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60年的包钢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3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眼中60年的包钢

60年前,80万名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建设者们在阴山脚下、昆都仑河畔的千古荒原上披荆斩棘,用自己的心血和智慧孕育了包钢的诞生,伴随着"草原晨曲"的欢快节奏,内蒙古千里草原结束了不产寸铁的历史。

包钢60年的发展历程可以总结为四个阶段:1954年到1984年从无到有的白手起家艰苦创业阶段,1985年到1997年由小到大,实现装备水平大型化、连续化、现代化的第一次跨越阶段,1998年到2003年由弱到强经历市场经济洗礼,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成功实现钢联股份上市的第二次跨越阶段,2004年开始的以遵循改革与改造紧密结合、做大与做强紧密结合为原则,以快速做强做大包钢集团,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行业竞争力和抗御市场风险能力,提高对自治区经济发展带动力为目标,坚持体制、管理、技术三大创新,分两步走,实现第三次跨越。60年风雨兼程,从单一的钢铁生产到钢铁、稀土两个巨轮飞速旋转,从计划经济的"皇帝女"到市场经济的"弄潮儿",如今的包钢,已成为拥有63个钢铁品种、53个稀土品种、年销售收入突破170亿元的共和国"钢铁脊梁"。

今天的包钢,是一座规模宏大的现代钢城,车前掠过的是高炉耸立的宏伟和管道交错的壮观,眼前看到的是钢花飞溅的壮丽和钢坯滚动的震撼,耳边听到的是一个个令人惊叹的信息和一组组令人惊叹的数字。可以说,伴随新中国成长起来的包钢不仅使中华民族工业史有了奇迹般的一页记录,更使中国钢铁工业有了雄踞西部与镇守边关的一员猛将。

包钢60年的发展离不开宝钢人的艰苦奋斗。一代代包钢工人为了发展和建设包钢矢志不渝,艰苦创业。比如英模人物白云铁矿程素萍,为铁山发展奉献花季年华,被称作矿山“铁花”;棒材厂朱长伟善于发明创造,被职工誉为“点子大王”;全国卫生系统技能竞赛冠军、包钢医院王燕清,用爱心诠释“白衣天使”职责;包钢西创建设公司侯永兵像永不停息的陀螺,为公司建设发展做出突出贡献;选矿厂赵金刚集两项专利于一身,成就技能大师称号;全国炼焦专家唐嗣孝一心为公、忠心向党,激励和鼓舞后来者勇攀高峰;稀土院闫慧忠潜心研究高科技,为包钢稀土产业再立新功;“中国好人”、炼钢厂李军10年献出5个成年人血量,挽救众多生命,道德楷模名耀钢城;焦化厂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服务社会14万小时,用真情传递爱的温暖。

6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短的一瞬,但对于包钢来说,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60年。包钢的成立,结束了内蒙古地区不产寸铁的历史,开创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工业发展的先河;包钢的成长,印证了大工业技术革命的步步飞跃,在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史上树起了不朽的丰碑;包钢的壮大,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成为国家重工业发展的支柱产业。60年,包钢几代人怀着强烈的强企报国之志,走过了艰苦的创业阶段,完成了两次跨越,将包钢建成为总资产达318亿元、钢铁产能形成600万吨规模、稀土产业链不断延伸的特大型钢铁、稀土企业集团。包钢所产生的强大的辐射作用,强有力地推动了自治区新型工业化的进程;包钢攻克难关解决了特殊的白云鄂博资源的综合利用问题,开垦了中国稀土工业的处女地,在我国钢铁选冶和稀土开发研究方面立下了卓著功勋;强企报国所涵盖的深刻底蕴,培育了几代人的钢铁情感,形成了独特的包钢文化,对周边地区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是深深扎根于包钢几代人心中的强企报国的发展理念成就了今天的大包钢。从1927年白云鄂博铁矿被发现,到今天,我们在茫茫的内蒙古草原建立起这样一个规模的钢铁企业,是几代人艰苦奋斗甚至流血牺牲才完成的。

60年来,经过几代建设者艰苦创业,包钢形成了年产钢、铁各千万吨的生产规模。2013年,内蒙古包钢集团在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市场消费能力走低的大环境下,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上缴税金51亿元。随着稀土高新技术产业链不断延伸,包钢作为我国特大型钢铁基地和稀土生产、科研基地,推动着我国西部地区的新型工业化进程。

近年来,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包钢加快推进企业调结构、转方式,为下一步转型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2010年以来,包钢全面实施了“十二五”结构调整,累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385亿元,使钢铁产业和产品结构形成了全新的发展格局;以降本增效为核心进行了集约式发展的拉练,到今年上半年,累计降本增效超百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828亿元、利税323亿元;大力提升软实力,全面推行5S管理、门禁系统管理、厂容治理、精益生产管理、卓越绩效管理、信息化管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强化技术创新,提升员工队伍素质,使企业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同时,深化以人为本发展理念,坚持将企业发展成果惠及广大职工群众,使职工收入增长进入较快时期,工作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在此基础上,包钢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结合企业自身优势,形成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是在“十二五”末,依托钢铁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力争打造销售收入超千亿元企业;第二步是在建党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依托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力争建成国内一流、世界500强企业;第三步是在新中国成立百年,通过新兴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使包钢作为自治区“工业长子”的品牌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力争打造百年老店。

“三步走”发展战略是包钢将自身融入国家、自治区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大势,依托资源优势、战略优势、区位优势,在近60年发展积淀和发展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发展战略框架,具有统领性、阶梯性和渐进性,这一战略的实施必将在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进程中起到带动示范作用。

作为自治区发展基础好、发展优势明显的工业企业,包钢要率先发展、加快发展、绿色发展,推动自治区经济实现新的跨越。同时,面对钢铁行业竞争环境的持续恶化,要坚持“跳出钢铁发展包钢,跳出包钢发展包钢”,以更加宽广的战略视野,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壮大,改变“一钢独大”,形成“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产业发展绿色化”格局,使包钢持续做优、做强、做大,打造自治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展望未来,包钢全体职工提出,要坚持体制、管理、技术三大创新,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打造"特色包钢"、"绿色包钢"和"人文包钢",为我国从钢铁工业大国向钢铁工业强国转变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