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北京、天津、山东、河北公务员面试综合分析类真题梳理
- 格式:doc
- 大小:87.50 KB
- 文档页数:22
公家车上一个抱孩子的母亲上车无人让座,司机停车7分钟,有人让座后才开车,引发热议,请问你如何看?
【题目类型】综合分析
【考查能力】综合分析能力
【参考解析】
公车让座是体现社会公德、传统美德的文明表现,然而近期在常州的公交上,抱孩子的母亲却无人让座,司机无奈停车7分钟,引起了广泛争议。有人认为,这位司机师傅做得对,这样的司机太赞了!但也有人认为,让不让座是私人的事情,司机的行为是道德绑架!在我看来,我们对待这些争议、讨论应该辩证的看待。
一方面,司机的行为是出于职业道德和安全考虑,为了保证乘客的安全,避免车子的发动给孩子和母亲带来危险,从这个角度我们应该肯定司机的初衷。另一方面,司机对乘客文明素质的表示愤慨,用停车的方式警告乘客,虽然可以迫使乘客让座,但只能算作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对于乘客文明意识和素质的提升帮助不大。类似的行为不免引起争议,如年轻人不让座遭到指责、大骂等现象,让座的人感到寒心。因此,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彻底改变目前状况,弘扬传统美德,形成自觉让座的风气。首先,观念的转变是核心。媒体要通过有效的宣传,如公益广告、提示标语等,提升公众的文明意识;家庭、学校、单位和社会各方面要通过有效的教化,增强公众文明出行的自觉性;公交单位要通过有效的措施,将“黄色座椅为老幼病残孕专座”的规定落到实处。在宣传教育中尤其需要细化内容,提高针对性、增强操作性。比如,明确要求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做到:乘车时见到老人孩子要让座……这样的效果可能要比空讲道理好一些。
其次,转变工作方法是关键。让老人孩子等体弱者上车有座,司乘人员经过努力是可以做得更好一些的。比如,司乘人员要提醒乘客给老人孩子让座,担负起督促执行有关“专座”规定的责任;又如,安排持“老年证”者坐黄座椅,要求其他人为其让座……俗话说,“只要有心人,万事能办成”,解决体弱者乘车难问题也不例外。
最后,法律约束是保障。提高社会文明水平,重塑道德感,需要制度、教育、法律多管齐下,方能见效。公民素质的提高有时须依赖法律约束的推动。尽管公交车上明确写着请给有需要者让座,但现实中让座的并不是很多;常回家看看父母,本来是最起码的亲情伦理所在,但有多少人能常回家?道德失范的行为越来越多,不但带来了道德滑坡的拷问,也体现了公民素质急需提高。因而,有必要用法律来对这些道德行为立法,并进而让失范的道德行为回归正常。当然道德立法可行的背后与严格的执法有关,有令必行,违法必究,才使得道德立法可行。
温良恭俭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其中的“让”,有谦让、辞让、推让之意。可敬的“让”,能给人以帮助、给人以温暖。让座拉近距离,互助增进友爱。让座,把方便让给他人,把辛苦留给自己,是高风亮节、胸怀宽广,是弘扬美德、营造和谐。
某小学某班42人,却设了52个班干部职位,除班长学委等,还有关灯的关长等,对于这种全民班干部的现象你怎么看?
【题目类型】综合分析
【考查能力】综合分析能力
【解析】
界定“全民班干部”的利与弊,关键要看它的初衷,是为了迎合家长和社
会的求官思维,还是从教育本义出发,为学生健康成长做出的创新和探索。因此我认为,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不问青红皂白地加以指责,更多看到这种现象的积极意义。
一方面,“全民班干部”弱化了班干部的权力感,树立了“权力”服务于民的责任和意识,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一个班42个小学生,却有52个班干部,除了大家熟悉的班长、组长、课代表,还有关长、门长、领读员……这些“班干部”有名也有实,也不会渲染学生的权力意识,相反还是对媚权、媚官思维的一种纠正。因为,“全民班干部”弱化了班干部的权力感,树立了“权力”服务于民的责任和意识,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另一个方面,它让孩子们找到归属感,增强自信心,同时让孩子们在班干部岗位参与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位臵。人人都是班干部的制度更容易在班级工作中调动大家积极性,让每一项工作都能在学生的努力下顺利完成,使班级气氛更加活跃。应该说这对于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责任意识都是有益的。
不少人认为这是社会“官念”侵蚀校园的结果,会导致学生对权力的过度崇拜。在笔者看来,这种论调才恰恰是人们“官念”太盛的体现,是以社会复杂之腹度学生单纯之心的成见和偏见。
因此,这种“人人都有事做、事事都有人做”的班级管理办法,不仅不应受到外界压力的干扰,反而可以作为典型进行推广。
首先,学校应该秉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改革和实践的新理念,让学生参与到班级乃至学校的管理中,对于增强学生的管理意识,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比如让学生通过开展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禁毒教育、关工委、学生营养午餐等活动,为管理的客体,也成为管理的主体,可以增强他们的班级归属感和荣誉感,有
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的自主精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其次,社会应该用更加包容的心态对待素质教育的进步和实践,给予更多赞许和支持。“五道杠”少年黄艺博的官味十足、童话大王郑渊洁公开指责班干部制度是在培养汉奸、人大副教授炮轰学生会等事件,又让民众不得不开始反思如何给孩子们创造一片净土。但同时应该呼吁教育专家,对待教育改的新尝试应该更多采取理性客观的态度,不能全盘否定,“一棒子打死”,而应该给出更多符合实际的专业意见,给学校和家长更多的正确的引导。
“全民班干部”是一个良好的教育开端,但“路漫漫其修远兮”,老师、家长和学生都要在这样的环境中继续努力,继续思考,促进学生的能力提高。
有一个公益顺风车行动,春节期间免费送近万个民众回家。但有些顺风车被人当黑车打了,请问你对于这一现象怎么看
【题目类型】综合分析
【考查能力】综合分析能力
【解析】
今年春运,累计有31.58亿人次出行,将创历史新高。在总体运力不足的情况下,春节回家购票难现象无法从根本上缓解。与此同时,拼车、包车、租车、自驾等民间自发的运力形式,日益成为人们回家过年的一种选择。顺风车为“开车回家有空座”和“春运买票有困难”的车主、乘客穿针引线,让顺风车成为继铁路、民航、公路之外的第四种回家方式。我们在赞扬这种行为的同时,更多地应该思考这种民间运力形式在运行中有哪些风险,相关部门应如何引导和规范等。因此题目中的现象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