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改革开放教案.doc

改革开放教案.doc

改革开放教案.doc
改革开放教案.doc

《改革开放》

一、教学背景:

1、课题:《改革开放》

2、课时:一课时

3、版本: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二、学情分析及教法、学法:

八年级的学生通过近两年的历史学习,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学习能力,基本具备了多渠道搜

集资料并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在老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所在的学校,

农村学生比较多,他们可以从父母和爷爷奶奶那里获取一些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后家乡发生变化的信息,教会学生运用体验、比较的方法,积累历史基础知识。根据八年

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他们的精力充沛,思维比较活跃,有一定的鉴别能力和分析比较

说明问题的能力。他们爱发表见解,爱表现自己,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教师

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语言讲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教学;另一方面通过预设一些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发表见解,使用激励性评价语言,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教学设计理念

备课时本着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依据教材而不是依赖教材的教学新理念,我对本课教材内

容作了整合和取舍,把国有企业的改革放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面来学习,理由是这两个

问题都属于对内改革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学习起来围绕一个主题,分析比较,达到理解学习

内容的目的。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问题预设有针对性,努力创设历史

情境,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用教师的知识储备,人格魅力,语言表述,身

体语言等,组织教学,引领教学,使每个学生都有锻炼自己,表现自己,发展自己的机会。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深圳等经济特

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国有企业的改革。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早期对外开放示意图》,说明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经济开放

区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

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了解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城市的国有企业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难点是:如何认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是调整变革生产关系,解放并发展生产力的需要。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1、教学中通过问题预设,引领教学内容,突破教学重难点;2、通过巩固练习,在练习中理解重难点。)

六、教学流程:

1、复习提问:

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点是什么会议?它做出了哪些重大决策?

2、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

一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课堂的精彩导入,所以我用《凤阳花鼓》作为开场,,紧接着出示文

革时期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凤阳传唱的两段不同的花鼓词,通过学生朗读,进而思考是什

么让凤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自主预习- 交流合作

教师分发导学案,要求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后,带着问题自主预习,独立完成预习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自主预习结束后,针对疑难问题小组交流合作,

并通过一帮一的形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

4、汇报预习成果(分组展示,教师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随时提出问题,深化理解教材)

播放小岗村村民承包土地的视频资料。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问题预设:

(1)、改革先从哪里开始?主要实行了什么制度?

引导学生看课本总结出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2)、课件视频展示一段关于凤阳县改革前后的资料:

一、“ 阳地多不打粮,子一住就逃荒。只阳女出嫁,不新娘阳。”

——人民公社期安徽阳的一段花鼓

二、“ 阳,道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出三大步,如今出金凰”——十一届

三中全会后流行于阳民的花鼓

教启学生:同是阳个地方,什么改革前后会生么大的化呢?

引学生看本42 小字内容,互相,教指学生:

人民公社期,民集中,吃大,生极性不高,所以出了第一段材料中所的情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村行了家庭承包任制,民有了生自主,生极性得到极大的提高,所以生了第二段

材料所的种化。

教渡:村的体制改革推了城市国有企的改革。

(二)国有企的改革

1、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主要在哪些方面行?

引学生看本45 国有企改革的有关内容,由小学生回答。

教,提出:

1、什么国有企行生任制后,企、工的极性就提高了?

引学生看本45 下面的小字内容,回答。

教:其根本原因就是工的与酬密系起来了,他得到了惠。

2、党的十四大后,国有大中型企、小型企分是怎改革的?例明。

学生合本和自己前了解的情况,小,自由言。教到学生中去,指学生。

教:

1992 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市体制以后,国有企抓住了机遇,加快了改

革的步伐,在大中型企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代企制度。小型企采取改、合等多种形式,加快企的改革步伐。

(三)深圳等特区的建立

1、播放《春天的故事》歌及: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画了一个圈,神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1)你知道那位老人是?

(2)这位老人“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

(3)这位老人为什么要画这样一个圈?教师总结:①

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优势吸收侨资、外资;②为了引进

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③为了进行现代化建设,

加快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

(4)这个圈后来是怎样扩大的?

教师总结:

对外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

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问题探究:

我国今天的对外开放城市与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有何根本区别?

教师总结:

中国近代史中开放通商口岸是被迫的,便利了西方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中国逐

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是落后的,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抓住机遇,继续扩大开放,发展我国经济,提高综合国力。

七、巩固知识 - 反馈检测

为了进一步巩固本课重难点,采用抢答、听歌答题等形式进行反馈检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