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炭改性涤纶纤维的定性鉴别
- 格式:pdf
- 大小:367.36 KB
- 文档页数:4
竹炭改性涤纶纤维性能及其纱线的开发
严雪峰;蒋丽云;王建;张国星
【期刊名称】《轻纺工业与技术》
【年(卷),期】2007(036)004
【摘要】介绍了竹炭涤纶纤维的保健功能和理化性能,分析了竹炭涤纶纤维纺纱工艺的主要技术措施,并测试了相应产品的物理机械性能.
【总页数】3页(P17-19)
【作者】严雪峰;蒋丽云;王建;张国星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江苏,南通,226007;南通大学,江苏,南通,226007;无锡百和织造有限公司,江苏,无锡,214101;无锡百和织造有限公司,江苏,无锡,2141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104.2
【相关文献】
1.柔软整理对竹炭改性涤纶纱线外观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2.竹炭改性涤纶纤维性能及针织物保健功能初探
3.竹炭改性涤纶纤维/棉混纺纱线力学性能研究
4.竹炭改性涤纶精梳棉混纺织物的开发
5.竹炭改性涤纶纱线的上浆工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纺织品纤维成分定性分析目的:认识纤维定性的常用方法,了解常用方法的操作。
了解常见纤维的相关特征。
样品的准备。
定性分析方法1、燃烧鉴别法。
2、显微镜法。
3、溶解法。
4、其他。
1、燃烧鉴别法燃烧鉴别法是依据各种纺织纤维燃烧现象及特征的不同而进行的,各种纤维靠近火焰、接触火焰、离开火焰时所产生的各种不同现象以及燃烧气味、灰烬特征等来分辨纤维类别。
燃烧鉴别法针对单一纤维成分时候特别有效,但是在多种纤维混纺时候,这种鉴别方法仅供参考用,也不适用于经过阻燃处理的纤维。
各种纤维的燃烧特性2、纤维纵横截面形态特征显微镜观察法是依据各种纺织纤维的纵向和横截面形态特征来识别纤维的种类的一种方法。
显微镜观察方法特别适用于鉴别天然纤维,但用于观察化学纤维时必须谨慎,因为人造纤维在生产过程中经常存在纤维的改性,而这些改性会引起纤维纵向或横向截面的外观发生改变。
常见纤维的横截面及纵横向形态特征:棉:偏平带状,有天然转曲亚麻:长带状,无转曲,有横节,竖纹羊毛:细长柱状,有自然卷曲,表面有鳞片粘纤:表面光滑,有清晰条纹桑蚕丝:有光泽平直光滑棉纤维纵、横截面棉羊毛纵、横截面3、化学分析法(溶解法)利用各种纤维在不同化学试剂中溶解性能的不同来鉴别纤维。
这种方法操作较简单,试剂准备容易,准确性较高,且不受混纺、染色等影响,在纤维鉴别,混纺比例的测定与织物分析中被广泛应用。
溶解法比其他方法准确可靠,常在用其他方法初步鉴别后,再用此法加以证实。
部分纤维在不同试剂的溶解特性加入硝酸后显微镜下观察纤维变化纤维定性分析方法:4、其他鉴别方法着色法不同纤维遇到着色剂会呈不同颜色熔点法根据不同的合成纤维不同的熔点鉴别纤维的类别密度梯度法适用于除中空纤维外各类纺织纤维的鉴别红外光谱法将未知纤维与已知纤维的标准红外光谱进行比较来区别纤维的类别双折射率法根据不同纤维的折射率不同来鉴别纤维样品准备←样品一定要完整,不得有残缺损坏。
←多数情况下未知纤维的定性鉴别可以不需预处理。
竹炭粘胶纤维的鉴别方法陈翠霞【摘要】竹炭粘胶纤维是一种新型粘胶纤维,相较于普通粘胶纤维来说,在成分上多含了一种竹炭微粒,添加了这种竹炭微粒的竹炭粘胶纤维在外表上与普通粘胶纤维并没有什么区别,为解决两者之间的鉴定问题,通过现在的科学技术已经出现了多种鉴定的方法。
在吸附性方面,竹炭粘胶纤维比普通粘胶纤维更加具有优势。
本课题对几种鉴定法进行了介绍,结合竹炭形貌进行简单的分析。
【期刊名称】《纺织报告》【年(卷),期】2018(000)012【总页数】3页(P15-16)【关键词】竹炭;粘胶纤维;鉴别方法;吸附性【作者】陈翠霞【作者单位】[1]阜宁澳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江苏盐城22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102.51目前,在对竹炭粘胶纤维和普通粘胶纤维过程中,通常有8种经常用的鉴定方法。
通过实践研究这8种方法都可以有效地将两者进行区分。
在这些方法之中,有3种方法对于客观条件的要求比较低,也比较简单。
这3种方法分别是密度法、燃烧法和溶解法。
另外5种方法可以对竹炭粘胶纤维和普通粘胶纤维进行更深入的鉴别,它们分别是扫描电镜法、热分析法、吸附法、抗菌检测法和负离子测定法。
1 竹炭粘胶纤维简介竹炭粘胶纤维和普通粘胶纤维都是经由常规纺织工艺制成,区别在于竹炭粘胶纤维的纺织液中会多加入一种纳米级的竹炭微粉。
因此,竹炭粘胶纤维的加工性能和优良的力学性能都会比普通粘胶纤维在市场上更具有优势[1]。
竹炭粘胶纤维不仅可以吸附异味和有害物质,也可以发射远红外线和释放负离子,在吸湿除臭方面有所应用,在针织内衣和运动休闲服装上也多有运用。
竹炭粘胶纤维在市场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对竹炭粘胶纤维的鉴定,还没有简单有效的方法[2]。
2 竹炭形貌分析通过肉眼无法对竹炭和竹炭微粉进行辨别,可以利用FE-SEM在工作电压为15千伏时对其进行观察。
竹炭微粉中竹炭的孔隙比较多,导致了竹炭的表面积比较大,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纺织液中加入竹炭微粉后形成的竹炭粘胶纤维吸附性比普通粘胶纤维大。
竹炭粘胶纤维的分析与鉴别徐明双;李青山;周光举【摘要】由于竹炭微粉的加入,竹炭粘胶纤维与普通粘胶纤维的性能存在明显差异.为解决二者鉴别困难的问题,通过密度法、燃烧法、溶解法、扫描电镜法、热分析法、吸附法、抗菌检测法和负离子测定法对竹炭粘胶纤维进行分析和鉴别.结果表明:8种方法均能有效地将竹炭粘胶纤维和普通粘胶纤维鉴别开来.其中:密度法、燃烧法和溶解法适用于简单鉴别;扫描电镜法、热分析法、吸附法、抗菌检测法和负离子测定法适用于复杂的定性鉴别.同时,进一步分析竹炭扫描电镜照片证明,竹炭粘胶纤维确实具有较高的吸附性.%Due to the addition of bamboo charcoal micro-powder, obvious differences exist between bamboo-charcoal viscose fiber and ordinary viscose fiber. In order to solve identification problem between them, this study used density-based method, combustion method, dissolution metho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hermal analysis, adsorption method, antibacterial testing method and anion measurement to identify bamboo-charcoal viscose fib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ny of the above 8 test methods can distinguish bamboo-charcoal viscose fiber from ordinary viscose fiber, in which, the density-based method, combustion method and dissolution method are suitable for simple identification, wherea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hermal analysis, adsorption method, antibacterial testing method and anion measurement fit for complex qualitative identification. Analysis of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photographs of bamboo charcoal verifies that the bamboo viscose fiber has higher adsorptivity.【期刊名称】《纺织学报》【年(卷),期】2011(032)002【总页数】5页(P26-29,35)【关键词】竹炭;竹炭粘胶纤维;吸附;鉴别【作者】徐明双;李青山;周光举【作者单位】燕山大学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北秦皇岛,066004;燕山大学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北秦皇岛,066004;燕山大学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北秦皇岛,066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102.51竹炭粘胶纤维是将纳米级竹炭微粉加入到纺丝液中,再经常规纺丝工艺制成的具有适宜的可加工性和优良力学性能的纤维。
纤维原料的鉴别方法鉴别纤维的方法很多,有燃烧法、显微镜观察法、密度测定法、染色法、试剂着色法及溶解法等。
仅用一种方法,一般不能立刻确定纤维的类别,必须根据数种方法的测试结果,来作综合分析。
初步鉴别时,可先用费时较少的燃烧法或显微镜观察法,当这种方法不能满足要求时,再采用其他方法补充鉴定之。
一、燃烧法各种纤维的燃烧特性见表3—26二、显微镜观察法使用Y172型纤维切片器,将纤维切成极微的横断面薄片,用一般的生物显微镜,即可观察各种纤维的纵向和横向截面的形态,从纤维的形态来区别各种天然纤维和化学的类别。
但合成纤维的外形只能做到大致地分辨。
纺织纤维纵向与横截面形态特征见表3—27化学纤维中的异形纤维,其纵向及横向形态随喷丝孔的几何形状不同而不一,故不包括在此范围内,一般异形纤维有三角形、蚕豆形、椭圆形、十字形或不规则形等。
三、纤维密度测定法测定纺织纤维密度的方法很多,有浮沉法、液体浮力法、比重法、气体容积法、密度梯度管法等,测定纤维密度,即可鉴别纤维的类别,各种纤维的密度如表3—28表3—28关于分离液比重与混合比,可按表3—29配置,对不同原料可观察沉浮,来证实纤维性质。
表3—2920℃时,分离液比重Y=0.873+0.721V式中:V——四氯化碳容积百分率。
20℃时,四氯化碳比重为1.594(分析纯)。
20℃时,二甲苯比重为0.873(分析纯)。
四氯化碳的蒸发速度是二甲苯的数倍,配置的分离液时间一久,比重变轻,因此分离液必须现用现配,分离液与水不能混合,试样的水分影响测定的比重,应当注意。
四、试剂着色法(见表3-30)表3-30(1)用碘20克溶解于100毫升的碘化钾饱和溶液中,把纤维浸湿30秒到1分钟,再用清水洗净,即可判别。
(2)把纤维帖在热铜上,使它放在氧化火焰中,如冒绿色火焰,就证明有氯。
(3)用一克纤维放入试管内,复盖无水碳酸钠约1克,渐渐加热,管口放湿润的石蕊试纸,如试纸变为蓝色,即表示含氮。
竹炭纤维(Bamboo Charcoal Fiber)竹炭素有“黑钻石”的美誉,在国际上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环保新卫士”。
竹炭纤维是取毛竹为原料,采用了纯氧高温及氮气阻隔延时的煅烧新工艺和新技术,使得竹炭天生具有的微孔更细化和蜂窝化,然后再与具有蜂窝状微孔结构趋势的聚酯改性切片熔融纺丝而制成的。
该纤维最大的与众不同之处,就是每一根竹炭纤维都呈内外贯穿的蜂窝状微孔结构。
这种独特的纤维结构设计,能使竹炭所具有的功能100%的发挥出来。
这款集多功能于一身竹炭纤维的诞生,是纺织多功能原料一次革命性的创新。
生产竹炭是竹材资源开发的又一个全新的具有卓越性能的环保材料。
将竹子经过800度高温干燥炭化工艺处理后,形成竹炭。
竹炭具有很强的吸附分解能力和辐射远红外线的功能,可以吸附湿气、异味及有害气体,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和床位干燥,并具有产生远红外线作用,可以促进人体肩周、颈等部位的血液循环,有利于帮助睡眠、恢复疲劳,对肩周疼痛、关节炎、畏寒、失眠等有很好的改善效果。
能吸湿干燥、消臭抗菌并具有负离子穿透等性能。
原料竹炭是竹材热解得到的主要产品,在热解过程中还能够得到大量的副产品——竹醋液,它是水溶性的液体混合物。
竹炭生产工艺目前我国烧制竹炭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干馏热解法和土窑直接烧制法。
(1)干馏热解法:其设备从目前看主要是外热式立式干馏釜,这种干馏釜在烧制竹炭时,既可使用预干至含水率为20%~25%的竹材,也可使用未经预干的竹材,但以使用经预干的竹材为佳。
由于在烧制过程中基本不存在竹炭氧化问题,因此竹炭获得率较高,一般为25%左右,高者可达35%,烧制周期一般在48~72小时。
但精炼温度提不高,影响竹炭密度;干馏釜容积小,竹炭产量低。
有些厂家就采用这种立式干馏釜烧制竹炭。
(2)土窑烧制法:它是采用燃料(木材)直接加热方式,即窑口由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上升到窑顶后,向窑内扩散,其中大部分热气流流动在上层,有小部分热量向四周辐射,由上往下缓慢干燥并达到预炭化;燃烧窑内部分竹材使窑内温度继续升高,除去挥发性物质,此时窑内烟气循环流动,各点热量和温度基本均匀,完成炭化和精炼阶段,得到结构致密的竹炭。
各种纤维的简单鉴别方法识别各种纤维最简便的方法是燃烧法。
根据燃烧时的现象不同和燃烧后产物形态及烟、烟灰、味和燃烧后灰烬的性能的不同,可以区分出哪种纤维。
棉纤维:易燃,燃烧速度快,有烧纸的气味,烧出灰保持原形,手触灰即散碎。
麻:燃烧快,产生黄色或蓝色火焰。
燃烧时仍保持原来线形,有烧枯草的气味,灰烬少,呈浅灰色。
羊毛:近火即卷缩,烧时臭味与烧毛发同,灰缩成黑色易碎的颗粒。
丝:现象与毛相似。
但烧前丝线长而细,有光泽,与毛区别。
人造纤维(黏胶纤维):易燃,燃烧速度快,有烧纸的气味,但灰烬很少。
锦纶(尼龙):接近火焰时立即卷缩,边熔融边缓慢燃烧,有芹菜的气味,趁热可以拉成丝。
灰烬味灰褐色玻璃球状,不易破碎。
涤纶(的确良):接近火焰时,纤维迅速卷缩,边熔融边冒黑烟燃烧,火焰呈亮黄色,有芳香气味,灰烬为黑褐色玻璃状小球,能用手压碎。
腈纶(人造羊毛):接近火焰时,边收缩熔融边燃烧,火焰有闪光,有酸的气味,灰烬为脆的黑色无光泽硬球。
将Tencel纤维、Modal纤维、大豆蛋白纤维、竹素纤维及粘胶基甲壳素纤维与粘胶纤维、棉、蚕丝、羊毛及涤纶纤维分别用显微镜法、溶解法、燃烧法及着色法这几种鉴别方法来进行鉴别和比较。
1.显微镜观察法制作纤维的纵向片子和横截面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纤维的纵向及横向形态,根据形态特征差异来鉴别纤维:纤维种类纵向形态截面形态T encel纤维光滑较规则圆形或椭圆形,有皮芯层Modal纤维纵向有1~2根沟槽不规则类似腰圆形,较圆滑,有皮芯大豆蛋白纤维表面有不规则沟槽和海岛状凹凸呈扁平状哑铃型和腰圆形竹纤维表面有沟槽锯齿型,有皮芯层甲壳素纤维表面有明显沟槽边缘锯齿型,芯层有明显的细小空隙粘胶纤维表面有沟槽锯齿型,有皮芯层棉纤维有天然转曲腰圆形,有中腔蚕丝表面平滑不规则三角形毛纤维表面有鳞片圆形涤纶纤维棒状、表面光滑圆形2.燃烧法:燃烧法是根据纤维燃烧时和燃烧后的特征来区分纤维种类3.着色法:着色法是将纤维放在碘-碘化钾溶液中显色,根据纤维显色差别来鉴别纤维以上两种试验结果如下:纤维种类接近火焰火焰中离开火焰燃烧气味残渣形态湿态显色T encel纤维不熔不收缩迅速燃烧继续燃烧烧纸味灰黑色的灰黑蓝青Modal纤维不熔不收缩迅速燃烧继续燃烧烧纸味灰黑色的灰蓝灰大豆蛋白纤维收缩燃烧不熔融,有黑烟不易延烧烧毛发味松脆黑灰褐色竹纤维不熔不收缩迅速燃烧继续燃烧烧纸味灰黑色的灰蓝灰甲壳素纤维不熔不收缩迅速燃烧继续燃烧烧纸味灰黑色的灰黑色粘胶纤维不熔不收缩迅速燃烧继续燃烧烧纸味少量灰白色的灰黑蓝青棉纤维不熔不收缩迅速燃烧继续燃烧烧纸味少量灰白色的灰不染色蚕丝收缩逐渐燃烧不易延烧烧毛发味松脆黑灰淡黄毛纤维收缩逐渐燃烧不易延烧烧毛发味松脆黑灰淡黄涤纶纤维收缩熔融先熔后烧,有溶液滴下能延烧特殊芳香味玻璃状黑褐色硬球不染色。
纤维鉴别常用的5种方法导读随着纺织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型纤维成为纺织品的原料,由此带来了对纺织品用纤维进行鉴别的问题。
常用的纤维鉴别方法有显微镜观察法、燃烧法、试剂显色法、染色法、溶解法等。
一、显微镜观察法制作纤维的纵向片子和横截面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纤维的纵向及横向形态,根据形态特征差异来鉴别纤维,见表1。
表1 各种纤维的形态特征纤维种类纵向形态截面形态Tencel纤维光滑较规则圆形或椭圆形,有皮芯层Modal纤维纵向有1~2根沟槽不规则类似腰圆形,较圆滑,有皮芯大豆纤维表面有不规则沟槽和海岛状凹凸呈扁平状哑铃型和腰圆形竹纤维表面有沟槽锯齿型,有皮芯层甲壳素纤维表面有明显沟槽边缘锯齿型,芯层有明显的细小空隙粘胶纤维表面有沟槽锯齿型,有皮芯层棉纤维有天然转曲腰圆形,有中腔蚕丝表面平滑不规则三角形毛纤维表面有鳞片圆形涤纶纤维棒状表面光滑圆形二、燃烧法不同的纤维在燃烧的过程中,火焰、烟雾、气味、残渣等会有所不同,因此根据纤维燃烧时和燃烧后的特征可以区分纤维种类,见表2。
表2 各种纤维燃烧时和燃烧后的特征纤维种类接近火焰火焰中离开火焰燃烧气味残渣形态Tencel纤维不熔不收缩迅速燃烧继续燃烧烧纸味灰黑色的灰Modal纤维不熔不收缩迅速燃烧继续燃烧烧纸味灰黑色的灰大豆蛋白纤维收缩燃烧不熔融,有黑烟不易延烧烧毛发味松脆黑灰竹纤维不熔不收缩迅速燃烧继续燃烧纸味灰黑色的灰烧甲壳素纤维不熔不收缩迅速燃烧继续燃烧烧纸味灰黑色的灰粘胶纤维不熔不收缩迅速燃烧继续燃烧烧纸味少量灰白色的灰棉纤维不熔不收缩迅速燃烧继续燃烧烧纸味少量灰白色的灰蚕丝收缩逐渐燃烧不易延烧烧毛发味松脆黑灰毛纤维收缩逐渐燃烧不易延烧烧毛发味松脆黑灰涤纶纤维收缩熔融先熔后烧,有溶液滴下能延烧特殊芳香味玻璃状黑褐色硬球三、试剂显色法由于各种纤维的结构不一,对碘、碘化钾溶液的着色反应不同,可以通过观察试剂作用后纤维的色泽、膨润情况,来对纤维进行鉴别。
要闻链接印染(2020No.4)总额为71.16亿美元,与2018年同期相比下降3.81%。
其中:纺织机械进口33.33亿美元,同比下降10.49%;出口37.83亿美元,同比增长2.96%。
出口增速明显大于进口增速,2019年一直保持贸易顺差。
2019年1-12月,共从70个国家和地区进口纺织机械,进口总额33.33亿美元,同比下降10.49%。
纺织机械进口的主要国家和地区以日本、德国、意大利、中国台湾和比利时为主,进口前五位的贸易额为27.77亿美元,与2018年同期相比减少&65%,占进口总额的83.31%0从进口产品类别看,化纤机械进口排在第一位,进口总额为9.13亿美元,与2018年同期相比增长20.44%,占进口总额的27.39%。
七大类产品除化纤机械外,均较大幅度减少。
在下游需求的带动下,化纤机械继续维持了进口增长态势。
2019年1-12月,共向192个国家及地区出口纺织机械37.83亿美元,与2018年同期相比增长2.96%。
出口到印度、越南、孟加拉国、土耳其及印度尼西亚的合计金额占全部出口额的53.19%,是我国纺织机械出口的主要国家和地区。
对越南的岀口依然保持了较大的增长速度,但较2019年三季度增幅有所回落。
据海关统计,2019年1-12月纺织机械岀口分大类情况:针织机械出口额为10.12亿美元,与2018年相比增加5.87%,占比26.76%,位居第一;其后依次为印染后整理机械、辅助装置及零配件、纺纱机械、织造机械、化纤机械和非织造布机械;七大类产品五升二降,化纤机械出口同比增长明显。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从全球经济看,制约经济增长的因素目前尚未有确定性好转的迹象,内生性增长动能减弱。
全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目前产生了一定影响,需求和生产放缓,消费低迷.投资不振,行业面临巨大挑战。
经济从全面恢复到正常经营状态还需要一定时间,近期行业运行总体处于逐步恢复阶段,但同时为缓解疫情带来的困难,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发布了多项扶持政策,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