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物技术课件10.转基因植物及其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3.98 MB
- 文档页数:37
转基因植物及其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生物技术已经成为人类控制自然的重要手段之一。
其中,转基因技术凭借其可塑性强、高效性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转基因技术是指人为地向生物体中加入一个或多个外源性基因,来改变其性状或增加其功能。
在植物领域中,我们将这种通过转基因技术改变植物基因组的植物称为转基因植物。
转基因植物的优点转基因植物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先,它可以改善作物的抗病性、耐旱性、耐盐性、耐寒性等性状。
例如:在传统培育水稻中,为了提高水稻的青枯病抗性,人们通过选择对病原菌有抗性的品种进行杂交选育,但该方法效率低,耗时长,效果有限。
而通过转基因技术,科学家可以将植物的防御机制与病原菌的关键基因相结合,增强植物的抗病性。
其次,转基因植物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在传统农业中,由于种植大面积、单一作物,造成土地资源的消耗和生态环境的恶化,而转基因植物能够通过改变作物的生长方式和代谢途径来提高其生长速度、减少损失率,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例如:在玉米种植中,将一种接受Bt基因转移的玉米品种作为种子,使玉米在生长过程中能够产生毒素,从而实现对玉米象的控制,进而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此外,转基因植物的生产更为高效。
传统培育中培育新作物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金,而转基因技术可以大幅缩短生产周期,减少生产成本。
例如:在植物基因工程中,将人类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作物中,能够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缩短生产周期,从而提高生产效益。
转基因植物的潜在风险然而,转基因技术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
首先,转基因植物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例如,转基因植物可能与自然植物杂交,导致自然植物受到外来基因的污染,从而影响生态平衡。
其次,转基因植物可能会引起人类健康问题。
例如,加入过量的Bt毒素可能对人体的肠胃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对不良肠道病变的风险有所增加。
再次,转基因植物可能引起道德争议和法律纠纷。
因为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和食品营养价值受到了争议,因此很难达成统一的政策。
转基因植物的应用转基因植物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细胞中,从而改变植物的遗传性状。
转基因植物的应用范围广泛,涵盖了农业、工业、医疗和环保等多个领域。
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将某些有益的基因导入植物中,使其具有更高的生长速度、更大的产量或更好的品质。
例如,科学家将某种具有高产量的基因导入大豆、玉米等农作物中,使其产量大幅度提高。
抗虫、抗病和抗除草剂转基因技术还可以使植物具有抗虫、抗病和抗除草剂等特性。
例如,科学家将某种抗虫基因导入棉花中,使其能够抵抗棉铃虫的侵害,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适应不同环境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使植物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如干旱、高温、盐碱等。
例如,科学家将某种耐旱基因导入小麦中,使其能够在干旱条件下正常生长。
改良植物性状转基因技术可以用来改良植物的性状,如花色、香味、口感等。
例如,科学家将某种基因导入玫瑰中,使其花朵颜色更加鲜艳。
用于生物能源转基因植物还可以用于生物能源的生产。
例如,科学家将某种能够产生生物柴油的基因导入油菜中,使其成为一种新的生物能源作物。
基因治疗研究转基因技术还可以用于基因治疗的研究。
例如,科学家将某种能够治疗某种疾病的基因导入人体细胞中,以治疗遗传性疾病或某些癌症。
医疗和工业用途转基因植物还可以用于医疗和工业用途。
例如,科学家将某种具有药用价值的基因导入植物中,从而生产出新的药物或工业原料。
环保和生态保护转基因技术还可以用于环保和生态保护。
例如,科学家将某种能够降解污染物的基因导入微生物中,使其能够净化环境中的污染物。
此外,转基因技术还可以用于生态修复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
总之,转基因植物的应用前景广阔,对于农业、工业、医疗和环保等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应用转基因技术时,也需要注意其潜在的风险和安全性问题,以确保其应用不会对人类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转基因技术及其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一、概述从70年代重组DNA技术创建,到1983年第一株转基因烟草获得以来,国际上对转基因作物就存在着截然不同的观点:接受?抵制?随着技术日趋成熟,转基因作物由实验室进人大田中试,不少作物已向商品化发展。
与此同时,转基因作物的生态风险,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转基因产品作为食品对人体健康问题、产品贴标签问题、运输问题、国际贸易问题、知识产权问题等已引起世界性的所谓“生物安全”的论战。
转基因技术实际上已由学术观点分歧,发展到知识产权问题、环境问题、经济问题甚至政治问题二、什么是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这一技术称之为转基因技术(Transgene technology)。
又名"遗传工程"、"基因工程"、"遗传转化"。
三、几种常用的植物转基因方法遗传转化的方法按其是否需要通过组织培养、再生植株可分成两大类,第一类需要通过组织培养再生植株,常用的方法有农杆菌介导转化法、基因枪法;另一类方法不需要通过组织培养,目前比较成熟的主要有花粉管通道法,花粉管通道法是中国科学家提出的。
1.农杆菌介导转化法农杆菌是普遍存在于土壤中的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它能在自然条件下趋化性地感染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受伤部位,并诱导产生冠瘿瘤或发状根。
根癌农杆菌和发根农杆菌中细胞中分别含有Ti质粒和Ri质粒,其上有一段T-DNA,农杆菌通过侵染植物伤口进入细胞后,可将T-DNA插入到植物基因组中。
因此,农杆菌是一种天然的植物遗传转化体系。
人们将目的基因插入到经过改造的T-DNA区,借助农杆菌的感染实现外源基因向植物细胞的转移与整合,然后通过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再生出转基因植株。
农杆菌介导法起初只被用于双子叶植物中,自从技术瓶颈被打破之后,农杆菌介导转化在单子叶植物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水稻已经被当作模式植物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