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种质资源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1.24 MB
- 文档页数:62
茶树的原产地1.茶树原产地之争的由来大量的历史资料和近代调查研究材料,不仅能确认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而且已经明确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
但对这个问题是有一个认识过程的。
1.茶树原产地之争的由来茶树原产于中国,自古以来,一向为世界所公认。
只是在1824年,驻印度的英国少校勃鲁土(R·Bruce)在印度阿萨姆省沙地耶(Sadiya)地方发现有野生茶树后,于是,国外有人以此为证,开始对中国是茶树原产地提出了异议。
从此以后,在国际学术界开展了一场茶树原产地之争。
国外学者中有代表性的论点,主要是:(1)多数学者认为茶树原产地在中国1935年,印度茶业委员会组织了一个科学调查团,对印度沙地耶发现的野生茶树进行了调查研究。
结果,植物学家瓦里茨(Wallich)博士和格里费(Griffich)博士都断定,勃鲁士发现的野生茶树,与从中国传入印度的茶树同属中国变种,至于茶树的某些差异,那是野生已久的缘故。
1892年美国学者瓦尔茨(J·M·Walsh)的《茶的历史及其秘诀》、威尔逊(A·Wilson)的《中国西南部游记》;1893年苏联学者勃列雪尼德(E·Brelschncder)的《植物科学入法国学者金奈尔(D·Genine)的《植物自然分类》,1960年苏联学者K·M·杰姆哈捷的《论野生茶树的进化因素入以及近年来日本学者志村桥、桥本实等的有关研究报告中,都认为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
这里,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日本的志村桥和桥本实,他们结合多年茶树育种研究工作,通过对茶树细胞染色体的比较,指出中国种茶树和印度种茶树染色体数目都是相同的,即2n=30,表明在细胞遗传学上两者并无差异。
桥本实还进一步对茶树外部形态作了分析和比较。
为此,他对中国东南部台湾、海南到泰国、缅甸和印度阿萨姆茶树的形态作了分析比较;1980年后,又三次到中国的云南、广西、四川、湖南等产茶省(区)作调查研究,发现印度那卡型茶和野生于台湾山岳地带的中国台湾茶,以及缅甸的掸部种茶,形态上全部相似,并不存在区别中国种茶树与印度种茶树的界限。
DOI :10.20045/ki.issn.2096-0220.2023.06.001引文格式:俞滢,梁子钧,张磊,等. 福建特异茶树种质资源研究进展[J ]. 茶叶学报,2023,64(6):1−12. 优秀学者论坛 俞滢,女,1990年生,茶学博士,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茶树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任《茶叶学报》青年编委。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主持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和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各1项。
以第一作者在《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Scientia Horticulture 》《Molecules 》《园艺学报》《分子植物育种》《茶叶学报》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篇。
福建特异茶树种质资源研究进展俞 滢1,梁子钧1,2,张 磊1,赵翊暄1,2,陈 强1,2,杨如兴1*(1.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国家茶树改良中心福建分中心,福建 福州 350013;2.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摘 要: 福建省茶树种质资源丰富,特异资源种类繁多,这些茶树特异资源为研究茶树遗传多样性和茶树生物化学特性发挥重要的作用。
茶树特异资源研究有利于拓展茶树资源利用的广度与深度,实现更高的市场价值。
本文综述了福建地区高氨基酸、高茶多酚、高咖啡碱、低咖啡碱、高苦茶碱、高EGCG 、高EGCG3"Me 、叶色变异、高香型等茶树资源的研究进展,对今后茶树特异品种资源应用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茶树遗传育种的研究重点提供参考。
关键词: 茶树;种质资源;特异;育种;进展中图分类号: TS272;S571.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2096−0220(2023)06−0001−12Research Progress on Specialty Tea Germplasms of FujianYU Ying 1, LIANG Zi-jun 1,2, ZHANG Lei 1, ZHAO Yi-xuan 1,2, CHEN Qiang 1,2, YANG Ru-xing 1*(1. Tea Research Institute ,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Fujian Branch of National Tea Tree ImprovementCenter , Fuzhou , Fujian 350013, China ; 2.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 Fujian Agriculture andForestry University , Fuzhou , Fujian 350002, China )收稿日期: 2023−12−01初稿;2023−12−15修改稿基金项目: 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CARS-19);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23J05065);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23R1089);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自由探索科技创新项目(ZYTS2023007)。
茶树的品种和分类
茶树(Camellia sinensis)是一种常见的喜光植物,被广泛栽培用于
生产茶叶。
茶树的种类繁多,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成不同的品种。
接下来,我们将对茶树的品种和分类进行详细介绍。
一、按照茶树的分类系统来看,茶树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分布地区不同。
按照茶树品种的产地可分为中国茶、印度茶、苦
茶等;
2.茶树的亲缘关系不同。
按照茶树遗传关系可分为中国种、印度种、缅甸种、阿育种和马来种等;
3.果实外观和颜色不同。
可分为青果种、黄果种、黑果种等。
二、在中国茶叶生产中,常见的茶树品种有以下几种:
1.大叶种。
大叶种茶树叶片较大,树冠茂盛,适合在生长环境较湿
润的地区种植,如云南普洱茶;
2.小叶种。
叶片较小,树冠较矮小,适合在高寒地区种植,如四川、安徽等地的绿茶;
3.乌龙种。
这种茶树叶片呈半球形,茶叶较浓香,产量不高,适合
在少雨高湿的地区栽培,如福建武夷山岩茶;
4.种植单元种。
种植单元种的茶叶叶底色较多,适合在低洼的山地
或下坡地种植,如云南普洱茶。
茶叶的种类繁多,每一种茶都有其独特的风味和品质。
通过了解茶树的品种和分类,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口味的茶叶,还可以更好地了解茶文化的丰富多彩。
希望今后在选择和品尝茶叶时,对茶树的品种和分类有更深入的了解,享受到更多不同种类的茶叶带来的乐趣。
热带油茶种质资源综述
刘进平;周扬;胡海燕;吴文嫱;胡新文;赖杭桂
【期刊名称】《热带林业》
【年(卷),期】2022(50)4
【摘要】油茶是一种重要的木本油料植物。
该文对中国热带地区主要油茶栽培种、海南油茶种质资源、海南油茶新种的鉴定、海南油茶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综述,对中国热带地区油茶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油茶选育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总页数】8页(P70-76)
【作者】刘进平;周扬;胡海燕;吴文嫱;胡新文;赖杭桂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94.4
【相关文献】
1.广西亚热带优异茶树种质资源选育综述
2.开创科普先锋创建南亚热带科普之星--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热带果树种质资源圃科普创新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3.四代油茶
科研者倾情力作——国家油茶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库发展概览4.四代油茶科研者倾
情力作——国家油茶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库发展概览5.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党组书
记崔鹏伟在西藏调研时强调抢救性开展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创新利用工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乔木、半乔木、灌木茶树
乔木、半乔木和灌木茶树是茶叶树的主要类型,它们在植物形态、生长习性和茶叶质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三种茶树的特性和区别。
1.乔木茶树
乔木茶树是一种高达数米以上的大型植物,具有明显的主干和分支。
它们的生长速度较慢,但寿命较长,通常能够生长到数百年甚至数千年。
乔木茶树的叶子通常较厚,颜色较深,质地较粗,制成的茶叶味道较为浓郁,适合制成特种茶或高档次茶叶。
代表品种有云南大叶种、四川中小叶种、湖南中叶种等。
2.半乔木茶树
半乔木茶树是一种相对较矮的植物,高度通常在1-3米之间,主干和分支不太明显。
它们的生长速度较快,寿命较短,但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半乔木茶树的叶子较薄,颜色较浅,质地较细,制成的茶叶味道较为清雅,适合制成中档或普通茶叶。
代表品种有福建武夷岩茶、浙江安吉白茶等。
3.灌木茶树
灌木茶树是一种低矮的植物,高度通常在1米以下,主干不明显,分支较多。
它们的生长速度最快,但寿命也较短,通常在几十年左右。
灌木茶树的叶子最薄,颜色最浅,质地最细,制成的茶叶味道较为清淡,适合制成低档或普通茶叶。
代表品种有福建水仙、安徽黄芽等。
除了以上三种类型的茶树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分类方法,例如根据叶子的形状、大小和质地等进行分类。
但无论采用何种分类方法,了解不同类型的茶树特点和生长环境对于选择合适的茶叶品种和制定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茶树良种选育实施方案茶树是中国传统的重要经济作物,茶叶是我国的传统饮品之一,也是我国的传统农产品出口之一。
茶树良种选育是茶叶生产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茶树良种选育实施方案,对于茶叶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茶树良种选育的背景和意义。
茶树良种选育是指通过对茶树种质资源进行收集、鉴定、利用和培育,培育出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的茶树新品种。
茶树良种选育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
通过选育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茶树新品种,可以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需求。
2. 促进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良种选育可以提高茶叶的抗逆性,减少病虫害发生,降低农药使用量,有利于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 推动茶叶产业的现代化。
通过良种选育,可以培育出适应机械化生产的茶树新品种,推动茶叶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二、茶树良种选育的实施方案。
1. 茶树种质资源的收集和鉴定。
首先要对各地茶树的种质资源进行全面的收集和鉴定,筛选出适合良种选育的优良种质资源。
2. 茶树新品种的培育和选育。
在种质资源的基础上,利用生物技术手段,进行茶树新品种的培育和选育工作,培育出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的茶树新品种。
3. 茶树新品种的推广和应用。
在培育出适合当地生产的茶树新品种后,要进行茶树新品种的推广和应用工作,让更多的茶农受益于良种选育成果。
三、茶树良种选育的保障措施。
1. 加强科研力量。
要加大对茶树良种选育的科研投入,提高科研人员的研究水平,推动茶树良种选育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果。
2. 健全政策体系。
要建立健全茶树良种选育的政策体系,制定相关政策,为茶树良种选育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
3. 加强人才培养。
要加强茶树良种选育人才的培养工作,培养一批具有茶树良种选育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
四、茶树良种选育的展望。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茶叶产业的不断壮大,茶树良种选育工作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02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茶树品种登记一、背景介绍随着茶叶消费市场的迅速扩大和茶叶种植业的不断发展,茶树品种的研发和登记成为了当前茶叶产业中备受关注的问题。
为了规范茶树品种的繁育和推广工作,保护茶叶生产者和用户的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制定了相关茶树品种登记管理办法,以便茶树品种的推广和利用符合国家的规定。
二、茶树品种登记的重要性1.标准化管理茶树品种登记是对茶树种质资源的核查和鉴定,有利于统一管理,确保茶树品种的质量和安全。
2.促进茶叶产业发展通过茶树品种登记,可以推广适应当地环境的茶树新品种,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推动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保护茶树种质资源茶树品种登记有利于对茶树种质资源进行保护,防止不合格或伪劣种质资源的滥用和传播,保障茶树品种的多样性和完整性。
三、茶树品种登记的程序和要求1.资格要求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茶树品种登记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拥有自主繁育的茶树品种,且通过相关机构的鉴定认定。
2.申报程序茶树品种的登记申报需提供相关材料,包括茶树品种名称、特征特性描述、繁育者信息、产区适应性等,经过专家评审通过后方可登记。
3.权益保障登记茶树品种的繁育者有权享受茶树品种的知识产权权益,保障其创新成果和劳动成果的合法利益。
四、茶树品种登记管理的意义1.推动茶叶产业创新茶树品种登记为茶叶品种的推广和利用提供了权威的管理和保障,有助于激发茶叶产业的创新活力,推动茶叶产业朝着高质量、高效益的方向发展。
2.维护茶叶市场秩序通过对茶树品种的登记管理,能够规范茶叶市场秩序,防止不合格品种的恶意竞争,维护茶叶产业生态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3.增强用户信心茶树品种登记管理的严格执行,有助于提高用户对茶叶品质的信心,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刺激用户对茶叶的更多需求。
五、茶树品种登记管理的展望1.促进茶叶产业国际化茶树品种登记有利于推广茶叶产业的国际化,提高我国茶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助力我国茶叶产业走向世界。
茶叶科学 2021,41(5):619~630Journal of Tea Science 32份茶树地方群体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李长乐,葛悦,闫美琳,李慧,林青青,王璞,赵华,王明乐,王郁,郭飞*,倪德江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430070摘要:选取均匀分布于茶树15个连锁群上的30对SSR引物,对来自12个省份的32份茶树群体种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以期为茶树杂交育种亲本选择和演化路线推断提供参考。
研究共获得149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SSR标记检测到5.96个等位基因,引物多态性信息含量均值为0.660。
32个茶树群体Shannon’s 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691~1.089,平均数为0.954;观测杂合度的范围为0.253~0.633,平均数为0.510;期望杂合度范围为0.430~0.653,平均数为0.590。
供试茶树群体遗传分化系数(Fst)均值为0.205,遗传分化水平较高。
基于Nei’s遗传距离的聚类和群体结构分析结果一致,供试种质可划分为四大类型,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规律。
关键词:群体品种;SSR分子标记;群体结构;遗传多样性;演化路线中图分类号:S571.1;S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69X(2021)05-619-12 Analysis of Genetic Diversity and PopulationStructure of 32 Tea Landraces in ChinaLI Changle, GE Yue, YAN Meilin, LI Hui, LIN Qingqing, WANG Pu, ZHAO Hua,WANG Mingle, WANG Yu, GUO Fei*, NI DejiangKey Laboratory of Horticultural Plant Biology, Ministry of Education,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0, ChinaAbstract: Tea plant populations are natural populations of tea plants. They are cultivated in specific production areas and contain individuals with different economic and biological traits.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among individuals and there are many types. They are important materials for studying the 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 and breeding of tea plants. In this study, 30 pairs of SSR primers distributed on 15 linkage groups were selected to analyze the genetic diversity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32 tea plant populations from 12 provinces,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selection of tea breeding parents and the inference of evolution route. In this study, a total of 149 alleles were obtained with an average of 5.96 for each SSR marker. The average 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 of primers was 0.660. Shannon's diversity index of 32 tea populations ranged from 0.691 to 1.089, with an average of 0.954. The observed heterozygosity ranged from 0.253 to 0.633, with an average of 0.510. The expected heterozygosity ranged from 0.430 to 0.653, with an average of 0.590. The average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coefficient (Fst) of tea plant population was 0.205, indicating a high level of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The results of clustering based on Nei's genetic distance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 analysis were consistent. The germplasm to be tested was divided into 4 major types, with obvious regional distribution.Keywords: tea landraces, SSR molecular marker, population structure, genetic diversity, evolutionary route收稿日期:2021-03-02 修订日期:2021-03-24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D1001601)、园艺作物种质资源平台(2020DFE01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662020YLPY023)作者简介:李长乐,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茶树遗传育种研究。
茶树苗木品种茶树苗木品种茶树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广泛种植的经济作物之一,也是中国传统的饮品之一。
茶树苗木的种类繁多,每一种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用途。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茶树苗木品种。
1. 绿茶树苗绿茶是最常见的茶树苗木品种之一。
它的叶子呈深绿色,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抗氧化剂。
绿茶具有清凉解渴、提神醒脑的功效,被广泛用于制作茶饮料和保健品。
2. 红茶树苗红茶是经过发酵处理的茶叶,其叶子呈红褐色。
红茶具有浓郁的香气和独特的口感,适合用来制作浓郁的早餐茶。
红茶中含有丰富的咖啡因,可以提神醒脑,增加精力。
3. 乌龙茶树苗乌龙茶是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的一种茶叶。
它的叶子呈青绿色,具有独特的香气和口感。
乌龙茶被誉为“半发酵茶”,口感清爽,香气浓郁,深受茶叶爱好者的喜爱。
4. 白茶树苗白茶是一种未经任何处理的茶叶,其叶子呈银白色。
白茶具有淡雅的香气和口感,富含丰富的多酚类物质,对人体有很多益处。
白茶被誉为“长寿茶”,被广泛用于制作保健品。
5. 黄茶树苗黄茶是一种经过轻微发酵和加工的茶叶,其叶子呈黄绿色。
黄茶具有独特的香气和口感,被誉为“香中带甜”的茶叶。
黄茶对人体有很多好处,可以降低血脂、抗衰老、消除疲劳。
6. 茉莉花茶树苗茉莉花茶是以新鲜茉莉花为原料制作的花果茶。
它具有芳香扑鼻的香气和清新甘甜的口感,被广泛用于制作花果茶和调味品。
7. 花草茶树苗花草茶是以各种花草植物为原料制作的花果茶。
它具有独特的花香和清新的口感,可以调节身心,舒缓压力。
8. 高山茶树苗高山茶是在海拔较高地区生长的茶树。
它的叶子呈深绿色,富含丰富的氨基酸和维生素C。
高山茶具有清凉解渴、提神醒脑的功效,被广泛用于制作高级茶饮料。
以上介绍了一些常见的茶树苗木品种,每一种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用途。
无论是喜欢清淡口感还是浓郁香气的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茶叶。
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双江古茶树资源、价值及农业文化遗产特征王志;杨丽韫;汪礼平;杨毛毛;袁鹏;陈军;徐萍;彭飞【摘要】There have been abundant resources of ancient tea plants with a long history in Shuangjiang County,which is a proof that Yunnan was a place of tea origin.It is revealed that the genetic traits of tea plants were diverse in Shuangjiang,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haracteristics of tea resources and related culture.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Shuangjiang tea resources are considered to be of a great significance.The Shuangjiang tea resources own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mon Agricultural Heritage, and they should be applied for the World′s Important Agricultural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Pilot.%云南临沧市双江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茶树群落,是世界茶起源地之一的强有力见证,也为双江未来茶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研究双江古茶树的资源现状、价值分析和文化分析,得出双江茶树资源系统有丰富的双江茶树遗传资源多样性、相关物种多样性以及与茶相关的技术和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具有多重价值,对双江茶树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对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双江茶树品种的多样性、相关物种的多样性、传承文化等方面有很大价值;双江古茶树资源具有农业文化遗产广泛的特征,需要申请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