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雷及运维措施

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雷及运维措施

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雷及运维措施

摘要:架空输电线路是电力工程中最为常见的线路布设形式,由于大部分设施的布设高度较高且长期暴露在外,难免会因受到雷电影响而引发故障。因此,需合理布设相应的防雷措施,制定科学合理的运维方案,以保障整体输电线路的安全。

关键词:架空输电线路;防雷;运维措施

1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措施

1.1布设避雷线

布设避雷线作为一种传统的防雷保护措施,其可有效避免雷电直击并将雷电流进行合理疏导,进而为架空线路导线构建一层屏蔽层。通常来讲,架空地线材料造价成本较低,主要采用钢绞线和铝包钢绞线(带通讯功能)或其他小线径导线制作。针对部分山区地段的雷击事故多发区,若输电线路电压超过110kV,则一般采用构建全线双线避雷线进行防雷;若输电线路电压在35kV及以下,则一般采用单线全线架空地线或只需将架空地线布设于变电站附近2公里内的区域即可。当然,以上布设方式多出于工程经济性方面考虑,若想进一步增强整体线路避雷效果,则可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调整线路布设方案。

此外,架空地线保护角大小是防止线路直接遭受雷击的关键所在,雷击导线的概率随着保护角减小而降低,导线悬挂点与架空地线两者间所设置的保护角越小,防直击雷的效果越高。保护角的大小,通常取决于导线横担与地线横担之间的设计结构,大部分输电线路会将保护角的角度设定在10-25°范围内。对于110kV-220kV高压线路防雷,通常会布设双避雷线并将保护角的角度设定为不大于20°,而针对超过500kV的超高压、特高压的架空线路,通常保护角的角度不高于15°。但对重覆冰地区线路保护角可适当加大,以防止导线落冰跳动引起安全距离不足。

1.2设计接地网

对于输电线路而言,改善接地装置,构建良好的接地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

规避雷击事故。以110kV输电线路为例,在运行中应将接地装置的改进和优化作

为工作重心。通过改进接地装置,可以有效地减少输电线路的跳闸次数,从而降

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在输电线路的优化中,针对接地装置进行重点优化设计,而

后续的监控数据也显示,随着接地装置的改进和升级,输电线路的跳闸率下降了30%,因雷击造成的停电事故概率大幅下降。将原来不太合理的接地装置改进后,输电线路跳闸率降低50%以上。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改进接地装置的关键在于

减小其电阻,通常采用填充低阻物、安装导电模块等方式,要根据具体的条件选

用合适的方式。但是要注意,各条线的布置要求各有差异,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

区别。如果是混凝土电杆,在布设接地极时要从杆塔的3~5m处开始布设,如果

是铁塔,布设接地极时要从铁塔的5~8m处开始布设。接地极长度应为1.5m,间

距以4~6m为宜。除布置接地极以外,还可以通过增加耦合系数来改善接地装置,一般通过增加高架地线或耦合地线的方式来实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接地装置

的选择需要考虑两个方面因素,一个是接地电阻值,另一个是安装位置。如果输

电线路杆塔位置较低或者有地形条件限制的话,那么就可以选择接地电阻较低的

接地装置。

1.3采用绝缘方式中的不平衡法则

为了缩小占地面积,220kV输电线路通常被安装在同一根支柱上,但这也会

导致双回路的出现。通过应用绝缘模式下的不对称原理,可以有效划分双回路绝

缘子串,使其差异性更加明显。遭受雷击时,绝缘子串数量减少,闪络现象更加

明显,其程度甚至可以与地线相媲美。通过改变另一根导线的连接方式,可以大

幅提升输电线路的防雷能力。

实际应用中,两条电缆的绝缘比例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问题,最理想的比例

是2:31。如果比值过高,可能会造成电缆故障;如果比值过低,会降低防雷的效果。因此,安装电缆时,应遵循不平衡原则,合理确定两条电缆的比例和绝缘材

料的数量。

1.4采用不平衡绝缘方式

由于我国电力线路走廊空间相对紧张,且建设费用普遍较高。采用同塔双回

输电线路布设方式,能够节省大量走廊和杆塔设施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尤其针

对部分电压超过500kV的超高压输电线路,由于其整体布设长度相对较长且占地

面积相对较大,目前国内对于此类输电线路均已采用双回路方式设计实施。但双

回路同杆塔电力输电线路通常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在遭遇雷击时所引发的同时跳

闸频率相对较高。因此布设此类线路工程时,引入了采用不平衡绝缘方式来保障

整体稳定运行。也就是双回同电压等级同杆塔线路采用不同绝缘强度布设,这样

雷击杆塔或线路时,弱绝缘的一回线路先闪络,闪络后的导线又相当于增加了一

路地线,增加了对强绝缘回路导线的耦合作用,进一步提高强绝缘回路的耐雷水平,使其不跳闸,保证有一回路能连续供电,提高双回线路的供电可靠性。经过

一系列研究实践发现,此方法在双回线路中保障其中一回路免受雷击故障相当有效。

2架空输电线路防雷运维措施

2.1定期开展输电线路运行维护工作

首先,为了保证线路维修的有序进行,保证维修工作可以如期进行,在维修

的时候,要注重保证交通运输的方便。其次,应尽可能选择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

较好售后服务的产品。最后,所用输电线路的老化率不应高于3‰,而且绝缘子

的爬电距离要达到规范要求。维护周期频率应该以输电线路的衰老速率为依据,

如果最近4年内输电线路的老化率低于2‰,那么测试的时间应该是每4年一次;如果最近4年内输电线路的老化率高于2‰,那么测试的时间应该是每2年一次。

2.2布设远程监控系统

大部分架空线路防雷设施布设涉及范围较广且结构复杂,为全面保障整体防

雷系统持续稳定运行,需加大对防雷设施系统安全巡视方面的人力、物力和资金

投入。随着信息化时代来临,许多现代智能技术被应用于工程监控系统建设当中,比如我们近年来在力推的线路通道可视化和电缆终端实时监控。可以充分利用各

种网络技术构建远程电力系统监控平台,对区域防雷装置运行及故障进行实时监

控,一旦发现异常情况便可通过网络监控装置,在第一时间内确认故障发生点位和故障类型,进而便于防雷装置故障抢修和日常维护工作顺利实施。

2.3构建远程防雷监控体系

根据数据显示,在输电线中,最常见的一种故障就是雷击跳闸,并且其发生率很高,尤其是在一些山地地区,因为其气候、地形和环境比较独特,导致雷击跳闸发生的概率很高,已经成为影响到输电线路正常运行的最大的安全隐患。在输电线路的防雷设计中,需要不断完善防雷监测技术,构建远程防雷监控体系。由于,雷电事件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多发生在野外,很难及时被工作人员发现,因此,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输电线路中安装远程监控系统,实时监控输电线路状态,若发生雷击可第一时间通知工作人员进行抢修。

结论

为了使电网能够实现平稳运转,需要持续加强电网建设,定期地对电网进行维修保养,改进防雷措施,提升电网的耐久性和绝缘性,并与国家的有关法规相结合,对电网进行改造,从而保证国家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升配电网的工作效率,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邓先林.探究输电线路的防雷设计与运维技术[J].智能城市,

2020,6(3):80-81.

[2]于政.输电线路的防雷设计与运维技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9(20):224-225.

[3]董威佐,肇恒阳.输电线路的防雷设计与运维技术分析[J].黑龙江科学,2019,10(10):88-89.

[4]冯焱冲,刘龙洋,陈政,等.配网架空地线的设计、防雷效果和经济性研究[J].电工技术,2023(5):161-165.

架空线路的防雷措施

架空线路的防雷措施 架空线路的防雷措施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电网的安全运行与矿井的安全生产。现在我们结合实际了解几种防雷措施: 一、架设避雷线 避雷线主要是防止雷直击导线,它是架空线路最基本的防雷措施。 规程规定:35KV_110KV架空线路,如果未沿全线架设避雷线,则应在1KM_2KM的进线段架设避雷线。 公司现在运行的架空线路最高电压等级是35KV:它们是曲矿线、铜矿线、王坡线、相坡线共四条35KV等级线路,其中曲矿线和铜矿线都是在主焦变电站进线段约1.5KM范围内架设有避雷线。相坡线和王坡线原先也是只在坡北变电站进线段装设有避雷线,但是由于线路雷电活动较强,几乎每年都会发生雷击跳闸事故。严重威胁到了矿井的安全生产,所以在2005年底,将这两条线路在全线补设了避雷线。全线封闭后,到现在已有四年。只在07年王坡线24#铁塔发生了一起雷电绕击事故。(这与24#铁塔在龙山山顶的位置有关)事实证明,全线架设避雷线虽然成本较高,但它防止直击雷的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

二、装设自动重合闸 重合闸的作用是在线路因雷击跳闸后,能在1.5秒的时间内重新自动合一次闸。一般设定只让重合闸一次,如果线路出现的是永久性故障,重合一次合不上,就不再重合了。雷击造成的闪路大多数能在跳闸后自行恢复绝缘,所以重合成功率比较高。由于它能在极短时间内恢复送电,因此对矿井的安全生产有重要意义。咱们的35KV铜矿线就有这套装置。实践证明,合闸成功率接近100%。(但是它不能保护设备绝缘) 三、装设避雷器 公司35kv和6kv线路上都装有避雷器,使用非常广泛。避雷器在正常工作电压下,对地呈绝缘状态;在雷电过电压(不管是直击雷还是感应雷),则呈低电阻状态,对地泄放雷电流,将过电压数值限制在设备绝缘安全值以下,从而有效地保护了被保护电器设备的绝缘免受过电压的损害。 除了这三种,还有采用消弧线圈接地、降低杆塔接地电阻等措施,这里不再讲了。现在我们知道:避雷线是防直击雷的,对导线起屏蔽作用;自动重合闸能在架空线路因雷击跳闸后,缩短事故停电时间,但是它不能保护电气设备的绝缘;避雷器则能有效保护电气设备的绝缘,并且由于它具有成本较低、安装方便、残压低等优点,已成为架空线路不可替代的防雷措施。我们在考虑架空线路的防雷措施时,要充分考

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措施

编号:AQ-JS-03414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措施Lightning protection measures for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s

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措施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 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架空输电线路是电力网及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它暴露在自然之中,故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和损害,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方面是雷击。架空输电线路所经之处大都为旷野或丘陵、高山,输电线路长,遭遇雷击的机率较大。 架空输电线路雷害事故的形成通常要经历这样四个阶段:输电线路受到雷电过电压的作用:输电线路发生闪络;输电线路从冲击闪络转变为稳定的工频电压;线路跳闸,供电中断。针对雷害事故形成的四个阶段,现代输电线路在采取防雷保护措施时,要做到“四道防线”,即: 1防直击,就是使输电线路不受直击雷。 2防闪络,就是使输电线路受雷后绝缘不发生闪络。 3防建弧,就是使输电线路发生闪络后不建立稳定的工频电弧。 4防停电,就是使输电线路建立工频电弧后不中断电力供应。

架空输电线路防雷的具体措施 现对生产运行部门常用的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改进措施简述如下: 1架设避雷线 架设避雷线是输电线路防雷保护的最基本和最有效的措施。避雷线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雷直击导线,同时还具有以下作用:1)分流作用,以减小流经杆塔的雷电流,从而降低塔顶电位; 2)通过对导线的耦合作用可以减小线路绝缘子的电压; 3)对导线的屏蔽作用还可以降低导线上的感应过电压。 通常来说,线路电压愈高,采用避雷线的效果愈好,而且避雷线在线路造价中所占的比重也愈低。因此,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都应全线架设避雷线。 同时,为了提高避雷线对导线的屏蔽效果,减小绕击率,避雷线对边导线的保护角应做得小一些,一般采用20°~30°。220kV及330kV双避雷线线路应做到20°左右,500kV及以上的超高压、特高压线路都架设双避雷线,保护角在15°左右。

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雷及接地措施

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雷及接地措施 架空输电线路一直以来都是电力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将电力从发电厂输送到各个用电单位,承载着人们日常生活和各行各业的发展。然而,架空输电线路在运作过程中也会遭受各种天气影响,如雷电天气会对架空输电线路造成破坏,危及电网的正常运行。因此,防雷及接地措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架空输电线路的特点 架空输电线路是由一系列电线、电缆、线杆和附属设备组成的,其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点: 1.线杆的高度往往在10米以上,电线从高空悬挂,因此容易受到雷电影响。 2.电线之间的距离比较短,面积大,容易形成较强的电荷场,也容易被雷电击中。 3.电线由金属材料构成,易于导电,雷电一旦击中,容易引起电线或设备的损坏。 二、防雷措施 1.避雷针 避雷针是一种用于保护建筑物或其他大型设施免受雷击的装置,其原理是将大气中的自然电荷引到高处,形成电位差,

从而避免雷电击中。同样的道理,对于架空输电线路,也可以设置避雷针来保护电线或设备不受雷电影响。 2.避雷网 避雷网是用金属网构成的,通常被安装在建筑物的屋顶或高处,可以有效地抵御雷电攻击。对于架空输电线路,避雷网同样可以起到保护作用。一般情况下,避雷网需要与接地网相连接,以便将蓄电荷等电荷引导到地下。 3.接地线 接地线是将设备与大地相连的一种导线,通过进行接地,可以将电压和电流引入地下,以地下的土壤和其他材料来分散和吸收电能。对于架空输电线路,通过铺设接地线并与电线或设备相连接,当雷电击中时,可以将电流引入地下,保证电线或设备的安全。 三、接地措施 1.接地网 接地网是一个基本的电气安装,主要是为了将设备的金属构件连接到地下,使其与地面保持相同的电位。对于架空输电线路,首先需要建造一个良好的接地网,这样可以避免雷电攻击造成的电势差,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2.接地极 接地极是一种地下导电材料,作为接地系统的一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将电荷引入地下,以达到保护设备的目的。对于架空输电线路,需要建立接地极,在架空线路的某些关键位置,

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措施

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措施 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措施 架空输电线路是连接电源厂、变电站及用户的主要电力传输通道,是电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雷电活动频繁的地区, 架空输电线路往往面临严重的雷电灾害威胁,引发各种线路事故。 因此,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雷工作至关重要,必须采取合理可行的措 施来确保线路的安全运行。 一、架空输电线路的特点 1、长线路、高杆塔:架空输电线路一般跨越山谷、河流等地形 复杂的区域,需要高杆塔支撑,其线路长度往往达到几百公里以上。 2、集落密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架空输电线路不可 避免地要穿越人口密集区域,这加大了防雷工作的难度。 3、高电压、大电流:架空输电线路一般采用高于220kV、甚至500kV以上的高电压输电,受电端的电流也很大,因此对防雷措施 的要求很高。 二、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 1、引雷接地 引雷接地是指将雷电引入地下,以减少雷电对架空输电线路的 破坏力。具体措施包括: (1)杆塔接地:对于架空输电线路的杆塔,在深层土壤中钻孔、埋放电极,将杆塔与深层土层直接接通,形成一定的接地网。

(2)导线接地:在架空输电线路导线的每个杆塔上,安装接地线,将导线接地,以震荡雷电电压。 2、避雷针 避雷针是将空气中存在的雷电集中在避雷针顶部,减少大地与云之间的电荷过渡。具体措施包括: (1)安装避雷针:在架空输电线路的每个杆塔上方,安装避雷针,将避雷针接地,使之与架空输电线路杆塔的接地网相连。 (2)避雷绝缘子串:在导线张力较大处,安装避雷绝缘子串,用以增强其防雷能力。 3、避雷装置 避雷装置是指将雷击能量通过适当的元件进行断开,以保障线路安全。具体措施包括: (1)雷电监测装置:通过架设适当的雷电监测装置,监测雷电密集区域的雷击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2)避雷放电装置:在导线张力较大处,采用避雷放电装置,在雷电冲击导线时,使其迅速放电,达到抵消雷电的效果。 三、结语 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雷工作需要综合考虑诸多因素,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和方法,才能确保线路的安全运行。同时,需要不断加强维护和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雷及运维措施

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雷及运维措施 摘要:架空输电线路是电力工程中最为常见的线路布设形式,由于大部分设施的布设高度较高且长期暴露在外,难免会因受到雷电影响而引发故障。因此,需合理布设相应的防雷措施,制定科学合理的运维方案,以保障整体输电线路的安全。 关键词:架空输电线路;防雷;运维措施 1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措施 1.1布设避雷线 布设避雷线作为一种传统的防雷保护措施,其可有效避免雷电直击并将雷电流进行合理疏导,进而为架空线路导线构建一层屏蔽层。通常来讲,架空地线材料造价成本较低,主要采用钢绞线和铝包钢绞线(带通讯功能)或其他小线径导线制作。针对部分山区地段的雷击事故多发区,若输电线路电压超过110kV,则一般采用构建全线双线避雷线进行防雷;若输电线路电压在35kV及以下,则一般采用单线全线架空地线或只需将架空地线布设于变电站附近2公里内的区域即可。当然,以上布设方式多出于工程经济性方面考虑,若想进一步增强整体线路避雷效果,则可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调整线路布设方案。 此外,架空地线保护角大小是防止线路直接遭受雷击的关键所在,雷击导线的概率随着保护角减小而降低,导线悬挂点与架空地线两者间所设置的保护角越小,防直击雷的效果越高。保护角的大小,通常取决于导线横担与地线横担之间的设计结构,大部分输电线路会将保护角的角度设定在10-25°范围内。对于110kV-220kV高压线路防雷,通常会布设双避雷线并将保护角的角度设定为不大于20°,而针对超过500kV的超高压、特高压的架空线路,通常保护角的角度不高于15°。但对重覆冰地区线路保护角可适当加大,以防止导线落冰跳动引起安全距离不足。

1.2设计接地网 对于输电线路而言,改善接地装置,构建良好的接地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 规避雷击事故。以110kV输电线路为例,在运行中应将接地装置的改进和优化作 为工作重心。通过改进接地装置,可以有效地减少输电线路的跳闸次数,从而降 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在输电线路的优化中,针对接地装置进行重点优化设计,而 后续的监控数据也显示,随着接地装置的改进和升级,输电线路的跳闸率下降了30%,因雷击造成的停电事故概率大幅下降。将原来不太合理的接地装置改进后,输电线路跳闸率降低50%以上。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改进接地装置的关键在于 减小其电阻,通常采用填充低阻物、安装导电模块等方式,要根据具体的条件选 用合适的方式。但是要注意,各条线的布置要求各有差异,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 区别。如果是混凝土电杆,在布设接地极时要从杆塔的3~5m处开始布设,如果 是铁塔,布设接地极时要从铁塔的5~8m处开始布设。接地极长度应为1.5m,间 距以4~6m为宜。除布置接地极以外,还可以通过增加耦合系数来改善接地装置,一般通过增加高架地线或耦合地线的方式来实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接地装置 的选择需要考虑两个方面因素,一个是接地电阻值,另一个是安装位置。如果输 电线路杆塔位置较低或者有地形条件限制的话,那么就可以选择接地电阻较低的 接地装置。 1.3采用绝缘方式中的不平衡法则 为了缩小占地面积,220kV输电线路通常被安装在同一根支柱上,但这也会 导致双回路的出现。通过应用绝缘模式下的不对称原理,可以有效划分双回路绝 缘子串,使其差异性更加明显。遭受雷击时,绝缘子串数量减少,闪络现象更加 明显,其程度甚至可以与地线相媲美。通过改变另一根导线的连接方式,可以大 幅提升输电线路的防雷能力。 实际应用中,两条电缆的绝缘比例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问题,最理想的比例 是2:31。如果比值过高,可能会造成电缆故障;如果比值过低,会降低防雷的效果。因此,安装电缆时,应遵循不平衡原则,合理确定两条电缆的比例和绝缘材 料的数量。

浅谈架空输电线路遭受雷害及防雷措施

浅谈架空输电线路遭受雷害及防雷措施 【摘要】架空输电线路遭受雷击导致线路跳闸甚至设备损坏,从而影响线路 的供电可靠性。因此,采取有防雷效措施避免架空输电线路遭受雷击和降低线路 的雷击跳闸次数,是确保电网安全运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关键词】架空输电线路;雷击;防雷措施 1.雷击机理 雷电一般起于对流发展旺盛的雷雨云中。感应起电理论认为,在晴天大气电 场下,电场方向自上而下,在垂直电场中下落的雨水粒子被电场极化后,上部带 负电荷,下部带正电荷。云中的小冰粒或是小水滴在同这些较大的降水粒子相互 碰撞后获得了正电荷,然后随着上升气流向上走,从而发生了电荷的转移,使得 小冰粒或小水滴带正电荷、降水粒子带负电荷。带有不同极性和不同数量电荷的 雷雨云之间,或是雷雨云和大地物体之间形成了强大的电场。随着雷雨云的移动 和发展,一旦空间电场强度超过大气游离放电的临界电场强度(一般为25~30 kV /cm),就可能在雷雨云内部或雷雨云和大地物体之间发生放电现象,此时的放 电电流可达几十千安到数百千安,伴随着强大的电流会产生强烈的发光和发热, 空气受热极速膨胀会产生轰隆声,这就是雷电的产生过程。 2.雷击的危害 雷电以其巨大的能量及破坏力对人类、社会带来严重的损失。架空输电线路 地处旷野、丘陵山区,往往又是地面上高高耸的物体,因此容易引雷遭受雷击。 长期以来雷击引起的输电线路跳闸对电网系统稳定运行构成了较大的威胁。正因 为雷电蕴藏着巨大能量,对电力系统的危害从它机械效应和电气效应两方面概括。所谓机械效应,是指雷击架空输电线路时,导线屈服点会由于雷击点巨大热量而 降低,径向自压缩力可能超过导线的屈服点,从而使得导线发生形变,最终导致 原本组合在一起的线股剥离和分层,降低导线的机械强度,发生断股甚至断线事故。

架空输电线路雷击事故及防雷措施

架空输电线路雷击事故及防雷措施 摘要:雷击是一种随机性非常高的自然现象,能对输电线路造成非常大的破坏。因此,输电线路的防雷接地就非常重要,保证输电线路不受雷击的影响是当前电力部门工作的主要重心。防雷接地技术能起到避免雷击对输电线路造成破坏的作用,对其他的电力设备也有着很好的保护作用。因此,开展输电线路雷击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防雷措施的分析至关重要。 关键词:输电线路;雷击事故;防雷 1输电线路雷击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输电线路的正常运作过程之中,引起雷击事故高发的因素有很多,但总体可以分化为线杆、保护角、接地装置等问题,则我们针对这些导致雷击事故多发的原因加以分析,以便于采取更好的应对措施。 1.1杆塔问题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见杆塔多为水泥杆和铁塔,接地措施是应用杆塔内部的钢筋来实现的。当发生雷击事故时,所产生的电流将会由塔内钢筋导向地下,一旦遇到瞬间产生的电流过大,就很容易导致水泥杆发生爆裂或产生裂痕。对于那些本身就存在裂缝的水泥杆,雷电极易扩大原有裂痕,更甚严重的还会发生杆塔倾斜。这些影响都会导致输电线路中断,对正常供电带来很大的影响。 1.2保护角问题 虽然我国在相关规定之中,对于输电线路避雷线保护角有着明确的规定,但在实际输电线路架设工作实施中,保护角的问题常常被安装人员所忽略,即便安装人员考虑到避雷线保护角安装问题,也有可能应为突发情况或特别原因而导致保护角角度过大,所以在发生雷击事故时,对于绕击的可能性有着不可避免地增加。

1.3接地装置问题 接地装置在雷电防护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将本身所受雷击产生的电能,通过接地装置导向地面,从而达到降低电流电力设施所造成的影响或破坏的 作用。但依据实际调查来看,我国的输电线路中接地装置普遍存在着腐朽或降低 电阻的问题。我国目前大量采用的接地材料以碳钢为主,这种材料使用时间过长,无法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腐朽,使其导电性变得更加薄弱。电阻增大,使得 雷击事故发生时并不能起到良好的导电效果,雷击依然会对电气设施造成损害。 当接地装置之中应用了导电混凝土或者降阻剂一类化学用剂时,接地装置在后期 相同时间所受到的腐蚀程度将会更为严重。 14绝缘配置不足和绝缘子选用不当 在输电线路使用过程之中,绝缘配置的不足,是导致其安全性较低的重要因素。在输电线路中,绝缘装置是为了避免发生电流应为电压问题产生回流的现象。如果因为绝缘装置配置较低,并没用起到应有的绝缘作用,就会导致跳闸现象发生,更可能引起更大的安全事故。另外,如果输电线路中的绝缘装置出现因老化 而脱落的现象,反而会增大其对雷击事故发生的概率。相对其他安全事故而言, 绝缘装置脱落所带来的风险更大,所产生的后果也更为严重。绝缘子是一种特殊 的绝缘控件,在许多高压电线连接塔之间会看到很多盘状的绝缘体,那就是绝缘子。一起企业为了维护自身眼前的利益,在雷击多发区对于绝缘子材质的选择要 求不严格,就会对输电线路雷击事故埋下不稳定的隐患。 2输电线路防雷措施 2.1输电线路防雷措施的基本原则 输电线路防雷措施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降低雷击对供电的影响,增加线路的 安全稳定性。因此在防雷的时候需要满足几个目标:首先要求防雷措施可以避免 线路遭受雷电的直接击中;其次是当线路遭遇雷电后绝缘不闪络,降低跳闸或者 单相接地的可能性;再次,发生闪络现象后不会建立稳定的工频电弧,危害输电 线路和变电设备的安全;最后,就是降低停电发生的可能性,保障电力的供应。 这几个原则具有递进的关联,即使得输电线路防雷具备多重保障。

电力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措施

电力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措施 摘要:架空线防雷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主要目标是通过加强其 抗雷能力,减少其雷击跳闸,从而保证电网的正常运营。线路防雷方式的选择要 综合考虑线路所受雷击的种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并综合考虑线路重要程度、系统运行方式、线路穿越区域的雷电强度;根据地形地貌特征、土壤电阻率的高 低情况,结合当地现有线路的运营经验,进行综合对比,因地制宜;采取适当的 避雷措施。 关键词:电力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措施; 引言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的用电需求,必须保证电力网络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 效性。但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建设与完善,因雷击造成的用电事故也有上升的趋势,迫切需要对其进行防范;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更好地满足人民 群众的用电需要。 1.架空输电线路遭雷击的特点和原因分析 1.1架空輸电线路遭雷击的特点 在雷雨季节,由于架空输电线路处于复杂的环境中,极易遭受闪电攻击,严 重影响了线路的安全与稳定性。对电线造成的特殊危险是,当电流通过导线时, 由于电流过大,会产生发热,如果温度超过了导线所能承受的极限,那么导线就 会被烧毁,从而失去保护,从而造成绝缘子的闪络和击穿。一般来说,架空输电 线路上的雷击都是有一定的规律的,比如远离地面的人,就会被闪电击中,或者 是土壤电阻较高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很难被雷击。 1.2架空输电线路遭雷击的原因

架空输电线路出现雷击的原因有很多,一是由于电线材料本身的绝缘性较差,二是长期使用会导致电线的绝缘性能降低。第二,由于避雷线的布置不合理,造 成了避雷线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不能有效地发挥避雷线的功能,或者是避雷线 超过了保护范围,不能保障线路的传输。第三,避雷线接地不良,避雷线与电线 间距过短,会影响线路的防雷性,增加雷击的几率。第四,架空输电线路发生雷 击事故,与防雷防护工作不力有关。 2.电力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措施 2.1提高线路绝缘的水平 在架设输电线路时,应注意选用绝缘子,同时应充分重视绝缘子的监控和维 修保养工作。一般来讲,人造绝缘子与陶瓷绝缘子相比,陶瓷绝缘材料的抗雷电 性能要弱一些,但在实际中使用;它是一种坚不可摧的材料,即使在空气中发生 了放电,也不会对绝缘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因此,对于雷击频率高,或经常有 闪电的地方,可以安装一些普通的人造绝缘子,并做相应的测试,合格的就可以 使用。 2.2架设耦合地线 当不能采取降低接地电阻的方法时,可以采用连接地线的方法来减少因雷击 跳闸的事故,尤其是在山区的部分输电线路;可以视具体情况而定。采用耦合地线,既能提高各相线的屏蔽耦合效应,又能减小绝缘子串的电压和等值波阻抗, 提高输电线路的抗雷性;同时,加强了对雷电流的分流,使其电势得到了明显的 下降。当然,在安装耦合地线时,会遇到施工困难,约束条件多,电力损耗大, 而且需要砍伐附近的树木,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损害;采用这种防雷技术手段,必须综合考虑,以保证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2.3科学的降低架空输电线杆的接地电阻 影响输电线路的因素很多,其中输电线路的塔塔的接地电阻对输电线路的运 行性能有很大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往往出现在偏远山区;在雷电活动频繁的地区,如果该地区电网的接地电阻值增加,极易出现雷击闪络故障,造成架空配电线路

输电线路的防雷技术措施

输电线路的防雷技术措施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输电线路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伴随着电网的发展,雷击输电线路引起的跳闸、停电事故绝对值也日益增多。据电网故障分类统计表明,在我国跳闸率较高的地区,高压线路运行的总跳闸次数中,由于雷击原因的事故次数约占(50~70)%。尤其是在多雷、土壤电阻率高、地形复杂的山区,雷击输电线路引起的事故率更高,带来巨大的损失。要保障线路安全运行;应对雷害原因进行有效的分析,确定雷击性质,并采取相应有效的防雷措施。 1雷害原因分析 输电线路雷击闪电是由雷云放电造成的过电压 通过线路杆塔建立放电通道,导致线路绝缘击穿,这种过电压也称为大气过电压,可分为直击雷过电压和感应雷过电压。雷击主要是通过建立一个放电泄流通道,从而使大地感应电荷中和雷云中的异种电荷,因此雷击和接地装置的完好性有直接的关系。 输电线路感应雷过电压最大可达到400kV左右,它对35KV及以下线路绝缘威胁很大,但对于110kV及以上线路绝缘威胁很小,110kV及以上输电线路雷击故障多由直击雷引起,并且同接地装置的完好性有直接的关系。直击雷又分为反击和绕击,都严重危害线路安全运行。在采取各种防雷措施之前,应该

对雷击性质进行有效分析,准确分析每次线路故障的闪络类型,采用针对性强的防雷措施,才能达到很好的防雷效果。 反击雷过电压是雷击杆顶和避雷线出现的雷过电压,主要与绝缘强度和杆塔接地电阻有关,一般发生在绝缘弱相,无固定闪络相别,所以对于反击雷过电压应采取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加强绝缘,提高耐雷水平。绕击雷过电压是雷电绕过避雷线直接击中导线而出现的雷过电压,主要与雷电流幅值,线路防雷保护方式,杆塔高度,特殊地形有关,主要发生在两边相。目前对绕击雷过电压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减少避雷线保护角,安装避雷器等。 实际运行经验表明:山区线路由于地形因素的影响和有效高度的增加,绕击率较高;平原,丘陵地区的线路则以反击为主。山区线路选择良好的防雷走廊,减小避雷线保护角,加强绝缘是最有效的防雷措施。对于平原,丘陵地区的线路降低按地电阻是最有效的防雷措施。 影响雷害的因素有很多,通过对输电线路雷击故障分析,准确判断雷害故障的性质,必须掌握线路的运行状况,结合现场地理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2防雷措施 输电线路防雷设计的目的是提高线路的防雷性能,降低线路的雷击跳闸率。在确定线路防雷的方式时,应综合

输电线路防雷措施

输电线路防雷措施 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传输到各个用户终端。然而,在雷电活动频繁的地区,雷击对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针对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要提高输电线路的防雷能力,首先需要对雷电的特点和对输电线路的影响有一定的了解。雷电是一种极其强大的自然现象,它的主要特点是瞬态高电压、高电流、高功率和高能量。雷击对输电线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直接雷击:当雷电击中输电线路时,会产生巨大的电流和电压,可能会瞬间烧毁线路设备,造成停电事故。因此,需要采取措施减少直接雷击对输电线路的影响。 2. 感应雷击:雷电在地面或其他物体上击中时,会产生电磁感应作用,对附近的输电线路产生干扰。这种感应雷击可能导致输电线路的过电压和过电流,损坏线路设备,甚至造成输电线路短路故障。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防雷措施来保护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防雷措施。 1. 金属接地网:金属接地网是一种将输电线路接地的措施,它能将雷电击中的电流引入地下,减少对线路设备的影响。金属接地网应

该与输电线路的金属结构(如杆塔、导线等)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导电通路。 2. 避雷针:避雷针是一种尖锐的金属杆,通常安装在输电线路的杆塔或大型设备上方。避雷针能够吸引雷电,将其导向地下,从而减少对输电线路的直接击中。 3. 避雷器:避雷器是一种专门用于防止输电线路过电压的装置。它能够在线路电压超过设定值时迅速放电,保护线路设备不受雷击的影响。 4. 避雷绝缘子:避雷绝缘子是一种特殊设计的绝缘装置,它能够将输电线路与大地之间的电压隔离开来,减少雷电对线路的感应作用。 除了上述措施外,还可以利用雷电预警系统来提前预知雷电活动,并及时采取防护措施。雷电预警系统通过监测雷电活动的电磁信号,判断雷电的位置和强度,并及时向相关人员发出预警信号,以便他们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针对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是确保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通过合理选择和应用上述措施,可以有效减少雷电对输电线路的影响,提高线路的防雷能力,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供电。

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措施

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措施 引言 架空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一种输电方式,具有经济高效、施工方便等特点。由于输电线路所处的环境会受到天气、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线路设计和运行中需要考虑各种外界因素对线路的影响,其中防雷措施是十分重要的一项。 雷击对输电线路的危害 架空输电线路经常会受到雷击的影响,雷击对输电线路造成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直接破坏:雷击可以直接击穿输电线路,造成线路短路或 断路; 2.间接损伤:雷击过程中激发出的高电压浪涌会对线路产生 电磁感应,使线路设备中的电气元件损坏; 3.稳定性下降:经常受到雷击的线路应力会发生变化,可能 导致线路的稳定性下降。 因此,为了保障架空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必须采取合适的防雷措施。 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措施 1.避雷针

避雷针是一种具有特殊形状的导体,能够通过放电将雷电能量放到地面。在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中,常常会使用避雷针将线路系统与地面之间建立连接,使得雷电能够被有效引导消散,从而减少高压电由于雷击危险。 2.悬挂避雷器 悬挂式避雷器是一种常见的防雷设备,其主要作用是限流和隔离,其结构由过电压保护器和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组成,氧化物避雷器能够快速接受和隔离激发的电压高涌,而过电压保护器则不能过流,保护线路设备免受峰值过电压的破坏。通过在输电线路中安装悬挂式避雷器,可以有效地减少雷击对线路的危害。 3.接地网 接地网是一种通过对线路系统进行接地的方法,使得被击中的高电压能够通过地面消散,从而减少高压电由于雷击危险的存在。在接地网的建设中,需要对接地材料、接地深度、接地网结构、接地点等多个方面进行细致的考虑。 4.绝缘子 绝缘子是支撑架空输电线路上的导线的设备,其被用来隔离导线电位与塔身之间的电位差。在防雷方面,绝缘子的材料、结构和使用状态等都会对防雷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输电线路遭受雷击原因分析及维护措施

输电线路遭受雷击原因分析及维护措施 摘要:雷击是一种严重危害电力系统运行安全的事故,此种事故极易导致线路 短路,进而造成系统运行故障。所以,在输电线路设计过程中,如何采取有效的 防雷措施,降低雷击危害,是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线路运维是保证线路正常运 行的有效措施和基本手段,对于提高线路运行效益有着巨大的影响。本文结合实际,对输电线路的防雷设计以及输电线路运维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输电线路;防雷设计;线路运维 1遭受雷击的理论分析 35kV及以上输电线路往往位于空旷的野地地区或者山区,自然条件不佳,线 路距离大,属于雷击的高发地带,容易发生由于雷击而导致的绝缘子串闪络烧毁,进而造成线路跳闸停电事故的情况。输电线路遭受雷击而引发事故的原理如下: 如果有包含着大量电荷成分的雷云在数显线路上空出现,雷云就会在地面的作用 下形成强大的电场。当雷云经过输电线路杆塔时,由于杆塔的高度往往很高,因 此能够比较容易地破坏空气绝缘,形成雷云向地面的放电通道,此时,强大的电 流就会从空中注入电力杆塔,并经由杆塔的顶端以电流行波得方式进行放电,并 进而循着导线向两端以电压行波的方式传播。此时,强大的电流需要经过接地电 阻才能排出,而同时发生的雷击过电压则会完全作用在线路杆塔的绝缘子上。一 旦电流的放电电压高于绝缘子得闪络电压,就会在架空输电线路上发生绝缘闪络 现象。一旦闪络形成了工频电弧,二次保护系统就会接受到来自电压、电流互感 器上的信号而产生系统保护动作,从而引发电力线路跳闸事故。 高压输电线路遭受雷击的事故主要与四个因素有关:线路绝缘子的50%放电 电压;有无架空地线;雷电流强度;杆塔的接地电阻。高压输电线路各种防雷措 施都有其针对性,因此,在进行高压输电线路设计时,我们选择防雷方式首先要明确 高压输电线路遭雷击跳闸原因。 2输电线路引发雷电的原因 2.1地理环境 在电路的铺设过程中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地形地貌的影响。对于山谷带来来说,谷内的气流运动复杂,并且谷内缺少线路的保护屏障因而输电线路暴露的弧 长较大,一旦谷内气压发生变化就可能会使输电线路造成雷击;对于山坡来说, 由于上坡和下坡的不同,在下坡地段通常会增大保护角度,并且增加绕击频率, 而这种增加会给山坡带来一定的压力,加深雷害程度;对于沿海地区来讲,由于 沿海地区的空气中含有的盐分高于内陆地区,而空气中的盐分过高时会使提高输 电线路遭到雷击的概率。 2.2线路杆塔高度 雷击主要是使大地感应电荷和雷云中的电荷,雷云中的过电压是通过线路杆 塔建立放电通道,导致线路击穿,因此要注重以下问题:(1)塔身的电流和电 感程度加大,反击的电压和电路就减少;(2)导线闪烁程度的大小是由线路间 距的不均衡造成;(3)相邻杆塔的分流会导致分流作用的大幅度降低。 2.3土壤电阻率 一般的杆塔和接地的电阻两者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高山、岩石等地形结构 比较复杂的地区,应当把工作重点放到岩石和土壤的分层上。如果遇到雷击塔顶 现象,因为接地电阻很小,就有可能造成反射现象,与山区线路对比,平原和丘 陵地区的线路可通过降低接地电阻来减少雷击的可能性。

关于输电线路防雷措施(全文)

关于输电线路防雷措施(全文) Abstract: The lightning damage accidents accounted for almost 1/3 or more lines had been tripping accidents. Therefore, the search for more effective line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measures around the corner,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 lightning protection measur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ransmission line lightning protection measures and rural lines for lightning protection of some additional protective measures.Key words: lightning; lightning; measures AXX:2095-2104(2021)04-0020-0 一、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措施 架空输电线路是电力XX及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它暴露在自然之中,故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和损害,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方面是雷击。架空输电线路所经之处大都为旷野或丘陵、高山,输电线路长,遭遇雷击的机率较大。 架空输电线路雷害事故的形成通常要经历这样四个阶段:输电线路受到雷电过电压的作用:输电线路发生闪络;输电线路从冲击闪络转变为稳定的工频电压;线路跳闸,供电中断。针对雷害事故形成的四个阶段,现代输电线路在采取防雷保护措施时,要做到“四道防线”,即;1)防直击,就是使输电线路不受直击雷。

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措施及运维技术

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措施及运维技术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赤峰供电公司红山输电工区内蒙古赤峰024000 摘要:高压输电线路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其输电线路的增多,使得它的安全隐患也日益增加,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导致大面积的居民断电情况,给居民的经济发展和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基于此,本文将对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措施及运维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维护;故障;防雷措施 1 高压输电线路雷击特点分析 由于输电线路电压等级的不断提升,受外界雷害的影响越来越大,其中,110kV输电线路雷击跳闸,通常以反击为主,反击雷跳闸概率能够达到60.0%左右,超高压输电线路雷击跳闸一般以绕击为主。因为高压输电线路的绝缘水平比较低,如果雷击中塔顶或者避雷线,输电线路的绝缘子特别容易出现闪络现象。 此外,高压输电线路在运行的过程当中,如果出现雷击跳闸现象,会降低电网系统的可靠性。与普通的输电线路相比较来讲,高压输电线路具有以下特点: (1)杆塔的高度与尺寸均比较大。因为杆塔高度较高,特别容易出现迎面先导现象,再加上尺寸大,暴露的面积过大,引雷半径不断增加。 (2)绝缘水平比较越高。高压输电线路绝缘子越不容易引起出现闪络现象。 (3)线路运行期间电压较高。输电线路导线四周空气特别容易产生离子波,对下行先导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2 高压输电线路常见故障类型 2.1 雷电故障

在自然灾害造成的输电线路故障中,雷击最为普遍且不可抗力。其具有不可抗力、不可预测和复杂性的特点,因雷击带来的跳闸事故不仅对电力设备的运行造成影响,也会缩减电网设备的使用寿命。比如:西藏高原地区的高压线路延伸距离长,加上偏低云层,客观上更加难以避免遭受雷击。我国一半以上的山区高压线路故障问题源自于雷击,雷击也成为致使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发生、影响输电线路稳定安全运行的首因。 2.2 架空线的断裂故障 高压线路因大风、微风振动、老化等自然因素导致的断裂,是北方地区的常见故障种类。其中,风速较小的微风振动引起的线路断裂是主要原因。微风震动使得架空的高压线被反复扭折,长时间暴露空气中再加上日晒雨淋等作用,加速线路老化,从而形成线路断裂。而对于高海拔的西藏等地区,往往因大风导致架空线路断线或杆塔倒塌,导致线路跳闸等故障。 2.3 覆冰故障 高压输电线路的覆冰故障常由于受到冬季温度、湿度等自然气候的作用,处于0℃以下的水蒸气与架空的高压线路发生碰撞而结冰,形成覆冰现象。一旦高压线或杆塔上覆冰超出其荷载力,断线、倒塔等故障会在所难免的发生。这对于雨雪天气环境下的高寒地区尤为常见,具有危害范围大、抢修难度高的特点。 3 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措施及运维技术 3.1 提升基础信息管理效率 高压输电线路运维期间,要求运维人员收集准确的原始资料,并以此作为基础,加强输电线路的运维力度。对于运维人员来说,通过加强信息管理力度,对各项基础资料进行全面分析后,可以更好的确定输电线路故障具体位置。 为了进一步提升高压输电线路运维水平,运维人员可以从动态与静态两方面分析,详细记录下各项基础信息,并对高压输电线路进行风险分析,结合输电线路运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制定出完善的防范对策,减少安全隐患,保证高压输电线路能够更加可靠的运行。

输电线路防雷技术分析及维护措施

输电线路防雷技术分析及维护措施 摘要:电力能源是社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项能源,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 发展,人们的用电需求在不断增加,促进了我国电力行业迅速发展。电力系统是 由多个部分组成的,输电线路是其中的关键部分,只有保证输电线路不出现故障,才可以确保电力系统有效运行。由于输电线路较长,可能会遭受雷电等袭击,在 实际运行过程中常常会出现问题,导致输电线路产生相应的故障。所以,电力企 业需要做好输电线路的检修及防雷工作,确保能为人们不间断地输送电能。本文 就输电线路雷击的危害及当前阶段线路架设过程中常见的防雷施工技术进行简单 的讨论研究。 关键词:输电线路;雷击损害;防雷接地技术;电力线路维护检修 前言 输电线路安全对电力网络正常运行影响很大,当前大部分输电线路都在空旷 地方分布,运行期间极易出现雷击故障,让电力设备发生危害。如在雷击影响下 出现火灾事故,将对电力网络正常供电带来不利影响,并严重威胁着人们生命财 产安全,如何加强输电线路防雷工作是我们需要重视与尽快解决的问题。 1雷电破坏形式 1.1直击雷 在雷电破坏形式中,直击雷对于线路所造成的破坏程度较大。因为线缆可能 会被雷电击断,同时雷电产生的高电流会破坏支撑塔架,一旦塔架倒塌,会造成 电路整体产生断路。另外,直击雷会对用户端的相关电气设备产生很大的影响, 严重的会造成严重的火灾。尽管直击雷对于电路整体所造成的破坏性更大,但是 其发生频率不高,特别是与用户直接连接的线路,因为其架设的高度不高,往往 很少产生该类问题。 1.2感应雷 与直击雷相比,感应雷在自然界中几乎是长期存在的,这主要是由于闪电在 形成过程中会向大气释放电磁波,电磁波作用在导线上会在线路中产生相应的感 应电流,使配电终端的电流波动振幅提高,破坏电流参数稳定性。大部分精密设 备电流稳定性被破坏后,会影响其工作精确度,因此要需要针对感应雷进行防雷 设计。 2雷击跳闸分析 2.1绕击成因分析 输电线路设计时,为了尽量降低线路遭遇雷击的概率,设计人员必须要明确线路遭遇雷击的原因,经过有关研究人员的现场实测、模拟实验后发现,电力线路遭遇 雷击主要与雷电流的强度、电力线路杆塔的接地电阻大小、线路绝缘放电电压等 因素有关,雷电绕击率与输电线路经过区域的地质地貌条件、电力线路杆塔的高度、避雷线对边导线保护角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与平地输电线路相比,杆塔输电线 路的绕击率明显较高,山区输电线路设计时,经常会出现大高差档距、大跨越的问题,这些区段的电力线路的耐雷水平往往比较低。除此之外,部分地区的雷击活动 比较强烈,这种情况下该区段的电力线路遭遇雷击的概率也会有所提升。 2.2反击成因分析 电力线路遭遇雷击时,雷电流经过杆塔顶部或者避雷线流过接地体及塔体,会使得杆塔的电位升高,导线上产生感应过电压,当该感应过电压与杆塔电位合成的电 位差超过电力线路的绝缘闪络电值的时候,杆塔与导线之间就会发生反击闪络。实

输电线路运维的四大措施

输电线路运维的四大措施 当前,我国电网中330kV输电线路的数量在不断增多,遍布范围越来越广泛。在输电线路的运维过程中,常常会碰到各种故障,这些故障小则威胁线路的安全,大则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因此,有针对性的进行运维中故障应对措施的研究势在必行。本文就目前输电线路运维过程中存在的四大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研究,以期给相关人员参考。 标签:输电线路运行维护四大措施 0 引言 在电力系统中,输电线路有着重要地位;由于其架设在户外,分布面积广,难免会途经一些环境十分恶劣的地方,而且整条线路还会存在较大的环境差异;因此,输电线路在运维中出现故障是不可避免的。做好输电线路的运维工作一直是电力部门的工作重点,本文对此展开论述。 1 雷害及预防措施 当输电线路遭受雷击后,将会形成强大的雷电流,它通过线路向大地泄流;当输电线路感应雷电压后同样会产生较强的雷电流,这一雷电流通过线路的传输会对相连接的电气设备造成破坏。 对此,应该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当前,常见的防雷措施有:做好准备工作,依靠雷电定位系统对落雷的分布以及雷电流强度等进行研究,找出它们与线路跳闸率之间的关系。其次,要有效利用耦合地线或者是旁路架空地线;在架空地线侧采取多种防雷措施,如:装设预放电针、可控放电避雷针等等。要根据线路的重要性、气候、地形、土壤特点等确定线路的防雷方式和措施,同时还应该对各种方案进行经济性比较,采用性价比最高的方案。另外,在输电线路防雷接地技术中,可以对接地装置进行改造,在有些地区,接地装置采用的是射线方式,这种结构维护起来难度较大,常常出现接地装置损坏而没有被及时发现的现象。对此,进行接地装置的改造,图1给出了改造示意图。 其中,采用了圆环结构,该环路所处的位置较远,通常被设置于8到15米,有效保证了监测范围。在进行杆塔引下线的改造时,为了能够对接地装置的工作状态进行定期监测,同时又不需要将接地装置拆开,采用一根引下线连接在杆塔上,其余的引下线与之保持绝缘。这种监测方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够对接地电阻进行准确测量。 2 绝缘子故障及预防措施 在输电线路的实际运行中,常常会出现绝缘子故障,造成绝缘子故障的原因也多种多样,如:绝缘子质量低劣、出现污闪现象、干弧距离太小等等。绝缘子

架空配电线路运行检修及防雷措施

架空配电线路运行检修及防雷措施 摘要:架空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力系统中发挥着至关重 要的作用,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离不开架空配电线路的保驾护航,若架空配电线 路出现故障问题,将会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另外,雷电也会间接影响架空 配电线路短路,还可引发火灾,为了预防不可预计的故障因素,确保电网的正常 运行,鉴于此,本文主要对架空配电线路运行检修技术以及防雷措施做出探讨分析。 关键词:配电线路;运行检修;防雷 引言 近年来,随着电力行业的迅速发展,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都显著提升。架 空配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中枢神经,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是由于架空配电线 路具有点多、面广、线长的特征,电气设备质量参差不齐,加上容易受到环境因 素的影响,在运行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故障,特别是在受到雷电影响时容易出 现短路,进而引起设备事故,直接影响了电力系统的可靠供电。为此,应当加强 架空配电线路运行检修力度,从线路检修、维护、防雷等方面下功夫,最大限度 降低事故发生率,确保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提高电网供电的高质、高效、可靠。 1架空配电线路常见的运行故障 在架空配电线路的运行过程中较为常见的故障主要有短路故障、单项接地以 及断线等,造成这些故障的原因多是由于天气原因或是线路老化等造成架空配电 线路的绝缘下降而导致故障的发生。例如:在架空配电线路中由于树枝等挂断线 路造成配电线路的断线或是单项短路,从而在架空配电线路中产生过电压或是过 电流,从而造成架空配电线路的运行故障。或是由于人为、雷电等因素而导致架 空配电线路发生短路、断路等问题都会对架空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造成极大的干扰。 2架空配电线路运行检修 2.1架空配电线路接地故障检修 一般接地故障是由于绝缘体的损坏引起的,造成接地装置的“非接地”发生, 这导致非故障点处的电压的大幅增加。因此,如果在A点处发生接地故障,则该 点的接地相电压将减小到接近零,并且非故障位置的电压将上升到线路电压的水平。通过测量电流的简单方法可以判断故障点,在断开电源后应对各支线路连接 或断开,并且测量接地相电压,如果不是零,则不是故障点,反之则需要在该接 地相进行修理。在维修过程中必须注重故障点和危险点进行有效控制,每次需要 指派人员进行维修工作,这种分工可以提高维修效率,避免出现危险情况。 2.2架空配电线路短路故障检修 由于低压线路采用三相四线星性接线,零线直接接地。一般情况下,架空配 电线路中出现短路的部位电阻会接近零。短路故障可以通过在线监测的方法来进行,利用在线测温技术,及时的检测线路短路故障,同时也可以利用空气开关的 短路保护对架空配电线路支线进行分段、分设备故障排除检修,也可以结合绝缘 遥测、登杆检查技术,逐步缩小故障排查范围,尽早的找到短路故障位置。对于 架空配电线路的短路故障检修来说,最关键的环节就是需要恢复因故障损伤的相 间或相对地绝缘,只有相间绝缘、相对地绝缘合格,才可避免短路故障发生,大 幅度的降低短路故障发生概率。 2.3架空配电线路过载运行故障检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