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甲素抗胶质瘤作用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608.29 KB
- 文档页数:5
雷公藤甲素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分子机制研究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是从中药植物雷公藤中提取的一种环氧二萜内酯类化合物,具有广谱的抗肿瘤活性,能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和自噬。
但是,雷公藤甲素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分子机制目前仍不清楚。
因此,本研究以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阳性喉癌细胞系和多个前列腺癌细胞系为模型,利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及小鼠移植瘤实验等研究手段,重点探索了雷公藤甲素诱导HPV阳性肿瘤细胞凋亡和诱导多种肿瘤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以及自噬对雷公藤甲素抗肿瘤活性的影响,主要获得以下研究结果:1.以HPV18阳性喉癌细胞HEp-2为模型,检测了雷公藤甲素对HPV阳性肿瘤的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雷公藤甲素能有效抑制HEp-2细胞的增殖、迁移及克隆形成能力。
此外,雷公藤甲素还能同时激活死亡受体途径及线粒体途径两条凋亡信号通路诱导HEp-2细胞凋亡。
2.证实雷公藤甲素能增强放射线对HEp-2细胞的杀伤,具有放疗增敏作用。
3.研究了雷公藤甲素诱导HEp-2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结果表明雷公藤甲素诱导的HEp-2细胞凋亡依赖于抑癌蛋白p53的激活。
雷公藤甲素能通过两条途径激活p53通路:一方面,雷公藤甲素能引起细胞DNA损伤,促进p53 mRNA的转录;另一方面,雷公藤甲素能够抑制泛素E3连接酶E6/E6AP的表达,进而阻断p53的泛素化降解。
p53的表达上调及活化会促进受其调控的下游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介导细胞凋亡。
4.研究了雷公藤甲素对肿瘤细胞自噬的影响。
结果表明,雷公藤甲素能引起喉癌细胞HEp-2及前列腺癌细胞PC-3、LNCaP和C4-2中LC3B II蛋白的表达上调,并抑制p62蛋白的表达。
此外,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雷公藤甲素还能促进PC-3、LNCaP和C4-2细胞中自噬小体的形成及自噬流的发生,证明雷公藤甲素能诱导肿瘤细胞发生自噬。
2010 年 2 月第 30 卷第 2 期Feb. 2010 V ol. 30 No. 2湖 南 中 医 药 大 学 学 报Journal of TCM Univ. of Hunan37雷公藤甲素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王 雷1 王 超2 赵延栋1(1.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药剂科,山东 济南 250001;2.山东海洲医药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31)〔摘要〕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又叫雷公藤内酯醇,它是从雷公藤中分离出的一种含有3个环氧基的二萜内酯化合物,其在雷公藤中的含量非常低,其中叶子中的含量比其他部位的相对较高,但是一般的植物提取得率都非常低。
在充分保留其抗肿瘤、抗炎和免疫抑制等活性作用成分的基础上合成多种适合临床应用的药物,为临床有效治疗各种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雷公藤甲素;雷公藤;提取〔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0X(2010)02-0037-02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triptolide ProgressWANG Lei, WANG Chao, ZHAO Yan-dong(Shandong Medical University 2nd Affiliated Hospital Pharmacy, Jinan, Shandong, 250001, China)〔Abstract 〕Extracts of Tripterygium wilfordii roots have a long history of us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have shown great promise in recent clinical trials as a treatment for rheumatoid arthritis. The major active component of Tripterygium root extracts is the diterpenoid triptolide.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antiinflammatory and immunosuppressive effects of the extracts could be accounted for by the presence of two diterpenoid epoxides, triptolide and tripdiolide.〔Key words 〕triptolide; Tripterygium wilfordii; Extract1 对雷公藤甲素的药理作用研究1.1 雷公藤甲素的抗炎作用目前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关节软骨和骨组织的损害主要是因为滑膜细胞的活化和增生引起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发病与细胞凋亡过程异常密切相关,滑膜细胞过度增生是源于滑膜细胞凋亡的相对不足而引起的,而雷公藤甲素在低浓度下即可降低其活性作用,抑制滑膜细胞的增生,并且诱导细胞凋亡[1]。
雷公藤甲素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雷公藤甲素是中药雷公藤的主要活性成分。
目前雷公藤甲素已被用作多种疾病的治疗,包括:狼疮,肿瘤,类风湿性关节炎,肾病综合征等。
雷公藤甲素的主要药理作用包括:抗炎、抗肿瘤、免疫抑制等,近期研究表明雷公藤甲素对心血管疾病及骨质疏松均有保护作用。
该文以近期雷公藤甲素的研究进展为基础,对雷公藤甲素的药理作用进行综述。
标签:雷公藤甲素;药理作用;肿瘤;炎症;骨质疏松[Abstract]Triptolide is an active component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ipterygium wilfordii Currently,triptolide has been used to treat various diseases,including lupus,cancer,rheumatoid arthritis and nephritic syndrome Its main pharmacology efficacies include antiinflammation,antitumor,and immunity suppression Recent studies have also demonstrated triptolide′s protective effect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osteoporosi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pharmacological efficacy of triptolide based on the advance in studies of triptolide[Key words]triptolide;pharmacological activity;tumor;inflammation;osteoporosis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属于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是一种传统中药。
摘要目的:观察雷公藤甲素对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EMT样表型的影响,并探讨引起EMT表型改变的可能机制。
方法:雷公藤甲素作用于U87、U251胶质瘤细胞系,CCK-8法检测TP对两种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及IC50浓度下细胞的增殖能力受到抑制的情况。
细胞的迁移能力通过细胞划痕实验来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则通过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
Western Blot分析TP作用于细胞后,上皮间质化(EMT)标志物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ZEB1、Snail、Slug等蛋白表达水平,同时检测自噬标志物LC3B、Beclin-1、Atg-7。
转染pEGFP-C2-LC3B质粒进入胶质瘤细胞,细胞免疫荧光检测TP对细胞自噬的影响。
裸鼠皮下瘤实验检测TP在体内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EMT标志物的表达水平。
结果:U87、U251细胞在雷公藤甲素的作用下,其增殖活力受到明显的抑制,而且这种抑制效应呈现出随着剂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
U87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0ng/ml,而U251细胞的IC50为50ng/ml。
雷公藤甲素对胶质瘤细胞系U87、U251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Western Blot实验表明TP在胶质瘤细胞中逆转了EMT的过程,即以E-Cadherin为代表的上皮标志物出现表达上调,而以N-Cadherin、Vimentin、ZEB1、Snail、Slug等为代表的间质标志物则出现表达下调。
雷公藤甲素引起胶质瘤细胞自噬增强,LC3B II/I 比值升高,Beclin-1、Atg-7表达上调。
细胞免疫荧光显示TP作用于细胞后自噬小体数量明显增多。
裸鼠皮下瘤实验在体内验证了TP对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免疫组化证实TP作用后肿瘤组织EMT标志物E-Cadherin出现表达上调,而间质标志物,如N-Cadherin、Vimentin则出现表达下调。
雷公藤甲素的抗肿瘤活性研究董志华【摘要】目的研究雷公藤甲素在体内、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选取人乳腺癌细胞MCF-7、肝癌细胞SMMC-7721、骨髓白血病细胞(HL-60),不同浓度的雷公藤甲素分别处理3种肿瘤细胞,MTT法分别检测雷公藤甲素的抗肿瘤活性;选取荷MCF-7肿瘤裸鼠,给予雷公藤甲素,通过肿瘤生长抑制率,考察雷公藤甲素的体内抗肿瘤活性 .结果雷公藤甲素对3种肿瘤细胞均有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IC 50分别为42.1、54.8、31.9 nmol/L,雷公藤甲素可显著抑制肿瘤生长.结论雷公藤甲素体内外实验均显示良好抗肿瘤活性.%Objective To study on the anti-tumor activity of triptolide in vitro and in vivo.Methods Three kinds of tumor cells (breast cancer cell line MCF-7, Hepatocarcinoma cell line SMMC-7721, leukemic cell line HL-60) were treat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triptolide.The anti-tumor activity was evaluated by MTT test. The xenograft tumour nude rat model of the human SMMC-7721 HCC was treated with triptolide by gavage. The anti-tumor activity of triptolide was evaluated by its inhibition rate of tumor growth. Results Triptolide had an inhibitory effect on the three kinds of tumor cells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IC50 were 42.1, 54.8, 31.9 nmol/L, respectively. Triptolide had a function of restraining tumor development efficiently. Conclusion Both experiments in vivo and in vitro showed that triptolide had a prominent anti-tumor activity.【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年(卷),期】2011(015)001【总页数】3页(P36-38)【关键词】雷公藤甲素;抗肿瘤活性;乳腺癌;肝癌;骨髓白血病【作者】董志华【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学部,江苏,连云港,222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5雷公藤甲素(TP)是从雷公藤植物中分离出的活性较高的环氧化二萜内酯化合物,是雷公藤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很强的抗感染、免疫抑制、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1]。
生物技术进展 2023 年 第 13 卷 第 1 期 77 ~ 82Current Biotechnology ISSN 2095‑2341进展评述Reviews雷公藤红素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董立强 , 王斌 , 苏适 , 刘东琦绥化学院,黑龙江 绥化 152061摘 要:雷公藤红素是我国传统中药雷公藤中的天然活性成分,具有抗类风湿、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物学活性。
近年来,雷公藤红素由于低毒、多靶点、广谱性等优势,在抗肿瘤治疗中备受关注。
雷公藤红素可以通过调控PI3K/AKT 、NF -κB 、MAPK 和STAT3等多种信号通路抑制肿瘤增殖、侵袭和转移,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综述了雷公藤红素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以期促进雷公藤红素的深入研究与应用。
关键词:雷公藤红素;细胞凋亡;信号通路;抗肿瘤DOI :10.19586/j.2095⁃2341.2022.0167 中图分类号:R284.1 文献标志码:AProgress on Celastrol in Anti -tumor Effects and MechanismDONG Liqiang , WANG Bin , SU Shi , LIU DongqiSuihua University , Heilongjiang Suihua 152061, ChinaAbstract :Celastrol is one of the natural active ingredient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ipterygium wilfordii , which has many biological activities such as anti -rheumatoid , anti -inflammatory , anti -tumor and so on. In recent years , celastrol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in anti -tumor therapy due to its advantages of low toxicity , multiple targets and broad spectrum. Celastrol can in‐hibit tumor proliferation ,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 and induce tumor cell apoptosis via regulating various signaling pathwayssuch as PI3K/AKT , NF -κB , MAPK and STAT3 pathway.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anti -tumor effects and mechanism of celas‐trol ,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research.Key words :celastrol ; apoptosis ; signaling pathway ; anti -tumor雷公藤红素(celastrol )属于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分离自传统中药雷公藤或南蛇藤的根皮、茎和叶,分子量为450.61,易溶于乙醇、三氯甲烷、二甲基亚砜等有机溶剂[1]。
·综述·雷公藤甲素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李磊 王兴鹏作者单位:200080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 雷公藤是卫矛科雷公藤属木质藤本植物,主要产于中国南部地区,其提取物的成分很复杂,雷公藤红素(Tripterine )、雷公藤内酯酮(Triptonide )、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 )和雷公藤乙素(Tripdiolide )是其主要活性成分[1]。
雷公藤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肿瘤和抗生育等多种药理作用[2],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风湿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肾病、哮喘、肿瘤等。
近年来,雷公藤甲素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倍受关注,现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991年,魏一生等[3]将雷公藤甲素分别与乳腺癌细胞株MCF 27、B T 220、胃癌细胞株M KN 245、M KN 27以及人前骨髓白血病细胞株HL 260共同培养,发现雷公藤甲素能抑制以上各株细胞增殖,提示其可能对胃癌、乳腺癌等具有治疗作用。
雷公藤甲素的抗胆管癌作用在体内及体外实验中均得到证实[4],癌细胞在浓度为0.5μg/ml 雷公藤甲素溶液中孵育24h 可出现DNA 断裂,并可见到破碎的凋亡细胞;雷公藤甲素治疗组小鼠胆管癌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1个月后肿瘤体积只相当于对照组的1/4~1/5。
目前,多项研究对雷公藤甲素的抗肿瘤作用机制进行了探索。
肿瘤坏死因子(TN F )作为一种可杀伤肿瘤细胞的细胞因子,因其能激活核因子kappaB (N F 2κB ),致使某些肿瘤细胞对TN F 的敏感性下降,但如雷公藤甲素与TN F 共同作用于癌细胞,则可高效诱导其发生凋亡,其原因为雷公藤甲素能抑制N F 2κB 的活化,并阻止TN F 诱导的凋亡抑制因子(inhibitor of apoptosis ,IAP )家族中C 2IAP1和C 2IAP2的产生[5]。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受雷公藤甲素作用的细胞p53表达增高,而p53的促转录功能下降,致使p53转录调节基因(p21)下调。
第11卷 第2期 2009 年 2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1No. 2Feb . ,2009组及治疗组比较差异显著,而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c-fos和c-jun mRNA水平的变化规律与本课题组既往研究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5]一致,提示归脾汤对脾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脾虚模型对c-fos和c-jun表达的影响可能是造成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
◆参考文献[ 1 ] 钱会南.论脾虚证现代研究的特点与存在问题及对策[ J ] .中 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 ( 12 ):63-64.[ 2 ] 王乐.钱会南脾虚证实验研究概况[ J ] .辽宁中医杂志,2007, 34 ( 2 ):246-247.[ 3 ] 陈小野.脾气虚证动物模型初步规范化的造模方法和思路[ J ]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1:3-5.[ 4 ] Chiapponi C,Carta A,Petrucco S,et al.Transcriptional up regula- tion of the protooncogenes c-fos and c-jun following vitreous rem- oval and short-term in vitro culture of bovine lenses [ J ] . Exp Eye Res,2001,72 ( 5 ):565-571.[ 5 ] 钱会南,沈丽波,胡雪琴,等.脾虚模型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及归脾汤的改善作用[ J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 ( 3 ):202- 204.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虽然近二十年显微手术水平的提高,放疗技术的发展,新型化疗药物的研究,生物治疗的开展,但是胶质瘤的五年生存率仍无显著的提高。
雷公藤红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雷公藤系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 具有广泛的医药用途, 能抗肿瘤、抑制免疫、抗炎和抗生育等,已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肝炎、脉管炎、麻风病、外科皮肤病及癌症等多种疾病的治疗。
雷公藤红素(tripterine)为雷公藤的生物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肿瘤、抑制免疫反应和抗炎症作用、抑制血管生成等药理作用。
本文通过综述近十年有关雷公藤红素的文献,介绍了雷公藤红素的各种药理作用研究状况。
标签:雷公藤红素;药理作用;免疫抑制;抗炎;抗肿瘤雷公藤红素( tripterine),又名南蛇藤素,为雷公藤的三萜单体成分。
其抗肿瘤作用已被中美两国学者共同证实,据业内人士预测,雷公藤红素一旦获准上市,它将成为继紫杉醇之后又一高效低毒的抗肿瘤植物药。
且据文献报道,雷公藤红素的抑瘤作用为65%~93%,超过紫杉醇[1-2]。
还具有抑制免疫反应和抗炎症作用等多种药理作用。
本文通过查阅近十年有关雷公藤红素的文献,介绍了雷公藤红素的各种药理作用研究状况。
1 抗肿瘤作用黄煜伦等[3]建立BALB/c 裸小鼠SHG44 胶质瘤移植瘤模型,将荷瘤裸鼠随机分为5组,采用腹腔内注射给药方法。
雷公藤红素按4、2、1 mg/kg 三种浓度分组给药;阳性对照顺铂组按2 mg/kg给药。
定期观察肿瘤生长情况测量肿瘤体积,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并计算抑瘤率。
结果显示,与溶媒对照组相比,雷公藤红素能明显抑制SHG44 裸鼠移植瘤生长(P<0.05),并存在剂量依赖性。
雷公藤红素高剂量组能下调移植瘤组织中bFGF的蛋白表达(P<0.05);MVD也随之降低(P<0.05),呈剂量依赖关系。
PCNA、周期蛋白D1在雷公藤红素高、中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移植瘤中的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溶媒对照组(P<0.05),呈剂量依赖关系。
其机制可能是下调bFGF的蛋白表达,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下调周期蛋白D1、PCNA的蛋白表达,对肿瘤细胞周期进行调控。
周幽心等[4]通过MTT法测定3种雷公藤单体(甲素、红素和Wilforol A)对胶质瘤细胞株SHG44、C6、U251的体外抑制作用;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雷公藤甲素与雷公藤红素对SHG44胶质瘤细胞中Bax、Bcl-2 蛋白表达的影响。
雷公藤甲素结构优化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1. 雷公藤甲素的化学结构及合成方法研究进展雷公藤甲素(Tripterygium glycoside,TGT)是雷公藤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抗炎、镇痛、免疫抑制等。
对雷公藤甲素的化学结构及合成方法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
雷公藤甲素的化学名为三萜类化合物,其结构中含有一个环丙烯基和一个五元环骨架。
目前已经报道了多个雷公藤甲素的同分异构体,如雷公藤甲素A、B、C等。
这些同分异构体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雷公藤甲素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天然提取法和化学合成法,天然提取法主要通过从雷公藤中提取粗提物,再经过分离纯化得到雷公藤甲素。
化学合成法则是通过设计和合成新的化合物,再通过结构鉴定或活性测试筛选出目标化合物。
针对雷公藤甲素的合成方法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如利用微生物来源的酶催化合成、有机合成等。
雷公藤甲素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能够抑制多种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如白细胞介素1(IL、肿瘤坏死因子(TNF)等。
雷公藤甲素还能抑制炎症过程中的前列腺素E2(PGE的生成,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雷公藤甲素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能够减轻多种疼痛模型动物的疼痛反应。
雷公藤甲素通过阻断疼痛信号传导途径中的离子通道和神经递质释放,发挥镇痛作用。
雷公藤甲素具有显著的免疫抑制作用,能够降低多种免疫细胞的活性,如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
雷公藤甲素还能抑制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从而调节免疫功能。
随着对雷公藤甲素化学结构及其合成方法研究的不断深入,其生物活性也得到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有望通过优化雷公藤甲素的结构和合成方法,进一步提高其生物活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1.1 雷公藤甲素的化学结构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是雷公藤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免疫抑制等生物活性。
其化学名为3,4二羟基苯甲醛7,10二酮2,6二醇,分子式为C15H18O9。
雷公藤甲素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摘要:雷公藤甲素是一种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炎性等多种生物活性的藤本植物成分,其天然存在的肝毒性及在大剂量下的不可逆中毒问题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因此,通过对其结构的修饰和合成,得出其高效抗肿瘤活性物质,即雷公藤甲素衍生物,成为当前的研究前景之一。
本文将从设计、合成和生物活性方面对雷公藤甲素衍生物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综述,阐述其在抗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同时呼吁合理使用,防止其肝毒性对人体造成伤害。
关键词:雷公藤甲素;衍生物设计;合成;生物活性;抗肿瘤引言雷公藤甲素是产自老鹰爪科植物雷公藤的一类二萜类物质,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抗肿瘤、抗病毒、抗炎性、免疫调节等。
但其天然存在的肝毒性及在大剂量下的不可逆中毒问题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因此,通过对其结构的修饰和合成,得出其高效抗肿瘤活性物质,即雷公藤甲素衍生物,成为当前的研究前景之一。
设计雷公藤甲素衍生物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结构的稳定性、生物可利用性、抗肿瘤活性、副作用等。
分子对接、三维药效团(3D-QSAR)等方法可用于对雷公藤甲素衍生物进行分子设计和优化。
研究表明,加入不同的取代基或在不同位置引入其它基团,可以改变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衍生物的覆盖面和抗肿瘤效果。
合成雷公藤甲素衍生物的合成分为两种方法,一种是天然的利用半合成法合成,另一种是不依赖于天然物的全合成法。
半合成法是将天然雷公藤甲素与化学反应中的化合物结合,而全合成法则是完全从基本原料开始合成。
一种常见的半合成方法是通过O-甲基化、酰氧化、还原、酰基化等反应合成雷公藤甲素的半合成衍生物。
全合成则通常采用的是不对称3,5双取代苯甲酸的构建方法,通过重排反应等化学进程使其成为雷公藤甲素的全合成衍生物。
生物活性雷公藤甲素衍生物的生物活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抗肿瘤活性上。
研究表明,绝大多数雷公藤甲素衍生物都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其中一些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比雷公藤甲素本身还强。
雷公藤甲素的毒理作用研究进展姚利琛,戴 岳 (中国药科大学,江苏南京210009)摘要:雷公藤甲素是从卫矛科植物雷公藤提取到的环氧二萜内酯类化合物,是雷公藤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炎、免疫调节和抗肿瘤等作用,亦是雷公藤的主要毒性成分,对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和免疫系统等具有明显的毒性,极大地限制了其开发利用。
国内外学者试图通过结构改造、开发新型载药系统、联合用药等手段降低雷公藤甲素的毒副作用。
本文总结雷公藤甲素毒副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为其减毒和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雷公藤甲素;毒副作用;作用机制中图分类号:R9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3765(2021) 04 0022 03作者简介:姚利琛,男(1996-)。
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在读硕士。
通讯作者:戴 岳。
男,中国药科大学教授。
ResearchProgressintheToxicologicalEffectofTriptolideYAOLi chen,DAIYue(ChinaPharmaceuticalUniversity,Nanjing210009,China)ABSTRACT:Triptolide,anepoxyditerpenoidlactone,isoneofthemainactivecomponentsofTripterygiumwilfor dii,andhasanti inflammatory,immunomodulatoryandanti tumoreffects Ontheotherhand,asthemaintoxiccomponentofTripterygiumwilfordii,triptolidehasmultipletoxiceffectsondigestivesystem,urinarysystem,reproductivesystem,circulatorysystemandimmunesystem,whichgreatlylimititsdevelopmentandutilization Domesticandforeignresearcherstrytoreducethetoxicityandsideeffectsoftriptolidebymeansofstructuralmodification,drugdeliv erysystemdevelopment,andcombinationofdrugs Thispapersummarizestheresearchprogressoftoxicityandsideeffectsandmechanismoftriptolide,andprovidesclueforitsdetoxificationanddevelopment KEYWORDS:Triptolide;Sideeffect;Mechanism 雷公藤(TripterygiumwilfordiiHook f )又称黄藤木、三棱花、断肠草等,为卫矛科雷公藤属木质藤本植物,在我国南方广泛分布,其入药部分为根或根的木质部,味苦、辛,性寒,有大毒,主要功效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经、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杀虫止痒。
... . ..雷公藤抗肿瘤作用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王益民(市食品药品与质量技术检验检测院)摘要:雷公藤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 是一种广谱抗肿瘤天然药物, 能通过多种机制达到抗肿瘤效应。
本文以近年来国有关雷公藤抗肿瘤的论文为依据, 经分析、整理及归纳,对其抗肿瘤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雷公藤;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目前,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在2010年8月第21届国际抗癌联盟世界抗癌大会上,当时的卫生部部长竺指出,癌症已成为危害中国居民健康越来越重要的疾病之一,中国每年癌症患者数约260万,死亡数约180万,从来自卫生部的权威统计数据看,近年来瘤症已经列为中国城市和农村居民的第一死因,其中肺癌、肝癌、胃癌、食道癌和结肠癌是最常见的五大癌症杀手。
因此对抗肿瘤药品的研究是现代药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从天然产物中寻找活性成分和先导物,进而开发出临床有效的药物,一直是天然药物研究领域科研人员追求的目标。
素有“绿谷”之称的浙南蕴藏着丰富的天然药物资源,其中有一种被当地群众称为“断肠草”的剧毒植物----雷公藤,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与较广的抗肿瘤谱,因而是一只非常有前途的抗肿瘤药物,为了解国同行的研究进展,笔者查阅了影响因子较高的专业刊物,从中筛选出近10年来,雷公藤抗肿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性论文,经分析、整理和归纳,对其抗肿瘤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雷公藤抗肿瘤活性简介雷公藤(学名:Tripterygium wilfordii)系卫茅科雷公藤属木质藤本植物,主产于、、等地,以根、叶、花、果入药[1]。
雷公藤是一种剧毒药物,尤其皮部毒性极大,清.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已详细记载了其毒性:“采之毒鱼,凡蚌螺亦死,其性最烈,以其草烟獯蚕子则不生”。
雷公藤酯醇( triptolide, TP) 又名雷公藤甲素,是从雷公藤中分离出的环氧化二萜酯化合物,是雷公藤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解毒散结、活血化瘀、扶正祛邪、抗炎、免疫抑制和抗生育等多种药理作用[ 2]. 。
药学服务与研究Pharni Care Res2021Dec;21(6)陈新美,等.雷公藤甲素及其衍生物纳米制剂研究进展・401・•综述•雷公藤甲素及其衍生物纳米制剂研究进展陈新美1,林志浙2,陈建明1,武鑫1,2*(1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福州350122;.上海维洱实验室,上海201712)[摘要]雷公藤甲素具有多种药理活性,但水溶性差、毒性大等缺点限制了其临床使用.经过化学结构修饰,制备成衍生物,是提高雷公藤甲素生物利用度,降低毒性的一种有效方法.纳米给药系统能改善药物溶解性,提高药效,降低毒副作用,并作用于靶部位.将雷公藤甲素及其衍生物制备成纳米制剂后,可提高其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就雷公藤甲素及其衍生物纳米制剂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雷公藤甲素及其衍生物纳米制剂的研究及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雷公藤甲素;衍生物;纳米制剂;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979.1,R944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2838(2021)06-0401-04I)O1:10.5428/pcar20210601Research progress of nano-formulation of triptolide and its derivativesCHEN Xinnci,IIN Zhizhc2,C HEN Jianming1,WU Xin12*(1.School of Pharmacy,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Fuzhou350122,China;2.Shanghai Wcicr Laboratory,Shanghai201712,China)[ABSTRACT]Triptolide has a variety of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however,its clinical use is restricted due to its poor water solubility and high toxicity.Modified chemical restructure and nano-formulation of triptolide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its bioavailability and reduce toxicity.Nano drug delivery systems could improve water solubility of drugs,increase efficacy,reduce toxicsidee f ectsanddirectlyactupontargetsites.Nano-formulationsoftriptolideanditsderivativescouldobviouslyincrease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This paper i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recent research progress in triptolide and the nano-formulationsofitsderivatives,whichcouldprovidesolidtheoreticalevidenceforfurtherresearchandwideapplicationofnano-formulationsoftriptolideanditsderivatives.[KEY WORDS]triptolide;derivative;nano-formulation;research progress[Pharm Care Res,2021,21(6):401-403,411]雷公藤甲素是来源于中药雷公藤的天然二萜类化合物[1](结构式见图1),具有抗风湿、抗菌、抗炎、免疫调节和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尤其抗风湿和抗肿瘤疗效显著但雷公藤甲素对机体有很大的毒副作用,限制了临床应用[46].近年来,对雷公藤甲素等化学药物进行结构修饰成为降低化疗药物毒性的一种方法,而在雷公藤甲素基础上进行结构修饰,制备雷公藤甲素衍生物,如合成水溶性的雷公藤甲素亚甲基磷酸盐和1,4-琥珀酰基雷公藤甲素钠盐(PG49088)78等前药,能显著降低雷公藤甲素的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