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骨骼机械结构
- 格式:docx
- 大小:3.26 MB
- 文档页数:9
无动力外骨骼原理无动力外骨骼是一种不依赖电力或电池驱动的外骨骼装置,通过机械结构和材料力学原理提供助力。
本文将深入研究无动力外骨骼的原理,包括其设计结构、材料选择、工作机制,以及在康复和工业领域的实际应用。
一、引言无动力外骨骼是一种基于机械原理的助力装置,广泛应用于康复和工业领域。
相较于电动外骨骼,无动力外骨骼具有结构简单、轻便灵活等优势,成为研究和应用的热点。
二、无动力外骨骼的设计结构框架结构:无动力外骨骼的框架通常采用轻量、坚固的材料,如铝合金或碳纤维,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关节设计:外骨骼关节的设计考虑到人体关节的运动自由度,通常采用球形关节或转动关节,使外骨骼能够模拟人体自然运动。
传动机构:为了提供助力,无动力外骨骼通常使用气压、弹簧或其他机械传动机构,通过这些机构转化外部力量为辅助力。
三、无动力外骨骼的材料选择轻质合金:采用轻质合金制作外骨骼框架,既确保结构的强度,又降低整体重量,减轻使用者负担。
弹性材料:在关节部位采用弹性材料,如弹簧或橡胶,以增加外骨骼对运动的适应性和舒适性。
可调节材料:部分外骨骼采用可调节的材料,使其适应不同体型和运动能力的使用者,提高通用性。
四、无动力外骨骼的工作机制基于杠杆原理:外骨骼的关节结构设计符合杠杆原理,通过调整机械杠杆的长度和角度,实现对关节的助力。
气动助力:一些无动力外骨骼采用气压传动机构,通过空气压力的调节,提供对关节的助力。
弹簧助力:弹簧是常见的助力元素,通过弹簧的蓄能和释放,实现对关节的力学支持。
五、无动力外骨骼在康复领域的应用康复训练:无动力外骨骼被广泛用于康复训练中,通过提供助力,帮助康复患者进行关节活动,促进康复进程。
步态恢复:针对行走困难的患者,无动力外骨骼可以提供支持和助力,协助其恢复正常步态。
运动能力提升:对于运动能力受限的个体,如老年人或残疾人群,无动力外骨骼可以提供额外的力量支持,提高其运动能力。
六、无动力外骨骼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人机协作:在工业生产中,无动力外骨骼可以协助工人完成重复性劳动,提高生产效率。
外骨骼结构原理今天咱们来唠唠外骨骼这个超有趣的东西。
你是不是在科幻电影里经常看到那些超级英雄或者未来战士穿着一身超酷的装备,然后变得力大无穷、行动敏捷呀?没错,那很多时候就是外骨骼呢!外骨骼啊,简单来说,就像是给人穿了一层机械的“骨骼”在外面。
这层“骨骼”它的原理可有点像咱们自己身体里的骨骼呢。
咱们身体里的骨骼是支撑我们的身体,让我们能够站立、行走、做各种动作的基础。
外骨骼也是一样,它要起到一个支撑的作用。
比如说,对于一些身体有残疾或者受伤的人,外骨骼可以帮助他们重新站起来走路。
就像给他们脆弱的身体外面加了一个坚强的小助手,这个小助手稳稳地托着他们,让他们有力量去迈出每一步。
外骨骼的动力来源可是很关键的哦。
有一些外骨骼是靠电池来提供能量的。
你想啊,就像给这个机械“骨骼”装上了小电池心脏,电能一传输,它就开始工作啦。
就好比是给一个小机器人注入了活力。
还有一些外骨骼呢,可能会利用液压或者气压的原理来产生动力。
这就像是给外骨骼装上了小肌肉一样。
液压就像是有力量的小液柱在推动着外骨骼的关节运动,气压呢则像是有股股小气流在里面鼓着劲儿,让外骨骼能够灵活地弯曲、伸展。
再说说外骨骼的关节部分吧。
这可太重要啦!关节就像是外骨骼的小关节点,就像咱们自己身体里的膝盖、手肘这些关节一样。
外骨骼的关节得设计得特别巧妙,这样才能让整个外骨骼像人一样灵活地活动。
比如说,它得能弯曲到合适的角度,不能太僵硬。
要是太僵硬了,那就像个木头人似的,根本没法好好走路或者做事。
而且这些关节还得很耐用呢,毕竟要承受很大的力量。
就像一个坚强的小战士,不管怎么折腾,都能稳稳当当的。
外骨骼的传感器也是很神奇的存在。
这就像是外骨骼的小眼睛和小耳朵。
它能够感知到人的动作意图。
比如说,当你想要抬起手臂的时候,传感器就能察觉到这个微小的动作信号,然后迅速告诉外骨骼的其他部分,“主人要抬手臂啦,咱们赶紧配合一下!”这样外骨骼就能和人完美地配合起来,就像人和外骨骼是一对超级默契的小伙伴。
工装设计—100—一种可穿戴式外骨骼康复机械手结构设计陈 晟(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 201620)国内外普遍认可和使用的理论依据。
其核心观点是当患者脑部神经受损出现偏瘫症状,可以利用科学合理的生理训练对神经功能进行代偿,从而实现偏瘫患者手部康复。
传统手部康复治疗过程十分复杂,费事费力,效果甚微。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机器人应运而生,将其应用到医疗领域成为社会发展需要。
康复机器人是将康复医学和机器人技术高度结合起来,具有颠覆性的进步意义,一度成为国内外争先研究的热门科技论题。
依靠可穿戴式外骨骼康复机械手对偏瘫患者进行治疗,不仅给患者带来康复可能,还为外骨骼康复技术进一步发展提供原始积累。
1.可穿戴式外骨骼康复机械手特性可穿戴式外骨骼康复机械手具有穿戴方便、佩戴舒适和稳固性好的特点。
这种产品是利用金属支架和绑带相配合固定在患者小臂和大臂上,具有以下优势:①设有两种运动速度。
初戴者可以用慢速,适应后可用正常速度。
②使用十分安全。
该产品是根据人体上肢自由度进行精密计算,不会对使用者造成拉上、扭伤和骨折等问题。
③辅助患者上肢运动,恢复正常手部生理功能。
④手掌可单独运动。
使用者可以通过控制器进行手掌单独抓握等动作。
⑤该产品可以折叠收纳,携带十分方便。
2.可穿戴式外骨骼康复机械手结构设计人体结构复杂,关节种类很多,在各个关节中,手部关节自由度相对较多,有21个自由度,是最为复杂的人体关节结构之一,因此,手部外骨骼设计面临很大难度。
根据对现有技术调查发现,我国手部外骨骼结构研究还不够成熟,处于起步阶段,但也取得了令国内外侧目的技术成果。
通过不断对人体手部自由度深入分析探究,已在外骨骼机械手设计上取得巨大进步。
2.1手指运动规律研究正常人手指运动规律可以通过试验得出结论。
先选择数位健康成年人进行采样,通过对试验对象的测量次数、采样频率、测量时间、指节屈伸周期进行合理设置,再依据得出的试验者手指运动曲线和数学计算公式确定手指运动规律。
机械外骨骼的原理是
机械外骨骼的工作原理主要有:
1. 力放大原理:机械外骨骼利用机械传动放大人体肢体的力量。
2. 扭矩放大原理:通过减速器等可以放大关节的扭矩,增强肢体推动能力。
3. 负荷分担原理:外骨骼承担部分身体重量,减轻肌肉和关节的负荷压力。
4. 力反馈原理:外骨骼的力传感器采集身体动作数据,实现人机交互协同。
5. 稳定控制原理:精确的servo系统可以修正和稳定身体Stand立或行走。
6. 抗震缓冲原理:采用导轨、气液弹簧等实现缓冲和减震。
7. 被动助力原理:依靠机械结构提供动力,减小主动肌肉努力。
8. 主动助力原理:使用执行电机等为关节添加动力。
9. 动力追随原理:外骨骼动力输出追随用户意图移动。
10. 安全机械原理:确保机构运动可靠稳定,对用户无伤害威胁。
综合这些原理,外骨骼辅助和加强人体运动。
人体外骨骼技术
人体外骨骼技术是一种将外部机械结构与人体结合起来,以增强人体力量、增加运动能力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技术。
人体外骨骼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机械结构来支撑和增强人体的运动功能。
这些外骨骼设备通常由骨架、电机、传感器和控制系统构成。
外骨骼设备可以贴合在人体的关节处,通过电机驱动和传感器检测,实现对关节的辅助和增强,帮助人体完成一些平时难以完成或需要大量力量的运动任务。
人体外骨骼技术广泛应用于医疗康复领域。
例如,对于运动功能受限的人群,如脊髓损伤患者、中风患者、截肢者等,外骨骼设备可以提供辅助和康复训练,帮助他们恢复正常的肌肉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此外,人体外骨骼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军事领域,增强工人和士兵的体力和劳动能力。
然而,目前人体外骨骼技术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外骨骼设备的重量和体积限制了其长时间使用和日常穿着。
其次,外骨骼技术的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在大规模应用中的推广。
最后,外骨骼设备的控制系统和传感器需要进一步提高,以确保其与人体运动的协调和适应。
尽管人体外骨骼技术还面临一些挑战,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相信人体外骨骼技术将会在医疗康复和其他领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机械外骨骼需要的知识机械外骨骼,听起来就特别酷,就像给人穿上一层钢铁侠的战衣一样。
那要是想捣鼓这机械外骨骼,得懂些啥知识呢?咱先得有点机械工程方面的知识。
这机械外骨骼嘛,说到底就是一堆机械零件组合起来的玩意儿。
你得知道各种零件的作用,就像盖房子得知道砖头、水泥是干啥的一样。
比如说那些关节部位的零件,就像是人的骨头连接处一样重要。
要是不懂这些,就好比厨师不知道盐和糖的区别,做出来的菜肯定没法吃,这机械外骨骼也就没法正常工作。
材料学的知识也不能少。
你想啊,这外骨骼得穿在人身上,既不能太重把人压垮了,又得足够结实能承受各种力。
这就像选衣服布料一样,夏天的衣服要轻薄透气,冬天的衣服要厚实保暖。
制造机械外骨骼的材料得有合适的强度、韧性,还得考虑它的重量。
如果选错了材料,就像给战士穿上了纸糊的盔甲,上战场肯定不行。
电子工程方面的知识也是关键。
这机械外骨骼很多时候得和电子设备配合呀。
传感器就像是外骨骼的眼睛和耳朵,能感知人的动作意图,然后把信号传给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就像大脑,指挥着各个部件怎么动。
要是不懂电子工程,那就像一个人没有神经一样,根本没法准确地控制身体。
这就好比让一个盲人去开车,完全不知道周围的情况,那得多危险啊。
再说说生物力学吧。
毕竟这外骨骼是要辅助人体运动的。
人体的运动是个很复杂的过程,肌肉怎么发力,骨骼怎么传导力,关节怎么活动,这里面学问大着呢。
了解生物力学就像了解马的习性才能更好地骑马一样。
不了解的话,机械外骨骼可能会和人体的运动不协调,就像两个人跳舞,一个快一个慢,那画面简直不忍直视。
编程知识也不可或缺。
这就像是给外骨骼注入灵魂。
通过编程,可以让外骨骼根据不同的任务和使用者的需求做出不同的反应。
没有编程,外骨骼就只是一堆死物,就像木偶没有牵线一样,只能摆在那里,啥也干不了。
力学原理也要精通。
外骨骼在运动过程中受到各种各样的力,如何平衡这些力,如何利用力来实现高效的运动,这都是要考虑的。
这就像放风筝,你得掌握好风力、拉力和重力之间的关系,不然风筝不是飞不起来就是掉下来。
机械外骨骼科学作文朋友们!今天咱们来唠唠超级酷的机械外骨骼。
你有没有想过,要是自己能像超级英雄一样力大无穷、行动敏捷呢?机械外骨骼就能让这个梦想离咱们普通人近一点。
先说说这机械外骨骼长啥样吧。
它就像是给人穿上了一层金属的“皮肤”,从腿到腰,再到胳膊,到处都是精密的机械结构。
那些关节处就像是机器人的关节,闪着金属的光泽,充满了未来感。
这玩意儿可不仅仅是看起来酷,它的用处大着呢!就拿搬东西来说吧。
咱们平常要是搬个大箱子,可能累得气喘吁吁的,特别是那些特别重的东西,简直能把人压垮。
但是有了机械外骨骼就不一样啦。
你就像突然变成了大力水手吃了菠菜一样。
只要启动外骨骼的力量辅助系统,那大箱子就好像变轻了好多,轻松就能举起来,而且还能走得稳稳当当的。
在一些危险的工作环境里,机械外骨骼更是大显身手。
比如说在那些地震后的废墟救援现场。
废墟里到处都是乱七八糟的钢筋水泥,空间又狭小,救援人员穿着机械外骨骼就可以轻松地在这种危险又复杂的环境里穿梭。
他们可以轻松搬开那些巨大的石块,不用担心自己被压到,因为外骨骼能承受很大的压力,就像给救援人员穿上了一层坚固的铠甲。
还有哦,对于那些在军队里的战士们,机械外骨骼也是超级有用的。
想象一下,战士们穿着它长途行军,一点都不会觉得累。
而且在作战的时候,奔跑、跳跃、攀爬都变得更加轻松。
比如说在抢占高地的时候,穿着机械外骨骼的战士可以轻松地爬上陡峭的山坡,就像蜘蛛侠一样敏捷,敌人估计都得吓傻了眼。
不过呢,这机械外骨骼也不是十全十美的。
它得有能源才能工作啊。
要是在执行任务的时候突然没电了,那可就有点尴尬了。
就像你正跑得欢呢,突然脚抽筋了一样。
而且这玩意儿造价可不便宜呢,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装备到每个人身上的。
但是科学家们可没有停下改进它的脚步。
他们一直在想办法让机械外骨骼的能源更持久,让它的结构更轻便、更灵活。
说不定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走在大街上就能看到很多人穿着机械外骨骼呢。
到时候,可能会有机械外骨骼运动会,大家都在比赛谁能搬起更重的东西,谁能跑得更快,哈哈。
外骨骼机械设计结构分类
1. 类人外骨骼
类人型外骨骼设计必须考虑适应每个操作者的身材体型以及承载能力
2. 非类人型外骨骼
BLEEX外骨骼设计
髋关节3自由度
膝关节1自由度
踝关节1自由度
旋转角度范围
执行器选择
液压执行器能量消耗
Assuming a supply pressure of 6.9 MPa (1000 psi), the BLEEX actuators are sized to provide the
joint torques seen in CGA data [24]. BLEEX uses 19.05 mm (0.75 inch) bore,double-acting linear
piston-cylinders for all its joints. Once the actuator sizes and mounting positions were chosen to
ensure the required range of motion [Table 1] and required torque [24], the joint velocity data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average fluid flow rate required to walk. The power sources built for
BLEEX all provide a constant supply pressure of 6.9 MPa (1000 psi) to the servovalves at all times,
regardless of the desired actuator force and speed. Therefore, the average hydraulic power for
each actuator is determined by multiplying the average flow rate by the supply pressure. For
BLEEX, the ankle, knee, and hip flexion/extension joints require an average of 1.3 kW of hydraulic
power to walk [24]. An additional 540 W of hydraulic power is necessary for maneuvers other
than walking and for the hip abduction/adduction actuators. 4-way, double-stage
servovalves were selected to control the actuators due to their high bandwidth, high flow rates,
and low electrical power requirements. These valves require approximately 28 W of hydraulic
power each, so the eight valves consume 224 W total. The total hydraulic power requirement for
the 75 kg BLEEX (and payload) to walk at 1.3 m/s is approximately 2.27 kW, or 3.0 hp (including a
10% safety factor) [24]
BLEEX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