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纺织工程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顺利召开
- 格式:pdf
- 大小:56.37 KB
- 文档页数:1
公司成立大会讲话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在集团公司实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加快企业发展的新形势下,公司、公司于金日正式创建成立了。
我们和你们一样,倍感心潮澎湃、欢欣鼓舞。
在此,我代表参加创立大会的各兄弟单位,对公司、公司的创立表示热烈的祝贺!近年来,贵单位全体职工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与时俱进,干事创业,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特别是下半年以来,把实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作为推进企业发展,实现企业腾飞的历史机遇,务实拼搏,团结进取,为新公司的创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集团公司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的全面完成,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今天,公司、公司的创立,标志着企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我们坚信,在今后的发展中,新公司会继续发扬与时俱进、永攀新高、永争一流的精神,使公司步入一个健康、稳定、协调发展的新天地。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加强协作,认真学习你们的好经验,借鉴你们的好做法,相互支持,通力合作,干事创业拓新路,增强实力谱新篇,为集团公司实现“五年百亿”的宏伟目标和构建和谐矿区做出我们的积极贡献。
最后,祝公司、公司兴旺昌盛,祥瑞冲九宵、财路达五洲。
祝各位领导、同志们身体健康,工作愉快,心想事成。
谢谢大家!在****公司成立暨新厂落成典礼上的致辞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好!初夏五月、生机盎然,魅力**、精彩无限。
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隆重举行**公司成立暨新厂落成典礼。
在此,我谨代表**,向**公司致以热烈的祝贺!向各级领导、各位来宾长期以来对**经济社会发展给予的关注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当前,**已经整体步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机遇期和攻坚期,根据省、市转型发展的新要求和所处发展阶段的新变化,全区上下将创新驱动作为引领发展、开创未来的战略举措,致力以改革推动发展、以转型培植优势、以创新激发活力,通过搭建平台、健全机制、创新政策,加快推动新兴产业发展、专业园区再造和创新内核成形,努力为全区新兴产业和重点企业研发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构筑优质平台、创造良好条件,促进了新能源、新材料等市场前景好、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综合效益高的新兴产业加速崛起,全区经济发展整体呈现“结构调优、产业调强、集聚集约、绿色增长”的优良质态。
1、导弹专家:罗田人胡昌华胡昌华,男,1966年6月3日生于湖北罗田, 1996年6月于西北工业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为第二炮兵工程学院“导航制导与控制”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是国家教学名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中国自动化学会技术过程故障诊断与安全性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二炮导弹技术专家。
先后主持完成包括国家、军队重点课题30余项。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出版专著3部、编著3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SCI 收录22篇,EI收录92篇,CSCD收录94篇,论著被他引820次,先后获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实用工程奖,入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军爱军精武标兵,“第二炮兵十大砺剑尖兵”。
2、中央武警,少将张晓平张晓平,男,汉族,1956,湖北罗田人研究生学历,少将警衔,现任武警医学院政治委员、党委书记。
入伍三十多年来,先后担任战士、班长、队长、总队干部处副处长、支队政治处主任、支队副政委、总队宣传处处长、总队政治部副主任、总队政治部主任、总队副政委等职务,2007年11月任武警指挥学院副政委,2010年7月任现职。
3、湖北首富:阎志阎志,男 ,1972 出生.湖北省罗田县三里畈镇人。
(老家胜利)中共党员。
大专毕业。
1992年参加工作,历任黄风地区文联《鄂东文学》编辑部负责人,《市场时报》记者、编辑,湖北省作家协会理事、诗歌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南财经大学兼职教授。
1988年开始发表作品。
199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诗集《童年的鸟》、《阎志诗选》、《风铃》、《落叶的传奇》,长篇纪实为文学《永远的星辰》、《时光之光》、《天若有情》,散文集《黄昏小礼》,长诗《挽歌与纪念》,专著《阎志论集》等。
现任卓尔控股有限公司、华锦建设集团、汉口北集团、卓尔地产投资集团、卓尔工业集团董事长。
10 /关注/ATTENTION
讲诚信、抓党建、推工匠这三大会议为行业树新风本刊记者_郝杰/文 姚建平/摄
今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首年。
为积极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对基层党建的新要求,推进纺织行业党建工作,引领纺织经济高质量发展,10月10日,中国纺织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四届六次理事会暨全国纺织诚信文化建设专题交流会、中国纺织行业企业党建工作经验交流会、第二批“中国纺织大工匠”命名推介大会三大会议在吉林省吉林市举行。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兼秘书长高勇,中共吉林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强,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纺织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杨纪朝,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副主席杨冬旭,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原副会长张延恺,工信部工业文化中心副主任孙星,吉林市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王立宽,吉林市总工会常务副主席刘立新,中国纺织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秘书长姜国华,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纺织工作部部长王晓旌,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宋德武,党委书记刘宏伟,党委副书记刘凤久等领导,以及来自中纺政研会理事、会员单位代表,各省市纺织行业协会(主管机构)、产业工会负责人,纺织企业党委、工会、政工等部门负责人200多人出席会议。
与会领导观看获奖代表风采。
ATTENTION /关注
/ 11。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第二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杜钰洲
【期刊名称】《中国纺织》
【年(卷),期】2011(000)012
【摘要】二零一一年十一月十一日各位代表,各位理事: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
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同志专门发来贺信,对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过去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未来联合会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十届全国人大顾秀莲副委员长、
【总页数】13页(P22-34)
【作者】杜钰洲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81
【相关文献】
1.继往开来,准确把握历史新方位凝心聚力,务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第四届三次理事会上的讲话
2.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第二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3.世界珠算心算联合会第二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4.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第二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5.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设项目管理和工程总承包分会第二届理事会秘书长荣世立作第二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河南省工程建设协会,是河南省工程建设行业,非盈利性的综合型的社会团体,是省工程建设行业的中介机构。
协会受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指导,为我省广大工程建设企业,进行行业信息、联络、调研、交流、协作、咨询、培训、等中介服务,制订《行规行约》,实行“行检行评”等各项工作和业务。
为了创造名牌,配合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每年评审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银质奖,评审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家,全国用户满意工程,全国用户满意施工企业等十项奖项。
为了在我省提高知名度,配合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评选河南省重点建设项目优质工程。
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人才的造就,我会开展省优秀项目经理和企业优秀论文等的评比。
协会将及时通告有关工程建设行业的重要信息、政策和法规。
协调会员单位在施工建设中遇到的,纵向、横向的各种有关问题。
联系投资、咨询、设计、施工、设备、材料、检测等各项服务。
对会员单位关心的政策法规和各种环境问题,作深入的调查研究。
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工程建设行业的要求和呼声。
为策划部门、设计部门、生产部门、销售部门、使用部门、提供见面商讨的平台,起到工程界的纽带作用。
联络相关协会,参与在新时期政府政策法规的制定。
应会员单位的要求举办各种学习班、培训班。
应会员单位的要求筹组法律顾问组,为会员单位提供法律支持和服务。
以协会的名义,为会员单位办理本单位难以办理的事务。
在适当的时候,制订行规行约,规范会员单位的行为,提倡公平竞争。
在省委、省政府及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领导下,为了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 WTO 的游戏规则,协会的职能将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政府不管的许多行政及行业管理职能,将由协会来承接。
在新的世纪里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协会将陪伴各个会员单位,挑战新问题,迎接新机遇。
为做好全面、细致的企业改制工作,我会决定由以前限大中型施工企业、工程承包企业、工程咨询单位、监理单位及重大建设项目法人单位的入会条件,扩大到全社会工程建设行业的所有法人单位。
对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所谓“理事会换届”的若干质疑——致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第八届全体理事的一封公开信尊敬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全体理事:各位好!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所谓“理事会换届”的“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已经过去一个月了。
在这一个月里,作为一个拥有科学技术史二级学科博士授予权、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的“211”高校的学科负责人、学术带头人的我,心情是沉重的,感觉是不平的。
东华大学(原中国纺织大学)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第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承办单位、作为在国内科学技术史教学与科研具有影响的单位、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的理事单位(2名理事),每年招收纺织科技史(2-3名)、中国古代纺织工程(3-4名)、服装艺术史论(3-4名)总数近10名博士研究生,每年招收科学技术史(6-8名)、中国古代纺织工程(3-5名)、服装艺术史论(3-4名)总数15名左右硕士研究生,应该算得上国内科学技术史学术重镇之一,却在这次所谓的“理事会换届”中竟然连1名“理事”都没有,硬生生地被从“理事单位”中“除名”了!乍听这一消息,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难道,是我们努力不够,被国内同行给“差评”以至“拉黑”了。
毕竟,科学技术史学科是东华大学2008年开始重点建设的全校11个校级重点学科之一,相信这种学校的重视程度、支持力度在全国也不算多见吧?!平心而论,东华大学是努力的,在国内科技史界也有着广泛的好评。
远的不说,在2012年全国学科评估中,东华大学科学技术史学科排名第八;近几年学科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荣获上海市哲学社科等省部级奖项多项……。
在第八届理事会中,东华大学有2位理事,占比2/57,而在这次所谓的“第九届理事会”选举(如果可以称得上是“选举”的话)中,东华大学竟然连1位“理事”都没有!这就是我们东华大学自上次承办第八次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会员代表大会之后又经过7年多科学技术史学科建设、发展的“成果”?令人震惊,令人警醒!一个月来,我作为学科点负责人,是在自责、不安与困惑中艰难度过的,百味杂陈,百感交集,时常生出“无颜见江东父老”的愧疚之感!古人云:“殷忧启圣,多难兴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