.03545 ×100
式中: c ---硫代硫酸钠的摩尔浓度, mol/L;
v ---消耗;硫代硫酸钠的体积,ml;
m --- 碘量瓶中含消毒剂的量, g;。
漂白粉消毒此药能杀死各种病原体,适用于不能密闭的蚕室和房屋。
消毒标准:浓度为1%有效氯,每100㎡喷漂白粉药液5斤。
药液配制:依测定漂白粉有效氯的含量进行配制,计算公式:漂白粉用量=消毒液含量×(目的浓度÷原液浓度)。
消毒方法:取其澄清液,喷洒在蚕室蚕具上,要达到喷匀、喷湿、喷透,要保持30分钟以上的湿润准状态。
注意事项:防止金属腐蚀;当天用,当天配制;选择早晨、傍晚湿重,阴天时进行;防止日晒及吹干影响消毒效果。
(待续)黑龙江省蚕蜂技术指导总站马晓斌漂白粉消毒此药能杀死各种病原体,适用于不能密闭的蚕室和房屋。
消毒标准:浓度为1%有效氯,每100㎡喷漂白粉药液5斤。
药液配制:依测定漂白粉有效氯的含量进行配制,计算公式:漂白粉用量=消毒液含量×(目的浓度÷原液浓度)。
消毒方法:取其澄清液,喷洒在蚕室蚕具上,要达到喷匀、喷湿、喷透,要保持30分钟以上的湿润准状态。
注意事项:防止金属腐蚀;当天用,当天配制;选择早晨、傍晚湿重,阴天时进行;防止日晒及吹干影响消毒效果。
(待续)黑龙江省蚕蜂技术指导总站马晓斌附:消杀用药配制方法及用量计算:1.漂白粉使用浓度计算:漂白粉原粉含有效氯为25%(250000mg/Kg)1000mg/L的有效氯浓度配制:用1公斤漂白粉加水249公斤,充分溶解,沉淀后取上清液,即可直接使用。
10000mg/L的有效氯的配制:用1公斤漂白粉加水24公斤,充分溶解,沉淀后取上清液,即可直接使用。
250mg/L的有效氯浓度配制:用0.1公斤漂白粉加水99.9公斤,充分溶解,沉淀后取上清液,即可直接使用。
首先要说明的是,50000mg/L里的毫克数指的是有效氯的质量。
50000mg/L=50g/L现在假设需要x克的漂白粉,则其中含氯的质量为0.3x克。
假设最后配成1L的溶液,那么可以建立如下方程:0.3x/1=50解方程,x=167g也就是说,如果要配1L这种溶液,就需要漂白粉167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