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是一种信仰方式
- 格式:docx
- 大小:14.79 KB
- 文档页数:2
职业素养心得体会范文_职业素养个人总结与收获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
个体行为的总合构成了自身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内涵,个体行为是外在表象。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职业素养的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
职业素养心得体会范文一参加工作以来,我就对自己的工作还是很满意的,一直在公司工作,也没有动过换公司的念头,不过自己的职业素养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培训,所以我想锻炼一下自己,让自己能够更快的适应社会,更好的为公司服务!2009年7月18日受公司委派,我参加了兴雅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举办的由兴雅博讲师刘芳主将的关于员工职业素养的讲座。
讲座一开始,我们并没有进入正题,而是一起看了一段名人名言:“子曰:不知命,不以为君子;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
”“命”在我的理解应该是规律的意思,而“礼”则是人的职业素养、态度、素质等,“言”就应该是别人的想法和评论。
通过这样一则文言警句,我们可以大体推导出我们新员工对待工作的价值观、对待工作的态度、对待工作的行为以及对待工作的习惯思考。
我们重点了解了态度这点,高中的时候我们的教导主任就曾告诉我们:态度决定成败,细节决定命运。
每一个角落都离不开这句话的束缚,我们对待生活、对待社会、对待人际关系、对待感情、对待金钱、对待成长都有个人不同的态度,每个人的收获自然也不一样。
譬如感情,妻子劝丈夫戒烟,或者阻止丈夫抽烟,这时就会产生不同的取向了。
积极的态度是,妻子是为我好,希望我注意身体;消极的态度则是她怎么老是管着我,太烦了!再来看成长的例子,我们新员工刚加入公司的时候,难免有很多情况需要加班,这时也会相应地产生两种想法:一者可以认为老板看重我,给我这么多工作来促使我快速成长,争取早日挑起公司的担子;一者也可以抱怨说我每个月工资就这么点还每天累死累活下班都不让走,老板在最大限度地剥夺我的剩余价值。
积极面对一切我们必须面对的东西,并从中汲取能够促进我们积极人生态度的成分。
职业精神的三个构成要素职业精神是指个人在职业生涯中表现出的一种积极向上、敬业专业、自我发展和责任感的精神状态。
职业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与个体的价值观、信仰、社会经验、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职业精神的三个构成要素包括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动力。
一、职业意识职业意识是职业精神的第一要素,是指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认同、理解和重视程度。
职业意识决定了个人对职业的态度和行为,是职业精神的基础和核心。
职业意识具有以下特征:(一)自我认同和自我定位。
职业意识是自我认同和自我定位的基础。
一个有职业意识的人会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对自身的重要性,他会将职业作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非单纯的工作内容。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追求。
有职业意识的人会不断学习、积累、提升所从事职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便在职业领域中更好的表现自己,更好地服务社会。
(三)责任心和使命感。
职业意识可以激发个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让人们愿意为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贡献力量,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二、职业道德(一)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是职业道德的体现之一,是基本道德规范,反映了个人职业行为的诚信度。
(二)专业素养。
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更好地为职业所服务,提高职业能力和素质。
(三)尊重职业和职业伦理。
职业道德要求人们尊重职业和职业伦理,遵循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四)职业责任。
职业责任是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个人对职业所承担的责任,推动了职业发展的进程。
三、职业动力职业动力是职业精神中的第三个构成要素,是指个人在职业生涯中所持的行为意志和主观愿望。
职业动力可以激发个人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提升、自我管理,实现职业目标和个人价值的提高。
职业动力具有以下特征:(一)自我定位和明确职业目标。
个人通过调查研究和自我思考,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定位,并通过不断努力完善和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实现职业目标的同时提升了自身价值。
对宗教工作的认识宗教工作是指在宗教界从事教育、传教、宣传、组织和管理等工作的一种职业。
它在我国古已有之,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宗教工作的目标是传承和弘扬宗教信仰,引导人们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和内心的宁静。
宗教工作对于宗教信仰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宗教是人类对于神灵、超自然力量以及人生意义的探索和追寻。
宗教工作通过教育、宣传等方式,向人们传达宗教的核心价值观和信仰理念,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宗教观念,从而推动宗教信仰在社会中的传播和传承。
宗教工作对于社会和谐稳定具有积极作用。
宗教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工作通过宣传和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公德意识和法律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同时,宗教工作还能够提供心灵慰藉,为人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提供精神支持和鼓励,使人们更加坚定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宗教工作对于个人心灵成长和内心宁静具有重要作用。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困扰,心灵的满足和内心的宁静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
宗教工作通过宗教仪式、祈祷和冥想等方式,帮助人们与神灵建立联系,寻找内心的平静和安宁,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
宗教工作还能够促进不同宗教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进社会和谐与文化多样性。
宗教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宗教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助于促进文化的多元发展和交流,增进不同信仰群体之间的理解和包容,从而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和文化氛围。
宗教工作在传承宗教信仰、促进社会和谐、帮助个人心灵成长和促进文化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它是一项充满情感和责任的工作,需要宗教工作者以人类的视角来对待,用真诚和爱心去引导和教育人们,为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幸福做出贡献。
宗教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不仅体现在宗教领域,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关于职业精神的名言1.职业精神是掌握成功的关键,它包含了不放弃的决心和心灵的超越。
2.职业精神是继承传统,创造未来的力量,是拼搏的源头和充能的港湾。
3.培养职业精神,是篆刻自己品质的印章,也是洗涤内心浊气的润滑剂。
4.成就职场成功,赖于职业精神的提升,只有不懈追求,才能有所收获。
5. “爱岗敬业”是职业精神的最高境界,它代表了对职业信仰的执着追求。
6.拥有职业精神,就拥有了未来。
它不止是一份信仰,更是实现梦想的动力。
7.有了职业精神,再艰难的工作也能显得轻松愉悦,因为它注入了生命的激情和努力的动力。
8.职业精神是实现工作价值和个人价值的桥梁,是通向成功和幸福的必经之路。
9.职业精神是心灵的力量和意志的支撑,是拼搏中不断超越的源泉和动力。
10.职业精神是不断学习和进步的驱动力,让人在竞争中不断超越自我。
11.职业精神是工作过程中锤炼性格和提高水平的利器,是让人在竞争中不缺乏优势的秘诀。
12.有了职业精神,就拥有了勇气和坚持,即使行走在漫漫长路上,也能努力向前。
13.职业精神是行动的指南和行为的准则,让人在工作中拥有勇气和创造力。
14.拥有职业精神,工作就变成了一种美好而有意义的事情,让人在不断进步中快乐成长。
15.职业精神是为了祖国和人民的需要,通过工作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重要品质。
16.拥有职业精神的人,表现出来的是积极向上和不懈追求的精神,同时也是对职业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17.职业精神是掌握工作技能和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它是一种不达目的不放弃的执着和坚持。
18.在职场中,拥有职业精神的人通常是行动力突出、具备专业素养和团队意识的精英和领袖。
19.职业精神是不怕艰苦和挫折的锻炼,是磨练意志和塑造品格的过程。
20.职业精神是持之以恒的精神动力,让人在反复推敲和不断实践中获得经验和成果。
21.职业精神是不管工作大小和难度,都能发挥出最佳水平的信念和勇气。
22.态度决定一切,职业精神更是如此。
学法教法研究浅析中世纪时期基督教“天职观”对我国职业观的启示任畅张志伟(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00)【摘要】随着我国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人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斥着金钱对人们的诱惑,而我国的职业道德也受到了进一步的蚕食。
本文首先介绍了中世纪“行会”的职业道德,接着论述了马丁·路德的“天职观”理论和加尔文的“预定论”对中世纪职业观的影响,其改变了当时人们对工作的态度,开始积极入世,为之后工业革命的到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最后论述西方的“天职观”对我国在市场经济的两个影响,有利于培养我国的敬业精神和勤俭精神。
【关键词】中世纪基督教天职观马丁·路德加尔文【中图分类号】B97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223-02一、早期天主教和行会对中世纪时期工作观的影响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自由常常意味着“不必工作的自由”。
当时的工作仅是指体力劳动,精神劳动则是上层人士所特有的。
当时的体力劳动是专属于奴隶的,手工业劳动属于中间阶层,而上层阶级则享有闲暇且不需做任何体力劳动。
直到中世纪时期,人们的工作观因为受到基督教的影响发生了巨大变化。
基督教教义对当时的人们对体力劳动的轻视进行了质疑,因为据基督教教义,上帝把工作交给了所有人,所以人的本分就是工作。
中世纪人们虽然仍轻视工作,但已不再把工作,特别是体力劳动看作是负面的了。
但事实上由于罗马天主教会的影响,工作仍然被视为一种刑罚。
但是基督教仍然对改善人们关于工作的看法发挥了正面的影响。
行会对中世纪时期的工作观也有很大的影响。
作为一个政治、社会和经济组织形式,行会对当时人们的行为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特别是城市行会对工作道德和工作纪律的强调,由此便衍生出了新的社会道德。
在行会中,任何社会成员无论其背景、信仰或社会地位的不同都必须遵循一种共同的社会道德,这种社会道德与旧贵族道德有很大区别。
在农村,贵族作为统治者享有许多特权,很多的法律条文是专门针对奴隶的,贵族则不必遵守。
廉洁从业与职业道德在所有职业中,廉洁从业是我们无论是公共服务,职业技术和其他职业领域所共同追求的一种职业态度。
在职场中,我们将面对着诸如道德、金钱和其他方面的挑战,但无论是我们个人还是职业团体,始终要坚持职业道德和诚信,才能真正地做出成果,并且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价值。
一、廉洁从业的意义廉洁从业是指在职业生涯中,始终以高度的道德标准和一贯的职业信仰来管理自己的行为,并且以此来追求个人和企业的经济发展。
这不仅关乎职场的荣誉感和个人的态度,而且也事关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首先,廉洁从业能够增强企业的公信力。
企业的职业道德和诚信从而能赢得客户的信任和支持。
更进一步,廉洁从业还能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提升员工的工作士气及参与度,同时增强员工团队合作意识,推动员工的职业发展。
其次,廉洁从业不仅能够对组织产生长期的经济影响,而且也有助于实现人们的职业目标。
对于个人职业生涯而言,廉洁从业不仅意味着健全的职业道德感,而且可以促进个人的职业成长和成功,从而实现理想化的职业目标。
二、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职业道德是指在职业生涯中应该保持和推崇的一种正确的职业信仰和独立性。
职业道德从多个方面来影响着我们的职业发展。
在个人职业生涯中,只有自我关注和自我控制才更有可能注重个人职业道德。
首先,职业道德能够确保我们经常表现出职业脚踏实地的方式。
无论工作的性质如何,多样化的职业道德都可以对我们的个人行为和行事方式起到重要的影响。
不仅可以确定我们的职业目标,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清晰的职业期望,推进人际交往。
其次,职业道德还是一个以时间为基础的修养,广泛实现职业目标和完善职业意义的关键条件之一。
良好的饮食、充足的睡眠,以及整理工作时间表等习惯是需要我们养成并实施的一种基础行为。
我们期待这些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进而推动我们的职业生涯发展,从而改善我们职业和作为向我们内心提出的要求。
三、职场中应具备的职业道德与技能1.保持职业操守保持职业操守是每个职场人士必须要掌握的第一条职业道德。
描写敬岗爱业的句子唯美(精选100句)敬岗爱业,是指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以及对职业充满热爱和敬畏之情。
下面是一些描写敬岗爱业的唯美句子,旨在传递对劳动精神的崇高赞美和激励。
1. 勤勉执着,他对工作充满了敬岗爱业的精神。
2. 他的工作态度总是如此认真,仿佛每一分每一秒都与心底的热爱相辅相成。
3. 时刻投身于工作中,他展示了敬岗爱业的完美典范。
4. 在他的身上,敬业不仅仅是一种精神追求,更是一种生命力的源泉。
5. 他如饥似渴地工作,将敬岗爱业的信念融入日常的点滴。
6. 他付出的努力不仅仅是为了金钱,更是一种对职业的热切追求。
7. 他总是毫不吝啬地投入工作,用一份真挚的爱将自己融入其中。
8. 在他的世界里,敬岗爱业已经成为了一种信仰。
9. 他始终坚守初心,为工作而倾尽全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10. 他总是紧守着对职业的敬畏之心,将工作视作一种使命而非简单的任务。
11. 他如同矢志追求的行星,用他坚韧的脚步践行着对工作的承诺。
12. 他的敬岗爱业就如同一泓清泉,滋润着他身边的每一片土地。
13. 他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责任心,将工作当成一种宗教仪式在默默奉献。
14. 他的职业态度宛如屋顶上的太阳,照亮着每一个角落。
15. 他的敬岗爱业仿佛是被钢铁浇筑而成,坚不可摧,永不倦怠。
16. 他对工作的投入犹如火焰般高涨,每一份心血都蕴含着他的热情与梦想。
17. 尽管劳累困顿,他从不抱怨。
因为他明白,敬岗爱业的力量胜过一切颠沛流离。
18. 他的付出是那样的不求回报,他只信仰着一个信念——对工作的无尽热爱与忠诚。
19. 坚守职业道德底线的他,在岗位上尽情舞动着敬岗爱业的华尔兹。
20. 他的每一个举动都在向世界宣告,敬岗爱业是一种永不散场的盛宴。
21. 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敬岗爱业的光辉,他如同一束耀眼的阳光,照亮了每个人的心房。
22. 敬业的他,像一把锋利的刀,切割着一切困难和挑战。
23.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专注,他已经将敬岗爱业融入了自己的灵魂之中。
教师的教育情怀与信仰一、教育情怀的源泉教师是一个神圣而崇高的职业,他们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责任和使命。
教育情怀是教师内心深处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追求。
它源于教师对学生的深情厚意,对知识的追求和传承,以及对社会进步的责任感。
首先,教师的教育情怀源于对学生的深情厚意。
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他们像父母一样关心学生的发展和幸福。
教师们愿意倾听学生的心声,关注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他们乐于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成为学生的朋友和榜样。
教师们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用心去教育和引导他们,帮助他们成长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社会人才。
其次,教师的教育情怀源于对知识的追求和传承。
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和启蒙者,他们对知识充满了热爱和渴望。
教师们不仅要不断学习新知识,还要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他们深知知识的力量和重要性,相信只有通过知识的传递和启迪,才能让学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教师们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探索教育的新方法和新途径,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最后,教师的教育情怀源于对社会进步的责任感。
教师们深知自己的工作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更是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他们相信教育是改变社会的重要途径,通过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才能的人才,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教师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二、教师信仰的重要性教师信仰是教师教育情怀的根基和动力源泉。
它是教师内心的一种精神力量,是教师坚守初心、坚持奉献的信念。
教师信仰的首要内容是对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心。
教师们相信教育的力量,相信教育可以改变人的命运,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无限的潜力。
他们坚信自己的付出和努力是有意义的,尽管教育道路上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他们始终坚守初心,不忘教育的使命。
教师信仰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对学生的坚定信任。
教师们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
职业价值观的养成途径职业价值观是指个人在工作中所持有的观念、信仰、态度和行为。
它反映了个人对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认可程度,决定了个人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的程度与质量。
因此,对于职场新人来说,培养和发展职业价值观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和发展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呢?以下是一些途径和方法。
1. 培养健康心态职业价值观的养成首先需要一个良好的心态。
一个健康的心态能够帮助我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和行为更加积极,遇到困难时也能够更快地调整状态,积极应对挑战。
因此,要想培养良好的职业价值观,首先要从培养健康心态开始做起。
如何培养健康心态呢?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比如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放松技巧、交友拓展社交圈等等。
只有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才能更好的塑造自己的职业价值观。
2. 了解自我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优缺点等等,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并基于此培养出自己的职业价值观。
同时,我们也需要了解自己的职业规划,以便更好地明确自己想要的发展路径,从而为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有目标的成长,才能培养出稳固的职业价值观。
3. 投资职业技巧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往往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选择方向,并更好地发展专业技能。
投资职业技能,也是培养职业价值观的关键途径之一。
通过投资时间和精力,深化自己的专业技能,找到自己的优势所在,提升职场竞争力,实现职业目标,从而培养自己的职业价值观。
4. 观察模范职场新人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成功经验,学习他们的行为方式、职业习惯、沟通技能等等,从中汲取营养,培养自己的职业价值观。
找到优秀的模范,就可以提高自己的标杆,使自己更加符合职场的需求。
5. 持续学习职业价值观是需要不断加强和提高的,因此持续学习是培养职业价值观的核心建议之一。
及时跟进新技术、新知识、新消息,保持敏感和好奇,学习能够提高我们对职业的认识和对职业规划的把握。
获取新知识,就能够将职业价值观升华到更高的层次。
职业是一种信仰方式
人生在世,必须明确自己活在世上的意义和目的,如果没明白这些就离开世界,实在是
枉活了一场。而当你一旦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目的和信仰后,那么这个信仰也不是抽象的、空
洞的,它必须以某种具体方式实践出来。我们每个人所拥有的职业,就是自己信仰的具体实
现方式。
我在大学读的是哲学系,专门探讨人类有史以来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问题。当时我与北大
哲学系的一个姓萧的同学关系密切。他毕业之后分配到北京一个中学当教师,但是不到半年,
他就出家当和尚去了。我知道他用这种方式在实践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
人人都有信仰自由,我没法干涉他的信仰,但我认为人应该在这个活泼生动的世界上实
践自己的信仰,在自己的生活中、工作中实践自己的信仰。而不是离开这个世界,逃避这个
世界,这毋宁说是一种自私,是一种人类责任感的缺乏。
相反,这个世界上的工作就是我们入世修行的主要方式。就像美国作家理查德· C·卡
伯特(Richard C. Cabot)所说:“一个人的工作代表了他在这个世界的位置。”当你将工作作
为实践自己人生观、世界观的方式,当你知道职业就是你安身立命的具体方式时,你的工作
就不是乏味的,就不是一种劳苦。
以讲执行力著称的企业培训大师余世维先生在他的《赢在执行》一书中定义了具有执行
力的员工的九大特点,排在前三位的最重要,它们依次是:(1)自动自发;(2)关注细节;
(3)诚信。
这三个特点固然是具有卓越执行力的员工的最重要特色,但人们想到没有,这三点能否
归纳成一点,甚至这九点能否归纳成一点,这三点、九点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知道,只
有把工作看成是自己的人生信仰时,一个员工才能从内心到外表表现出自动自发、关注细节
和诚信,也才能真正具有卓越的执行力。执行力的真正来源是员工对待职业和工作的态度及
价值观,是在态度及价值观背后的信仰。只有从一个人的信仰之处,才能生出真正的执行力。
我写的《天职》一书,阐释的是美国早期职业伦理,其中主要是受加尔文入世修行观念
影响的美国清教徒的工作伦理。正是清教徒的工作伦理——在工作上实践信仰的精神,有力
地推动了美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美国经过短短三四百年的时间成为了世界经济强国。这些
早期伦理观念,直到今天还影响着美国职业人士对待工作的态度。
2005年6月份,我们接待了美国著名职业精神著作《爱上星期一》的作者约翰·贝克
特先生,他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家用暖气炉生产商——美国贝克特公司总裁。他在我们召
开的一次近200多名职业人士参加的会议上进行了演讲。他说,他为什么把这本书起名“爱
上星期一”呢?这是因为包括他自己在内的大多数职业人士“讨厌星期一”,星期一标志着
一周的工作又开始了,标志着烦躁、劳累等状态又要重复了。
贝克特先生讲他年轻时非常喜欢星期天,因为在美国星期天是做礼拜的日子,大家穿得
漂漂亮亮到教堂里唱赞美诗,亲戚朋友们欢聚在一起,非常高兴愉悦。但是一到星期一,想
起又要面对繁重的工作,他就开始心生厌烦。有一段时间,他甚至萌发了去当牧师不再工作
的念头。
后来发生的众多事情使他的思想有了很大改变,他首先感到自己在企业中的工作与那些
牧师的神职一样具有神圣的价值。他意识到,自己不能生活在两个世界中,不能生活在星期
一与星期天的割裂状态中。他在对我们的演讲中说,工作就是敬拜,是你信仰的一部分,而
星期一是星期天的延续,所以要“爱上星期一”。
贝克特在《爱上星期一》一书中一再强调工作是神圣信仰的一部分,在书中他有一段对
木匠耶稣的描述,非常耐人寻味。“你有没有想过耶稣是如何展开他的职业生涯的?他是个
小商人,也是个木匠。让我们暂时换个角度来看他,而不要把他当作宗教领袖。我有一幅以
木匠耶稣为主角的大型当代炭笔素描,我把它挂在办公室老书桌的上方。他粗糙、有力的手
上拿着一支简单的刨刀,炯炯有神地注视着手上的工作。当我望着这幅素描时,总是会思索
他身为木匠必备的杰出特质,虽然当时的工具是那么简陋。
有时候,我会想像耶稣在为一个柜橱做最后一道涂饰,这个柜橱是一个住在他的木工店
附近的老妇人订做的。今天下午他就要把货送到老妇人家。老妇人邀请他进去坐坐,他们一
块儿聊天,老妇人对木工渊博的知识和优雅的仪态甚感惊讶。目送他走出去后,老妇人心里
想,这可不是一个寻常的木工。
老妇人走向前仔细瞧瞧柜橱。她发现,木工的开价很合理,尤其是对这么一件杰作来说。
虽然她已老眼昏花,但还是仔细端详这个柜橱,用手前前后后、上上下下摸遍了。这件作品
近乎完美。柜橱的接角、尺寸、涂饰样样细致。老妇人迫不及待地想向邻居炫耀。她的结论
是:‘这个木匠的作品真是太棒了。’耶稣代表卓越——他所从事的木工业,不过是他永存和
无瑕的品行、他的属性以及他的生命和使命的缩影罢了。”虽然我们同贝克特先生有不同的
文化背景,但我们可以反思一下,神圣如耶稣都如此重视工作,何况我辈?如果耶稣连自己
的木工活都做不好,还有人能跟随他吗?
所以,我们必须将工作与生命信仰融合起来,而且必须以工作这种方式活出自己的生命
意义,以工作来体现出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当然,我们也可以在家庭生活中、在朋友亲戚中
去实现人生的价值,但一个人人生的大部分时光都花在工作上,工作是一个人确证人生意义
的最主要的通道、途径和方式。
职业是第一位的,赚钱是其次的,人首先要找到一个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安身立命的方式,
这是第一位的。我们咨询公司有个小宋,他以前做过销售、开过咖啡馆、做了很多行业的老
板。当他来我们公司之后,我对他说工作不是赚钱的手段,是一个人人生信仰的重要部分,
你要先确立你在这个世界上安身立命的方式。现在他已经决心一直要在这个行业中干下去,
无论行业景气如何。他的人生信仰已经与职业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工作是我们信仰生活的最重要的一部分。当我们明白并贯彻这个真理,我们将会在每周
星期一早上快乐地吹着口哨去上班,每周五下午下班时也不会嘀咕一句:“肯定还有比这更
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