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石家庄市晋州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石家庄市晋州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石家庄市晋州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 含有“冫”的字一般与寒冷有关,含有“氵”的字一般与清澈有关。因此,在“泉水香甜,酿出来的酒就”的横线上应该填写“清洌”,而不是“清冽”。

B . 张同学默写:“无丝竹之乱耳,无案椟之劳形”,李同学认为把“椟”写错了,张同学分析说,古代的书是以木片为材料,所以应该是木旁的“椟”,李同学又表示赞同。

C . 8月17日,中国女足对阵中国香港女足,前者具有压倒性优势,后者基本上过不了半场。在中国队门前,甚至飞来两只麻雀,在草地上悠闲地觅食——真是门可罗雀!。

D . 把“羸弱”写成“赢弱”,就是写了错字,而不是写了别字

2. (2分)下列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作为消费者,你是否想过,正是某些畸形的消费需求刺激了商业经营对生态的污染和破坏,从这个意义上说,消费者既是受害者,又是自己的加害者。

B . “9·11事件”后,美国、印度、巴基斯坦三国关系进入微妙阶段,尽管美、印、巴关系何其暧昧,但美国与印度将走向军事合作的态势已相当明朗。

C . 在全球经济衰退的情况下,我国的对外贸易进出口依然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2001年全年进出口总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同比增长7.5%。

D . 最近一段时间,中科院以及北大、清华等学府纷纷出台自己的学术戒律,力图在学术腐败成风的情况下,廓清弥漫在学术及科研领域的道德。

3. (2分)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如《范进中举》“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一句中的“文曲星”,按旧时迷信说法,指主管文运的星宿。

B . 我国的戏曲历史悠久,很多地方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剧种,如安徽的黄梅戏、浙江的越剧、岳阳的巴陵戏。

C . 律诗共有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其中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D . 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他称(除一般他称,又有爱称、敬称等)。如“卿今当涂掌事”中的“卿”是古代臣对君的爱称。

二、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29分)

4. (9分) (2019八下·宁化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人生如旅途,中间有一扇扇庄严神秘的大门,门与门之间,有向往,有努力,有艰辛,有失落,总留给我们(甲)(A.浓厚 B.丰厚)的积淀。青春,是人生最重要、最宝贵的时期,在人们的企盼中倏①(A.shū B.sū)

忽而逝,又在人们留恋中姗姗而来。当心灵的帆船回sù②(A.朔 B.溯)岁月的长河时,我们能够看到:在那阳光明媚、金色的羽毛升起的地方,矗立在歌吟里、(乙)(A.掩映 B.掩藏)在诗词中,最耀眼的是那扇神奇玄妙的青春之门。

(1)根据①处划线字选择正确读音,为②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①________;②________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甲________;乙________

(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修改。

原句:在人们的企盼中倏忽而逝,又在人们留恋中姗姗而来。

5. (20分) (2017八上·盐城月考) 学校决定以“书香满校园,共享读书乐”为主题开展一次读书活动。请你随我们到下列站点参加活动。

(1)【留言栏】在读书心得栏里小华写下了“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留言。请你也摘录一则关于读书的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2)【故事会】小芳组织了“讲孔子、孟子的故事”活动。请你各写一则与孔子和孟子有关的成语故事参加这一活动。”

(3)【开场白】语文课代表,才女张乐同学首先说了几句文采飞扬的开场白。

(4)【读名著】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是在怎样的情形下,历时三年才写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作品的?

三、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

6. (2分)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 餐厅服务员劝阻正在吸烟的顾客,顾客叼着烟说:“烟是我买的,关你什么事?”

B . 学生在考场外紧张地等待考试,带考老师说:“别紧张,深呼吸,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

C . 王嫂挑选香蕉,不满意,转身离开,老板愤愤地说:“挑那么久,又不买,神经病!”

D . 展刚对参加父亲寿宴的亲朋好友说:“非常感谢大家能抽空参加令尊的生日宴会!”

四、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

7. (10分)(2018七下·无锡月考) 根据课文默写

(1) ________,明月来相照。(王维《________》)

(2)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春夜洛城闻笛》)

(3)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4)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韩愈《晚春》)

(5)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6) _______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7) 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8)雄兔脚扑朔,________;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五、中国名著 (共1题;共5分)

8. (5分)小张同学在读完培根《谈厄运》一文后,准备写一篇观点为“厄运能磨炼一个人,彰显美德”

的读后感。请你帮他从以下人物中选择合适的一个,结合其相关故事来印证这一观点。

A.周进

B.简?爱

C.祥子

六、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

9. (16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乙】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①饮酒者游。旬朔②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比③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④ ,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⑤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⑥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⑦。故虽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比读《齐史》,见孙搴⑧云:“我精骑三千,足敌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事之可为文用者,勒⑨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噫!少而不勤,无如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⑩以此补之。

(秦观《<精骑集>序》有删改)

【注释】①滑稽,比喻能言善辩。②旬朔,十天或一个月。③比:近来。④惩艾:惩治,惩戒。⑤曩:从前。

⑥寻绎:推求探索。⑦省:记。⑧孙搴,人名。⑨勒:此处译为编辑。⑩庶几:或许,差不多。

(1)选出下列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 . 主人日再食子墨子起,再拜

B . 烨然若神人吴广以为然

C . 久而乃和而聪明衰耗

D . 然负此自放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2)为文中画横线的语句,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

A . 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B . 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C . 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D . 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②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4)选出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A . “序”是一种文体,亲友离别,赠言规劝,属赠序,如甲文;陈述创作主旨、经过等,属书序,如乙文。

B . 甲文意在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乙文意在交代《精骑集》一书编辑及命名的由来。

C . 甲文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表现读书之“苦”,与“同舍生”生活的富足作对比,表现自己从读书中感受到的乐趣。

D . 乙文写自己少时读书不勤奋,后来治学时用勤奋来惩戒自己,但是不能坚持太久,容易忘记自己的目标。

(5)宋濂和秦观在学习方面有何异同?

七、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62分)

10. (3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然而,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新的方法,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

有人是这样回答的:“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六分钟之后,也可能在六个月之后,六年之后。但当事人坚信它一定会出现。”

①对此我完全赞同。②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③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④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这方面的典型代表,首推约翰·古登贝尔克。他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出一种新产品。因为葡萄压榨机用来从葡萄中榨出汁,所以它在大面积上均等加力。而硬币打制器的功能则是在金币之类的小平面上打出印花来。有一天,古登贝尔克半开玩笑地自言自语道:“是不是可以在几个硬币打制器上加上葡萄压榨机的压力,使之在纸上打印出印花来呢?”由此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

另一个例子是罗兰·布歇内尔。1971年的一天,布歇内尔边看电视边这么想:“光看太没意思了。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看它产生什么反应。”此后不久,他就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1)选段主要论述了什么问题?

(2)选段中列举了约翰·古登贝尔克和罗兰·布歇内尔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3)第2段画线句子能否改为“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各种知识都要精通”?为什么?

(4)“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是第3段中的一句,你认为它应该回归到哪一处才能使行文更为流畅?

(5)发挥创造力,要具备哪些要素?你准备怎样去做?说说你的想法。

(6)请从生活中再搜集一例,证明有了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并持之以恒地尝试,就会有创造性的思维。

11. (17分) (2019九下·永春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网络文学当与时代同行

张贺

①网络文学在中国已经走过20多年历程。不久前发布的一项网络文学发展报告指出,题材多元化,成为网络文学内容发展的新趋势。同时,年轻化也成为网络文学发展重要趋势,95后网文用户规模同比提升近20%,新生代的崛起促使行业产生内生式的升级和变革。

②报告的这一结论与读者的感受是一致的。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网络文学不断走向主流、走向成熟。近年来,我国网络文学出现了向现实贴近、向经典靠拢、向传统文化取材的趋势,传播正能量、弘扬民族精神、表达文化自信的作品成批涌现,令人耳目一新。热门作品不再集中在玄幻、言情等传统题材上,现实主义、二次元等垂直细分题材越来越受欢迎。与此同时,贴近当下人群兴趣热点,接地气、有温度、充满正能量的作品也更容易引发读者共鸣,相关作品的阅读量和评论量都很可观。

③今天,一些以往在网络文学中很少见到的题材,如扶贫、支教、足球发展、相声传承等,都有一批优秀作品深入反映;一些以往很少涉及的群体,如乡村教师、基层警察、农民、牧民等,都有作品在描写。即使是穿越等具有鲜明网络文学特色的作品,其中的优秀之作也不仅仅满足于横扫对手式的“爽文”,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巨大提高。如果说20年前网络文学刚刚诞生的时候,许多创作者只能称之为“写手”,那么今天的一些创作者已经可以称之为“作家”了。

④文学艺术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又能反映时代的风貌。网络文学诞生发展的20多年,正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国力显著增强的20多年。这一时期,中国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个社会生机勃勃、精神状态昂扬向上。但早期的网络文学创作者受制于年龄和阅历,对于现实生活缺乏把握能力,对于时代精神的感召缺乏足够的敏感,以致沉溺于虚无缥缈的幻想世界,娱乐性强而文学性弱,在许多作品中基本看不到生活与时代的痕迹。但是,正如人不可能拽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创作者也不可能永远脱离现实,生活与时代所发生的转变直接或间接都会对创作者产生影响。近年来,网络文学感受到了时代精神的召唤,人们对时代发展的自豪感、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在网络文学中不再缺席,反而成为创作者创作的背景与出发点,转变由此发生。

⑤正是因为跟上了时代发展的步伐,网络文学才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近5年的作品来看,那些阅读量和评论量巨大的作品,有不少都是弘扬家国情怀、彰显奋斗精神、书写人间真情的,作品所体现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都是正确而为社会大众所认同的。网络文学创作者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向中华文化的回归、对时代精神的回应,正在从不自觉走向自觉,他们的作品也因此赢得了更广泛的读者。“大浪淘沙始见金”,时代潮流滚滚向前,

那些与时代同行的作品与创作者最终走向了无比广阔的大海。

《人民日报》(2019年03月18日)

(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我国网络文学已经走向主流、走向成熟。

B . 我国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网络文学的发展。

C . 题材多元化和用户年轻化是网络文学的发展趋势。

D . 与时代同行的网络文学作品发展空间巨大。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什么样的作品是有温度、接地气的作品?结合第②段,谈一谈你的理解。

(4) 20多年来,我国网络文学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通读全文简要概括,并探究发展变化原因。

12. (15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今天你“微博”了吗

①微博出现于2006年,自进入大众视野以来,迅速传播。从唐骏和方舟子的学历门之争,到河北的“我爸是李刚”事件,再到上海11?15火灾事故的网上直播,微博在几次事件中均表现其便捷性和实时性的特点,在当今的互联网生活中扮演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现已成为一个分享有用信息和知识的强大平台。

②微博的最初用途是让人们每时每刻都能向外界播报自己的所作所为。目前,这还是微博的主要用途。由于微博的使用,人们开始能够创造并传播信息,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只是消费信息——消费他人传播和“控制”的信息。如此一来,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得以进一步地拓展。

③微博的另一种用途是作为一种非正式渠道,对会议进行实时报道。与会者可以把会议内容贴到接收信息来源更新的公共订阅网站,这样就可以使那些没有参加会议的人“听到”发言人正在讲什么内容了。这样做还可以使那些与会人员看到其他人对发言人所讲内容的理解和反馈,并且经常会在此后某个时刻引发对该话题的进一步讨论。这样一来,这个订阅网站就变成了思想和观点的档案库,对与会者来说,它是未来很有价值的参考资料。把微博作为传播会议内容的一种非正式渠道也是一种良好的市场营销演练,因为目标事件会得到相当大的曝光率。

④此外,微博还能够使人们参与到具有重要社会和政治意义的问题的讨论中来。微博用户贴出关于危机情境的实时新闻不断更新,几秒钟内全世界的读者都能看到这条新闻,这种现象已是司空见惯。众多的从政人士和政府机构现在都在用微博发布公告。

⑤微博这种社交网络已经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今,网络上广为流传的招呼语已然变成了:朋友,今天你“微博”了吗?

(选自《读者》2011年第11期,有删改)

(1)作者从哪几方面介绍了微博的用途?

(2)第①段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第②段中划线词“主要”能否删去,为什么?

八、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3. (5分) (2017七上·路南期末) 遇见春天,就看到了美景,内心充满愉悦与憧憬;遇见挚友,就促膝长谈,感谢老天的安排与局予;遇见挫折,就愈挫愈勇,黑夜之后终见光明。世间有很多的遇见都是是好与值得回忆的,请以“遇见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不少于5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30行);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1、

2-1、

3-1、

二、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29分)

4-1、

4-2、

4-3、

5-1、

5-2、

5-3、

5-4、

三、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

6-1、

四、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五、中国名著 (共1题;共5分)

8-1、

六、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

9-1、

9-2、

9-3、

9-4、

9-5、

七、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62分)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1-1、

11-2、

11-3、

11-4、

12-1、

12-2、

12-3、

八、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3-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