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溪湿地旅游现状调查

西溪湿地旅游现状调查

西溪湿地旅游现状调查
西溪湿地旅游现状调查

杭州西溪湿地旅游现状调查

一.杭州西溪湿地的现状

(一)西溪湿地简介

西溪湿地位于杭州西北,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明清时期,西溪已是一个著名风景区,与杭州西湖、西冷并称为“杭州三西”,享有“副西湖”的美称。西溪湿地作为全国大中城市中唯一的城市湿地,水资源、多种植被和水生动物资源保存完好,2007年2月份,被国家林业局认定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二)西溪湿地规划目标

湿地公园发展规划总目标为:全面加强湿地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特性和基本功能,保持和最大限度地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各种功能和效益,保证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其造福当代、惠及子孙。

1、与西溪湿地公园各区块和谐共生、互利互依,促进公园的整体性;

2、在具有自然生态美感的景观基调下,加强个性文化、原生文化的挖掘,延续其历史人文脉络;

3、完善与湿地功能相适应的基础设施;

4、促进湿地范围内及周边区域的经济转型与发展,塑造人地和谐的典型示范区

(三)西溪湿地基本规划原则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承担着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进行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生态旅游四大任务,其规划建设目标是合理平衡这四大任务,提出适合的自我健全目标和社会作用目标。

1.坚持生态优先原则

湿地具有保持水土、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湿地公园的建设中,坚持生态优先原则。

2.最小干预原则

西溪湿地历经了上千年的发展,是湿地生态体系与人类农耕、渔耕文化交合演替而形成,具有非常突出的独特性。在湿地公园的建设中将尊重这一特性,尊重湿地自然生态的演替过程,尊重人类在西溪湿地上千年的渔耕文化、农耕文化的历史积淀。湿地的建设坚持最小干预原则。

3.修旧如旧原则

西溪历经了上千年的人文积淀。现在遗存的庵堂、古民居、古桥、河埠及诗词碑刻,是西溪历史发展的见证,在本次建设中应予保留、维护、修缮。坚持修旧如旧原则,不仅是指建筑物、构筑物,同时广义上泛指原生湿地环境、湿地景观的修复与营建。

4.注重文化原则

西溪深厚的历史人文积淀,在历史上曾是中国词人圣地。文人雅客的种种痕

迹触手可及,她也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文化,世人称之为“最后的江南水乡”。因为具有丰富浓厚的宗教文化、佛道文化、社会文化等资源,又被称为“文化西溪”。在湿地公园的建设中,文化性是必须注重与突出的。

5.可持续发展原则

保护湿地,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状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在湿地公园的建设中,必须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正确处理好湿地保护与开发利用、近期利益与长远效益的关系。

6.以人为本原则

目前湿地公园三期涉及五常村、友谊村的近千户村民,涉及人口3900多人。在三期的保护建设中必须注意保护村民的合法利益,合理协调三期保护建设与农民利益之间的关系。事实上区块内农民的根本利益(经济收入提高、生活环境改善、生活质量提高)与湿地的保护建设目标是一致的。在湿地的保护建设中应针对农民拆迁安臵出台相关政策,保护农民利益,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二、杭州西溪湿地开发中存在问题1

(一)原住居民的“撤村建居”与“农转非”问题

2004年1月8日,杭州市政府决定成立由杭州市副市长项勤为总指挥、西湖区副区长黄春雷为副总指挥的“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建设指挥部”,成员由杭州市计委、建委、旅游委、财政局、规划局、西湖管委会、国土局、林水局、环保局等单位负责人担任。

有如此众多政府部门协力,相关征地拆迁审批异常迅速。2004年2月11日,杭州市政府发出《关于先行收购蒋村乡周家村等撤村建居村土地的批复》。这份标为“杭政函(2004)21号”的文件宣布:“同意杭州市土地储备中心对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前期涉及的蒋村乡周家村、王家桥、深潭口、三深等四个已完成撤村建居村约373.6531公顷(合计5604.8亩)土地先行收购。”

杭州市政府在回应当地农民和外界的种种质疑时,一再引证西溪湿地公园一期工程征地数千亩的另一个理由:上述四个村已经完成“撤村建居”。依照《〈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条第五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全部成员转为城镇居民的,原属于其成员集体所有的土地归国家所有”——因此,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征地符合法律规定。

2005年6月12日,浙江省国土资源厅据此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撤村建居土地管理工作的意见》,亦明确规定:“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规划近期建设用地范围内,土地被征收后剩余的人均耕地在0.2亩以下的行政村,经依法批准撤村建居,全部成员转为城镇居民的,其剩余集体所有土地可以依法征收为国有土地。”也就是说,只有在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人均耕地在0.2亩以下的行政村,才能实行撤村建居并征收剩余的集体土地。

以此为据,西溪湿地范围内几乎所有的行政村的农民,人均耕地多在1亩以上,显然不适合通过集体“农转非”和“撤村建居”的“创新”征用其土地。“西溪湿地公园一期工程征地发生在上述解释颁布前,尚可不受约束,那么正在进行的二期工程就不应该继续援用这种手法。”一位专家评述说。

(二)强制拆迁

杭州市政府给出的征地拆迁的又一个理由是,“农民高层公寓用地已经通过国土资源部审批”。据杭州市官方提供的资料,2005年8月18日,国土资源部《关于杭州市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及拆迁复建农居公寓工程建设用地的批复》(国土资函(2005)699号),批准杭州市拆迁安臵用地67.0193公顷(合计1005亩)。

但是,有土地法律学者认为,由于西溪农民并不符合撤村建居的条件,上述文件自然不应成为当地政府征用农地和强制拆迁农民房屋的依据;同时,征地和拆迁发生在2004年上半年,而上述审批却是一年后的事情,岂能将此审批“追溯”为征地和拆迁的依据。

1钱江晚报,https://www.doczj.com/doc/d615437212.html,,2007.01.11

为了加快征地拆迁进度,当地政府多方设法。在采访中,记者看到西湖区蒋村乡党委、政府2004年4月28日联署的一份文件,名为“关于群策群力加快征迁工作的意见”。该文件要求蒋村乡所有机关干部“如实填报”在征地拆迁范围内的亲戚,并要求在三天内做好该亲戚的工作,确保房屋拆迁的“及时丈量、评估、签约”,如未能完成,“将停止单位工作”,并给予“相关行政处分直至辞退处理”。

这份文件被当地农民称为有“株连九族”之功,亦确有人“以身试法”——西湖区蒋村乡政府经济发展办公室原聘用干部周玉法,家住周家村,由于没有按时签订房屋拆迁补偿安臵协议,被乡政府辞退。

正是在这样的政策攻势下,仅仅半年时间,蒋村乡一期工程涉及的650户拆迁对象,便有630户签订了拆迁协议。

西湖区蒋村乡三深村农民沈炳炎告诉《财经》记者:“对坚持不搬的人家,从2005年上半年起,政府断了电,村民没办法抽水种地,稻田都荒了。现在全村房屋大多已经拆掉了。”

据当地房地产界业内人士透露,这些农民世代耕种和居住的土地,目前市场价至少每亩500万元以上,但政府的征地成本只有不到10万元,不及土地市场价的2%。

据记者了解,上述蒋村乡四个村的农地征用,按照各村人均土地面积,征地补偿的费用有所不同。最低的为每人4.8万元,最高的为每人7万元。这些补偿费用中,其中有3万元属于劳动力安臵补助费,还有很少的青苗补偿费和地上附着物补偿费。又据当地农民反映,政府对农民房屋的拆迁补偿标准为每平方米600元左右。当地市场房价每平方米则在5000元以上。“我们的地和房子怎么这么便宜呢?”沈炳炎对《财经》记者说。

因动迁不力而被辞退的西湖区蒋村乡政府经济发展办公室干部周玉法,最终也还是搬家了。他的原住房建于2003年,是一座漂亮的五层小楼。他告诉《财经》记者:“我们家的房子原来是550平方米,政府说有200多平方米是违章建筑,只按300平方米给了补偿。安臵房也只补了225平方米,没有做到'拆一补一'。”

(三)环境保护势在必行

一位早在十余年前就呼吁保护西溪湿地,并参与西溪规划的浙江工业大学规划专家说:“我原以为西溪公园会和美国的国家公园一样,是自然保护区的概念。”可是,当施工队进入后,他才发现与他原先想象的大不一样:四十几个施工队同时进入现场,用的都是大型设备。为方便电动船进入,浅沼和小溪成了宽阔的水道;原本曲折起伏、泥土有弹性的小径,被平整的碎石路和石板路取代。核心区一半的地形地貌都被改变了。

“以前,农民用树桩子打入泥土作为驳岸,现在兴建了许多新建筑,这些地方多用平整的机制石料来建驳岸。水和土之间由此被隔绝了,很多水生动物、微生物的生存可能会成为问题。”这位专家指出。

一位曾参与公园建设的专家告诉记者,为了保证游船四季进出便捷,在枯水季节也能航行无阻,公园管理方用水闸将四面的进出水口封死,人为将西溪水位提高一米。这使得西溪的芦苇因浸泡时间太久,曾出现大片死亡。他还认为,这样一来水体缺乏流动性,愈趋浑浊了。

(四)资源开发定位与实际操作不符

西溪自古就是隐逸之地,被文人视为人间净土、世外桃源。秋雪庵、泊庵、梅竹山庄、西溪草堂在历史上都曾是众多文人雅士开创的别业,他们在西溪留下了大批诗文辞章。

在开发原则中,将其生态旅游与文化旅游的开发在了同等高度上。但在实际操作中,更多的是生态观光旅游,而忽略了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留。

三、杭州西溪湿地资源开发的对策与建议

(一)提高政府重视,又好又快地推进。

作为一项集湿地保护、环境教育、文化挖掘、生态旅游和可持续利用的示范工程,西溪湿地的建设保护得到了杭州市上下的关注。在建立相当区一级的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指挥部的基础上,尊崇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认真落实“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规划,加强群众工作,妥善处理拆迁事宜,使西溪湿地建设迅

速推进。

(二)生态第一,最小干预。

西溪湿地的保护开发也经历了招商引资的过程,但在最后,杭州市政府承担了西溪湿地保护的所有建设资金。招商引资固然也可以开发西溪,但是如果由社会资金来进行西溪建设保护,必然需要给予开发商回报,这样就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使保护区过度商业化的行为,最终对湿地产生破坏。从小的方面看,西溪湿地一期工程中的很多做法也都体现了生态第一,最小干预的原则,如工程摒弃了生硬的石坎,采用了柳树桩的生态护坎,这种原生态的驳坎方式非常有利于泥鳅、黄鳝类生物的生存;又如营造大水面、浅滩和水草地,通过增加水、陆关系的变化形式,使更多的植物、昆虫和鸟类能在西溪找到合适的生存、繁殖地;种植本土植被,竟可能小地改变对环境生态系统。

(三)注重文化,和谐统一。

“将清雅秀丽的湿地景观与底蕴深厚的历史人文景观保护相融合,建设以利用、研究、游览为特色的近郊风景型保护区。”这是杭州市对西溪湿地的定位。因此,在坚持生态第一的原则下,西溪湿地在建设保护工程中,还应十分注重对文化的挖掘和保护。西溪本身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据史料记载,康熙、乾隆等帝王,苏轼、米芾、唐伯虎、郁达夫、徐志摩等名人都曾游览过西溪,并留下不少诗文和书画作品。与此同时,西溪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龙舟胜会、河渠行舟、碧潭网鱼、竹林挖笋等民俗,极富江南水乡的田园气息。经过前期考证,西溪湿地的越剧首演地、词人圣地、“水浒”孕育地、文人逍遥地、民俗文化浓缩地的地位渐渐得到诸多专家、学者的证实。目前,西溪湿地七个胜景遗迹的考证研究成果,已在设计施工中分别得以体现。

为了更好地展现西溪湿地文化,应注重多样的文化表现形式,在传统的表现形式上予以创新,凸显出西溪湿地文化有别于其他文化的特色。

(四)加强政府、群众之间的合作。

西溪湿地本就是国家所拥有的湿地,国有的资源,尽管在先前开发中,开发方与群众产生了一定的冲突。原住居民身上具有土生土长的西溪气息,作为能动性主题,他们比外聘人员更能体现这种湿地文化。而且鼓励当地居民参与到湿地公园的管理与环境保护中,不仅能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也能解决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但是,双方若能平和地谈判、合作,不仅有利于西溪湿地旅游的发展,也有利于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大效益地取得经历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提高对西溪湿地开展生态旅游的认识。

保护西溪湿地,对于维护杭州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状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湿地是一个新名词,对湿地的认识还很不全面。特别是对湿地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认识还不十分全面,因此,有必要从现在开始,切实加大对保护西溪湿地湿地的宣传力度,同时根据国务院国办发文件精神,出台有关保护西溪湿地的相关规定和具体措施,正确处理好湿地保护与开发利用、近期利益与长远效益的关系,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将开发与保护有机的结合起来。改变原有的高强度的土地围垦、养殖为主的开发利用方式,代之以发展生态旅游、休闲渔业、有机农业等绿色产业。

四、总结

西溪湿地作为杭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杭州市的特色旅游资源,也是最大的湿地旅游资源,它的开发建设,既是保护的需要,同时也是开发生态旅游的需要。

在旅游资源开发中,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旅游地生态文化保护尤为重要。遵循保护开发并重的原则,打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最大化,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五、感悟

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我们发现做每件事之前我们总习惯把过程看得过于简单,认为某件事只要自己努力去做了就一切OK了,可一系列的事实证明“计划终究赶不上变化,期望往往不会是最后想要的结果!”这次做调查问卷之前,由于个人觉得我们的活动很有意义,于是就偏执地认为一定可以顺利完成预期的目标,可是在实践中我却饱尝了失望滋味,过程中存在太多未知数。

风尘仆仆的游客,永远是忙碌的,可能他们的眼里只有西溪优美的风景,而我们只是空气而已,不然为什么当他们经过我身旁时,满脸上都述说着漠然?记得出发之前做的最坏打算也只是得到游客婉然一笑的委婉拒绝罢了。

不知道自己走完全程的勇气来自何方,也许那些相比过程中的所得早已有些无关紧要了。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其实一直以来自己执着的那些事,只要心胸放大点,再重要的也很平常。”调查刚开始,我们便被无数人给拒绝了,当时真是苦不堪言,心中老想着“怎么他们都那么无情,天那么热,也不同情我们一下,至少看我们一眼也好啊!”可他们就是他们,有自己忙碌的事,我们就是我们,有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可能刚被拒绝时我们还是满脸尴尬,不知该如何去面对那丢脸的事,可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可能出于报复,也许只是无奈,不管别人理不理我,我们都会若无其事地对匆匆远去的背影笑着说声“谢谢”,然后不再去注视那个模糊的背影。说实话整个活动过程的条件有些艰辛,但是我们却学会了忍耐,忍耐别人对你所做努力的不屑,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得不到大多数人的支持而放弃一项正确的行动,俗话说“胜利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每一次的失败都是在锻炼我们的心性,锻炼我们的能力;每一次成功都代表我们得到了支持与认可。所以,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我们都在成长,都在进步。

关于西溪湿地建设的调查报告

关于西溪湿地建设的调查报告 一期工程涉及的650户农民的房屋被拆除。政府对宅基地未做任何补偿,因拆迁补偿问题,村民与当地政府也是纠纷不断。一些农民上访,曾被当地警方以各种罪名拘留。据不完全统计,被拘留的农民超过14人,拘留时间最长者达一个月。 文件要求蒋村乡所有机关干部“如实填报”在征地拆迁范围内的亲戚,并要求在三天内做好该亲戚的工作,确保房屋拆迁的“及时丈量、评估、签约”,如未能完成,“将停止单位工作”,并给予“相关行政处分直至辞退处理”。 这份文件被当地农民称为有“株连九族”之功 农民称: “对坚持不搬的人家,从2005年上半年起,政府断了电,村民没办法抽水种地,稻田都荒了。现在全村房屋大多已经拆掉了。”这些农民世代耕种和居住的土地,目前市场价至少每亩500万元以上,但政府的征地成本只有不到10万元,不及土地市场价的2%因动迁不力而被辞退的西湖区蒋村乡政府经济发展办公室干部周玉法说: “我们家的房子原来是550平方米,政府说有200多平方米是违章建筑,只按300平方米给了补偿。安置房也只补了225平方米,没有做到…拆一补一?。” 是否符合法规 农民反映,“撤村建居”和集中居住并没有征求过农民的意见,也没有召开村民大会讨论 05年3月4日,国务院法制办、国土资源部等专门针对《〈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条第五项发出解释意见,重申“不得以征地为目的搞撤村建居”;并明确指出: 只有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逐渐被依法征收,并全部转为城市居民后,才能对农民集体剩余的少量土地转为国有

杭州市政府理由是,“农民高层公寓用地已经通过国土资源部审批”。但是,有土地法律学者认为,由于西溪农民并不符合撤村建居的条件,上述文件自然不应成为当地政府征用农地和强制拆迁农民房屋的依据;同时,征地和拆迁发生在2004年上半年,而上述审批却是一年后的事情,岂能将此审批“追溯”为征地和拆迁的依据 湿地公园真相 目前负责湿地公园经营的是上海一家民营公司,叫“中静实业”。农民抱怨说: “早先我们在家门口自己搞旅游,政府看我们搞得好了,就来和我们争利了。”一些当地人士也质疑: 目前商业化的湿地公园运作模式,究竟有利于保护湿地,还是恰恰相反? 浙江大学周复多教授说,目前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区一期工程范围内,已经兴建了 3."6万平方米的建筑,包括王家蚪品味酒店、泊庵垂钓会所、小上海会议酒店、百家溇国际会议中心、烟水鱼庄、国际水疗中心以及六星级水上度假酒店区等旅游设施 《财经·经济全局》杂志记者常红晓杨海鹏实习记者于达维杭州报道(财经供网易深度冲击波专稿) 一位旅游规划专家称,其中这个百家溇国际会议中心,原本是想做成一个“水上娱乐中心”,后来遭到专家的激烈反对而更改了方案。“可是,几个月后到现场,我们吓一跳,还是建成了一个超豪华的国际会议中心,与周围格调甚不协调。” 冬日明媚的阳光普照大地,温暖宜人。在浙江省杭州市西郊的一个居住小区,47岁的农妇蒋明芝晒着太阳和邻居闲聊。 “往年这个时候,也是农闲,但我们可以照料鱼塘,收柿子。”蒋明芝对《财经》记者说。

西溪湿地的旅游资源介绍

西溪湿地的旅游资源介绍 西溪湿地的旅游资源主要是以自然和人文为主,拥有自然风景、文化底蕴、历史建筑、著名电影取景地以及自然保护区五大块主要旅游地。 自然资源:园区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正所谓“一曲溪流一曲烟”,整个园区六条河流纵横交汇,水道如巷、鱼塘栉比如鳞、诸岛棋布, 形成了西溪独特的湿地景 致。顺着水道前行,两岸茅 舍俨然,树木交柯,芦苇丛 生,和芦苇一样高的水生植 物上顶着黄色或红色的花 蕊。湖面上水草鲜润柔婉, 水面上绿色浮萍漂浮,莲影 摇曳,几抹粉色婷婷点缀其 中,野鸭水鸟凫泛。有诗赞 曰:“千顷蒹葭十里洲,溪 居宜月更宜秋。鸥凫栖谁高 僧舍,鹳鸠巢云名士楼。瞻葡叶分飞鹭羽,荻芦花散钓鱼舟。黄橙红柿紫菱角,不羡人间万户侯。”湿地风光,美不胜收。 文化底蕴:西溪人文, 源远流长。西溪自古就是隐 逸之地,被文人视为人间净 土、世外桃源。秋雪庵、泊 庵、梅竹山庄、西溪草堂在 历史上都曾是众多文人雅 士开创的别院,他们在西溪 留下了大批诗文辞章。深 谭口百年老樟树下的古戏 台,据说还是越剧北派艺人 的首演地。西溪民风,淳厚 质朴。每年端午节在深谭口举行的龙舟胜会,历史悠久,形式独特,被誉为“花样龙舟”。烟水渔庄附近的“西溪人家”、“桑·蚕·丝·绸故事”重现西溪原居民的农家生活劳动场景,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水乡典型的民俗。 历史建筑:西溪湿地已有四五千年 历史,历史建筑也非常之多。西溪景区 内现有海春轩塔、凤凰泉、度假村及北 宋丞相范仲庵的读书堂。《天仙配》中 董永的家乡传说也在这里,现仍保存着 董永墓、董永祠、老槐树、土地庙、辞 郎河、送子头等遗迹。其他还有泊蓭草 堂、高庄、洪园、梅竹山庄、秋雪庵。 著名电影取景地:《富春山居图》、 《男人如衣服》等电影在西溪湿地取景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评价 摘要: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是吞吐性河成湖,被称为长江的天然水位调节器。作为一种特殊的湿地生态系统类型,鄱阳湖湿地效益类型丰富多样。主要的生态功能有涵养水源、调蓄洪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固定C释放O2、控制侵蚀、保护土壤、参与营养循环,作为生物栖息地。主要直接的产品用途有储水、供水,生产湿地植物产品,生产湿地动物产品,能源生产,水运,休闲/旅游,作为研究与教育用地。鄱阳湖湿地属性主要有生物多样性,社会文化重要性。 关键词: 鄱阳湖; 湿地生态系统; 服务功能 1 鄱阳湖湿地的特点 1. 1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特征 鄱阳湖湿地是永久性淡水湖泊,它季节性涨水,具有“高水是湖,低水似河”的独特的自然地理景观。鄱阳湖湿地枯水期面积129 000 hm2,平水期面积279 700 hm2,丰水期面积390 000 hm2。 鄱阳湖是在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五河来水与下泄长江的水量吞吐平衡中积水成湖、水落滩出。5大河汇入鄱阳湖,经调蓄后,由湖口入长江。因此,鄱阳湖被称为是“吞吐型河成湖”,它上承五水,下通长江,湖区水位主要受控于五河及长江的双重影响。每当洪水季节,五河洪水入湖,水位高涨、湖面宽阔、一望无际。枯水季节水位下降,洲滩出露,湖水归槽,水面缩小,蜿蜒一线。最大洪枯水位面积相差10 多倍。由于鄱阳湖水位季节性变化极大的特点,鄱阳湖湿地包括水域、洲滩、岛屿、内湖、汊港。 鄱阳湖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气候温暖,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多年平均水温18. 3 ℃,年平均降雨量为1 474. 2 mm ,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 003. 7 mm。鄱阳湖的植物群落可分为4个带:湿生植物带、挺水植物带、浮叶植物带、沉水植物带。鄱阳湖有鱼类138种,贝类87 种,虾蟹类2 4 种;鸟类310 种,隶属17 目5 5 科;兽类47种;两栖类30种。 1. 2 鄱阳湖湿地生态断面结构 鄱阳湖湿地周期性地被水淹没或显露,淹没或显露的日期、范围和持续时间,主要取决于水位变幅、地面高程。这种周期性的水位变化和地面的干湿交替,直接影响到植被的演替以及土壤的发育,进而影响其栖息的动物,那么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就相应地有变化,因此根据湿地的高程可以划分鄱阳湖湿地的生态断面。 根据鄱阳湖的水位高程和相应的生态系统结构做了鄱阳湖湿地的生态断面划分,具体如下[1 ]:18~16 m ,每年的显露天数为305. 5~271. 5天。地貌类型为天然堤或高河漫滩的中部和上部。土壤类型为草甸土。这一断面淹没时间短,退水早,连续显露时间长,光照充足,植物生长茂密,主要的植物群落是荻芦苇—菊叶委陵菜,是草食性和草、昆虫杂食性候鸟的觅食场所,优势候鸟有白额雁、大鸨、麦鸡、云雀等。16~14. 2 m ,每年的显露天数为271. 5~169. 5天。地貌类型为天然堤高漫滩的中下部。土壤类型为草甸沼泽土。这一断面淹没时间稍长。主要的植物群落为苔草。由于苔草生长茂密,生物量很高,可以达到1 716g/ m2。这里也是植食性和杂食性候鸟的栖息、觅食场所,主要的水禽有白鹤、白枕鹤、白鹳、白头鹳、灰鹤、黑鹤、苍鹭、鹬类、白琵鹭和野鸭等。这而一地带涨水后也是一些经济鱼类,如鲤鱼的产卵场。14. 2~13. 8 m ,每年的显露天数为169. 5~50天。地貌类型为天然堤侧缘坡的低漫滩部位。土壤类型为沼泽土,地表面时常被薄层积水所覆盖。这一断面在枯水期是水位波动带。优势植物种是苦草和马来眼子菜沉水植物带。主要的水禽有鹤类、鹳类、

西溪湿地运营模式分析

西溪湿地运营模式分析 植物景观设计教研室 日18月09年2014 第一部分西溪湿地概况 西溪湿地国家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区西部,距离杭州西湖五公里,在杭州天目山路延伸段,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也是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西溪湿地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园区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正所谓“一曲溪流一曲烟”,整个园区六条河流纵横交汇,水道如巷、河汊如网、鱼塘栉比如鳞、诸岛棋布,形成了西溪独特的湿地景致。 西溪湿地国家公园,占地面积约11.5平方公里,分为东部湿地生态保护培育区、中部湿地生态旅游休闲区和西部湿地生态景观封育区。西溪集生态湿地、城市湿地、文化湿地于一身,堪称中

国湿地第一园,西溪湿地以独特的风光和生态,形成了极富吸引力的一种湿地景观旅游资源。 第二部分西溪湿地的投入与产出 投入分析: 西溪湿地分为东部湿地生态保护培育区(二期)、中部湿地生态旅游休闲区(一期)和西部湿地生态景观封育区(三期)。西溪湿地目前已经完成总投资约90亿的西溪湿地综合保护一期、二期、三期工程,湿地保护建设和生态旅游开发已全面实施。 一期保护工程约为3.46平方公里,总投资15亿元。 二期工程南起沿山河,北至文二西路,东接紫金港西侧绿化带,西侧与湿地公园一期(3.46平方公里)范围及湿地公园余杭区块的东界相邻。规划总用地面积约4.89平方公里,总投资30亿元人民币。 三期西溪湿地公园(西区)规划面积3.15平方公里,投资总额43.14亿元人民币。其中三期工程直接费用20.6亿元,其中“前府后园”式的洪园、五常民俗村、西溪名园、风情水街、秋雪庵 湿地文化区等工程费用合计8.22亿元,多层(高层)公寓安置10.03亿元;征地拆迁费用17.64亿元;建设管理费及其他1.715亿元;基本预备费3.196亿元。 产出分析: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报告》结果显示,西溪湿地国家公园每年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1.32亿元/年。 其中,西溪湿地纯生态物质生产价值占据比例较小,只有0.26%,仅体现了西溪湿地的生态价值;其次是西溪湿地的旅游价值,达到了37.64%;由于西溪湿地本身及周边生态环境的改善,西溪 湿地对提升周边土地价值的贡献最大,达到了46.61%,即每年5.23亿元。 西溪湿地的建设的收益主要体现在周边土地价值的提升方面,随着湿地环境及交通的不断改善,周边土地及房地产市场价格迅速增长。2003年湿地改造之前,周边大华西溪风情一期排屋推出,均价仅4000元/平方米。至2008年3月,西溪风情一期排屋,二手房市场上至少每平方米在22000元左右。2008年年初开盘的西溪蝶园成交均价超过2万元/平方米。排屋部分,包括平层大宅,开盘价格则都超过3万元/平方米,留庄的成交均价达到33000元/平方米以上。 生态经济能值投入产出比较: 根据《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2004 ~ 2010)》和调查资料, 湿地公园建立之前, 西溪湿地生态经济系统每年能值总投入为1.71 ×10sej, 相当于1.85 ×10US$。619 其中农业和渔业养殖的投入资金为1.48 ×10US$ ;环境投入3.43 ×10sej, 相当于18 6 3.71 ×10US$。湿地公园建立之后, 环境投入不变,由于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等投 5 入大量资金, 使经济投入增加为2.62 ×10US$ , 每年能值总投入增加到原来的1.6倍。6 产出方面, 湿地公园建立之前, 系统能值总产出为1.14 ×10sej, 相当于1.23 ×10US7 20 $ , 服务功能产出能值最大, 环境总产出是经济产出的3倍。其中, 经济收入来源于芦苇、水稻、淡水鱼、竹林和柿树等农副产品, 为3.08 ×10US$ ;芦苇、水稻、柿树产生的系 6 统有机物质积累为1.98 ×10sej;西溪湿地具有丰富的动植物和水生生物资源, 在大气组18分调节、环境净化、水文调节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能值产出为8.99 ×10US$。建立湿地公园以后, 系统能值总产出是原来的1.9倍, 服务功能产出能值仍占最 6 大比例, 环境总产出与经济产出的比例提高到7∶1。其中, 通过发展湿地旅游实现经营收入 2.90 ×10US$ ;由于芦苇、竹林等得到补种, 且不再收获用于市场交换, 而是作为有机 6 物质贮存在系统中, 系统的有机物质积累增加为3.05 ×10sej, 比原系统增加0.5倍;由18 于池塘、河汊、港湾等生态环境得到修复, 水质明显改善, 湿地生物栖息地得到保护, 维管束植物、鱼类及水系动物、鸟类等种类增加, 同时, 湿地环境监测、国家湿地公园示范项目研究等科研活动、科普教育广泛开展,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能值产出增加到2.04 ×10US$ , 7

西溪湿地水体生态修复方案

西溪湿地三期水体生态修复简要方案 一、景观与水 水是景区的灵魂,是景区赖以高贵的根本。园林因水而生动、因水而活泼。“水令人远,景得水而活”。如今是无园不水,水景已成为衡量园林景区及庭院小区档次高低的重要标准。景观水体迎合了人们亲近自然和对健康的追求,水景不仅能增加周围空气的湿度,减少尘埃,提高负氧离子的含量,还能在一定范围内起到调节气温的作用。 喜水、爱水是人的一种天性。古往今来人们赞美水的名句极多,“山青水秀”示景观美;“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将水和美丽的少女,亭亭玉立的水鸟并列;“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与长天一色”,展示了水、天、霞、鹜共同组成的美丽景观。 纵观中外重要的大中城市无不依水而建,缘水而兴。 无论是在那个国家,造园师在造园设计时总是千方百计做足水的文章。“山本静水流则动,石本顽水流则灵”充分体现了水在园林中的重要性。 二、水体治理的必要性 水是生命之源。历史和现实无数次证明了清洁的、和谐的水环境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也是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创造美好未来的保障。因此水环境的科学修复和治理问题受到普遍的关注。但开挖了水体并不代表就能达到预定的景观目的,而理水、治水才是更为重要,更为关键的一步。因为水是一种最为优异的溶剂,几乎所有物质都能在水中溶解。而且由于水域的标高往往低于地平面的标高,污染物总是从高处往低处流动。由此决定了水体是最容易受到污染的一个生态系统。 (一)造成水体混浊不清的原因 一般情况下景观水体主要是受氮磷的污染,造成水质富营养化,使得水体浑浊不清,透明度低,发绿、发黑甚至发臭。景观水体对水质的要求最重要指标是水体透明度。

湿地公园优秀案例分析:杭州西溪湿地

湿地公园优秀案例分析:杭州西溪湿地 第一章:序言——案例筛选理由 大黄堡湿地位于京津发展轴上的武清区,是京津之间一处重要的生态湿地资源。该湿地具备地域广阔、水量丰沛、景观优美、交通便利等特性,大黄堡湿地公园的科学建设、合理发展对京津地区之间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融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同样属于典型的位于城市边缘的次生态城市湿地。近年来该湿地的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和谐发展的先进经验引起了极大关注。项目的科学规划、成功运营,在很好的保护了湿地环境的同时为杭州的旅游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拉动作用。 该项目在湿地条件等各方面上的相似度上与大黄堡项目十分接近,且发展较为成功。因此,经过考察研究,我们决定选取杭州西溪湿地作为湿地公园优秀案例。 在此次案例分析中我们将在前三章详细阐述项目各期期发展概况的同时,在第四章对西溪湿地在湿地开发模式及尺度、湿地公园规划及开发方案、湿地保护与旅游产业开发和谐发展、周边建设控制规划等四方面的成功经验予以剖析总结,为日后大黄堡湿地公园的开发规划提供借鉴依据。 第二章:项目概况 一、项目概况 (一)概况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为罕见的城中次 生湿地。东起紫金港路西侧,西至绕城公路东侧,南起 沿山河,北至文二路延伸段,总面积约为11.64平方公 里为保护区范围,共分三期建设,总投资88.4亿元人民 币,建设期六年。 在保护区界线以外为外围保护地带,东至紫金港,南至 老和山麓,西至绕城公路西侧绿带,北至余杭塘河,用 地面积15.7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以外的周边景区 控制区,主要涉及五常乡、闲林镇的两湿地水网区域, 用地面积约为50平方公里。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 的城中次生湿地。其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 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

西溪湿地实习报告

西溪湿地实习报告 篇一:西溪湿地教学实践报告 西溪湿地教学实践报告 班级:物理091班姓名:陈鹏学号: 0902031024 今天是XX年的6月11日,在学院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起前往了西溪湿地。一个多小时后,我们来到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主入口东南角紫金港服务区内,参观了西溪湿地博物馆。 作为我国第一个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国家湿地公园,是国内唯一以展示中国湿地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馆内共有4个主厅,分别为序厅、湿地与人类厅、中国厅和西溪厅。近11平方公里的西溪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国内第一个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也是国家4A级景区。建于西溪湿地内的中国湿地博物馆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是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娱乐于一体的专业性博物馆。这座投资3亿元的博物馆以“绿丘”为主要意象,据介绍,博物馆采用动植物标本与景观、互动技术、特效、影院和实验、演示装臵等多元化手段进行展示。馆内538平方米的科普中心以及4D影院,光电声像技术手段的运用,让湿地与人类的主题变得生动而有童趣。博物馆分设序厅、湿地与人类厅、中国厅、西溪厅4个主题展厅。参观者可以沿着广西山口红树林、上海崇明东滩、江

西鄱阳湖、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新疆巴音布鲁克及塔里木河胡杨林、青海三江源、云南哈尼梯田7类中国湿地的复原场景,进行湿地的生态之旅。通过逼真的复原,红树林湿地特有的泌盐和植物胎生现象、三江平原从“北大荒”变身“北大仓”的历史,以及候鸟迁徙的习性、人工湿地与自然湿地间的不同风景等,都可以得到形象认知。 湿地,顾名思义,就是潮湿或浅积水地带发育成水生生物群和水成土壤的地理综合体。包括陆地上天然的和人工的,永久的和临时的各类沼泽、泥炭地、咸、淡水体,以及低潮位时6米水深以内的海域。湿地富产鱼、虾、藻类、莲藕、芦苇、药材等,是相当重要的农业、渔业、牧业和副业自然资源。湿地能防止海水入侵,减轻沿海土地的盐碱化和枯水期海水向内河的倒灌,也保护海岸,防止侵蚀。热带和亚热带的红树林防止海岸侵蚀的作用最为明显。依赖湿地生存、繁衍的野生动植物极为丰富,其中有许多是珍稀特有的物种,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重要地区和濒危鸟类、迁徙候鸟以及其它野生动物的栖息繁殖地。在40多种国家 一级保护的鸟类中,约有1/2生活在湿地中。我国湿地较多,辽宁省的卧龙湖湿地;天津的七里海,北大港,尔王庄湿地;河南开封柳园口湿地;洛阳吉利湿地;胶州湾湿地,内蒙古科尔沁湿地等都比较有名。 在从理论上具体了解了湿地后,我们又登车前往西溪湿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西区) 西溪之胜,独在于水。水是西溪湿地的灵魂,园内河道总长100多公里,约70%的面积为河巷、池塘、湖漾、沼泽等水域,水体库容量约500万立方米。西溪之美,美在生态。野、冷、幽、静,皆成天趣。西溪湿地位处于亚热带北缘季风气候区,动植物资源丰富,其陆地绿化率在85%以上。西溪之重,重在文化。西溪湿地留有大批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的诗文词章。有专家考证,清代著名戏曲家洪升在西溪湿地西区创作了昆曲《长生殿》,西溪湿地是越剧北派艺人的首演地,西溪龙舟盛会更是声名远播。 西溪湿地历经了汉晋始起、唐宋发展、明清全盛、民国衰落等四个演变阶段,在长达1800多年的人为干预和自然演化中,西溪湿地从原始的原生态湿地演变为次生态湿地。西溪湿地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历史上的西溪占地约60平方公里,现实施保护的西溪湿地总面约为11.7平方公里,其中“收官之作”的三期工程位于余杭五常境内。西溪湿地西区以五常水乡文化、洪氏文化为内涵,是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中具有湿地水乡特征的重要功能区块。

洪园是西溪不可不到的重要景点,为明代尚书洪钟晚年归隐西溪五常所建,洪钟在西溪筑书楼,课子弟,倡文风,闲与老农村翁究晴雨、话桑麻,怡然自乐,成为了西溪隐逸文化的突出代表。今以遗留诗文为蓝本在故地重建。洪园中槿篱茅舍,小桥流水,花木扶疏,成为江南园林与湿地结合的典范。 湿地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蓄洪水、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西溪湿地内芦白柿红、桑青水碧、竹翠梅香、鹭舞燕翔、蛙鸣鱼跃,冷、野、淡、雅,皆成天趣。西溪湿地位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北缘,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动植物资源丰富。有诗赞曰:“千顷蒹葭十里洲,溪居宜月更宜秋……黄橙红柿紫菱角,不羡人间万户侯”,便是

厦门市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述

厦门市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述 陈志鸿陈鹏 湿地的定义,国际公认的是《关于专门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拉姆萨湿地公约)中的广义定义:“不咨询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临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淌,淡水、半咸水或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 滨海湿地是湿地的重要类型,也是海岸带重要的地理单元,在海洋资源与环境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具有专门高的综合价值,开发前景宽敞。第一,滨海湿地是海岸带高生产力生态系统之一;其次,滨海湿地作为一种空间区域,可供海水养殖、围垦造地、盐业生产等多种用途的利用;再者,滨海湿地以专门的景观和美学价值,而成为旅行观光和娱乐活动的场所,滨海湿地对经济、社会进展有其庞大而长远的意义。 厦门滨海湿地类型 厦门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海岸线长达234km。作为典型的海湾型都市,其自然环境特性发育有良好的湿地类型与丰富的湿地生物多样性。厦门湿地的要紧类型及其分类的依据如下表。 表厦门湿地类型分类 湿地分类Wetland types 界定标准 自然湿地浅海水域Shallow sea 低潮线至水深6m 滩涂Silt beach 潮间带 河口水域Estuary 淡、咸水交汇,潮流界至河口口门河流River 潮流界以上淡水水域 沙滩Sand beach 滨海沙滩 基岩海岸Rock coast 岩石海岸 人工湿地 红树林*Mangrove 残存和人工种植的红树林群落养殖区Breed 多分布于滨海滩涂 水库坑塘Pond & Reservoir 人工水工设施或坑塘盐田Brine pan 多分布于滨海滩涂

*注:将红树林列入人工湿地的范畴,是因为厦门原生的红树林差不多无存 厦门滨海湿地生态服务功能分析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自然生态系统及其物种所提供的能够满足和坚持人类生活需要的条件和过程。生态系统所提供的服务,不仅包括物质的,而且还包括功能性的。1997年美国生态学家Costanza等将生态系统服务划分为17项:大气调剂、气候调剂、干扰调剂、水调剂、水供给、腐蚀操纵和沉积物保持、土壤发育、营养循环、废物处理、授粉、生物操纵、庇护所、食物生产、原材料、基因资源、娱乐、文化,并就这17项服务,对地球上要紧生态系统类型进行了价值评估,初步得出全球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为33.2万亿$/a,其中海洋为20.9万亿$/a,占总价值的63%,而这部分价值要紧来自海岸带生态系统;陆地为12.3万亿$/a;湿地为4.879万亿$/a,占总价值的14.7%。 厦门滨海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要紧包括重要物种栖息地、污染净化、湿地产品、消浪促淤护岸以及旅行、教育科研等方面。 1、重要物种栖息地与生物多样性 栖息地功能是指生态系统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繁育、迁徙、越冬场所的功能。厦门市大面积的滩涂、河口水域和浅海水域为野生动物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厦门滨海湿地是多种野生动物栖息、繁育、迁徙和越冬的场所,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其中有许多珍稀、濒危物种等。据厦门环保科研所和厦门大学1999-2000年对厦门滨海湿地12个样区的鸟类种类和数量调查的结果,厦门滨海湿地鸟类共有19科52种,其中白鹭、环颈鸻、苍鹭、一般鸬鹚和红嘴鸥为数量优势种,反映出厦门滨海湿地要紧作为水鸟的越冬栖息场所,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以杏林湾水库和筼筜湖两个样区较高。200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厦门市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自然爱护区,由中华白海豚爱护区、大屿-鸡屿白鹭自然爱护区和文昌鱼自然爱护区组成。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类与价值评估探讨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类与价值评估探讨* 王 伟1 陆健健 2** (1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200444; 2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 摘 要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研究是当前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对于促进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类及价值评估方面,还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在服务价值的评估方面,国内相关研究多数套用现有的一般化计算公式对生态服务功能进行计算,缺少针对性和探索性。总结近年来笔者在这方面的研究得失,并综合前人的研究,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新的分类,提出 核心 服务功能、 理论 服务价值与 现实 服务价值的概念,并以温州三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研究作为实例,论证所提出的新概念。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估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生态系统管理决策者提供信息,因此服务价值评估的意义不在于对每一项服务功能价值的精确估算,甚至不需要计算一个生态系统所有的服务功能价值,而应抓住一个或几个有计算依据的核心服务功能。提出理论服务价值概念的主要目的在于同现实服务价值的比较,量化某服务功能的退化程度,明确后续生态恢复和重建的主要目标,并可在一定程度上作为生态恢复的重要指标。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分类,价值评估 中图分类号 Q1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4890(2005)11-1314-03 An approach on ecosystem services classification and valuation.WA NG Wei 1 ,L U Jianjian 2 (1School of L if e Science,Shanghai Univ ersity ,Shanghai 200444,China;2State Key Labor atory of Estuar ine and Coas tal Resear ch,East China N or 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China).Chinese Jour nal of Ecology ,2005,24(11):1314~1316. T he study of ecosystem serv ices and their valuation i s a ho t pot issue in eco logy,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boosting sustainable ecosystem management.At pr esent,there are no systemic theories in ecosystem services classification and valuat ion,and most domestic studies are focused on the repeated estimation o f some prevalent ser vices by using established methods,w ithout any pertinence and exploration.Based on our previous studies and related liter atures,this paper put fo rward a new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ecosystem services,and named t hree new concepts,i.e .,top dr aw er ecosystem serv ices,theor etical value,and actual value.A case study o n t he Sangyang wetland of Wenzhou further illustr ated these classification system and new concepts.It is sug gested t hat if t he main purpose of ecosystem serv ices study is to serve decision making,it is no need to evaluate all the ecosystem services of a regio n accurately and roundly,w hile the v aluation of several top dr aw er ecosys tem services is sufficient.T he co mparison of theoretical and actual values could help to analyze the degree of e cosystem degeneration and ev aluate the process of ecolog ical r esto ration.Key words ecosystem ser vices,classification,valuation.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2CB412406)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40131020)。**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05-01-17 改回日期:2005-04-20 1 引 言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包括对人类生存及生活质量有贡献的生态系统产品和生态系统功能[19]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 价值评估研究对于促进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具有重 要作用[9,15,17,20,24]。 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分类方面,Daily [19]、Costanza [18]、Norberg [23]、欧阳志云等[10,11]、童春富等[16]和de Groot 等[21]都曾对服务功能的分类提出各自的观点,但各种分类框架不尽相同,国内外在生 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方面存在很大争议,尚未形成让公众和学术界普遍接受的评估体系。目前,国内相关研究多数是对某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概述式评估,基本上是套用现成公式计算服 务功能[2~8,12~14],缺乏针对性和探索性。本文总结笔者前期经验和教训研究,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新的分类,提出 核心 服务功能、 理论 服务价值与 现实 服务价值的概念,并以温州三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类和价值评估研究作为实例阐述所 生态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2005,24(11):1314~1316

西溪湿地考察报告

西溪湿地的考察报告 从西溪湿地东大门入口,沿着湿地小道前行,周边都是绿色的草,碧玉的水潭,红红黄黄的小花,在湛蓝天空的映衬下,显得特别可爱,心也似乎飞了起来,直通向河渚街。小街两旁开着酒肆、茶馆、染坊、龙舟馆、丝绣馆、竹编馆,都是些民间的“土特产”。来到小街的广场上,一座河渚塔高高耸立,沿着只容一个人通过的木楼梯登上塔顶,俯瞰西溪湿地美景,俨然江南水乡的又一典型代表。我通过这次西溪湿地的实地考察,从以下五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一、影响西溪湿地旅游知觉的因素 1. 刺激物的新奇独特性。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它这独特的地位吸引着相关专家和普通游客前来一睹它独特的风采。 2. 他人的提示。我们在考察过程中,恰巧听到一位导游在讲解蒋相祠、古戏台和壁画。听完后感受到西溪丰厚的文化底蕴,感受到的不是沉默的西溪。 3. 旅游者的生理条件。我们组成员正值年轻,血气方刚的时候,什么都会去尝试一下,如爬河渚塔,感觉很惬意!来回都没坐电瓶车也不觉得疲惫。在途中发现老人团就明显不同,他们体力有限,有些活动就没有积极参加。 4. 刺激物的反复出现。一部《非诚勿扰》电影,电影大力宣传的同时也使得西溪湿地红遍大江南北,它成为许多情侣向往的地方。 5. 兴趣。对于我这个土生土长的浙江人,并且家乡也是山水风景区的我来说,山山水水对我来说真没太大吸引力。说实话,我反而更向往北方广阔的草原和一望无垠的平原。我想北方人和我的想法会恰恰相反吧,尤其看了电影后,我猜测原本有打算来南方的北方朋友就会更有兴趣了。 6. 知识与经验。初来来到西溪湿地,我们毫无经验可言,去的比较仓促,之前也没做什么深入了解,想必下次带亲朋好友过去时就会有另一番状况了。这次从周围的导游的讲解词中就学到了不少知识,下次我就可以班门弄斧了。 7. 情绪。天气晴朗,看看周围的游客个个心情舒畅,而我们在要离开时还出现意犹未尽的感觉。 二、对西溪湿地旅游条件的知觉 1. 对旅游时间与季节的知觉。临近西湖,在这方面也就存在共性,晴雨雾雪天气下的西溪湿地也风姿各异,四季皆宜。 2. 旅游设施。旅游设施方面有做的好的地方,但也有明显存在些不足之处。如电瓶车和步行者共行,存在安全隐患;河渚街入口处小桥前那些花哨破旧的游船实在和西溪湿地的主题风格不一致,大煞风景;有些旅游景区找不到厕所是不足之处,可西溪湿地没走几步就有厕所也是个问题,不仅影响了旅游者的心情也浪费了资源;路灯种类的参差不齐,广播传出的音乐断断续续,都有损景区的形象。 3. 旅游距离与交通。我们学校与西溪湿地如此之近,这个距离与交通不存在问题,但外来的游客就不同了。杭州的交通问题闻名全国,为缓解交通压力,修建地铁那是势在必行。否则,一定程度上肯定会因堵车等交通问题引起的旅游质量下降。 三、旅游的需要与动机及如何吸引更多的旅游者 1. 旅游者的需要 a) 满足生理的需要。游客出于散心散步前来西溪湿地,调节生理心理的 不良状况,满足个人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b) 社交和社会尊重的需要。在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下,人们朝九晚五地上

西溪湿地游记

西溪湿地游记 八月下旬,我们一家三口人,一起去了苏杭旅游。在杭州,参观了西湖、花港观鱼、西溪湿地……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西溪湿地,那里的荷花让人流连忘返。 在西溪湿地,先要坐小船才能到荷花池。岸边生长着形形色色的水生植物:菖浦、水茭白、水葱、浮萍、野芹菜……透过游船的窗户,远远望去停在岸边的水鸟咕咕唱个不停,各种不知名的花开得正盛,远远地香气扑鼻。这时,正是傍晚,太阳余晖洒在水面上金光闪闪,白云也像镀了金边,荷塘上空飞过几只水鸟,我不禁想起王维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船在荷花池靠了岸,阵阵微风浮过,风中夹杂着淡淡的荷花香,望着满池的荷花,仿佛我也是其中一朵在风中翩翩起舞。荷花池间,一条蜿蜒小径可以通往对岸,还可以从近处观赏荷花。这个池子的荷花已经开了不少,放眼望去一片亭亭玉立的荷花,也有偷偷躲在荷叶下边的,好像白天被太阳晒怕了似的。叶子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叶径又直又长,风一吹便妖妖娆娆地舞成一片;放眼望去,就像海洋荡过了一层绿色的波涛。荷花点缀在上面,美丽极了!荷花池里的大部分花为粉红色,还有几支是洁白如雪的——有的迎风盛开,露出黄色的花蕊;有的半开半闭,娇艳欲滴;有的含

苞待放……一朵朵荷花在一片片碧绿的荷叶间亭亭玉立,清香四溢……真的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望着那望不到边的荷花池,不禁想起了西溪人栽种荷花的辛苦,他们默默无闻地劳作,整个游览途中也未见他们的身影。就像荷花的根——藕;默默地输出营养,默默地静候在水地的淤泥中,等到冬天还要从荷塘里被挖出来,供人们食用。颇有一种“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精神。 我爱这碧波万倾、纯洁无瑕的西溪荷花,也爱这无私奉献的西溪人。

西溪湿地市场营销分析报告.

西溪湿地市场营销分析报告 一、西溪湿地现状调查与分析: 1.市场环境状况: 西溪湿地公园占地面积约11.5平方公里,分为东部湿地生态保护培育区、中部湿地生态旅游休闲区和西部湿地生态景观封育区。园区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正所谓“一曲溪流一曲烟”,整个园区六条河流纵横交汇,水道如巷、河汊如网、鱼塘栉比如鳞、诸岛棋布,形成了西溪独特的湿地景致,集生态湿地、城市湿地、文化湿地于一身,堪称中国湿地第一园。 2.地理位置,交通: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文一西路、文二西路、天目山路、绕城高速、02省道、杭徽高速等主干道所架构起来的密集交通网络,让西溪板块四通八达,驱车5分钟之内即可进入杭州城区,从古墩路沿文一西路向西至五常港河不到5公里。 公园出入口: 1.周家村主入口(天目山路518号) 2.高庄出入口(天目山路花蒋路) 3.北门出入口(文二西路)

交通:k506:武林门——西溪湿地国家公园——余杭 K193:黄龙公交中心站——西溪湿地国家公园——石马 K310:骆家庄——西溪湿地国家公园——石马 Y13:西溪湿地第国家公园——石马 观光1号线:黄龙旅游集散中心——西溪湿地国家公园 自驾路线:杭城绕城西线绕11(留下出口),往天目山路直行1000米即到二、景区的推广渠道 方式说明推广策略宣传内容 新闻报道在知名门户网站发布 西溪湿地的宣传的新 闻报道1.在投放媒介:央视 国际网,新浪网腾讯 等权威的新闻平台。 2.投放内容:发布西 溪湿地的简介及宣传 3.投放几篇宣传西溪 湿地旅游产品、服务 和活动相关新闻 1.准备西溪湿地简介 及产品服务的新闻稿 2.根据西溪湿地活动 内容准备新闻稿。 微博推广 1.微博传播:通过腾 讯、新浪微博,收听 转载评论等传播。 2.受众人群:通过互 动,转载收听等带来 极大流量及对西溪湿 地的推广1.微博:新浪、腾讯 微博推荐粉丝收听, 转载,评价,传播。 2.内容:西溪湿地旅 游产品的介绍说明, 图片,视频等。传播 内容包括西溪湿地介 绍和联系方式、网站 等这些信息 1.准备西溪湿地的相 关的微博软文 2.腾讯微博新浪微 博、东论微博持续更 新发帖收听转载评价 进行 论坛推广通过论坛发布软文、 评论、转载、推荐, 回帖,顶帖,参与讨 论等方式达到微妙传 播效果。1.准备相关软文 2..发布软文、评论、 转载、推荐等。 准备西溪湿地相关的 旅游产品的图文链接 方面软文 搜素营销 1.可以使游客第一时 间找到西溪湿地的位 置和概况搜素的时候出现相关 词 设置西溪湿地地理位 置等相关关键词 三、主要市场潜力: 1.观光型旅游者: 观光型旅游者以观赏游览异国他乡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等为主要目的,同时还可以与购物、娱乐、考察、公务等相结合,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常见、最基本的旅游者类型,也是我国旅游者类型的主体。其特点为:希望通过观赏游览

西溪湿地保护区水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及生态防治对策

西溪湿地保护区水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及生态防治对策 西溪位于西湖北山之阴,是杭州著名的“三西”(西湖、西溪、西泠)之一。西溪以溪、芦、柳、鱼、柿、笋、菱构成江南水乡特色,成为名符其实南宋皇朝的后花园和供品基地。西溪内主要有泉井、溪流、河荡、潭池、沼泽、滩涂、水堤、岛屿等水域景观,池塘遍布、湖岸曲折、两岸树木苍翠、芦荡飘曳是西溪特有的生态环境,“一曲溪流、一曲烟”是西溪湿地的特色写照。目前,西溪是杭州市城郊仅存的一块湿地。然而,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西溪湿地面积锐减,生态功能急剧退化,西溪湿地正面临被蚕食的命运。过去,西溪之胜,独在于水。但是,由于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影响,目前区域内水环境质量总体上超V类。西溪湿地的水质好坏,直接关系到西溪湿地能否恢复或接近于原来的景观,直接决定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成败。因此,保护和适度开发西溪,第一要务当推治水,尽快改善西溪的水环境质量。 1、西溪湿地保护区水环境质量现状 2003年11月,杭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对西溪风景区水质状况进行调查,监测结果表明:西溪风景区各采样点水较清,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三个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但部分点位的总磷和氨氮超Ⅴ类标准(见附表1)。 去年年底,浙江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受西湖区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指挥部的委托,承担西溪湿地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浙江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为彻底调查西溪湿地保护区范围内的水环境质量,对沿山河等8条河道布置了12个测点(见 附表2),水质的监测项目为水温、透明度、PH、DO、COD、BOD 5、NH 3 -N、TP、TN、CN-、 S2-、挥发酚、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六价铬、镉、铅、汞;监测频率为连续2天,每天上下午各1次,其中BOD 5 、CN-、S2-、挥发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六价铬、镉、铅、汞频率减半,并采用单因子法对监测断面水质现状进行评价。监测结果和评价结果分别见附表3和附表4。 从监测结果来看,西溪水域污染较重,各个断面均有指标超出Ⅴ类要求,超标项目主要集中在氨氮、总磷、石油类和总氮上,总体来说,区域内水环境质量超Ⅴ类标准。其中,就本区域而言,秋雪庵和朝天莫港水质相对最优,上游沿山河和下游余杭

西溪湿地的介绍

西溪湿地的介绍 线路特色:西溪湿地国家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西溪湿地景点:在西溪,或泛舟湖漾,或独钓塘边,春日踏青,夏日采菱,秋日观芦,冬日探梅,各种各样令人愉悦的游憩活动全凭游人兴致。西溪一期共开放烟水渔庄、秋雪庵、西溪水阁、梅竹山庄、深潭口、西溪梅墅、西溪草堂、泊庵等八大景点。这些充满当地特色,富有湿地风情的活动您不妨去领略一下。 西溪湿地特产:西溪特产主要有羊羔补酒、新三宝(白果、药枣、猕猴桃)、老三宝(笋干、茶叶、山核桃)等。 寻回心中最纯净的色彩——西溪渔夫之旅 2010-04-28 22:53:20来源: 网易旅游跟贴1 条手机看新闻 杭州自古繁华,然而在这繁华都市的城西,却有一块地貌风光非常原始的“净土”,它就是“西溪”。 周末我们便驱车来到了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来探访这块“不是仙人不到来”的“天堂”湿地。 有人说杭州之西湖,如人之眉目,恰似杭州显给世人的柔媚表情;我说杭州之西溪,则如人之心脾,代表杭州的涵养和气质。随我去一同感受,也许不经意间,你会爱上西溪。 南宋时西溪和西湖齐名,是杭州最后的一片江南水乡,自然而富野趣,具有“杭州之肾”和“副西湖”美誉,名列“钱塘三西”(西湖、西溪、西泠)胜境,已有1000多年历史。“缘何溪水也姓西,淡妆浓抹更相宜”。在历代文人墨客的笔下,西溪与西湖同样美丽迷人。如今的西溪湿地公园更以“冷野淡雅”的生态景观取胜,充斥着轻松自在的休闲气氛。旖旎的湿地风光,犹如一幅美丽的自然山水画卷。她既是一个繁华闹市中的水乡村落,又是一首现代生活中的田园牧歌,更是一个中国江南著名的城市湿地公园。毫不讳言,西溪湿地,将成为今年的最佳休闲去处之一。 来西溪的游客大都怀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激情,如今您又可以体验到返璞归真,农耕渔事的乐趣!那一定要试试西溪湿地最经典最好玩的体验活动——“渔夫之旅”,它将游玩、捕捞、美食结合在一起,让我们在欣赏美景色之余,更感受到湿地作为环保维护者、食物供给者的生态价值,实在是一次非常超值的完美体验。 旅程从古朴的摇橹船开始,我们一行四人带上了公园为游客准备的斗笠,乘坐插有“渔夫之旅”标志的摇橹船,二名船工兼渔夫身着传统的渔夫服为我们全程服务,一边带领我们游览西溪的自然风光,一边为我们介绍西溪的丰富物产和传统农耕渔事活动。摇橹船行过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