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汇率与汇率制度
- 格式:pptx
- 大小:145.79 KB
- 文档页数:34
金融学第三讲汇率与汇率制度本讲导论外汇与汇率二一汇率决定理论三汇率制度的演进四五汇率的影响与汇率风险本讲导读本讲的主要内容01本讲的重难点问题02本讲与其他章节的联系03引子:人民币汇率24681019811986199119962001200620112016R M B /U S D人民币兑美元汇率:1981-2018现象:1、95年之前:RMB 较值钱,但不断贬值;2、1995—2005:RMB 汇率不变3、2005以来:人民币升值,且波动增加。
问题:1、汇率为什么会变化?2、RMB 升值好,还是贬值好?3、政府应该如何管理汇率?01本讲的主要内容1)外汇与汇率⚫如何理解外汇与汇率?2)汇率的决定理论⚫汇率是如何决定的?哪些因素会影响汇率?3)汇率的影响与汇率风险⚫汇率与进出口、资本流动、物价等变量的关系;⚫汇率波动给贸易、外汇储备、国际债务带来的风险。
4)汇率制度⚫汇率制度的历史变迁,不同汇率制度的特点。
1)注意区分汇率的标价方法:直接标价法vs间接标记法⚫直接标价法:用本币标价外币,1单位外币需要多少本币购买。
➢本币的升值与贬值正好与汇率数值大小相反;➢绝大多数货币用的标价方法。
⚫间接标价法:用外币来标价本币,1单位本币需要多少外币购买。
➢本币的升值与贬值与汇率数值大小方向相同;➢间接标价法正好是直接标价法的倒数;➢英镑、美元、欧元用间接标价法。
2)如何理解汇率的分类?汇率分类是从不同的用途人为区分的结果。
➢可以分为三大用途:市场用途政策用途研究用途买入汇率、卖出汇率开盘汇率、收盘汇率电汇、信汇、票汇汇率即期汇率、远期汇率基准汇率、套算汇率官方汇率、市场汇率固定汇率、浮动汇率名义汇率、实际汇率双边汇率、有效汇率3)如何把握不同的汇率决定理论?国际借贷理论:汇率由国际收支差额决定,即外汇供求决定。
⚫但没有说明决定外汇供求背后的原因。
后续理论都试图从不同视角分析影响外汇供求的原因:汇兑心理说购买力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货币分析法资产组合分析法持有外汇主观商品贸易视角资本流动视角货币供求视角资产组合投资视角效用视角4)汇率对贸易、物价和资本流动的影响汇率具有商品价格和资产价格双重属性:⚫作为商品价格:影响贸易和物价➢贸易:一般来说,贬值增加顺差,升值降低顺差;但汇率对贸易影响具有条件;•案例:中国的贸易顺差与人民币汇率问题。
外汇与汇率制度第一部分填空题1、外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和。
2、一国是否有能力实行本币的自由兑换,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和。
3、外汇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2、;3、。
4、从1996年12月1日起,我国基本实现了的人民币自由兑换,成为所谓的“”。
5、汇率主要有以下两种标价法:和。
6、金本位条件下两种货币的含金量之比称为,它是决定两种货币汇率的基础。
7、在金币本位制下,汇率波动的界限是,最高不超过,即铸币平价加运费;最低不低于,即铸币平价减运费。
8、关于纸币流通条件下汇率决定的理论中,抓住了货币内在特性,一致深受学术界的推崇,占据主流地位。
9、所谓“”是指在自由交易条件下,由于存在商品套购,任何一商品在不同地方都只能是同样的价格。
10、根据货币当局是否对汇率变动进行干预,浮动汇率可分为和。
11、根据一国货币是否与他国货币建立稳定关系,浮动汇率可分为、和。
12、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和。
第二部分单项选择题1、以下是错误的。
A、外汇是一种金融资产B、外汇必须以外币表示C、用作外汇的货币不一定具有充分的可兑性D、用作外汇的货币必须具有充分的可兑性2、美元对英镑按计价。
A、直接标价法B、间接标价法C、美元标价法D、应收标价法3、以整数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若干数额的本国货币的标价法是。
A、直接标价法B、间接标价法C、美元标价法D、应收标价法4、在直接标价法下,一定单位的外币折算的本国货币增多,说明本币汇率。
A、上升B、下降C、不变D、不确定5、在间接标价法下,汇率数值的上下波动与相应的外币的价值变动在方向上,而与本币的价值变动在方向上。
A、一致相反B、相反一致C、无关系D、不确定6、关于纸币流通条件下汇率决定的理论中,抓住了货币内在特性,一致深受学术界的推崇,占据主流地位。
A、国际借贷论B、汇兑心理论C、购买力平价论D、货币论7、通常情况下,一国的利率水平较高,则会导致。
A、本币汇率上升外币汇率上升B、本币汇率上升外币汇率下降C、本币汇率下降外币汇率上升D、本币汇率下降外币汇率下降8、通常情况下,一国国际收支发生顺差时,外汇汇率就会。
中国汇率标价方法、汇率制度中国汇率标价方法和汇率制度是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规定,旨在稳定中国人民币的汇率,并提供一个适当的汇率标准。
一、中国汇率标价方法中国汇率标价方法通常可分为两种:即直接标价和间接标价。
直接标价是指将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以人民币为单位进行货币转换的方法。
而间接标价则是指以外币作为计价货币,将外币和人民币的兑换率作为货币转换的方法。
对于外汇市场的大多数参与者来说,最为常见的标价方法是以间接标价为主,也就是以外币作为计价货币。
例如,在中国银行外汇牌价中,常见的标价方式是以人民币对一定数量的外币进行兑换,如1美元对应多少人民币。
这种标价方式可以更方便地了解不同币种的兑换比例,也便于进行跨国交易和国际结算。
二、中国汇率制度中国目前实行的汇率制度主要有两种,即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
1.固定汇率制:在固定汇率制下,中国政府设定了人民币对外币的兑换率,并承诺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汇率的稳定。
这种汇率制度的优势是可以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汇率环境,有助于促进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
然而,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固定汇率制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无法灵活应对国内外经济变化和外汇储备的压力。
2.浮动汇率制:从2005年开始,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逐步推进了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改革,实行了浮动汇率制。
在浮动汇率制下,人民币对外币的汇率不再完全由政府固定,而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和外汇市场力量决定。
这种汇率制度的优势是可以更好地反映市场需求和供给状况,有助于提高外汇市场的流动性和透明度。
同时,浮动汇率制也能够帮助调节经济的外部均衡和内部平衡,提高中国经济的韧性和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浮动汇率制度并非完全市场化,政府仍然会通过干预外汇市场来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并避免大幅度的人民币贬值或升值。
这一点与其他国家实行完全浮动汇率制度的区别。
总结:中国汇率标价方法和汇率制度是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规定,其目的是稳定中国人民币的汇率,并提供一个适当的汇率标准。
中国现行的汇率制度中国现行的汇率制度是基于市场供求和管理干预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主要由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决定。
具体参考内容如下:1. 双向浮动汇率制度:中国的汇率制度采用双向浮动汇率制度,即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波动。
中国外汇市场允许人民币的价值在一定时间内由市场自主决定,并通过市场供求的变化来影响人民币汇率的波动。
2. 中央银行管理干预: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在汇率市场中会进行一定的管理干预。
中国外汇市场实行外汇监管体制,中央银行通过外汇市场交易手段,如外汇买卖和开展逆回购等操作,对汇率进行管理干预,以维持市场汇率的稳定。
3. 基准汇率和汇率浮动幅度:中国人民银行在每个交易日的市场开市前公布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作为基准汇率,并规定了汇率波动幅度的限制。
基准汇率是人民银行根据市场供求情况进行调整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市场参考性。
4. 调控政策:中国政府通过财政、货币和外汇等各种调控政策来影响汇率市场。
政府借助宏观调控手段来干预外汇市场,并通过调整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和其他政策工具来改变市场人民币汇率的走势。
5. 资本流动管理:为了维护国内金融稳定和防止大规模资本外流,中国实行了一系列的资本流动管理措施。
政府通过设立投资者资格限制、外汇交易监管等手段来控制资本流动,以维持汇率的稳定。
6. 国际收支状况:中国的汇率制度也会受到国际收支状况的影响。
国内外贸易情况、国际投资等因素都会对汇率市场构成影响,中国政府也会根据国际收支情况和外汇储备水平来进行相应的调整,以维持汇率的稳定。
7. 市场透明度:为了提高市场透明度,中国通过各种方式公布汇率信息。
中国外汇市场公布市场买入价、卖出价和中间价等汇率信息,使市场参与者可以及时了解最新的汇率变动情况。
总结起来,中国现行的汇率制度是基于市场供求和管理干预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通过双向浮动汇率制度、中央银行的管理干预、基准汇率和汇率浮动幅度的规定、各种调控政策、资本流动管理、国际收支状况的影响以及市场透明度等手段,中国政府试图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第二十章外汇与汇率制度20.1 复习笔记一、外汇与汇率1.外汇的概念外汇具有动态(Dynamic)和静态(Static)两方面的含义。
①外汇的动态含义是指把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货币的国际汇兑行为和过程,即借以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关系的一种专门性经营活动。
可见,外汇的动态含义所强调的是外汇交易的主体,即外汇交易的参与者及其行为。
②外汇的静态含义则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对外支付的金融资产。
外汇的静态含义所强调的是外汇交易的客体,即用于交易的对象。
在人们日常的经济生活中最广泛使用的是外汇的静态含义。
外汇包括外币在内,但比外币的范围更广的概念。
2.外汇的特征(1)外汇是一种金融资产外汇只能以货币形态得到表现,是一种金融资产。
实物资产和版权、专利权等无形资产不能构成外汇。
(2)外汇必须以外币表示少数国家的货币,如美国的美元,由于种种特殊的原因而在国际问被普遍接受,因此,尽管美元有时具有对外支付功能,但美国居民仍然不能由此而将其视为外汇。
(3)用作外汇的货币必须具有较充分的可兑性可兑性(Convertidility)是指一种货币能够不受限制地兑换成其他国家的货币的特性。
货币按其可兑性程度,可分成以下三类:第一,完全的可自由兑换货币当一国政府对本币兑换成外币的行为没有严格限制,不采取差别性的复汇率措施时,该国的货币就成为完全的可自由兑换货币。
第二,有限的或部分的可兑换货币当一国政府对本币兑换外币的行为实行某些方面的严格限制时,该国的货币就成为有限的或部分的可兑换货币。
这种限制通常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按居民身份实行限制;二是对涉及资本项目交易的兑换施加限制。
第三,不可兑换货币有些国家对贸易收支、劳务收支和资本项目收支都实施严格的外汇管制,境内没有外汇市场,所有本币对外币的兑换行为都必须经过政府审批。
这些国家的货币就是不可兑换货币。
一国是否有能力实行本币的自由兑换,取决于其是否具有稳定对外经济的强大实力,具体而言,取决于其稳定国际收支和汇率的能力以及是否持有充足的外汇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