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2
学习型党组织知识竞赛参照试题库一、填空题1、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是指:自我超越、改进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
2、学习型组织是一种扁平化组织,在学习中领导与组织成员之间没有上下级之分,只是学习上伙伴关系。
3、自我超越是一项关注个人成长修炼,它是建立共同愿景基石、改进心智模式前奏和团队学习前提。
4、团队学习学习主体是整个团队,学习重要办法是反馈式学习、反思式学习、共享式学习。
5、心智模式就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环境下形成习觉得常思维方式,它是人们思想办法、思维习惯、思维风格和心理素质集中体现。
6、机关团队和机关每一种成员,既是管理主体,也是学习主体。
7、创立“学习型机关”是把学习型组织理论应用于机关管理实践一项创新举措,是学习型社会、学习型都市建设重要构成某些和主体工程。
8、终身学习理念重点是强调人们养成学习习惯和获得持续学习能力。
9、创新学习就是吸取新知识和创造新知识创新实践。
10、创立学习型机关,领导干部是设计师、是教练,同步也是仆人。
11、创立学习型机关应当遵循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学以致用、求真务实。
12、建设学习型机关要以转变职能、改进作风,建设高效、廉洁、务实、服务型机关为目的。
13、建设学习型机关在起步阶段要达到学习氛围浓厚、规划办法明确、团队学习贯彻、学习机制健全、发挥表率作用、学习成效明显等六个基本条件。
14、学习型组织是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支撑基石。
15、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要做合格领导者和管理者,必要大力加强学习,努力用人类社会创造丰富知识来充实自己”。
二、选取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共产党建立阶级基本是(B )A、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B、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及工人运动发展C、共产主义小组建立2、1921年7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最后一天会议转移到(B )举办。
党一大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共产党成立。
A、上海崇明B、嘉兴南湖C、无锡太湖3、( C )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状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革命。
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第一项修炼:自我超越( Personal Mastery )第二项修炼:改善心智模式( Improving Mental Models )第三项修炼:建立共同愿景( Building Shared Vision )第四项修炼:团队学习( Team Learning )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 Systems Thinking )五项修炼的整合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提出的五项修炼实际上是改善个人与组织的思维模式,使组织朝向学习型组织迈进的五项技术。
作为一个整体,它们是紧密相关、缺一不可的。
这五项修炼是:第一项修炼:自我超越( Personal Mastery )“自我超越”的修炼是学习不断厘清并加深个人的真正愿望,集中精力,培养耐心,并客观地观察现实的过程。
它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
精通“自我超越”的人,能够不断实现他们内心深处最想实现的愿望,他们对生命的态度就如同艺术家对于艺术一样,全心投入、锲而不舍,并不断追求超越自我。
有了这种精神动力,个人的学习就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项目,而是一个永无尽头的持续不断的过程。
而组织学习根植于个人对于学习的意愿与能力,也会不断学习。
第二项修炼:改善心智模式( Improving Mental Models )“改善心智模式”的修炼是把镜子转向自己,发掘自己内心世界深处的秘密,并客观地审视,借以改善自身的心智模式,更利于自己深入地学习。
壳牌石油公司之所以能成功地度过七、八十年代石油危机的巨大冲击,并成长为全球首强,主要得益于学习如何显现管理者的心智模式,并加以改善。
第三项修炼:建立共同愿景( Building Shared Vision )2500年前,孙子在《孙子兵法·计篇》中就讲到“五事七计”首要的因素就是“道”。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者也,可与之死,可与之生,民弗诡也。
”故“上下同欲者胜”。
千百年来,组织中的人们一直梦寐以求的最高境界就是“上下同欲”枣即建立共同的愿望、理想、远景或目标(愿景)。
第五项修炼(彼得圣吉)彼得〃圣吉1947年出生于芝加哥,1970年于史丹福大学完成航空及太空工程学士学位后,进入麻省理工史隆管理学院读研究所,1978年获得博士学位后,至今十余年来孜孜不倦地致力于将系统动力学与组织学习、创造原理、认知科学、群体深度对话与模拟演练游戏融合,发展出一种人类梦寐以求的组织蓝图——在其中,人们得以由工作中得出生命的意义、实现共同愿望的“学习型组织”。
1992年荣获世界企业学会最高荣誉的开拓者奖,以表彰其开拓管理新典范的卓越贡献。
美国商业周刊也于同年推崇他为当代最杰出的新管理大师。
第一项修炼:自我超越“自我超越”的修炼是深刻了解自我的真正愿望,并客观地观察现实,对客观现实正确的判断。
通过学习型组织不断学习激发实现自己内心深处最想实现的愿望,并全心投入工作、实现创造和超越。
此项修炼兼容并蓄了东方和西方的精神传统,修炼时需要培养耐心、集中精力,对于学习如同对待自己的生命一般全身心地投入进学习型组织。
它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
第二项修炼,改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于心中,影响我们如何了解这个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许多假设、对事物作出价值评价,沉积在自我心灵深处的印象等;我们通常不易察觉。
心智模式影响自我表现出来的行为;通常在刹那间决定什么可以做或不可以做,这就是心智模式在发挥着作用。
改善心智模式我们把自己工作组织看成学习的场所,把自己工作组织看作是转向自己的镜子,这是心智模式修炼的起步,我们学习发掘内心世界的潜在能力,使这些能力浮在表面,并严加审视。
它还包括进行一种有学习效果的、兼顾质疑与表达的交谈能力——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以开放的心灵容纳别人的想法。
第三项修炼,建立共同愿景共同愿景指的是一个组织中各个成员发自内心的共同目标,在一个团体内整合共同愿景,并有衷心渴望实现的目标的内在的动力,将自己与全体衷心共有的目标、价值观与使命的组织联系在一起,主动而真诚地奉献和投入。
读《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有感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演变已经深刻地影响了全球各国教育体系的特性和功能。
教育全球化,带动教育的终身化,学习型的公民是当今公民素养的普遍要求,我们要培养小公民具有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让他们能够自己思考,能够自己为面对的任何新问题找到解决的方案。
小学的班集体是小公民懒以学习、生活的小环境,作为新时期的班主任,也应该与时俱进,提出发展愿景:创建“学习型班集体”,以切实有效地培养未来的接班人,让他们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环境中独具竞争力。
近期,我阅读了美国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教授彼得·圣吉著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书中认为:学习型组织是一个不断创新、进步的组织,在其中,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新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以及学习如何共同学习。
基于此,我认为,小学学习型班集体也应具备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等具体特征。
即“五项修炼”。
1、自我超越修炼:“自我超越”是由著名的奥地利精神医学家、维也纳精神治疗法第三学派的代表人物维克多·弗兰克 (Viktor Emil Frankl)提出的一个概念,他认为人真正追求的不是自我实现而是超越自我的生活意义。
这种追求包含了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文化,以及人在其中所处位置的探索和理解,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把握人生,更有意义地去生活。
对人生意义的追求不是满足于自我的平衡状态,而在于一种自我的超越,表现为勇于承担责任,敢冒风险,不断地创造。
班主任是实现学生个体自我超越的前提和基础。
当前小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温室中的小花,缺乏忧患意识,责任心不强,且胆小怕事。
在构建学习型班集体的过程中,中高年级的班主任可以引进“自我超越”修炼模式,实施“自主管理”,申请岗位,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制定目标计划,并设定行动方案的方式来处理班级事务,评价跟进,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在日常生活中,教师也要为学生创造主动探索学习的机会,使他们有机会发现问题,并着手去分析问题,寻找解答。
《第五项修炼》读后感(精选5篇)《第五项修炼》读后感1美国的管理学大师彼得·圣吉和一些管理学学者、卓越的企业家共同努力数年,着成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总结推出一套完整的、操作性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型企业管理方式,因而被称为“21世纪的管理圣经”。
其宗旨是:将组织变成一个具有生命的有机体,面对任何复杂的外界变化,能灵活伸展,能随机而变。
其核心观点是学习:组织的个人和企业一起学习,组织在个人通过学习完成不断自我超越的基础上,进行团队学习,从而使组织变成学习型组织。
书中对每一项修炼都有其独特的见解,对五项修炼的结合也恰到好处,让人读后深受感触。
第一项修炼: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自我超越”的修炼是不断理清并加深个人的真正愿望,集中精力,培养耐心,并客观地观察现实。
它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
精熟“自我超越”的人,能够不断实现他们内心深处最想实现的愿望,他们对生命的态度就如同艺术家对艺术作品一般,全心投入、不断创造和超越,是一种真正的终身“学习”。
第二项修炼:改善心智模式(Improving Mental Models)“心智模式”是根植于心中,影响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判断,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许多假设、成见,或甚至图像、印象。
把镜子转向自己,是心智模式修炼的起步;借此,我们学习发掘内心世界的图像,使这些图像浮上表面,并严加审视。
它还包括进行一种有学习效果的、兼顾质疑与表达的交谈能力——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以开放的心灵容纳别人的想法。
第三项修炼:建立共同愿景(Building Shared Vision)如果组织中没有全体成员深度分享共同目标、价值观和使命感,那这个组织就不能得到伟大的成功。
领导力即要给予组织机构以激励和启迪,有能力分享我们所追求的未来图景,伟大的组织都无一例外的用共同的身份和命运归属感把人们成功地凝聚在一起。
这是因为共同愿景会激发真正的信念、行动意愿和投入参与,而不仅仅是服从。
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系统思考
系统思考是五项修炼的核心
彼得·圣吉的书是讲五项修炼的,而书名却叫《第五项修炼》,为什么?——这是第一次接触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人往往都会提的问题。
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对于五项修炼的定位如下图所示。
图21-1 五项修炼的地位、作用与相互关系
第二项修炼——改善心智模式和第四项修炼——团队学习,是一个人成为学习型的人,一个企业成为学习型企业的基础。
第一项修炼——自我超越和第三项修炼——建立共同愿景,它们形成向上的张力。
如果一个企业当中每个员工、每个团队都能不断自我超越,就有向上的力量。
如果一个企业、一个组织有一个共同的愿景,大家都奔着这个共同愿景努力,就可以向上发展。
彼得·圣吉认为第五项修炼最为重要。
一个人或一个组织事业成败都与能否系统思考有关。
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是核心,改善心智模式和团队学习如果不进行系统思考就不能打好基础。
自我超越和建立共同愿景这两项修炼如果不放在一个系统中来进行系统思考,就不可能产生向上的张力。
怎样做到系统思考
思考。
系统思考不仅是哲学家的事,也是每个追求成功的企业家必须修炼的核心问题。
蝴蝶效应和青蛙现象
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是气象动力学家洛伦兹在建立地球天气计算机模型时发现的。
他多次用12个方程组成的一个方程组进行计算,得出了一个空气流蝴蝶状的计算机模型(见图21-2)。
1979年12月29日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促进会主办的一次演讲中他说:“可以预见,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州引来飓风。
”
图21-2 空气流蝴蝶状计算机模型
事。
国家为什么被灭亡了?追究根本是因为一个钉子掉了。
看来好像是个笑话,但你不能不承认其中的一些道理。
蝴蝶效应所描述的对初始条件有敏感依赖性的事件,在现实生活中是广泛存在的。
学习型组织理论告诉我们,有些小事可以糊涂,但有些小事如经过系统会被放大,对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会带来重大影响,这时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青蛙现象
青蛙现象实际上是一个实验。
19世纪末康奈尔大学的几个教授把一只青蛙扔进沸腾的油锅里,青蛙非常敏捷地一下跳出来,没有被煮死。
随后,教授们又把这只青蛙放进一只装了温水的大铁锅里,下面点着小火。
这只青蛙感觉暖洋洋的,很舒服。
温度在逐渐升高,它毫无感觉,仍然悠然自得。
直到温度已经升得很高了,青蛙才开始感到有点烫,但是它体内能量已经耗尽,肌肉已经僵硬,所以它跳不出来,被煮死了。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一些突变事件往往容易引起人们的警觉,而易致人于死地的却是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对实际情况的逐渐恶化没有清醒地察觉,没能及时作出反应,当感觉危机临头了,再想挽救已经来不及了。
很多企业就是这么被煮死的,有的企业在临阵处死以前,自我感觉还那么好。
下面有两个关于宝钢的案例。
【本讲总结】
系统思考是五项修炼的核心,一个人或一个组织事业成败都与能否系统思考有关。
系统思考要求要整体地、动态地、本质地思考问题。
在系统思考时要注意蝴蝶效应和青蛙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