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行音乐融入戏曲元素的现象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59.88 KB
- 文档页数:2
现代流行音乐古典元素探析作者:曲波概要:在流行音乐中良好的融入进古典元素是当前比较常见的现象,而这种流行音乐表达方式也良好的体现了一种古典的韵味,让流行音乐同样也可以更富有底蕴和美感。
包括填词作曲中对古典元素的良好运用以及融合使得流行音乐和古典元素更加契合的推向市场,让听众能够产生更加强烈的共鸣。
通过流行音乐与古典元素相互结合的方式开辟了全新的音乐领域,也同样带了了极具特色的音乐风采。
一、流行音乐中“词”的古典元素体现1、古风作词使得流行音乐更具韵味古风作词,中国风作词等在当今流行乐坛是一件非常普遍的现象,而通过市场的证明该作词方式是得到了当前绝大多数听众的认同和赞誉的。
比如《青花瓷》一曲的歌词进入到高考试题中就说明了当前人们对流行音乐里填词具有古典元素的一种认可的体现。
中国文化传承数千年从未断绝,其具有的底蕴和深刻内涵是非常值得人们去体会和思考的。
因此在流行音乐中将古典元素的良好体现就是为了能让人们通过流行音乐的方式也能很好的进行古典文化的学习和体会。
当前带有古典元素进行填词风格的经典作品有很多,而其中方文山作为中国风填词中的代表人物还是不遑多让的,虽然首先由于其填词大多是配合周杰伦的歌曲,但其中包括《东风破》、《青花瓷》、《烟花易冷》等传唱至今的经典流行乐曲暂且不论曲调和演唱的好坏,单论作词的优美程度,就已经深深的折服众人了。
除了为周杰伦填写的词之外,包括为林俊杰填写的《赤壁》等一些其他的流行歌曲也都体现了将古典元素良好融入流行音乐的实际效果。
2、诗词新唱即是通过流行音乐方式对古典元素的缅怀除了将填词更具“古典范”以外,将古代的词曲新唱也是一种非常流行的唱法。
众所周知唐诗宋词,若论填词的繁华,则要必数宋朝为最,而其中出现的包括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著名词人也确实为人们留下了众多传唱至今的优秀作品。
宋词的填写首先有一个固定的曲调和填词规范,然后词人根据相应的模式进行填写,包括行数字数都有限制需要配合所填写的曲调内容来进行。
《歌曲《沁园春·雪》五个版本中戏曲元素的美声演唱分析》篇一一、引言《沁园春·雪》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诗歌之一,在音乐的领域里也有多个不同版本的演绎。
本篇将就歌曲《沁园春·雪》在五个不同版本中的戏曲元素的美声演唱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艺术形式到表现技巧,探索其在美声演唱中的独特魅力。
二、五个版本的概述《沁园春·雪》的五个版本涵盖了多种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既有传统的戏曲演绎,也有融合现代音乐元素的改编版本。
传统戏曲版本在演唱上更注重原汁原味的戏曲韵味,而现代改编版本则更加注重歌曲的旋律性和可听性。
三、戏曲元素的美声演唱分析(一)传统戏曲版本的美声演唱传统戏曲版本的《沁园春·雪》在美声演唱上更注重传统戏曲的唱腔和表演技巧。
演员在演唱过程中,不仅需要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还需要将戏曲的韵味和情感融入到歌曲中。
在发音上,演员需要运用独特的戏曲嗓音技巧,使声音更加圆润、激昂。
(二)融合现代音乐元素的改编版本的美声演唱融合现代音乐元素的改编版本在美声演唱上更加注重歌曲的旋律性和可听性。
演唱者需要运用现代的演唱技巧和表演方式,将传统的戏曲元素与现代的流行音乐元素相融合,形成一种独特的演唱风格。
同时,还需要注重歌曲的情感表达,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歌曲的内涵。
四、戏曲元素的表现技巧(一)唱腔的独特性《沁园春·雪》的戏曲元素在唱腔上具有独特性。
不同的戏曲流派在唱腔上有着不同的特点,如京剧的激昂、豫剧的婉转等。
在美声演唱中,演唱者需要运用独特的嗓音技巧和表演方式,将这些唱腔特点融入到歌曲中,使歌曲更具艺术性和感染力。
(二)表演的细腻性除了唱腔的独特性外,戏曲元素的表演也需要注重细腻性。
在美声演唱中,演员需要通过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方式,将歌曲的情感和内涵传达给观众。
同时,还需要根据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灵活运用身段、手势等表演技巧,使表演更加生动、形象。
五、结论《沁园春·雪》作为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歌曲,在美声演唱中融入了丰富的戏曲元素。
艺术歌曲《长相知》中戏曲元素的渗透与作品的艺术处理《长相知》是一首融合了戏曲元素的艺术歌曲,通过对戏曲元素的巧妙渗透和艺术处理,使得这首歌曲在音乐和表演上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本文将从戏曲元素的渗透和艺术处理两个方面对《长相知》进行分析,探讨其艺术价值。
从戏曲元素的渗透方面来看,《长相知》将古典戏曲元素融入了现代流行音乐中,形成了独特而新颖的艺术风格。
在这首歌曲中,可以明显地听到京剧的唱腔和曲调,如“二黄”、“快板”等,这些传统戏曲元素为歌曲增添了古朴与典雅的气息。
歌曲中还融入了锣鼓的节奏和音韵,使得整首歌曲显得更加有韵味和活力。
通过这些戏曲元素的渗透,使得《长相知》在音乐风格上独具特色,既具有流行音乐的现代感,又保留了传统戏曲的韵味,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音乐美学。
从艺术处理的角度来看,《长相知》通过对戏曲元素的巧妙运用,实现了艺术形式的多重叠加和碰撞,展现出了丰富的艺术层次和内涵。
在歌曲的编曲上,通过对戏曲音乐的精心安排和结合,使得整首歌曲在音乐形式上呈现出了多样化和丰富性。
从歌曲的旋律到节奏,从声乐部分到伴奏部分,都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戏曲元素与流行音乐元素的巧妙融合,呈现出了一种既独特又美妙的艺术效果。
在歌词方面,也运用了大量的戏曲古典词汇和表达方式,使得整首歌曲在文学内涵上更加丰富和深刻。
通过这种艺术处理,使得《长相知》在艺术形式上体现了多元化和开放性,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韵味,又具有现代流行音乐的时尚感,使得整体艺术效果更加丰富和复合。
艺术歌曲《长相知》在戏曲元素的渗透和艺术处理上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准,呈现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韵味。
通过对戏曲元素的融合和运用,使得这首歌曲在音乐和表演上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展现出了丰富的艺术魅力和内涵。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歌曲能够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现代音乐当中,创造出更多的具有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的优秀作品。
关于中国当代流行音乐歌词中古风元素的研究【小组成员:郝乐田雨,纪明璐】一、【课题背景】自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中国。
在此背景下,歌曲风格多为摇滚、R&B、DJ。
这使喧闹的风格使一部分音乐爱好者反感,而这部分人中有呼吁在音乐中加入中国元素,但由于时代的变迁,传统意义上的古风音乐不能得到年轻一代的喜欢,因此现代古风音乐随之诞生。
其风格多为委婉流畅,或是豪迈粗狂。
旋律委婉动听,让人喜爱。
二、【关于古风音乐】1、【起源】:早期的古风音乐的一大特点是它存在较强的依附性。
古风音乐起源于网友对《仙剑奇侠传》《轩辕剑》等游戏的二次创作,在最初的作品中,歌词多以集字、集句、集事的形态出现,乐曲则选用游戏音乐及富有古典韵味的新世纪音乐(New Age Music),通过填词编曲创作出半原创的音乐作品。
上述仙侠类游戏通常以武侠故事和神话故事为原型进行创作,其主题曲及配乐需与故事背景相吻合,以满足玩家的情感需求。
武侠文化作为华人世界特有的一种流行文化,但凡中国人对“武侠”两字都不会陌生。
武侠作品的盛行影响了小说、影视、音乐、电子游戏等各种大众文化产品形式,从地摊读物到学术研究,武侠文化已然深入到我们的文化生活之中。
在中华文化的传承中,武侠文化无疑已经植根于中华民族深层的心理结构中,影响着众多大众文化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行为方式。
各种以武侠、仙侠为题材的文学、影视及游戏作品大量涌现,为古风音乐的创作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营养,同时准备了古风音乐的受众基础。
2、【特点】:歌词古典雅致、措辞整齐,宛如诗词歌赋,曲调唯美,注重旋律,多用民族乐器,不同于摇滚音乐的金属感和古典音乐的厚重感,古风音乐自有其独特的中国式美感。
3、【类别】:就至2013年主流的分类法来划分,古风音乐大概可以被划归到新世纪音或是流行音乐。
4、【作曲方式】:古风音乐的作曲、选曲与传统流行音乐乃至方文山、周杰伦打造的中国风音乐不同,作曲者选择笛、箫、筝、琵琶等民族乐器采样为音源,Fruits Loop Studio、Adobe Audition等编曲、录音、混音软件为平台,通过自身音乐素养及对民族风格的感知探索创作。
戏曲音乐元素在民族声乐作品中的运用及演唱分析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不断在中国民族声乐作品中注入新的元素。
长期以来,中国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者和表演者在学习西方声乐演唱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融入更多民族音乐元素,使民族声乐逐渐形成中国特色。
《梅兰芳》是为了纪念梅兰芳先生诞辰110周年创作的,作曲家吴小平在歌曲创作中进行了探索性的尝试,将中国京剧音乐元素融入歌曲创作中,作品韵味深长、委婉含蓄。
文章通过对声乐作品《梅兰芳》的音乐特点进行分析,探究作品中戏曲音乐元素的运用和演唱特点。
关键词:戏曲音乐;《梅兰芳》;民族声乐我国的民族声乐植根于我国的民间音乐文化土壤,近年来很多优秀的民族声乐作品在借鉴西方歌曲创作技法的基础之上,也注重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戏曲音乐等元素的借鉴和运用,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散发着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艺术魅力。
声乐作品《梅兰芳》整体曲调将戏曲音乐的元素和民族声乐作品相融合,既是梅兰芳先生生平的真实写照,又通过悠远绵长的音乐和独具韵味的京剧特色,深深感染听众,并为作品动容。
一、声乐作品《梅兰芳》的音乐分析(一)作品背景声乐作品《梅兰芳》(刘鹏春作词)是为了纪念梅兰芳先生诞辰110周年,由作曲家吴小平进行创作的。
吴小平出生在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故乡江苏泰州,自幼就对戏曲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后来进入专业院校系统地学习歌曲创作,这些都为他日后的音乐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梅兰芳》词作者刘鹏春用精炼的语言、写意的手法描绘了梅兰芳先生绚丽的艺术人生和他不卑不亢的爱国情怀。
而在曲调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吴小平先生对梅兰芳先生的缅怀与敬仰,同时充分展现了梅兰芳先生京剧表演的独特艺术魅力。
整首作品采用现代创作技法,与戏曲中的京剧元素相融合,成为现如今戏歌中的代表作。
(二)音乐分析声乐作品《梅兰芳》的结构打破了传统艺术歌曲创作的结构方式,采用引子、慢板、中板、快板四个部分组成的多板式结构。
这样具有中国戏曲音乐特色的节奏形式,将整个歌曲的段落划分得清晰明了,层次分明。
目录一、引言 (3)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目的 (3)二、理论基础 (4)2.1 古典音乐的特点与价值 (4)2.1.1 古典音乐的结构严谨性 (4)2.1.2 古典音乐的情感表达丰富性 (5)2.2 现代流行音乐的特点与影响 (6)2.2.1 流行音乐的风格多样性 (6)2.2.2 流行音乐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6)三、古典音乐对现代流行音乐的影响 (7)3.1 音乐元素的融合 (7)3.1.1 旋律的借鉴 (7)3.1.2 和声的创新 (8)3.2 演唱技巧的传承 (8)3.2.1 发声技巧的改进 (8)3.2.2 音色的塑造 (9)四、现代流行音乐对古典音乐的借鉴 (10)4.1 古典诗词在流行歌词中的运用 (10)4.1.1 内容形式的借鉴 (10)4.1.2 情感表达的深化 (11)4.2 古典乐曲在流行音乐中的改编 (11)4.2.1 旧词谱新曲 (12)4.2.2 融入诗词意象 (12)五、融合案例分析 (13)5.1 方文山的古典与流行创新 (13)5.1.1 歌词创作特色 (13)5.1.2 影响力与启示 (14)5.2 @唐音乐队的中西合璧 (14)5.2.1 乐队组建与发展 (14)5.2.2 音乐风格与特色 (15)六、结论与展望 (16)6.1 研究结论总结 (16)6.2 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17)一、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音乐领域,中国古典音乐与现代流行音乐的碰撞与融合日益频繁。
一方面,现代流行音乐以其时尚、活力和广泛的传播性深受大众喜爱。
流行音乐通常采用现代电子乐器,节奏明快,歌词贴近生活,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流行性。
另一方面,中国古典音乐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历经岁月洗礼,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古典音乐以传统乐器为主要伴奏,曲调庄重严谨,歌词富含诗意,展现出独特的古典韵味。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这两种音乐形式开始相互借鉴、融合。
浅析流行音乐中的古典元素浅析流行音乐中的古典元素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在音乐创作中产生了独具的魅力。
流行音乐中所含带的古典艺术元素,有如一股清泉给听众以清新典雅、古色古香之感,同时也体现出沉稳厚重、磅礴清婉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这些现代流行音乐与传统古典元素相结合,在听觉上带来别具一格的音乐体验。
一、流行音乐中古典元素的简述流行音乐的涵盖面较为广泛,目前学者并未有准确的可鉴定定义。
最为广泛的使用解释源自《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通俗音乐(Popular music)泛指一种通俗易懂、轻松活泼、易于流传,拥有广大听众的音乐。
它有别于严肃音乐、古典音乐与传统民间音乐,亦称流行音乐。
”①从定义中可见,流行音乐的最重要特点在于有别于古典音乐。
随着时间的流变,对于流行音乐的定义日益模糊。
但它所具有的流传地域广泛、传播速度快、极强的娱乐性和传唱性等主要特点一直未变。
20世纪末,流行音乐蓬勃发展,R&B、蓝调、Hip-Hop日益占据音乐主流。
2003年,华语流行乐坛的音乐作品中逐渐填入了古典风。
这种新兴的视听体验一经入世,便受到听众的狂热追捧。
如今,流行音乐中含带的古典元素音乐数不胜数,下面列出几例:二、流行音乐中的古典元素类型流行音乐中的古典元素类型颇多。
综述而言,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于流行音乐中融入古典的古诗词意蕴、民族旋律以及戏曲音韵。
(一)融入古典的古诗词意蕴中国的古典诗词高雅、沉厚,立意深远,词意深幽,富有独特的、浓郁的中国风色彩,能使诵读者不经意的于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幅唯美的画卷。
流行音乐中将优美的古诗词加上现代编曲旋律,即可营造出“歌-诗一体”的优美意境。
我国最早借用古诗词元素融入现代音乐的是上世纪20-30年代的一批知名作曲家,如青主、江文等曾于唐诗、宋词、元曲中摘录、编写歌词。
如,江文曾以苏轼、李清照、李后主等人的诗篇以及唐诗律诗篇等,编写出了大量优美的歌曲。
现代流行音乐中注入古典元素的歌曲则以周杰伦为代表。
艺术歌曲《长相知》中戏曲元素的渗透与作品的艺术处理《长相知》是一首融合了戏曲元素的艺术歌曲,由著名音乐人马克创作,其在音乐编曲、歌词与演唱等方面都融入了中国戏曲元素,使得这首歌曲在传统音乐与现代流行音乐之间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
本文将就《长相知》中的戏曲元素渗透与作品的艺术处理进行探讨。
从音乐编曲的角度来看,《长相知》中的古典戏曲元素主要体现在乐器的运用上。
曲中使用了京剧、粤剧等多种戏曲音乐所用的传统乐器,如二胡、琵琶、箫、笛子等,这些传统乐器的运用赋予了整首歌曲浓厚的古典戏曲气息。
编曲上也采用了戏曲音乐中的旋律、节奏和装饰音等元素,使得整个编曲既具有了古典戏曲的韵味,又不失现代流行音乐的活力与魅力。
整体上,编曲上的戏曲元素渗透不仅使得《长相知》展现出了现代与传统的结合,同时也为作品增添了独特的艺术价值。
从歌词角度来看,《长相知》中的戏曲元素主要体现在古典戏曲的意象和表达方式上。
歌词中通过使用经典的戏曲意象和古典诗词句式,如“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两情若是久长时”等,使得整个歌曲充满了古典雅致与戏曲韵味。
歌词中还融入了许多古代文学典故和戏曲剧情,如《红楼梦》中的片段、《三国演义》中的情节等,这些古典文学与戏曲的元素的融入使得整首歌曲古韵盎然,情感飘逸,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长相知》在歌词的艺术处理上将戏曲元素与现代流行音乐相结合,使得整首歌曲在情感表达和形式美感上都具有了独特的魅力。
从演唱的角度来看,《长相知》中运用了京剧和豫剧等戏曲的演唱技巧与表现方式。
演唱者在演唱时运用了京剧和豫剧的唱腔、音调和表情等,通过他们的演绎,使得整首歌曲更具有了戏曲的表现力与张力。
演唱者也在表演中加入了戏剧化的舞台动作,如扇子舞、旋转等,力求将戏曲的表演技巧融入到歌曲的演唱中,使得整个演出更加生动鲜明。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 对精神领域中的各类艺术形式开始投入大量的精力。
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更为人民所喜爱。
同时由于流行歌曲曲风朴素简洁、旋律流畅易懂、节奏活泼以及贴近生活的真挚情感, 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和认同。
然而随着人们的欣赏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流行歌曲的创作者开始寻找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作之路。
其中,在流行歌曲中加入中国传统因素就是近年来许多创作者所遵循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纵观近年来流行歌曲创作,所加入的中国传统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民族戏曲曲艺因素(一)吸收戏曲唱腔特点由于京剧在我国民族音乐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使得模仿借鉴京剧唱腔成为当今流行歌曲创作的一大特色。
如陈升刘佳慧作词陈升作曲的《北京一夜》是最具代表的作品之一,这首歌吸取了京剧唱腔的特点,用京味儿十足的青衣唱腔,唱出古韵又不失新奇,虽经多人翻唱但仍经久不衰。
还有吕建中作词作曲的歌曲《三国恋》其中一句运用了京剧一小段女腔的平剧唱法抓到中国古典音乐的精髓,使得很多年轻人喜爱传唱。
例:谱例1王力宏作词作曲的《花田错》不仅歌曲名字来自于京剧《花田错》,其中一段更是巧妙融合了R&B与京剧唱腔让聆听者心中有古典耳中有新意,使年轻人对中国传统戏曲有了新的认识。
其自由的甩腔自由旷远有着及其深邃的内涵,使这首歌获得极大的成功。
这也是王力宏吸取戏曲因素的首次尝试,虽然歌曲中掺杂着浓重的西方音乐元素,但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魅力得到很好的呈现。
例:谱例2陶喆作词作曲《苏三说》源自京剧《苏三起解》,也是将京剧韵味和R&B融合其中一段直接取自《苏三起解》青衣唱腔。
例:谱例3除此之外周杰伦作曲《霍元甲》模仿京剧花旦女声唱腔。
另一首《以父之名》中加入了京剧青衣的唱腔。
内地的代表,阎肃作词姚明作曲的《说唱脸谱》也充分的吸收了京剧唱腔的特点,流行了很多年。
除了借鉴引用京剧唱腔,其他传统戏曲唱腔也成为流行歌曲创作的源泉。
戏曲元素与流行歌曲的融合作者:陈霓来源:《艺术评鉴》2024年第01期【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受众审美需求的变化,传统的戏曲表演艺术受到严峻挑战。
将流行歌曲作为载体,戏曲元素融入其中,是弘扬戏曲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也在客观上促进了流行歌曲的文化创新。
本文以《武家坡2021》《伶人》两首作品为例,分析流行歌曲中的戏曲元素,包括戏曲题材、戏曲唱腔、编曲乐器、舞台演绎等方面的融入。
戏曲元素与流行歌曲的融合具有较高的艺术与文化价值,可以促进中国戏曲的传承和发展,推动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拓展文化产业和艺术市场。
【关键词】戏曲流行歌曲《武家坡2021》《伶人》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4)01-0020-06随着科技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传统戏曲艺术那耳熟能详的故事情节、悠长缓慢的唱腔、一板一眼的程式化表演在年轻受众群体中很难获得共鸣,更难得到广泛传播,这是传统戏曲所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
因此,戏曲更需要以更贴近当代受眾审美需求的形式走向大众化。
将流行歌曲作为载体,戏曲元素融入其中,是弘扬戏曲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也在客观上促进了流行歌曲的文化创新。
因此,本文选取两首具有代表性的流行音乐作品《武家坡2021》《伶人》作为研究对象,同时也对同一作品不同版本中的戏曲元素进行分析,从而探析戏曲元素与流行歌曲的融合问题。
一、《武家坡2021》《伶人》概述在不同地区或者国家和时期,人们对于流行歌曲的定义各有不同。
《现代汉语词典》中“流行歌曲”的定义有两种,其一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受到普遍欢迎且广泛传唱的歌曲;其二是指通俗歌曲。
从这个界定不难看出,在审美方面,流行歌曲具有通俗性,它植根于大众生活的丰厚土壤之中,所以不同于严肃音乐、古典音乐和传统的民间音乐,其平民化、浅易性和世俗性使得它传播范围更广,容易被广大群众所喜爱、传唱或欣赏;在内容方面,流行歌曲往往是在大众日常生活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在形式方面,流行歌曲具有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等特点,朗朗上口的音乐形式更能够让听众产生共鸣,也便于听众记忆,并且借助传媒传播开来而流行一时,甚至能够流传后世。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王力宏的“中国风”流行音乐和戏曲元素的结合发布时间:2021-01-12T15:37:31.537Z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2月下作者:杜安然[导读] 流行音乐自上世纪末传入我国以来,成为我国多样化的音乐创作和演唱中一个重要的类别,也侧面展现了我国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艺术的群像。
在赏析流行音乐的过程中不难发现,近些年流行歌曲受我国传统戏曲文化的影响较大,戏腔的应用和传统民族乐器伴奏都使流行音乐演变出了新风格。
辽宁省沈阳市沈阳师范大学杜安然 110024流行音乐自上世纪末传入我国以来,成为我国多样化的音乐创作和演唱中一个重要的类别,也侧面展现了我国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艺术的群像。
在赏析流行音乐的过程中不难发现,近些年流行歌曲受我国传统戏曲文化的影响较大,戏腔的应用和传统民族乐器伴奏都使流行音乐演变出了新风格。
当代年轻人较为熟悉的创作型歌手王力宏他的音乐作品广为传唱,其中《花田错》、《盖世英雄》等饱含浓郁戏曲元素的歌曲,具有流行音乐和戏曲元素方面的研究价值。
一、西方流行音乐的流入与发展流行音乐并非是中国本土的文化产物,而是西方的舶来品,这种音乐内容通俗易懂、且在情感表达方面十分直接,因此大众对其的接受度更高。
传入初期,流行音乐的代表人物是邓丽君,《小城故事》《又见炊烟》等代表作,在既体现西方流行音乐的轻快简明的特征,又体现出传统中国女性的柔美与含蓄。
将中国的古典文化例如戏曲,融入到流行音乐中,形成了“中国风”。
戏曲文化不仅仅指的是京剧,我们国家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文化。
王力宏、陶喆等流行歌手,则用自己的方式打造音乐文化的结合,这种作品是年轻人对民族情感的重要传承方式。
对于乐曲塑造来说,鲜明而丰满的音乐音符需要的内心世界和外部特征共同发挥作用,内心世界的展现尤为突出和重要。
当前流行音乐发展的个性化特点又可以被称为性格化。
由于歌唱表演的时间和空间比较有限,表演者必须通过乐器和唱词展现乐曲创作的情感内涵和人物形象,推动乐曲发展,因此就对西方音乐中音符的性格化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秦腔音乐元素在当代音乐创作中的应用分析秦腔音乐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在古代曾经是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的重要表现形式,如今在当代音乐创作中依然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价值。
本文将就秦腔音乐元素在当代音乐创作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其在当代音乐中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一、秦腔音乐的特点及元素秦腔音乐是中国戏曲音乐中的一种,流行于陕西地区,它具有独特的旋律、节奏和表现形式。
秦腔音乐的旋律优美婉转,以其悠扬的旋律著称。
秦腔音乐的节奏感强烈,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节奏鲜明。
秦腔音乐的表现形式多样,包括唱腔、对唱、乐器伴奏等,形式灵活多变。
秦腔音乐以其独特的古朴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朵奇葩。
1. 声音效果秦腔音乐以悠扬的旋律和独特的声音效果闻名,这种声音效果往往会给人一种古典和神秘的感觉。
在当代音乐创作中,一些音乐人会通过电子合成器等技术手段,模仿秦腔音乐的声音效果,创造出独具特色的音乐作品。
这种融合传统与现代的音乐作品,不仅展现了秦腔音乐的独特魅力,还为当代音乐注入了新的活力和魅力。
2. 旋律风格秦腔音乐的旋律优美婉转,常常给人以抒情的感觉。
在当代音乐创作中,一些音乐人会融合秦腔音乐的旋律元素,创作出富有中国传统音乐特色的音乐作品。
这些音乐作品以其优美的旋律和独特的风格,吸引了众多听众的喜爱,展现了秦腔音乐在当代音乐中的重要地位。
3. 歌词表达秦腔音乐的歌词常常表达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情感,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在当代音乐创作中,一些音乐人会借鉴秦腔音乐的歌词表达方式,创作出蕴含深刻内涵的歌词。
这些歌词不仅展现了秦腔音乐的独特魅力和表现力,还为当代音乐注入了更加深刻的情感和情感。
1. 传承文化秦腔音乐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在当代音乐创作中的应用,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促进文化的传播和弘扬。
2. 注入新的活力秦腔音乐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一个分支,具有独特的魅力和特点。
《戏剧之家》2016年第11(上)期 总第237期 当代中国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戏曲元素 郭朋榕 (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发展,流行音乐已逐渐成为了现代最受欢迎的一种音乐形式,原本是大众化艺术的 戏曲如今已开始慢慢变成小众化艺术。如何使我国的传统艺术不被年轻人所遗忘呢?有一部分音乐创作者大胆创 新,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戏曲元素融入到流行歌曲中,使其具有了戏曲的风格,为流行歌曲营造了别开生面的意 境。这种结合不仅非常新颖,也提高了歌曲的文化底蕴。流行音乐中融入的戏曲元素,使听众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 能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青少年对我国传统艺术的热爱。 【关键词】流行音乐;戏曲;传统艺术;戏曲元素 中图分类号:I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o07—0125(2016)1 1-0056—02
谈起中国戏曲,可能多数的年轻人都不是很喜欢, 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这些是比较沉闷的传统的艺术形式, 并不符合他们的审美趣味。什么样的歌曲能引起他们的 兴趣呢?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流行音乐引领时代风尚, 种类也非常丰富,在不同时期都能跟随时代脚步不断地 转变风格。近几年来,流行音乐中添加了一种新的元 素——戏曲元素,这样的流行音乐不仅新颖,还对人们 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观念、民族意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针对上述课题,已有不少研究者从理论层面对其进 行研究。如刘延在《剧作家》发表的《戏歌创作与演唱》 一文就谈到了戏歌(戏曲与歌曲的结合)的三种表现形 式:第一种是以戏为主的戏歌;第二种是以歌为主的戏 歌;第i种是前半以歌为主,后半部以戏为主,或者前 半部以戏为主,后半部以歌为主。并认为只要是健康的、 风格鲜明、旋律优美的作品,只要是受到群众欢迎的, 都应该提倡,而不必拘于一格。 本文将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收集与研究,从中了解戏 曲元素与当代流行音乐结合对现代人思想的影响及关于 此类歌曲的发展状况。然后运用分析的方法,对戏曲元 素与当代流行音乐结合的歌曲中运用的历史背景、良好 的意境、戏曲的唱腔、戏曲的伴奏乐器等方面进行全面 分析。从戏曲元素在当代流行音乐中的运用论述其存在 的结构,弄清其中的奥妙之处,从戏曲元素与当代流行 音乐结合的影响,寻求其文化意义。 一、当代中国流行音乐与戏曲元素结合的起源 中国戏曲是世界三种古老的戏剧之一,是我国的文 化瑰宝。可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戏曲,随着社 会不断向前发展,受到流行文化特别是流行音乐的冲击, 逐渐被年轻人所轻视甚至遗忘,濒临失传的可能性越来 越大。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20世纪80年代,北京空 ・56・ 政歌舞团的阎肃先生和姚明先生共同创作了《故乡是北 京》这首歌曲,这首歌曲是一首流行歌曲,但融入了中 国传统的戏曲音乐元素,因而广受大众的欢迎。这不仅 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古典戏曲音乐的传播,也为流行歌曲 甚至为戏曲音乐的发展创造了更美好的未来。 二、当代中国流行音乐与戏曲元素结合的表现 我国古典戏曲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和神秘感,是我国 特有的民族艺术。而且我国的戏曲文化博大精深,并不 是单一的一种,比如我们熟悉的昆曲、评剧、豫剧等等。 不同的戏曲中所用到的不同的乐器和不同的演唱特点, 更赋予了它们各自特有的魅力。对于我国古典戏曲的人 物及戏曲故事情节,现代人也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演绎。 它的表演形式既可以载歌载舞,又有文有武和又说又唱。 一首能广受欢迎的并能成为经典的糅合了戏曲元素 的歌曲是离不开歌曲本身所带有的良好历史背景和它完 整的故事结构的。比如王力宏的歌曲《在梅边》就是根 据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中大家闺秀杜 丽娘与书生柳梦梅的生死恋情而谱写的。歌曲巧妙地将 昆剧的优美唱腔与说唱结合,昆曲流转回肠,歌声清新 悠扬,非常具有吸引力。当然要将经典的戏曲和现代流 行歌曲结合起来是不可能照样全搬,创新是必然的。但 是如何才能够做到既有新意还能够尊重原作呢?《在梅边》 这首作品我个人觉得还是结合得非常好的。比如原作中 的:“他年得傍蟾官客,不在梅边在柳边。”《在梅边》 中就改成了这样的句子: “在梅边落花似雪纷纷绵绵谁 人怜,在柳边风吹悬念生生死死随人愿。”确实有着异 曲同工之妙。在这首古典韵味十足的歌曲中,王力宏赋 予了歌曲全新的灵魂,带着我们回味了那个柳梦梅与杜 丽娘已成绝唱的浪漫爱情故事,并赞美了他们穿越时空 的爱情。 音乐研究 郭朋榕:当代中国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戏曲元素 把古代戏曲的经典和现代流行音乐结合在一起当然 不止这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京剧名段《苏三起解》就 被台湾歌手陶酷改变成了现代味十足的《苏三说》。他 以广为人知的京剧名段《苏三起解》为创作素材,将京 剧“苏三起解”的流水快板改编成一曲“Susan说”,讲 述苏三过尽千帆的爱情,追古忆今。陶豁在对《苏三起 解》重新改编的同时,还是保留了原来的味道,原作里 面那几句歌词:“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到大街前, 未曾开言心惨淡,过往的君子听我言。”就原封不动地 出现在了《苏三说》里。这种现代音乐与经典戏曲的结合, 让歌迷在瞬间就有一种穿越到古代时空听苏三诉说的错 觉,是一首别具特色及创意的歌曲。 三、当代中国流行音乐与戏曲元素结合的影响 流行音乐令人眼前一亮的因素不仅加入了戏曲声腔 作为点缀,还使用了大量的中国传统乐器。比如用琵琶、 二胡、大鼓、葫芦丝、锣、钹、胡琴、箫等~些中国传 统的民族乐器来演奏,可以更好地营造歌曲中音乐的氛 围。在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第四季中,关晶演唱了 一首《悟空》。他对这首本身就带有戏曲唱腔的歌曲又 加人了更多的戏曲元素。开篇由箫独奏,后面加人了笛 子、鼓,再到京胡、小锣、大锣和戏曲武生的融人,把 孙悟空那种睥睨天下的霸气和头戴紧箍的无奈演绎得十 分到位。流行歌曲与戏曲的融合就是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既给传统艺术带来无限的活力,也给现代艺术带来厚重 的底蕴。 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的青少年 都向往着出国留学,只有小部分的青少年可能就是真的 想通过不同的环境学习来强化自己的知识。出国留学, 他们受的是国外文化的熏陶,他们习惯了外国的饮食和 节日,离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远。很多人,尤其是青年 一代认为传统戏曲就是老年人的娱乐消遣,并不适合这 个时代的风尚,对自己本国的文化熟视无睹,这也使得 我国的传统文化岌岌可危,面临着一场全新的挑战。 在流行音乐盛行的今天,创作者们将传统戏曲元素 融入作品中,这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勇气,这对于人 们来说也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创作者们将流行音乐与古 典戏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这种融合不仅新鲜,而且还 能满足当代年轻人的情感体验,也使人们在聆听音乐的 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可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这种 具有戏曲元素特色的流行歌曲,不仅能增强民众对传统 艺术的热爱,让传统艺术在群众中不断传播,同时还能 让青少年的音乐欣赏水平和感悟能力得到提高,有利于 青少年的学习与成长,更有利于唤醒青少年的民族意识。 这类具有戏曲元素特色的流行歌曲不但风靡华语乐 坛,也在一定程度上走向了世界。2006年,陶 的歌曲 《Susan说》就名列“中华音乐人交流协会:十大单曲”; 2007年,周杰伦的歌曲《霍元甲》就入围了“第二十六 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阎肃先生和姚明先 生创作的《说唱脸谱》在中央电视台ccTv一3深受老百 姓喜爱的《星光大道》节目中,不少国外的友人都争先 模仿。在表演中,他们将中国的国粹艺术表演得惟妙惟肖, 让人不禁想去了解中国的传统艺术,可见中国的传统艺 术魅力无穷。2009年的春晚,周杰伦和宋祖英合唱的一 首《本草纲目》,歌曲本身所带有的动感旋律加上西式 的R&B再加上宋祖英的经典之作《辣妹子》,让他们配 合得天衣无缝,轰动全场,个性十足。2011年春晚,周 杰伦和林志玲合作的《兰亭序》也别有新意,这首歌曲 虽说没有戏曲的唱段,但里面加人了戏曲乐器二胡、琵 琶的伴奏,再配上西式乐器大提琴和中国风的现场,不 禁让人眼前一亮,让人心里觉得这首歌曲如此绝美凄凉、 婉转牵肠。歌的最后林志玲带给大家的古典诗词,将沧桑、 高雅、深情的意境诠释得完美无缺,配合得滴水不漏。 四、结语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迅猛,我们不能否认最能适应社 会的音乐形式就是流行音乐这一音乐形式,它不仅能考 虑到受众的审美口味,还能丰富人们的艺术修养,更能 满足年轻一代的情感体验。就在青少年追崇时尚,离中 国传统文化艺术越来越远的时候,流行音乐与戏曲元素 结合这种形式的出现不仅能增强青少年对传统艺术的热 爱,同时还能让青少年感受民族传统戏曲所带来的艺术 享受。这也让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得到了良好的传播。 流行音乐作为大众文化,要逐渐扩大其影响力,离 不开自身的不断发展与创新。而将当代流行音乐与我国 古典戏曲元素巧妙结合,这不仅是一种全新的尝试,更 是一种勇气。或许很多从事这个专业的艺术家们并不很 赞同这种说法,认为这是对传统戏曲艺术的一种不尊重, 其实在艺术领域各种艺术形式都是相通的,许多音乐元 素也都是相互交错在一起的,我们不妨把戏曲元素和当 代流行音乐的结合看作是给传统艺术带来的一种新活力, 这样不仅能体现出我国古典戏曲的特殊性,更能说明中 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当代中国流行音乐风潮的带领下,文艺界的人们 也不甘示弱,在国内流行着这样一句口号:“古典文化 流行化,流行音乐经典化,民族音乐国际化。”这就意 味着创作者要不断创新,不能一直一成不变,要学会借鉴, 吸取精华,为流行音乐注入丰富的养分和活力,敢于打 破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这样才能使人们心底封存已久 的情感受到触动,才能使这些优秀的歌曲成为音乐中的 经典之作。我相信,新一代的青少年们能够将结合的道 路建造得越来越完善,中国流行音乐具有戏曲元素内涵 的前景也必将辉煌。
民族声乐与传统戏曲的融合与发展论文民族声乐与传统戏曲的融合与发展论文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的民族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了多样化的灿烂文化,尤其是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种类更是历久弥新,成为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弥足珍贵的财富。
民族声乐流转至今,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强烈的感染力,深受大众的喜爱。
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声乐也焕发出新的色彩,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民族声乐作品、民族歌唱家。
创作者紧抓时代脉搏,勇于创新,将传统戏曲元素融入新的时代气息,给人耳目一新的视觉及听觉享受。
《千古绝唱》就是一首创新较为成功的作品,在歌曲中穿插着京腔,别有韵味。
一、民族声乐与传统戏曲的发展流程(一)民族声乐的发展历程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56个民族都有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
不同的生活习惯、文化传统、语言方式造就了民族声乐的多姿多彩,有的粗犷豪放、有的细腻稳重。
回顾民族声乐的历史轨迹,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宋朝以后,陆续出现了鼓词、元杂剧、散曲等,成为民族声乐的最主要的形式。
宋代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多数以号子、民歌、山歌为主;到了民国时候尤其是五四运动之后,民族声乐与西方声乐相结合,出现了艺术歌曲、新歌剧等形式[1]。
民族声乐在广义上可以理解为是戏曲、民歌、曲艺这三种艺术的结合,是将原来的音乐、歌曲、舞蹈经过不断的演变融合之后,逐步形成了各类民歌、杂剧、戏曲等。
(二)传统戏曲的发展历程传统戏曲的声腔艺术主要是在民间小调及说唱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它将不同地域的民间音乐、民歌、语言相融合,并创新出一套自成体系的声腔艺术[2]。
不同的地区之间的戏曲声腔艺术是不同的,可以理解为是民族声乐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产生的新的民族声乐形式,进而形成戏曲艺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声乐与传统戏曲在演唱方式、表演模式上也各不相同,继而演变成两种不同的艺术表演形式。
民族声乐注重慢慢有所变化,将以往的号子、山歌作为演唱的主要素材;传统戏曲则由舞蹈、歌曲等发展而来,讲究故事情节、人物个性,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戏剧声腔艺术,需要说、学、逗、唱样样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