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归纳及中考试题 集锦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归纳及中考试题 集锦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归纳及中考试题 集锦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归纳及中考试题 集锦

2017年秋七年级语文周练练习版

《咏雪》

1、《世说新语》是六朝小说的代表作,是(朝代)人(姓名)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3分)

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3分)

(1)俄而

..雪骤:(2)未若柳絮因.风起:

(3)讲论文义

..:

....:(4)寒雪日内集

(5)与儿女

..柳絮因风起:

..讲论文义:(6))未若

3、翻译下列句子:(3分)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4、请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次数是两次。(1分)

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5、与“撒盐空中差可拟”中“差”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差强人意

B.参差不齐

C.成绩差

D.出公差

6、《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

的家庭氛围。(2分)

7、,文中两句咏雪句子,你认为谢太傅究竟满意谁的答案?为什么?(3分)

答:

8、“未若柳絮因风起”被后人称为咏雪佳句,妙在何处?(3分)

答:

9、请写出古诗文中的咏雪的佳句两句:(2分)

《陈太丘与友期》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1)与友期行()(2)去后乃至()

(3)相委而去()(4)下车引文()

2.“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何不同?(3分)

君:尊君:家君:

3、翻译下列句子。(2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4.请按要求写出这则故事下述一些内容。(2分)

故事的起因:故事的发展:

故事的高潮:故事的结局:

5、写出下列句中省略的内容(3分)

()过中不至:______ 。()去后()乃至:______ __

6、对于元方来说,友人缺乏哪两种品格?缺乏的品格具体表现在哪?(2分)

7、陈元方的言行有对有错,请分别指出于下:(3分)

对:①②

错:

8、“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可用原文语句回答)(1分)

9、.故事中友人听了陈元方的话后感到非常惭愧,可是陈元方仍然“入门不顾”,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2分)

10、学习本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请写出一句与此相关的名言(3分)

11、你知道类似道韫、元方的故事吗?请写出一个相关的人物及其事件。(2分)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归及中考试题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字,时期人,春秋末期的、、,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二、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论.语()不亦说.乎()不愠.()三省.吾身()传.不习乎()不惑.()不逾矩

..()()不思则罔.()不学则殆.()

一箪.食()曲肱

..而枕.()()()好.之者()笃.志()三、解释加横线的词语

1. 学而时习

..之

2.有朋自.远方来

3.人不知.而不愠.

4.不亦君子

..乎

5.吾日三省

...吾身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7.传.不习乎

8.三十而立.

9.四十不惑.

10.不逾矩

..

11.温故.而知新

..

12.学而不思则罔.

13.思而不学则殆.

14.可以为

...师矣

15.人不堪.其忧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18.饭疏食

...饮水.

19.曲肱而

...枕之

20.不义

..而富且贵

21.于.我如浮云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3.择其善者

..而从之

24子在川上

..曰

25.逝.者如斯.夫

26.不舍.昼夜

27.三.军.可夺帅也

28.匹夫

..不可夺志也

29.博学而笃.志

30.切问

..而近思

..

四、通假字

1.不亦说乎通,意思是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通,意思是

五、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

..之(时,古义:;今义:。习,古义:;今义:)

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今义:。三,古义:,今义:)

3.温故.而知新(古义:;今义:)

4.择其善者

..而从.之(善者,古义:;今义:。)

(从,古义:;今义:。)

5.可以

..为师矣(古义:;今义:)

六、一词多义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

可以为师矣()

3.知:人不知而不愠()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温故而知新()2.而: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4.乐:不亦乐乎()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七、成语归类(写出文中成语,至少五个)

名师推荐精心整理学习必备

八、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九、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译文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译文

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

8、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译文

9、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译文

10、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1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12、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译文

1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1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1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

2017年中考初三数学经典试题及答案

2017年中考数学经典试题集 一、填空题: 1、已知0 x 1. (1) 若x 2y 6,则y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______ ; 2 2 (2) .若x y 3 , xy 1,贝U x y = _______________ . 答案:(1) -3 ; (2) -1. 2、用m根火柴可以拼成如图1所示的x个正方形,还可以拼成如图2所示的2y个正方形,那么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得y =________________ . 图1

31 答案:y= x- - 55 1 3、已知吊一5m- 1 = 0,贝U 2n i- 5讨一2 = . m ----------------- 答案:28. 4、 ____________________ 范围内的有理数经过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 答案:大于或等于 3.1415且小于3.1425. 5、如图:正方形ABCD中,过点D作DP交AC于点M 交AB于点N,交CB的延长线于点P,若MN k 1 , P2 3, 则DM的长为 答案:2.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 x 3与两坐标轴围成一个△ AOB现将背面完全 1 1 相同,正面分别标有数1、2、3、丄、1的5张卡片洗匀后,背面朝上,从中任取一张,将 2 3 该卡片上的数作为点P的横坐标,将该数的倒数作为点P的纵坐标,则点P落在△AOB内的 概率为________ . _____ 3 答案:3. 5 7、某公司销售A、B C三种产品,在去年的销售中,高新产品C的销售金额占总销售金额 的40%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A、B两种产品的销售金额都将比去年减少20%因而高新产品C是今年销售的重点。若要使今年的总销售金额与去年持平,那么今年高新产品C的销售金额应比去年增加%. 答案:30. 8、小明背对小亮按小列四个步骤操作: (1)分发左、中、右三堆牌,每堆牌不少于两张,且各堆牌现有的张数相同; (2)从左边一堆拿出两张,放入中间一堆;(3)从右边一堆拿出两张,放入中间一堆;(4) 左边一堆有几张牌,就从中间一堆拿几张牌放入左边一堆,当小亮知道小明操作的步骤后, 便准确地说出中间一堆牌现有的张数,你认为中间一堆牌现有的张数是 答案:6. 数与实际平均数的差为

中考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与特点 今年我省的中考语文试题,试卷依旧坚持“突出能力、注重运用、联系生活”的原则,仍然秉承了以往的“一卷三块”结构:即“积累与运用”、“阅读”和“写作”。其中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2分,阅读48分,作文60分,三大板块的分值较去年没有变化。本次试卷共计25道题,对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运用、欣赏感悟等五个层次的能力进行了难易不同的考查。 但是,细看局部,还是能发现一些明显变化的。在分值比例的安排上,与去年相比,也有所调整:课内文言文阅读节选《〈论语〉十则》中的七则,分值由去年的10分上升到11分,课外文言文阅读节选《论语》另外五则来考查的,由去年的5分降到了4分,考查的知识点由往年的单个实词释义变为一词多义现象的选择。并且注重了理解性翻译的考查,如第11、12小题;第13、14、15小题也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稍加解释即可,因此,文言的考查难度降低了,更注重的是基础知识的积累。现代文的阅读还是28分,在字词与句子的理解考查上没有太多变化,但多了文体知识与作用的考查,使考查的面广了,更注重了语文基础能力的应用。名著阅读,本次考的是安徒生的童话,要求结合具体的的故事内容写出你的阅读感受。这一点没有读过原著的学生或表达不够概括的学生就很难得到满分,也就是更关注学生平时的阅读积累了。作文依旧是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突出人文文化和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意识。 纵观我省今年中考语文试题,有以下几个特点: 1、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强调经典的阅读与理解。 与去年相比,今年的试题在总体结构、内容、形式上没有大的改变,但试题的古诗文默写部分都是非常经典的名句;课内文言部分由原来的10分上升到11分,而且试题都是对《论语》名句的体会与理解;名著阅读也指定了具体的范围,必须是安徒生的童话,否则就是0分;这一变化表明: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是学好语文、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的前提和基础,必须引起广大学生及教师的高度重视;第二,读书,是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提高语文能力的必经之路,离开了读书与积累,语文的学习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2、突出能力考查,注重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本试卷由原来的总题量26题,减少到现在的总题量25题。这一变化,为学生仔细阅读、深入思考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这样既便于发挥学生的最高水平,也便于真实考查学生的实际能力,阅读时需要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要深入理解文本才能完成,组织好自己的语言,而不是简单的回答问题。 3、着眼于语文素养的培养,注重语文和生活的联系 本年度的试卷,更多地关注了生活。如第8题的对联和作文“端午的味道”都是对传统以民族文化的弘扬;现代文阅读关注了上海世博的召开;材料作文关注了玉树灾区的同胞生活等等。所有这些都在告诉我们,语文与生活是密切相连的,语文的外延即生活的外延,因而,我们日常的教学应特别注重语文的学习和生活的联系。

历史中考试卷及答案

机密★考试结束前 2016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题卷 (全卷两个大题,共29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1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华民族同根同源,血脉相连。下列人物与炎帝一起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 A.盘古 B.蚩尤 C.黄帝D.禹 2.以下古代政治制度,与“烽火戏诸侯”这一典故相关的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3.唐太宗统治时期,国家统一,政治清明,出现百姓安居乐业的太平景象。历史上称这段时期为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4.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 A.岳飞 B.文天祥 C.戚继光 D.郑成功 5.下列不犀亍《辛丑条约》内容的是 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 许中国人居住③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④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

厂 A.①④ B.②③ C.③④D.①② 6.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器物——制度——思想”的探索历程。其中学习西方“器物”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 历史试题卷·第1页(共8页) 7.图1中的新闻标题是:争取中华民族生存——张杨昨 发动对蒋兵谏。从图中获取的最有效历史信息是 A.九一八事变爆发 B.西安事变爆发 c.七七事变爆发 D.五四运动爆发 图1 1936年12月13日出版的 《西北文化日报》 8.从“人民解放军”、“攻克锦州”、“关门打狗”、“东北全境解放”等关键词中,判断该战役是 A.百团大战 B.平津战役 C.辽沈战役 D.渡江战役 9.北京大学是中国学子心中的一座学术圣殿。它的前身是 A.太学 B.京师同文馆 C.京师大学堂 D.燕京大学 10.下列对抗美援朝战争历史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A.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初中生物中考题集锦

初中生物中考题集锦简答题 1 (一)新陈代谢(消化、呼吸、循环、泌尿) 1.(图7为人体内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其中A、B、C表示物质,①、②表示过程。请回答: (1)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成分中, 不经过过程①直接进行过程②的有 机物是。 (2)若发现某血管只允许甲细胞单 行通过,该血管在结构上适于物质交换的特点是。 (3)肺泡内气体交换后,血液发生的变化是。B进入乙细胞后的作用是。 (4)除A外,人体新陈代谢还产生许多其他废物,它们随血液流经肾单位时, 经过和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形成尿液。 (5)如果C为葡萄糖,某人空腹时的血糖浓度经常高于正常范围,最可能的原因是他体内的分泌不足。 (6)人体各项生命活动能够统一协调进行,有赖于的调节作用。 2、右图中曲线表示人体血管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变化,图中的J为肺静脉,请据图回答: (1)曲线a表示的是在血液中含量的变化。 (2)曲线b在I段迅速降低是由于。 (3)H和l所代表的血管分别 是、。 (4)在对心脏进行灌流实验中,如果将水从血管j灌入,水一定会从( )流出 A.主动脉 B.肺动脉 C.肺静脉 D.上下腔静脉 3.右图为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器官和系统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下列物质中不能通过①过程进入循环系统的是( ), A.氨基酸 B.无机盐 C.水 D.麦芽糖 (2)图中②过程是通过完成的。图中的D器官是人体的。 (3)在E系统中,形成尿液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4)某人尿检时,发现有较多的葡萄糖,且患者的典型表现是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则患者的主要病因是,通常采用的方法来治疗。 4、下图表示人体内部分生理活动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若①是小肠内壁,则B过程示。 (2)若①是肾小囊壁,则A过程示,②与③中液体相比,其区别是。 (3)若①是肾小管壁,则在B过程中全部进入毛细血管中。 (4)若④是脑细胞,则C→D过程中发生了气体交换,血液中的明显增多,该物质随血液循环最先到达心脏的腔是。 (5)健康人进食一小时后,血液中血糖浓度最高,此时体内的分泌量增加,调节血糖浓度维持在正常水平上。 5、下图中,A——E示意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整个人体都是由A细胞发育而成的,A细胞是。 (2)A细胞通过形成B,在此过程中复制后形成形态、数量完全相同的两等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 (3)B通过形成C。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 (4)在上图的结构层次当中,人体具有而植物没有的是[ ] 。 (5)系统是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次序的组合。图中所示的系统具有的生理功能是和。 7、图中为淀粉消化后的终产物a进入血液,及其进行代谢活动的过程示意图。其中a、b、c、 d、e、f分别代表人体内的物质。请据图分析回答:

广州中考数学经典分析报告 知识点汇总

近几年来广州市中考数学科试卷特点 通过对近几年来广州市中考数学科试卷分析,我认为具有如下特点: 1、试题覆盖面广,涵盖了主要知识点,对初中必考的基础知识一般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对初中知识的核心、主干内容以解答题的形式加以考查,以重点知识为主线组织全卷内容。 2、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难易安排有序,层次合理,有助于考生较好地发挥思维水平。 3、重视思想方法、数学能力的考查,包括对数形结合、归纳概括、转化思想、分类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等内容的考查,很好地突出了试题的选拔功能。 4、重视从题目中获取信息能力的考查,通过阅读图表或从文字信息中识别出数学问题的背景,把各种数学语言有机地融合,恰当地转换,从而解决问题。 5、强化应用意识、创新思维的考查,体现在试题内容着力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对应用问题的考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和广州市当年发生的重大事件入手,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在复习备考中要做到下面几个要求: 1、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重视概念问题的教学,把各个概念的各种“变式题”训练到位,多收集新题型,与现在的教育改革接轨。 2、坚持教学方法的改进,课堂上多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多设计和提出适合学生发展水平的具有一定探究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 3、以学生为主体着眼于能力的提高,多让学生动手操作,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大胆思维,勇于发表自己观点,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参与思考、讨论交流的机会。教学中尽量避免包办代替式的单纯模仿式的教学,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4、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要求学生不要用单一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应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思考,形成一定的数学思维。 5、强化过程意识,避免让学生死记硬背公式、定理,重视数学概念、公式、

2020中考数学经典题型汇总

2020中考数学经典题型汇总 1.中点 ①中线:D为BC中点,AD为BC边上的中线 () 有全等 平行线中有中点,容易 是斜边的一半 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中线 ,可得 使得 到 延长 .6 .5 BD AD 2 c b.4 CDE ABD DE AD E AD .3 S S.2 CD BD .1 2 2 2 2 ACD ABD + = + ? ? ? = = = ? ? 1.例.如图,在菱形ABCD中,tan∠ABC=,P为AB上一点,以PB 为边向外作菱形PMNB,连结DM,取DM中点E,连结AE,PE,则的值为() A.B.C.D. 2.角平分线 ②角平分线:AE平分∠BAC 有等腰三角形 平行线间有角平分线易 作全等三角形 有相同角有公共边极易 .5 .4 .3 .2 BAE .1 CE BE AC AB DF DE CAE = = ∠ = ∠

3.高线 ③垂线:AF ⊥BC 角形 多个直角,易有相似三充分利用求高线可用等面积法 即.4Rt .3.290AFC BC AF .1? ? =∠⊥ ②直角三角形:AD 为中线AE 为垂线 ?????=?==+?=?====? =∠+∠?Rt AE BC AB AC S BC CD ABC ,构造充分利用特殊角;勾股定理:等面积法:: 斜边中线为斜边的一半两角互余:,60,45305.BC CE AC BC BE AB BC AB AC .42 121.32 1BD AD .290C B .122222

4.函数坐标公式 公式 1:两点求斜率k 2 121x x y y k AB --= 1 135312033 303 601 45-=?-=?=?=?=?k x k x k x k x k x 时,轴正方向夹角为⑤与时,轴正方向夹角为④与时,轴正方向夹角为③与时,轴正方向夹角为②与时,轴正方向夹角为①与 公式2:两点之间距离 221221)()(AB y y x x -+-= 应用:弦长公式

经典必考圆中考试题集锦(附答案)

圆中考试题集锦 一、(哈尔滨市)已知⊙O的半径为35厘米,⊙O '的半径为5厘米.⊙O 与⊙O ' 相交于点D 、E .若两圆的公共弦DE 的长是6厘米(圆心O 、O '在公共弦DE 的两侧) ,则两圆的圆心距O O '的长为 ( ) (A)2厘米 (B)10厘米 (C)2厘米或10厘米 (D)4厘米 13.(陕西省)如图,两个等圆⊙O 和⊙O '的两条切线OA 、O B,A 、B 是切点,则∠AOB 等于 ( ) (A) 30 (B) 45 (C) 60 (D ) 90 14.(甘肃省)如图,AB 是⊙O 的直径,∠C= 30,则∠ABD = ( ) (A ) 30 (B ) 40 (C) 50 (D) 60 15.(甘肃省)弧长为6π的弧所对的圆心角为 60,则弧所在的圆的半径为 ( ) (A )6 (B)62 (C)12 (D)18 16.(甘肃省)如图,在△ABC 中,∠BAC = 90,AB =AC =2,以AB 为直径的 圆交BC 于D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 (A )1 (B )2 (C)1+4π (D )2-4 π 17.(宁夏回族自治区)已知圆的内接正六边形的周长为18,那么圆的面积为 ( ) (A )18π (B)9π (C)6π (D)3π 18.(山东省)如图,点P 是半径为5的⊙O 内一点,且OP =3,在过点P 的 所有弦中,长度为整数的弦一共有 ( ) (A)2条 (B )3条 (C)4条 (D )5条 19.(南京市)如图,正六边形ABCDEF 的边长的上a,分别以C 、F为圆 心,a为半径画弧,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 (A)261 a π (B)231 a π (C )232 a π (D )2 34 a π

初中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最新初中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黄帝时期B夏朝C商朝D西周 2、“三顾茅庐”的故事发生在襄樊隆中,下列与故事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A袁绍B诸葛亮C孙权D曹操 3、揭开中华民族抗战序幕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B卢沟桥事变C西安事变D日本侵占东北三省 4、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到的“成吉思汗”是指 A忽必烈B铁木真C努尔哈赤D皇太极 5、1999年12月20日我国政府对其恢复行使主权的是 A英国侵占的香港B葡萄牙侵占的香港C英国侵占的澳门D葡萄牙侵占的要们 6、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B《人民宪章》的发表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D《国际歌》的诞生 7、我们能够享受电灯带来的光明最应该感谢 A瓦特B爱迪生C莱特兄弟D卡尔本次 8、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A巴黎公社建立B俄国二月革命C俄国十月革命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9、下列会议中决定成立联合国的是

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雅尔塔会议D慕尼黑会议 10、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是 A国际联盟的成立B欧洲联盟的成立C欧洲共同体成立D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二、非选择题(第11题7分,第12题6分,第13题各7分,第14-15题各6分,第16题8分,共40分) 11、【彰显辉煌历史】(7分) 汉朝和唐朝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影响深远.据此回答: (1)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使汉朝出现了大一统局面?(举两例)(2分)(2)“唐朝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创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胜时期.”历史上把这一时期叫做什么?请再列举一例汉、唐出现的盛世局面.(2分)(3)汉唐时汉族同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合同为一家”,请举出一例.(2分)(4)举例说明“唐朝对外友好往来密切.”(2分) 12、【试看资产阶级革命】(6分) 当看到资本主义曙光之时,资产阶级以排山倒海之势冲破了封建制度的束缚,迎来了17—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从以上叙述中可以看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相同原因是什么?(1分) (2)在此期间美国爆发了一场什么战争?关键性的领导人是谁?(2分)(3)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2分) (4)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对人类历史的共同影响是什么?(1分)

最新连词中考题集锦经典

最新连词中考题集锦经典 一、初中英语连词 1.British people and Australian people speak the same language, ______________ they have different customs and cultures. A. and B. but C. so D. for 【答案】 B 2.It is hard to review the knowledge we learn in class ___________ we take notes. A. if B. unless C. when D. after 【答案】 B 3.______________ you use your dictionary often, your spelling will improve. A. Whether B. If C. Though D. While 【答案】 B 【解析】【分析】句意:如果你经常使用字典,你的拼写就会变好。A:Whether是否, 不能引导条件状语从句。B:If是否,可以引导条件状语从句;C:Though虽然;D:While当……时,然而。根据前后句的意思,可知前句是后句发生的条件,要用连词if,故 选B。 【点评】考查连词辨析。理解连词的意思和用法,根据前后句的关系,选择正确的连词。 4.Your spoken English will get better and better ______________ you practise speaking more. A. before B. if C. though D. until 【答案】 B 【解析】【分析】句意:如果你多练习说英语,你的英语口语会越来越好。A:before 在……前; B: if 如果;C: though 虽然;D: until直到……才(止)。根据前后句意思,可 知后句是前句发生的条件,故选B。 【点评】考查连词辨析。根据前后句的关系,选择正确的连词。 5._________ we didn't win the basketball game, we were satisfied with our hard work. A. If B. Though C. Since D. Because 【答案】 B 【解析】【分析】句意:虽然我们没有赢得篮球赛,但我们对我们的努力感到满意。A:If 如果,表示假设条件;B:Though 虽然,表示转折;C:Since既然;明显的原因;D:Because因为,表示原因。根据前后句意思,可知前后句是转折关系,要用though,故选B。 【点评】考查连词辨析。理解连词的意思和用法,根据前后句的关系,选择正确的连词。 6.After the new high-speed railway line began operations, the time on the trip from Lianyungang to Qingdao now is much less than __________in the past.

中考试题分析

五、中考试题分析 1.(2007年,临沂)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开始客车试运营。火车在其发明了近200年之际终于开到了世界屋脊之上。最早的火车机车的发明者是( ) A.瓦特 B.史蒂芬孙 C.福 特 D.卡尔·本茨 解析:考查了工业革命期间的重大发明成果。解答时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火车”确定B项正确。因为A项改良了蒸汽机;C、D两项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汽车相关。此题要求我们对三次科技革命期间的重大发明成果应重点把握,归类整理,不要混淆。 答案:B 2.(2007年,甘孜)1819年某天的英国伦敦,所有工厂的机器轰鸣声都停止了,人们以这种方式来纪念一位把人类历史带入“蒸汽时代”的伟人去世。这位伟人是() A.牛顿 B.富尔顿 C.瓦特 D.史蒂芬孙 解析:考查了瓦特与蒸汽机。分析题意,抓住关键词“蒸汽时代”,联系所学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是人类生产技术史上一次空前飞跃,它把人类社会推进到一个崭新的蒸汽时代。而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富尔顿和史蒂芬孙分别发明了汽船和蒸汽机车。 答案:C 3.(2007年,南阳)右图是1770—1821年英国农业和工业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示意图。推动英国经济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 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英国工业革命 D.早期殖民掠夺 解析:此题考查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解答时注意分析示意图中的数据,英国农业比重下降,工业比重呈上升趋势,再结合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770—1821

年”,联系这一时期英国的发展史:从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进行工业革命,到19世纪上半期完成,工业革命带来了巨大社会生产力,它促使欧美诸国先后实现工业化,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故选C。可见对于图表题,要透过数据分析其现象和实质。 答案:C 4.(2008年,攀枝花)人们把18世纪60年代生产领域的革命性变化称为“工业革命”,这里的“革命性变化”首先开始于( ) A.棉纺织业 B.制呢业 C.交通运输业 D.采矿冶金业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工业革命过程的掌握。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棉纺织业是英国新兴工业,它不受行会和政府法规束缚;革新阻力小,因此,率先发明和使用机器。 答案:A 5.(2008年,攀枝花)下列四幅图中,哪项不是英国工业革命的( ) A.珍妮机的发明B.蒸汽轮船的发明 C.蒸汽机的改良D.火车机车的成功试车 解析:考查了工业革命过程中的发明成果。联系所学可知,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成果,除蒸汽轮船是美国人富尔敦发明的之外,大多是英国人发明的,因此选B。此题要求我们平日学习中应注意对基础知识进行归纳记忆。 答案:B 6.(2008年,苏州)2008年初我国南方遭遇了低温雨雪天气,铁路运输被迫中断,给交通运输带来不便。历史上,铁路改变了陆路交通的面貌,给人们带来极大方便开始于()

初中历史中国史各地中考选择题库

初中历史各地中考选择题库 一、中国古代文化史(上) 1、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注意原因是() A、农业生产的出现 B、火的使用 C、建造房屋 D、使用陶器 2、我国是世界最早种植蔬菜的国家。下列遗址的考古发现中可为这一论断提供证据的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人遗址 D、半坡人遗址 3、相传,造出衣裳、舟车、宫室等,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础的“人文始祖”是() A、黄帝 B、尧 C、舜 D、禹 4、在古希腊神话中,众神经常参加人间战争。传说中国古代也有一场“风伯御风、雨神行雨”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炎帝、黄帝部落大败蚩尤部落。该战役发生在() A、牧野 B、逐鹿 C、长平 D、城濮 5、我们的祖先在与自然灾害抗争中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右图反映的是() A、大禹治水 B、精卫填海 C、后羿射日 D、夸父逐日 6、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该地区原始农耕文化成就是() A、种植粟 B、种植水稻 C、人工取火 D、住干栏式房子 7、西周为了巩固统治,实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政治制度。这种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8、战国时期有这样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被免除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小县为吏。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 A、齐国 B、楚国 C、燕国 D、秦国 9、春秋战国时期。新旧制度更替,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 C、百家争鸣 D、社会生产力发展,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10、某校七年级二班的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一课后表演了一出历史短剧。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 A、甲同学扮演秦孝公任命商鞅主持变法 B、乙同学扮演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获得奖励 C、丙同学扮演获得军功的大奖接受爵位 D、扮演秦孝公的甲同学向全国颁旨:废除土地私有制 11、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人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三字经》中“瀛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 A、秦——西汉 B、西汉——东汉 C、东汉——三国 D、三国——西晋 12、“地方推行郡县制。小篆成为规范字,焚书坑儒稿专制。”这一顺口溜反映的是()实行的统治政策。

《桃花源记》中考试题集锦--完整版

(2010年浙江省嘉兴市) (二)(12分) 桃花源记(节选)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有良田美池之属.()(2)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3)便要.还家()(4)不足为.外人道也()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译 文: 19.文中写到“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请你说说村中人,为什么“皆叹惋“?(3分) 答:

20.“老有所终”、“幼有所长”是“大同社会”的特征之一,在选文中,哪一句话具体描绘了这样的生活画面?(2分) 答: (二)(12分)17.(1)类(2)交错相通(3)通“邀”邀请(4)对(向)1 8.其余的人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19.叹惋桃花源外面的世界变化之大,叹惋外面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叹惋外面的人们一直过着痛苦生活20.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010年山东省青岛市)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本题满分为7分)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木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完整版)2017年深圳市中考英语试卷考点分析

2017年深圳市中考英语试卷考点分析一、考点对比分析 (一)词语替换题 表1:词汇涵盖知识点、呈现话题及难易度对比分析表

表2:词语释义题所涵盖知识点、呈现话题及难易度对比分析表 (二)完形填空题 表3:完形填空题考点分布

(三)阅读理解考点分布 表4:阅读理解题考点分布

(五)语法填空考点分布 表5:语法填空题考点分布 (五)书面表达考点分布 表6:书面表达题考点分布

二、试卷整体评析 图1:考点分布统计图 从知识点及其难易程度上看,2017年中考考查的内容比2016年知识面涉及更广,难度有所提升,重视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词汇部分难度有所提升,对于语境分析能力要求提高;完形填空部分2017和2016年一样,考到的文体是记叙文,篇目不长、词汇量也不大,只要学生平时保持每周进行完形填空专项训练,都可以顺利完成。2017年阅读篇章部分内容涉及沙画、可燃冰等话题,大多改编于媒体材料或往年高考试题。不少学生表示英语较往年有点难度,特别是阅读中的长难句较多,理解比较困难。今年还有一个难点在于学生可供选择的答案中模棱两可的答案较多,一不小心就容易掉进陷阱。2017年语法填空跟去年一样是一篇记叙文,语篇较长,改编自一篇高考题,但是不难读懂;从考察语法点来讲,对于词性转换的考察比往年占更大比重。 作文题目是关于“感谢外籍同学Sam帮助你学习英语的留言信。” 和2016年的中考作文一样,2017年的中考作文题材同样为应用文。这说明深圳英语中考作文依然是从实际生活出发,注重考查学生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除此之外,今年的话题为在同学的纪念册上写留言信,和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相信每位学生都有话可说。 三、命题趋势分析 (一)词汇题 中考单项选择,分为两大类:画线同义词和根据句意选择合适词汇,考察是对单词和词组精确理解。这就要求我们不能仅仅依靠中文记忆单词和词组,更多要求我们用英文来解释单词和词组。因为中文只能大致描述这个单词和词组的含义,而英语是个很精确的语言,多背单词和词组的英语解释,能更为精确细致描述出单词与单词之间,词组与词组之间细微的

历年初三数学中考函数经典试题集锦及答案

中考数学函数经典试题集锦 1、已知:m n 、是方程2 650x x -+=的两个实数根,且m n <,抛物线2 y x bx c =-++的图像经过点A(,0m )、B(0n ,). (1) 求这个抛物线的解析式; (2) 设(1)中抛物线与x 轴的另一交点为C,抛物线的顶点为D ,试求出点C 、D 的坐标和△ BCD 的面积;(注:抛物线2 y ax bx c =++(0)a ≠的顶点坐 标为2 4(,)24b ac b a a --) (3) P 是线段OC 上的一点,过点P 作PH ⊥x 轴,与抛物线交于H 点,若直线BC 把△PCH 分成面积之比为2:3的两部分,请求出P 点的坐标. [解析] (1)解方程2 650,x x -+=得125,1x x == 由m n <,有1,5m n == 所以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A (1,0),B (0,5). 将A (1,0),B (0,5)的坐标分别代入2 y x bx c =-++. 得105b c c -++=?? =?解这个方程组,得4 5b c =-??=? 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 45y x x =--+ (2)由2 45y x x =--+,令0y =,得2 450x x --+= 解这个方程,得125,1x x =-= 所以C 点的坐标为(-5,0).由顶点坐标公式计算,得点D (-2,9). 过D 作x 轴的垂线交x 轴于M. 则1279(52)22DMC S ?= ??-= 12(95)142MDBO S =??+=梯形,125 5522 BOC S ?=??= 所以,2725141522 BCD DMC BOC MDBO S S S S ???=+-=+-=梯形. (3)设P 点的坐标为(,0a ) 因为线段BC 过B 、C 两点,所以BC 所在的值线方程为5y x =+.

初中数学中考试题集锦(圆相关试题大全)

初中数学中考试题集锦(圆相关试题) 一、选择题: 1、(2009·浙江温州·模拟1) 图①、图②、图③是三种方法将6根钢管用钢丝捆扎的截面图,三种方法所用的钢丝长分别为a,b,c, (不记接头部分),则a, b, c,的大小关系为( )。 A 、a=b >c B. a=b=c C. ab>c 答案:B 2、(2009·浙江温州·模拟2)如图,A 、B 是⊙O 上的两点,AC 是⊙O 的切线,∠OBA =70°,则∠BAC 等于( ) A .20° B .10° C .70° D .35° 答案:A 3、(2009·浙江温州·模拟3)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3㎝,它的侧面积为15π㎝2 ,那么这个圆锥的高线长为 A 、6㎝ B 、8㎝ C 、4㎝ D 、4π㎝ 答案:C 4、(2009·浙江温州·模拟4)如图,AB 是O 的直径,20C ∠=,则BOC ∠的度数 是( ) A .10 B . 20 C . 30 D . 40 答案:D 5、(2009·浙江温州·模拟5)在半径为18的圆中,120°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 ) A .12π B .10π C .6π D .3π 答案:A 6、(2009·浙江温州·模拟6)如果圆锥的母线长为6cm ,底面圆半径为3cm ,则这个圆锥的侧面积为( ) A. 2 9cm π B. 2 18cm π C. 2 27cm π D. 2 36cm π 答案:B 7、(2009·浙江温州·模拟6)如图,已知⊙O 的弦AB 、CD 相交于点E , 的度数为60°, 的度数为100°,则∠AEC 等于 ( ) (A )60° (B )100° (C )80° (D )130° 答案:C 8、(2009·浙江温州·模拟7)如图,在⊙O中,弦AB,CD相交于点E。已知∠EC 图① 图② O A B C (第2题) C O 第4题图

历年中考数学试题考点分析

历年中考数学试题考点分析:解答题(2) 来源:中考网文章作者:叶子静. 2012-10-29 19:12:32 [标签:中考数学试题中考数学复习中考数学知识点] [当前15098家长在线讨论] 知识点汇编: 历年中考数学试题考点分析:小题 来源:中考网文章作者:叶子静. 2012-10-29 17:33:38 [标签:中考数学试题中考数学复习中考数学知识点] [当前15124家长在线讨论] 近六年全国中考数学试题各小题的考点分析

历年中考数学试题考点分析:选择题 来源:中考网文章作者:叶子静. 2012-10-29 19:07:22 [标签:中考数学试题中考数学知识点中考数学复习] [当前15152家长在线讨论]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主要考查科学记数法、数的简单计算、式的计算、三视图和展开图、概率、统计中的三数(中位数、平均数、众数)、对称等知识点。 历年中考数学试题考点分析:填空题 来源:中考网文章作者:叶子静. 2012-10-29 19:09:34 [标签:中考数学试题中考数学复习中考数学知识点] [当前15180家长在线讨论] 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主要考查因式分解、几何规律题、概率与统计、简单的几何相关计算、代数(式)的计算、简单应用题等知识点。

历年中考数学试题考点分析:解答题 来源:中考网文章作者:叶子静. 2012-10-29 19:12:32 [标签:中考数学试题中考数学复习中考数学知识点] [当前15530家长在线讨论] 解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主要考查数的综合计算、式的综合计算、解不等式(组)、解方程、函数小综合、几何相关计算和证明、作图等知识点。

最新经典必考圆中考试题集锦(附答案)经典中的经典.doc

( ) ( ) D B ) P 5 ) ( ) D 8 C (A ) 15 (A ) 6 (C ) 45 (D ) 60 (B ) 30 圆中考试题集锦 、选择题 1.(北京市西城区)如图, BC 是O O 的直径, 于点A,如果P& ,3 , PB= 1,那么/ APC 等于 ___ _ 一 一 1 一 一 2.(北京市西城区)如果圆柱的高为 20厘米,底面半径是高的 ,那么这个圆柱 4 (C ) 500 n 平方厘米 (D ) 200平方厘米 3.(北京市西城区)“圆材埋壁”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菱 《九章算术》中的一个问题, “今在圆 5.(北京市朝阳区)如果圆锥的侧面积为 厘米,那么此圆锥的底面半径的长等于(A ) 2厘米 (B ) 2 ,2厘米 (A ) 7厘米 (B ) 16厘米 (C ) 21厘米 (D ) 27厘米 BC 于点D, AC= 4, DC= 1,则O O 的半径等于 ( ) P 是CB 延长线上一点,PA 切O O 的侧面积是 ( 埋在壁中,不知大小?以锯锯之,深一寸,锯道长一尺,问径几何? ”用现在的数 学语言表述是:“如图,CD 为O O 的直径,弦ABL CD 垂足为E , CE= 1寸,AB= (B ) 2 .5 (C ) 2 .. 10 (D) 2 . 14 (C ) 4厘米 (D ) 8厘米 6.(天津市)相交两圆的公共弦长为 10厘米和17厘米,则这两圆的圆心距为 16厘米,若两圆的半径长分别为 7.(重庆市)如图,O 0为厶ABC 的内切圆,/ C = 90 , AO 的延长线交 (A ) 100 n 平方厘米 (B ) 200 n 平方厘米 20通米 寸,求直径CD 的长”.依题意,CD 长为 (B ) 13 寸 “译寸 4.(北京市朝阳区)已知:如图,O O 半径为5, PC 切O O 于点C, PO 交 O O 于点A PA = 4,那么PC 的长等于 ( 20 n 平方厘米,它的母线长为 (C ) 25 寸 (D ) 26 寸

2018——2019年度中考历史试题

聊城市2019-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检测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有利于直接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是() A.承认土地私有 B.建立县制 C.奖励军功 D.奖励耕织 2.对联“恢拓禹功名父子;创开天府古神仙”称颂的人物() A.治理了黄河水患 B.编著了《道德经》 C.修建了都江堰 D.开凿了大运河 3.货币是历史发展的见证者。如图货币见证的史实有() ①秦朝货币的统一 ②唐朝盛世经济的繁荣 ③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商业的发展 ④明朝商品经济的活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纵观我国历史,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 家始于() A.夏朝 B.秦朝 C.汉朝 D.元朝 5.北京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来自于 A.道家B.法家C.儒家D.墨家6、下列内容能够体现隋唐时期历史发展特征的是①创立并完善科举制②贞观之治局面出现③开元盛世④唐与吐蕃的往来⑤鉴真东渡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 7.“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赞扬了中国古代的杰出君王。其中“秦皇”最主要的功绩是 A.创建了秦朝 B.实现军阀统一 C.巩固大一统局面 D.统治期间使中国历史达到顶峰时期

14、近代社会表现在政治上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法制取代人治。《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体现了一个共同的法制精神,即 A.限制王权B.维护资产阶级利益C.反对殖民统治D.否定封建等级制度 15、比较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科能力要求之一。华盛顿、拿破仑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其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是 A.赢得了民族独立B.维护了国家统一 C.打击了封建势力D.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进程 11、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交接列后,海军官兵迅速投入紧张的出海训练和科研试验任 务中,顺利进行了歼一15飞机起降飞行训练。航母平台和飞机的技术性能得到了充分验证。我国近代的第一支海军创建于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12、与右图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图片来源于俄国xx博物馆) A.俄国农奴制改革 B.亚里士山大东征 B.土地改革 D.俄国十月革命 13、下图是美国在20世纪各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示意图,其中标号③阶段发展的原因是 A.罗斯福新政的实施B.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C.南北战争结束分裂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中考数学-数据的分析知识点与常见题型总结

中考试题 数据的分析 知识点: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 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是统计学中特有的规定,准确把握教材,明确所考查的对象是解决有关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问题的关键。 例题 1.为了了解参加某运动会的200名运动员的年龄情况,从中抽查了20名运动员的年龄,就这个问题来说,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200名运动员是总体 B.每个运动员是总体 C.20名运动员是所抽取的一个样本 D.样本容量是20 1.加权平均数:当给出的一组数据,都在某一常数a上下波动时,一般选用简化平均数公式 ,其中a是取接近于这组数据平均数中比较“整”的数;?当所给一组数据中有重复多次出现的数据,常选用加权平均数公式。 例题 (1)2、4、7、9、11、13.这几个数的平均数是_______ (2)一组数据同时减去80,所得新的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为2.3,?那么原数据的平均数__________;(3)8个数的平均数是12,4个数的平均为18,则这12个数的平均数为; 2.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median);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例题 (1)某小组在一次测试中的成绩为:86,92,84,92,85,85,86,94,92,83,则这个小组本次测试成绩的中位数是() A.85 B.86 C.92 D.87.9 (2) 将9个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后,第个数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3.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mode) 例题 (1)一个射手连续射靶22次,其中3次射中10环,7次射中9环,9次射中8环,3次射中7环.则射中环数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为() A.8,9 B.8,8 C.8.5,8 D.8.5,9 (2)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列为1,2,4,x,6,9,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5,那么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A:4 B:5 C:5.5 D: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