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化学试题(希望班)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化学试题(希望班)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化学试题(希望班)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化学试题(希望班)

高一化学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

2.回答第I 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3.回答第II 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14S-32Cl-35.5Na-23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符合题意。

1.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下列操作与“渍”和“绞”原理相近的是()A.浸泡过滤

B.煮沸研碎

C.萃取剪断

D.蒸馏捣碎

2.自来水厂常使用氯气消毒,市场上有些小商小贩用自来水充当纯净水出售。下列试剂中,可用来辨其真伪的是()

A .酚酞溶液

B .氯化钡溶液

C .氢氧化钠溶液

D .硝酸银溶液

3.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含0.1mol BaCl 2的溶液中Cl -

数为0.1N A

B .22gCO 2所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

C .11.2LCO 2所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

D .常温下N A 个Cl 2分子所占有的体积为22.4L

4.某同学将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观察到下列现象:银白色→变灰暗→变白色→出现液滴→白色固体,其变质过程中不可能产生的物质是()

A .Na 2O

B .NaOH

C .Na 2CO 3

D .Na 2O 2

5.amol H 2SO 4中含有b 个氧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表示为()A .

4a

b

mol -1B .

4b

a

mol -1C .

a

b mol -1D .

b

a

mol -16.“新冠肺炎”发生后,消毒尤为重要,其中常用的消毒剂为“84”消毒液,市场上销售的“84”消毒液,其商品标识上有如下叙述:①本品为无色溶液,呈碱性

②使用时加水

稀释③可对餐具、衣物进行消毒,可漂白浅色衣服则其有效成份可能是(

A 、Cl 2

B 、SO 2

C 、NaClO

D 、KMnO 4

7.某同学用下列装置进行有关Cl2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Ⅰ图中:实验现象证明氯气无漂白作用,氯水有漂白作用

B.Ⅱ图中:闻Cl2的气味

C.Ⅲ图中:生成棕黄色的烟

D.Ⅳ图中:若气球干瘪,证明Cl2可与NaOH反应

8为探究钠的部分性质,设计实验操作如下:

①向如图所示的试管中加入苯(已知苯的密度为0.86g·cm-3,苯不溶于水);②拔出大头针,使Na(密度为0.97g·cm-3)落入苯中(钠与苯不反应);③从长颈漏斗中

加入MgCl2溶液(密度约为1g·cm-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把MgCl2溶液加入苯中,MgCl2溶液在上层

B.钠一直停留在苯层不发生反应

C.Na在MgCl2溶液与苯的界面处反应,并上下跳动直至消失,下层有白色沉淀产生D.Na在MgCl2溶液底部四处游动,MgCl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

9.下列各溶液中,Cl-浓度最大的是()

A.200ml2mol·L-1MgCl2溶液B.1000ml 2.5mol·L-1NaCl溶液

C.250ml1mol·L-1AlCl3溶液D.500ml3mol·L-1KCl溶液

10.如图装置用来检验氯气的部分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装置A的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汽

B.该实验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

C.装置C中氢氧化钠溶液不能用澄清石灰水代替

D.装置B的现象是干燥布条褪色,湿润布条不褪色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下图是一种实验某气体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图中B为开关。如先打开B,在A处通入干燥的氯气,C中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当关闭B时,C处湿润的红色布条颜色无变化。则D瓶中盛有的溶液可以是()

A.浓硫酸B.饱和氯化钠溶液

C.浓氢氧化钠溶液D.氢氧化钙悬浊液

12.一团棉花包裹少量过氧化钠放在石棉网上,将CO2气体缓缓通入棉花中的过氧化钠上,棉花很快燃烧起来,根据实验分析可知,下列表达不正确的是()

A.CO2对棉花起助燃作用

B.过氧化钠与CO2反应放热

C.反应生成的O2有利于棉花燃烧

D.过氧化钠与CO2反应固体质量增加了

13.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两容器内分别充满NO和CO气体,下列有关两容器中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数相同

B.分子数相同

C.原子数相同

D.气体质量相同

14.将钠和碳分别置于如图所示的两个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完毕冷却至室温后,打开装置中的两个弹簧夹,盛水的试剂瓶中的实验现象是()

A.左导管液面上升,右导管液面无明显变化

B.左导管液面无明显变化,右导管液面上升

C.左、右导管液面均上升

D.左、右导管液面均下降

15.下列物质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的是()

A.液氯

B.新制氯水

C.敞口放置的久置氯水

D.用盐酸酸化的漂白粉溶液

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三、填空题(本题共4个大题)

16.(共10分)如图所示中,A为一种常见的单质,B、C、D、E是含有A元素的常见化合物,其中B为淡黄色固体。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B,

C,D。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17.(共18分)①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甲烷(CH4)和二氧化碳(CO2)中,所含分子数之比为,物质的量之比为,原子数之比是

质量之比是,密度之比为。

②等质量的O2和O3物质的量之比,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之比,

原子数之比是,密度之比为,

18.(共16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探究氯气的化学性质,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已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铜粉放在耐高温托盘内(防止硬质玻璃管炸裂)

(1)为防止铜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加热之前应该进行的操作为

(2)当观察到AgNO3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时,点燃酒精灯加热;写出AgNO3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硬质玻璃管中的反应现象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实验中,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颜色的变化为

(5)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盛水的试管中,溶液最后的颜色为,说明氯气

(填“能”或“不能”)溶于水。

19.(共16分)实验室欲配制250ml1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完成下列填空。

(1)实验步骤如下:

①计算:需要NaOH固体质量为g。

②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固体,称量时要注意两个问题:一要装在烧杯里称,

二要迅速。

③溶解:用量筒量取蒸馏水注入烧杯里,搅拌。

④冷却:将溶液冷却至室温。

⑤移液:将冷却溶液用引流到中。

⑥洗涤:用适量蒸馏水洗涤、2--3次,并将洗涤液注入容量

瓶里。

⑦振荡:手持容量瓶轻轻振荡,使溶液充分混合均匀。

⑧定容:继续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处,改用滴加蒸馏水至刻

度线。

⑨摇匀:盖好玻璃塞,反复上下颠倒,使溶液均匀。

(2)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对所配制的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在

横线上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①定容时俯视

②溶解过程中有少量液体溅出烧杯

③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再加水

④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未倒出

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符合题意。

1-5:ADBDB6-10:CDCAD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15:CD A BC A BD

三、填空题(本题共4个大题)

16、(共10分)(1)A:Na B:Na2O2C:NaOH D:Na2CO3

(2)②:2Na+2H2O=2NaOH+H2↑

(3)③:2Na2O2+2H2O=4NaOH+O2↑

(4)④:2Na2O2+2CO2=2Na2CO3+O2↑

17、(共18分)①1:11:15:31:14:114:11

②3:23:21:12:3

18、(共16分)(1)通入氯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2)Cl2+H2O=HCl+HClO

HCl+AgNO3=AgCl↓+HNO3

(3)剧烈反应,产生棕黄色的烟Cu+Cl2==CuCl2

(4)先变红后褪色

(5)吸收尾气中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Cl2+2NaOH=NaCl+NaClO+H2O

(6)浅黄绿色能

19、(共16分)(1)①10.0⑤玻璃棒250ml的容量瓶

⑥烧杯、玻璃棒⑧1-2cm胶头滴管

(2)①偏大②偏小③偏小④无影响

菏泽市单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质量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9-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七年级数学试题 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0小题,共30分。 1.下列图形中,属于立体图形的是( ) 2.在下列数:+3,+(-2,1),-21,-π,0,9--中,正数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将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根据规划,一带一路地区覆盖总人口约为4400000000人,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 ) A.44×108 B.4.4×109 C.4.4×108 D.4.4×1010 4.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普查方式的是( ) A.了解一批电视机的使用寿命 B.了解全国九年级学生身高的现状 C.检查一枚用于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的各零部件 D.考察人们保护海洋的组织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是负数 B.分数都是有理数 C.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D.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是正数 6.如图,田亮同学用剪刀沿直线将一片平整的树叶剪掉一部分,发现剩下树叶的周长比原树叶的周长要小,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 ). A .垂线段最短 B .经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 C .经过两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 D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7.对于下列各式,其中错误的是( ) A. (-1)2019=-1 B.-12019=-1 C.(-3)2=6 D.-(-2)3=8 8.为了了解2019年某市参加中考的3340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抽查了1000名学生的视力进行统计分析.下面四个判断正确的是( ) A. 334000名学生是总体 B. 每名学生是总体的一个个体 C. 1000名学生的视力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D. 上述调查是普查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五中2020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三次段考试题(含解析)

2020学年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五中高一(下)第三次段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 1 ?下列关于曲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由于物体做曲线运动时速度的方向不断变化,故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动能一定发生变化 C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为零 D.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是恒定的 2. —物体正在匀速下落,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合力对物体功不为零,机械能守恒 B. 合力对物体功为零,机械能不守恒 C. 重力对物体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 D. 重力对物体做正功,重力势能增加 3. 如图所示,两轮用皮带传动,皮带不打滑,图中有 A 、B 、C 三点,这三点所在处 V 、角速度3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A. V A =V B > V c B ? V c > V A > V B C ?3 C <3 A <3 B D.3 C =3 B >3 A 4. 从同一高度以相同的速率分别抛出质量相等的三个小球, 一个竖直上抛,一个竖 直下抛,另一个平抛,则它们从抛出到落地过程中( ) A. 运行的时间相等 B. 加速度相同 C ?落地时的速度相同 D.在空中任意时刻三个物体的机械能相同 的半径「A > r B =r c ,贝U 以下有关各点线速度

5. 在光滑的水平面和粗糙的水平面上各放一个质量相同的木块,在相同的拉力作用 下由静止开始运动,通过相同的位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拉力对木块做的功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较多,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较少 B. 两种情况下拉力对木块做的功一样多 C. 两种情况下木块获得的动能一样多 D. 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获得的动能较多 6. 下列有关天体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第一宇宙速度是发射卫星必须具备的最小发射速度,也是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大运行速度 B. 地球同步卫星必须位于地球赤道的正上方,但高度可以是任意的 C. 在宇宙飞船中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宇航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以宇航员不受地球的吸引力,即重力为零 D. 原来在同一轨道上沿着同一方向绕行的人造卫星一前一后,若要后一卫星追上前 一卫星,只要将后者速率增大一些即可 7. 如果卡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100kW它受到的阻力恒为2.5 X 103N,则这辆卡 车行驶的速度最大能达到() A. 75km/h B. 30m/s C. 25km/h D. 40m/s 8. 如图所示,用细绳系着一个小球,使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不计空气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第五中学【最新】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物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物理学中引入了“质点”、“点电荷”的概念,从科学方法上来说属于() A.控制变量法 B.类比 C.理想化模型 D.等效替代 2.在点电荷Q所形成的电场中某点,放一电荷q受到的电场力为F,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该点的电场强度为E=F q B.该点的电场强度为E=F Q C.撤去电荷q后,该点的电场强度变为零 D.在该点放一个2q的电荷时,该点的电场强度为2E 3.以下四幅图中,表示等量异种点电荷电场线分布情况的是 A.B. C.D. 4.如图所示,先接通K使平行板电容器充电,然后断开K.再使电容器两板间距离增大,则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电容C、两板间电压U、板间场强E的变化情况是() A.C不变,Q变小,U不变,E变小

B . C 变小,Q 变小,U 不变,E 不变 C .C 变小,Q 不变,U 变大,E 变小 D .C 变小,Q 不变,U 变大, E 不变 5.对于电场中A 、B 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势差的定义式A B AB W U q ,说明两点间的电势差AB U 与电场力做功AB W 成正比,与移动电荷的电量q 成反比 B .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将正电荷从A 点移到B 点电场力所做的功 C .将1C 正电荷从A 点移到B 点,电场力做1J 的功,这两点间的电势差为1V D .电荷由A 点移到B 点的过程中,除受电场力外,还受其它力的作用,电荷电势能的变化就不再等于电场力所做的功 6.两个等量异种电荷周围电场的电场线如图所示,a 、b 是两电荷连线上的两点,用 a 、b 分别表示a 、b 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Ea=Eb,两点的电场方向相同 B .Ea=Eb,两点的电场方向相反 C .Ea>Eb ,两点的电场方向相同 D .Ea

人教版高一物理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物理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一块橡皮用细线悬挂于O点,用铅笔靠着线的左侧水平向右匀速移动,运动中始终保持悬线竖直,则橡皮运动的速度 A.大小和方向均不变 B.大小不变,方向改变 C.大小改变,方向不变 D.大小和方向均改变 2.如图所示,一个物体在O点以初速度v开始作曲线运动,已知物体只受到沿x轴方向的恒力F的作用,则物体速度大小变化情况是() A.先减小后增大B.先增大后减小 C.不断增大D.不断减小 3.甲、乙、丙三船在同一河流中渡河,船头和水流方向如图所示,已知三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均大于水流速度v0,则 A.甲船可能垂直到达对岸B.乙船可能垂直到达对岸 C.丙船可能垂直到达对岸D.都不可能垂直到达对岸 4.下列四个选项的图中实线为河岸,河水的流速u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虚线为小船从河岸M驶向对岸N的实际航线,已知船在静水中速度大于水速,则其中正确是() A. B.

C . D . 5.如图所示,在一次救灾工作中,一架沿水平直线飞行的直升机A ,用悬索(重力可忽略不计)救护困在湖水中的伤员B .在直升机A 和伤员B 以相同的水平速度匀速运动的同时,悬索将伤员吊起,在某一段时间内,A 、B 之间的距离以l =H -t 2(式中H 为直升机A 离地面的高度,各物理量的单位均为国际单位制单位)规律变化,则在这段时间内 A .悬索的拉力等于伤员的重力 B .伤员处于失重状态 C .从地面看,伤员做速度大小增加的直线运动 D .从地面看,伤员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6.质量为2kg 的物体在xoy 平面上运动,在x 方向的速度—时间图像和y 方向的位移—时间图像如题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前2s 内质点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B .质点的初速度为8m/s C .2s 末质点速度大小为8m/s D .质点所受的合外力为16N 7.如图,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在斜面底端A 点正上方高度为6 m 处的O 点,以1 m/s 的速度水平抛出一个小球,飞行一段时间后撞在斜面上,这段飞行所用的时间为 (210/g m s ) ( )

最新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

一、单选题 1.已知,,则= A. B. C. D. 2.已知点,,则直线的斜率是() A.1 B.-1 C.5 D.-5 3.函数的定义域为() A. B. C. D. 4.函数f(x)=(m2-m-1)x m是幂函数,且函数f(x)图象不经过原点,则实数m=()A. B.1 C.2 D.或2 5.已知函数,则() A. B.8 C. D. 6.已知函数f(x)=3ax-1-2a在区间(-1,1)上存在零点,则() A.或 B. C.或 D. 7.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关于平面的对称点为点,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点,则间的距离为( ) A. B. C. D. 8.圆:和圆:=0交于A,B两点,则AB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是( ) A.x+y+3=0 B.2x-y-5=0 C.3x-y-9=0 D.4x-3y+7=0 9.一个多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视图是正方形,侧视图是等腰三角形,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A .168 B .98 C .108 D .88 10.直线与 、 为端点的线段有公共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A . B . C . D . 11.已知函数且在上为减函数,则的取值范围为( ) A . B . C . D . 12.已知为定义在上的奇函数,,且对任意的 时,当 时, 则不等式 的解集为(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 13.若函数 ,则________. 14.已知一圆经过两点,且它的圆心在直线 上,则此圆的方程为 ______。 15.若关于的方程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16.设点P 是函数y =点()(),3Q a a a R -∈,则PQ 的最小值__________.

关于单县近年来发展的调查报告

关于单县近年来发展的调查报告 调查人:刘衡指导教师:陈卓 调查时间:2011年8 月 1 日至8月5日 调查地点:山东省单县 调查情况介绍: 今年是建党90周年,回顾这90年中的点点滴滴,党的发展令人刮目相看。 回首眺望走过去的历程,却是那样的曲折不平坦。你看那洒满鲜血的路上,一个个脚印记载着多少风雨与沧桑。两次的世界大战,翻天覆地的解放战争,无数的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才赢得了国家的独立和民 族的解放? 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我们要在党的指引和领导下,为伟大的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虽然一直以来单县并不富裕,但近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单县人民艰苦奋斗、努力拼搏,在经济、政治、环境等方面取得了可观的发展。目前,单县正在各级领导的带领下,向由贫穷县到富裕县,从县到县级市的转变。单县人民在党的光辉旗帜的领导下,奋勇前进! 调查内容: 近年来,在山东省、菏泽市、单县的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单县的经济建设、民生建设、环境建设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行政区划: 2000年,千禧年,单县开始迈入经济发展的正轨. 2001年,单县辖14个镇、6个乡:时楼镇、单城镇、莱河镇、孙溜镇、郭村镇、高韦庄镇、浮岗镇、黄岗镇、杨楼镇、蔡堂镇、朱集镇、终兴镇、徐寨镇、李新庄镇、谢集乡、高老家乡、曹庄乡、龙王庙乡、张集乡、李田楼乡。 2002年5月14日,省政府批复同意:单县撤销龙王庙乡,设立龙王庙镇,其行政区域和人民政府驻地不变。截至2002年12月31日,单县辖16个镇、4个乡。县政府驻地原单城镇于2007年撤销,现设为南城、北城、东城、园艺四个街道办事处。县城区面积108.2平方公里,人口30.8万人,其中非农产业人口28万人。 2010年10月撤销李田楼乡,以其原行政区域设立李田楼镇,镇政府驻原李田楼乡政府驻地;撤销谢集乡,以其原行政区域设立谢集镇,镇政府驻原谢集乡政府驻地;撤销孙溜镇,以其原行政区域设立东城街道办事处,办事处机关驻孙溜镇政府驻地。 至此,单县已有四个街道办事处,即南城街道办事处,北城街道办事处,园艺

2020-2021学年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五中2019级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及解析

2020-2021学年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五中2019级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 理科综合化学试卷 ★祝考试顺利★ (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 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C. “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D. 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答案】D 【详解】A. 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A项正确; B. 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项正确; C. “蜡炬成灰”指的是蜡烛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属于氧化反应,C项正确; D. 高级脂肪酸酯不属于高分子聚合物,D项错误; 答案选D。 2. 下列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情况符合如图所示的是 A. 2Al+Fe 2O 3 高温 2Fe+Al 2 O 3 B. C+H 2O 高温 CO+H 2 C. CH 4+2O 2 =CO 2 +2H 2 O D. HCl+NaOH=NaOH+H 2 O

【答案】B 【详解】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反应为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A. 反应2Al+Fe 2O 3 高温 2Fe+Al 2 O 3 为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选项A错误; B. 反应C+H 2O 高温 CO+H 2 是吸热反应,选项B正确; C. 反应CH 4+2O 2 =CO 2 +2H 2 O是燃烧反应,燃烧反应是放热反应,选项C错误; D. 反应HCl+NaOH=NaOH+H 2 O是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3. 已知25℃、101kPa下,1g液态甲醇(CH 3 OH)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23kJ,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2CH 3OH(l)+3O 2 (g)=2CO 2 (g)+4H 2 O(l) △H=-23kJ·mol-1 B. 2CH 3OH(l)+3O 2 (g)=2CO 2 (g)+4H 2 O(g) △H=-1472kJ·mol-1 C. 2CH 3OH(l)+3O 2 (g)=2CO 2 (g)+4H 2 O(l) △H=+1472kJ·mol-1 D. 2CH 3OH(l)+3O 2 (g)=2CO 2 (g)+4H 2 O(l) △H=-1472kJ·mol-1 【答案】D 【详解】2mol液体CH 3 OH的质量为2mol×32g/mol=64g,所以25℃、101kPa下,2mol液体甲醇完全燃烧方出的热量为64×23kJ=1472kJ,放热反应焓变小于零,所以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CH 3OH(l)+3O 2 (g)=2CO 2 (g)+4H 2 O(l) △H=-1472kJ·mol-1,故答案为 D。 4. 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一定处于周期表ⅡA族 B. 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可以寻找合金材料 C. 某元素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63,则它是第六周期副族元素 D. 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种元素,副族元素没有非金属元素 【答案】C 【详解】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不一定处于周期表ⅡA族,如氦在0族、第Ⅷ族的铁等,故A错误; B.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可以寻找半导体材料,在过渡元素中寻找制造催化剂元素及制造高温、耐腐蚀合金材料,故B错误;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 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有关区域及其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地区就是一个区域,各区域间没有明显的差异 B.有人类居住的地方就是一个区域,认识了这里的人,也就知道了该区域的特点 C.区域内部没有明显差异,因此,很难形成区域特点 D.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 2. 下表表示影响四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区位因素(★的多少表示优势的大小),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如果四个区域分别是我国黑龙江、上海、四川和香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上海,交通位置好,国际大都市,信息通达 B.②是四川,自然资源丰富,交通较落后 C.③是四川,因人口的大量外流,劳动力资源缺乏 D.④是黑龙江,除自然资源缺乏外,其他发展经济的条件都比较好 【小题2】若四个区域表示四个不同的国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①可能是发展中国家B.②可能为发展中国家 C.③既可能是中国,也可能是澳大利 D.④既可能是日本,也可能是俄罗斯亚

3.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上图图序与区域搭配正确的是( ) A.①东北平原②长江中下游地区③南部沿海地区④黄河中下游地区 B.①长江中下游地区②南部沿海地区③黄河中下游地区④东北平原 C.①南部沿海地区②黄河中下游地区③东北地区④长江中下游地区 D.①长江中下游地区②黄河中下游地区③东北平原④南部沿海地区 【小题2】①②两地农业生产方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的差异B.热量的差异C.水分的差异D.土壤的差异【小题3】①②两地都有棉花种植,两地相比,②地的优势气候条件是( ) A.春季多雨,利于棉苗的生长B.夏季多雨,利于棉花的生长 C.秋季“秋高气爽”,利于棉花的收摘D.春季降水少,利于棉苗的生长 4.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局部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上图() A.甲地降水主要受冬季风影响B.乙地多发赤潮 C.丙是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基地D.丁地冬小麦产量全国居首 【小题2】丙工业基地() A.石油是核心优势资源B.轻工业发达 C.海河水资源丰富D.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后裔.(yì)汨.(mì)罗江枷.(jiā)锁溘.(hè)然长逝 B、旌.(jīng)旗抛锚.(máo)殷.(yīn)红自怨自艾.(yì) C、谥.(yì)号逡.(qūn)巡取缔.(dì)刚愎.(bì)自用 D、猝.(cù)发肇.(zhào)锡缇骑 ..(tíjì)否.(Pǐ)极泰来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迟暮僵硬斡旋迁移默化 B、逡巡户牖骷髅舐犊情深 C、滞笨苍穹庚寅直接了当 D、撕打枷锁招展沁人肺腑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要更好地理解肖邦音乐同波兰风光的联系,可以说任何地方也无法同这朴素的马佐夫 舍的村庄——热那佐瓦沃拉相比了。乍一看,这种说法或许显得有些荒诞不经 ....。 B、尤其是黄昏时分,水面散发出阵阵幽香,宛如船歌的一串琵音,而那银灰、淡紫的亭 亭玉立的树干,排列得整整齐齐,有条不紊 ....,宛如f小调叙事曲开头的几节。 C、清风徐来,树影婆娑,花园里充满了簌簌的声响。这簌簌声,这芬芳的香味,使我们 心荡神驰,犹如是在聚精会神地倾听这匠心独运 ....的音乐的悠扬的旋律,清丽的和声。 D、上有危崖如欲倾坠,下有深潭不可逼视。轰隆的巨响,震耳欲聋 ....,游人打着手势在夸张地交谈,却好像失去了声音。 4、下列各句中,没有 ..语病的一句是 A、语文课堂其实就是微缩的社会言语交际场,学生在这里学习将来步入广阔社会所需要的言语交际本领与素养。 B、王夫人丧子后好不容易再次得子,无论从母性本能还是从自身权益出发,王夫人对宝玉都弥足珍贵。 C、几天前,他刚接待过包括省委书记在内的一批省市领导来到县里,专门调研返乡农民工问题。 D、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科学无禁区,不过并非没有科学伦理的规范。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毋庸____________,法兰西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②小男孩一下子___________索然了,站在那里没有目标地东张西望。 ③当浮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时,物体上浮,_____________-物体下沉。 A、置疑兴味反之 B、质疑趣味反之 C、质疑趣味否则 D、置疑兴味否则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的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般墓碑记通常记述死者的姓氏籍贯、生平事迹、生卒年寿等大概情况,但是《五人墓碑记》站在历史的高度,突出赞颂五位义士强权英勇不屈的反抗精神,深刻阐发“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重大意义。通过这篇碑记,作者也表明了自己的政治立场和历史观。B、《离骚》是屈原的诗歌总集,由西汉刘向编辑,东汉王逸作章句。C、艾青,原名蒋海澄,其成名作是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D、普希金,俄罗斯人诗人,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奠基者和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 二、现代文阅读(共16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7-9题。

2019年山东省菏泽市单县第五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

2019年山东省菏泽市单县第五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期 末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DNA的基本单位的组成成分是( )。 ①核糖②脱氧核糖③磷酸④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⑤胸腺嘧啶⑥尿嘧啶A.①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⑥ 参考答案: C 2. 有关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膜载体蛋白的合成不需要ATP B.葡萄糖跨膜运输不需要载体蛋白 C.线粒体外膜与内膜的主要功能不同 D.变形虫和草履虫的细胞膜基本组成成分不同 参考答案: C 3. 用下列哪种情况的肺炎双球菌感染健康小鼠会使之死亡 A.加热杀死的多糖荚膜 B.活的,但缺乏多糖荚膜 C.加热杀死的有荚膜肺炎双球菌和活的缺乏荚膜肺炎双球菌混合物 D.既缺乏多糖荚膜又加热杀死的 参考答案: C 4. 某蛋白质分子含有a条肽链,共由b个氨基酸构成。如果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c,则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以及水解时需要的水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

A.b(c-18)+18a和18(b-a)B.b(c+18)+18a和18(a+b) C.b(c-18)-18a和18(a-b)D.b(c+18)-18a和18(b-a) 参考答案: A 5. 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①蓝藻②酵母菌③草履虫④念珠藻⑤发菜⑥青霉菌⑦噬菌体⑧肺炎双球菌 A. ①⑧ B. ①②④⑤ C. ①④⑤⑧ D. ①④⑤⑥ 参考答案: C 蓝藻是原核生物,①正确;酵母菌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②错误;草履虫是单细胞原生动物,属于真核生物,③错误;念珠藻是一种蓝藻,属于原核生物,④正确;发菜是一种蓝藻,属于原核生物,⑤正确;青霉菌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⑥错误;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⑦错误;肺炎双球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⑧正确。综上所述,属于原核生物的有①④⑤⑧,故选C。 6. 下列物质在核糖体内合成的是( ) ①性激素②胰岛素③淀粉④唾液淀粉酶⑤纤维素 A.①② B.②③C.②④D.②⑤ 参考答案: C 7. 下列物质中属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是: 参考答案: C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C项中的物质有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的氨基和羧基,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卷

高一(下)学期英语月考试卷 满分:150分时间:100分钟 第一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第一节阅读理解(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A Ireland has had a very difficult history. The problems started in the 16th century when English rulers tried to conquer(征服) Ireland. For hundreds of years, the Irish people fought against the English. Finally, in 1921, the British government was forced to give independence to the south of Ireland. The result is that today there a re two ―Irelands‖. Northern Ireland, in the north, is part of the United Kingdom. The Republic of Ireland, in the south, is an independent country. In the 1840s, the main crop, potatoes,was affected by disease and about 750,000 people died of hunger. This, and a shortage (短缺) of work, forced many people to leave Ireland and live in the USA, the UK, Australia and Canada. As a result of these problems, the population fell from 8.2 million in 1841 to 6.6 million in 1851. For many years, the majority of Irish people earned their living as farmers. Today, many people still work on the land but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moving to the cities to work in factories and offices. Life in the cities is very different from life in the countryside, where things move at a quieter and slower pace. The Irish are famous for being warm-hearted and friendly, Oscar Wilde, a famous Irish writer, once said that the Irish were ―the greatest talkers since the Greeks‖,Since independence, Ireland has revived(复兴) its own culture of music, language, literature and singing. Different areas have different styles of old Irish songs which are sung without instruments. Other kinds of Irish music use many different instruments such as the violin, whistles, etc. 1.What does the author tell us in Paragraph 1? ________ A. How the Irish fought against the English. B. How two ―Irelands‖ came into being. C. How English rulers tried to conquer Ireland. D. How Ireland gained independence. 2.We learn from the text that in Ireland________. A. food shortages in the 1840s led to a decline(下降)in population B. people are moving to the cities for lack of work in the countryside C. it is harder to make a living as a farmer than as a factory worker D. different kinds of old Irish songs are all sung with instruments 3. What can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text? ________ A. Life in Ireland B. A Very Difficult History C. Ireland, Past and Present D. The Independence of Ireland B When newspapers and radio describe the damage caused by a hurricane named Hazel, girls named Hazel are probably teased(取笑)by their friends. To keep out of trouble, the Weather Station says,‖ Any resemblance between hurricane names and the names of particular girls is purely accidental.‖ Some women became angry because hurricanes are given their names, but many other women are proud to see their names make headlines. They don’t even care that they are the names of destructive storms. Because more women seem to like it than dislike it, the Weather Station has decided to continue using girl’s names for hurricanes. In some ways a hurricane is like a person. After it is born, it grows and develops, then becomes old and dies. Each hurricane has a character of its own. Each follows its own path through the world, and people remember it long after it gone .So it is natural to giv e hurricanes’ names, and to talk about them almost if they were alive. 4. What happens to girls named Hazel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________ A. Others often make fun of them. B. The Weather Station look for them. C. They suffer from hurricanes. D. T hey can’t find boyfriend. 5. The underlined word ―resemblance‖ probably means ______ A. trouble B. difference C. sameness D. success 6.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is more reasonable? ________ A. Some women feel unhappy because hurricanes are given their names. B. A lot of women complain of the Weather Station. C. Many women want to be known. D. All the hurricanes are caused by women. 7. It is natural to give hurricane names because ______ A. they become old and die B. each hurricane has its own character C. each hurricane has its own day to come D. all of them should be remembered C Do you want to improve the way you study? Do you feel nervous before a test? Many students say that a lack of concentration (注意力) is their biggest problem. It seriously affects their ability to study, so do their test results. If so, use these tips to help you. Study Techniques ●You should always study in the same place. You shouldn’t sit in a position that you u se for another purpose. For example, when you sit on a sofa to study, your brain will think it is time to relax. Don’t watch TV while you are studying. Experts warn that your concentration may be reduced by 50 percent if you attempt to study in this way. Always try to have a white wall in front of you, so there is nothing to distract (make less concentrated) you. Before sitting down to study, gather together all the equipment you need. Apart from your textbooks, pens, pencils and knives, make sure you have a dictionary. If your study desk or table is needed when you are not studying, store all your equipment in a box beside it. ●Your eyes will become tired if you try to read a text which is on a flat surface. Position your book at an angle of 30 degrees. ●Be r ealistic and don’t try to complete too much in one study period. Finish one thing before beginning another. If you need a break, get up and walk around for a few minutes, but try not to telephone a friend or have something to eat. Test-taking Skills ●All your hard work will be for nothing if you are too nervous to take your test. Getting plenty of rest is very important. This means do not study all night before your test! It is a better idea to have a long-term study plan. Try to make a timetable for your study which lasts for a few months. ●Exercise is a great way to reduce pressure. Doing some form of exercise every day will also improve your concentration. Eat healthy food too. ●When you arrive in the examination room, find your seat and sit down. Breathe slowly and deeply. Check the time on the clock during the test, but not too often. Above all, take no notice of everyone else and give the test paper your undivided attention. 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You sh ould study in a different place every day, so you don’t get bored. B. Your concentration will improve if you study and watch TV at the same time. C. Check the time during the exam at a certain time. D. Staying up all night and studying is tiring, but you will learn a lot using this method. 9.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it‖ in the paragraph3 refer to?

2017学年山东省菏泽市单县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带答案

2016-2017学年山东省菏泽市单县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3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是5的平方根B.﹣3是﹣27的立方根 C.4的平方根是16 D.(﹣2)2的算术平方根是2 2.(3分)下列说法不一定成立的是() A.若a>b,则c﹣a<c﹣b B.若c﹣a<c﹣b,则a>b C.若a<b,则ac2<bc2D.若ac2<bc2,则a<b 3.(3分)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给出下列四个条件:①AD∥BC;②AD=BC;③OA=OC;④OB=OD 从中任选两个条件,能使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的选法有()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4.(3分)一次函数y=kx﹣k(k≠0),若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该函数的图象不经过()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5.(3分)如图,在△ABC中,AB=8,点D、E分别是AB、AC的中点,BF平分∠ABC交DE于F,则DF的长是() A.2 B.2.5 C.3 D.4 6.(3分)下列各组二次根式化简后,被开方数不相同的一组是() A.和B.和C.和D.和 7.(3分)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B.+==2 C.=9 D.﹣==3 8.(3分)如图是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当y<2时,x的取值范围是()

A.x<1 B.x>1 C.x<3 D.x>3 9.(3分)如图,等边△ABC沿射线BC向右平移到△DCE的位置,连接AD、BD,则下列结论: ①AD=BC;②BD、AC互相平分;③四边形ACED是菱形.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0 B.1 C.2 D.3 10.(3分)如图,在4×4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左上角阴影部分是一个以格点为顶点的正方形(简称格点正方形).若再作一个格点正方形,并涂上阴影,使这两个格点正方形无重叠面积,且组成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则这个格点正方形的作法共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1.(4分)在同一数轴上表示2的点与表示﹣的点之间的距离是.12.(4分)若不等式组有四个整数解,则m的取值范围是.13.(4分)计算:=. 14.(4分)函数y=x+1的图象与x轴、y轴围成三角形的面积为.15.(4分)如图,四边形ABCD是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且AB=BC,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使四边形ABCD成为菱形.(只需添加一个即可).

【精品】2016年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五中高考物理模拟试卷(3月份)含答案

2016年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五中高考物理模拟试卷(3月份)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分)转笔(Pen Spinning)是一项用不同的方法与技巧、以手指来转动笔的休闲活动,如图所示.转笔深受广大中学生的喜爱,其中也包含了许多的物理知识,假设某转笔高手能让笔绕其上的某一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有关该同学转笔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笔杆上的点离O点越近的,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越小 B.笔杆上的各点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由万有引力提供的 C.若该同学使用中性笔,笔尖上的小钢珠有可能因快速的转动做离心运动被甩走 D.若该同学使用的是金属笔杆,且考虑地磁场的影响,由于笔杆中不会产生感应电流,因此金属笔杆两端一定不会形成电势差 2.(6分)如图所示,A、B两质点以相同的水平速度v抛出,A在竖直平面内运动,落地点在P1;B在光滑的斜面上运动,落地点在P2,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的运动时间相同B.A、B沿x轴方向的位移相同 C.A、B落地时的速度相同 D.A、B落地时的动能相同 3.(6分)观察“嫦娥三号”在环月轨道上的运动,发现每经过时间t通过的弧长为l,该弧长对应的圆心角为θ(弧度),如图所示.已知引力常量为G,“嫦娥三

号”的环月轨道可近似看成是圆轨道,由此可推导月球的质量为() A.2πB.C.D. 4.(6分)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的粒子(不计重力),从静止开始经电压U加速后,沿水平方向进入一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B 中,带电粒子经过半圆到A点,设OA=y,则能正确反映y与U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A. B. C.D. 5.(6分)如图,正方形区域ABCD中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个带正电粒子(不计重力)以一定速度沿AB边的中点M垂直于AB边射入磁场,恰好从A点射出,则() A.若该粒子从A点射入,粒子将从M点射出 B.仅增大该粒子的速度,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将变小 C.若将该粒子速度增大为原来的2倍,粒子将从D点射出 D.仅增大磁感应强度,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将增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