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与新加坡金融中心比较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3
新加坡金融市场的国际化一、基本原理⏹20世纪60年代是欧洲货币市场在全球范围迅速发展的时期,包括欧洲和亚洲在内的一些国家和地区通过发展离岸金融业务促进了金融市场国际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推动了经济的迅速增长。
⏹从国际金融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来看,大致可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自然渐进式的,一般是从国内的区域性金融中心自然发展为全国性金融中心,再通过对外开放发展成为全球性的国际金融中心;另一种则是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优惠的政策,在短时间内迅速形成和发展成为全球性的离岸金融市场。
伦敦、纽约、东京等国际金融中心为前一种模式;新加坡、巴哈马、开曼群岛为后一种模式。
⏹离岸金融市场的建立可以吸引大批外国银行加入,对所在国的经济建设、外贸和金融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同时要求所在国实行金融开放政策,对所在国的资本流动和金融市场稳定又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如何既推动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又保持国内经济和金融稳定,这是许多国家在金融市场国际化发展潮流中面临的共同课题。
⏹在这方面新加坡是一个成功的典型。
新加坡政府采取积极的金融开放政策和和谨慎的金融监管措施,将新加坡建成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的成功经验,值得中国在金融市场开放的进程中学习借鉴。
二、案例内容⏹1965年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获得独立。
⏹1967年6月,新加坡成立了货币委员会,从英国人手中收回了货币发行权,发行了自己的货币。
⏹此后,新加坡政府立即着手对工业和金融结构的改革,建立了自己的银行体系。
⏹为了迅速实现富国强民的目标,根据自身的国情和国际金融发展的形势,新加坡政府决定将发展金融服务业作为建立新的国民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加以重点倾斜和支持,由此确立了金融立国的政策和金融市场国际化的战略。
⏹1968年,新加坡政府决定抓住欧洲货币市场对美元需求大增的有利时机,创建亚洲美元(以下简称“亚元”)市场。
⏹新加坡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愿望恰好也迎合了以美洲银行为首的一些外国银行在东南亚开展国际金融活动的利益。
新兴国际金融中心的崛起、特色和前景作者:张天桂来源:《商场现代化》2016年第14期摘要:新兴国际金融中心各具特色,且相互之间的竞争从未间断;并作为一个整体,呈现出与伦敦、纽约传统国际金融中心极为不同的鲜明特征。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金砖国家金融中心的发展潜力及其崛起的可能性受到关注,亚洲尤其东亚地区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逐步提升,日渐成为改变世界金融格局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新兴国际金融中心;崛起;特色;前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金砖国家金融中心的发展潜力及其崛起的可能性受到关注,亚洲尤其东亚地区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逐步提升。
虽然这些新兴国际金融中心各具特色,且相互间的竞争从未间断;但作为一个整体,又呈现出与伦敦、纽约传统国际金融中心极为不同的鲜明特征。
一、新兴国际金融中心的崛起和竞争的基本态势:东亚相对优势明显,竞争加剧新华-道琼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IFCD Index)专门对金砖国家金融中心加以研究。
2010年第1份报告还仅限于新兴经济体即金砖5国金融中心的信心分析;2011年第2份报告开始直接以“金砖国家金融中心发展专题分析”为名,纳入吸引力和金砖国家货币了解程度分析;2012年第3份报告起把对金砖国家金融中心的分析固定为9个方面,其中,信心、资金吸引力、人才吸引力、金融创新程度、融资便利程度、中介服务水平、金融法制环境完善程度、货币了解程度一直位列其中,2013年、2014年的报告以“金融产品丰富程度分析”替代了2012年的“金融市场国际化程度分析”。
除受克里米亚风波影响的莫斯科以外,金砖国家金融中心圣保罗、孟买、上海、约翰内斯堡的发展能力普遍被看好;且无论横向、纵向比较,还是综合得分,上海成为全球金融中心的认可和信心程度均胜一筹。
但2015年全球经济艰难、脆弱、分化复苏使新兴经济体金融中心的上升势头放缓,圣保罗、孟买、约翰内斯堡的综合竞争力指数排名均有所下降,新华?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报告(2015)已无金砖国家金融中心的专题分析;尽管如此,位列前10的国际金融中心中还是同2014年相一致有5个来自亚洲地区,除下滑1位第4的东京、2014年下滑2位并列第5的香港外,分别为2014年超越香港后再次赶超东京来到第3的新加坡、2014年上升1位并列第5且进一步巩固这一位置的上海、2014年首次进入前10位列第9且继续保持的北京;而“成长发展”排名中,除迪拜下滑2位跌出前10、上海连续6年第1、深圳依然第8外,新加坡、东京、北京、香港位次稍有变动,分列第4、5、6、7位。
新加坡货币市场发展研究陆凯、张文缤、曾媛媛、陆玉蝉(广西财经学院金融系金融0941班)摘要:新加坡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离岸金融市场,其金融发展的程度远远超越了中国。
货币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货币市场的研究有助于给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同时对我国货币市场的监管具有借鉴意义。
本文先对新加坡货币市场的产生极其现状分析,找出新加坡货币市场的存在问题,并结合我国货币市场的发展现状,得出新加坡货币市场的发展前景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和机遇。
关键词:金融市场、货币市场、现状、启示、新家坡一、新加坡货币市场的产生与发展现状(一)历史产生1965年,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获得独立。
1967年6月,新加坡成立了货币委员会,从英国人手中收回了货币发行权,发行了自己的货币。
此后,新加坡政府立即着手对工业和金融结构的改革,建立了自己的银行体系。
1968年,新加坡政府决定抓住欧洲货币市场对美元需求大增的有利时机,创建亚洲美元市场。
亚元市场是亚太地区特别是新加坡国际银行从事境外美元及其他可兑换货币的存贷款业务的市场。
1969年取消了对非居民利息所得征收的40%的利息预扣税。
1972年以前,亚元市场只允许非居民参加,新加坡禁止其居民向亚洲货币单位借款和投资。
为了鼓励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进一步促进金融市场的国际化,1972年以后新加坡政府逐步放宽了这方面的限制,1972年废除了要求亚洲货币单位提缴20%存款准备金的制度,不仅允许本地公司和居民在亚洲货币单位上设立外币账户和购买亚洲美元债券,而且还取消了他们向亚洲货币单位借款的限制;废除了亚元债券、流通存款证、亚元离岸贷款合同有关的印花税,并于1978年最终取消了外汇管制。
1973年修订了《所得税法》,把经营境外货币的所得税率从原来的40%降为10%;批准了7家国际货币经纪商前来开业,并协助一些大银行合资创办了4家贴现公司,以便利资金的多渠道融通。
1990年新家坡进一步放宽了对外资持有银行股份的限制,把外资持有当地银行股权的比例由20%提高到40%,并将各亚洲货币单位的离岸业务经营所得税率由33%降为10%(低于香港16.5%的税率),以吸引更多的外国银行到新加坡设立分行。
2024年世界城市营商环境评价报告,是对世界各大城市营商环境的评估和排名。
以下是一份超过1200字的报告。
根据2024年世界城市营商环境评价报告,以下是全球最具竞争力和最友好的城市之一第一名:新加坡新加坡一直以来都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城市之一,而且持续多年在榜首。
这得益于其政府提供的优惠的税收政策、完善的法规体系以及强大的基础设施。
新加坡努力吸引外国投资者,因此资本可以流动,吸引为数众多的跨国公司在这里设立办事处。
此外,政府还鼓励创业者,并提供各种支持,使得新加坡成为了亚洲创业中心。
新加坡的政府还非常注重教育和科技发展。
大量的投资流入教育部门,确保人才能够持续产生。
与此同时,政府还支持科技创新,并鼓励本地企业进行研发,从而提高了国家的竞争力。
第二名:香港香港是一个独特的城市,它的政治制度与中国内地不同,拥有自由经济和低税收政策。
这使得它成为投资者和企业家的首选地点之一、此外,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拥有自由的货币和资本交易环境,使得国际企业可以方便地进行业务拓展。
香港也注重技术创新和教育发展。
与新加坡一样,香港的政府通过投资于教育部门和科技创新,吸引人才和促进经济增长。
第三名:伦敦作为欧洲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伦敦一直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竞争力。
伦敦的金融市场和投资环境非常成熟,吸引了许多全球金融机构的办事机构。
此外,伦敦还是欧洲最具吸引力和多元化的城市之一,吸引了许多国际学生和专业人士。
伦敦的政府也意识到科技的重要性,并且投资于科技创新和发展。
伦敦各地区的技术孵化器和创业中心吸引了许多初创企业,使得伦敦成为了一个创新的城市。
虽然以上城市在全球范围内被评为最具竞争力和友好的城市之一,但值得注意的是,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而且,城市的营商环境不仅仅取决于政府的政策和投资,还取决于教育系统的质量、基础设施的发展和高效的行政管理。
因此,各个城市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的发展战略,以吸引投资和促进经济增长。
新加坡与⾹港的信托服务新加坡的私⼈信托公司私⼈信托公司(PTC)是信托的代理受托⼈,虽然该信托的功能与传统信托相同,但由代理受托⼈控制。
您可以决定要委任谁担任私⼈信托公司的董事—通常是您的家庭成员或代表,以及拥有信托法知识和管理知识的专家。
私⼈信托公司拥有更⼤程度的控制⼒或影响⼒,以及管理资产和信托的灵活性。
新加坡的信托管理服务遗嘱和信托的主要区别是,遗嘱只会在您去世后才⽣效,⽽信托可以⽴即⽣效。
信托是遗产规划的⼀部分,让您可以在去世前或去世后分配资产。
透过这项法律安排,受托⼈(个⼈或机构,如银⾏或律师事务所)拥有受益⼈的财产或资产的合法所有权。
透过信托,您可以决定您的财产或资产在您去世期间前和去世后的管理⽅式。
这项功能适⽤于⾯对特殊情况者,例如家中有未成年⼦⼥、家庭成员有特殊需求,或是企业需要制定接班⼈计划。
新加坡的遗产规划服务遗产规划在保护受益⼈⽅⾯发挥了重要作⽤,它可以保护未成年受益⼈和成年受益⼈,使他们不会因为外界的影响、债权⼈问题或强横的配偶⽽做出错误的决定。
在⽣前花费时间与精⼒进⾏适当的遗产规划,为未成年受益⼈指定监护⼈和受托⼈,可以防⽌⽇后家庭不和及巨额的法律费⽤。
最重要的是,您可以通过遗产规划来避免成年受益⼈⽇后做出糟糕的决定,败光遗产。
新加坡的⽴遗嘱服务⼀般来说,遗产规划是从⽴遗嘱开始。
遗嘱是⼀份法律⽂件,明确规定谁将在您去世后继承您的资产、谁是遗嘱执⾏⼈(负责分配资产的⼈)。
⼀份精⼼⽴下的遗嘱不仅涉及财产分配,还涵括重要决定,例如若⽗母双亡,谁将负责照顾未成年⼦⼥。
但是,遗嘱并⾮万⽆⼀失的最佳⽅案,因为它只会在您去世后才⽣效,当您还活着却丧失⼯作能⼒时它是⽆效的,⽽这是信托可以帮助您的地⽅。
信托是⼀种法律安排,可以在您丧失⼯作能⼒时为您的资产(和您的未成年⼦⼥)提供保障。
换句话说,遗嘱在您去世后才会⽣效,⽽信托可以⽴即⽣效。
新加坡的受托⼈服务顾名思义,受托⼈是指为第三⽅的利益⽽负责管理财产或资产的个⼈或公司。
上海的发展能否取代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问题一:什么是国际金融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它之所以成为一个中心,它应该有这样几个重要的标志。
第一个标志,它有很多的金融机构。
首先有很多的银行,有很多的比如说保险公司,各种各样的金融机构;第二个,这个金融中心,应该有很多的金融市场,对于没有学过金融学的同学来说,我还是要罗列一下这些市场,比如说股票市场、债券市场,银行同业拆借市场,黄金市场,外汇市场,等等。
第三个标志呢,它要有实质性的金融活动发生,金融交易活动发生,也就是说,确实有很多的机构,很多的投资者,很多的筹资人,在这里进行存放款的活动,金融的交易活动,要有实质性的这种活动发生。
金融中心的最后一个特征呢,它应该是一个都市,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就是说它应该是一个城市,不可能是一个乡村、偏僻的地方,因为它一定要有发达的通讯、电信、交通,这样的网络,一定要有这样的网络,而且呢,它实际上要有发达的第三产业。
从层次上看,目前世界上的国际金融中心一般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全球性的国际金融中心,如伦敦、纽约、香港;二是地区性的国际金融中心,如新加坡、开曼、巴拿马等。
观点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趋势去看发展的中国“入世”后,企业的经营环境将随之渐趋完善,加之中国市场的开放、土地及劳工成本的低廉,对外国企业长期于中国投资有利,外商毋须再透过香港企业而进入内地市场,届时香港的中介者角色将逐渐消失,上海极有可能取代香港成为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大陆市场的大门。
据台湾“行政院”大陆委员会最近发表的研究报告预言,以上海目前的发展速度,10年后即2010年,其经济规模便会超越香港。
虽然目前上海的生产总值只及香港的1/4,但过去10年,外资已于上海投资超过277亿美元,上海与外资签订的合同数目与合作额近年也以倍数增长,最近5年的对外贸易合作总额比上5年增长达3倍。
此外,上海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也达10%,远高于香港的3.7%。
而且中国现正进行金融改革,政府此时明确将全力扶持上海成为支援中国建设的金融中心。
【CBD综合资料】CBD是英文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的缩写,中文译为中央商务区。
CBD起源于社会学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分析。
CBD一般占地3至5平方公里,核心区域大于1.5平方公里,有的甚至更大,其建筑面积少则五六百万,多则上千万平方米,是一个城市的功能核心,是现代化大都市的一个重要标志,其地价可谓真正是“寸土寸金”。
美国纽约的曼哈顿、日本东京的银座、我国香港的中环以及新加坡的中心区等都是世界闻名的CBD。
CBD高度集中了城市的经济、科技和文化力量,同时具备金融、贸易、服务、展览、咨询等多种功能。
CBD特定的职能要求区内的建筑必须高密度、现代化。
因此,CBD中汇集了众多气势恢宏、错落有致的超高层建筑并且拥有非常便捷的交通和现代化的信息交换系统,以及大量的办公、餐饮、服务和住宿设施。
一般来讲,写字楼要占到总建筑面积的50%,商业、餐饮业及商住建筑约占40%,其他服务设施以及必要的配套设施约占10%。
现今城市中心商务区主要由商务办公、金融和服务三类职能设施构成,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包括一定量的传统的商业零售类和居住职能设施。
在CBD中这三大职能的比例关系一般为2:1:1,即以办公职能为主,兼以金融和服务类职能。
如巴黎拉德方斯三大职能分别占50%,25%,25%。
世界其他商务区的功能比例也大致如此。
经验表明:1、活力四射的CBD内写字楼建设量应约占到50%,商业设施及酒店、公寓住宅等应各占20%,其余分配给各种必要的配套设施;2、对于城市CBD外围而言,“居住”是城市新区活力源泉,由研究表明,一个城市新区居住规模超过40%,这个中心区才能成为富有人气和活力的城市中心。
【标志性案例】纽约曼哈顿曼哈顿是纽约市的中心区,总面积57.91平方公里,占纽约市总面积的70%,人口150万人。
纽约著名的百老汇、华尔街、帝国大厦、格林威治村、中央公园、联合国总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大都会歌剧院等名胜都集中在曼哈顿岛,使该岛中的部分地区成为纽约的CBD。
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1肇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广东肇庆 526061;2肇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本科生广东肇庆526061 )摘要:本文首先研究了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现状和特点,然后从进出口量、贸易顺差、区域结构和产业结构这四个方面分析了香港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和特点。
本文还根据金融服务贸易份额、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这三个指标体系,分析了影响香港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的因素。
文中发现,香港的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是在亚洲国家或地区中的领先者,但仍然落后于英国、美国和瑞士等国家。
关键词: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竞争优势指数Analysis o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Financial Service Trade -- Taking Hong Kong as an Example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studi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financial services trade, and then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Hong Kong's financial services trade from four aspects: import and export volume, trade surplus, regional structure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This paper also analyze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Hong Kong's financial services trade based on the three index systems of financial services trade share, trade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dex and dominant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Hong Kong's financial services trade is the leadingin Asia and the world, but still lags behind countries such as the United Kingdom, the United States and Switzerland.Key words:F inancial services trad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dex中图分类号:F752一、引言金融服务贸易在一国服务贸易中占有主导地位,对一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组员:陈勖、李雪林、张市伟、李佳辉讲解框架•国际金融中心•世界银行和欧洲央行•IMF和国际金融公司•国际清算银行国际金融中心——李佳辉国际金融中心国际金融概述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离岸金融中心一、国际金融中心概述•什么是国际金中心?•国际金融中心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要具备哪些条件?•国际金融中心有什么功能?•国际金融中心有哪些类型?所在地区经济政治稳定在那里各类金融机构聚集金融人才集中与金融市场有关的非金融服务机构齐全主要金融场所所在地金融交易品种繁多主要特征国际金融中心需具备的条件•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宽松的政策条件;•有利的交通和通讯、地理和人才优势;•其他条件:本币币值保持稳定,有一定规模的金融市场及稳定的经济增长;离岸金融中心形成还要求政府具有足够的外汇储备等。
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金融资源的在区域内甚至全球范围内有效配置;•风险分配、流动性、低成本、经济金融信息集散等。
国际金融中心的类型•按性质划分:名义中心和功能中心•名义中心又称簿记中心,是指国际性金融机构在此注册和记帐,旨在避税和规避监管,但实际的银行业务和并不在此发生的金融中心。
百慕大、巴哈马、开曼等加勒比海沿岸的一些金融中心。
金融中心的类型•功能中心是指各类国际性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聚集在此进行实际资金借贷的金融中心,如伦敦、纽约、东京等。
又分为一体化中心和隔离性中心两类。
•一体化中心:不将境内市场、境外市场和里岸市场人为分割,金融机构一旦获准在此开业,便可以自由地进行任何境内外、本币或者外币的业务,如香港和伦敦。
•隔离性中心:将境内外市场或本币、外币业务严格区别,未经许可,外资机构不得开展本币业务,具有代表性的隔离性金融中心是东京。
二、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纽约、伦敦、东京世界金融中心•苏黎世、法兰克福、香港、新加坡、上海(可能是)等区域金融中心•巴哈马、开曼、卢森堡、巴林、香港、新加坡等离岸金融中心世界金融中心之纽约•目前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纽约货币市场是国际主要货币市场中交易量最大的;•纽约资本市场是世界最大的中、长期资金的融通市场。
世界一线城市排名1、美国纽约(NewYork)纽约是美国第一大都市和第一大商港,它不仅是美国的金融中心,也是全世界金融中心之一。
纽约位于纽约州东南哈得孙河口,濒临大西洋,占地面积1214平方公里,它由五个区组成:曼哈顿、布鲁克林、布朗克斯、昆斯和里士满,市区人口833.6万,包括郊区在内的大纽约市人口1900万。
2、英国伦敦(London)伦敦位于英格兰东南部的平原上,跨泰晤士河,距离泰晤士河入海口88公里。
伦敦的行政区划分为伦敦城和32个市区,伦敦城外的12个市区称为内伦敦,其它20个市区称为外伦敦。
伦敦城、内伦敦、外伦敦构成大伦敦市。
大伦敦市又可分为伦敦城、西伦敦、东伦敦、南区和港口。
伦敦城是金融资本和贸易中心,西伦敦是英国王宫、首相官邸、议会和政府各部所在地,东伦敦是工业区和工人住宅区,南区是工商业和住宅混合区,港口指伦敦塔桥至泰晤士河河口之间的地区。
整个大伦敦市面积1580平方公里。
3、日本东京(Tokyo)东京是一座现代化的国际城市,位于本州关东平原南端,下辖23个特别区、27个市、5个町、8个村以及伊豆群岛和小笠原群岛,东京总面积2188平方公里,人口约1300万(截至2012年8月),人口密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4、法国巴黎(Paris)巴黎是欧洲大陆上最大的城市,也是繁华的都市之一。
地处法国北部,塞纳河西岸,距河口(英吉利海峡)375公里。
塞纳河蜿蜒穿过城市,形成两座河心岛(斯德和圣路易)。
首都巴黎人口为220.1578万人(截至2009年1月1日)巴黎还是一座“世界会议城”。
它以明媚的风光、丰富的名胜古迹、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以及现代化的服务设施,迎来了众多的国际会议,据统计,1987年在巴黎共举行了365次国际性会议,超过了纽约、伦敦、布鲁塞尔、日内瓦,居世界首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总部均设在巴黎。
5、中国香港(HongKong)香港位于中国东南端,是发展日渐迅速的东亚地区的枢纽,地理条件优越。
金融中心:一个文献综述作者:宰晓娜,吴东立,刘钟钦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05期摘要:金融中心是金融资源集聚、交易和扩散的中心,一般是以某一个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为依托建立起来的。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对金融中心建设实践的关注,金融中心问题研究方兴未艾,逐渐成为金融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
以金融中心为主题,从金融中心形成机制、金融中心的功能以及金融中心评价指标体系等三个方面,按照文献发展的脉络对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和梳理。
关键词:金融中心;形成机制;金融中心功能;评价指标体系中图分类号:F83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5-0144-03引言现代经济金融发展理论指出:现代经济是金融经济,而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金融既是资源配置的对象,又是配置其他资源的途径,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动力和血液。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金融化趋势的快速发展,国内许多城市为了适应经济与金融发展的需要,纷纷提出了建立金融中心的构想。
如北京、深圳、南京、杭州、沈阳、大连等一批城市先后确立“大力发展金融业”的指导思想,力争打造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全国金融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城市。
与此伴随的是,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国内外出现了许多对金融中心问题研究的文献,以希望通过理论的提炼和实践的总结来指导各地纷纷兴起的金融中心建设热潮。
笔者期望通过对金融中心相关文献的梳理,为金融中心问题的相关研究提供一般性的理论基础和开启广阔的研究视角,为各地的金融中心建设实践提供比较和借鉴的可能思路。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这些文献展开讨论,即金融中心的形成机制、金融中心的功能、金融中心评价指标体系。
一、金融中心的形成机制出于对金融中心建设实践的关注,关于金融中心问题的研究,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金融中心是如何形成的。
大量关于金融中心研究的文献集中于这一领域。
现有的研究认为金融中心是一个介于城市经济学与金融学之间的边缘问题。
香港与新加坡金融中心比较研究
本文以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义为基准,以金融中心发展理论为依据,以金融
中心发展需要具备的必要条件为支撑,分析了香港新加坡两大亚洲金融中心未来
的发展走向,优劣势对比及启示。认为不论香港与新加坡哪一方引领亚洲经济快
速发展,都将是我们非常高兴看到的情形,因为我们期待更多金融中心在亚洲的
诞生,并期待着它们,可以带领亚洲经济迈向一个新的高度。
标签: 新加坡;香港;金融中心;人民币离岸中心;比较
国际金融中心的建立,往往会大大刺激金融中心所在城市及周围地区的经济
金融、贸易的快速发展,更为资本流动及投资融资提供充裕的市场与空间,成为
国家或地区经济、金融发展的动力与推力,因而许多城市都努力想把自己建设成
为国际金融中心。
整体而言,金融中心综合实力排名前十的城市已经相对稳定:第一梯队的四
个城市近三年的综合得分始终占据排行榜前四位,且远高于其他城市,可见这四
个城市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已得到公认;而排名5-8位的第二梯队四个城市间的
竞争则日渐激烈,新加坡与上海的位次逐渐上升,巴黎的位次逐年下降,显示出
各城市间的发展能力逐步接近,金融资源分配也趋于平衡。
从地域分布上看,调查对象中,欧洲城市最多,有21个,亚太和非洲地区
共14个,美洲的10个城市主要集中在美国和加拿大。数据显示,虽然欧美城市
在数量上占优,但在欧洲债务危机的持续影响下,加上新兴经济体蕴含的巨大发
展潜力,全球金融中心格局正悄然发生变化。与去年相比,今年位次下降较多的
金融中心城市主要集中在欧洲,如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意大利首都罗马以及挪威
首都奥斯陆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欧债危机对传统金融中心发展带来的深层
影响。
因此,对于亚洲来说,这正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发展契机,新加坡、香港,面
对新一轮的排位和竞争,又将在世界金融舞台上展现扮演怎样的角色,它们各自
未来的走向如何?哪一方又能有更大的发展前景?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研究的议
题。
一、国际金融中心概述
国际金融中心鉴于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近期关于人民币离岸中心竞争的
话题开始多了起来。新加坡、伦敦表达出要参与人民币离岸中心建设的意愿。简
单地说,离岸金融业务是指为非居民提供的以非本币为交易货币的金融服务。经
验表明,离岸中心对于推动主权货币国际化的作用不可小觑。
因此,新加坡如果成为清算中心,东南亚很多银行为了清算方便,会在新加
坡清算银行开立人民币户头,而这有助于提升新加坡作为区域中心的地位。新加
坡目前也在积极争取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
1、在人民币离岸中心这一议题上两金融中心目前力量的对比
香港:2004 年以来,香港积累了经营人民币业务的丰富经验,再加上香港
与内地金融监管机构一直维持紧密的合作关系,可为人民币国际化及相关的风险
管理提供一个稳健安全的试验平台。2010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
理局同意扩大香港的人民币业务,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开始飞速发展。长远而言,
香港最有潜力发展成为全球最重要的人民币离岸业务中心、亚洲人民币债券市
场,这将使它拥有亚洲其他金融中心无法企及的优势。
新加坡:2011年1月开始,滙丰银行(新加坡)、大华银行、华侨银行、星
展银行等新加坡银行陆续开始接受人民币存款,提供人民币理财产品,标志着新
加坡人民币离岸市场正式形成。
2、新加坡成为第二大人民币离岸中心的优势及阻力
优势:一是全球第四大外汇交易中心;二是主权信用评级为AAA;三是传
统上与华人及其企业联系紧密;四是特殊的贸易地位。劣势:一是目前我们还未
看到新加坡政府关于人民币业务发展情况的官方资料,这在某种程度上显示了新
加坡人民币国际化推广不力的一面。二是各国争做第二大人民币离岸中心,竞争
压力巨大。三是伦敦、巴黎争做人民币离岸中心。据英国《卫报》评述,伦敦金
融城在20世纪70年代重建的目的就是要脱离美国市场成为欧元美元交易中心。
由于目前市场衰退,伦敦为寻求竞争力,将目光着眼于慢慢崛起的储备货币——
人民币。
通过国际货币美元衡量,英国经济衰退数额可谓巨大。英国国内生产总值从
2007年到2010年下降了5620亿美元,是意大利经济衰退数额的8倍,且至今
未有明显的复苏迹象。为此,英国极需寻找一个摆脱衰退的新经济增长点。
截至2012年4月,伦敦的人民币存款有 1090亿元。滙丰银行是第一家在
伦敦发行人民币债券的银行。现在有越来越多的银行、公司在伦敦发行人民币债
券。今年8月,澳新银行ANZ集团在伦敦发行了10亿元三年期的人民币债券。
7月,巴西银行通过其伦敦分行运作发行了1.66亿元两年期的人民币债券。未来,
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银行和企业在伦敦发行人民币债券,发债不仅可以帮助这些银
行在市场上进行融资,还可以扩大贸易。巴黎正积极寻求成为继香港、伦敦后的
人民币离岸市场。诺亚认为,目前,巴黎正迅速成为欧元区主要人民币交易中心。
五、新加坡——亚洲美元中心的启示
谈到人民币离岸中心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地区货币体制、货币战略,对于一个
地区发展为金融中心的意义。在这里,我们先看新加坡成为亚洲美元中心的意义,
这对大陆建立金融中心又有何启示呢?
事实上,亚洲在2008年的金融海啸中不能独善其身,很大一个原因是美国
主导的货币体系。亚洲国家在抗衡通胀风险和汇率风险的过程中感到了前所未有
的局限性。现在亚洲出口导向国家占多数,亚洲拥有全世界三分之二的美元资产。
不过,让亚洲国家头疼的是,手里握有大量美元财富,却要看美国的脸色,还随
时面临财富缩水的风险。美国因为考虑国家利益,将以各种形式滥发美元,国际
金融动荡将日益频繁,会减弱我们抗衡通胀的能力。因为目前我们在美国的投资
渠道大多数是固定收益债券,而美债就是最大风险。既然如此,还不如我们自己
管理这些美元财富,自己提供美元在亚洲的投资渠道。如果美国发生通胀,但美
元的亚洲产品收益维持高收益的话,大家还可以通过亚洲市场的收益抗衡美国货
币政策带来的通胀麻烦和美元贬值问题。开辟亚洲美元离岸市场,亚洲国家就能
自己管理财富。
欧洲也有相当规模的美元离岸中心,伦敦上世纪50年代就成立了欧洲美元
市场,为什么离岸美元市场不能在亚洲建立呢?亚洲国家可以透过亚洲制造业的
强势支撑亚洲美元离岸市场投资收益,这是我们提倡建立亚洲美元离岸市场的初
衷。
六、结语
就像香港著名投资人的论断所言,不论香港与新加坡哪一方引领亚洲经济快
速发展,都将是我们非常高兴看到的情形,因为我们期待更多金融中心在亚洲的
诞生,并期待着它们,可以带领亚洲经济迈向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