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言文字规范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语言文字规范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语言文字规范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语言文字规范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二中语言文字规范知识竞赛试题(学生用卷)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

A.国家推广普通话

B.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

C.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2.2005年9月11日至17日是第八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本届活动的宣传主题是()

A.“推广普通话,迎接新世纪”

B.“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

C.“实现顺畅交流,构建和谐社会”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A.使用

B.发展

C.使用和发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以()为基本的播音用语。

A.现代汉语

B.普通话

C.汉语

5.依据《汉语拼音方案》,普通话的声调有()。

A.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

B.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轻声

C.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

6.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是()。

A.中文、英文、法文、俄文、阿拉伯文和西班牙文

B.中文、英文、法文、俄文、阿拉伯文和德文

C.中文、英文、法文、俄文、阿拉伯文和日文

D.中文、英文、法文、俄文、阿拉伯文和马来文

7.《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将普通话水平划分为()

A.三级三等

B.三级六等

C.三级九等

8.标点符号分点号和标号两类,下列标点符号属于点号的()。

A逗号(,) B.省略号(……) C.着重号(.)

9.“标志”不要误写作“标识”,依据的规范标准是()。

A.《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

B.《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

C.权威词典

10.当前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方针是()

A.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

B.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11.经国务院批准,自1998年起,每年9月份的()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A.第一周

B.第二周

C.第三周

12.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起施行。

A.2000年11月1日

B.2000年12月1日

C.2001年1月1日

13.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指出“汉语统一的基础已经存在了,这就是以()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A.北京语音

B.汉语拼音

C.北方语音

14.1985年12月16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改名为()。

A.中央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

B.汉字简化方案审订委员会

C.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以()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A.汉语和汉字

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C.现代汉语和通用汉字

16.《汉语拼音方案》是1958年2月11日由()批准的。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

17.自古以来,汉字的书报是竖排的。1955年1月1日,有一家报纸首先实行横排。这家报纸是()。

A.《人民日报》

B.《光明日报》C《中国青年报》 D.《工人日报》

18.1986年6月24日,国务院批准废止了()。

A.《简化字总表》B《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 C.《汉字简化方案》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

A.规范汉字

B.通用汉字

C.标准汉字

20.下列三个成语中,“好”字不读hǎo的是()。

A.好为人师

B.好事多磨

C.好自为之

21.下列三组标点中,全部都是点号的一组是()。

A.逗号、书名号、顿号

B.句号、分号、冒号

C.书名号、引号、叹号

22.下列四个词语中,“塞”字读音标注错误的是()。

A.边塞(sài)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测试试题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测试试题 班级:姓名:得分: 1.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起施行。 A.2000年11月1日B.2000年12月1日C.2001年1月1日 2.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 A.国家法定语言文字B.国家通用语言文字C.国家通行语言文字 3.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 A.规范汉字B.通用汉字C.标准汉字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 A.积极、稳妥、逐步地推进语言文字工作 B.要认真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 C.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5.国家机关以()为公务用语用字。 A.汉语和汉字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C.中文 6.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A.法律和规定B.方针和政策C.规范和标准 7.公共服务行业以()为基本的服务用字。 A.规范汉字B.通用汉字C.常用汉字 8.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为服务用语。 A.普通话B.普通话和当地方言C.普通话和外国语 9.()依法对企业名称、商品名称以及广告的用语用字进行管理和监督。 A.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B.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语言文字工作部门 C.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10.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A.《汉语拼音方案》B.《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C.注音字母11.《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 A.人名和中文文献B.地名和中文文献C.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 12.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 A.会说标准的普通话B.会说流畅的普通话C.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13.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和()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 A.教师、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B.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14.《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 A.普通话和规范汉字B.普通话和汉字C.汉语和汉字 15.城市公共场所的设施和招牌、广告用字违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的,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 A.予以警告,并督促其限期改正B.督促其改正,并处以罚款 C.由有关部门处理 16.国务院()颁布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 A.新闻出版部门B.语言文字工作部门C.广播电视部门 17.《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将普通话水平划分为三个级别,每个级别内再划分为两个等次,其中最高级等和最低级等分别为()。 A.一级甲等和三级乙等B.一级乙等和三级甲等C.一级甲等和三级甲等18.《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条中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A.十八B.十九C.二十 19.经国务院批准,每年9月份第()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A.一B.二C.三 20.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为语法规范。 A.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B.典范的白话文著作C.典范的现代文学著作21.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 A.北京市周围的语音B.北京市城区的语音C.北京话的语音系统22.国务院批准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收入简化字()个,是现行简化字的统一规范。 A.2215B.2235 C.2255 23.简化字的标准依据为: A.1964年颁布的《简化字总表》 B.1977年颁布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 C.1986年颁布的《简化字总表》 24.国家于1977年发布《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表》,对20个计量单位旧译名中的用字进行了规范。下列3组计量单位名称中,完全规范的一组是()。 A.海里、英两、升B.盎司、公升、哩C.加仑、英寸、千瓦 25.普通话异读词的读音、标音的标准依据为: A.《现代汉语词典》B.《新华字典》C.《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26.《汉语拼音方案》是1958年2月11日由()批准的。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C.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 27.《汉语拼音方案》规定普通话采用() A.拉丁字母B.注音字母C.国语罗马字 28.违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干涉他人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2018年语言文字规范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2018年语言文字规范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1.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 C )起施行. A.2000年11月1日 B.2000年12月1日 C.2001年 1月1日 2.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 ( B ). A.国家法定语言文字 B.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C.国家通行语言文字 3.国家机关以( B )为公务用语用字. A.汉语和汉字 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C.中文 4.因公共服务需要,招牌,广告,告示,标志牌等使用外国文字并同时使用中文的,应当使用( C ) . A.简化汉字 B.印刷体汉字 C.规范汉字 5.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和( B )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 A.教师,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 B.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 6.对联的上联应贴在门框的( B )

A.左边 B.右边 7.异体字在( C )中可以保留使用. A.地名 B.姓名 C.姓氏 8.经国务院批准,每年9月份第三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2005年9月12日至18日是第 ( B ) 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A.七 B.八 C.九 9.清朝有一位皇帝于公元1728年发布上谕,要求各级官员在公务中说官话(当时的普通话),这位皇帝是 ( B ). A.康熙皇帝 B.雍正皇帝 C.乾隆皇帝 10.我国周边一些国家曾经使用汉字,目前( C )仍在部分地使用汉字. A.日本,越南 B.日本,朝鲜 C.日本,韩国 11.国家公务员应达到的普通话等级是不低于( C ) . A.二级甲等(87-92分) B.二级乙等 (80-87分) C.三级甲等(70-80分) 12.普通话中最活跃,发展最快的部分是( B ) . A.语音 B.词汇 C.语法 13.普通话在台湾地区一般称为 ( B ). A.普通话 B.国语 C.华语 14.用大写字母拼写电视栏目《今日新闻》,正确拼法是( B ) . A.JINRIXINWEN B.JINRI XINWEN

汉语言文字学试题

汉语言文字学试题 一、15分) 1、根据汉语拼音方案写出下列的拼音。(4分) ⑴我们去天安门广场看升旗。 ⑵留学生要提高运用汉语的水平。 2、根据普通话的声韵拼合规律,分别说明下列拼音错误的原因并加以改正。(4分) ⑴ciǎo(巧)⑵tā(拖)⑶jà(价)⑷güé(决) 3、写出下列声母的国际音标,并说明其发音特点(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4分) ⑴ch[]⑵z[]⑶r[]⑷q[] 4、轻音音节有什么作用?举例加以说明。(3分) 二、文字部分(15分) 1、说明下列汉字的造字法,合体字请指出其偏旁及作用。(7分) (示例:休,会意字,偏旁为亻、木,均表意,表示人靠着树休息) ⑴森⑵辩⑶从⑷舟⑸甘(6)闻⑺阁⑻武 2、下列词语中如有别字,请加以改正。(4分) ⑴飞扬拔扈()⑵短小精捍()⑶投机捣把() ⑷如法泡制()⑸惮精竭虑()(6)潜然泪下() ⑺篷荜生辉()⑻磬竹难书() 3、写出与下列繁体字相对应的简化字。(4分) ⑴嘆⑵難⑶畢⑷塵⑸穢(6)瀋⑺豐⑻邊 三、词汇部分(20分) 1、举例简要说明应该从那些角度辨析同义词。(6分) 2、指出下列各个合成词的构成方式(复合式的还须指出其类型)。(6分) 司令说服女儿沙子花儿质量莲子姐姐胆怯老乡跳高老龄 词语辨析。(8分) ⑴“大家请他再唱一个,他就又唱了一个”中“再”和“又”能否互换?为什么? ⑵“欢迎你以后常常来母校看看”中的“常常”能否换作“往往”?为什么? ⑶“情况很复杂,你的想法未免过于简单了”中的“未免”能否换作“难免”?为什么? ⑷“看到这次冠军非自己莫属,王平不免有些飘飘然”中的“不免”是否可以换成“难免”?为什么? 四、语法部分(30分)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改正。(4分) ⑴汉语中的形容词大部分都能重叠使用。 ⑵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语法单位。 ⑶词类划分的标准主要是词的意义。 ⑷连词都可以连接词、词组、句子,甚至段落。 2、下列句子或短语是否有歧义,如果有歧义,请加以分化。(8分) ⑴电脑没叫他拿走。⑵我让他说了几句。⑶我们三个人一组。⑷热爱边疆的战士。 3、举例说出表达下列意义的语法形式(至少列出两种)。(6分) 示例:表示“完成” 语法形式①动词+了例如:他买了一本书。 ②动词+结果补语例如:作业刚做完。 ⑴表示“比较” ⑵表示“动作或状态的起始” ⑶表示“存在”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测试试题

霞美金阳光幼儿园2018-2019学年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测试试题 姓名: 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 1.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起施行。 A.2000年11月1日 B. 2000年12月1日 C. 2001年1月1日 2.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 A.国家法泄语言文字 B.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C.国家通行语言文字 3.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0 A.规范汉字 B.通用汉字 C.标准汉字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 A.积极、稳妥、逐步地推进语言文字工作 B.要认真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 C.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5.国家机关以()为公务用语用字。 A.汉语和汉字 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C.中文 6.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0 A.法律和规左 B.方针和政策 C.规范和标准 7.公共服务行业以()为基本的服务用字。 A.规范汉字 B.通用汉字 C.常用汉字 &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为服务用语。 A.普通话 B.普通话和当地方言 C.普通话和外国语 9.()依法对企业爼称、商品鋼称以及广告的用语用字进行管理和监督。 A.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 B.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语言文字工作部门 C.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10.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A.《汉语拼音方案》 B.《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C.注音字母 11.《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 A.人名和中文文献 B.地名和中文文献 C.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 12.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 A.会说标准的普通话 B.会说流畅的普通话 C.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 13.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廿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和()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 A.教师、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 B.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 14.《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圧,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 A.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B.普通话和汉字 C.汉语和汉字 15.城市公共场所的设施和招牌、广告用字违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立的,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 A.予以警告,并督促其限期改正 B.督促苴改正,并处以罚款 C.由有关部门处理 16.国务院()颁布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 A.新闻出版部门 B.语言文字工作部门 C.广播电视部门 17.《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将普通话水平划分为三个级别,每个级别内再划分为两个等次,其中最髙级等和最低级等分别为()。 A. 一级甲等和三级乙等 B. 一级乙等和三级甲等 C. 一级甲等和三级甲等 18.《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条中规泄''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A.十八 B.十九 C.二十 19.经国务院批准,每年9月份第()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A. — B.二 C.三 20.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为语法规范。

语言文字知识竞赛试题

语言文字知识竞赛试题 语言字知识竞赛试题 一、选择填空(某些题目答案是多选)。(20分) 1.( )从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A.《关于汉语拼音方案的决议》 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字法》 .《一类城市语言字工作评估标准(试行)实施细则》 2.国家和省级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应达到的普通话等级为()。 A.一级甲等 B.一级乙等 .二级甲等 3.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需要使用外国语言为播音用语的,须经()批准。 A.国务院语言字工作部门 B.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 .国务院外事工作部门 4.经国务院批准,每年9月()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A.第四周 B.第三周 .第二周 5.下列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我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是普通话,国家通用字是规范汉字。 B.当前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是“大力推行、积极普及、

逐步提高”。 .推广普通话就是要求人们在任何场合都要说普通话,不说方言。 D.用汉语拼音拼写普通话时,应该以《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为规范依据。 6.新作手书招牌或者公共场所题词,应当使用规范汉字;已有的题词和手书招牌使用繁体字、异体字的,应当在适当的位置配有()。 A.简化汉字 B.印刷体汉字 .规范汉字 7.不规范的汉字指的是()等。 A.繁体字 B.异体字 .错字 D.别字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字法》中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字是()。 A.汉语和汉字 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普通话和简化字 9.普通话以()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著作为语法规范。 A.北方话 B.北京语音 10.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9条明确规定:()。 A.国家推广普通话 B.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目标

马桥镇初级中学 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目标 新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的快速发展,对语言文字规范化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学校是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的重要阵地,把握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在新世纪的位置,研究如何结合学校素质教育实际,以拓展和深化语言文字工作等,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为此,特制定我校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目标及教学要求。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国务院关于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及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的通知》、《关于全国教育系统进一步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通知》,积极推进我校语言文字工作的健康发展,全面提高我校师生语言文字水平。 二、工作目标及要求 (一)普及普通话 推广普通话是现代汉语和重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据此,我校师生的培养目标是:学生语言应用水平全面提高,毕业班学生100%达到课程标准对听说的朗读要求,96%以上学生能熟练认读和正确拼写章节,熟悉音序查字法。语文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二级甲等以上,其他教师应达到二级乙等以上,学校非教学工作人员应达到三级甲等以上。

1.把推行普通话作为打造学校品牌的条件之一;作为对社会、对家长承诺之一;作为培养学生的目标之一。 2.把“普及普通话”纳入规范之中。学校规定: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必须使用普通话,特别是必须带头讲好普通话,要求学生个个都能讲标准、流利的普通话。 3.让普通话成为教学语言。通过宣传、、教育等措施的实施,学校领导要带头说普通话,让普通话成为全校教职工的常用语言,教职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100%使用普通话;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1 00%使用普通话;与家长沟通时也100%使用普通话,让家长也习惯用普通话与学校沟通。 4.让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教职工在、宣传、会议和其它集体活动中,100%以上使用普通话;学生在教育教学、宣传、会议及其它集体活动中,100%以上使用普通话。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学生能读准常用汉字的字音,能正确地用普通话语音读出学过的词语,使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 (二)使用规范汉字 汉字规范化是语言文字规范化的组成部分,学校是推广和普及汉字规范的主要途径,教师在教学中认真落实语言文字规范,培养学生树立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养成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习惯,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学校将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抓好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规范教育工作。

2001年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基础课试题

2001年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基础课试题 考试科目: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基础课考试时间:2001年1月14日下午 招生专业:汉语言文字学研究方向:现代汉语、汉语方言学、汉语信息处理、汉语史、古文字学 注意: (1)试题分为:A卷(分为三部分)和B卷,报考不同方向的考生作不同的考题: 报考现代汉语、汉语方言学、汉语信息处理方向的考生作A卷的第一、第二部分; 报考汉语史方向的考生作A卷的第一、第三部分; 报考古文字学方向的考生作B卷。 (2)除标明“在答题纸上作答”的试题以外,其它各题一律直接在试卷上作答。 (3)不按规定部分答题不能得分。 A卷第一部分:报考现代汉语、汉语方言学、汉语信息处理、汉语史方向的考生作(共五题,50分) 一、归纳音位有哪些原则?北京话至少需要几个元音音位?(15分)[在答题纸上作答] 二、下面给出了几个汉语词汇在我国周边国家语言中的读音,能否据此认为这些语言与汉语有亲属关系?说明你的理由。(15分)[在答题纸上作答] 汉语罗多左 高丽na ta ?a 汉音ra ta sa 吴音ra ta sa 字喃la dra ta 三、构词和构形有什么区别?举例说明。(5分)[在答题纸上作答] 四、按照记录语言的方式的不同,可以把文字分成几类?举例说明。(5分)[在答题纸上作答] 五、“经常读英语”这个结构的直接成分是什么?说明你划分的根据。(10分)[在答题纸上作答] A卷第二部分:报考现代汉语、汉语方言学、汉语信息处理方向的考生作(共五题,50分) 六、分别从文字和词汇的角度分析下列各组字的关系:(10分) 取—娶没—殁箴—鍼信—伸说—悦 七、简释下列术语:(12分) 1. 破读 2. 并提 3. 读曰 4. 拗救 八、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12分)[在答题纸上作答] 1. 太后之色少解。(《战国策·赵策》) 2. 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3. 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控于地而已矣。(《庄子·逍遥游》) 4. 君辱貺之,其敢干大礼以自取戾。(《左传·文公四年》) 5.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庄子·秋水》) 九、把下列句子翻译成标准的现代汉语:(9分)[在答题纸上作答] 1.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李密:《陈情表》)

语言文字工作政策法规与基本知识测试题

语言文字工作政策法规与基本知识测试题 单位:姓名:职务:成绩: 一、填空题(10分,每空0.5分) 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2.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 3.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权利)。 4.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祖国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5.国家颁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管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支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学)和(科学研究),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丰富和发展。 6.公共服务行业以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服务用字)。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普通话为(服务用语)。 7.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 二、单项选择(40分,每小题1分) 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自(B )起施行。 A.2002年1月1日。 B.2001年1月1日。 C.2000年10月31日。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 C )。 A.北方话和汉字。 B.普通话和汉字。 C.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D.地方语言和文字。 3.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 A )。 A.规范汉字。 B.通用汉字。 C.标准汉字。 4.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B )。 A.义务。 B.权利。 C.责任。 5.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 C )。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知识竞赛试题 (附答案) 姓名________ 单位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2分) 1. XX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c)起施行。 A.XX年11月1日 B.XX年12月1日 c.XX年1月1日 2. 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B) A.国家法定语言文字 B.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c.国家通行语言文字 3. 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A) A.规范汉字 B.通用汉字

c.标准汉字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c) A.积极、稳妥、逐步地推进语言文字工作 B.要认真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 c.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5. 国家机关以(B)为公务用语用字。 A.汉语和汉字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c.中文 6. 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c)A.法律和规定B.方针和政策 c.规范和标准 7. 公共服务行业以(A)为基本的服务用字。 A.规范汉字 B.通用汉字 c.常用汉字 8. 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A)为服务用语。 A.普通话

B.普通话和当地方言 c.普通话和外国语 9. (c)依法对企业名称、商品名称以及广告的用语用字进行管理和监督。 A.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 B.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语言文字工作部门 c.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0.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A)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A.《汉语拼音方案》 B.《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c.注音字母 1. 《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c)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 A.人名和中文文献 B.地名和中文文献 c.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 2. 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c)。 A.会说标准的普通话

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整改方案

肥东三中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 整改方案 自2003年9月以来,我校积极响应合肥市语委和肥东县语委的指示精神,在全校开展了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其间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建立健全组织。成立了肥东三中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设有专用办公室,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拨有充裕的专用资金。 二、建章立制,积极宣传。制定了一系列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制度,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学生、教职工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认真学习相关的法规、政策、文件,提高了广大师生的规范用语用字的认识,增强了广大师生自觉规范用语用字的意识;设立专栏,作为规范用语用字的专门阵地。 三、狠抓落实,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成效显著。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分片包干,对校园用语用字进行定期检查,并把规范用语用字与教师的职务晋升、业务考核、学年考级、课堂教学评优、课堂教学、期中期末工作检查有机结合。 在师生中开展多种形式的规范用语用字活动。发动全体学生走上街头查找不规范用字,建议相关单位或个体户改正;对校园、办公室、教室标语、黑板报、标志牌用字进行检查纠正;学校领

导深入课堂检查师生用语用字情况;开展三个年级纠正错别字大赛、汉语应用能力比赛、正音正字比赛、黑板报评比、我与普通话演讲比赛;举办“请你读”专栏,帮助师生读准容易读错的字;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社会活动,向广大市民进行“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宣传;积极开展“推普周”活动;教师校本普通话培训。 通过各种有力措施和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学校的用语用字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规范用语用字意识深入人心,“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成为广大师生的自觉行动,在这次“市语言文字示范校”评审中受到好评。 当然,成绩面前,我们清醒的意识到,我们的工作离上级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离规范用语用字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法制意识、规范用语用字意识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工作还应进一步深入开展,组织领导措施要更有力,检查督促有待进一步加强,各种活动要进一步向社延伸。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应着眼于以下方面进一步做好工作。 1.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着眼于教师素质的提高,这关系到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关系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关系到教师的成长。规范用语用字还要下大功夫、花大力气。

汉语言文字学试的题目集

汉语言文字学试题集 汉语言文字学 一、填空(每空1分。共25分) 1、《论语》第一篇是《_____》,今见《孟子》最早注本为东汉_______注。《诗经.关雎》最后一句是_______。《左传.隐公元年》:“若阙地及泉,______,其谁曰不然?”《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______,而有志焉。”《离骚》:“纷吾既有_______兮,又重之以修能。”“绝圣弃知,大盗乃止。”语出《______》篇。 2、今字“婚”的古字是_______。“头发”的“发”字的繁体字是_______。“勝”字的声符是_____。查《康熙字典》“鄙”字在_______部。 3、《词诠》为近人_____所著,周德清《中原音韵》分曲韵为______部。陆发言著《_____》分诗韵为206韵。 4、现代汉语的两个元音韵尾是_______、_____。“除”韵的字母是舌尖后、送气、清、_______音。“居”的韵母是舌面、______、______、______元音。“共”的韵母属于______呼。“小雨”连续时,“小”的实际调值是_______. 5、从短语的结构类型看,“绕道走”属于______短语。“书本”一词属于复合式的_____型。修辞格的通感也叫____觉。 6、王力分先秦古韵为30部,与“缉部”相配的阳声韵是_____部。36个字母的牙音_____。“今”属13辙的_____辙。 二、解释名词术语(每题4分,共20分) 1、籀文 2、犯孤平

3、惯用语(举例) 4、施事宾语(举例) 5、之为言(举例) 三、回答问题(每题10分,共40分) 1、举例说明动词和形容词相区别的语法特征。 2、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构成和应用有哪些条件? 3、根据王力《古代汉语》语法体系语气词有哪些?请各举一例说明。 语言学概论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口腔、鼻腔、______腔是人类发音的共鸣腔。 2、瑞士语言学家绪尔在他的名著《_______》中提出“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的理论在主张。 3、在世界各大语系中,使用人数最多的两个语系是_____语系和______语系。 4、共鸣腔有多种形式,被特别强化的陪因在语音分析中叫_______,用______等等表示。 5、性、数、格是______词和______词所具有的语法范畴。 6、任何符号都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语言符号的形式是语音,而______是它的内容。 7、以_____结尾的音节叫做闭音节。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40分) 1、组合关系

语言文字规范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高州二中语言文字规范知识竞赛试题(学生用卷)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 A.国家推广普通话 B.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 C.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年9月11日至17日是第八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本届活动的宣传主题是() A.“推广普通话,迎接新世纪” B.“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 C.“实现顺畅交流,构建和谐社会”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A.使用 B.发展 C.使用和发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以()为基本的播音用语。 A.现代汉语 B.普通话 C.汉语 | 5.依据《汉语拼音方案》,普通话的声调有()。 A.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 B.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轻声 C.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 6.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是()。 A.中文、英文、法文、俄文、阿拉伯文和西班牙文 B.中文、英文、法文、俄文、阿拉伯文和德文 C.中文、英文、法文、俄文、阿拉伯文和日文 D.中文、英文、法文、俄文、阿拉伯文和马来文 7.《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将普通话水平划分为() A.三级三等 B.三级六等 C.三级九等 8.标点符号分点号和标号两类,下列标点符号属于点号的()。 【 A逗号(,) B.省略号(……) C.着重号(.) 9.“标志”不要误写作“标识”,依据的规范标准是()。 A.《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 B.《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 C.权威词典 10.当前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方针是() A.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 B.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11.经国务院批准,自1998年起,每年9月份的()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A.第一周 B.第二周 C.第三周 D.第四周 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起施行。 年11月1日年12月1日年1月1日 年2月6日,《国务院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指出“汉语统一的基础已经存在了,这就是以()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 A.北京语音 B.汉语拼音 C.北方语音

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实施细则如下

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实施细则如下

语度 言 文 字 规 范 化 规 章 制

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实施细则如下: 1. 语言文字工作的指导方针: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政策和法令,推动国家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及其健康发展,继续推动文字改革工作,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并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 2?语言文字工作的实施原则:按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坚持语言文字工作与学校教学中心工作相结合,与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与推进素质教育相结合,与培养具有现代化国际意识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相结合的原则,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全面推进校园语言文字工作。 3.语言文字工作要点:(1)由校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共同研究制定教师培训计划、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教育活动计划和加强学生普通话基本功、规范用字基本功训练的规划。 (2)将语言文字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将普通话水平纳入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普通话水平测试结果作为教师聘用、晋级和评估的条件之一。加强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校园内名称牌、黑板报、标志牌、公示、作业批改、板书等用字符合要求,增强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使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成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3)每年按期完成教师普通话水平测试任务,按照省语委办的要

求,积极开展教师和管理人员的普通话培训工作,并积极选派骨干教师和管理人员参加县级、省级、国家级培训。 (4)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大语言文字工作宣传力度,扎实开展推普周宣传活动,在校园内掀起学习、使用普通话的高潮,使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把语言文字工作与建设文明校园、塑造优秀的校园文化相结合,使说普通话、用规范字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紧张活泼的校园环境和育人环境。 语言文字工作是学校的重要工作。为了鼓励广大师生积极配合学校做好这项工作,特制定本管理措施。 1成立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构建合理的工作网络,有计划、有步骤、积极稳妥地开展学校语言文字工作。 2、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师生人人明确语言文字工作的意义,倡导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的良好风气。 3、推派几名教师担任推普教师,负责学校推普工作;各班推选两名学生担任推普员,负责班级推普工作。 4、加强对学生校园用语的检查,检查情况公开化,并纳入期末班级行为规范考核,推普工作不理想的班级不得评为文明班级。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基础课2001(A、B卷)

北大中文2001研究生入学考试汉语言文字专业基础试题 考试科目: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基础课考试时间:2001年1月14日下午 招生专业:汉语言文字学研究方向:现代汉语、汉语方言学、汉语信息处理、汉语史、古文字学 注意: (1)试题分为:A卷(分为三部分)和B卷,报考不同方向的考生作不同的考题: 报考现代汉语、汉语方言学、汉语信息处理方向的考生作A卷的第一、第二部分; 报考汉语史方向的考生作A卷的第一、第三部分; 报考古文字学方向的考生作B卷。 (2)除标明“在答题纸上作答”的试题以外,其它各题一律直接在试卷上作答。(3)不按规定部分答题不能得分。 A卷第一部分:报考现代汉语、汉语方言学、汉语信息处理、汉语史方向的考生作(共五题,50分) 一、归纳音位有哪些原则?北京话至少需要几个元音音位?(15分)[在答题纸上作答] 二、下面给出了几个汉语词汇在我国周边国家语言中的读音,能否据此认为这些语言与汉语有亲属关系?说明你的理由。(15分)[在答题纸上作答] 汉语罗多左 高丽na ta ?a 汉音ra ta sa 吴音ra ta sa 字喃la dra ta 三、构词和构形有什么区别?举例说明。(5分)[在答题纸上作答] 四、按照记录语言的方式的不同,可以把文字分成几类?举例说明。(5分)[在答题纸上作答] 五、“经常读英语”这个结构的直接成分是什么?说明你划分的根据。(10分)[在答题纸上作答] A卷第二部分:报考现代汉语、汉语方言学、汉语信息处理方向的考生作(共五题,50分) 六、分别从文字和词汇的角度分析下列各组字的关系:(10分) 取—娶没—殁箴—鍼信—伸说—悦 七、简释下列术语:(12分) 1. 破读 2. 并提 3. 读曰 4. 拗救 八、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12分)[在答题纸上作答] 1. 太后之色少解。(《战国策·赵策》) 2. 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最新语言文字测试题

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评估达标知识测试题(教师) 单位: 姓名: 一、选择填空(3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起施行。 A.2000年1月1日 B.2001年10月1日 C.2001年1月1日 2.普通话异读词的标准读音、注音的依据是()。 A.《现代汉语词典》 B.《新华字典》 C.《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3.书写下列字时,末笔全是“撇”的一组是()。 A. 万、力、勿、我 B. 芳、乃、伤、另 C. 叨、匕、易、才 4.推广普通话就是要求人们在()都要说普通话,不说方言。 A.任何场合 B.公共场合 C.娱乐场合 5.在城区学校,语文教师要求达到的普通话水平等级标准是( )。 A.一级乙等 B.二级甲等 C.二级乙等 6.《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中有关语言的规定是( )。 A.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B.国家推广北京话C.国家推广现代汉语7.经国务院批准,从1998年起,每年( )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A.9月份的第1周B.9月份的第2周C.9月份的第3周 8.2018年9月10日至16日是第( )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A.二十 B.二十一C.十九 9.在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中可以保留或使用()。 A.繁体字 B.异体字 C.繁体字、异体字 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我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 )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A.注音字母B.《汉语拼音方案》C.国际音标

二、填空题(10分) 1.和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2.初等教育应当进行教学。 3.新版《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现代汉语词典》都采用两种查字法,即、。 4.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以的语音系统为标准。 5.学校开展语言文字工作要求做到“三个带动”即:老师带动学生,,家长带动社会。 三、判断题 (一)用√或×判断下列词语的注音是否正确(20分) 余弦yúxuán()字帖zìtiè()收敛shōu liǎn()混沌hún tún()按捺àn nà()西安xīān()氛围fèn wéi()病菌bìnɡjǔn()生肖shēnɡxiào()小孩儿xiǎo háier() (二)用√或×判断下列词语用字是否规范(20分) 驾御()家具()埸地()推委()再接再励() 装潢()規定()筹划()展转()丰富多采() 四、读词语(20分) 皇冠字典处理穴位高粱塑料女婿炎热办公室皮板儿

语言文字规范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问卷 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2分×50=100分) 1.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起施行。 A.2000年11月1日B.2000年12月1日C.2001年1月1 日 2.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 A.国家法定语言文字B.国家通用语言文字C.国家通行语言文字3.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 A.规范汉字B.通用汉字C.标准汉字 4.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A.义务B.权利C.责任 5.国家为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供()。 A.便利B.条件C.培训 6.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 A.语言文字工作部门B.教育行政部门C.有关部门 7.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 A.法制建设B.现代化建设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8.国家奖励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事业作出()的组织和个人。A.重大贡献B.突出贡献C.特殊贡献 9.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A.使用B.发展C.使用和发展 10.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依据()及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A.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B.宪法C.民族区域自治法 11.国家机关以()为公务用语用字。 A.汉语和汉字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C.中文

12.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A.汉语文课程B.语文课程C.各种课程 13.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A.法律和规定B.方针和政策C.规范和标准 14.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需要使用外国语言为播音用语的,须经()批准。 A.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门B.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 C.国务院外事工作部门 15.公共服务行业以()为基本的服务用字。 A.规范汉字B.通用汉字C.常用汉字 16.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为服务用语。 A.普通话B.普通话和当地方言C.普通话和外国语 17.因公共服务需要,招牌、广告、告示、标志牌等使用外国文字并同时使用中文的,应当使用()。 A.简化汉字B.印刷体汉字C.规范汉字 18.()在需要使用方言时可以使用方言。 A.各种艺术形式B.戏曲、影视等艺术形式 C.话剧、影视等艺术形式 19.在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中可以保留或使用()。 A.繁体字B.异体字C.繁体字、异体字 20.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A.《汉语拼音方案》B.《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C.注音字母 21.异体字在()中可以保留使用。 A.地名B.姓名C.姓氏 22.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A.会说标准的普通话B.会说流畅的普通话C.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 23.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但()可以使用方言。 A.确需使用方言时

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要求

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工作的通知》和市教委、市语委语言文字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地推进我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加大语言文字工作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抓好普通话的推广活动,切实提高全校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使语言文字工作与校园文化、精神文明建设、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和学校的各项教育工作结合起来,更好地为学校的教育事业服务,特制定本要求: 一、常规管理 1.将语言文字工作列入学校常规管理工作中,分管领导每学期至少召开2次会议。 2.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学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内容,营造语言文字规范化氛围,主管领导认真检查落实。 3.校园设警示标语牌、永久性标语牌;在学校走廊、张贴有关于讲普通话的宣传标语,时时提醒学生养成加强说普通话的意识;在教学楼、图书室等公共场所设“请说普通话,请用规范字”的提示牌;使校园内形成人人都说普通话,都使用规范汉字的氛围。

4.对校内所有公示牌、上墙的制度、办法及所发文件、所写文字材料负责监督审查,对不规范用字现象要立即纠正、整 改。 5.校名牌、楼名牌、室名牌及校徽;学校的公文、文件头和校刊校报的刊头报头学校的公章、印鉴、图章;自编自印的各类印刷品等几个方面的用字必须规范化、标准化。 二、教学管理 1.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教育中应使用普通话,在板书、批改作业、家校联系册、科研论文、案例等中写规范汉字;每学期对教师教案、板书、论文、科研材料等进行一次抽样检查。 5。在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中将用语用字规范作为考核指标之一。 3.加强对各类教材、教辅读物、讲义、试卷、教案、等用语用词的规范审核把关。 4.把普通话口语课作为拓展型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固定任课教师,使用统一教材,着重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三、师资管理 1.将普通话合格作为录用教师条件,新教师上岗条件,教师续教育内容。 2.把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作为对教师业务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测试试题小学生组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竞赛试题(教师组) 学校:姓名:成绩: 单项选择题 2% 1、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的我国语言文字法的正式名称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B《国家语言文字 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2、我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 A汉语和汉字 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C汉语和通用汉字 3、我国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A责任 B义务 C权利 4、我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是由()颁布的。 A语言学家 B学术机构 C国家 5、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A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 B所有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 C生活学习的用语用字 6、国家机关以()为公务用语用字。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7、公共服务行业以()为基本的服务用字。 A常用汉字 B繁体字 C规范汉字 8、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为服务用语。 A普通话 B普通话和当地方言 C当地方言 9、我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A注音字母 B《汉语拼音方案》 C国际音标 10、国家当前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是()。 A大力提倡,重点普及,逐步提高 B大力推行,重点普及,逐步提高C 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有关语言使用的规定是( )。 A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B推广现代汉语 C推广普通话 12、国务院批准,从1998年起每年9月份的第3周是( )。 A宣传普通话周 B全国推广普通话化宣传周 C宣传普通话、简化字周 13、推广普通话是促使公民普遍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 A在任何场合都说普通话,不说方言 B在正式场合和公共交际场合说普通话 C只在学校里说普通话 14、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 )为语法规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