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涤纶的染色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1
阳离子涤纶丝-全称:cationic dyed polyester 叫阳离子可染涤纶,属于变性涤纶,可以在110度用阳离子染料染色.阳离子纱是属于改性涤纶,化学名: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弹性聚酯),缩写:PBT,在工厂也有用CD表示的.因为普通的涤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存在吸湿低,染色性能差,容易积聚静电,易起毛等缺点,因此通常用磺酸盐做改性剂改性成可用阳离子染料染色的改性涤纶,或在纺丝前或纺织过程中加入阳离子活性剂来制备改性涤纶,这样的纱叫阳离子纱,这种纱就不需要想通常的涤纶那样高温染色,常温就可以染色了.阳离子改性涤纶长丝是用在聚酯切片中引入了带有极性基SO 3Na的间苯二甲酸二甲酯而纺制的一种新型涤纶产品,其外观与普通涤纶长丝无区别,但是由于采用了离子改性,不仅大大改善了纤维的吸色性能,而且降低了结晶度而使染料分子易于渗透,使得纤维容易染色,吸色率提高,吸湿性也有改善;这种纤维既保证阳离子易染,同时又可增加纤维的微孔,提高纤维上染率、透气性、吸湿性,从而进一步适应聚酯纤维的仿真丝化;通过仿真丝化可使织物柔软透气、舒适、抗静电、常温常压可染;通过阳离子改性多功能仿毛,可使织物具有手感柔软、抗静电、抗起毛起球、常温常压与毛共染。
用阳离子改性纤维织成的织物,在用阳离子染料进行染色时,具有下列特性: ? 1. 色调鲜明,深染性好; ? 2. 吸尽率高; 3. 耐日光坚牢度和烟退色牢度好; ? 4. 拼色染色时,染料相容性好; ? 5. 在高温染浴中,稳定生好; ? 6. 对包括普通聚酯纤维在内的其它纤维的沾污性小; ? 7. 向纤维内部的扩散速率快,无环染现象; ? 8. 染浴中 pH 值变化时,染料稳定性高。
? 织物在穿着舒适性、染色鲜艳性等方面可与天然织物媲美,在价格上低于天然真丝,可产生高附加价值阳离子改性涤纶长丝跟涤纶长丝没法区分的,如要区分一般只能用染色法!阳离子原料一般上深色!网络丝:ITY Interlaced yarm低弹丝:DTY Draw textured yarn 又叫拉伸变形丝。
涤纶的改性方法研究--文献综述第一章绪论1.1引言涤纶纤维是工艺最简单的合成纤维,涤纶也是目前国内产量最大的合成纤维,它具有许多良好的性能,如弹性模量好,回弹性适中、断裂强度高、热稳定性好、氧化剂以及耐腐蚀性好、抗有机溶剂性能好,耐酸、耐碱等许多优良性能[1]。
基于以上优点,涤纶结实耐用,价格便宜,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虽然涤纶纤维有诸多优点,但是涤纶纤维往往上色困难,这主要是因为涤纶纤维是疏水性的合成纤维,在涤纶纤维分子结构中缺少与染料能够结合在一起的活性基团,分子结构紧密。
同时涤纶纤维分子结构对称,结晶度较高,染色过程中阻碍了染料的扩散与吸附,结构中没有强极性基团,因此亲水性较差,缺乏能与直接染料、酸性染料、碱性染料等结合的官能团,与染料结合能力差,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可染性。
虽然涤纶纤维大分子中的酯基能够与分散染料在高温下结合形成氢键的,但是涤纶大分子的分子链结构相对紧密,不易让染料分子进入道涤纶纤维的内部,导致染色困难,因此涤纶染色的色泽比较单一,直接影响到涤纶面料其他各式花色品种的开发[2]。
传统的涤纶染色主要采用高温高压法、载体法、热熔法、超临界CO2法等对涤纶进行染色[3-4]。
但是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如:设备复杂、能源消耗较多、生产效率低,不能进行大批量生产等。
也有一些研究是先对涤纶表面进行化学改性、低温等离子体改性、紫外光接枝改性等[5],然后再采用阳离子染料、酸性染料等进行染色。
紫外光辐射具有很好的穿透力,而且接枝聚合反应可以只在材料的表面或者亚表面发生,不会损坏材料的原来所具有的性能。
紫外光不但可以通过对纺织材料进行接枝改性实现各种优异的性能,而且紫外光技术属于清洁节能技术。
紫外光具有很高的能量,并且技术简易、效率高,常压空气中就可以操作,易于实现工业化连续生产[6-9]。
这一生态染色方法既缓解了传统染色污染环境的现状,同时节约了能源,缩短了染色时长,因此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阳离子可染改性涤纶纤维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阳离子可染改性涤纶纤维阳离子可染改性涤纶纤维阳离子可染改性涤纶是在涤纶大分子上引入对阳离子染料具有亲和力的磺酸基或磷酸基团,分高压型(CDP)和常压型(ECDP)两种。
CDP纤维所加入抑第三单体为间苯二甲酸磺酸钠,其染色温度为120℃左右;ECDP纤维除第三单体外,还加入第四单体,常见的有脂肪或芳香二羧酸及其衍生物、脂肪或芳香二元醇及其衍生物以及羧酸类化合物等,其染色温度为100℃;ECDP纤维还分醚型和酯型两种,酯型的耐热性比醚型的好。
阳离子可染改性涤纶纤维的主要特点是可用阳离子染料常压沸染,这既克服了常规涤纶必须用高温高压或载体染色的不足,又可使毛/涤、涤/腈等混纺织物一浴法染色较为容易,而且染色的色泽比较鲜艳。
阳离子可染改性涤纶可用于生产各类仿毛产品,短纤或长丝广泛用于生产多类混纺的精、粗纺呢绒,毛线、毛毯以及仿毛花呢等织物。
阳离子可染改性涤纶的缺点是强力较低,耐酸碱性较差,尤其对强碱很敏感,在强碱作用下水解速度比常规涤纶高2~3倍。
但可利用这一特性对其进行碱减量处理,提高纤维的柔软性和吸湿性,进而提高其穿着舒适性。
另外,阳离子可染改性涤纶纤维的耐热性也较差,故在织物的定形后处理中,温度要适当降低,一般CDP为170℃,ECDP为160℃较好。
实务:目前坊间染染改性涤纶纤维很多,主要以保特瓶回收后加工处理,为环保尽力;Recycle标志。
现场染色加工与传统腈纶差异不大,差在批次的稳定度,纱的饱和值及起始上色温度、最大上色的温度点。
因此现场染色时每批纱务必要先做纱的饱和值(对比性)及起始上色温度、最大上色的温度点(Step-dyeing)控管,决定缓染剂使用量及持温控管点,否则问题层出不穷。
涤纶针织物,阳离子染料,染色阳离子可染涤纶又称酸改性涤纶或ODP纤维,是用间苯二甲酸二甲酯一5一磺酸钠作改性剂,在聚酯大分子链上引入磺酸基团。
阳离子可染涤纶是无规共聚物,纤维原有的规整性受到破坏,结构疏松,因此可腈纶针织物阳离子染料染色。
阳离子染料上染纤维后,色素阳离子和纤维上的磺酸基团形成离子键,两者的亲和力较大,具有较好的湿处理牢度和升华牢度。
阳离子可染涤纶用的阳离子染料不同于染腈纶的阳离子染料,应采用分散型阳离子染料,如ED型或SD型。
染色时温度对上染速率的影响较大,在90℃以下上染较慢,90℃以上上染很快,所以染色温度升到90℃时应短时保温,然后缓慢升到100℃。
分散型阳离子染料是将阳离子染料的阴离子部分(C1-,CH3S04-和ZnCl-3等)置换成分子量较大的其他阴离子如萘磺酸,二硝基苯磺酸等,使溶解度降低到几乎等于零的程度,然后再用诸如木质素磺酸钠等扩散剂进行砂磨所得到的染料。
这类染料已成为一种分散状态,但染色时仍和阳离子染料一样,所以称之为分散型阳离子染料。
用分散型阳离子染料染涤纶针织物的工艺流程为:前处理织物一一事染色一个还原清洗一十水洗染色处方和工艺举例如下:SD型阳离子染料x%醋酸(98%) 1—1.5mL/L 醋酸钠0.5g/L 浴比1:15--20 温度98--100℃时间60min pH值4--4.5 染色时从40一50℃始染,以2℃/min 缓慢升温到90℃,保温染色5一10min,再以0.5℃/min升温至沸,续染60min。
染色结束后,以1—2℃/min缓慢冷却至60℃,再进行水洗等后处理。
为提高色泽鲜艳度,染色后需要进行还原清洗,其工艺参照涤纶针织物分散染料染色。
[编辑本段]阳离子染料(cationic dyes)纺织染料的一种,又称碱性染料和盐基染料。
溶于水中呈阳离子状态,主要用于腈纶纤维染色。
也可与蛋白质分子以盐碱相结合。
[编辑本段]性质可溶于水,在水溶液中电离,生成带阳电荷的有色离子的染料。
阳离子染料常压可染新型改性涤纶的热性能及染色性能杨肖婉;王建明;张大省【摘要】针对常规涤纶常压难以上染的问题,对一种新型改性涤纶的热性能和染色性能进行研究。
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法和热失重分析等对纤维形貌及热性能进行表征和测试。
结果表明:纤维具有纵向沟槽及横向十字形结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2℃,结晶温度为131℃,熔点为241℃,初始热分解温度为402�8℃。
利用亚甲基蓝上染纤维,测得纤维的染色饱和值为5�8。
使用Maxilon阳离子染料(红、金黄、蓝、黑)对织物进行染色并绘制上染速率曲线,结果表明:入染30 min后可达到染色平衡,染色保温时间为30 min,染色样品色牢度均能达到4级左右;黑色染料用量为5%( o. w. f)时,K/S值变化趋于平缓,干湿摩擦牢度为4~5级。
%In view of the problem of the conventional polyester fiber on the difficulty in dyeing under atmospheric pressure, the thermal and dyeing properties of a novel modified polyester fiber were studied. The morphology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the fibers were characterized and test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and thermal gravimetric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iber has longitudinal grooves and cross⁃shaped structures;th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 melting point and initial thermal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 of fiber are 62, 131 and 241℃, respectively. The dyeing saturation value of fiber was measured by using methylene blue dye on the fiber, and the dyeing saturation value is 5�8. The fabrics are dyed with Maxilon cationicdyes(red, golden yellow, blue and black) , and the dyeing rate curves aredraw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yeing balance can be reached after 30 min, the holding time is 30 min and the color fastness is about 4 grade. The fabric is dyed with Maxilon Black,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K/S value tends to be stable when the dye concentration is about 5% ( o. w. f) , and the dry and wet rubbing fastness is 4-5 grade.【期刊名称】《纺织学报》【年(卷),期】2016(037)012【总页数】5页(P71-75)【关键词】阳离子染料;改性涤纶;染色性能;色牢度【作者】杨肖婉;王建明;张大省【作者单位】北京服装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 100029;北京服装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 100029;北京服装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42.21;TS193.6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纤维的染色改性一般是采用添加第3组分或第4组分改性剂,改变PET的分子结构,以降低其结晶能力,提高其染色性能。
涤纶改性工艺流程答案:一、前处理1、浸泡将改性涤纶织物或纱线放入水中,使其充分浸泡,去除表面的油脂和污渍等。
2、煮沸将织物或纱线放入含有氧化剂的水中,进行煮沸处理,可以改善纤维染色的吸水性和树脂的可染性。
3、原液调整根据染料的种类和染色的要求,调整前处理液的配方,以提高染色的效果和质量。
二、染色1、选择染料改性涤纶纤维的化学性质不同于普通涤纶,可以选择适合改性涤纶的染料进行染色。
常用的染料有酸性染料、直接染料、还原染料和分散染料等。
2、染色方法可以采用浸染、卷绕、喷涂等不同的染色方法,具体方法取决于织物或纱线的形态和染色的要求。
其中,浸染法是最常用的染色方法。
3、染色条件改性涤纶染色的条件应根据染料类型、染色方法和织物或纱线的特性进行调整。
一般情况下,控制染料浓度、pH值、染色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可以获得好的染色效果。
三、后处理1、清洗染色完成后,应将织物或纱线反复清洗,以去除表面的染料残留和处理剂。
2、压定经过清洗的织物或纱线,可以进行压定处理,使染色牢度和纤维结构提高,同时增强织物和纱线的手感。
【注意事项】1、控制处理液的浓度和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
2、不要使用不适合改性涤纶的染料,以免影响纤维的性能和质量。
3、不要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干燥和处理,以避免纤维变形或质量降低。
4、避免过度染色,以防止纤维变硬和影响织物的质量。
5、染色前应对纺织品进行评估,确定染色的最佳方案和要求。
综上所述,改性涤纶染色需要进行前处理、染色和后处理等步骤,同时要注意染料的选择、染色条件的控制和纤维的质量保证。
只有严格遵循染色工艺流程和注意事项,才能获得高质量的改性涤纶染色产品。
阳离子染料可染改性涤纶及其面料的研究进展作者:张淑军李刚张鸿张明其刘燕平潘志娟来源:《现代纺织技术》2021年第04期摘要:阳离子染料可染改性涤纶是市场上应用广,需求大,开发价值高的改性涤纶,为满足消费者对该产品日益提高的需求,本文通过了解阳离子染料可染涤纶聚酯纺丝原料、纺纱纤维和纱线织造等方面的研发现状和应用情况,分析和讨论了阳离子面料创新的研究成果和市场趋势,得到了阳离子涤纶多样化、功能化的创新方向,市场上产品在易染色的基础上复合了抗菌、抗静电或抗紫外等更多新功能,同时响应时代需求,更加注重和发展针织等更加环保节能、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
关键词:功能性纤维;阳离子改性涤纶;面料开发;服用性能中图分类号:TS141.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265X(2021)04-0115-06Abstract:Cationic dye modified polyester is widely used in textile market with high demand and development value. In order to meet consumers increasing demand for this product, the authors analyzed and discussed research results and market trends of cationic fabric innovation and obtained the diversified and functional innovation directions of cationic polyester based on understanding the R&D and application status of polyester spinning material dyed by cationic dyes, spinning fibers and yarn weaving. The products on the market are combined with more new functions such as antibacterial, antistatic or anti-ultraviolet functions based on easy dyeing. To respond to the needs of the times, more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r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energy-saving and low-carbon production methods such as knitting.Key words:functional fiber; cationic dye modified polyester; fabric development; wearability涤纶自1941年问世,1953年投入工业化生产后,凭借其低廉的价格和一系列优良性能,如强度高、弹性好、热塑性好、耐磨性好以及耐腐蚀等,大量应用于衣料、床上用品、装饰布料、国防军工用品以及其他工业用纤维制品。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纺织工程改性涤纶碱减量工艺控制一、前言部分碱减量处理是涤纶仿真丝染整加工过程中非常重要工序。
通过碱减量处理,涤纶织物可以获得良好的柔软性、真丝所持有的悬垂性、柔和的光泽、一定的透气性,再加上通过必要的后整理工艺,涤纶织物又可以获得一定的亲水性、一定的抗静电性,这样就使得涤纶仿真丝产品在织物风格上类似于真丝产品,在服用性能上逼近于真丝产品[1,2]。
涤纶的化学结构涤纶的基本结构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是由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缩合而成。
由于它是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缩合而成,故也称聚酯纤维,而实际上,聚酯纤维也很多种,涤纶仅是其中一种[3]。
涤纶的化学性质涤纶的化学性质决定于纤维的分子结构,在整个涤纶分子中只有酯键具有一定的化学反应能力,而苯环和亚甲基都非常稳定。
总的说来,涤纶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1)酸对涤纶的作用在涤纶的分子结构中,没有能被酸侵入的基团,本身物理结构又比较紧密,因此对酸的抵抗能力很强。
在弱酸中,即使在高温沸煮的条件下,涤纶也非常稳定,用强酸在低温处理时,涤纶的稳定性也是良好的。
例如在40。
C,用小于30%的硫酸或盐酸的溶液处理,强力没有下降。
但当硫酸溶液浓度高达95%时,即使在室温条件下也足以破坏。
强酸在温和条件下能对涤纶产生膨化作用。
(2)氧化剂和还原剂对涤纶的作用涤纶对各种氧化剂和还原剂均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
常用的氧化剂如亚氯酸钠和过氧化氢对涤纶均元影响。
但必须注意过氧化氢漂白时,一般加有氢氧化钠,往往在高温时对涤纶产生损伤作用。
次氯酸钠对涤纶的影响和作用与pH值有关,当有效氯浓度为59/L,漂白温度为50℃,在pH值为7或11时,即使作用七天七夜也无损。
但pH值下降到5时,涤纶的强力就显著下降,下降幅度可达lO%左右。
还原剂中保险粉(低亚硫酸钠)的饱和溶液对涤纶无损伤。
(3)有机溶剂对涤纶的影响一般有机溶剂(如丙酮,苯、氯仿、三氯乙烯、四氯化碳等)在低温时对涤纶均比较稳定,但是在高温时就比较复杂,有的要收缩,有的要产生显著的溶胀现象。
概述改性涤纶阳离⼦阳离⼦涤纶丝阳离⼦涤纶丝介绍:阳离⼦涤纶丝-全称:cationic dyed polyester叫阳离⼦可染涤纶,属于变性/改性涤纶,可以在110度⽤阳离⼦染料染⾊。
阳离⼦纱是属于改性涤纶,化学名:聚对苯⼆甲酸丁⼆酯(弹性聚酯),缩写:PBT,在⼯⼚也有⽤CD表⽰的.因为普通的涤纶(聚对苯⼆甲酸⼄⼆酯)存在吸湿低,染⾊性能差,容易积聚静电,易起⽑等缺点,因此通常⽤磺酸盐做改性剂改性成可⽤阳离⼦染料染⾊的改性涤纶,或在纺丝前或纺织过程中加⼊阳离⼦活性剂来制备改性涤纶,这样的纱叫阳离⼦纱,这种纱就不需要像通常的涤纶那样⾼温染⾊(130-135℃),常温就可以染⾊了。
涤纶纤维是疏⽔性的合成纤维,缺乏能与直接染料、酸性染料、碱性染料等结合的官能团。
虽然具有能与分散染料形成氢键的酯基,但是涤纶分⼦链结构紧密,染料分⼦不易进⼊纤维内部,致使染⾊困难,⾊泽单调,直接影响到涤纶⾯料花⾊品种的开发。
由于涤纶的结晶度⾼,纤维中只存在较⼩的空隙,当温度较低时,分⼦热运动改变其位置的幅度较⼩,在潮湿条件下,涤纶纤维⼜不会象棉纤维那样能通过剧烈溶胀⽽使空隙增⼤,染料分⼦难以渗透到纤维内部。
涤纶染⾊时通常只能⽤分散染料进⾏染⾊,并且必须在⾼温⾼压下或借助载体进⾏染⾊。
为了提⾼涤纶的染⾊性能,从分⼦结构上考虑,提⾼分⼦链的疏松程度,将有助于染料分⼦的进⼊。
改善染⾊性能主要采⽤的⽅法有:(1)与分⼦体积庞⼤的化台物共聚;(2)与具有可塑化效应的化合物混合纺丝;(3)导⼊具有醚键那样的和分散性染料亲和性好的基团。
采⽤共聚⽅法改性制得的涤纶树脂熔点低,结晶度低,纤维的热性能和机械性能受到⼀定程度的损害。
阳离⼦染料可染改性⽅法是将涤纶染⾊改性剂,如简苯⼆甲酸⼆甲脂-5-磺酸钠(俗称三单体,英⽂缩写SIPM)与涤纶共聚,共聚后的涤纶分⼦链中引⼊了磺酸基团,可⽤阳离⼦染料染⾊,所染织物⾊彩鲜艳,染料吸尽率⾼,⼤幅度减少了印染废⽔的排放,共聚聚酯切⽚⼜能增加抗静电、抗起⽑球及吸湿性能,是近年来改善涤纶染⾊性能的主要⽅法之⼀。
改性涤纶的染色
改性涤纶的品种较多,有化学改性和物理改性两类。
物理改性主要是采用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化学改性主要以增加涤纶纤维分子结构中的非结晶部分,提高这一部分的分子间活动性能,即在聚酯纤维的大分子链中引入不对称的第三单体或极性基团。
因此出现了不同改性纤维,如CDP,ECDP和ADP纤维。
CDP纤维是在涤纶中引入第三单体——磺酸基,通常为间苯二甲酸磺酸钠,包括α—磺酸基—1,3—苯二甲酸,4—磺酸基—1,3—苯二甲酸和5—磺酸基—1,3—苯二甲酸。
目前,CDP纤维多数采用间位第三单体,有时也用对位第三单体或同时加入此两种单体。
CDP纤维根据所用改性剂的不同又分为高压型(高温型)即CDP纤维和常压型(低温型、易染型)即ECDP纤维。
前者是在涤纶中引入第三单体磺酸基团及酸度较小的磷酸基团化合物,可用阳离子染料染色,但染色必须在110~130℃。
后者除采用上述相同的第三单体外,还应加入第四单体如脂肪族二羧酸、二醇等改变纤维的非结晶区和扩大其分子活动性,同时降低玻璃化温度,因此可用阳离子染料在常压沸染下染色。
涤纶改性纤维除上述酸改性外,还有阴离子染料可染型(anionicdyeable polyester)简称ADP纤维,ADP纤维主要是在聚酯大分子链中引入碱性极性基团,疏松纤维内部结构,从而可使酸性染料上染。
分散阳离子染料:
具有阴离子性特性。
因此很适合改性涤纶(CDP)纤维及其混纺产品的染色。
与阴离子染料相容性好,可一浴法染色。
染料的溶解:用适量的50℃以下水搅拌至完全溶解。
染色:用冰醋酸调节pH=4-4.5,30分钟升温至120℃,保温30分钟。
可染阳离子染料:
部分阳离子染料也适合改性涤纶(CDP)纤维的染色:如:阳离子金黄X-GL、红X-2GL,红X-GRL、翠蓝X-GB、蓝X-BL、黑FDLT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